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分数混和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环保节水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回顾前面学习过的知识。(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看,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也一起来到了春天的野外。(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吗?
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自主探究
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
3、合作交流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把课堂上的学习探索的空间,大胆地抛给了学生,学生获得了张扬个性的机会。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和喜悦。)
4、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由学生口述。
5、列式计算,掌握算法
找学生代表把自己列好的算式写到黑板上,摄影小组的人数:121/3=4(人)继续请该生用综合算式:
航模小组的人数:43/4=3(人)
121/33/
4=43/4
=3(人)
观察两个综合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结论:分数的连乘与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师:看来,分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是有联系的,你能推广吗? 师:分数混合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呢?
师:在分数连乘的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约分的还可以先约分,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三、反馈练习
师:通过刚才紧张有序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同学们究竟掌握的怎么样,下面到了该验证的时候了,你们不想考查一下自己吗?
1、先说出运算顺序,然后进行计算。(课件出示)分组进行计算,四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1/4的城市严重缺水,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约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渗透节约用水的教育。)
3、数学故事:(课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吗?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四、自我总结
师: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今天我们在数学王国里又学到了关于分数混合运算的新知识,你能说说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吗?在本节课中,你又为自己的表现打多少分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并能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第二篇:《分数混和运算》教案
教材内容:
教材5657页分数混合运算
(一)教材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并且能正确计算分数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找出数量关系
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0
一项工程,已经完成5/8
2.计算。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观察课本主题图,请学生分析情景中的数学信息,数量关系,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3.算法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4.强调: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一些相关联的零散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从信息中选择有用的信息,创造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问题。
2.完成课本56页试一试
3.指导完成57页练一练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预习
分数混合运算
(二)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一)气象小组
摄影小组
航模小组
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第三篇: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1
《分数混合运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有了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除法计算的知识经验。在本节课上主要 是引导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充分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 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式。并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复习导入,巧迁移。
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旨在勾起孩子们
对 整数混合运算的回忆,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我又让孩子们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孩子们动手画线段图的能力 比较差,想通过这个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根据线段图描述题意并能列式计算。在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之前,我先让学生要看清图读懂图意,会用数学语言进行 描述,列式计算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埋下了伏 笔。
二、自主探究,重过程。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分析 题意。在探究过程中,呈现出了多种解答方法。学生能够根据线段图,基本说清楚每一种解答方法的算理。这里面也有一个小插曲,本来在备课中曾经想到学生可能 会想到12×(1/3×3/4)这种方法,但经过试讲和再三考虑,我决定回避这种方法。因为考虑到本节课是学生刚刚接触分数混合运算,在本节课中他们不仅 要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还要分析理解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下子要同时面对两大难点,特别是中差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所以针对以上学情,我 决定本节课暂时忽略这种方法,等下节课再进行拓展练习。可是,在课堂上还是有学生提出了这种方法,在说算理的时候表述不够清楚,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从线段图 上理解,让学生利用线段图层层理解1/3×3/4=,就是求航模小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已知气象小组是12人,那么求航模小组的人数就是用12×(1 /3×3/4)。
三、分层练习,促提高。
在练习习题的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本环节中, 注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首先从基础习题看图列算式开始, 进一步考查孩子们的识图能力。接着再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 法。然后出示孩子们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判断改错,旨在让学生通过这组练习,能够提醒自己在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备选题,便于在时 间充裕的时候,让孩子们能够继续思考探究。很可惜的是,在课堂上,由于前一环节花费的时间过多,造成了本环节中的后两题没有完成。细想下来,觉得主要存在 以下两个问题:教师语言还欠精炼,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当然,这都要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磨练自己,牢记自己的缺点,关注孩子们的 学习困难,让孩子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节课,我一共进行了三次试教。第一次试教,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我让 学生首先尝试画线段图理解分析题意,但发现孩子们的作图能力比较差,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画图。第二次试教,我汲取了上节课的教训,考虑到孩子们作图能力差 的现状,在指导学生进行例题学习时,就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了。引导学生逐句理解题意,画线段图,虽然最后整个教学比较流畅,但总觉得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不够。第三次试教,我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将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复习题的设计到探究活动的引导再到巩固练习的习题编 排,我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以线段图为主线,复习题设计中,安排了看线段图列式计算的习题,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知探究 活动中,更是鼓励学生能够画线段图理解分析题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巩固练习中,更是和前两个环节相呼应,让学生学会看稍复杂的线段图列式计算,进一 步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对比几次试教,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关注学生学情,立足数学课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等等。在备课环节,要处处以生为本,设计适合该班级学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2、锤炼教学语言,提升教学能力。几次试教,发现自己对学生的引导过于“啰嗦”,教学语言不够简洁。这也是自己不放心学生,害怕学生学习出错的表现。应该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参与、积极探究、畅所欲言,这样他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2
1、掌握策略,学活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单纯去记忆各种题型的话,只会让你感到力不从心,更加疲惫。所以人们常说要掌握方法,举一反三,才能学活数学,也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这也是本套教材一直坚持的,在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解题策略,也有这样的自主探究意识。所以当新问题出现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解答,而是先分析题意,首先从文字上分析,虽然这样有一定难度,比较抽象,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需要训练他们的抽象能力。接着是进行有依据的估算,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本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使的后面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对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在前面这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再通过画图更直观的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前面的文字分析的抽象,估算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从中感受到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结合对图的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通过这样直观抽象的前后对比学生深刻感受到掌握策略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在解决问题后,我还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2、交流中学习,感受成功的快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如果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遭受失败再有毅力的人也会退缩,更何况是十来岁的孩子呢?从小就在学习中感到失败,畏缩,今后还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吗?孩子最不能失去的是自信,我们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这样他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几句,或给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就能解决的,孩子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平等的对待,能象大多数学生一样学会当堂的知识,解答一般的问题,感受那种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的喜悦,交流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途径。从课始复习分析题意让基础稍差的学生分析,给他一个好的开始。出现新知刚开始分析时会让部分学生有点畏难,这不急,难题大家都会碰到,我们就把难的那部分挑出来分析,说说各自的理解,在彼此的交流中慢慢领悟。接下来的估算比较轻松,毕竟有生活经验,不管你是哪个层次都能估出正确的.范围。好了,成功一半了,有没有更直观的办法理解题意呢,那就掌握画图的策略吧,学习上受挫的学生其实求知欲很强的,非常愿意尝试这些好方法。通过交流至少掌握一种画图方法吧,这样分析题意就不难了,再去对照文字就能理解意思了吧。解答出第一种方法应该就容易了,问题是第二种有些难,多看看图,多想想,多听听同学们的想法,一定能明白的。课堂上学习补救的机会是很多的,作为教师要抓住这每一个瞬间帮助这些孩子。他们欣喜的眼神就透露出成功的快乐!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3
优点:
1、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问题情境改为学生所熟悉的校园特色团队作为学习素材,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 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前充分利用教 材中的情景图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 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 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关注学生的学情
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 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 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对学生的课堂 生成的及时捕捉和对比反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注意格式 的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重视数学的体验发展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 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如在通过画示意图,列分步、综合算式,着重说明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这个环节上和通过让学生分组解答不同的提问,回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等思维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在学完本 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又体验到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4、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尝试、交流中学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及其方法,体会一次性约分可使计算相对简便。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不足:
教师放手不够,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和充分表达的时间,更好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4
(一)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学习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如:13×6+23读作:13乘6的积再加23,和是多少。 60-28÷7读作:60减去28除以7的商,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打下基础。
(二)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没有括号?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
2.分析:分析题目中的运算关系,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同时计算的就同时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
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能够很好地计算,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主要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书写格式不对,不少的学生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些孩子直接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有些学生运算顺序掌握不牢,老是忘记了没有括号,有乘除时先算乘除还是从左往右计算。有的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
(3)有些学生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写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添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5)特别是32+15-28+40这种形式的运算,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顺序错误,没有认真审题目中的符号,就先做两边,再做中间了。
(6)有的学生不知道用数学术语读题导致老是掌握不好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对于以上出现问题,我进行认真地反思打算采用如下的方法补救:
1、坚持每天进行计算练习,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2、对于容易造成审题失误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训练,提高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和自觉性。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达成教育教学共识。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5
《分数混合运算(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是一道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即: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凭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个内容即使老师讲一部分学生学起来都感到困难。如何在老师不讲或少讲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能学懂呢?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参和教材,了解本节课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和学习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认知水平,精心编写教案,本节课学生在教案的引领下,能自主快乐地学习。
课始,先汇报交流课前的复习题,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说。给他们一个好的开始。再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解答,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提问: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这句话的?从这句话里你能获取什么信息?(关键让学生能够找出标准量,理解1/5是标准量的1/5)
学生各抒己见,最终明确此话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
师:标准量1是什么?请划下来。
然后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再次理解题意。
计算、讨论交流。画图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慢慢地领悟,特别是结合线段图的讨论,学生在分析、讨论、质疑、提问中,有效地探索不同的算法。
结果,学生得到如下的几种解题方法:
方法1:65+651/5=65+13=78(辆)
方法2:65(1+1/5)=656/5=78(辆)
方法3:655(1+5)=136=78(辆)。
理由:把第一天的成交量看作5份,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多一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第二天的6份是多少。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还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同时在探究完新知后还安排一个环节总结策略: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让他们知道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分析问题时忽略了让学生找数量关系应该根据不同学生选择不同方法,有的学生可以通过题意直接解答有的学生可以根据写数量关系解答,有的学生画图解答,必要时画图也可以。
2、分析画图不够透彻没点到着整体1要多突出1/5是谁的1/5来突破难点。
3、练习时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练习题型少些。4在选择情境引课时要以学生身边例子更好选一些学生容易懂的情境会更好。
第四篇: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黄埠中心小学 吴丹
2018.9.12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
6、例7,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1×3+25
6×8-5×4
21×(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3×35+1 1-57×2125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 米,宽 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4.5m,宽是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
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6、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1)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3)总结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7、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1)出示例题7.(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
2、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第五篇:《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最终版]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双目标
大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小目标:
1、会用方程表达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确定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微卡、小卡、大卡、彩笔。
关键项
线段图
流程性检测
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前测】检测学生对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的掌握情况。
【预设:。】
一、搭建标准性平台
分钟
2分钟
分钟
-1标准性平台一:
关键项:分数应用题
预设向度,板书: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要素:听+想+说】
【防空讲】
-2小卡出示2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单位“1”已知和单位“1”未知)
【要素:想+做】
【约定:手势】
【防泡沫】
-3全班统计、发现问题。
【中测】
【预设:0%学生能在独立解答、交流、相互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解答问题。学生有困难的知识教师及时补讲、点讲、精讲。】
二解疑答惑
分钟
3分钟
3分
2-1多媒体呈现问题
2-2指名学生尝试讲解。
2-3教师点讲补讲。
(防空讲、防形式单
一、防与学生为敌)
【后测】思维扩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补讲】
三、拓展提升
四、总结
想+做+说+听
3-1标准性平台二:
关键项:出示开放性素材(线段图)
预设多项度:
3-1-1出示线段图。
3-1-2观察线段图并独立提出问题。【1′看+想+做
微卡防空】
3-1-3单元组合作交互。
交互一:同桌交互(互看、互说、互补)并随机抽检交互情况。
【1′看+说+做+听防空放泡沫
强化3次】
交互二:6人组顺时针传阅小卡,讨论筛选问题。用图文结构大卡呈现问题及解题思路。
【2′看+说+做
防形式单一强化次】
交互三:全班大动奇偶互查学习成果,用笔批注。
【2′看+大动防与学生为敌强化2次】
交互四:抽一至三组全班汇报,其他组质疑补充。
【8′讲+听防泡沫强化2次】
3-1-4教师精讲补讲。
【1′听+想强化1次】
4-1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