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论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主平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科学设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学习,进行理想教育实现向志趣的转化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与培养。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个体对某人或某物选择性注意的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原动力。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流的主平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高尚的师德、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感化来实现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以一种崇高的人格风范来昭示和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手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教不好的学生。”当教师怀着爱事业、爱学生的满腔热情面对孩子们时,孩子们回报给他的是整个世界,孩子们对他们所钟爱的教师,常常伴随着某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赋予教师无穷的魅力,可以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二、科学设定教学内容与目标,使学生在不断实现自我中体验成功的满足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其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在备课授课时,应时刻注意知识的前沿动态,以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源,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重点与难点的讲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把握,把新知识点的讲授安排在学生智力和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还要引导学生将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中,和原有的知识体系整合为一体;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充分调动其感官系统,使之全方位地感受自然界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使教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2.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使其具有阶段性。每一个教学目标的确定,关键在于目标激励和兴趣的产生,成功的满足是兴趣形成的核心,兴趣等于意识倾向和积极情感之和,兴趣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积极情感。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明确,又要具体;既要分阶段,又要分层次。渴望学习上的成功是每个学生的共同愿望,可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激发起他们对新的成功和满足的追求,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意识倾向。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程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讲授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提一些较难的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在讲授较复杂的课题时,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用美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科学世界的美
1.提高教学语言修养。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教师备课首先就是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修养的统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不可取代的手段,在平时教师应注意多阅读、多实践、多积累,在提高教学语言修养上花心思、下工夫。2.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出质疑。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其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对问题不断研究的过程,也是兴趣不断产生和转化的过程。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较高期望,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把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巧设悬念,善布疑局,从而使学生兴趣不断产生和转化。
3.运用客观公正、恰到好处的评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至关重要。教师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都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在有意识地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提出要求,会使学生有自信而不断地奋发努力,但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多表扬,少批评,平时注意观察学生有哪些方面的爱好、特长和缺点,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二是表扬不能随意滥用,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三是评价应因人而异,一般来讲,男生易接受批评性的影响,女生易接受表扬性的影响。对成绩差的应多表扬,对成绩好的要严格要求,对外向型的要多批评,对胆小自卑的要多鼓励。
四、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自主学习,获取做学习主人的乐趣
让学生参与实践,可以尝试做以下工作:一是教师应把握最佳时间,传授主要的学科知识,给学生留下适当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灌输与引导相结合,灌输注意精讲,给学生必要的知识铺垫;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唤起深入研究的欲望,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热爱思维,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人。二是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求知环境。根据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充分发展,思维独立性和判断性尚未完全形成,好奇心、求知欲强等特点,组织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参加各种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小组等,这有助于学生涉猎各种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造力。三是开展主题学习竞赛活动。教师在学生围绕主题参与、备战竞赛过程中,诱导他们深入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体验研究学习、发现学习和创造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一种做学习主人的乐趣。
五、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志趣
调查发现,青少年阶段有目的地钻研某一问题而主动深入阅读有关材料的很少,大多数学生阅读课外资料仅仅是为了追求其中的情节或趣味,优良的兴趣品质不仅应该是广阔的,而且应该形成某一占主导地位的中心兴趣,才有可能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形成“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的稳定志趣。此外,还应深入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用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熏陶学生,培养他们执著追求、不畏艰险、积极探索、勇于献身、热爱科学、探索世界的科学精神和志趣。
第二篇: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从哪方面入手更加行之有效呢?小学阶段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兴趣第一,我们作为管理者,只要引领广大教师在遵循这一教育规律同时,努力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学生自主学习自然会落到实处。
关键词: 自主 兴趣 策略 有效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其中的自主学习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没有自主,合作就失去了根基,探究也没有了活力。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关键要在“自主”上下功夫。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
在课程改革工作,我和老师们积极参加十五区“自主学习”群体课题的研究,以课题推进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题引领的进程中,我们立足在语数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达到强化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回首走过的课改之路,反思课题研究历程,通过对课题全过程进行梳理和认真分析,总结并提炼出以下十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一、十种策略阐述
策略一:通过自主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疑问和惊奇也最容易诱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激疑”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好问的心理特点,围绕知识的关键点,巧妙地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兴趣在探索中不断被激发。
语文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拨动学生好奇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总结以下设疑导学的方法:⑴根据课题质疑导学。⑵根据课文首尾质疑导学。⑶抓住重点句质疑导学。⑷提出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导学。⑸根据课外延伸质疑导学等。
数学教学中,⑴出示相关物体设疑导学。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节课之前,教师把一把只有两条腿的破凳子拿进教室,并故意放在显眼之处。学生纳闷不已,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不用老师多说,学生对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完后,教师再让学生显显身手,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破凳子修理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功感。⑵联系生活实际,设疑导学。如一位老师在教授比例的应用时,给出自己房间和摆放家具的长、宽和比例尺,请学生当设计师,为老师设计房间。⑶竞猜引入激趣。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老师在大长方体中放入一个小正方体,小正方体中装入一个要研究的不规则物体土豆,将其放入讲台之下,让学生猜老师带来的是哪种物体,它的周长、体积怎样求?当学生看到土豆时先是一愣,仿佛在说:这怎么求呢?学生产生好奇,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动脑筋提出多种求体积的不同方法:有的说利用土豆占水的空间大小求土豆的体积,有的说用橡皮尼包住土豆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就可以求出土豆的体积,还有的说把土豆切成正方体的小块就能求出土豆的体积„„⑶教师出色“表演”激疑导学。如教学“年、月、日”一节,探讨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时,教师先让学生从年历上连续说出几个不同的年份,老师立刻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有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流露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这时,教师把判断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识。
策略二: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经走进课堂。它的优势就在于,可为教学提供直观、形象、鲜明、有趣的条件。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的画面使抽象变具体,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迎刃而解;优美动听的音乐能激发学生情感;丰富的影像资料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大量的有关信息加大了课堂容量,与课内知识形成互补。
学生面对色彩丰富、直观形象的课件,好奇心被激发,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自然会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数学学习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成了一种乐趣。大量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新颖、有效的优势,就会让我们的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的语数课堂会更加充满活力。
策略三:通过学生自主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元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即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评价自己、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体验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喜悦,而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评价课上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发现自身和他人闪光之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为学生提供学会赞美别人、增进友谊的机会和时空。语文课堂上可以让生生之间进行美读评价、自主板书评价、引进资料评价、小组合作展示评价、作文进行自我和互相进行星级评价等。
数学课上,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充分尊重学生让生生自主评价。如**老师在教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求18和30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后,有的小组想采用列举法,有的小组想采用画集合图的方法,有的小组想采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还有的小组想采用短除法,到底谁的方法好呢?老师没有做判断,而是让学生小组间互评,说说谁的方法好,为什么?通过他们自己比较分析,生生评价,老师发现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比老师强调用哪种方法,更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实效性更强。
2、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评价作业。
以往在学生作业本上只有教师的批语,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再次订正后,学生的错误率依然较高。所以,教师在练习课上,不再一言堂,而是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自己和他人练习的评价中去,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纠错、自我完善。在此基础上,充满自信地把作业交给老师批阅,我们发现这样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数学六年级下册中,《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教学,这一内容本身不是难点,但学生刚刚接触这两个公式,对于它的运用,总是出现混淆的情况,即使老师多次提醒,有的同学仍然出错,于是,**老师在课堂练习中,有意识让学生先自查,然后在小组内互查,看谁是一个合格的小老师,学生顿时兴趣大增,都非常仔细地检查起来,一会儿就有学生找到了“求侧面积时,用的是体积公式,而求体积时,用的是侧面积公式”的错误,并圈出来,给同学的作业做一个小小的评价。老师趁热打铁,接着追问:“做关于圆柱的练习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很快能领悟到这些平时自己都会出现的小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评价,倾听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让学生巩固了旧知,梳理了知识点,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从此以后学生再做相关题时,错误率大大降低了。
从中看出,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和知识建构。
3、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评价,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情况的评价,包括学生思想、情操等非智力方面的评价。而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在评价中,首先让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听了别人的发言,才能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学生再差,教师都应给他评价别人的机会,因为评价别人的过程也是展示自我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过程。
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善于倾听别人提出的意见,对于正确观点学生予以接受,而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进行反驳。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不断完善自我。并通过小组间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及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等多种自主评价形式,提高学生展示自我、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
再次,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氛围,而学生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相互竞争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总之,学生自主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民主、富有活力。
策略四:通过建立语文成长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开始,我们给每个学生建立了“语文学习成长档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校根据研究年级段语文知识目标的不同要求,同时从培养学生乐学语文、会学语文、善学语文出发,精心设计袋内内容,做到内容专题化、设计美观化、数量星级化、评价小组化。教学干部设计好一套方案后,及时召开语文老师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大家将成长档案内容定为:背古诗我能行、我的成长日记、看优秀书刊我能行、摘记我能行、写作文(日记)我能行。
学校定期组织成长档案袋交流展示的同时,我设计了一份家长对成长档案袋的调查问卷。从家长的反馈看出,100%的家长对学校这一举措非常支持,对老师们此项工作十分认可,他们认为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此举效果显著。
策略五:通过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猜想是数学中的一种思想与方法,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的一种似真判断。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猜想验证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猜想——验证”是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有效方式
**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数学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已知道了“比”、“比的性质”“比例”的概念。从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猜想、归纳、类比、推理的教学活动经验。所以在这一阶段,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基础。于是,谢老师设计了这节课的基本教学框架:提出猜想——验证——形成共识——知识运用。
在“提出猜想”这一具体环节时,老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比例概念,然后让学生举个例子,(板书比例式)告诉学生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接着让学生猜想:你能猜一猜比例外边的两个项叫什么吗?中间的两个项叫什么吗?你能猜一猜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很容易猜出“外项”、“内项”两个概念,在初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他们再猜“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有什么关系”时,积极性很高,想法很多,有的猜到“比例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前两个猜想教师予以肯定,教师再因势利导追问后一个猜想,进入“验证”环节:这些猜想在比例中是否成立呢?请你们用板书中的比例式验证一下,你得出了这个规律是否每个比例式都具有呢?有没有问题存在呢?小组合作验证。
学会知识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展开联想,验证求真。这样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有深度。
策略六:通过教师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的,有关研究表明,学业成绩好,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小学生,其学习兴趣就高,学习信心也足,而兴趣高、信心足反过来又促进了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相关。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自觉、积极地从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学干部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结合校内外的优质课,吸纳优秀教师的经典评价语并打印成册,老师人手一份,作为老师们教学资源。老师们结合课堂具体实情,灵活运用,做到:评价具体、有针对性、感染力强、激发情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七: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借助游戏创设情境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领略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如教学“动物乐园”时,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情境图,说明这是一个美丽的动物乐园。“乐园的主人是谁呢?”学生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时,教师说明:“主人就是我们,我们一起随音乐去动物乐园吧!”随后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给学生戴上头饰,扮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分别将各种动物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的问题,并会用符号来表示。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学会了要学的知识,而且还全身心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借助比赛创设情境
小学生普遍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总想找机会显露自己,以便赢得老师的赞赏或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旦他们在竞争中获胜,就会对自己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如“猜谜语”、“夺红旗”、“接力赛”、“开火车”„„使学生在适度紧张竞争氛围中增长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3、创设“成功”情境,增进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不断的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的快乐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有助于激起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教学“6的加减法”时,贾丹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朋友找帽子。教师先出示一幅情境图:在蔚蓝色的天空下,一群小朋友在快乐做游戏,他们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上都有不同数字。手中都拿着一张卡片,绿绿的草地上长满了含苞欲放的鲜花,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帽子被吹跑了。接着告诉学生:只要你能正确地算出卡片上的题,就会帮助小朋友找到他们的小帽子,小朋友就会向你说一句感谢的话,花儿就会向你绽放。“想不想看到花儿绽放的美丽瞬间?”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无限地热情,他们纷纷举起小手。果然,每一朵花在同学们一次次的正确回答中绽放了。教师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学生不但学会了所学知识,而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在教学中注意有效情境的创设,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了自学能力。
策略八:通过展示专题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作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以“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巩固并拓展知识”为导向,进行率先变革的呼声鹊起。课题组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不同内容,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语文作业。
1.读课外书
通过读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事先让学生读某一专题方面的书籍,然后组织一次专题班队会活动,如召开长征故事会、成语故事会、名家作品诵读会等。
2.编课本剧
对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或具有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可以抛开书本文字的束缚,让学生在课后自行编排、自行制作道具,在课内一展身手。
3.汇编资料
围绕某一专题,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书籍、上网等查阅资料完成任务。如:⑴谈谈你对北京近五十年某一方面历史的了解(可从建筑、饮食、穿着、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着手)。⑵你对中国申奥有什么看法?假如让你向奥委会讲解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你怎样讲?⑶你知道(wto)世界贸易组织吗?加入wto后有什么意义?⑷请以“海啸”为题,写一份专题报告(建议:什么是海啸?形成原因、著名海啸、危害、如何防范等方面撰写)。⑸请以“汽车和我们的生活”为题,写一份报告„„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命题有些过难,但要相信孩子,即使他们观点不成熟、有欠缺也无妨。通过实践,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筛选信息、解决问题能力。
4.自编作文集
“教育是心灵的转向!”柏拉图的话提醒我们:教育应不断的扶植、巩固并满足这种需要。
“自编作文集”正是根据这种需要,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得意作品,自己设计封面、自定书名,从目录、写序、排版设计、打印、美工、装订等。让学生在“出书”过程中,不仅具有挑战性,更富有自主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了创新意识。这项作业,深受学生喜爱。
综上所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寓学于乐”的创新型趣味作业,应该不断地推广应用并延伸发展。
策略九:通过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阶段正式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黄金年龄,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扬起思维的风帆,才是教育的使命,只有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才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因此,语文教师课堂上要重视利用想象这把金钥匙,通过创设想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刘娜老师执教《惟一的听众》一课时,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想一想成功后的“我”怎样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与敬仰呢?情到深处,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有的孩子说可以通过媒体,给老教授写一封信;有的说可以通过网络或创作一首诗;还有的说可以为老人拉一支曲子或读一读这篇文章等等。思想的火花在不断碰撞,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之后,老师给足学生创作时间,这时,大家有的埋头专心写诗;有的绘声绘色朗读课文;有的两三个一起合作完成作品,此时的课堂犹如平静的湖水荡起圈圈涟漪。汇报时,有一组同学采用了媒体这种渠道,其中一个作为记者问:“请问您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什么呢?”另一个作为文中的“我”深情地说:“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默默支持他的人,而在我背后支持我的人是一位与我毫不相干的老人。是她,在我放弃练琴的时候,使我重新架起小提琴;是她,在我失落的时候,给了我希望之光;是她,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辛苦的练琴之日。虽然,一句谢谢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您,我每天清晨里惟一的听众!’” 策略十:通过让学生畅谈个体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语文课程表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上,老师们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体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刘娜老师执教《惟一的听众》一课时,在学生充分理解老教授的用心良苦后,同学们体会出老人给我的不仅仅是鼓励,更是一种爱,此时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请你用一两句话谈谈对爱的理解。”片刻沉思后,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爱是默默无闻的。”有的孩子说“爱如清茶,不细细品味是品不出来的。”有的说“爱是一种无声的存在,它是人们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对文章的不同感悟,让同学们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此时,大家的情感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使人如沐春风一般,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语文课文不仅是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挖掘课文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文之中,才能打动
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情感盎然。学生有了如此深刻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二、十种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几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在“学习——实践——交流——总结”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深深感受到学生们在成长着,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学习的兴趣在日渐提高着。
(一)从对学生调查结果看,学生对语数两科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为检测学生对语文数学的学习兴趣现状,我们在2005年3月对五、六年级93名学生进行数学、语文两科课程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共下发93份收回93份,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分析:1.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对数学有浓厚学习兴趣或有兴趣的学生占88.17%,一般的占8.71%,仅有3.12%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在课堂上能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占32.26%,偶尔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4.52%;对于书本内容和老师的讲解产生过怀疑的学生占3.23%,偶尔产生怀疑的占47.31;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努力思考的学生占55.91%,有时思考有时放弃的占44.09%;作业完成后,会主动预习复习的占32.26%,看看数学报一类的占38.71%;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努力思考的76.34%,不做的仅为2.15%;每次考试前,先整理后复习的学生为69.89%,看一书下的为25.81%;认为自己肯定能学好数学的占61.30%,估计行的占36.56%,肯定不行的仅占1.08%。以上统计结果说明我校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整体来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问题意识比较强;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题,近8成的学生能独立思考钻研解决;7成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还有3-4成学生有阅读与数学相关的报刊兴趣;学生对学好数学不但有兴趣,而且非常有自信心。2.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⑴学科兴趣: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对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或有兴趣的学生79.57%,一般的占18.28%,仅有2.15%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⑵搜集资料兴趣: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有浓厚兴趣或有兴趣的学生占86.02%;⑶思考兴趣: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喜欢独立努力思考的占53.76%,愿意思考但不会时放弃的占39.78%,不愿思考的为0%。⑷课上交流兴趣:课上小组交流和汇报时,积极主动参与的学生为78.49%,听从组长安排的占19.35%,不愿或很少参与的仅占1.08%;课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有54.84%的学生是积极发言,受到老师表扬,34.41%的学生是自制幻灯片,对小组出色的组织者感兴趣的为10.75%。⑸课堂质疑兴趣:对待课堂上能或偶尔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占96.78%,对于书本内容或老师的讲解经常产生怀疑的占2.15%,偶尔产生过怀疑的为44.09%,从来没有怀疑过的为53.76%;⑹作业兴趣:作业很有兴趣完成的占77.42%,只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占18.28%,没兴趣写不完或不写的为2.15%;作业完成后,主动预习、复习的54.84%,只是看一下占39.78%,不预习的为5.38%;你最喜欢的语文作业中45.16%的学生喜欢编课本剧,其次是课外阅读占20.43%,写字词、朗读课文均为11.83%,再次是写摘抄仅为6.45%。⑺阅读兴趣:喜欢并经常课外阅读的学生为52.69%,偶尔阅读的为41.94%,从不阅读的为5.38%。⑻考前复习兴趣:每次考试前,先整理后练习的为74.2%,23.66%的学生看一下,只有2.1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⑼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有60.22%的学生认为自己肯定能学好语文,36.56%的学生估计行,肯定不行和估计不行的学生为3.23%。结果分析: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学生们整体来说对语文的学习很感兴趣,8成学生愿意主动搜集资料,学生们课上愿意主动与人交流,学生最希望课上得到老师鼓励性的评价,部分学生对自制幻灯片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从中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对质疑兴趣非常浓,而且少数学生敢于怀疑权威。学生对老师留的作业近8成学生很有兴趣并积极按时完成,在老师常留的作业中近5成学生最喜欢有创意的编课本剧,可见新颖的有挑战性的,能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作业,学生更加喜闻乐见!有5成多学生喜欢并经常进行课外阅读。考试前近7成学生愿意对知识进行整理并做相关练习。9.5成的学生对自己学好语文比较有信心。3.我们对五1班学生语数两科学习兴趣情况进行了研究前后的对比,结果如下:略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该班学生对语文数学两科的学习兴趣均有显著提高。
(二)从老师们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数两科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语数老师普遍认为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明显增强,学习主动性也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课前自觉预习、主动收集资料的学生多了;课堂学习的气氛浓了,学生们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合作解疑,口、眼、耳、脑和双手得到解放,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探索、自主搜集、自主阅读、自主讨论、自主解答、自主概括、自主寻找规律、自主汇报、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积极性高涨了。学生们在丰富多样的学习交往形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与分享,也学会了做人,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学生们不仅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而且质量有所提高。
(三)从家长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数两科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校每月一次家长代表会,每学期一次全校家长开放日。从家长的反馈来看,无论从课堂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孩子在家学习情况,家长对学校语数两科教学非常满意,认为老师们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我们常听家长说: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学习,我们放心!总之,老师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比较充分发展。
三、十种策略遵循的原则以上十种策略,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1)学科特点原则;(2)教材内容原则;(3)学生实际原则以上十种策略只有在遵循以上原则基础上合理运用,才能取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效。此项课题在十五已经结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心教学管理干部,我将和各校教学干部一起带领全中心广大教师继续以“十一五”课题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寻求新的有效策略,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每一位教师自主而有专长地发展,推动我们温泉中心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参考文献:1.《学生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使用全书》人民中国出版社 孙永清 马仁真 主编2.[1]乌美娜 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高利明,教育技术的aect定义及其启示,电化教育研究,19953.《数学课程标准》4.《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梅瑾 上海青浦佳禾小学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的模式,丰富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烘托教学气氛。根据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能适时运用教学实物生动辅助教学,我们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 视觉冲击 听觉刺激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是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前提,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信息技术让我们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多种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这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完成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英语,学好英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随着当今社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的模式,丰富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烘托教学气氛。根据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能适时运用教学实物生动辅助教学,我们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一、动态的视觉冲击
如Oxford English <3BModule3Unit2 Shapes>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授三个关于形状的单词:rectangle, triangle和circle.一个句型It’s like a „指形状像什么东西。如果教师采用看图片、领读、跟读的传统教学手法,那学生肯定学的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会收效甚微。而本节课教师创设去欢乐谷春游的情境,让欢乐谷里的卡通形象蚂蚁乐乐带着小朋友去参观游乐场里不同的游乐项目导入新知。第一轮教学实践中,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游乐项目的图片导入,令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图片在这堂课中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沉闷,学生对这些静态的图片无法产生共鸣,学生的兴趣点没有被很好的激发。在第二轮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充分利用多媒体,在课的开头即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欢乐谷游乐设施视频录像,用视频动态的图像吸引学生,产生强烈视觉冲击,使学生一开始就身临其境地走进欢乐谷,仿佛回到了春游时的场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变的“有形”“有趣”,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的听觉刺激 1.丰富的声音
动态视觉的冲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声音的加入,能使画面上的视觉形象更加丰富、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特定的情景气氛和环境,使学生观看画面时产生完整的感受.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巧借声音,拨动情感琴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OxfordEnglish5BM3U2 Different noises一课中,要学习一个关于外星人的小故事。如果只是依次出示图片然后边描述故事边学习新知,那么即使一开始学生对这个故事有兴趣,也很难保证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本节课第一教时中,执教老师在课的导入环节就让学生先听“嗡嗡嗡,嘶嘶嘶”的声音,这声音一出现,学生的好奇心就被调动了,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然后老师适时结合图片,将声音逐步提高,由远及近引出外星人乘着飞船来到了地球。导入时,教师对声音的运用一下就扣准了学生的心弦,起到描写、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外星人来到地球发生而来什么故事呢?教师借外星人在路上听到令他不愉悦的卡车轰隆隆的声音,然后飞到花园里,但又听到非常刺耳的尖叫的声音,他感到很害怕,于是飞到了农场上,听到令他激动的欢呼声后跳出飞船走进花园里,这时听到了让他感到开心的笑声并因为这个声音结识了他在地球上的好朋友。在故事每个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适时借用声音这条贯穿整节课的线索,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听觉感官参与记忆,保持学生的浓烈兴趣。
第二课时的故事是围绕外星人和新朋友度过美好一天展开的。老师继续借用声音刺激学生感官,从外星人听到喜欢的令人振奋的闹钟声,开始,到和新朋友去学校参加足球比赛并赢得比赛后听到大家的欢呼声,感到非常兴奋。然后听到流行乐队的歌声,感到非常开心。随后穿插突如其来的雨声,让外星人感到恐惧。最后在新朋友家里共进晚餐时听到的甜蜜的笑声让外星人感到温馨。
这两节课教师借用一个又一个特定场景下的声音自然流畅地把每个不同场景的故事画面有机地贯穿为一体,不仅起到了“声音桥梁”的作用,更使学生在每个环节听觉的震撼下,被故事跌宕起伏的发展深深吸引,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参与度广,从而在此后的故事复述表演环节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2.美妙的音乐
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歌曲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众所周知,英语老师常借助歌曲导入主题,丰富学生生活,学生在歌曲或优美或欢快的节奏中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而OxfordEnglish5BM3U2 Different noises第二教时中教师对歌曲的运用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的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在热烈传递情感和语言信息的过程中,使英语学习效果自然水到渠成。第二课时有个环节就是外星人和朋友参加足球比赛获胜后流行乐队唱歌为他们庆祝。这时教师适时插入了一首脍炙人口激励斗志的英语歌曲,全班学生起立和着节奏一起欢唱,激昂的乐曲一下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听觉刺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次又一次被激发,并在此时此刻达到高潮。通过听音乐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自然中得到了发展,它就像催化剂,能把感觉转化为语言来表达,能加深印象,唤起回忆,刺激联想,激发美感。学生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享受着英语学习的过程。
三、综合运用信息技术
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综合运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视、幻灯、录像、音乐等,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意境。尤其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大量视听信息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有趣的图像,动听的声音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眼、耳、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持久性,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课堂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块重要阵地,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各个感官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丰富创新力。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漫长的英语教学当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学习环境,要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掌握所学知识,有效调动五种感官,做到眼到、耳到、嘴到、心到、手到,才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他们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和富有成就感。当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会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
[参考文献] [1] 施嘉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2]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8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4] 王耘.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1 [5] 朱浦.教学理论探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6]龙晓君 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定位 教育技术导刊 2007--06
第四篇: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史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是必修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思考的问题。信息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心理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认识就快。否则,就慢或干脆不接受。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发现“错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word绘图工具的使用”一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板报,并且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然后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带着疑问,学生就会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老师讲课的模式基本一致: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如此循环往复,教师在社计教案中所提到的教学方法,也仅仅是讲练结合,多媒体演示等,这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效果一定不是最好的,因此,在讲“信息安全”一节时,提前准备了一个有关短息诈骗的短片,当我演示短片时,大家神情专注。我问大家短片中的女士做的对吗?大家回答不对。我问什么地方做错了?大家却会答不出来。我又问身边有没有人遇到过着中情况呢?应该怎么办?引出如何运用所学信息知识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则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选择或编制合适的课堂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多媒体信息表现出来,如:在学习“数据通信”一课中,我们可以再设计中加入一些有声有色的动画,形象直观地给学生一个印象,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技术论文:
再谈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沙市宁乡县白马桥滨江学校
袁正连
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早巳毋庸置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兴趣对于学习的最大作用呢?
一、精彩开场,创设氛围。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开场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特别是语文,学生自认为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之始,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他们的精神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定学得用心、学之有效。
有经验的老师是从不忽视开场白的,我也在这方面也努力而为。如学习《草原》一课时,我与学生展开歌唱、吟唱草原的歌唱、诗歌比赛,激起学生对草原的神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如学习《童年的发现》一课,我先神采飞扬地讲述我童年时候的两个自以为了不起的“发现”,引得学生哈哈大笑,也引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学习古典名著一单元时,我在布置学生充分搜集资料之后,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与欣赏,激发他们对名著阅读的最大兴趣,以收获阅读的乐趣与喜悦。如此等等,精彩的开场师生一起活动,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很善于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进入课堂以前,精心设计一下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开场白,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巧揭题旨,激发兴趣。
如何出示课题,如何引导学生审题、解题,对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很大,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仔细考虑,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例如:我在教《桥》一文时,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桥”引导学生:“初看这个标题时,你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同学们都说是村民走的木桥。我没有否认同学们的回答,而是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寻求答案,最后得出标题中的“桥”既指村民走的木桥,又指老村支书用自己的生命在洪水淹没村庄之际,为村民搭起的生命之桥,一语双关,这样,既揭示了题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紧扣文本,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的兴趣,还得从文章本身入手。(1)从字词句入手培养兴趣。
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的要求。大师级的文章尤其讲究语言准确,以便恰如其分地反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易为读者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和其有特色的用词来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品味,以提高兴趣。
《晏子》一文开头写道:“„„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其中“乘机侮辱”是全文的文眼,表现出楚王的高傲与别有用心,文章又以“从此以后,楚王不得不尊重 晏子了。”来结尾,这样的对比措辞足以引学生体会到晏子的巨大能量与高超的语言魅力。又如《金钱的魔力》中以准确的语言对比描写如:“终于等到托德把手头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他才从一堆无人问津的衣服堆里随便翻出一件大小并不合适的丢给他„„尊贵的公爵殿下„„”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小市民的金钱至上、唯钱是论的丑态。如能通过这些比较阅读可使学生领略到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产生兴趣。(2)从内容入手培养兴趣。
教材中所选的范文一般观点鲜明、思想性强。学习阅读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各种优情感,接受正确的理论教育,使之学有榜样,从而提高觉悟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极大的帮助。如《趣味语文》从一则笑话故事引出交通安全之重要,所说道理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如从《杨氏之子》中领略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幽默、含蓄、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做好范读,激发兴趣。
良好的范读胜过讲解,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备课时,我反复阅读课文,领会作者意图,理解中心意思,然后大声朗读,自我鉴定,努力做到使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教学时就可以在适当时机,用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感情,唤起思想共鸣。如教学儿童诗《我想》时,我以未泯的童心、轻柔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全班同学沉浸在充满幻想、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听后不少学生抢着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奇特事,范读起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由于我重视范读,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为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 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由于这种情感障碍,还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撤擅于把握设计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给予他们,并给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你挺棒的!”“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的进步真不小!”„„心理学认为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体会到一种快乐,从而产生了兴趣。
六、多种形式,引唱主角。
大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应当充分利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这样学生投身参与的学习效果大大胜于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真可谓“事半功倍”。
另外鼓励学生将课本改编成课本剧、表演,演后再讨论评析,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老师只有幕后作指导。还可以改变学生“排排坐”的形式,采取“圆桌式”,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起平坐”地进行讨论,留出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走出来发言、表演。还有像诗歌、散文采取配乐欣赏的形式,不是简单找一段音乐边放边朗读,或者直接播放事先配乐的朗读带,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意境和所表达感情的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来配,看谁的配乐与诗文的内容、意境、感情、主旨最吻合。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是语文课又是美学欣赏课。既学语文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能不有兴趣吗?
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教师退居“第二线”让学生唱主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反还会学得更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还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一句话:真正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