第一篇:第一章 税收基本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税收的主体是()。
A. 国家 B. 纳税人 C. 企业 D. 行政机关 2.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行政权力 D.所有权 3.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A.企业需要 B.社会公共需要 C.私人需要 D.国家需要 4.税收的无偿性是由()的性质决定的。
A.社会公共费用补偿 B.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共享性和外部性 D.税收特性
5、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国债 B国有企业上交利润 C税收 D罚没收入
6、税收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税收“三性”的核心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税率 8.税收目的是()
A.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B.组织收入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履行国家职能 9.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私有制 B.公有制 C.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D.税收特征 10.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私有制 B.公有制 C.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D.税收特征
11.()标志着我国税收从雏形阶段进入了成熟时期。A贡 B初税亩 C一条鞭法 D赋 12.所得税是由()首创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3.税收的()经济职能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A经济职能 B财政职能 C监督职能 D 分配职能 14.税目体现征税的()A深度B目的 C范围 D广度
15.()的基本特点是税率与征税对象的价值脱离联系,不受征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
A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16.边际税率是指()
A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
B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征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 C平均税率
D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 17.()直接缩小计税依据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 A减半征收B税基式减免C税率式减免D税额式减免 18.()指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 A名义税率B名义税率C比例税率D平均税率
19.()是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征税对象的增加导致的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
A名义税率B实际税率C边际税率D平均税率 20.()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A名义税率B实际税率C比例税率D累进税率 21.(),召开了全国首届税务会议,制定出《全国税政实施细则》。A 1950年1月B 1949年1月C 1949年10月D 1949年11月 22.()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A 1955年B 1956年C 1957年D 1958年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
A 2007年2月1日B 2007年3月1日C 2007年3月10日D 2007年3月16日 24.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税收原则的()A商朝B周朝C夏王朝D秦朝
25.在西方,税收原则的最早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B阿道夫〃瓦格纳C凯恩斯D威廉〃配第
26.()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税收“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四个原则。
A阿道夫〃瓦格纳 B亚当〃斯密C威廉〃配第D凯恩斯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资源配臵的角度讲,税收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臵,使社会从可利用的资源中获得更大利益。
B从经济机制的角度看,税收要有利于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如此不仅可使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也会稳定增长。
C从税务行政的角度说,税务行政要讲求效率,税收制度要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
D衡量税收公平的受益原则是指税收负担应该按纳税人从使用中得到的利益大小来分摊。
28.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指的是下面的()
A法律优位原则B程序优于实体原则C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29.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指的是下面的()
A法律优位原则B程序优于实体原则C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30.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是指()原则
A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31.我国税法采用()原则
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D其他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解释权限划分,税法的法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B税法立法解释,是指税收立法机关对所设立税法的正式解释。C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D税法立法解释包括事前解释和事后解释。33.()不能作为法庭判案的直接依据
A税法立法解释B税收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税收法律 34.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A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B省委省政府
C中级人民法院和地方检查院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35.税法作为法律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作用是()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 36.()是税法评价作用与强制作用的延伸。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 37.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标志()A纳税主体应税行为的出现 B税务机关征税 C税法规定 D纳税人意愿
38.GDP是指()
A国民收入税负率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39.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可支配产品的比重指()
A宏观税负B微观税负C企业的税收负担D地区的税收负担
40.按()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41.以下国家和地区中,选择单一税收管辖权的是()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2.纳税人纳税是否自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税制与征管是否公平 B、税率的高低 C、税负的轻重 D、征管效率 43.一般而言,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
A、税收利益 B、税收支出 C、税收收入 D、纳税人
44.提高税务行政效率,控制行政成本的两层含义包括降低税收成本和()
A、优化税收成本结构 B、降低税率 C、提高税率 D、完善税收政策 45.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征税对象 B、税率 C、税基 D、税源
46.狭义上的纳税主体就是通常所谓的(),这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纳税主体。
A、税务机关 B、扣缴义务人 C、企业单位 D、纳税人 47.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是指()。
征税方 B、纳税方 C、征纳双方 D、国家税务总局 48.税收必须借助()强制征收。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政治手段
49.西方国家税收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是()
A、自由贡纳时期 B、税收承诺时期 C、专制课税时期 D、立宪课税时期 50.一般使用条例、办法、规则、规定等名称的是()。A、税收实体法 B、税收基本法 C、税收行政法 D、税收行政法规 51.发展中国家在税制和税收政策上多选择实行()的原则。A、公平 B、效率 C、收入 D、公平效率兼顾
52.()这一阶段依法治税的特点是肯定了税收调节分配关系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要依靠法律手段规范税收分配关系,并初步提出了“以法治税”的税收法治概念。
A、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3年党的十六大
D、2003年党的十六大至今
53.()这一阶段依法治税的特点是强调税制建设,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收法律体系,也强调依法治税,但重在治纳税人,重在依法打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
A、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3年党的十六大
D、2003年党的十六大至今
54.“初税亩”开始实施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55.行政立法机制是规范执法的()。
A、基础 B、前提 C、关键 D、保障 56.推进依法治税必须依靠“四个机制”,其中不包括()。
A、行政立法机制 B、行政司法机制 C、征管机制 D、执法监督机制 57.降低税收成本的保证是()。
A、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政策,建立简繁适度的税制结构 B、合理调配现有税收征管资源,努力促成税收征管功能最优化
C、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建立成本约束机制 D、合理设臵税务征收机构
58.()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等级,随着课税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优惠税率 59.世界上最早开征增值税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西班牙
60.国家总是通过法律授权的方式赋予具体的国家职能机关来代其行使征税权力,因此,更具法律意义的征税主体是()。
A、税务机关 B、国家 C、行政机关 D、纳税人
二、多选题
1.税收的特征有()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2.税收的固定性包含两层含义()
A.稳定性 B.有限性 C.无限性 D.连续性 3.决定税收负担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B政府职能范围 C财政收入结构 D宏观经济政策 4.税收具有()的职能。
A组织收入 B收入分配 C资源配臵 D宏观调控 5.税收产生的条件()
A社会发展 B社会条件 C公有制 D经济条件 6.税收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个时期
A自由纳贡时期 B承诺时期 C专制课征时期 D立宪课税时期 7.税收的职能()
A分配职能 B财政职能 C经济职能 D监督职能 8.税收的作用()
A筹集财政资金,满足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需要 B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C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 D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稳定 9.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期限 10.征税对象可以是()
A有形动产B货币形态C实物形态D无形资产 11.税率的基本形式()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超额累进税率E名义税率 12.税率的其他形式()
A名义税率B实际税率C边际税率D平均税率E附加与加成 13.税收制度的要素有()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环节E纳税地点F纳税期限G减税免税 H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理
14.规定纳税期限有利于()A国家税收收入的均衡稳定
B有利于纳税人的资金调度和经费核算 C对税收征纳双方都有利 D有利于促进税收征管 15.减税免税可以分为()
A税基式减免B税率式减免C税额式减免D起征点E免征额 16.下面属于税基式减免的有()
A起征点B免征额C项目扣除D跨期结转E减半征收 17.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税法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A不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B不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C偷税
D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领购发票
18.下列哪些行为时税法禁止实施的行为()A未按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B逃避追缴欠税 C骗取出口退税 D抗税
19.税收按缴纳形式分,可将税种分为()A力役税B实物税C货币税D直接税 20.税收按计算标准,可将税种分为()A直接税B从量税C货币税D从价税 21.税收按收入归属,可将税种分为()A中央税B地方税C中央和地方共享税D所得税 2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将税种分为()A价内税B流转税C劳务税D价外税 23.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税种分为()A商品和劳务税B所得税C财产税D其他税
24.由主体税特征所决定的税制结构大体可归纳为()A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B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C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D商品税和劳务税税制结构模式 25.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我国税制结构应选择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税种之间组合和配臵合理,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模式。
B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目标模式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实际。C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目标模式是我国税制结构模式发展的必然进程 D我国可以考虑以所得税主体模式为近期目标
26.所得税制改革有下列哪些内容()
A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B实行法人所得税C规范税基D降低税率E调整优惠形式和政策导向
27.199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要求,我国进行了以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分税制改革,其主要原则包括()
A统一税政B合并税种C扩大税基D降低税率E减少优惠F加强征管 28.下列提出过关于税收原则思想的人有()A孔子B商鞅C管仲D司马迁E丘浚 29.我国新时期税收原则,可概括为()A财政原则B法制原则C公平原则D效率原则。30.税收的财政原则也相应具有两方面内容()
A收入充分原则B收入合理原则C收入公平原则D收入有弹性的原则 31.税收原则内容有()
A税收的财政原则B税收的合法原则C税收的效率原则D税收的公平原则 32.税收理论界对税负公平标准大体有三种解释()A公平原则B受益原则C机会原则D负担能力原则 33.税法的特点()
A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B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C从效力来看,税法有强制性
D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34.税法基本原则有()
A税收法律主义B税收公平主义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D实质课税原则E法不朔及既往原则
35.税收法律主义原则可以概括为()
A课税要素法定B课税要素明确C依法稽征D依法征管 36.税法的适用原则有()A法律优位原则 B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
C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E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F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37.税法的效力是指()A对事的效力 B空间效力C时间效力D对人的效力 38.我国税法的空间效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A在全国范围内有效B在纳税人所在地有效C在地方范围内有效D在境外有效 39.税法的时间效力是指()
A税法的生效B税法的失效C税法对人的效力D税法的适用 40.税法的时间效力是指()
A税法何时开始生效B何时变更C何时终止效力D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41.税法的生效主要有()A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效 B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
C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 D税法自公布后生效 42.税法的失效有()A新税法代替旧税法 B由地方政府决定失效 C税法本身规定废止日期 D直接宣布废止某项税法 43.税法按解释权限划分为()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字面解释D行政解释 44.可以作为办案依据的有()
A税收法律B税收法规C税收立法解释D税收司法解释 45.按解释尺度不同,税法解释可以划分为()A一般解释B字面解释C限制解释D扩大解释 46.税法的规范作用有()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E教育作用 47.税法的经济作用,概括起来其经济作用表现在()A税法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B税法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C税法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D税法是监督管理的有力武器。E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48.税收法律创制的程序包括()A法律案的提出 B审议 C 通过 D 公布
49.在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中,属于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有()A企业所得税法B 个人所得税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D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50.税收行政法规的创制程序包括()A立项B起草C审查D决定和公布 51.税务规章创制程序包括()A立项B起草C审查D决定和公布 52.税务规章的适用规则包括()A税务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
B税务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都作出过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C税务规章一般不溯及既往
D税务规章规定的事项在内容上必须是税务机关业务范围内的事项 53.税务行政规范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A非立法行为的行为规范 B适用主体非特定性
C是效力的普遍性和向后发生效力 D税务行政规范多表现为行政解释 54.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A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B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C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55.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
A纳税人B征税主体C纳税主体D其他涉税行为主体 56.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A实物B货币C行为D权利和义务
57.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归纳起来主要有()A由于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B由于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 C由于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 D由于税法的修订或调整 E因不可抗拒造成的破坏
58.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B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C纳税义务的免除 D某些税法的废止 E纳税主体的消失
59.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结构C宏观经济政策D税收政策E国家调控 60.税负转嫁这一经济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
B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 C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D税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直接原因 61.税负转嫁的条件有()
A税种 B供求弹性 C课税范围 D征税对象
62.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这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负税人)
A
63下列观点中正确的包括()。
A、增加税收可以抑制需求
B、减少税收可以扩大需求 C、增加税收可以扩大需求
D、减少税收可以抑制需求
64.经济增长从相对数值来看,可以用()来表示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C、国民生产总值
D、国民收入的增长
65.税收法律通常由()等构成。A、宪法
B、税收基本法
C、税收实体法
D、税收行政法以及刑法
66.下列采用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A、增值税 B、营业税 C、企业所得税 D、资源税
三、填空题
1.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后,税款即归(),既不需要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向纳税人()。
2.固定性是指()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则,()都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变。
3.税收的职能是()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是()的具体体现,是客观的,不以()。
4.税收征纳形式的发展变化,体现为()发展演变。5.税收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作用有()和().
6.税收制度是国家税务机关向纳税人(),也是纳税人()的准则。7.()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例,是税收制度的()。8.()是通过税率的延伸增加纳税人负担的特殊税率形式。9.()是纳税人在征税对象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10.()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11.与纳税期限密切相关的还有(),它是纳税期满后将税款缴纳入库的时间间隔。
12.()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税务违法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它体现了税收的(),是维护税法严肃性的重要手段。
13.税务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构成()要由司法机关追究()。14.()是指纳税人以实物形式缴纳的税种。
15.()是指实行复合税制的国家,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税收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16.()是指由主体税特征所决定的税制结构类型
17.我国税制结构应选择()和()并重,税种之间组合和配臵合理,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模式。
18.()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19.我国于()起取消了农业税。
20.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21.税收原则又称()。它是评价()好坏、鉴别()的准绳。22.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即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保持均衡。
23.税收效率原则可分为税收的()原则和税收()原则两个方面。24.税法是指有权的()制定的有关调整()中形成的()关系的()总和。25.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
26.税法不是单一的法律,而是由()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27.税收公平主义是法的()即()在课税思想上的具体体现。28.税法的失效表明其()的终止。
29.税法对人的效力即指税法对什么人()、能()哪些人。30.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和()。31.按解释尺度不同,税法解释可以划分为()。
32.税法的作用是指税法实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从()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3.税法的规范作用是指税法()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实质是()在税法中的()。
34.税收法律是指享有()的()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的基本制度。
35.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法律,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
36.税务行政规范,即通常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和(),针对普遍的、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对征纳双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可以()的行为规则。
37.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8.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9.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的权利义务关系。
40.()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国家税收总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41.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占同期()的比率。
42.国民收入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占同期()的比率。43.()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税收负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经过()转嫁。44.税负归宿是指()。
45.税负归宿可以分为()和()。
46.税负转嫁的形式:()、()、()、()、()。47.()的征税对象税负容易转嫁,()的征税对象税负难以转嫁。48.()比较容易转嫁,()一般难以转嫁。
49.()往往不一致,税收负担并不是均衡分布在每一个纳税人头上。50.()就成为研究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数据。
四、判断题
1.税收的强制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针对税收分配关系是以什么作为征收依据而言的,即税收是国家以政治权力作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种分配。另一方面就是以税收的法律关系而言的,即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
税,征税人必须依法征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在无偿性、强制性存在的前提下,税收只能按照事先规定的、国家与纳税人在经济上都能接受的标准无限地征收。()3.税收的财政职能是通过设臵不同的税目.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的。()4.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杠杆,具有可以通过利益的分配影响各类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和行为的功能。()5.税收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具有改变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但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6.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各种税收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称。()7.征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征税对象亦称课税对象。()8.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量化,体现所征对象量的规定性,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基础。()9.税源不是税款的最终经济源泉。()10.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成正比关系。()11.从宏观上看,累进税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波动,具有稳定经济的功能,但其计算较为复杂。()12.实际税率是指实际负担率,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征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13.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小于平均税率。()14.边际税率是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征税对象的增加导致的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15.纳税期限与报缴税款期限的含义有时相同()16.减税是从应征税额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额。()17.实物税包括有粮、棉、布、牲畜等。()18.按税收计算标准分类,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税收分类方法。()19.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就其内部主体税特征而言,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企业所得税为主体、以社会保险税为主体、以财产税为主体。()
20.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实行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21.199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要求,我国进行了以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分税制改革,在流转税、所得税、辅助税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22.税收原则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手段。()23.现代西方税收原则,主要渊源于威廉〃配第主义以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且基本围绕税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作用来立论。()24.税收原则既包含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及运用税收政策所依据的总原则,也包含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及运用税收政策需要依据的一些技术性原则。()25.要使税收既做到横向公平,又保证纵向公平,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公平是就何而言的,即要确定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税收公平与否。()26.税法属于习惯法()。
27.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合理思想,认为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28.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国务院颁布的税收行政法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收行政规章以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务行政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9.所谓“个别特殊地区”主要指香港、澳门、台湾和保税区、经济特区等。()30.有关行政机关和地方立法机关对相应税收法规做出的解释不是立法解释。()31.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32.在我国司法解释不作为办案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依据。()可以作为 33.税务行政规范是我国税收立法的主要形式。()
34.从性质上讲,税务行政规范多表现为行政解释,即税务机关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明和阐述。()
35.指税收负担率,即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价值的比率。它反映了国
家和纳税人对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关系。()36.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分配关系。()
37.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这一法律关系的终止,即其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38.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发生变化。()
39.纳税人义务的产生的标志应当是纳税人主体进行的应当课税的行为()40.地区的税收负担: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征收的税款占该地区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42.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43.条件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这被称为税收的横向公平。()
44.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其本质特征是无偿的。()45.现代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原则有平等、确实、简便、省费。()
46.“生产型增值税”显然是不彻底的增值税,因为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增值额”征税。()
47.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48.税收的弹性原则强调赋税的征收量没有伸缩性,不依条件的变化而变化()49.税收效率体现在它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干预上。()
50.中国历史上的治税原则中的有义原则,强调国家征税要合乎道义。()
五、简答题
1.税收三个特征的关系?
2.计税依据尽管与征税对象联系?
3.什么是起征点与免征额?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税收原则的含义和内涵? 5.税法的特点? 6.税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7.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的含义? 8.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9.税法的适用原则有哪些? 10.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11.税负转嫁经济过程具有几个特点? 12.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有几个方面? 13.什么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14.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的原因? 15.税收法律关系的消失的原因?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A2 B 3 B4 A5 C6 B7 B8 A9 C 10 A 11 B12 C13 A14 D15 D16 D17 B18 D19 C20 C 21 D22 B23 D24 C25 D26 B27 D28 C29 A30 C 31 C32 C33 C34 D35 B36 D37 A38 C39 B40 A 41 B42 A43 A44 A45 B46 D47 c48 A49 D50 D 51 B52 A53 B54 A55 B56 B57 C58 B59 B60 A
二、多选题 1 ABC2 AB3 ABCD4 ABCD5 BD6 ABCD7 BCD 8 ABCD9 ABC10 BC11 ABC12 ABCD13 ABCDEFGH 14 ABC15 ABC16 ABCD17 ABD18 BCD19 ABC 20 BD21 ABC22 AD23 ABCD24 ABC25 ABC26 ABCDE 27 ABCDEF28 ABCDE29 ACD30 AD31 ACD32 BCD 33 ABD34 ABCD35 ABC36 ABCDEF37 BCD38 AC 39 ABC40 ABD41 ABC42 ACD43 ABD44 ABCD 45 BCD46 ABCDE47 ABCDE48 ABCD49 AB50 ABCD 51 ABCD52 ABC53 ABC54 ABCD55 BCD56 ABC 57 ABCDE58 ABCDE59 ABC60 ABCD61 ABC62 ABC 63 AB64 AB65 ABCD
三、填空题国家征税 国家所有 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2 国家通过法律 征纳双方 税收分配关系 税收本质 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4 力役、实物和货币等征收形式的 5 对经济总量的调节 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征税的依据 履行纳税义务税率 中心环节附加与加成 9 纳税环节
纳税地点
报缴税款期限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理 强制性 13 行政处罚 犯罪的 刑事责任 14 实物税 15 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模式
流转税 所得税 18 税基式减免2006年1月1日“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
税收政策原则或税制原则 税收政策 税制优劣 22 税收本身的公平负担与其经济状况 负担 23 经济效率 本身的效率 国家机关 税收分配过程 权力和义务 25 义务性法规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
基本原理平等性原则法律约束力
适用 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大解释
规范作用 经济作用
调整、规范 法律基本作用 体现与引申 34 国家立法权 国家最高权力 税收分配制度 35 最高行政机关 税收活动实施规定或办法
法定职权 规定程序 反复适用 37 实体权利、义务
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 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
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 40 宏观税负
国家税收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家税收总额 国民收入
税负转嫁 一次或数次
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
法定归宿 经济归宿
前转后转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课税范围广 课税范围窄
商品课税 所得税 49 纳税人和负税人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四、判断题√2 ×有限3 ×不同的税种4 √5(×)能缩小(×)国家在税收方面制定7(√)8(√)9(×)是的 10(√)11(×)抑制经济的波动12(√)13(×)大于平均税率14(√)15(×)前者是多长时期纳一次税,后者是纳税期满后税款应当在多长期限内入库。(√)17(√)18(×)按征税对象分类 19(×)没有以财产税为主体。(×)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21(√)22(×)去掉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手段 23(×)凯恩斯24(√)25(√)26(×)。税法是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 27(√)28(×)除特殊地区外的 29(×)去掉经济特区30(×)是31(√)32(×)可以作为33(×)税收法规34(×)35(√)36(×)去掉分配37(√)38(×)主体、内容、客体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五、简答题
1.税收三个特征的关系?
答:具有的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统一体。社会费用补偿的性质决定了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收的强制性,因为税收的无偿性必须以税收的强制性作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人如上缴利润、国债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等的基本标志。
2.计税依据尽管与征税对象联系?
答:计税依据尽管与征税对象联系十分密切,但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在各个税种中,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有的相一致,有的不相一致。其次,在同一税种中,征税对象一般只能有一类,而计税依据却可以不同。计税依据的确定不
是随意的,它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首先,要受到征税对象的制约,即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数量的表现,因此,它不能超出征税对象所限定的征税范围;其次,要受到税率形式的制约;再次,它还受到计税方法的制约。3.什么是起征点与免征额?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起征点与免征额同为征税与否的界限,对纳税人来说,在其收入没有达到起征点或没有超过免征额的情况下,都不征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一,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达到起征点时就要征税,而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与免征额相同时,则不征税。其二,当纳税人收入超过起征点时,要按其收入全额征税。而当纳税人收入超过免征额时,则只就超过的部分征税。两者相比,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就要比享受同额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轻。此外,起征点只能照顾一部分纳税人,而免征额则可以照顾适用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4.税收原则的含义和内涵?
答:税收原则又称税收政策原则或税制原则。它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税收原则既包含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及运用税收政策所依据的总原则,也包含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及运用税收政策需要依据的一些技术性原则。税收原则通常以简洁明了的税收术语来高度地概括税收政策和制度制定者的思想意志,以全面系统的原则体系综合反映经济社会对税收政策、制度的客观要求。税收原则一旦确立,即成为一定时期一国据以制定、修改和贯彻执行税收法令制度的准则。5.税法的特点?
答:所谓税法的特点,是指税法共同的特征,税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现代国家的税法都是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即税法是国家制定而不是认可的,这表明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义务性法规是相对授权性法规而言的,是指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即直接规定人们某种义务的法规。义务性法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制性。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税法不是单一的法律,而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
6.税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税收法律主义。税收法律主义也称税收法定主义、法定性原则。(2)税收公平主义。税收公平主义是法的基本原理即平等性原则在课税思想上的具体体现。(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合理思想,认为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4)实质课税原则。即指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上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其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7.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的含义?
答: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是关于税收争讼法的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的适用。即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
8.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答:(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
(二)经济结构。一国的经济状况对税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
(三)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税负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9.税法的适用原则有哪些?
答:(1)法律优位原则(2)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10.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11.税负转嫁经济过程具有几个特点? 答:(1)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12.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有几个方面?
答:(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
(二)经济结构。一国的经济状况对税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
(三)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税负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3.什么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答: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只能以纳税主体应税行为的出现为标志。而纳税人义务的产生的标志应当是纳税人主体进行的应当课税的行为。
14.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的原因?
答:(1)由于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2)由于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3)由于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4)由于税法的修订或调整。(5)因不可抗拒造成的破坏。15.税收法律关系的消失的原因?
答: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这一法律关系的终止,即其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2)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3)纳税义务的免除。
(4)某些税法的废止。(5)纳税主体的消失。
第二篇:税收基本知识练习题 多选
1.税收的特征有(ABC)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2.税收的固定性包含两层含义(AB)
A.稳定性
B.有限性 C.无限性
性
3.决定税收负担的因素(ABCD)。A经济发展水平 B政府职能范围
C财政收入结构 D宏观经济政策
4.税收具有(ABCD)的职能。A组织收入
B收入分配
C资源配置
D宏观调控 5.税收产生的条件(BD)
A社会发展
B社会条件
C公有制
D经济条件
.连续 D
6.税收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ABCD)个时期 A自由纳贡时期
B承诺时期
C专制课征时期
D立宪课税时期
7.税收的职能(BCD)A分配职能
B财政职能
C经济职能 D监督职能
9.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8.税收的作用()
A筹集财政资金,满足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需要
B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
D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稳定
10.征税对象可以是()A有形动产 B货币形态 C实物形态 D无形资产
11.税率的基本形式()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E名义税率 12.税率的其他形式()
A名义税率 B实际税率 C边际税率 D平均税率 E附加与加成 13.税收制度的要素有()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环节E纳税地点 F纳税期限G减税免税 H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理
14.规定纳税期限有利于()A国家税收收入的均衡稳定
B有利于纳税人的资金调度和经费核算
C对税收征纳双方都有利 D有利于促进税收征管
15.减税免税可以分为()
A税基式减免 B税率式减免 C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 E免征额
16.下面属于税基式减免的有()A起征点 B免征额 C项目扣除 D跨期结转 E减半征收
17.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税法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A不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B不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偷税
D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领购发票
18.下列哪些行为是税法禁止实施的行为(A未按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B逃避追缴欠税 C骗取出口退税 D抗税
19.税收按缴纳形式分,可将税种分为(A力役税 B实物税 C货币税 D直接税
20.税收按计算标准,可将税种分为()A直接税 B从量税 C货币税 D从价税))
21.税收按收入归属,可将税种分为()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D所得税
2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将税种分为(A价内税 B流转税 C劳务税 D价外税
23.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税种分为()A商品和劳务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其他税
24.由主体税特征所决定的税制结构大体可归纳为()
A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B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D商品税和劳务税税制结构模式
25.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我国税制结构应选择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税种之间组合和配置合理,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模式。B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目标模式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实际。
C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目标模式是我国税制结构模式发展的必然进程
D我国可以考虑以所得税主体模式为近期目标
26.所得税制改革有下列哪些内容()A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B实行法人所得税 C规范税基 D降低税率 E调整优惠形式和政策导向
下列提出过关于税收原则思想的人有()A孔子B商鞅C管仲D司马迁E丘浚
29.我国新时期税收原则,可概括为()A财政原则B法制原则C公平原则D效率原则。
30.税收的财政原则具有两方面内容()A收入充分原则 B收入合理原则 C收入公平原则 D收入有弹性的原则
32.税收理论界对税负公平标准大体有三种解释()
A公平原则 B受益原则 C机会原则 D纳税能力原则
.税法的特点()
A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B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C从效力来看,税法有强制性
D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4.税法基本原则有()A税收法律主义 B税收公平主义 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D实质课税原则 E法不朔及既往原则
35.税收法律主义原则可以概括为()A课税要素法定 B课税要素明确 C依法稽征 D依法征管
税法的适用原则有()A法律优位原则 B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 C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E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F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37.税法的效力是指()A对事的效力 B空间效力 C时间效力 D对人的效力
38.我国税法的空间效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A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B在纳税人所在地有效C在地方范围内有效 D在境外有效)
税法的时间效力是指()A税法的生效 B税法的失效
C税法对人的效力 D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41.税法的生效主要有()A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效 B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
C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 D税法自公布后生效
42.税法的失效有()A新税法代替旧税法 B由地方政府决定失效 C税法本身规定废止日期
直接宣布废止某项税法
43.税法按解释权限划分为()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字面解释 D行政解释
45.按解释尺度不同,税法解释可以划分为(A一般解释 B字面解释 C限制解释 D扩大解释
46.税法的规范作用有()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E教育作用)
税收法律创制的程序包括()A法律案的提出 B审议 C 通过 D 公布
49.在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中,属于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有()A企业所得税法 B 个人所得税法
C税收征收管理法 D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50.税收行政法规的创制程序包括()A立项 B起草 C审查 D决定和公布
51.税务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A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B适用地方性法规 C适用税务规章
如认为适用税务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2.税务规章的适用规则包括()A税务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
B税务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都作出过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C税务规章一般不溯及既往
D税务规章规定的事项在内容上必须是税务机关业务范围内的事项
54.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A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B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C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55.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A纳税人 B征税主体
C纳税主体 D其他涉税行为主体
56.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A实物 B货币 C行为 D权利和义务
57.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归纳起来主要有(A由于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B由于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 C由于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
由于税法的修订或调整 E因不可抗拒造成的破坏
58.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B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C纳税义务的免除 D某些税法的废止 E纳税主体的消失
60.税负转嫁这一经济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
B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D税负转嫁是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直接原因
61.税负转嫁的条件有()A税种
B供求弹性 C课税范围 D征税对象
62.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这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
A、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负税人
63下列观点中正确的包括()。
A、增加税收可以抑制需求
B、减少税收可以扩大需求 C、增加税收可以扩大需求、减少税收可以抑制需求
64.下列采用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A、增值税 B、营业税 C、企业所得税 D、资源税
6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分配主体相同。B、国际税收属于涉外税收。C、国际税收包括外国税收。D、关税也属于国际税收。68、稽查审理的内容包括():
A违法事实是否全部查清; B证据是否确凿;
C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得当;
D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E拟定的处理意见是否得当
第三篇:税收练习题
《国家税收》练习题
(一)税收概论与增值税部分
一、单项选择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 政治权力
B 行政权力
C 财产权力
D 国家权力
2、一般认为,税收的形式特征是()
A 自觉性、无偿性、稳定性
B 广泛性、灵活性、及时性 C 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
D 可靠性、政治性、稳定性
3、税收存在时间长、适用范围广的根本原因在于()
A 税收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B 税收是财政收入保障 C 税收有法律保证
D 税收具有的形式特征
4、我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代对土地征收的税收,一般认为是()
A 贡助彻
B 初税亩
C 租庸调
D 租赋捐
5、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人是指()的单位和个人。
A 负有纳税义务
B 最终负担税款
C 代收代缴税款
D 承担纳税担保
6、()是指税法中规定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
A 征税范围
B 税目
C 征税对象
D 计税依据
7、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用以区分不同税种的标志是()
A 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目税率
D 纳税环节
8、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均按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是()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定额税率
D 累退税率
9、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的问题,其税率表中一般规定有()
A 边际税率
B 速算扣除数
C平均税率
D 速算扣除率
10、定额税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 按税目确定税额
B 与征税对象成正比 C 不受价格的影响
D 与课税数量成反比
11、税法规定的起征点为200元,税率为10%。某纳税人李某取得的应纳税收入为500元,则其应纳税额为()
A 20元
B 30元
C 50元
D 70元
12、增值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收入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与理论上的增值额完全一致,然而在实践中各国却很少采用收入型增值税,其原因在于()A 重复征税无法消除
B 减少财政收入
C 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
D 给凭发票抵扣的计税方法带来困难
13、生产型增值税的特点是()
A 将当期购入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 B 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
C 只允许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
D 只允许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价值的流动资产和折旧费
1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不同增值税税率的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其销售额的,其增值税税率的确定方法是()
A 从低适用税率 B 适用平均税率 C 从高适用税率 D 适用5%的征收率
15、纳税人当期的进项税额大于当期的销项税额时,对不足抵扣部分的处理办法是()
A 税务部门给予退税
B 不再给予抵扣
C 可抵扣以前的欠税
D 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16、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管理不善发生火灾,库存外购冰箱10台损坏,每台零售价1440元,每台进价1000元(不含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是()A 1700元
B 14400元
C 12307.69元
D 8547元
17、下列项目中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是()
A 购进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
B 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C 销售货物支付运费计算的进项税额
D 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
18、下列应视同销售计征增值税的外购货物是()
A 用于基建的外购货物
B 用于抵债的外购货物
C 作为奖金发放给职工的外购货物
D 用于个人消费的外购货物
19、下列外购项目中,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是()
A 用于非应税项目
B 无偿赠送他人
C 对外投资
D 用于换取生产资料 20、采取赊销方式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
A 销售方发出货物的当天
B 购买方收到货物的当天 C 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
D 取得有关凭证的当天
21、增值税法规定,下列业务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是()
A 提供修理修配业务
B 销售报关出口货物 C 销售房地产
D 向消费者销售的货物
22、固定业户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A 任何一地
B 其自选纳税地
C 其销售地
D 其机构所在地
23、按照增值税法规定,下列外购项目中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
A 大型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 B 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
C 外购设备发生运费,运输单位开具发票上注明 D 外购免税农产品发生装卸费发票上注明
24、下列货物中免征增值税的是()
A 烟叶
B 古旧图书
C 图书
D 中药
25、工业企业购进货物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限为()
A 购入的货物到达企业
B 购入的货物验收入库
C 购入的货物全部款项已支付
D 购入的货物出售后
26、某钢琴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钢琴,开具普通发票20张,共收到货款25万元。企业扣除还本准备金后按23万元作销售处理,则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为()万元
A 25
B 23
C 21.37
D 19.66
27、某百货商店2000年全年销售额为120万元,2001年3月销售给消费者日用百货一批,收取全部价款为31200元,当月货物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6000元,则该纳税人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为()元。A 30 000
B 31 200
C 2 934
D 26 666.67
28、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0年2月份取得销售额8万元,均开具普通发票。该企业2月份应纳增值税为()万元。A 0.32
B 0.31
C 0.45
D 0.48
29、增值税的零税率是指()A 纳税人外购货物不含税
B 纳税人本环节应纳税额为零
C 纳税人以后环节税额为零
D 纳税人生产销售货物整体税负为零
30、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中扣减。
A 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 B 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 C 发生进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 D 发生进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销售税额
31、下列项目中免征增值税的是()
A 销售家用电器
B 进口直接用于科研的仪器 C 图书
D 自产货物捐赠希望工程
32、商业企业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抵扣时限为()之后。
A 购入货物到达企业
B 购入货物验收
C 购入货物付款
D 购入货物售出
33、增值税规定,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日内申报纳税;以1、3、4、10、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日内预交税款。A 15、10
B 10、10
C 10、5
D 7、5
34、现行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其对应的计税价格为不含税价,若换算成价内税,17%的价外税税率相当于()的价内税税率。A 14.329%
B 14.529%
C 20.48%
D 14%
二、多项选择
1、我国现行增值税并没有完全消除重复征税,其原因在于()
A 采用生产型增值税
B 减税的存在C 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
D 出口退税不彻底
2、增值税可以分为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三种类型,许多国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的目的是()
A 鼓励扩大投资,加速固定资产更新
B 增加财政收入
C 便于采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
D 减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3、下列()应当征收增值税
A 商店销售邮票
B 货物期货
C 电力
D 修理电器
4、下列()项目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A 销售货物支付的运费
B 生产企业收购的废旧物资 C 一般纳税人取得由税务所向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专用发票 D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进项税额
5、下列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是()
A 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农产品
B 购进货物支付的运费
C 用于生产免税货物的购进货物
D 向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免税农产品
6、下列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正确的是()
A 采取赊销方式销售货物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B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C 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D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收到销售额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7、下列项目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有()
A 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
B 将自产货物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 C 转让土地使用权
D 将自产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8、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下列项目应作为销售额征税的有()
A 收取的违约金
B 收取的基金
C 收取的销项税额
D 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9、按现行增值税规定,下列纳税人中,可以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是()
A 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财务核算健全的工业企业 B 年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的商业企业 C 专门销售免税货物的企业 D 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
10、下列情况中,应当征收增值税的是()
A 某企业委托X酒厂加工白酒,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
B 某钟表眼镜商店为顾客修理眼镜 C 某企业变卖厂房一栋
D 某企业将自产货物分配给投资者
11、下列行为应按“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的是()
A 商店服务部为顾客修理手表
B 企业受托为另一企业加工服装 C 企业为另一企业修理锅炉
D 汽车修配厂为本厂修理汽车
12、下列行为应“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的有()
A 将自产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个体经营者
B 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C 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D 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13、下列货物中适用13%低税率的有()
A 方便面
B 鲜奶
C 卫生杀虫剂
D 煤炭
14、增值税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价款和价外费用都应并入销售额纳税,但价外费用不包括()
A 包装物押金收入
B 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C 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D 承运部门将运费发票交给购买方并由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代垫运费
三、名词解释
1、税收
2、纳税人
3、征税对象
4、税率
5、定额税率
6、累进税率
7、超额累进税率
8、全额累进税率
9、边际税率
10、征税环节
11、增值税
12、增值额
13、生产型增值税
14、收入型增值税
15、消费型增值税
16、视同销售
17、混合销售
18、兼营
四、实务题
1.地处市中心的某商场(一般纳税人)本月发生以下业务:
(1)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3.4万元,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的运杂费0.3万元。已全部付款。
(2)本月下旬又购进一批货物,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0万元,税金10.2万元,价税合计70.2万元,本月支付了三分之一的货款,按合同规定,其余部分款项分两个月付清。
(3)销售空调200台,每台不含税价5000元,同时为客户运输送货收取运费共计2000元。(4)赠送协作单位彩电2台,每台零售价3500元。
(5)去年购进的一批取暖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价每台3000元,售价3600元,调出2台用于办公室。
(6)用本店库存的一批商品抵债12万元。
(7)以货换货开具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8万元。根据以上业务计算本月商场应缴的增值税。
2.本月某外贸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葡萄酒,关税完税价格为10万元人民币,关税率20%。当月全部用于内销,取得不含税价款15.6万元。又从国内A厂购进粮食白酒全部出口,离岸价格为28万元人民币,从S厂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万元,税金3.4万元。从青岛啤酒厂购进2吨啤酒出口,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0.3万元,税金0.06万元。购买办公用品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510元,购进一辆小轿车价税合计23.4万元。根据以上业务,计算外贸公司应缴纳、应退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内、外销货物单独设账核算。白酒、啤酒退税率9%,葡萄酒消费税税率10%。)
3.某中外合资的空调厂是一般纳税人,该厂1999年7月份外购货物,发票上注明税金80万元,本月销售业务如下:
(1)批发收入额为300万元,其中,批发给一般纳税人的空调价款为200万元,批发给小规模纳税人的空调器价款为100万元(价税混合收取);(2)零售收入额为400万元。
要求:计算7月份该厂应纳增值税额。
4.某大学图书馆由于人员超编,三年前成立一家书店,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月购进各类图书5000本,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金为6500元,当月销售图书3000本,零售收入额为6万元。要求:计算当月该书店应纳增值税额。
5.某电器公司某月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为8000元,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向当地举办的田径运动会赠送5套音响设备,每套市场价格为5000元;
(2)公司促销开办以旧换新业务,回收旧电视机50台,原价每台3000元,换出的新电视机也是50台,市场价格为2500元;
(3)某单位向公司购买40台录音机,每台不含税价款为1000元。要求:计算当月该公司应纳增值税额。
6.某县造纸厂是当地骨干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该厂主要生产复写纸、包装纸和卫生纸。1999年2月份外购项目如下:(1)从当地农民手中购进木材40000元,无进项税额;(2)购进煤炭60吨,价款9000元,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1530元;
(3)生产用外购电力106千瓦时,价款31000元,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5270元;(4)生产用外购水15800吨,价款5500元,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715元。该厂本月份销售情况如下:
(1)销售书写纸给印刷厂,销售收入为30万元;(2)向邮电部门销售卫生纸,销售收入为18万元;
(3)向小规模纳税人商场销售卫生纸,价税混合收取计6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造纸厂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7. 某外贸公司当月进口500盒高级化妆品,每盒高级化妆品的到岸价格为8000元人民币。当月该公司向美容院销出其中的450盒,每盒价税合并销售价24000元。化妆品的关税税率为100%,消费税税率为30%。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8. 某饮料厂(一般纳税人)1999年5月份销售汽水2000箱,每箱售价20元,销售果茶1200箱,每箱售价50元,两项销售共实现销售收入100000元,收取增值税额17000元;当月购入的糖、山楂、柠檬酸等原料25000元,支付增值税额4250元;另外,当月还将200箱果茶交会该厂设置的独立核算对外餐厅代销,厂部对全厂100名职工每人发送一箱汽水、一箱果茶;当月该厂为职工食堂购进一台大冰柜,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是5440元,还为职工的幼儿园购进一批獐桌、椅、木床,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是1360元。6月初,该厂财务人员将上月应纳增值税做如下计算: 要求:计算增值税。
9. 某粮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从农民手中购进大豆200吨,收购凭证注明收购价款为每吨1600元,支付运费4000元,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货款已付,大豆已验收入库;
(2)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玉米,取得普通发票注明价款为80000元,货款已付,玉米已验收入库;
(3)销售给副食品加工厂豆油10000公斤,每公斤6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60000元,由本公司卡车送货,收到运费1400元;
(4)将豆油500公斤发放给职工当作福利。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增值税税额。10.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999年8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委托他人代销货物一批,价款46万元,尚未收到代销清单;(2)收到上月代销清单一份,价款48万元,开出专用发票;
(3)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一批货物,价款12万元,货已发出并开具专用发票,本月未收到货款;
(4)当期未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2万元。计算该企业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不准抵扣的进项税额和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第四篇:国际税收练习题整理 答案(DOC)
第一章 国际税收
一、术语解释 1.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财政降格
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和趋势。
二、填空
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混合所得税制)。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课大致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模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单一环节销售税)。
4.根据商品在国际上的流通方式不同,可将关税分为:(进口关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
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和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
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C)。
A.涉外税收
B.对外国居民征税
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D)。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 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
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过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C)。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变条约》 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UN范本
五、问答题
未来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国际税收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国际税收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在商品课税领域,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际协调将逐步取代关税的国际协调成为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2)在所得税领域,国与国之间的税收竞争将更为激烈,为了防止“财政降格”或公司所得税税率“一降到底”的情况发生,国际社会有必要对各国资本所得的课税制度进行协调
(3)随着地区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区域性的国际税收协调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4)各国之间将加强税收征管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对付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和偷税的行为。
(5)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税收领域将出现许多新的课题,亟待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加以研究解决。
第二章 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
一、术语解释 1.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2.推迟课税
本国居民公司来源于境外子公司的股息、红利所得在未汇回本国以前可以先不缴纳本国所得税,但只有汇回本国以后,本国居民公司再就其申报纳税。
二、填空题
1.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这时所得税三种税收管辖权中的(地域管辖权)。
2.判断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标准一般有(住所标准)、居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3.我国判定经营所得来源地采用的是(常设机构)标准。4.判定劳务所得来源地的标准有劳务提供地标准和(劳务支付地和劳务鉴定地)。5.许多国家以利息(实际发生地)的居住地为标准来判定利息所得的来源地。6.多不动产所得,各国一般以不动产的(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得的来源地。7. 中国对动产转让所得来源地的判定采用(转让地和转让者居住地)。
8.一国的非居民仅就其来源于该国境内的所得向该国纳税的义务被称为(有限纳税义务)。
三、判断题。
1.税收管辖权不属于国家主权,只是一种行政权力。× 2.判定纳税人的身份是一国正确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前提。√
3.美国的公司所得税除了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之外,还坚持公民管辖权。×
4.我国目前同时采用居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判定纳税人的居民身份。× 5.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实际为法律标准及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只要满足其一便可确定为本国居民。×
6.外国公司设在本国境内的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税。× 7.中国税法规定,个人须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才能确定为中国的居民。× 8.法国人甲先生在1993年、1994年、1995年在美国各停留了140天,根据美国现行的停留时间标准,他在1995年不被确认为美国的居民。×
9.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天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在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选择题
1.税收管辖权是(C)的重要组成部分。
A.税收管理权
B.税收管理体制 C.国家主权
D.财政管理体制
2.我国税法规定,在我国无住所的人只要在一个纳税中在我国住满(C)即成为我国的税收居民。
A.90天
B.183天
C.1年
D.180天
3.中国采用(A)来判定租金所得的来源地。A.产生租金财产的使用地或所在地 B.财产租赁合同签订地 C.租赁财产所有者的居住地 D.租赁租金支付者的居住地
4.特许权使用费来源地的判定标准主要有(ABCD)。A.特许权交易地标准 B.特许权使用地标准
C.特许权所有者的居住地标准
D.特许权使用费支付者的居住地标准
5.中国香港行使的所得税税收管辖权是(B)。A.单一居民管辖权 B.单一地域管辖权
C.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 D.以上都不对
6.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有(ABCD)。A.注册地标准
B.管理和控制地标准 C.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选举权控制标准
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目前同时采用注册地标准、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和选举权控制标准来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国家是(D)。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澳大利亚 8.一国与他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只适用于缔约国一方或缔约国双方的(C)。
A.国民
B.公民
C.税收居民
D.人民
五、问答题 1.什么是无限纳税义务?哪种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答:
(1)一个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要对本国居民的国内外一切所得征税,从纳税人角度看,这时该国的居民不仅要就其国内所得向本国政府纳税,而且还要就其境外来源的所得向本国政府纳税。居民纳税人这种要就其国内外一切所得(又称全球所得)向居住国政府纳税的义务称为无限纳税义务。
(2)在一个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自然人居民还是法人居民都要对居住国政府承担无限纳税义务。我国课征所得税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所以,作为我国居民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对我国政府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其境外所得同境内所得一样也要向我国政府申报纳税。在实践中,有些国家还将自然人居民分为非长期居民和长期居民,二者都负无限纳税义务,但非长期居民负有条件的无限纳税义务,长期居民则负无条件的无限纳税义务。
六、案例题
某人从2010年起被德国西门子公司派到我国,在西门子公司与我国合资的甲公司任职做法律顾问。该人每月的工资由两家公司分别支付。我国境内的甲公司每月向其支付人民币18000元,西门子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270000元。2011年9月,该人被西门子公司派到英国,负责一起诉讼案件。他在英国工作15天,英国公司向其支付工资2000英镑。完成工作后,该人返回我国的甲公司。请计算该人2011年9月应在我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考虑税收抵免问题)。
答:麦克先生属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居住满一年不超过五年的个人。根据我国税法,他应就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境内、境外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向我国纳税,而他被A公司临时派到英国工作属于临时离境,这期间他取得的由A公司支付的工资属于“境外来源、境外支付”,无须向我国纳税。对此,他应按以下公式确定在我国的纳税义务:
(1)按当月境内、境外支付的工资总额计算的应纳税额:
(18000+27000-4800)×30%—3375=8685(元)(2)麦克先生当月应纳税额
8685×[1—27000/(27000+18000)×15/30]=6079.5(元)
第三章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一、术语解释
1.经济性重复征税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征税主体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这时产生的重复征税属于经济性重复征税。2.税收饶让
税收饶让抵免简称税收饶让,它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并允许其用这部分被减免的外国税款抵免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税收饶让不是一种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而是居住国对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本国居民采取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
二、填空题
1.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2.母公司所在国对母公司从子公司获取的股息征税所产生的重复征税称为(经济性重复征税)。
3.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都规定,行使居民管辖权时,首先应按(长期性住所)标准确定最终居民身份。
4.税收饶让是(居住)国给予投资者的一种税收优惠。
5.一国居民转让其设在另一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拥有的动产,这时其取得的转让收益应由(该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的所在国征收。
6.当纳税人的抵免限额大于实际抵免额时,我们可以把二者之间的差额称为(抵免限额余额)。
7.在国外分公司均为盈利的情况下,实行综合限额法比实行分国限额法对(纳税人)更有利。
8.协调国家之间税收管辖权、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则包括来源地原则和(居住地原则)。
9.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扣除法、(减免法)免税法与抵免法。
三、判断题
1.法律性重复征税和经济性重复征税的区别主要在于纳税人是否有同一性。√ 2.从效果上看,一国仅实行地域管辖权和一国对国外所得免税对居民纳税人来说是一样的。√
3.只有抵免法和免税法才能够消除国际重复征税,而其他方法只是减轻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4.当纳税人在国外的分公司有亏损的情况下,采用综合限额法可以相对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5.母公司用子公司所在国课征的股息预提税进行抵免属于间接抵免。× 6.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时,习惯性住所标准优先于重要利益中心标准。× 7.在所得额税管辖权的协调原则中,居住地原则有利于实现税收的资本输出中性。√
四、选择题。
1.经合组织范本规定,转让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飞机。内河运输的船只或附属于经营上述船舶、飞机或船只的动产所取得的收益,应由(C)征税。A.总机构所在地
B.交通工具长期停泊地 C.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D.交通工具所有人居住地 2.对于一般行业的营业利润,两个协定范本所遵循的是(B)原则。A.居住国征税
B.来源国征税
C.共享征税权原则
D.协商解决原则 3.两大范本要求按照以下四个标准来判定纳税人的最终居民身份,该判定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请为之排序(D)。
(①国籍 ②重要利益中心 ③永久性住所 ④习惯性住所)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4.根据两大范本的精神,如果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应根据(D)来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
A.注册地标准
B.常设机构标准
C.选举权控制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5.假定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8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A、B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5%,若A国采取全额免税法,则其向A国的应纳税额为(D)。A.2.9万元
B.3万元
C.2.5万元
D.2.4万元
6.假定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5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来自C国的所得3万元。A、B、C三国的所得税率分别为30%、25%和30%,若A国采取综合限额抵免法,则该公司的抵免限额为(C)。
A.1.4万元
B.1.6万元
C.1.5万元
D.3万元
7.假定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5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来自C国的所得3万元。A、B、C三国的所得税率分别为30%、25%和30%,若A国采取分国限额抵免法,则该公司的抵免限额为(D)。
A.1.4万元
B.1.6万元
C.1.5万元
D.对B国所得的限额为0.6万元,对C国所得的限额为0.9万元。
8.经合组织范本规定,一般情况下,动产的转让收益应由(B)对其征税。A.购买者的居住国B.转让者的居住国C.转让地点所在国D.动产的使用国 9.按照联合国范本的精神,当独立劳务满足(ABC)条件时,劳务发生国可以对来源于该劳务的所得征税。
A.独立劳务是通过发生国的固定基地进行 B.在劳务发生国停留18天
C.其报酬由劳务发生国的居民支付且数额达到居住国和劳务发生国商定的数额D.独立劳务未通过劳务发生国的固定基地进行所获得收入 10.直接抵免适用于如下所得(ABC)。A.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抵免
B.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公司所得税抵免 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预提所得税抵免 D.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公司所得税抵免
六、综合题
甲国的A公司在乙国设立了持股比例为30%的一家子公司B,在2010获得利润500万美元,乙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而这家子公司又在丙国成立了一家持股比例为50%的子公司C,同年获得利润为400万美元,丙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甲国的本国内盈利额为100万美元,国内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50%。根据上述材料计算每个公司各自向所在居住国缴纳的税额。(征收股息预提所得税忽略不计)
本题属于母子公司之间复杂的三层间接抵免问题。
C公司向丙国纳税:
C公司纳公司所得税(400×30%)
120万美元 C公司税后所得(400-120)
280万美元 C公司付给B公司股息(280×50%)
140万美元 B公司向乙国纳税:
B公司承担的C公司税额(120×40/80)
60万美元 B公司全部应税所得(500+60+140)
700万美元 B公司抵免前应纳乙国所得税(700×25%)
175万美元 B公司税后所得(700-175)
525万美元 B公司付给A公司股息(525×30%)
157.5万美元 B公司的抵免限额[(60+140)×25%]
50万美元 因为B公司承担的C公司税额60万美元大于抵免限额50万美元,所以B公司的实际抵免额为50万美元。
B公司实际抵免额
50万美元 B公司抵免后应纳乙国所得税
(700×25%-50)
125万美元 A公司向甲国纳税:
A公司所获股息承担的B公司和C公司税额
[(125+60)×157.5/525]
55.5万美元 A公司全部应税所得(100+ 157.5+55.5)
313万美元 A公司抵免限额(157.5+55.5)×50%
106.5万美元 因为55.5万美元小于抵免限额106.5万美元,所以
A公司实际抵免额
55.5万美元 A公司抵免后应纳甲国所得税
(313×50%-55.5)
101万美元
第四章 国际避税概论
一、术语解释 1.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中的漏洞,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种种合法手段,规避或减小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为。2.转让定价
转让定价是指公司集团内部机构之间或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或财产而进行的内部交易作价;通过转让定价所确定的价格称为转让价格。
二、填空题
1.纳税人利用现行税法中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规避、减少或延迟纳税义务的行为成为(避税)。
2.不征收任何(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被称为“纯避税地”。3.百慕大群岛除了开征(工薪税或社会保险税)以外,不对任何所得征税。4.跨国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以成本为基础定价)、以市场为基础定价以及关联企业之间协商定价。
三、判断题
1.由于外国居民来源于美国的存款利息不必再美国纳税,因此美国也可以被认为是国际避税地。√
2.同为“纯避税地”,百慕大、开曼群岛、瑙鲁政府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不征税提供过承诺。×
3.跨国公司集团最主要的经营目标是全球税后利润最大化。√
4.国际避税利用了现行税法中的漏洞以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造成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是一种违法行为。×
5.离岸中心是与国际避税地合二为一的,换句话说,离岸中心一般都是国际避税地。√
6.中国香港实行单一地域管辖权,而且税率较低,是亚洲著名的避税地。√
四、选择题
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纯避税地的有(ABC)。A.荷兰B.香港C.瑞士D.巴哈马共和国
2.纳税人利用现行税法中的漏洞减少纳税义务称为(C)。A.偷税B.节税C.避税D.逃税
3.下列国家中,在法律上引用了“滥用法律”或者与之类似的概念以应对纳税人的避税行为的有(ABC)。
A.德国B.中国C.澳大利亚D.美国
4.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建议开征所得税,但遭之拒绝的国家是(D)。
A.瑙鲁B.百慕大C.开曼群岛D.巴哈马共和国
5.在欧洲一向以低税的避税地而著称的国家是(ABC)。A.瑞士B.列支敦士登C.海峡群岛D.巴拿马
6.(B)在1929年通过了《控股公司税收优惠法》,并据此对符合条件的控股公司不征所得税。
A.荷属安第列斯B.卢森堡C.荷兰D.中国
五、问答题
1.国际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国际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国家和地区税收管辖权的差异以及判定居民身份的标准和判定所得来源地的标准存在差异,可以为跨国纳税人提供税收管辖权的真空,从而使跨国纳税人有可能躲避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纳税义务。
(2)税率的差异。税率是税法的核心,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现实中国家(地区)之间的税率差异很大,有的税率较高,有的税率却极低,甚至有的国家和地区根本不征所得税(税率为零)。这样,就为纳税人将所得从高税国(地区)转移到低税国(地区)进行避税提供了可能。
(3)国际税收协定的大量存在。为避免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国际税收协定。然而,税收协定中的有关规定很容易被跨国纳税人用来进行国际避税。滥用国际税收协定主要是规避有关国家的预提所得税。
(4)涉外税收法规中的漏洞。一国涉外税收法规中存在漏洞,也可以为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创造有利条件。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一些发达国家实行的推迟课税规定。本来,发达国家制定推迟课税的规定是为了鼓励本国居民公司在海外子公司的发展,增强其与当地公司的竞争能力,但这一规定后来被许多跨国公司用来从事国际避税。它们在低税国或国际避税地建立自己的子公司,通过种种手段把利润转移到这些子公司,并将分得的利润长期滞留在海外子公司。由于可以享受推迟课税待遇,这些跨国公司就凭借这种手段成功地避开了居住国较重的税收。
第五章 国际避税方法
一、术语解释
1.滥用国际税收协定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是指一个第三国居民利用其他两个国家之间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获取其本不应得到的税收利益。2.逆向避税
外国企业将利润从所在的低税区向境外高税区转移,让利润在高税区的关联公司去实现,人们把这种违背国际避税一般规律的避税活动称为“逆向避税”。
二、填空题
1.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在低税国关联企业账上人为地表现出来的利润有时被称为(轨设利润)。
2.母公司所在的居住国是否对母公司的海外利润实行(推迟课税)是跨国公司能否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关键。
3.普通法系(英美法系)国家把信托视为一种法律关系,委托人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管理机构,在法律上切断了委托人与其财产之间的(所有权)链条。4.利用中介国际控股公司规避东道国股息预提税实际上是利用了国际避税手段中的(滥用国际税收协定)。
5.目前,制定防止税收协定滥用的国内法规的唯一国家是(瑞士)。
6.外商利用转让定价向境外转移利润主要表现在:商品购销、劳务提供、融通资金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和提供设备)几个方面。
三、判断题
1.跨国公司如果想利用其海外企业的不同组织形式来避税,那么,在正常盈利阶段,建立子公司更为有利,因为母子公司的盈亏要统一计算。× 2.跨国公司以信托方式进行国际避税一般发生在民法法系的国家。× 3.通过逆向避税,外商投资企业减轻了其在我国及全球的纳税义务。×
4.推迟课税政策的取消,使跨国公司无法利用转让定价手段规避母公司居住国的税收。×
5.内部保险公司一旦成为母公司所在国的居民公司,便会影响跨国公司利用其来避税的效果。√
四、选择题。
1.荷兰之所以被认为适宜中介控股公司的居住国,原因在于(AB)。A.荷兰已同80多个国家缔结了国际税收协定 B.荷兰有参与免税的规定 C.荷兰所得税率低
D.荷兰关于设立中介控股公司的法律比较宽松
2.外商在我国避税采用的最普遍、最经常地一种手段是(D)。
A.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不按协议或合同投足股本,企业需要的营运资金由境外母公司贷款提供
B.将技术转让费纳入设备价格,规避我国的预提所得税 C.利用“两免三减半”的创业期税收优惠避税 D.利用转让定价向境外关联企业转移利润
3.跨国公司想统一计算海外子公司利润以充分利用母公司居住国的外国税收抵免,则应该建立(B)。
A.中介国际金融公司
B.中介国际控股公司 C.中介国际许可公司
D.中介国际贸易公司 5.建立内部保险公司的商业原因主要有(CD)。A.进入保险行业
B.避税
C.避免常规保险市场发生的费用
D.满足集团的特殊保险需要
五、简答题
1.跨国法人进行国际避税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跨国法人进行国际避税方式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2)滥用国际税收协定。(3)利用信托方式转移财产。(4)组建内部保险公司。(5)资本弱化。
(6)选择有利的公司组织形式。
(7)纳税人通过移居避免成为高税国的税收居民。2.外商在我国避税主要采取哪些手段? 答:外商在我国避税采取主要手段有:
(1)利用转让定价向境外关联企业转移利润(2)提高劳务(3)融通资金
(4)转让无形资产(5)提供设备
第六章 转让定价的税务管理
一、术语解释 1.预约定价协议
指有关各方事先就跨国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方法达成的协议,它分为单边预约定价协议和双边或多边预约定价协议。2.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即根据相同的交易条件下非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同类交易时所使用的非受控价格,来调整关联企业之间不合理的转让定价。3.再销售价格法
再销售价格法即以关联企业间交易的买方将购进的货物再销售给非关联企业时的销售价格扣除合理销售利润及其他费用后的余额为依据,来确定或调整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
二、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的转让定价法规是于1915年在(英)国颁布的。
2.目前,对跨国关联企业之间收入和费用分配主要采取的原则有总利润原则和(正常交易定价原则)。
3.在利润分割法中,对最终的合并利润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分割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贡献分割法,二是(剩余利润分析法)。
5.交易净利润法与再销售价格法和成本加利润法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交易净利润法所要比较的指标是(净利润率)而不是总利润率。
6.联合国和经合组织分别制定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都规定,如果缔约国一方参与管理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即构成关联关系,这里的参与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控制。
三、判断题
1.按照市场标准确定交易价格,应当先考虑关联企业集团中的成员企业所在地同类交易的一般市场价格,然后再考虑成员企业与非关联企业进行同类交易所使用的价格。√
2.可比利润法、可比利润区间法等综合利润法实质上就是假定企业的综合利润水平完全是受价格因素影响的,从而忽略了经营战略、管理水平等非价格因素可能对利润水平产生的影响。√
3.比照市场标准是一种运用倒算法的市场价格标准,通过进销差价倒算出来市场价格。√
4.有一总利润原则能简化税务管理,所以国际上普遍接受总利润原则作为跨国关联企业间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原则。×
5.可比利润法主要用于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调整,特别是关联企业自己开发的、可能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的转让。×
四、选择题
1.最早在跨国关联企业间不合理的转让定价方面,通过立法确定具体的调整方法的国家是(C)。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奥地利
2.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主要反映在下列哪几个方面(ABD)? A.管理
B.资本
C.财务
D.控制 3.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有关联关系,A公司以80美元的单价向B公司销售一批产品,A公司向非关联的C公司销售同类产品使用的单价为120美元,同时D与C公司为非关联企业,D公司向C公司销售同类产品使用的单价为150美元,则按照市场标准确定的A公司的销售单价为(B)。
A.80美元
B.120美元
C.150美元
D.无法确定
4.甲国的母公司把一批产品以3万法郎的转让价格销售给乙国子公司,乙国子公司再以4万法郎的市场价格在当地销售出去。乙国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10%,甲国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15%,按照比照市场标准,甲国税务部门应把母公司的销售价格调整为(D)。A.2.55万法郎
B.2.7万法郎
C.3.4万法郎
D.3.6万法郎
5.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是关联企业,A向B销售一批产品,这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300万美元,A公司向B公司的销售价格为330万美元。市场上美元同类产品,当地的合理毛利率为25%,依照组成市场标准,这批产品的组成市场价格为(? =375)万美元。
A.300
B.330
C.400
D.440 6.法国一家租赁公司向它设在乙国的子公司出租机器设备。此时,母公司向子公司收取的租赁费必须符合哪一标准(A)?
A.市场标准
B.比照市场标准
C.成本标准
D.组成市场标准 7.下列各项中,属于以利润为基础的调整方法有(C)。
a.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b.可比利润区间法
c.利润分割
d.可比利润法
e.成本加利润法
f.交易净利润率法
g.再销售价格法 A.bcde B.acfg C.bcdf D.acdf 8.下列选项中适用于预约定价协议的企业有(ABC)。A.使用非标准的转让定价方法的企业 B.有大量的跨国关联业务的企业
C.产品在国外市场上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 D.正在受到转让定价税务审查的企业
9.预约定价协议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BD)等方面。A.申请的复杂性非常高 B.信息披露的要求非常严
C.给税务机关带来的成本非常大 D.给纳税人带来的成本非常大 10.采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必须考虑选用的交易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具有可比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ABCD)。
A.购销过程
B.购销环境
C.购销环节
D.购销货物 11.在围绕可比利润法的争论中,主张使用可比利润法的国家是(B)。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五、简答题
1.预约定价协议可以给各方带来哪些利益? 答:申请和达成预约定价协议可能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财力,然而一旦签订了一个预约定价协议,人们就不必再为转让定价的审查和调整而费时费力。具体来说,预约定价协议可以给各方带来如下利益。
1)通过达成预约定价协议,纳税人可以确切地知道今后税务部门对自己经营活动中的转让定价行为会作何反应;如果签订的是双边预约定价协议,纳税人还可以知道外国税务当局会对自己的转让定价行为作何反应。
2)预约定价协议可以提供一种非常好的环境,纳税人、税务局及主管税务部门可以相互合作,以确定纳税人的转让定价活动适用于哪种转让定价方法。预约定价协议的签署过程还可以促进有关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在转让定价问题上达到一个合法的并切实可行的结果。
3)预约定价协议可以大大减轻纳税人保留原始凭证、文件资料的负担。纳税人与税务部门签订预约定价协议以后,只需保存一些与合理的定价方法有关的原始凭证,与其他定价方法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不一定要保留,而这些资料过去税务部门在转让定价审查中往往要调阅,所以必须保存。另一方面,预约定价协议也可以使税务机关以廉价的方式获得纳税人的信息。
4)预约定价协议可以使纳税人避免一些没完没了的诉讼程序。因为如果没有预约定价协议,纳税人的转让定价行为就很可能被主管税务部门认定为不合理,从而使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之间发生纠纷,弄不好还要被税务部门告上法庭。而有了预约定价协议,纳税人只要不违反协议中的条款,其转让定价行为就是合理合法的,不必担心被起诉。
2.简述我国的转让定价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答:(1)法律法规方面:
1)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过于粗略,有些法规不好操作。
2)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法规也缺乏对无形资产和劳务收费调整的具体标准。
(2)管理方面:
1)许多地区为了吸引外资,把放松对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的管理作为创造宽松投资环境的一种手段。
2)税务部门缺乏反避税的专业人员。
3)加强与国外税务部门在转让定价调整方面进行的合作。
再销售价格法计算题例题:
甲国的母公司把一批产品以1万美元的转让价格销售给乙国子公司,乙国子公司再以1.5万美元的市场价格在当地销售。乙国当地非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20%。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比照市场标准,甲国的税务部门就要把母公司的销售调整为1.2万美元。计算公式为: 比照市场价格=1.5万美元×(1-20%)=1.2万美元
第七章
其他反避税法规与措施
一、术语解释 1.受控外国公司
受控外国公司是指由本国居民所控制的外国公司。2.资本弱化
资本弱化是指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的比重大大超过了股权融资比重。
二、填空题
1.很多时候,跨国纳税人通过在避税地建立一个外国公司来达到国际避税的目的,这种建在避税地的公司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地公司)。
2.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国家加强了对付避税地的立法,主要是将打击的对象从受控外国子公司扩大到了(受控外国合伙企业)。
3.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渠道法主要是限制第三国的居民公司在缔约国一方建立居民公司并利用两国缔结的税收协定规避(预提税)。
4.从各国的限制本国公司资本弱化的法规来看,多数国家都规定本国公司不能税前扣除的利息要视同公司(分配股息),例如美国、英国等,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并没有这种规定。
5.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方式之一,是适时地改变国外附属机构的组织形式,当国外分公司开始盈利时,即将其重组为(子公司)。
6.对付避税地的法规是指,取消(推迟课税)的规定以阻止跨国纳税人利用其他避税地拥有的基地公司进行避税的立法。
7.不少国家在反避税立法中规定举证责任由(纳税人)承担,这与民法的一般原则有所差异。
三、判断题
1.总的看来,排除法所限制受益的公司都是那些容易充当中介(管道)的公司,使用这种方法时税务部门并不需要具体核查被限制的公司是否是外国投资者为避税而建立的中介公司,只要一个公司不能排除其受限制的性质,就不能享受税收协定的利益。√
2.根据我国现行的资本弱化的法规,如果我国的某居民公司的总负债超过其股本金额的1.5倍,则此公司对于超过部分的负债对应的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 3.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中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80天的,要就从我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
4.一般而言,在一个同时以注册地标准和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国家,法人居民移居他国相对来说困难较大,所以,日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同时采用这两个标准判定法人的居民身份。√
5.有A、B、C三国,A和B、B和C签有国际税收协定均规定对特许权使用费免征预提税。A国的公司甲将特许权出售给在B国的基地公司乙,再由乙向位于C的另一公司出售。A和B税收协定中规定采用真实法这一滥用反避税条款,则A和B对甲和乙之间的交易不给于免征预提税的优惠。√
四、选择题
1.对付避税地的法规首先是由(B)在20世纪60年代初率先制定的。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2.根据各国的立法,受控外国公司一般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BCD)。A.本国居民在该外国公司中直接或间接拥有的股份不能低于一定比重。
B.本国每一居民股东在该外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的股份也应达到规定比重。C.受控外国公司所在国(地区)的税负水平较低。D.受控外国子公司应大量从事消极投资业务。
3.美国的A公司与列支敦士登一家公司B有关联关系,则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A公司的应税外国公司保留利润(ABC)。A.B公司从A在德国的子公司取得的股息收入 B.B公司收取的A公司在法国的销售收入 C.B公司收取的A公司在中国的服务所得 D.A公司支付给当地一家保险公司的保费
4.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采取的防止税收协定被滥用的措施主要有(ABD)。A.制定防止税收协定滥用的国内法规
B.在双边税收协定中加进反滥用条款C.限制税收协定的谈签
D.严格对协定受益人资格的审查程序 5.下列国家中,除了(B)以外,多数国家都通过规定债务/股本比率的办法来限制本国企业向外国关联公司转移利润。
A.德国
B.英国
C.加拿大
D.美国
6.各国采取的加强税务行政管理工作的措施主要有(ABCD)。A.加强纳税申报制度
B.加强税务调查和税务审计 C.与银行进行密切的合作
D.把举证责任转移给纳税人
7.税务部门在进行税务调查的同时,还要进行税务审计,税务部门一般采用的审计方法有(ABC)。
A.精查法
B.抽查法
C.分析法
D.逆查法
9.在双边国际合作中,国与国之间税收情报交换的方式主要有(ABCD)。A.自动交换
B.根据要求交换
C.自发交换
D.同时检查
10.一般而言,第三国居民滥用其他两国之间的税收协定,主要是为了规避有关国家的(ACD ?)。
A.个人所得税
B.预提所得税
C.公司所得税
D.财产税
11.在双边税收协定中规定的反滥用税收协定条款所规定的(A)所限制的公司是那些容易充当中介(管道)的公司。
A.排除法
B.渠道法
C.真实法
D.纳税义务法 12.在国与国之间税收情报交换的几种方式中,自动交换主要适用于有关哪种收入的情报(D)。
A.经营所得 B.财产转让所得 C.劳务收入 D.股息、红利等非主动性所得 13.根据对付避税地的立法,一国纳税人因在外国公司中拥有股份而取得应归其所有的股息在未分配或未汇回以前要不要就此在本国申报纳税,取决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及有关规定构成了对付避税地立法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对受控外国子公司的规定
B.对外国个人控股公司所得的规定 C.对外国基地公司的经营所得规定
D.对与避税地关联企业交易的成本费用扣除的规定
14.一般而言,受控外国公司是设立在税负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在衡量受控外国子公司的税负时,通常使用的衡量指标有(BC)。
A.名义税率 B.有效税率 C.实际缴纳的外国税款
D.应当缴纳的外国税款
五、简答题
1.如何防止滥用国际税收协定
答:防止滥用国际税收协定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制定防止税收协定滥用的国内法规(2)在双边税收协定中加进反滥用条款
1)排除法2)真实法3)纳税义务法4)受益所有人法5)渠道法6)禁止法(3)严格对协定受益人资格的审查程序
第八章
国际税收协定
一、术语解释 1.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从广义上讲是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有关税收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
二、填空题
1.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避免对(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2.在国际上,真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税收协定范本,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产生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范本)。3.我国在对外已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是(所得税)。
4.对于营业利润,协定范本所运用的规范遵循的是(居住国)征税的原则。5.协定范本中规定,对常设机构的利润除了实行“法律适用规范”,即“非此即彼”的原则规范以外,还实行其他两条征税原则,一是利润归属原则,二是(公平交易)。
6.协定范本对确定常设机构的利润规定了两个具体办法,一是采用实际所得方式,二是采用(比例分配)方式。
7.两个协定范本对投资所得征税的总原则是(税收分享原则)。8.财产收益一般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如飞机、债券、股票等)取得的收益。对这类财产收益,各国一般征收(财产)税。
9.建立相互同意程序条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缔约国双方税务当局的行政协助以解决协定在执行中出现的纠纷,达到(消除双重征税)以及防止或减少国际间偷逃税和避税行为的目的。
10.我国在对外谈签税收协定时,一般比较倾向于(联合国)范本。
三、判断题
1.国际税收协定虽然是建立在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在具体内容上并不完全一致,二者有时会出现一些矛盾之处。当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时,在所有的国家中,国际税收协定处于优先执行的地位。√
2.我国对外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规定的对专有技术使用费征收的预提税一般实行10%的限制税率,但对于特定先进技术取得的使用费,国内税法规定的税收待遇比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规定的税收待遇还要优惠,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则应按税收协定规定的10%对外商提供先进技术取得的使用费征收预提所得税。× 3.在判定常设机构时,由于机器设备属于非固定场所,所以全球各国均不将其作为常设机构看待。×
4.代表机构如果仅为其总机构的产品生产制造以及销售该资产产品的业务在中国进行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商情资料、联络及其他准备性、辅助性活动,但不包括代表机构为本公司的各类代理、服务性企业而进行的同类或相关业务活动,则此代表机构不属于常设机构。√
5.中日双方签订税收协定,中方根据协定规定,将投资所得并入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对其征收公司所得税以后,如果常设机构将这笔利润汇回日方的总机构,总机构再据以分配股息时,中方作为该项投资所得的来源国,要征收预提税。× 6.中国政府按照中韩双方政府的文化交流计划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对于在活动中参与演出的艺术家取得的报酬,根据来源国对其所得征税的原则,应该由中国政府征税。×
7.某中国学生留学美国,根据中美缔结的税收协定,此人是中国居民,其在美国学习、培训期间从美国取得的为维持生活、接受教育的所得,可在美国全部免税。√
8.关于对海运和空运收入的征税问题,经合组织范本强调企业管理机构所在国的垄断征税地位;而联合国范本为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主张由两国分享对国际海运利润的征税权。√
9.中俄税收协定是我国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全面性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10.由于《联合国范本》对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按“引力原则”征税,所以常设机构的应税利润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所得,也包括股息、利息等资本所得。×
四、选择题
1.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税收协定是由(C)和(D)两个国家在1899年6月签订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2.国际税收协定适用范围包括(A B CD)。
A.人的范围
B.税种范围
C.空间范围
D.时间范围
3.在国际税收协定规定中,除了个别条款外,非缔约国居民不能享受协定的待遇,这些条款有(ABD)。
A.无差别待遇条款
B.税收情报交换 C.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D.政府职员的退休金 4.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均规定协定仅适用于对下列哪些税种(BC)。A.增值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关税 5.在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中,用来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有: a.重要利益中心所在国
b.永久性住所所在国 c.习惯性住所所在国
d.国籍,在判定居民身份时的顺序依次为(D)。A.Abcd
B.adbc
C.bdac
D.bacd 6.在国际税收协定中,对同时为缔约国双方法人居民时,确定其居民身份的方式有(ABCD)。A.总机构所在缔约国
B.总机构所在缔约国,同时要求总机构所在国即为实际管理机构
C.实际管理机构标准,若实际管理机构与总机构不在同一缔约国,双方协商 D.同时列出总机构和实际管理机构标准,但不明确指出采用哪种方法 7.常设机构还包括连续活动一定时间以上(一般为半年或一年)的建筑工地、建筑、装配和安装工程,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将这个时限规定为(C)。A.3个月
B.9个月
C.6个月
D.一年
8.企业通过自己的雇员或雇佣的其他人员(非独立代理人)为经营管理而提供一定期限的劳务,也被认定为常设机构,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规定的这一期限为(AB)。
A.在任何12个月中连续超过6个月 B.在任何12个月中累计超过6个月 C.在任何12个月中连续超过9个月 D.在任何12个月中连续累计超过9个月 9.下列选项中,属于常设机构的有(AC)。A.外国公司在本国设立的办事处
B.外国公司为其在本国的经营活动存储货物或商品的库房 C.外国公司为商品进行再标签活动而存储货物或商品的库房 D.捕鱼或潜水设备
10.下列人员中可以作为常设机构的有(ABCD)。A.独立代理人
B.非独立代理人
C.外国公司雇员
D.外国公司在本国雇用的人员 11.下列选项中,应当在中国纳税的有(BC)。
A.英国某公司在北京设办事处,其工作范围为翻译、提供食宿、进行广告宣传B.美国某公司在北京设办事处,帮助其他美国公司与我国企业联系业务 C.甲为法国某公司雇员,被派到北京推销其产品,并有签订合同的权利 D.德国一家广告公司在北京设办事处,为其他德国公司在北京做广告宣传 12.协定范本中规定,对常设机构的利润除了实行“法律适用规范”原则规范以外,还实行其他两条征税原则,可将其概括为(AB)。A.来源国对其在缔约国境内的全部利润征税 B.来源国只能对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征税 C.来源国对利润按独立企业原则征税 D.来源国对利润按联属企业原则征税 13.在采用实际所得方式确定常设机构利润时,下列选项中属于允许扣除的费用是(C)。
A.特许权使用费
B.佣金
C.支付给总机构的行政管理费
D.利息 14.中国航空公司有国际航运业务,中国航空公司往返于中日之间业务利润的征税权应当归(A)所有。
A.中国
B.日本
C.中日两国按比例分配
D.两国协商确定 15.某中国居民在日本受雇取得的收入,必须满足下列哪几个条件,可以由中国对其征税(ABD)。
A.该人在日历或会计中在日本停留时间不超过183天 B.该项所得不是由日本的居民雇主支付或代表雇主支付的 C.该项所得不是由中国的居民雇主支付或代表雇主支付的 D.该项所得不是由雇主设在日本的固定基地所负担的
16.某人在美国取得退休金,根据中美两国缔结的税收协定,如果美国政府从其建立的社会保险金中支付,则应在(B)征税;如果此人是中国的国民或居民,则应由(B)征税。
A.中;美
B.美;中
C.中;中
D.美;美 17.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在对常设机构经营利润征税问题上分别主张采取的原则是(C)。
A.归属原则
归属原则
B.引力原则 归属原则 C.引力原则 引力原则
D.归属原则 引力原则 18.假如美国一企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此办事处从事的经营活动与通过常设机构进行的相同或类似,则由此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根据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的规定,应当分别由(A)征税。
A.美
中
B.中
美
C.中
中
D.美
美
五、简答题
1.国际税收协定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目前各国之间缔结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结构安排和条款顺序上基本一致,要参照《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从这两个税收协定范本看,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税收协定所适用的范围;(2)税收协定有关定义;
(3)运用冲突规范,对发生在缔约国双方的各类所得划分税收管辖权,以避免对纳税人的同一所得重复征税;
(4)对可能发生的重复征税,确定消除双重征税的方法;
(5)某些特别规定,例如保证税收上的无差别待遇,即要避免因纳税人的国籍和居住地的不同而在税收上受到歧视;互相交换税收情报;是否实施税收饶让等。
仅供参考!!祝大家逢考必过!!
第五篇: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选择题
1、下列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说法不正确是(A)。
A.管理具有时效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二重性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A.预防 B.预测 C.组织 D.计划
3、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B)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关系C.目标、部门和效率 D.目标、部门和人员
4、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5、根据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业的不同,组织成员可以简单地划分为(C)
A.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B.生产者、管理者C.操作者、管理者D.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6、关于管理的含义,下列词语中(C)的表述不确切。A.激励、约束 B.协调、沟通 C.放任、自由 D.理顺、调整
7、某甲是一所综合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他是一个(B)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操作者
8、管理的最终目的是(B)
A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B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D制定组织目标
9、“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C)的重要性。A计划 B领导C协调
D指挥
10、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
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 判断正误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N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N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N
4、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N
5、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N
6、愈是高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Y
7、管理的一般职能来源于管理的科学性性质,内容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N
8、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N
9、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N
10、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Y 练习题 选择题: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2、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
B生产管理
C作业管理
4、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5、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C)。
.A企业战略转换
B.企业技术创新
C企业流程再造
D.企业管理创新
6、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B)。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古典人
7、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C)。工业管理之父
B 科学管理之父
C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D 组织理论之父
8、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A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9、“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提出来的。A、韦伯 B、泰罗 C、梅奥 D.法约尔
10、管理学界对行为科学的研究是在(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迅速成为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学说 C.经营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学派 判断正误并改正
1、梅奥认为,人们在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感情或归属等因素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这就构成了正式组织。N
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N
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N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Y
5、权变管理学派德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N
6、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战略理论、产业结构分析和核心能力理论三个阶段。Y
7、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N
8、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N
9、.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N
10、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N 第三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
1、根据(B),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工作性质不同的组织目标的要求,将不同能力要素以适宜的方式组合起来,发挥协作叠加的功能与优势。
A、要素有用原理
B、同素异构原理 C、能级匹配、适才适用原理D、互补增值与协调优化原理
2、以下(D)不属于内部选拔的途径。
A、内部晋升
B、岗位轮换 C、返聘
D、广告招聘
3、(B)是为企业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常用的途径。
A、广告招聘 B、猎头公司
C、网络招聘 D、校园招聘
4、(C)是通过把候选人置于相对隔离的一系列模拟工作情景中,以团队作业的方式,并采用多种测评
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候选人在模拟的各种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量候选人的管理技术、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测评系统。
A、工作样本技术 B、测试
C、评价中心技术 D、求职者背景调查
5、任务分析、绩效分析是培训流程中(A)阶段使用的主要方法。
A、了解员工培训需求 B、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C、培训计划实施与管理 D、培训评估与反馈
二、多项选择
1、纵观组织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ACD)阶段。
A、经验管理 B、民主管理 C、科学管理
D、文化管理 E、独裁管理
2、组织的竞争与淘汰机制在制度上主要体现为(ABCDE)。
A、竞聘上岗 B、末位淘汰制度
C、轮岗制度 D、内部创业制度 E、人员分流制度
3、激励机制主要依靠(ABCD)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
A、薪酬体系设计 B、C、分权预授权系统 D、升迁异动制度 E、招聘与甄选制度
4、职务留人的途径包括(ACDE)。
A、多通道职业生涯 B、加薪 C、内部轮岗
D、外派委以重任 E、成立新的事业部门来满足员工的创业欲望
5、牵引机制主要依靠(ABCD)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的。
A、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体系 B、职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标准
C、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D、培训开发体系
E、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三、判断
(√)1、一般情况下,被选者越多,越容易选出合适的人才。
(×)2、择优而用意味着任何岗位都应选择最高级的人员来担任最好。
(×)3、当组织出现职位空缺时,面向社会招聘是唯一办法。
(×)4、用人应量才适用、任人唯全、用当其时。
(×)
5、组织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应紧跟时代步伐,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
(×)
6、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人才市场供应充足,因此对大多数组织而言,无需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
7、在制定考评办法时,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考虑,要看到绩效的动态特点和长远影响,不能以过去评价现在和未来,更不能主观臆断。
(√)
8、使用结构化面试减少了非结构化面试的不一致和主观性,增加了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第四章物流管理方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什么是企业“第三利润源”?(D)
A.管理 B.人力资源 C.资金 D.物流
2.(D)是利用运输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气体、液体和粉状团体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
A.公路运输B.水上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
3.(C)不属于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A.运输距离B.运输工具C.运输人员D.运输费用
4.从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的“三流”是指(A)。
A.商流、物流和信息B.商流、物流和人流
C.人流、物流和信息D.商流、人流和信息
5.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B)
A.完整、理性、高品质 B.通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
C.低成本、高收益 D.最小化成本、可维护性
6.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可以分类为(A)。
A.供应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B.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
C.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D.加工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
7.(C)不属于仓库的功能?
A.调节供需功能B.运输能力的调节
C.克服了生产和消费的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D.流通配送加工功能
8.EDI的结构组成包括(A)。
A.EDI标准、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 B.增值网、互联网
C.格式化的标准文件、条码技术 D.贸易文件、条码技术
9.按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可分为(B)。
A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 B.进货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
C.储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 D.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
10.配送不包括(D)功能要素。
A.备货B.理货C.送货D.退货
二、判断题
1.运输管理职能部门在物流管理中起着龙头作用,各下属单位需用的物品报计划科确认后,发送调运任务。错
2.客户服务是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是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对
3.ECR是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客户,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客户提出需求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条件,及时完成配送,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错
4.对方贸易伙伴在收到信息后,按相同的操作将EDI标准格式文件转化为企业的贸易文件。错
5.配送企业只有真正实现零库存,用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零库存,尽管即时配送的成本较高,但这是现代化配送的重要发展方向。对
6.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需要具备较弱的储存功能。错
7.配送活动能够使分散的经营活动协调运行,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创造更多的物流经济效益。对
8.与一般运输形态不同的是,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频度较高的运输形式,它是面向用户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一般使用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对
9.在配送活动中,货物储存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暂存形态,另一种是储备(包括保险储备和周转储备)形态。对
10.对于要入库的货物,关键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核对数量、二是核对质量。错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财务管理的内容。(C)
A.筹资活动 B.投资活动
C.管理活动 D.分配活动
2、企业理财人员应确立(A)观念,重视利息的作用。
A.资金时间价值 B.风险
C.机会损益 D.弹性
3、现金流是英文CashFlow的直译,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的(B)。
A.现金总收入 B.现金净流入 C.现金总支出 D.净利润
4、(D)可以缩短现金周转天数。
A.延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B.延长营业周期
C.延长存货周转天数 D.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
5、企业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意味着成本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产品的(C)。
A.生产过程 B.设计过程 C.整个寿命周期 D.销售过程
6、(B)就是那些在客户看来没有价值的活动。
A.损失 B.浪费 C.成本 D.费用
7、在下列指标中,可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B)。
A.产权比率 B.流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已获利息倍数
8、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意味着(C)。
A.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B.收账费用增大 C.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D.销售成本较低
二、判断题
1、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资金运动。(对)
2、利润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错)
3、现金是一种非收益性资产,持有过多会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提高。(对)
4、现金流预算是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手段,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一种预测方法。(错)
5、成本定额管理的关键,首先在于制定标准消耗量。(对)
6、利润表上反映的是时点数,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时期数。(错)
三、简答题
1、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有什么优缺点?
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既考虑了股东的利益,又充分考虑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
(3)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
这种观点的缺陷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就是其计量问题。从实践上看,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大小,但具体技术环节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谈谈质量成本及其管理的内涵。
答:质量成本概念是TQM的倡导者、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提出的。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上而需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两者之和。一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质量成本管理,是指根据预定的质量成本目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所有质量成本,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不断推广先进经验,以促进产品质量成本不断下降,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实施的一种管理行为。
3、资产负债表能提供哪些信息?
答: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如下信息:第一,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第二,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第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
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四、计算题
1、某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为40万元,其收支状况比较稳定。每次有价证券(年利率10%)变现固定费用为800元。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管理成本,并确定证券的变现次数和时间。
答:最佳现金持有量=(2*400000*800/0.1)1/2 =80000(元)
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2*400000*800*0.1)1/2 =8000(元)
证券变现次数=400000/80000=5(次)
变现间隔时间=360/5=72(天)
2、某公司2008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元,存货余额为14000元。年末流动资产合计36000元,其流动比率为2.0,速动比率为1.2,存货周转次数为3。全年产品赊销净额为156000元,除应收账款外的速动资产忽略不计。要求分别计算:
(1)年末流动负债余额;
(2)年末存货余额;
(3)产品销售成本;
(4)年末应收账款;
(5)应收账款周转率。
答:(1)年末流动负债余额=流动资产÷流动比率=36000÷2.0=18000(元)
(2)年末速动资产余额=流动负债×速动比率=18000×1.2=21600(元)
年末存货余额=流动资产-速动资产=36000-21600=14400(元)
(3)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
=(14000+14400)÷2×3=42600(元)
(4)年末应收账款=年末速动资产余额=21600(元)
(5)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156000÷〔(20000+21600)÷2〕=7.5(次)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个选项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方式(D)。
A.发布文件 B.会议报告 C.工作总结 D.网上聊天
2.以下不属于管理沟通要素的是(D)。
A.编码和解码 B.发送者和接收者 C.背景 D.思想
3.以下不属于沟通中个体障碍的是(C)。
A.选择性知觉 B.情绪 C.目标差异 D.信息操控
4.醒目、准确、可查阅、可保存、正式、方便快捷等,这属于以下哪种沟通技能的优点?(C)
A.倾听 B.面谈 C.书面语言沟通 D.演讲
5.沟通者可信度的因素包括沟通者的(D)。
A.身份地位B.良好意愿 C.专业知识 D.以上都是
6.当沟通者认为沟通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或下属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问题时,则更适合采用(B)。
A.告知策略 B.咨询性策略 C.说服策略 D.指导性策略
7.以下不是沟通信息策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A)。
A.激发受众 B.筛选和过滤信息C.强调信息D.组织信息
8.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上,保持信息管道的双向畅
通。这指的是危机沟通的(B)。
A.真诚原则B.信息对称C.快速反应D.核心立场
9.在冲突沟通中,当争议双方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此时适宜采用(A)策略。
A.和平共存B.按兵不动C.粉饰太平D.铁令如山
10.以下哪条不属于书面语言沟通的“4C”原则?(D)
A.正确B.清晰C.完整D.理性
二、判断题
1.解码是发送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等信息根据一定的语言、语义规则翻译成可以传送的信号。错
2.沟通客体策略突出了沟通者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和传递信息这个本质。正确
3.沟通者不但要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还需要了解对方的反应,确认信息传递出去之后的效果,这反映了管理沟通的策略性的特点。错
4.管理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提高员工的士气。对
5.现实中,人们往往重视语言沟通,而忽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意义。事实上,非语言信息往往能够更有力地传达信息。对
6.所谓正式沟通,是指组织成员私下的交谈、传闻和“小道消息”等。非正式沟通一般体现的是感情交流的功能。错
7.进行自我剖析,关键是分析个人的协调能力。错
8.告知策略一般用于沟通者在权威或信息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受众有最终决定权的状况。错
9.管理沟通是组织变革中的重要内容,但它仅存在于组织变革部分环节。错
10.管理沟通的对象既有个人,也有群体和组织。对 第八章 团队管理
一、单选题
1.一般在团队中,传统的角色可以从(A)中看出。
A.工作描述 B.岗位规范 C.招聘广告 D.没有正确答案
2.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团队领导者不应该具备的能力是(D)。
A.交流沟通能力 B.激励员工的能力 C.人际交往能力 D.员工服从自己的能力
3.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不包括(D)。
A.团队成员的组成 B.团队的目标 C.团队的激励方式 D.团队成员的水平
4.能否对员工进行授权要取决于很多方面,(D)可能不会影响授权。
A.员工个人的技能水平B.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
C.团队领导信任成员的程度 D.团队领导的知识水平
5.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到的五项修炼,不包括下面的(B)。
A.自我超越 B.团队创新 C.心智模式 D.系统思考
6.如果团队中存在大量的冲突,很可能是因为(C)。
A.团队成员参与不够 B.团队成员的退出
C.团队成员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 D.成员不能分享感受与观点
7.管理者必须对计划做出承诺,这是因为(A)。
A.只有这样,团队成员才能更加投入 B.管理者的成功离不开计划
C.这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 D.这样才可以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
8.小李的工作表现一直不错,但是最近他老是闷闷不乐,团队主管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原来是他的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管帮他解决了问题,小李的工作积极性又提高了。这种情况说明团队成员和团队管理者之间(A)。
A.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B.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C.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D.平等的重要性
9.维护团队的共同意识有很多好处,下面(D)不是好处之一。
A.人们有一种归属于团队的感觉 B.团队内部交流得到改善
C.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D.让团队成员的个性消失
10.团队领导者不愿意授权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下面(D)是原因之一。
A.我相信某些人能够按时完成工作 B.这件事可以由他来完成
C.让某些人去承担这些工作,我觉得我的压力减轻了 D.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像我一样好
二、判断
1.领导者信任其团队时,就会将一切任务的管理权交给他们。(N)
2.只要有良好的团队,就会有良好的决策。(N)
3.团队中成员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信任,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不可能。(Y)
4.能够共同协作是团队工作的优势之一。(Y)
5.团队领导必须确保批评是针对事实,不要针对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融洽的气氛。(Y)
6.优秀的团队文化能够代替刻板的规章制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Y)7.授权可以将团队领导者从常规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Y)
8.只要制定出SMART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N)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团队士气的因素。
答:影响团队士气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团队目标的认同与否。如果团队成员赞同、拥护团队目标,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在目标中有所体现,士气就会高涨。(2)利益分配体系是否合理。组织的利益分配体系应合理,以鼓励员工共同合作,提高士气,而不是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气氛。组织中的晋升、加薪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应该给予那些善于在团队中与其他成员合作共事的个人。只有在公平、合理、同工同酬、论功行赏的情形下人们的积极性才会提升,士气才会高昂。(3)团队成员对工作产生的满足感。个人对工作非常热爱、感兴趣,而且工作也适合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士气就高。(4)团队内部的和谐程度。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赞许、认同、信任、体谅,通力合作,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很少出现冲突,就会提高士气。相反,发生内讧、窝里斗的团体,即便欲努力工作的成员也缺乏条件,只会耗费能力和资源,延误发展机会。
2.如何理解团队文化建设。
答:团队文化是由团队价值观、团队使命、团队愿景和团队氛围等要素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建设团队文化的关键就是在团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提炼团队的价值观、团队使命和团队愿景,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团队氛围。团队文化建设是团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选好优秀的团队领导。优秀领导人有着独特的领导魅力,这包括优秀的表达能力,善于聆听他人,善于说服,卓越的组织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领导人的素质有多高,决定了团队最终能走多远。(2)建立共同愿景。团队愿景从管理哲学角度来讲就是解决团队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的基本问题,是团队中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在人类团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这样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3)提升团队士气。组建团队时,团队领导要确保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的一致性,使团队成员认可和赞同团队目标,感觉他们的要求和意愿在团队目标中有所体现,以提升团队士气。
3.简述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团队结构。团队结构包括团队规模、团队成员异质性、团队成员间的熟悉度等方面。有研究认为,团队的规模和团队成员的异质性越大,团队成员获得信息的渠道越畅通,团队绩效就越容易得以提升。(2)团队成员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间接经验或示范和反馈影响团队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情感评价反应和可知觉的团队功效感来调节的。团队成员的团队功效感越高,其团队绩效也就越高。(3)团队的激
励。激励理论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被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破坏,而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减轻这种行为,而且能够提高团队绩效。(4)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团队目标完成情况、顾客满意度、工作完成的质量、团队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持情况等也会影响团队绩效。
四、案例分析
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其能,看看谁能最后获得成功。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寺院恢复了往日的壮观。“都因为我礼佛念经,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都因为我勤加管理,所以寺务周全。”乙和尚说。“都因为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不事正务,渐渐地,寺院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问题:1.三个和尚组成的团队目标在那里? 2.这个和尚团队为什么由盛转衰最终失败? 3.这个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出在什么地方?
答:1.三个和尚的目标是香火旺盛。2.寺院由盛转衰,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3.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在于他们之间的不协作。团队成员协作不仅要分工,还要协作和监督,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彼此各自为政只能是一盘散沙。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如果团队中的成员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而不去考虑他人,很可能因为协调不善而出现问题。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因为团队的成功才是每一个成员的成功。
一、单选题:
1、目前所发生的刺激引起的压力称为()B A.预期压力 B.慢性压力 C.情境压力 D.残留压力
2、以下关于压力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D A.压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压力过程具有多重性
C.压力过程具有积累效应 D.压力过程具有缓解性
3、个体感受与评估刺激时不会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D A.个人认知 B.社会经验 C.人格特点 D.个人爱好
4、ABCD法中C代表()?B
A.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目标或事件 B.紧急但不重要的目标或事件
C.重要且紧急的目标或事件 D.重要但不紧急的目标或事件
5、提供财务与服务的支持,即通过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或者提供个体得以放松或娱乐的时间来帮助减轻压力反应,这属于哪种类型的社会支持?()C
A.信任支持 B.信息支持 C.工具性支持 D.社会成员身份的支持
6、组织压力管理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D A.岗位原则 B.具体原则 C.适度原则 D.时间原则
7、当员工因为工作内容单调而产生厌烦感时,组织可以通过()缓解。B A.工作轮换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扩大化 D.改善工作内容
8、王先生毕业于上海某医科大学,当年因为学业出众,作为佼佼者被某知名三级医院录用,可是他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和科室里的同事相处不好,觉得受他们排挤,能力不被领导认可,工作压力大就毅然辞职了。王先生的压力来源于()。
A.社会环境 B.家庭生活 C.人际关系 D.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9、遇有负面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C A.沉默 B.谩骂 C.宣泄 D.下棋
10.识别压力预警信号,可从下面哪一方面进行识别?()D A.生理信号 B.情绪信号 C.行为信号弹 D.以上都包括
二、判断题
1、适度的压力并不是坏事。(√)
2、当你被一头狮子追赶时,你可能比刘翔跑得还快。这说明压力就是动力。(×)
3、具有高成就感的人由于追求成就感往往容易感到工作压力。(√)
4、内控型人格的人比外控型人格的人排遣压力的渠道和方式多。(×)
5、运用重要—紧急事件区分表法时,应将主要精力用于表格Ⅳ中的事件。(×)
6、工作要求与较多人进行接触与沟通,容易让员工产生高压力。(√)
7、当因为组织变革给员工在安全感方面造成压力,组织应该放弃变革。(×)
8、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当一个人已经适应了一个环境时,就不会产生压力。
9、只要组织实施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程序,员工就不会产生压力。(×)
10、通过个体的压力管理可以彻底消除压力。(×)
三、简答题
1、什么是EAP项目?实施该项目中可以采取哪些模式?每一模式有哪些优点?
EAP项目是由组织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
在实施EAP中,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内部模式,也就是在组织内部设置一个专门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等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从事EAP服务,可以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会,也可以独立于所有部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适应性好,能全面了解员工的状况,并提供及时的服务。内部模式一般适宜于比较大型的和成熟的组织。第二种模式是外部模式,即聘请外部专业的EAP机构向员工提供帮助,组织与专业的EAP公司签订合同,并有专人负责与EAP公司联系和协调。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所有EAP服务都由专业人员完成,专业性强,保密性好,能够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服务中。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75%以上的企业都聘请有EAP专业公司为自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服务。第三种是组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内部与外部模式联合起来,部分职责由内部EAP人员完成,其它职责由签约外部EAP专业人士完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联合优势。第四种模式是联合模式,即若干组织联合成立一个专门的EAP服务机构,由专职人员为这些组织的员工提供专业的服务,这种模式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费。
2、在针对工作压力源进行压力管理时,组织可采用哪些方法对工作进行再设计呢?
工作再设计简单来说也就是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指重新确定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方法,以及该工作如何与其他工作相互联系起来的过程。工作再设计的内容涉及员工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环境等。包括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及改变工作环境等方式。
3、个体可以通过哪些策略缓解压力?
个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主要从个人认知方面入手,提高认知性自我管理技能;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提高应对性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第三是寻找压力缓解的社会途径,提高支持性自我管理技能;第四是提高保护性自我管理技能,主要包括静坐冥想、放松与体育训练、合理膳食等方面。
4、如何有效管理因组织变革导致的员工压力?
组织变革在安全感和技能方面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不能因为员工不适应变革甚至是抑制变革就放弃对组织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所以要想顺利推行变革,同时又减轻员工的忧虑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何有效推动组织变革,并能使员工的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可以通过从组织变革的三个环节分别进行。一般来说,组织的变革会经历解冻现、移动到新状态、重新冻结新变革使之持久这三个环节(见图9-5)。组织可以在不同的环节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第一阶段,组织压力管理的重点即创造变革的动力。让员工清醒认识到过去的均衡已不能满足组织发展需要,将员工注意力转移到变革的必要性上,而不是沉迷于过去的行为方式,同时是让员工减少对于变革和未来的恐惧,增加他们的变革信念。
在第二阶段管理的重点即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员工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创造一种未来愿景,综合考虑达成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步骤。通过愿景激励员工,打消他们对变革结果的疑虑,减少不确定感;需要让员工明确成功变革应该具备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变革中来,将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把组织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保证新的工作方式不会轻易改变。让员工能够检验自己和他人对于变革的态度和行为,同时组织要对员工的变革成果持肯定态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增强对变革的信心,可以从员工中选择标杆实施奖励。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危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A危机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定义的 B危机在爆发之前征兆通常不明显
C危机大多是在很短的时间爆发的 D危机的成因往往很复杂
2、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到危机影响,并遭受实际损失的人是(B)
A公众 B危机受害者 C危机处理者 D危机客体
3、危机预警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A)
A危机预警信息系统 B信息发布系统 C信息监测系统 D信息控制系统
4、危机事件突发期的管理叫做(B)
A危机预防 B危机预警 C危机控制 D危机恢复
5、危机事件持续期的管理叫做(C)
A危机预防 B危机预警 C危机控制 D危机恢复
6、管理者应当在危机的(D)承担危机各个阶段的决策、领导和控制职责。
A危机预警阶段 B危机控制阶段 C危机善后阶段 D危机所有阶段
7、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C)。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社会性 D不可转化性
8、突发事件最基层的行政责任主体是(B)。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9、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10、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二)、判断题
1、危机爆发时间的不确定性、状态的不确定性、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危机回应的不确定性等。Y
2、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N
3、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是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Y
4、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包括危机风险识别。N
5、危机既包含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Y
6、危机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Y
7、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N
8、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补偿。N
9、危机管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可以节约管理成本。Y
10、危机处理过程中为了减少群众的恐慌,应当有选择的公开信息。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