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教学反思大全

时间:2019-05-15 10:0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上教学反思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上教学反思大全》。

第一篇:二年级上教学反思大全

1、《美丽的愿望》教学反思

今天正式上课,感觉学生的注意力太差,时刻在强调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在组织课堂纪律,导致教学任务没有落实。特别是指导写字时,学生根本没有耐心,提笔就写字,根本没有观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出的字千姿百态。没有几个让人满意的。于是,我利用中午的时间,特别讲了田字格的结构,向他们灌输了把字写漂亮的好处,并告诉他们今后还会进行奖励。期待他们的进步

2、《长眼睛的小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通过描述一只梅花鹿善待两只小鸟的故事,表现了梅花鹿美好的心灵。

在感悟课文时,我让学生探究两个问题,长眼睛的小树是谁?梅花鹿是好动的,为什么小鸟停止他的头上,他却一动不动,他还觉得很快乐呢?这两个问题,优秀的学生不用我讲,就知道了,差的学生只要听了他们的发言,就没有问题。但仍有学生搞不明白,就其原因,一是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二是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这也是这个班的普遍现象,没有新奇的内容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所以,以后课堂上还是要想心思,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识记字形时。我问学生怎么记住这些字,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字音上来记:如我看到挂就想到挂衣服,你再他怎样记住他的形状,学生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有一个学生说,挂是左右结构。我当时很困惑,学生连最基本的记字方法都没有掌握,以前的哪些字是如何写熟的。于是我告诉他们,记住一个字的样子,可以看他是什么结构,还可以想象,编个故事。如挂字,我们想象右边上下两个土字是挂衣架上的钩钩,左边的手是用手把衣服挂着钩子上,这样就能形象的记住这个字。学生在我的提示下,能运用分析结构的方法来记其他的字。在写走字底的字时,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写字顺序,从左往右写。我又特意抽出课余时间,专门训练写走字底的字,不知以后遇到类似的字,是不是还会提笔就写,不讲究笔顺。

3、《三个小伙伴》教学反思

这篇童话故事富有儿童情趣,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团结起来就能把事情办好。课文内容很浅显,段落结构相同。我让学生画出他们在种树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没想到这样的问题仍有一半的学生没有画出来。是我的问题提得不明确吗?是学生初读课文都没有读通顺吗?还是我提还是……我只好再放慢节奏,教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带学生读熟,分两步回答,分两步画线,才把第二自然段搞完。后面的就交给小组完成。但读的时间没有了。只有几个学生把不要紧不要紧的感觉找到了。

《游子吟》教学反思。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一、教学中,我首先以故事导入,讲述《游子吟》这首诗所包含的一个感人故事,再让学生读诗。可是很多同学都兴奋地叫起来,老师,我会背了。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积累的古诗多,真了不起,让后叫会背的同学来读,发现他的读音不准,再引导学生吸取他的教训,读好每个字音,特别是本诗中的翘舌音要读准。学生这才沉下心来朗读。落实了读准诗句的教学。

二、结合插图,了解诗意。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诗中哪一句写出了画面上的内容。学生边找我边引导学生读诗。可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不会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我只好带着学生反复读,直到背熟为止。

三、读熟背熟古诗后,我问学生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明白诗中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诗中的孩子非常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我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父母亲爱自己的故事,讲一讲

4、升国旗》教学反思

本课的生字、词语教学我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认读,重点讲解了“表、声、区”三个字的笔顺,利用习字时间,让学生照着例字来写,个别纠正,效果较好。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放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人多时,我让学生在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个词说明了来天安门看升旗的人多。学生回答“人山人海”我让学生读词,并让学生说在什么时候还见过人山人海的场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体会词语的意思。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们学校的在举行升旗仪式时,也是人山人海。我当时表扬了他,并告诉他,我们学校只有一千多人,你就觉得多,那么在天安门看升旗的人比我们学校多10倍、100倍,学生当时发出惊讶的叫声,相信人山人海的场面已经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我再让学生来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读的效果较好。我紧接这学生提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了。学生通过读文,看插图、联系生活比较,能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结合学生找的内容,我让学生读相关的内容。通过比较、朗读、感悟,学生对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问学生,人们为什么都要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人们为什么心情激动?在学生回答较浅时,我及时介绍五星红旗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国旗是革命先烈的热血染成的,国旗象征着我们的祖国。当人们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来时,就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所以人们心情激动。

本节课是我上课以来感到最顺利的一节课。分析原因,一是我利用早自习教学生预习了课文,生字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课堂上花在生字教学的时间少了,有充足的时间用来读。二是在课堂上我发挥了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很好理解了人山人海。三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四是在课堂上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及时肯定和奖励,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

5、瀑布》教学反思

《瀑布》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本课重点是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

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教得特别费劲:

1、首先,许多同学都没有亲眼所见瀑布,不知瀑布是怎样的?我只有让学生结合插图,并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学生初识瀑布。

2、理解瀑布的声音时,还能列举学生所熟悉的风声、雨声、火车轰鸣声让他们感知、想象瀑布发出的声音特别响。

3、但在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我想学生对白银应该比较熟悉吧。当我请同学说说白银是什么样子时,有同学说是黄灿灿的,让我又好气又好笑,也使我明白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大人眼中再数学不过的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能是空白,他们之所以说白银是黄灿灿的,肯定是由银子想到了黄灿灿的金子去了,金银也挨着边了吧。我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插图,看黑板上的简笔画,学生知道了瀑布是水组成的,不可能是黄色,而是白色,而这垂下的瀑布不就像一大块银子吗?这样理解,总算让学生明白了瀑布的样子,但因为缺乏想象,没有描述出瀑布的壮观。在理解“瀑布像一道珍珠的屏”和“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时,也感觉特别费力。真希望能播放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一定会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

课后,我让学生在电视、电脑中去寻找瀑布的相关资料,期待他们能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

6、《水乡歌》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突出水乡的四个特点: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竞赛的方法,比赛学习各部分内容。在开课时,我只板书了水乡两个字,立刻有学生叫起来,说我写掉了歌字。我告诉他们别着急,先来看水乡,让他们想象水乡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再让学生去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看到水乡是什么样子。在学生说完后,我告诉学生,有一个作家把美丽的水乡写成了一首诗吗,来赞美水乡,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赞美的吗?,在板书“歌”。让学生读题,走进课文去发现水乡的美。学生兴趣浓厚。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每组的2号学生读字音,3号同学组词,其他同学补充。在识记字形时,让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再在全班展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热情高,效果比我一个讲要好。在品读课文时,我重点讲了第一节,在二、三小节的学习中,卧还是让小组学习,但效果不是很好,只有三组的同学参与积极,特别是王嘉琪这一组表现优秀,他们在组长王嘉琪的带领下,以舞蹈的形式边读边跳,吸引了学生,其两组就是男女生读、齐读,没有新意。在这两组展示时,我发现其他组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还是采取范读、齐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激励,小组竞赛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参与的面多了,但在交流反馈时,学生的注意力仍然难以控制。

7、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介绍了汉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全文把数星星的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揭示了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原因。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要刻苦钻研,才能获得成功,同时培养学生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人物的对话来进行教学。本文人物的对话较多,如果不一句一句读通、读懂,学生肯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加之在上月的月考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每句话的概念还不清楚。因此在讲解课文时,把训练学生数清句子,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作为重点。课堂上,我让学生静下心来数一数,奶奶说了几句话,你从奶奶的几句话中听出了什么?张衡听了奶奶的话又是怎样回答的?数一数张衡说了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爷爷听了他们的话,又说了几句话?你听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一句听不懂,请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学生在我的三个来回的训练中下,知道了什么样的句子才是一句完成的话。然后让他们分角色读一读。

第五自然段也是感悟张衡品质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课后的习题,画出张衡听完爷爷的话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让学生在读中、说中,体会到张衡认真钻研的品质。

不足之处:在朗读中,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找不准语感,读得不整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开展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8、《悲鸿画马》教学反思

虽然这篇文章也是写人,通过学文,让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勤学苦练,才能像徐悲鸿一样活动成功,但感觉教起来还是比较费力的。

难处在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一是此段中的生词较多,较难理解。如学生对“艺术珍品”不理解,看到《骏马图》,只看到两匹马在奔跑,欣赏不到骏马图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能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这幅图的价值。对“功到自然成”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二是学生想象不出骏马奔腾的气势,读最后两句话时,读不出马的巨大力量。但对课后习题中的徐悲鸿画马为什么能获得成功还是理解了。从学生谈到学了课文后的收获时,学生都能说从徐悲鸿身上知道了要不怕苦,要观察、要不停地练习,才能获得成功。

在生字教学中,我重点讲了“世、巨”这两个字的笔画,强调了“爬”和“壮”字写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写对。这说明这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听讲。如果换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可能效果会好些。

9、爱问的霍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学生从他提出的两个问题中,看出霍金是个爱问的孩子。并在学完课文知道要像霍金一样,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爱问的好处和怎样去问。因为我让学生课后观察你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疑惑时,没有多少学生去做。对于学生来说,用笔写的作业才是作业,让他们在生活中去观察,去学习,他们还没有这样的习惯,还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

以趣激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篓子里的小青虫》课后反思

《篓子里的青虫》是一篇介绍蝴蝶生长变化的科学童话故事,生动形象的插图、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带着不解:青虫青虫篓子藏,怎变蝴蝶长翅膀?走进课文《篓子里的青虫》,在老师的引导下与文本中的小黄鸡一起去思考、去探索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从而产生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与想法。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很感兴趣,但在教学上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蝴蝶学生都见过,可是蝴蝶的生长过程学生却是很少知道,怎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成为本次教学的难点。反思这节课我觉有些做法是可取的,有些问题还要在今后注意。

一、紧扣课标,突出词语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二年级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到以趣激学。在开课时,让学生带着疑惑“青虫青虫篓子藏,怎变蝴蝶长翅膀?”,导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并通过第二幅插图,自然地过渡到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不着痕迹。为了学生积累词语,我在复习词语这一环节,抓住本文叠词多的特点,进行归类,让学生感受到这类词语的特点,喜欢读这样的词,并能在课外阅读时关注这些词。例如:教学“大大小小”一词时,我们就引导学生不仅从这词里能体会到虫子很多,还能体会到虫子的形态态各异,有大的也有小的。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学生词语的意思。“不停”、“很多”两个词引导学生体会虫子很多。在教学“美美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先抓住再指导朗读,这样读的效果就很明显。

二、观察、想象、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步一步有层次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清楚表达。例如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们先让学生观察图,先说出“谁在干什么?”并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再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观察,观察它们的表情,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学生的想象丰富而有趣:他们有的说:“鸡妈妈一家很开心。”它们好像说:“这里有好多虫子,我们快去吃虫子吧!”……在教学6——8自然段中,我让学生观察图片:小黄鸡怎么了?学生看到小黄鸡张大嘴、瞪着眼睛,知道这是呆住了。然后让学生做一做“呆住”的表情,强化这一变化让小黄鸡感到很惊奇,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体会小黄鸡的感受。这都是学生闪烁着的智慧的火花。

三、走进文本,换位思考

这篇课文教学中我们还创设了一些情景,引导学生渐渐进入文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文本中的人物换位思考,换位体验,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在教学第四自然段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小黄鸡心里想的和她的做法,我们就抓住“越吃越有滋味”这个词,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你吃什么东西时,也有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有滋味的时候?一个没吃够,你还想怎样等来体会。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而化简难度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我们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小黄鸡背着装了很多青虫的篓子回家了,过了几天她的肚子饿了,如果此时你就是小黄鸡,你会想些什么?”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我该把我的美味拿出来美美的吃一顿了。”教师相机抓住“美美地”一词,要求学生读一读。在教学6——8自然段时,当学到篓子里只剩下豆大的空壳时,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此时你是小黄鸡,最想知道什么?”“小青虫哪里去了?”“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来读第8自然段吧!”当学生读得不理想时,我又引导学生关注后面的两个问号。并自己带着表情范读,最后,学生都能读出疑惑的语气,学生仿佛自己真的就是那只小黄鸡,一下子就被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来了。

四、是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突破难点。

在这课中的难点是小青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学生只知道小青虫不见了,蝴蝶飞出来了,地上有好多空壳。那么如何将这一难点转化呢?于是在教学中我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上完第8自然段之后,我问同学:小黄鸡不知道小青虫哪去了,你们知道吗?在学生小组交流和展示后,学生说得不理想。然后我接着运用课件,对学生说:还是让我们听听蝴蝶的自我介绍吧。这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于是我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首先是卵期,亦是胚胎阶段,卵壳表面十分光滑;然后是幼虫期也是生长时期,只见从卵壳里慢慢地爬出一条小虫出来,这是蝴蝶生长史中的第二个阶段,这时的小虫吃树叶渐渐地长大,紧接着进入了“前蛹”阶段。看到这里学生们都欢呼起来:“这就是蛹”。(在教学时我们强化了篓子里只剩下豆大的空壳)这就是蝴蝶的第三个发育阶段。过了一段时间成虫在蛹壳内发育成熟后,一点一点地脱离蛹壳向外挣脱,直到最后完全地挣脱蛹壳,只见一只漂亮的蝴蝶飞出来落在枝头上。至此学生们完全明白了,懂得了蝴蝶的变化历程。有效运用课件,形象直观、简单节省了时间、较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五、巧妙设计板书,强化难点 在总结全文时,我把板书设计成一个圆形:卵——青虫——蛹——蝴蝶。我就将横着写的板书写成一个圆形,用箭头连接起来,这样学生一看就明白蝴蝶的演变过程。并将“空壳”这个词放在青虫和“蛹“的中间。让学生明白:哦,原来空壳是青虫变成蛹之前脱下来的皮。将书中没有说明的部分再重点突出了。

当然,在这堂课中也出现遗憾之处。如在教学第6——8自然段时,我想到这是重点段落,在学生说出小青虫变成蝴蝶后,没有直接抓住时机,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蛹的形成、变化过程,而想到这个象声词很有趣,能帮助学生理解小黄鸡为什么会呆住,所以又让学生去读蝴蝶飞舞的样子,体会“扑扑扑”好处,显得画蛇添足了。由于在此迂回了,结果后面的写字时间没有保证。还有在板书设计时,可以在青虫和蝴蝶之间打上?号,让这个问号一直提示大家,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看完课件,解开青虫变蝴蝶的过程后,擦去问号,板书“蛹”。这样,让学生心中的疑惑在最后得到解决。使整节课无论是探究、分析、板书,始终围绕“青虫青虫篓中藏,怎变蝴蝶长翅膀”展开,首尾呼应。再就是在评价时,虽然对学生回答问题有指导性,但激励不够,不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11、会上树的鱼》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神奇的弹涂鱼。全文共12个自然段,第2——3个自然段主要写弹涂鱼打跑了横行霸道的螃蟹,第4——10自然段主要讲弹涂鱼消灭了小蜗牛。在教学2、3自然段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找出螃蟹和鱼的动作来体会螃蟹、鱼儿的厉害。第4——8自然段主要是通过角色朗读表演来蜗牛瞧不起鱼儿,鱼儿却消灭了他们,看出弹涂鱼的厉害。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学生虽然能把握读的语气,很想把课文读好,但仍由于不熟练,发生漏字、添字的情况,影响了读的效果。所以,在预习和第一课时一定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有感情做好铺垫。

12、自然界的时钟》教学反思 这篇课的主要段落是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要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外,还有让学生感受这些句子写得美。虽然这些句子都是写花儿开放,但却用的“打开喇叭”“绽开笑脸”“向你点头”“展现美貌”“散发香味”这些不同的词语来描写。课前,我准备了每种花的图片,想通过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到花的美。还有很多词通过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联系生活来感受,例如“绽开笑脸”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看看绽开笑脸是什么样子,然后在拓展到花绽开笑脸又是什么样子呢?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个词语。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对本段的掌握就很好。第2自然段非常的有趣,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各种花的开放,说的词语却各不相同。但是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指导性并不是很明显,整节课上读书读的相对比较少,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课前读词语用了一些时间,和自己担心教学内容讲不完,所以流程很快。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我会注意把握之间,更会注意读书,充分给时间让学生读好。

13、雨后》教学反思

在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在雨后干什么?学生都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在分析课文时,我带着学生从一群孩子在雨后的广场上玩得特别高兴,让学生想象他们快乐得像神仙是怎样的的一种快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群孩子玩得多么高兴,产生羡慕之情。再让学生关注一群孩子中的小哥哥和小妹妹。让学生读课文,交流你从哪些句子中读中小哥哥和小妹妹快乐得像神仙一样。整个课堂,我主要引导学生读,在读中感受孩子们中在雨中的快乐。

14、滚铁》教学反思

《滚铁环》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但学生对这种游戏不熟悉,不知道它的玩法,体会不到滚铁环的乐趣。于是,我从学生熟悉、喜欢爱的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文中的小朋友在滚铁环中是非常快乐的。在找到共通之趣后,我引导学生去体会文字的美。如第4自然段中有许多表示动作的词:张开、走、穿出、飘……”为了让学生悟到文中用词的准确、美妙,我让学生也动起来。学着做一做这些动作,看老师做动作,学生来猜,或对学的伙伴表演读,学生兴趣浓厚,能在学完后,背诵这一段,感受到了小伙伴滚铁环的乐趣。

15、刮脸》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充满了童趣,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受小贝当的可爱。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情朗读

生活经验的迁移,就是把学生以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为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第一句,“小贝当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朗读之前,让学生回忆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过谁大摇大摆走路的动作?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唤起了对“大摇大摆”的形象思维,再加上动作表演,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体会到了小贝当急切想长大装大人的夸张动作,又进行了口语训练。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激发情感

当店里其他客人都一个接一个走了,只剩下小贝当一个人,傻乎乎地躺在椅子上。这时,小贝当会想些什么呢?我为学生提供了一段拟人化的动画场景,激发学生想象。想象之后进行感情朗读,小贝当那种纳闷、疑惑的神情,被学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16《观察日记》教学反思

蚂蚁是小孩子最熟悉的小动物,观察蚂蚁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所以这篇课文不需要我过多的分析,我我把课堂充分地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围绕课后的习题:蚂蚁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到惊奇?你从蚂蚁的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学生在学习小组里读、议、画、摆,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补充。课堂上虽然比较吵闹,但大多数学生在合作中、在交流中能完成学习任务,学得愉快轻松。在课后,有一半的学生能仿照本课写自己观察的小动物。

17、《湖》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语句优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学生充满了向往之情。

本篇课文我主要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这里的风景优美,这里的音乐好听。先是让学生把每句话读正确、读通顺,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句子,大家相互讨论,理解了意思后,再想象画面,练习朗读出感情,最后在采取比赛的方式进行朗读,使这里的风景和音乐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18、《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开课,我板书课题,让学生用“奇”字组词,学生争着回答,组了许多词:奇怪、奇特、奇异、奇妙、奇形怪状。我让学生说一说,在课题中的奇应该是那种意思。请选择适当的词填空,黄山的石头真是()呀!通过这一环节,既激发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想快点读一读课文中有哪些奇特的石头。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段由老师指导学习,让学生归纳这一段的学习方法,再放手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合作学习另外两段。这样,既避免了逐段讲解,学生听着乏味、单调,同时又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把自己归纳的方法用于实践,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非常有成就感。

第二篇: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属于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研究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感受事情发生“可能性”。 在教学时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看、玩、想中去学习数学,理解和认识数学。

一、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可能和不可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初步感知和体验,在教学中我考虑了学生爱玩、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哪只手拿有硬币,学生初步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再设计了抛硬币和摸球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猜测、有效的活动中兴趣盎然,并在实践中经历了验证猜测的'过程,感受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从面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实现了对事物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次小组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猜测、记录、交流、发现,学生操作实践空间和思考交流的时间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三、操作、归纳有机结合,学生得到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对事情发生的结果进行恰当的描述是一个难点,由于有了学生的充分的活动,他们对事情发生的结果已经成竹在胸,正确流利的表述就水到渠成!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2

(源于生活导入,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

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三、加强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3

以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要学,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特点,也是我在低年级数学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解决长颈鹿大叔安排房间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富有童话故事色彩,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闪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题策略,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我不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而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我觉得创设了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对于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在学生已能独立解决主题图中的第一个问题时,教师设置“又飞来一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和算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同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评导语言,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引导,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到**。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到好处地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当然,本节课也留有遗憾和不足。

1、本课中由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整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动手能力被恶制。通过动手计算提高数学学习水平这一过程被忽视。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备课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2、教师专业知识,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本节课中,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存在许多问题,重复,罗嗦等。这会给八九岁的孩子们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短短的一节数学课当中提问也是一个环节,打乱顺序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注意力。在这方面也是我没有达到的,应该学习的知识。

今后教学中,我不应该只停留于课本,而应该多方位的为学生的学习考虑,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实质性的`深刻的理解整节课的知识内容,才能让我的课堂上得不只有温度,还要有深度。我坚信“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归宿。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4

点击本页下方的“进行异议申诉”按钮,进入申诉页面,并按照提示填写相应的申诉信息。请您在开始填写前准备好所需的相关文件,以防止因页面超时等原因造成申诉提交不成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人主体信息和相关材料:权利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等证明权利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若权利人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的,还应提交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授权代理证明等材料;

2、权利人申诉内容及要求:包括要求删除、断开链接的内容的准确名称及确切的网络地址;

3、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登记证书、商标证、专利证书、作品首次公开发表或发行日期证明材料、创作手稿、经权威机构签发的作品创作时间戳、作品备案证书等能有效证明权利人拥有相关权利的权属证明;以及对侵权行为的具体列明。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5

今天教学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课时,从一开始的信息窗引入,我感觉学生还不了解标本是什么,干什么用的,所以就先与学生了解了一下。认识了标本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解决第一个红点的问题: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第二个绿点的.问题:56片黄叶可以做几件标本?在我巡视时,竟没有同学写错算式,但是在求商时,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在几秒内搜索到合适的口诀,我引导他们从一八得八开始背八的口诀,慢慢的求商。这个方法如果多用几次,学生一定会加快速度,因此在下一节的练习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求商用到的口诀。

再提出问题时,学生能够顺利的提出:72片绿叶能做几件标本?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能够自己从九的口诀里面搜索,很快求出了商。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因此我在这节课里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求商的方法,相信学生在不断地运用口诀中,会加快计算的速度,进而达到熟练口算的目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6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一开始,通过请小助手、猜一猜等活动,使学生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时,创设了拍照游戏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这节课中,学生被很多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着,因此学习兴趣一直很浓厚。

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后,进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猜想验证,促进知识形成。 猜想,已经成为学生当今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给学生创造了猜想的过程。首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设计了猜一猜环节。当学生明确了长方体的三个面之后,让学生猜想,你站在一个位置上不动,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做出逼近结论方向的猜想。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在这样的猜想中,发散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本节课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地方。

1、一位同学在桌子一个角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时,让学生说出:这三个面的名字。这里忽略了学生是站在桌角的位置,所以,使得学生无从说起。

2、通过课后测查我发现,学生们能够正确区分欢欢的不同方向看到图片的时候,在区分前后两张图片时,100%的同学判断正确,但是在区分左右两张图片时,判断正确的同学占75.7%,也就是说,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在区分左右的时候还有困难,在重新备课时,要在这个地方进行调整。

3、观察祝福箱、讲台,放得再慢一点,先想象一下,站在什么位置你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法,更加深入领会编者意图,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7

1. 本课应该更放手让学生直接面对“游乐场”的具体情境,用“你问我答”两人合作的形式,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就个体的学习而言,理解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脉相承的完整过程,还是不要把它们分成三个教学阶段为好。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能老是一步一步地牵着扶着学生走。教师教学环节的铺垫多,可能学起来觉得顺利,但把学习任务变得没有挑战性,学习也就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教师不要过细地铺垫,但不能没有示范在上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提出与乘法或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要描述完整,同时也对“你问我答”活动如何操作做了具体的示范。

2.练习第1题,用学生抢答的方式是否合适?有一部分思维不敏捷、算得慢、跟不上的学生,会不会没练到什么,走过场?基本练习应确保人人都练到位,练习量也要足。练习第4题是结合“投镖”游戏提出的数学问题,本意不是做游戏,而是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计算的结果去找对应的算式,才能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每组三张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智慧城堡)这节课我们将在智慧城堡里学习,这是为爱动脑筋的.、有智慧的小朋友准备的,你爱动脑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现一把锁)这是一把密码锁,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们数。用1和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

指名学生回答。

密码正确,我们进去吧!欢迎同学们进入智慧城堡!走,我们先去哪好呢?

(2)自主探究。

在游乐园里玩是需要游戏卡的,每个游戏都有一张对应的游戏卡,想知道怎样才能取得游戏卡吗?

(课件出示:在数字卡片1、2、3中拿其中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同学们大声地读一遍。

请同学们摆卡片。

(3)汇报结果。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摆了几个两位数?

指名回答。

合作探究排列。

①合作讨论。

不重复,不漏掉。

②观察、比较、分析。

③总结规律。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3名学生在智慧乐准备合影留念,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几种坐法?(学生操作)

学生展出回答。

(2)有3本书,分别是《儿童文学》《数学趣题》《自然奥秘》,送给小丽、小清和小红各一本,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指名学生说一两个)

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送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送法呢?拿出学习卡,把你的想法摆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排列

用1、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21212

231321

132113

212331

313123

323232

与顺序有关,有序思考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比如“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后选择最佳方案汇报。这就给学生留出了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实现了信息在群体中多向交流。

同时我也考虑:在本节课中,很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对这部分学生该怎么处理?在孩子起点高时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对事物进行整合分类?对于有的同学能用简单符号代替实物的又是否可以要求他们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没有深入研究的。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9

让更多的儿童快乐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这一节课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得到不同的一份量与份数,从而引入交换这一新知识,学生在整堂课上学得比较累,没有牢牢把握交换的本质意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较少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观察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过多地引导,因此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也是较少的,这样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

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了解教材,只考虑到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首先思考如何把这一知识教授给学生,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行为,不希望自己的教学流被学生打断,也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难易度安排,在出示练习时,没有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学生的练习情况相对比较混乱。但整堂课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中,以图形呈现的形式为活动环节,带着学生一起“逛超市”,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主动思索“怎样可以更简捷正确地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而在知识的拓展运用过程中,又设计了9×□=2×□,启发学生思考乘法交换的过程只是因数的交换,所以只要知道两个互为交换题的算式中的前一个因数或后一个因数就能完成,使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交换意义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

但在教学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乘法交换与乘法的意义两部分的结合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几个几的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对 “5+5+5+5+5+5=□×5=5×□=□+□+□+□+□=□”这个算式,学生还有混淆。所以这部分也是今后要加强训练的内容。

第三篇: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5篇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一开始,通过请小助手、猜一猜等活动,使学生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时,创设了拍照游戏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这节课中,学生被很多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着,因此学习兴趣一直很浓厚。

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后,进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猜想验证,促进知识形成。 猜想,已经成为学生当今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给学生创造了猜想的过程。首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设计了猜一猜环节。当学生明确了长方体的三个面之后,让学生猜想,你站在一个位置上不动,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做出逼近结论方向的猜想。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在这样的猜想中,发散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本节课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地方。

1、一位同学在桌子一个角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时,让学生说出:这三个面的名字。这里忽略了学生是站在桌角的位置,所以,使得学生无从说起。

2、通过课后测查我发现,学生们能够正确区分欢欢的不同方向看到图片的时候,在区分前后两张图片时,100%的同学判断正确,但是在区分左右两张图片时,判断正确的同学占75.7%,也就是说,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在区分左右的时候还有困难,在重新备课时,要在这个地方进行调整。

3、观察祝福箱、讲台,放得再慢一点,先想象一下,站在什么位置你能看到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法,更加深入领会编者意图,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2

上了《认识整百数》,课后对此节课作了一个总结。

本节课的目的是认识并识别整百数;使学生会写、读整百数和一千,并学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本课首先出示一板小方块,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10个十是一百)来过度到新知。接着借助图形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几板是几个一百,是几百的表象,并抽象出几个百是几百,几百就是几个百,培养学生数感。

由这一层次看来,如果单纯的运用说课的形式给学生灌输整百数的定义,效果并不是理想中的状态,图象始终比文字更容易引起大脑的活动,更直接,符合小学生低年级的认知水平,从形象到抽象。水到渠成。

接着第二层次让学生读、写整百数和一千、,教师借助计算器,使“拨、读、写一体化”。首先让学生回忆计数器上的数位顺序,接着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一位数,一个整十数和一个整百数,学生读出这些数,并依次写出来。让学生体会到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不同,同样,所在数位的珠子粒数不同,所表示的数也不同。最后指名上来报一个整百数,拨出相应整百数以及写出相应的.整百数。

从这一层次来看,借助计数器来让学生读写整百数,更具体,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比教师一味的在课上讲来的更丰富,更有意义。学生也能真正的掌握整百数。

最后第三层次是让学生利用整百数来做一些简单的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计算。

从这一层次看来,在计算时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探索、交流的能力。在这一层次中,教师可适当的出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比如书上的练习4到练习6。让学生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3

1. 本课应该更放手让学生直接面对“游乐场”的具体情境,用“你问我答”两人合作的形式,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就个体的学习而言,理解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脉相承的完整过程,还是不要把它们分成三个教学阶段为好。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能老是一步一步地牵着扶着学生走。教师教学环节的铺垫多,可能学起来觉得顺利,但把学习任务变得没有挑战性,学习也就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教师不要过细地铺垫,但不能没有示范在上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提出与乘法或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要描述完整,同时也对“你问我答”活动如何操作做了具体的示范。

2.练习第1题,用学生抢答的方式是否合适?有一部分思维不敏捷、算得慢、跟不上的学生,会不会没练到什么,走过场?基本练习应确保人人都练到位,练习量也要足。练习第4题是结合“投镖”游戏提出的数学问题,本意不是做游戏,而是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计算的结果去找对应的算式,才能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4

以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要学,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特点,也是我在低年级数学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解决长颈鹿大叔安排房间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富有童话故事色彩,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闪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题策略,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我不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而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我觉得创设了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对于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在学生已能独立解决主题图中的第一个问题时,教师设置“又飞来一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和算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同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评导语言,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引导,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到**。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到好处地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当然,本节课也留有遗憾和不足。

1、本课中由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整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动手能力被恶制。通过动手计算提高数学学习水平这一过程被忽视。作为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备课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2、教师专业知识,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本节课中,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存在许多问题,重复,罗嗦等。这会给八九岁的孩子们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短短的一节数学课当中提问也是一个环节,打乱顺序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注意力。在这方面也是我没有达到的,应该学习的知识。

今后教学中,我不应该只停留于课本,而应该多方位的为学生的学习考虑,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实质性的`深刻的理解整节课的知识内容,才能让我的课堂上得不只有温度,还要有深度。我坚信“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归宿。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5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

笔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学生计算的几种主要方式,从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笔算、口算、心算可归入精确计算,而估算则可看作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笔算、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估算的要求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离不开估算,比如:从家到学校估计有2千米,步行上学估计要用15分钟;带了10元钱去买菜,估计只能买一斤猪肉和2斤西红柿,18+23经估算知结果应是40左右……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我思考这个内容时,是反复考虑要不要讲“四舍五入”法;要不要讲“约等号”;估算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因为人教版二上第31页首次出现估算专项学习内容“加减法的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这块知识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后来我反复学习了教参,又请教了一些老师,老师们说在考试中会涉及估算并且要写过程,所以我教给学生书写格式和“约等于号”的写法,“四舍五入”法没有讲,因为只要学生会把题中的数转化成与之接近的整十数就可以啦,出现个别问题再个别解决。

在进行练习时又碰到了一个难题。P32练习六第一题“先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这里有两个指令,先估算,再比较。我先让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来巩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决第二个问题,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结果,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只能让学生把精确计算的过程也写出来,来帮助解决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想如果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会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创设一个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要用到估算的情景,知道生活中有时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不需要了解准确数时,我们就需要估算。在平时计算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也可以用估算来判断,如43+18=51对吗?

(2)让学生学会估数,因为在估算中,估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一定要明确在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应选用整十数相加减的方法来估算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6

(源于生活导入,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

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三、加强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7

教材分析

1、前面已进行“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可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脑筋,愿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能力较强,。而且我跟班两年多的互教互学,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方法。分东西在前面几节教学中都已经经历多次操作,但由于学生的操作能力、抽象概括和表述能力高低不一,加之操作学具很粗陋,所以主要是借助学校远程教育能起到形象具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由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2、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认识除法算式,掌握它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除法算式与等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解决生活问题,并能区分这种方法和其他三种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能更好的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每组三张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智慧城堡)这节课我们将在智慧城堡里学习,这是为爱动脑筋的、有智慧的小朋友准备的,你爱动脑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现一把锁)这是一把密码锁,密码是1和2组成的两们数。用1和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

指名学生回答。

密码正确,我们进去吧!欢迎同学们进入智慧城堡!走,我们先去哪好呢?

(2)自主探究。

在游乐园里玩是需要游戏卡的,每个游戏都有一张对应的游戏卡,想知道怎样才能取得游戏卡吗?

(课件出示:在数字卡片1、2、3中拿其中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同学们大声地读一遍。

请同学们摆卡片。

(3)汇报结果。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摆了几个两位数?

指名回答。

合作探究排列。

①合作讨论。

不重复,不漏掉。

②观察、比较、分析。

③总结规律。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3名学生在智慧乐准备合影留念,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几种坐法?(学生操作)

学生展出回答。

(2)有3本书,分别是《儿童文学》《数学趣题》《自然奥秘》,送给小丽、小清和小红各一本,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指名学生说一两个)

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送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送法呢?拿出学习卡,把你的想法摆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排列

用1、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21212

231321

132113

212331

313123

323232

与顺序有关,有序思考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比如“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一下子就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后选择最佳方案汇报。这就给学生留出了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实现了信息在群体中多向交流。

同时我也考虑:在本节课中,很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对这部分学生该怎么处理?在孩子起点高时是否可以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对事物进行整合分类?对于有的同学能用简单符号代替实物的又是否可以要求他们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没有深入研究的。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9

《“重复”的奥妙》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好玩》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节课以主题情境图为载体,放手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去寻找规律,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些规律,实现了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数学符号的过渡。反思整个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通过比赛游戏——记忆大赛,推选2名学生快速的记住不同的两组数字,引导学生发现重复的规律,接着创设情境——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节,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再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灯笼,发现重复的规律,从而揭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规律表示出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

“表示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我设计了“语言描述规律——表示规律——交流表达方式”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特别是在“表示规律”环节,我先选取了“灯笼的排列规律”,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表示,展示交流,在了解了不同的表示方式后再任选一种进行表示,这样的设计有梯度,降低了探究活动的难度。

在出示主题图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主题图,渗透有序观察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用语言描述规律时,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发现规律特点的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有规律的信息,总结出规律“一组一组重复”的特点,培养了孩子的概括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当和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0

让更多的儿童快乐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这一节课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得到不同的一份量与份数,从而引入交换这一新知识,学生在整堂课上学得比较累,没有牢牢把握交换的本质意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较少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观察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过多地引导,因此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也是较少的,这样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

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了解教材,只考虑到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首先思考如何把这一知识教授给学生,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行为,不希望自己的教学流被学生打断,也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难易度安排,在出示练习时,没有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学生的练习情况相对比较混乱。但整堂课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中,以图形呈现的形式为活动环节,带着学生一起“逛超市”,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主动思索“怎样可以更简捷正确地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而在知识的拓展运用过程中,又设计了9×□=2×□,启发学生思考乘法交换的过程只是因数的交换,所以只要知道两个互为交换题的算式中的前一个因数或后一个因数就能完成,使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交换意义的理解与掌握。这样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

但在教学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乘法交换与乘法的意义两部分的结合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几个几的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如对 “5+5+5+5+5+5=□×5=5×□=□+□+□+□+□=□”这个算式,学生还有混淆。所以这部分也是今后要加强训练的内容。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1

抱着让学生乐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愿望,我设计了本节课,《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是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不是易事。从学生表现来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这堂课我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达成度较好。

本课我的教学目标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来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为此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根据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切入主题,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吸引学生去观察,让学生去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来揭示出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在钻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项功能后,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从课堂教学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术,让两者有机的统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避免出现课堂教学跟着白板走的现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设计分散了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其中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二、注重给学生营造氛围,大胆想象

本节课中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例如根据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在学生画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在交流中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加深了理解。又如当我说:“你能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循环排列规律,给a、b、c三个字母排列吗?快来试一下吧。”话还没等说完,很多学生就开始动手设计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极其精彩的。有的学生都能自己总结出一行三个物体就三行一组循环一次,甚至能推想出一行5个、6个他们的循环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切入主题后,以活动的图片在白板上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让学生先猜猜再说出自己这么猜的理由,在说理由的.过程中让自己说出今天学习的规律。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如:“接下来,应怎样写?”先故意让学生猜错,再讨论:这样有没有规律呢?它的规律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加以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我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与推理。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合理化推测我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尤其是潘越格同学我一再鼓励她,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强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而有意义,愉快而有价值!

我还不太满意的地方:

一、缺少了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拓展得大多,缺少一些最基本的练习。

三、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急于求成。

改进调整:

一、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再积极些。

二、自己的语言要简练些,尽量让学生多说。

三、素材的选择少一些,让学生研究得透彻些。

四、练习的设计面广些,关注到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2

在本课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在初步尝试后,再次例题操作,加深认识。通过一层层递进认识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这样经过学生的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在数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因此我没有选用例题引入,而是以摆小棒,让学生从动手摆小棒的活动中,直观感知。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教师一旦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有的`学生摆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摆的是正方形,小金鱼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说他摆小棒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教学内容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紧接着结合学生用10根小棒摆三角形这个例子,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学生有摆的图形为基础,从课堂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实现了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适时进行列竖式的指导。

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然后继续利用小棒,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小棒活动,13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分呢?在黑板上贴出13根,请同学来分。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快就能解决,得到平均每人分3根,还剩1根。问题:还剩1根,还能不能继续分呢?如果再继续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说到:不能继续分,因为这时只有两根,而有4个小朋友。如果把这两根给了其中的两个小朋友,另外两个小朋友就少一根小棒,这样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两根是不能再分了。问题:剩下的小棒数怎样时,就还能再分。剩下的小棒数怎样时,就不能再分。学生回答:剩下的小棒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小棒数多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小棒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并再次明确余数小于除数。我顺势问学生,如果除数是5,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总之,整堂课下来效果较好,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到位,并且学生有兴趣,在思维上给了学生延伸的空间。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3

对《倍的认识》一课,学生的数学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是一个0的开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如何教学呢?

先看看倍的字面解释(字典中的意思),抽象的意义学生难以理解,那么我们就给学生指明一个学习的方向———摆一摆。学生摆的现状又是什么呢?圆形有3个,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学生可能多摆2个三角形;可能多摆2个3;也可能就摆2个2……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及时梳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发展。

体验—经历—积累,让学生真正从不会到学会。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悟一悟——试一试——做一做——练一练,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倍的意义,由浅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第一次操作——“你认为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怎样摆?”在摆中悟一悟,初步体验倍的意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知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这时从直观操作上升为抽象的线段图,实施了课堂的一次理性的飞跃,真实展现了学生从不会到学会的求知过程。

在预设与生成之间灵动,呈现课堂的真实本色。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倍的认识》其设计是从学生的原始学习状态入手,“圆形有3个,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怎样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选择,尝试、探究问题,教学过程是现场生成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富有形的预设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生成。抓住“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这一知识的灵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或及时引导,或适时质疑,或概括小结,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是属于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研究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感受事情发生“可能性”。 在教学时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看、玩、想中去学习数学,理解和认识数学。

一、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可能和不可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初步感知和体验,在教学中我考虑了学生爱玩、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哪只手拿有硬币,学生初步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再设计了抛硬币和摸球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猜测、有效的活动中兴趣盎然,并在实践中经历了验证猜测的过程,感受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从面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实现了对事物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次小组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猜测、记录、交流、发现,学生操作实践空间和思考交流的时间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三、操作、归纳有机结合,学生得到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对事情发生的结果进行恰当的描述是一个难点,由于有了学生的充分的活动,他们对事情发生的结果已经成竹在胸,正确流利的表述就水到渠成!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5

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涵盖进去了,而且本课内容是重点,更是难点。我想在今后的练习中,一些孩子会找规律似的,找着数字就乘、找着数字就除也能做对,可是对于题目真正的理解却是相当困难的。没有开课,我就开始担心,教学效果会如何。

借助一个简单的自制课件,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开始上课了。为将课通过一个主题连接起来,我改变了例题,第一环节:先让孩子们认识单价,我起先没有写出小汽车的价钱,从而引出第一步:12元钱可以买3辆小汽车。那么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多少?根据这些条件,不是吹的,孩子们都回答得很好,进而我再问:买5辆车多少钱?大部分孩子想到的,都是先求出一辆车多少钱,再求出5辆车多少钱。第二步,让他们列式解答。第三步,让看书上的主题图和解法。这似乎没有给孩子表现观察和想法的机会。但是我为了避免不让孩子看书上的答案,就自己画了主题图让解决问题。然后让练习例题下面的做一做总反馈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将问题解决。这一目的是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接着让做练习七的1题,由于第一次出现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解决的题,所以这题我还是半扶半放式进行教学的,在做之前请孩子们一起分析了这个图意:每箱有8瓶水,有2箱,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瓶?让孩子们自己读题思考解答。原本以为,课堂效果不赖,孩子们做练习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反馈的结果并不如意,平常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今天还是有很多的拦路虎挡住了他们。话有说回来,这样的习题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真的是太困难了。希望孩子们能在练习中逐渐积累。

从练习中看出,对于本知识点,孩子们还是有很多的困难的。不过,这本是一个教学难点。就像一个同事说的:如果孩子们一教就会,那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每个班级中总是存在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摆平心中这架天平,脚踏实地教学,这是最佳策略。

第四篇: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一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虽说短,但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却也令我回味无穷。随着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让我懂得了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教育教学齐头进,教人教书教做人

开学那两三天,同学们又见到了老师和自己的学习伙伴,虽然都有重新进入课堂的喜悦之情,但是他们的“开学综合症”又犯了。为了使同学们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我先和班里一起制定了班级的学习、工作计划,并督促每个人都遵守,并且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随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纠正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两周左右的时间,学生们开始慢慢的不再迟到了,上课讲话的也少了,报告的次数也少了。更多的学生开始学会早到校,早看书,勤预习的习惯

稳住了学生的“心”之后,接下来是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了。在二年级的课堂上,学生们则是充分体现出了自我主导发展的能力,作为老师的我则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辅助学生学习的上面。我大胆的放手,凡是学生想说的,凡是学生想做的,或者能自己学会的,我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不再包办代替。通过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我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比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我没有马上分析课文,而是让他们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纷纷提问:“狼是什么样的?”,“小羊呢?”“狼和小羊之间有发生了什么事呢”我先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在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时,各个答案也都呈现出来了,课文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课堂教学之后,我经常对一节课上学生的独特解法、精彩回答,创新思维以及不足之处等等,进行反思,每天实践一点,反思一点,使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

二、在“写”这方面,我把字写的好与否当作陶冶学生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读、看、评、试” 的程序:“读”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时,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看”之时,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发现和把握写字时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进行“评,运用形体动作“尝试”写,并且举办作业展览和评选书写小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三、在学习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探索、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们童年生活的乐趣所在,将“玩”的教学感念引进入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对这种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探求语文教学进程中,我力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但我们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我所倡导的“玩” 是一种形式、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反对无目的多读,强调有层次的读书。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注意让学生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 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站起回答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 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这24字的教学模式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门。24字教学模式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多组织研讨和现场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这一模式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交流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

在这四个多月的教学当中,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班级中可以增加一些阅读、写作有关的海报,又像是让学生制订合作计划、等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可能是刚接触这类型的题目,比较生疏,这有待以后多多实践、指导。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走过,留下了一个个难以忘却的瞬间,留下了一抹抹难以擦拭的记忆。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个学期,是身兼重负的一个学期。由于师资力量的紧缺,学校安排我代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虽然,任务有些重,也让我起初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分析一下现实情况,估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我还是比较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埋藏着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今年,我代两个班的语文,这种不用言说的压力让我思索着各种更合理的工作方式和处理办法。

往常我都是很早来到学校,一见有学生进班就早早融进了孩子的世界,嘱咐着读书,嘱咐着打扫卫生,嘱咐着及时交作业。但是,两个班的语文,我必须同等看待,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看守一个班,组织一个班的早读。

在紧迫的时间压迫下,我终于看到了孩子们最大的缺点:依赖性太强了,自觉性太差了,自理能力太弱了!当我寻思到这都是我不当的处理方式,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时,我开始想办法改变这一切,让孩子们真正活起来,自觉地活起来。

于是,我开始放手很多事,给孩子们更多的锻炼时间。早上让纪律委员和领读生组织大家做好早读,把权利更多的交给班委。开始几天,班委是管不了这些依赖惯了的学生们的,甚至有一天几个孩子看老师不在,干脆跑到操场上玩起来,小干部叫都叫不回,无奈我只有站到让他们能看到的地方,目送他们乖乖回班。我及时抓住这次批评教育时间,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给予了一次严厉的教诲,以致后来再没有学生会在早读时间在操场上玩耍了。

但当我发现早读的质量仍然是“居低不上”时,我又找了个适当的时间对全班进行灌输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到早上自觉交作业,自觉拿书读,中午自觉练字。当孩子们第一次做到自觉早读时,我及时表扬,每人奖励了一朵红花。努力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会自己分配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物,我花了不少心思训练他们。

开始一段时间,我控制自己不要过早进班,给孩子更多自理的时间。时间一长,我也由不放心到自然了。哪怕会反复出现不良的状态,只要我一进班,或者只是从窗外走过,也能提醒一些孩子拿出书本。

二、想方设法,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让新班的孩子尽快投入我的课堂

因为多代了一个新班,我很担心孩子因为不习惯而丧失学习的热情,所以,我很充分地准备着每天的课程教学,想办法让这一帮孩子尽快适应我的教学风格。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这一帮孩子学会了在课堂上和我一起徜徉书海,他们开始了积极热情的发言,开始了非同一般的思索。

(二)让“漂流瓶”传递我们的快乐

为了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从卖废品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买了两本又大又漂亮的“漂流瓶”系列笔记本,作为二年级两个班的快乐日记。教师节那晚,我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写了两篇一模一样地教师日记,还各自附上一幅插图,为“漂流瓶”启航做了充分准备。漂流瓶在我们的班级河流里漂流着,孩子们都高兴地做着这项漂流瓶活动,传递着自己的祝福和希望。有个孩子说:“漂流瓶日记,就像奥运圣火一样,在我们心中传递着知识和爱。”有的孩子说:“看着您那灿烂的笑容,我也非常的开心!”有的则说:“谢谢老师给我们这个表达内心的机会,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看着孩子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感动不已。

漂流瓶行动,促使一部分孩子喜欢上了写日记,他们在日记的后面还附上了自己喜欢的图画。即使在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仍然有孩子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

(三)让读书声感动你我

为了让孩子们摆脱读书拉长腔的不良习惯,我坚持过,伤心过,失望过,甚至绝望过,后来,我把读书越指导越乱的现状告诉了校长,也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伤心和失落都是多余的,知道了这正是孩子们有感情朗读的开始。之后,我信心百倍,并且利用上公开课是时间,自己训练读书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认真练习读好书。在潜心的钻研努力下,我和孩子们第一次为读书而感动,而孩子们也切实体味到了读书的乐趣。之后,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便高涨了起来,每次上课,只要一提到读书,两个班都是一样的积极,有些孩子还因为没有机会而惋惜。为了鼓励这种积极的势头,我又及时组织班级内的朗诵比赛,让更多的孩子发展自己朗诵的优势,增强读书的热情。

(四)让书写成为我们的骄傲

为了对二年级的孩子进行书写规范训练,我们在学校的提醒和关注下,开展了练字活动。如今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我们也对孩子们的书写成果进行了展览评比。孩子们竭尽全力的书写,我和部分孩子精心的设计,还有热心老师们的帮助和校长的支持,让孩子们的作品以更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让孩子们倍感自豪,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有一匹新的汉字书写精英出至芳华路小学。

三、教学失误

本学期,我虽然克服了上学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但依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今后改正:

1.虽然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于一些问题浅尝则止,但是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过多过杂的现象。

2.由于过分的信任学生,导致自制能力不稳定的孩子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展。

3.由于工作事物较多,没有找到更合理的安排方式,导致一些工作进展缓慢。

4.对于后进生的帮助,缺乏更有效的辅导策略,以至于教学压力较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

2、积极争取家长的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3、加强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去学,学而不忘。

4、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认真揣摩有效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反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将往事的喜怒哀乐再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而往日的忧愁则变成了今日的喜悦,正是过去一点一滴的忧和愁,成就了我今日的喜和乐。依然还是这句话:“错误和遗憾才能成为进步的台阶,我要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

下载二年级上教学反思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上教学反思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反思(精选多篇) 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走过,留下了一个个难以忘却的瞬间,留下了一抹抹难以擦拭的记忆。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个学期,是身兼重负的一个......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 我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连加、连减》一课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飞逝,我所执教的培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也已马上结束。回首5个月左右的语文教学工作,感到心情很矛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为班上一半学生优异的表现感到提别高兴,又为班上......

    二年级(上)《连加》教学反思范本

    《连加》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课堂开始,我采用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从实际情景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反思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复兴中心学校 曹慧珍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己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局面,如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刻苦学习,相互帮助等。现......

    二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二年级语文上《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质疑......

    二年级教学反思

    二年级教学反思 二年级教学反思1 本学期,我担任二(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经过一期来的辛勤劳动,我们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又有好处的学期;期末临近,回顾一学期的探索......

    二年级教学反思

    云儿朵朵(浙美版第三册教学反思) “蓝天白云”是孩子们用来描述天空美景时常说的一句话,各种各样的云朵造型,使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特别是对于低段的学生,这样的内容很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