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话教学的现实误区与理想探寻论文
摘要:童话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几种误区:教化僭越审美、认知大于感知、剖析剥夺体验、牵引制约参与等。要克服这些误区,让童话精神进入课堂,教师应该以儿童的趣味为依据来选择童话,应该以引领儿童成长为目的,主动唤起并保护儿童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童话;审美;教化;认知;体验
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天性喜欢童话,但是据笔者调查,当童话进入课堂后却常常失去孩子的宠爱。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童话教学中,童话最本质的精神,即其快乐、幻想等特性常常被成人剥离下来,丢失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童话不再是“童话”,从而导致了孩子对童话的淡漠与厌恶,童话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引领、对于儿童美的陶冶在教育中竟然成了一种理论奢望。
一、童话教学的现实误区
童话本质精神的失落在教学领域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通过对童话课堂的观察,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教学误区:
(一)教化僭越审美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哪个版本都编排了不少的童话。笔者统计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发现其中约有50余篇童话,每篇都是教材编著者精心选择的经典、优美作品,像《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皇帝的新衣》等,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童话作品多半仅仅被当作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工具。教师有较多的道德训诫和实用性解释,忽视了从情感与审美体验的角度进行的引导,把形美、意美、音美的文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置童话的诗意、幻想、快乐、游戏等特性于不顾,还美其名曰“寓教于乐”,实际上这些忽视童话审美特征的做法,背离了童话的本体功能。
案例一:《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
师:那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师:对,小猴子做事不认真,他做事情不专注,三心二意,这件事没有做完就想做下一件事,这样呢,最后只能一事无成,我们小朋友呀,千万不能学小猴子。对不对呀?
这是一篇颇符合小学低年级孩子心理的童话。小孩子做事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持久,每个人都难免像小猴子一样做事。所以这篇童话故事让小孩子读了,他们会情不自禁想到自己,乐得“咯咯”笑吧?我想我们是不是不应该一味否定小猴子的行为呢?首先,小猴子的行为跟年龄有关,这是年龄特征决定的行为。其次,小猴子虽然空着手回了家,可是他这一天不是也很快乐嘛。而且文本虽然简单,但像简笔画一样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读了这样的童话以后,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来。老师是不是也应该花一点时间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小猴子的行为、心情呢?如果把落脚点放在拿小猴子做反面教材,教育小孩子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上,当教化目的淹没了审美活动时,对小孩子来说,学这篇课文一定减少了很多乐趣。
(二)认知大于感知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有种误解,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人的智能,促进人的理性发展,传统的“教学认识论”强化了这一观点,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过于注重儿童认知的发展,以培养、训练儿童判断、推理能力的理性教育为主要任务。在童话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以童话为工具的认知、语言活动上,以让儿童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学会语言为终极目标,忽略了侧重儿童的感知、想象、情感、直觉能力发展的感性方面的教育。这种较多功利性、缺乏审美性的教学,远离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以致师生的情感、体验、感悟等在知识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一现象其实是前面所提到的教化遮蔽审美的表现之一,或者说在童话功能观上以教化遮蔽了审美,在童话教学中就会产生认知活动大于感知活动的误区。
案例二:《小猫种鱼》
《小猫种鱼》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一篇童话体裁的看图学文,语言简洁,生动有趣,是的,如果鱼儿能像麦子一样布满整个田野,像花生一样埋在地下悄悄地生长,像丝瓜一样倒挂在绿藤上活蹦乱跳,这些是多么温暖的瞬间,多么可贵的想象。但是我们的老师是如何来讲解这篇童话的呢?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指导行为,几乎全部是围绕对课文知识的学习,没有对审美体验的引导。甚至连课文的立意,也以科学知识为依据来总结。本来一篇充满童趣童心的童话,我们的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想想,小猫种鱼能收到小鱼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鱼不是生活在土里。
生:因为鱼离开了水就会死。
师:说得真好!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小猫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我们小朋友不要向他学习啊,对不对啊?
原本心生好奇,还在想象的原野上驰骋的学生被老师的暗示性问题给死死地卡住了,从此以后只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只会认为小猫种鱼的可爱行为很愚蠢,如此教育真正是枉费了童话作者、教材编者的一番苦心。其实,小猫种鱼的行为固然幼稚固然傻气,这种幼稚傻气又有什么不好呢?它不是充满了童趣吗?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不恰好跟幼儿一样吗?其实这只小猫不就是一个喜欢模仿成人的小孩子吗?小猫种鱼跟爱迪生趴在鸡窝里孵小鸡的行为又有什么不同呢?这难道不是创造力的萌芽吗?我们怎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来否定小猫种鱼的行为呢?这样的童话教学一方面无形中在暗示小猫的做法是错误的,像小猫一样是可笑的,打消儿童畅想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儿童感知童话时的愉悦感。
(三)剖析剥夺体验
文学中的审美体验是鉴赏主体以强烈的情感色调参与文学活动,融入文学作品,与剧中人同喜共忧的一种现象,是文学鉴赏活动所关涉的核心所在。孩子在文学欣赏中想象的丰富性和对形象感受的真实性、深刻性常常是成人不可企及的,他们常会与作品中自己喜爱的人物同爱同恨、同悲同喜,并达到忘情的程度。有时他们还需要毫不掩饰地抒发和表现欣赏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身体力行那些有趣的情节。这本是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天然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文学欣赏活动中,当孩子正读得津津有味时,或正在凝神倾听,沉浸在童话世界中时,我们的家长或父母却不停地打断他们,用成人的讲解替代儿童的阅读,非得给他们做故事讲解员,喋喋不休……
案例三:《七颗钻石》
课文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都是怎么变的?第一次,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篇童话中,水罐变化的次数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故事的整体以及其曲折性、神奇性,当然背后蕴藏的内涵也很重要。但课堂上老师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答案,数课文中水罐变化的次数,间或让学生解释一些新词的意思,完全把学生引上了一条非审美的道路,固然,在老师的强烈暗示下,学生也总结出了“水罐是会变的,变得很神奇,是小姑娘的爱心让水罐有了神奇的变化”这样的中心思想,可零碎的剖析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下故事的情节和单独的词的意思,难以有心灵的触动,更难以获得美妙的审美体验。教学始终徘徊于情节与内涵的边缘,未能通过感知体验、拓展延伸等方式把学生的心灵引向美与善的河流。
(四)牵引制约参与
童话审美活动应该使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体验,进入童话境界中去。可是我们的老师却老想孩子跟着她的步调齐步走,能够明白同样的道理,不允许有个人的声音,所以在课堂上就经常出现硬性牵引现象。老师经常问“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们小朋友要像乌龟学习,不要像兔子那样,对不对啊”,非要得到小孩子的齐声回答之后,才感到心满意足。于是在老师的强烈暗示下,孩子们一个个明白了课文中蕴涵的道理,课堂按照老师的预期按部就班的进行,整堂课最后圆满结束。如果其中有个小孩子硬是不识相,总是出现“不和谐音”,那么老师一定要“帮助”他明白过来,才算松一口气。那么这种按部就班到底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还是老师的生拉硬扯呢,让我们看以下的课例:
案例四:“我要吃鱼”
在一堂幼儿园中班的韵律课上,老师以童话故事引领小朋友进行韵律活动。“有一只小熊,在森林里玩,他蹦蹦,跳跳,……咦,这棵树上有蜂蜜,真好吃呀……”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小熊吃蜂蜜的动作。这时一个小朋友突然大声说“我不要吃蜂蜜,我要吃鱼。”他期待地看着老师,可是老师没有理他。于是这个小男孩干脆跑到老师跟前,说“小熊很喜欢吃鱼的”,“我想让小熊吃鱼”,于是,这位老师说了句“嗯,现在小熊是在吃蜂蜜啊”。小男孩于是退回到外圈,嘴里喃喃自语着“我不喜欢吃蜂蜜的”,根本就不愿意做动作,这时我们一位客人老师悄悄上前拍了小家伙一下,“快跟老师做呀”,这位初解人性的小家伙竟然学会了推脱“我今天不舒服”,于是整堂课在他的喃喃自语、做壁上观中度过。
其实这样的场面并不少见,每个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不同,对老师的启发引导行为未必能有一致的反应,尤其是童话课,我们前面提到过,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体验,也许这种“不和谐音”恰好说明了儿童真正在思考与参与,而不是“随大流”和盲从,如果老师硬性把儿童拉回预设的轨道上,那可能就会像上面这堂课那样了。其实老师需要的也许就是“好啊,吃鱼也很好啊,那你就来吃鱼吧,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哦”这样一句话,其实这样,这堂课学习韵律动作的目的一样可以达到,还解决了这位小朋友的问题,使他也能参与进来,同时也许引发其他小朋友也来动脑筋,“吃”一些其他东西,更能激发参与的兴趣。这样就不会导致这位小朋友在教师的硬性牵引下,自己的想法没有被肯定,所以对活动丧失了兴趣,自己把自己放逐在课堂之外了。
二、童话教育应该树立的理念
让童话精神进入教育,在童话活动前,教师应该以儿童的趣味为依据来选择童话,而非以成人的意志;在童话活动过程中,应该以引领儿童成长为目的,主动唤起并保护儿童的独特体验。
(一)尊重儿童的趣味
当前儿童读物相对以前可谓是空前的丰富,图书市场琳琅满目,这一方面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阅读自由,却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痛,如茅盾在20世纪20年代就发出的疑问,“给他们看什么好呢”?你怎么知道这本书、这部童话,是孩子喜欢的?成人受了“污染”的眼光,怎么能为孩子判断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曾经定出适合儿童阅读的六条标准,台湾童书出版界人士何琦瑜则非常直接地建议从快乐、能力、幸福感三个方向为孩子选择读物。笔者认为,为儿童选择童话,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使孩子快乐的书。
相对于成人文学,儿童文学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更多地提倡愉悦性、快乐性。被喻为“当代日本图画书的舵手”,创造出无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松居直,认为选书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守则,就是让孩子感到“快乐”。松居直提醒,成人一定要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在国外的儿童读物中,有许许多多看起来毫无“用途”的幽默、趣味读本,历险童话等,只是希望孩子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青岛海洋大学的朱自强近年编写了一套《快乐语文读本》,大受孩子们的欢迎,毫无疑问,高举“快乐”旗帜是其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2、洋溢爱与情感的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爱与情感的需要,缺少足够的爱与情感,人就会处于不安全的状态,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儿童处于成长期,尤其需要真挚而丰富的情感。那些饱含爱与感情的作品,它们“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使儿童学会关爱别人。如颂扬父母与孩子间亲情之爱的《杨比比扬奇遇记》;如反映兄弟姐妹之爱的《野天鹅》;反映朋友之爱的《小狗的小房子》……儿童在接受这些作品时,必然要“反读”作品,从而在其中反观自身,这势必会对儿童进行一次“爱的教育”,让他们理解人世间的真爱与深情。
3、反映儿童成长的书。
童话活动不能一味顺从儿童的兴味,还要对儿童进行教育与引导,对于反映人性、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童话也是老师必须考虑的范围。儿童本身是渴望成长的,他们对这些深刻、高贵、永恒的精神和价值同样感兴趣。
(二)唤起儿童的体验
2001年教育部颁布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17次之多,主要是就文学作品教学而言的。在文学活动中,“体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一种生命活动,由于童话浓厚的文学性,教师尤其要调动起儿童全部的情感,使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进入童话世界,用全身心去拥抱童话之美。所以,每一个善于组织童话活动的教师,都必须关心儿童在童话活动中的体验,要将童话教育由知识技能本位变成体验本位,主动唤起并珍惜儿童产生的审美体验,切莫因自己的粗暴行为妨害了儿童的体验。
首先,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唤起儿童的审美体验。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有感情地讲述、朗读,借用多媒体的音乐、画面,让儿童表演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一种美的氛围与意境,使儿童进入到审美意境,获得自身的体验;也可以自身的体验来引领儿童的体验,以局内人的身份呼唤、感召儿童,一起进入童话世界。童话作品中有很多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却难以仅凭知识去理解的东西,比如美,比如高尚,比如价值等,这些因素都只有凭个体的情感、直觉去感悟或亲身经历。
其次,教师要呵护儿童的审美体验。当审美体验一旦发生时,刹那间便感到审美对象的美,这是一种与科学的“理性直觉”不同的“诗意直觉”,审美直觉有“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的特征。所以有时当老师觉察到儿童已经进入了这种难得的美妙境界时,可以给儿童安静领悟的时间,也可以继续以一种共同体验者的身份组织活动,切不可随意干扰影响儿童,因为体验具有“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特征,一旦被打断,让人十分扫兴,也很难再度进入状态;也不一定非要儿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因为“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美有时是不可言传的。
第三,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不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童话欣赏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情感化,儿童在阅读或聆听中,对同一童话产生的体验是不同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按接受美学的观点,是因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因此对于同一篇童话,教师毫无必要强求一致,一定要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口述出“同一个道理”是非常荒谬的做法。
(三)引领儿童的成长
文学、教育应该引领儿童奔向更高尚更智慧的灵魂。而且,这种引领是必须的,因为稚嫩对成熟有着天性的渴求,这是“一种渴望参与生活,独立不羁和受人尊重的人类本能愿望的体现”。童话教育要想发挥引领儿童,提升儿童的作用,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挖掘童话中儿童成长的主题
成长是儿童文学永恒的母题,大多数童话,无论其题材都饱含着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关怀。有的是通过引发孩子们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引导孩子走向成熟与完美,如安徒生童话中,孩子们在《海的女儿》里领悟到爱的含义、灵魂的含义;在《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里领会到淳朴的欢乐和爱的魅力。有的童话是通过描绘人类的美德来引导儿童,如《柳林风声》通过癞蛤蟆、老鼠、鼹鼠和獾等动物的故事,写出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最想听的话》则以温情的笔调描绘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有的童话则是反映儿童在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挫折与问题,以童话人物的反应来启示儿童如何应对生命中的困境与艰辛,如《铁路边的孩子们》反映了艰难生活不能泯灭诗意和温暖,幸福的生活终会来到;《雷公糕》用奇妙有趣的办法帮小孩子征服对雷声的恐怖。还有的直接描述儿童的成长故事,如《小鹿班比》描述了一只鹿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故事;《丑小鸭》则描述了成长的艰辛与希望。在为儿童挑选童话,或指导儿童阅读童话时,老师应该注意这些暗含的成长意绪。
2、适当指导儿童欣赏
儿童在感受事物和审美时是比较浅层次和粗线条的,但儿童的审美意识又是发展向上的,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班马提出了童话创造的“儿童反儿童化理论”,即童话作品的创作不能一味的迁就儿童的简单认知水平,否则会造成儿童性格的浮躁与肤浅。同样,在对待童话的阅读与欣赏上,教师的指导也不可仅仅停留于情节给孩子带来的刺激,而应通过审美使儿童的心灵获得一定的生长。一个小学生在阅读童话《鱼灯》时,最初并没有真正读出童话的内蕴,只是觉得好玩有趣,在妈妈的引导之下,通过大声朗读陶醉于童话语言的美妙,一步一步融入童话意境,时而叹息,时而惊奇,时而紧张,时而感动,仿佛自己变成了那只执着、坚持的小红尾,当最后妈妈问她的感受时,她脑子里似有许多想法,但思考了许久不知如何表达,这时妈妈及时点透,使她进入故事意义的深层内涵,豁然开朗。儿童已经进入了童话境界,但囿于年龄的原因,思而不得,已经到达了孔子所说的“愤”与“悱”的状态,此时的“启”与“发”必然能真正发挥作用,帮助儿童把童话欣赏进行到底。
童话为儿童提供了一块“诗性的智慧”园,“它让孩子沐浴在自由而充满诗意的童话里感受生活的激情,让孩子沐浴在‘诗性的智慧’里,教育孩子向真,趋善,求美。”一个人的成长就如一棵树,只有它的幼苗是健壮的、笔直的,它才能长成一棵挺直的参天大树,童话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正确引导的作用,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好:“如果我小时候没有听过童话故事,没有读过《一千零一夜》和《鲁滨逊漂流记》,远处的河岸的对岸辽阔的田野景色就不会如此使我感动,世界对我就不会这样富有魅力。”
1[C]茅盾:给他们看什么好呢,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太原:希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页。
2[M]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91页。
3[M]古留加著,贾泽林译:康德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1页。
4[C]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
5[M]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5页。
6[M]包鹏程:童话中的诗性智慧,儿童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42页。
7[M]周国平:精神的故乡,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第二篇:理想与现实(选修课论文)
理想与现实---------《立春》电影作品观后有感
最卑微的与最崇高的当一个物种的数量超过60亿的时候,这一族群无疑是伟大的,然而作为它其中的一个个体,却又注定是卑微的。又如沧海之一粟,活在这如此浩瀚无界的宇宙中。但我还是要感谢上帝、天神、造物主......不论那家伙究竟叫什么名字,我要感谢她给了人类大脑与智慧,给了人们思考的能力,梦想的权利,给了我们一颗比天还要高的心。于是人类比起浮游,沙粒还是有区别的。于是卑微的我们,因为有了梦想,从而变得崇高起来。崇高的梦想,崇高的人。“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想只有真正有梦的人,或者至少是有过梦的人才能理解,那种被炽热的心和冰冷的世界夹在中间,交织的痛苦。世俗、大众、道德、传统、权威、专家、文化、惯例、伦理、家庭......---“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
活在梦里的人也许永远是孤独的,这样的一条路,也许永远只是左手温暖右手的旅程。在这条路上,有人堕落了,有人迷失了,也有人最终妥协了。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宽容的对待自己,所以在此,我想我们也应该宽容的看待别人的选择。没有必要惋惜,也不需哀叹。也许这些人的选择,对他们来说,真的就是一种解脱和释放,只要他们自己能得看开这一切,活得开心、舒服,就像鱼刺从喉咙里被拔出来的感觉。只是我自己,还会继续选择昂起头,挺直脖子,逆着风微笑......“既然你是这个命,你就得担待。”我最喜欢这一句。看似有些消极,妥协甚至带点绝望,但实质却是消极里透着积极,妥协中带着顽强,绝望中又饱含着希望。高中毕业纪念册上,同学曾说我“尘世风霜披面,理想之火不灭”,到现在依然时常默念,鼓励自己。在此与各位共勉。
祝每一个有梦的人好运!
个人感受:说实话.当我刚看到幕布拉开影片的那刻.蒋雯丽用包头话说的那些话,我就哭了.心久久不能平静.看了立春,觉得是一部特别特别好的片子,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好片子了,顾长卫比《孔雀》那时侯又进步了很多很多。
关于梦想关于人生关于选择,有时候,背负梦想的青春也许很沉重,也许有人会为此付出代价,也许退一步甘于平凡生活也会不错(例如还俗的黄四宝),也许会妥协(例如那个情愿用流氓罪为自己正名的舞蹈老师)
不过终究有人甘于坚守,等待春天。
我们每个凡人都有梦想,不同的是有些人实现了梦想,有些改变了梦想,有些人妥协了梦想。当光阴流失,四季轮回,我们是否还能在现实的背景中,怀念起曾经的梦想。
我们每个凡人都有梦想,不同的是有些人实现了梦想,有些改变了梦想,有些人妥协了梦想。当光阴流失,四季轮回,我们是否还能在现实的背景中,怀念起曾经的梦想。好好活着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王彩玲说出那句我还是处女的时候
我想很多人会觉得心酸
人不应受生活之苦
中国社会是个功利的社会,今天投入,明天就要产出。
王彩玲,胡金泉他们追求自己心爱的艺术没有错,错在他们生在了中国。在中国社会中,因为他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这种非常理想主意的情节,他们就被社会当成了弱者,可以随意欺凌。其他人自己没有理想,或者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实践自己的理想,那就把摧毁别人的理想作为自己下意思的理想。这种集体无意识扼杀了多少人对生活最美好一面的追求?恐怕已经不止千千万万了。
想想梵高,其实他挺幸运,如果他生在中国,也许他也会屈服社会的压力,象王彩玲一样,领养个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理想,而自己对艺术和生命的追求,只能期望无穷匮矣的后代了。
我无法接受某些人对《立春》的批评,他们不相信真实的生活中会出现王彩玲这样的异类,他们说这又是一部刻意展现中国社会的阴暗面来讨好外国评委的做作卖国影片。
面对这样的评论,我觉得辩驳本身有点无聊,毕竟,他们不相信王彩玲,不信任顾长卫,就算生活中真的有王彩玲这样的异类,那也是该被关入疯人院的坏家伙们,是百年不遇的偶然现象,与“真正的生活”无关。如果我说“每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王彩玲”,他们会认为我也疯了,说的都是疯话,他们不听。
可是,哪怕在不赞成王彩玲个人的情况下,我依然为她流泪了,为每个人心里的王彩玲。
这个女人说好听了是执著,拥有对抗整个世界的勇气与力量;说难听了便是偏执、妄想症,摆不清自己的位置,自视过高。生活中真要有这样的女人,她们该是令人讨厌的一群:不爱正眼看人,总在喋喋不休的说着一些半真不假的谎话来自欺欺人,高傲的态度与卑微的境地落差之大直叫人笑话。影片中王彩玲的歌剧当然是唱得好的——在那个小城市里;但真好到惊世骇俗可以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程度么?我看很不见得——北京的剧团不收她,除了市场条件所限,八成也是因为实际上与她水平类似的人太多,她并没有多么令人惊艳的突出成就。比较王彩玲出世的偏执,同样为社会所不容的边缘人,同性恋舞蹈教师胡老师就表现得更为入世:他从始至终都没放弃对舞蹈的艺术追求,他愿意当一个平凡的舞蹈教师而不
是出人头地——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不具有王彩玲的偏执,不过他的偏执是要被一个还不能接纳同性恋的社会当作普通人来接受,而王彩玲是要被社会当作高人一等的艺术家来赞扬,他们两个其实并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王彩玲是悲剧性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当然离不开社会环境的限制,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对影片细腻刻画这些社会黑暗面而不满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比较社会环境的外因,其悲剧人生更为重要的主导因素是她个人无法摆正自己人生位置的无所适从。而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文艺青年也好,文学青年也好,甚至什么“文”也不占的小老百姓,自视过高与平凡现实之间的差距才是人生悲剧的根源。要缩小这种差距,要么开天辟地努力改变外在环境,要么就修身养性陶冶豁达的情操。不管做到了那一样,成功的人我们都佩服,但失败了的,尤其是影片中表现极端又执拗的王彩铃,大多数人给予的就只有鄙夷,甚至连怜悯都要吝啬,不肯分出一点点。
我不是王彩玲,除了在叛逆的青春期,似乎也从未偏执于某件事情;但当王彩玲柔柔的叙说春天湿润的风从而自己为自己感动的时候,我的心却不得不为这个样貌丑陋的女人柔软起来;而当她无比悲愤的跪在北京剧院办公室的楼梯口高歌着“上帝为何对我如此不公”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失恋般抽搐起来,我也想随着她放声大哭,这情绪来得真是强烈又激荡。我想,大概我们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对梦想与理想或短暂或长久的追求吧,也许我们也都曾经为了梦想的破碎而在黑暗中独自哭泣或者自怜自怨吧。不说别人,我自己就曾经幻想过当商人,经济学家,作家,甚至爵士歌手。我知道每当我满怀激情写字的时候,或者每当我双腿发软站到舞台上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始轻晃的时候,那都是我内心里的王彩玲在歌唱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年轻时代的理想都叫王彩玲,遇到不如意后终于向生活低头之际也是王彩玲,直到我们叹出一口气最后终于跟自己妥协,那一刻也还是王彩玲。电影最后的片段“献给王彩玲”,我觉得顾长卫绝不是要为王彩玲的行为高歌或为她开脱,那只是一种对逝去的青春与被埋葬了的时代的最终祭奠,虔诚得近乎一个朝圣者面向麦加的顶礼膜拜。在晦暗压抑的现实之后通过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手法让影片突然充满了无限温情,这样的处理一下子让我想起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在化作泡沫之际依然痴想着王子的幸福,令人悲伤得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好电影就应该关注弱势人群,关注社会病态,这是所有正常国家里正常艺术家的做法。电影白痴的想法实在太幼稚,难道多拍几部《焦裕禄》老外就对中国另眼相看了。别把老外都想象得跟你一样傻,人家看了《立春》,才对中国的艺术家肃然起敬,才知道中国原来也允许这样的电影存在,才知道中国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专制。
看过美国的《老无所依》吗?里面的美国充满暴力、犯罪,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你经常看美国电视剧么?美国总统在里面都成反面角色„„别的国家会认为美国是犯罪的天堂?到处都是黑暗?
没看过美国片香港黑帮片应该看过不少吧,有人会认为香港治安那么差么?
看完电影《立春》,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我实在无法高兴起来。为什么要去看这部电影,一是因为这是蒋文丽演的,是她老公拍的,夫妻档;二是因为在什么电影节上获了什么奖;三是因为广告宣传,说怎么怎么好。
客观上讲,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些平凡小人物为了心中的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故事,他们那种为了美好生活而不断进取的精神,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那种追求理想的精神,的确是应该提倡的,颂扬的。蒋文丽也演得很好,为了剧情的需要牺牲了自己美丽的容貌,伴成了一个长着雀班且大门牙的丑女,当然,这无可厚非,演员吗,为了角色应该做出一定牺牲。蒋文丽对人物的心理把握非常准确,演得十分到位,她的确是个好演员。
但为什么会感到沉重呢?只有一点:这样的电影在自己家里看看也就罢了,不该拿到外国去,把国人丑陋的一面展示给外国人。
从这部电影的剧情看,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丑陋、欺骗、变态、强奸、暴力、冷漠。从人物的服装可以看出,电影反映的是我国上世纪80到90年代发生的事情,演员讲是的陕西话,很土但很生活化。有人说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这是对的。但一部电影,把很多的“丑”集中在一起,有的还通过电影的手法进行放大,这不知这其中包含了什么。就看其中的人物吧:王彩玲很丑,但她很有才华,唱歌很好,导演是想通过外表的丑来展现她的一种美,这个没有什么疑义。胡金泉长得很帅,舞跳得很好,但却有些娘娘腔,以至不能被周围的人群所接受,后来他逐渐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心态,即自卑又自恋,精神上很孤独甚至是有些变态,最后发展到企图织女民女而入了监狱。那位小姑娘为了出名,竟用了欺骗的手段,她的妈妈也是假的而且还是个侏儒,给人的感受的确不好。王彩玲的爸爸是个偏瘫患者,一句台词也没有,流着口水,傻傻的。她从福利院找的女儿又是个兔唇,周瑜的右眼好象也有残疾。隔壁的女老师虽然长得漂亮,但老公是个负心汉,携全部存款不辞而别。再加上一些反映我们中国贫穷落后的场景,现在的中国是那样的吗,为什么偏要把这些镜头集中到一部电影里,它给外国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获奖,而且是在国外获奖。电影中所所展示的很多是中国人比较丑陋的一面,其中充满了欺骗、变态、冷漠,当然我们的现实就是这样,这必须要承认。但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想,假如你看了一部意大利的电影,按照这部电影的情节场景所拍,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啊,原来意大利人是这样的,他们的社会这样落后,怎么这么多不健全的人。当年红高粱的获奖,曾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就是张艺谋把中国落后贫穷的一面展现给了西方人,而不是把我们最好的一面进行展示。
那么,西方人通过这样的电影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中国,是同情?是敬佩?是可怜?其实有这样的情节和场景,反映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和感情,这是电影人的职责,无可厚非,在自己家里放一放、看一看也就罢了。如果让它走出国门,拿到外人那里去展示,我真的不能认同这种做法。其实为了情节需要,有一个丑女也就够了,为什么非要把这样一些人物和镜头展现给外国人,如近似变态的胡金泉、侏儒般的妈妈、得了脑血栓偏瘫的爸爸、领养的得了兔唇的女儿,还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胡金泉承受不住精神压力,利用排练舞蹈之机妄图强奸小宋;一个小女孩为了出名竟用了欺骗的手段,把王彩玲甚至整个歌手大奖赛都给欺骗了;那位女老师的老公背叛了她,而且把家里的存款全部拿走了。难道我们需要展示给外国人的,就一定是这些吗?难道只有这些才能代表中国吗?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电影才能获奖吗?我实在想不出这有什么好。
在我的记忆里,所看到的外国的电影都是他们最美、最光鲜的一面,为什么我们偏要拿我们的不良形象的一面示人。有些东西我们自娱自乐也就罢了,实在没有必要让他走出国门,那就等于对外国人说,我们就是这个样子。也难怪在这次圣火传递中,有那么多的西方人敌视我们中国,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们是那么的贫穷落后,这与我们宣传不无关系。这是我看电影立春的一点感受,不吐不快。文章前后有重复,见谅.影评:
《立春》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偏远小镇的年轻人追求艺术的故事,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波澜,通过演绎这些追求艺术的青年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探讨在艺术天堂里徜徉和在残酷现实地狱挣扎的青年们应该如何继续,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实现梦想,但他们最终都被现实吞噬,从而给人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影片中我印象深的地方是影片的服装、音乐、构图、道具、景别。
《立春》的服装运用非常能凸显人物心理和地位。全篇王彩玲灰暗土气的衣服贯穿始终,让人感到她是一个外表丑陋的人,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丑,我只是有点古怪。”让人更加关注王的精神世界,反衬出王彩玲的内在美。其中有一个片段,王彩玲去北京合唱团找老师要求加入的时候,老师穿着鲜红色的裙子,王彩玲一身肮脏丑陋的打扮,体现了王彩玲的卑微,老师的傲慢轻视以及两位地位的悬殊。还有一处,在演唱《慕春》这首曲子的时候,王彩玲破天荒的在脖子上系了一条嫩黄色的围巾,很好地体现了王彩玲欢快的心情,表现了她陷入了爱情的喜悦。也贴合了《慕春》这首歌向往春天,追求美好的主题。随后王彩玲在受到黄四宝的羞辱后,悲愤地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华服,从楼台跳了先去,表现了她宁可怀着圣洁的理想死去也不怀着卑微的心活着。
音乐在片中的使用也独具匠心。影片开头一段抒情性音乐,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微风轻吹的感觉,如王彩玲自己所说,每当这时候,她自己都要被自己感动了。而歌剧一直是高雅的象征,每当王彩玲吟唱起美妙动听的歌剧时,都可以观察到屋内陈旧的家具,污浊的环境,高雅和庸俗在片中奇妙的调和,对比出王彩玲追求的崇高和悲壮。
在表现王彩玲所在的小学校时,采取的构图是对称式构图,营造出压抑封闭的感觉,体现了王彩玲困居在小环境迫切需要出去的心理,她想要飞往北京,一路唱到巴黎歌剧院。
王彩玲和胡金泉表演时,采取的景别是特写。王彩玲忘情的演唱歌剧时,看到周围毫无文化修养的观众一个个张哈欠,伸懒腰的动作时,脸上变了色,体现了他们曲高和寡的无奈,不被众人理解的痛苦。
在结尾处,在幻想中,王彩玲终于去了巴黎歌剧院,唱出了最动听的音乐。
这部影片展现了困居在小天地的文艺青年们想要突出重围的一系列挣扎,在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对立,梦想求而不得的痛苦中,让人领悟人生的真谛,感受艺术的魅力。
第三篇:理想与现实
~-6-10 字数:1615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你的运道决对不可能久长,转眼之间就会处处遇灾殃,你的喜悦不过是梦中幻想…”也许是天意,或者更像是注定了的,公爵家的女仆一时戏言唱出的词句,竟成了拉曼查的绅士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真实写照。而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则以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残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主角拉曼查的绅士,“好人”阿隆索.吉哈诺,因阅读骑士小说而萌发成为游侠骑士,行侠仗义助弱扶贫扬名万世的念头,更名堂吉诃德,从此开始为人所耻笑而又艰辛的生活--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动弹不得,被驮在驴背上回到村里;第二次出行最终以被人装在木牢里带回村里告终;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学士装扮的骑士打败后郁郁寡欢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终一病不起。路然而,堂吉诃德所走的道路,之所以为世人所惊诧,不仅在于其艰辛,更主要在于其脱离现实。这其中,如果说“艰辛”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要说它的“脱离现实”是有现实意义和讽刺意味的—在当时或是今天,当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希望无法达成时,我们怎么说?--“深表遗憾”,而如果他依然走自己的路,我们又怎么说?--“他是个疯子!”现实不像软土可以随意塑造,而活在现实中的人却又不像钻石那样善于包持本色,更何况在今天让钻石发生变化也并非难事。堂吉诃德在见到上古骑士的圣像后曾说过这样的一番话—“……这些圣人和骑士在世的时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侠仗义。我同他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圣人,为神道而战;我是凡人,为人道而战。他们凭借自己的骁勇赢得了天国,因为天国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进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还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辛劳换回了什么……。”是的,凭这样的梦想是不会换回太多荣耀或幸福的,然而,有着这样的梦想难道是一种罪过吗?试问一句,作为人就不应该有这样的理想吗?然而现实却又告诉我们什么?它说,“不”。所得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吧—伤痕,这只是他所得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难以言表,不是不能,而是不忍。不然,就听听这位好先生是怎么说的吧—“噢,先生!但愿上帝能饶恕您,因为,想让世界上最为幽默的疯子恢复神智无疑是对天下人的冒犯。先生,您难道不明白一个神智正常的堂吉诃德可能有的益处绝对抵不上他的疯癫言行带给人们的乐趣吗?……他的每一言每一行可是都足以化愁苦为欢颜啊……”这算什么?对他的感恩还是赞叹?但这就是世人给他的赏赐。再来看看他的侍从又是怎么说的吧—“说实在的,说实在的,我端详过您老人家好多回,从脚尖一直到头发梢,没发现您有什么招人爱的地方,反倒觉得您挺吓人的…您老人家无美可言…”…无需再看别的,以上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他的感情而我们的骑士他的所得又是多么的丰厚。最终有哲人说,以为世事能够一尘不变纯粹是痴心妄想,恰恰相反,一切都像是在轮转,确切地说是周而复始。春去而夏来,夏初则酷暑至,继酷暑的是清秋,接清秋的有寒冬,冬过重又见阳春,岁月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循环不止。唯独人生有限,犹如流光般地倏忽,去而无返,直抵永无尽期的冥世。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我曾经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诺。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从前对我的尊重。……”堂吉诃德的这番话出现在他生命的终点似是所谓的清醒却更像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与凄凉,讽刺与无奈。当堂吉诃德的最后时刻终于到来时,他遗嘱的公证人刚好在场,他说,从未在任何一部骑士小说中看到过任何一位游侠骑士能像堂吉诃德那样安祥而平静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对矛盾中极大的一个受难者,不平的冤魂。“这倒是很符合其赖以孕育的监狱环境,那里包藏着一切哀怨,汇集着一切悲
第四篇:理想与现实
玉和月
有些书看到最后,你回顾的就已经不只是书的本身
——题记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它已经不再是一本小说这么简单的事了。
刚开始接触穆斯林的葬礼,是在初中某节语文课上。那是正好是我初中第7个语文老师
第一节课。由于换了这么多老师,我对新语文老师的兴趣已经几乎和路边跳广场舞的大妈一样了,没多少注意力的,等待着老师走进来。
当时心里应该是还是有点期待的吧。
第一节课当然没什么出彩的,只不过觉得老师的眼神很是独特。(后来问起来才知道没习惯地形,大腿撞桌角了)和老师一起来的,是他的名著阅读,也是第一次让我知道除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叫名著的这书单上还可以有《家》,《春》,《秋》,《人生》和最重要的,《穆斯林的葬礼》。
“这段时间我想主要带领大家接受一点文学的洗礼。。。”随着这句话的开始,我最快乐的语文时光来了。老师会在一段时间内让我们看一本书,然后这一段时间都用来讨论这本书。这种方式不知道为何让我觉得很惬意。
“玉和月分别是故事中两个女主角,梁冰玉和和韩新月,一对母女。她们也确实是故事的的关键。在玉的这一条线中,梁冰玉两次被爱情所困„„”
“我认为不仅是如此,玉还是……”
从此以后的每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开始了这样的讨论。我们认真地分析《穆斯林的葬礼》这种讨论让我开始有了思考,开始真正对语文是什么感到了好奇。如何遣词,如何组句,对我来说都十分有意思。头一次,我感觉到语文在我的掌控中。
可惜,我的第七任老师很快也走了,只完成了他书单上的第一本。在最后,老师说:“这本书我最后有一个终极问题要向你们提问,玉和月究竟指的是什么。”可是和往常不一样,老师直接给出他的答案:玉是指事业,而月是指爱情。然后就离开了学校,没有讨论,只有自己的思考。
后来我一直在想老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个答案。对他来说为何事业算是玉,而爱情是月。难道说前者对老师来说是可以把玩却易碎,而后者是远在天边但是永存的么。我开始回想,老师是不是有一个想韩子奇一样的父亲,或者是有梁冰玉一样的母亲,或者他有像新月一样的恋人。。。
我最后发现这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或许对韩子奇,是一个答案,或许对我的老师又是另一个答案。对我的同学们也全都是是不一样的答案。玉和月,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对人生的终极思考。无论是在天边触不可及的永远,亦或是在手边任把玩的易逝,对我们来说都是我们所追求美好。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其实就在某种以上判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霍达在书的最后对编辑说,拿着这本书,就仿佛抱着一个婴儿。
此书奥妙如此,此话必然不假。
第五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现实的确会比理想骨感,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坚持我们的理想也未必会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很多人的理想是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梦想,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毛泽东解放中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哥白尼建立日心学说、孙中山推翻满清等等。结果,你都看到了,他们坚持了,并且成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那么面对这个骨感的世界我们要怎么坚持自我呢?这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首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事物,与其现实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要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应该是要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人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性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改造自我,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成为一个乐观,快乐的人,眼中的现实就不会如此的骨感,则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
其次,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疾病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和困扰。如果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再者,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一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他把自己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价值的主体,有其价值的需要,他需要依靠他人和社会活动及社会成果来满足其自身需要,这是我们对社会所说的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尊重,这种满足让人得到生存与发展。从个人角度说,这是他的自我价值,总而言之,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的劳动,和他人进行交换,变成你的生存和发展等资料。相实现经济全球化那样。实现自我价值,就像开出租车的,每拉一位乘客,就会实现一份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尊重和应有的工资。要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像一张巨大的资源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主,会阻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社会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选择的人生道路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坚定的信念,尽管人们都认为你错了。
最后,要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有梦想,又有追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比如说大学生,这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所以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择业时,形成了好的工作得不到,低不就的局面,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恳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年轻是一个资本,其次大学生却缺乏经验,你们的专业等等,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面子主义等等.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开集体与社会,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团体或工作单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伴好自己的角色.与他人协调地工作,完美的沟通,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一个人要想被集体所接受容纳,就必须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尊重他人,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目中无人.与他人交往应遵行四大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人际交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就是说交流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都有合理的利益,这决定了在集体中你不但要利己,而且要利他。做到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遵行四大原则,形成无形的人格魅力。实践能力。行动高于一切,当今某些中国优秀人才,到了外资企业,忽然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如一个技工,由此可见当当今的大学生应缺乏动手能力而失去许多机会与挑战.我们要学历,但不唯是学历,我们更要重视我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我们现在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将会改变,学历与技能[动手能力]并重的观念将回被社会所接受.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是一个潮流,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即很好的动手能力..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勇于面对是良师,是益友,因为挫折与失意在人生路上是少不了的.当一个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加上工作的压力与挫折,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如何找到心里的平衡点?就需要自己的调整与勇敢面对.对自己不满得人和无加以客观的对待,不要怨天尤人,因为发牢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勇敢面对,并从挫折中汲取教训,自己才能吃一趼,长一智.以后才会有长途的发展,才有进步..拥有一技之长。人们都说要样样通,更要几样更通,坚决反对样样通通,样样松.由此可见,一技之长是必须的.在人生路上如果一人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那么他们肯定会有自卑心理,觉得技不如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经营自己的短处回是你的人生贬值,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灵感,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一个成功的人士.。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在社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竞争有善于竞争。面对日益变化的竞争社会,大学生应增强竞争意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参与竞争能力。正确认识竞争,正确的竞争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必不可少。正确的竞争一定是合法的道德的竞争。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从形式说,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等。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无规不成方圆,但规则又离不开道德的维护。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要立于不败只地,良好的道德修养遇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是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形式,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