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到同学家去》教案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中两个小男孩到同学家分别是怎么做的。
2、说说自己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朋友,并说说理由。
3、创设情境练习说话训练:“到奶奶家去”、“到“朋友家去”等。
4、通过听说活动,学习做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说说自己喜欢故事了的哪个小朋友,并说说理由。
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训练:“到奶奶家去”、“到“朋友家去”等。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说话 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咱们一起上一节“听说活动”课,看大家都笑眯眯的,说明你们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
(师生平等,制造和谐氛围)
2、你们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吗?
3、那你有没有到他家去做过客?
4、今天,我们听说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到同学家去》
5、出示课题:听说活动:到同学家去
二、听录音 明道理
1、听说活动课要求我们小朋友做到些什么呢?
板书:仔细看,认真听,用心想,大声说
2、下面就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军军和荣荣到同学家是分别是怎么做的?
3、(出示多媒体)全班一起边看课文插图边听录音。
4、故事听完了,让我们先在心里默默回忆一下刚才看到、听到的内容……
5、好,现在先请同桌同学在座位上说一说。
6、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军军和荣荣到同学家是分别是怎么做的?
7、让我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想: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男孩?理由是什么?
8、先请小朋友们在小小组里讨论。
(说明:既给学生组织、整理的时间,又扩大了训练面,让每个学生都有倾听别人说话和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
9、哪一个组愿意派代表来交流一下?
10、你对代表的发言有何评价?
(说明:教师要致意组织大家认真听他人的发言,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倾听的好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评议,真正做到生生互动。)
三、创设情景 练习说话
1、师:不管是请别人来自己家作客,还是到别人家去作客,都应该有礼貌,要得体大方,与人要友好交流,要尊重别人的习惯,这样你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你们说对吗?
2、下面,就请你寻找你的好伙伴,演一演平时去作客的情景。
(1)同学生病了,你去看望他。
(2)你去给奶奶过生日。
3、评选文明小客人
第二篇:到同学家去口语交际训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次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教材从题目上充分揭示了本次训练的交际与互动的特点。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到同学家去进门、离开的情景,并提出两点提示:一是观察;二是说话。同时提出了活动要求:分角色演一演,互相评一评。而括号内的补充说明又使话题富有弹性与开放性。
本次口语交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交际,体现了口语交际活动的实践性。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为此,本设计力求创设轻松愉快、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在互动中展示个性;力求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在交际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态度亲切、自然、有礼貌地与人交际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交际中,与人打交道态度要亲切、自然、有礼貌,要说普通话;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2.让学生体验交际的过程,体会交际的必要性,并提高交际技能。
3.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辨析;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奖状若干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课件出示两个男孩到家门口的画面)今天老师邀请小明和小强来到咱们的课堂共同学习,大家欢迎吗?今天下午小明约小强到他家玩新买的变形金刚,可小强一路上都在想:“我第一次到小明家,见了他的爸爸妈妈该说什么呢?”我想请同学们帮小强一个忙,告诉他该怎么说,好吗?
2.请大家想一想小强见了小明的爸爸妈妈要先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做。(稍后指名汇报。)
3.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像这样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很多。与人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你们想学吗?那好,这节课我们就以“到同学家去”为题,来进行一次口语交际练习。(板书课题并领读)
4.生自由读课本上的提示。
(创设一个帮助别人的情境,满足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心理。由于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结合自己去同学家的体验,很容易就会产生共鸣,这样就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
二、图文结合,明确要求
1.到同学家去,应该怎样做才好呢?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先来看插图,并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1段话,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两幅图,说一说:
(1)这两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朋友,为什么?(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3.阅读插图下的一段话,看一看要求我们做什么?(指名汇报)
(通过问题提示学生换个角度观察并思考:“到同学家去”怎样做是正确的,受人欢迎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交际互动,感悟升华
1.通过刚才的调查发现,同学们都喜欢有礼貌的小朋友,这就说明了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与人交往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这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平
我们经常到奶奶家、姥姥家、朋友家或邻居家,有时还要去陌生人家。我们去别人家或离开时还要注意什么呢?(指名说一说)
3.挑选几个学生与老师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小强到小明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
(通过师生合作表演,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同学家该怎么做,让学生在评价中展开想象填补空白,使插图中的情境活起来。)
4.现在,请同学们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出一次印象最深的到别人家(奶奶家、姑姑家、舅舅家……)的经历(可能那一次你做的最好,也可能是最糟的一次,但只要能使人受到教育即可),然后分角色表演。(小组分配角色合作练习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
(1)自主分配角色。
(2)整体合作要协调。
(3)关注每个同学的参与状态。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一设计既可拓展话题范围,演绎交际内容,又可让孩子们的感悟在体验中升华。)
5.互相评议,学会评价,学会欣赏与鼓励。
(1)表演后请小组成员互评,哪个角色演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2)推荐优秀小组向全班汇报表演,然后对评出的优秀小组和同学给予奖励。
6.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推荐作业,回归生活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如何文明地与人交往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大家今后一定会在生活中做得更好。你们可以从以下几项中选做一项,比一比谁在这节课最有收获。
1.根据今天的练习写一篇日记——《到×××家去》。
2.做一个计划,去同学家一次,并请有关人给予评价。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去同学家玩》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孩子乐于和小伙伴交往,知道在别人家玩时的礼貌,注意安全,高兴地玩。
教学重点、难点
1.礼貌的联系方法。
2.怎样在家里玩得高兴。
3.在家里玩要注意哪些安全。
4.怎样玩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设计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星期天,你们爱去哪些同学家玩?
二、创设情景,组织活动
活动一去同学家玩
1.说一说,周末你经常和谁在一起玩,你们是怎样联系的。
2.演一演,用不同的方式约同学一起玩。
3.想一想,去同学家要注意哪些礼貌问题?
4.填一填,在课本空白处填上你想说的话。
5.小结。
活动二开心地玩
1.介绍和同学一起玩的开心经历。
2.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为挣抢玩具发生争执。
3.讨论:引导学生想办法,订玩的规则,互相谦让。
4.试一试、想一想怎样说话方式更好,帮图中的小朋友出主意。
活动三不玩危险的东西
1.观察课本的图,说一说。
(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玩可能有什么危险?
(2)还有哪些危险的活动不能玩?
2.玩危险活动的后果。
老师举例说说小朋友玩不注意安全造成事故的例子。
3.填写警示卡。列出不能玩的活动。
4.贴警示卡。
活动四我爱玩,我会玩
1.说说自己经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怎样玩,最喜欢玩什么。
2.看课本说话:
(1)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还有哪些新玩法?
3.演一演,比一比。
(1)我会这样玩。
(2)比一比,谁的玩法多。
4.我的得意之作。
板书设计
10去同学家玩
约同学
开心地玩
安全地玩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活动后,绝大部分同学愿意跟同学一起玩,知道基本的礼貌联系方法,能开心地玩,安全地玩。
第四篇:同学家的小狗
同学家的小狗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的忠心,它的勇敢,它那灵敏的嗅觉,敏捷的身影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它是同学家的一条狗,刚出生不久就被送到同学家里,那天中午是我第一次见到它,我走上去抚摸它那柔顺的毛,小小的身躯,竟有一点颤抖。我想:是见了生人不习惯吧。它一身棕色的毛,圆溜溜,黑黑的眸子倒映出我的身影。在抚摸它的同时还听到它发出口齿不清的叫声。它的牙还没长出,可吃起东西来仍是津津有味,我轻轻抚弄着它,挑逗着它。
有一天中午,到同学家来叫它去上学,看见她家的向我跑了过来,跳起来咬我随身的袋子,又过来咬我的裤角。看它那样子象没吃饭。我问同学:它的饭在哪。同学指了指角落的一个地方。我飞快的跑过去,小狗紧紧地跟在身后,因为过了一些时日显得身体微胖,跑起来显得有些吃力,看着它跑到我身边,却对饭视而不见。我走到它的碗旁,把腿一抬往旁边一挪,就径直的站在了碗面前,却仍对食物熟视无睹,我慢慢蹲下把饭碗移到它面前,它果然像发现新大陆死的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抛弃了世间的所有,只剩下食物了。几秒钟过后你,食物被就解决了。
小狗在睡觉时非常易醒。那次中午去的时候,正赶上小狗在那睡觉,同学提醒我别将他吵醒,我慢慢地走过去,看着它那熟睡的样子。它似乎是感到了什么,猛的睁开了双眼,爬起来,跑到我的脚边。
或许是经常来的缘故,我和它的关系非常好,连同学家长都这么说,它很喜欢我。
我每次来,小狗只要一听见门响,猛地抬起头来,它警惕性非常高。一看见我来了就飞奔跑到我身边来,在我脚上跳来蹦去的蹭着我的裤腿,一会两只脚站立,两只爪子向我的口袋伸去。我一抬,小狗见不成便立刻摇着尾巴在我身边转来转去,准备时机一到就行动,我却没给它机会,直到同学说:“该走了”,我才与她结伴离开。
这就是同学家的狗,它很可爱,虽说及不上那只如玩具般的小狗,但毕竟各有各的特点吗,说不定大点了就很漂亮了。
就是这样的一只小狗,每次到同学家的一小段插曲。狗是人类的朋友,同时也惧怕人,可我就这样成功的和狗交了朋友。
第五篇:《到郊外去》教案
《到郊外去》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
2、小节、小节线、终止线的学习。
3、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4、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5、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
2、欣赏《出发》《火车咔咔咔》。
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教材分析:
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出发》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郊游》
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行表演。教学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
2、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 5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
2、学习小节线、小节。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四、结束本课。
/ 5
随笔:能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的一般特点,能随音乐律动。认识小节、小节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随音乐表演郊游情景。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 5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 4/4 1 2 3 — |1 2 3 — |5 4 3 2 5 4 3 2 |1 — — —‖ 师: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生: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学生跟唱: 2 3 4 |5 —| 1 2 3 4 |5 —| 啊 啊
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
2、节奏。如:X X X,X X.X X X X X,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 — sol — mi 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 5
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