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5 10:2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

第一篇: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

一、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的基础和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量已超过300万个,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比例为1.1%~1.5%,其高能耗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际上普遍通过应用节能、节水、低碳等技术产品以及先进管理方法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美国政府实施了“数据中心能源之星”、“联邦数据中心整合计划”,欧盟实施了“数据中心能效行为准则”,国际绿色网格组织开展了数据中心节能标准制定和最佳实践推广,建立了绿色数据中心的推进机制,引导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的提升。目前,美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使用效率(PUE)已达1.9,先进数据中心PUE已达到1.2以下。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迅猛,总量已超过40万个,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5%,其中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仍普遍大于2.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节能潜力巨大。同时,数据中心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其设备废弃后造成较大污染,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为推动我国数据中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守的布局导向、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措施;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据中心的相关节能环保要求。同时,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陆续立项和出台,第三方民间组织也启动了数据中心绿色分级测评。为强化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我们制定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拟分重点、分领域、分步骤提升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的推进机制、引导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全面提升为目标,在现有绿色数据中心工作基础上,优先在生产制造、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重点应用领域选择一批代表性强、工作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的数据中心,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创建工作,以技术创新和推广为支撑,以标准研制和技术评价为保障,使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引导数据中心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能效提升与低碳环保并重。大力提升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分布式供能,切实降低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耗,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加强废弃设备回收处理等,全面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2.分类实施和指导。针对不同行业、地域、规模的数据中心进行试点,强化新建工程项目的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增量;提高现有数据中心设备的利用率,积极开展节能挖潜,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3.技术与管理并行。在支持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各单位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技术与管理两手并行推进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提升。

(三)主要目标

宣传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产品和运维管理方法,培育和发展一批第三方检测评价、咨询机构,支持和鼓励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的提供商。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体系、创新与服务体系,构建试点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指标监测体系,确立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和评价体系。

到2017年,围绕重点领域创建百个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试点数据中心能效平均提高8%以上,制定绿色数据中心相关国家标准4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和运维管理最佳实践40项,制定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三、试点内容

(一)积极开展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推广

数据中心关键设备生产企业要加强生态设计,提高设备能源使用效率,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采用易于拆解和回收处理的设计。试点单位要加强绿色智能服务器、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热场管理、余热利用、自然冷源、水循环利用、分布式供能、直流供电等技术和产品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技术、产品的鉴定和推广,编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

(二)提高绿色数据中心管理水平

试点单位要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明确数据中心节能、低碳、节水、污染控制、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的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将节能环保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开展节能环保水平自监测工作,定期统计、分析并上报监测结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三)建立试点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指标监测体系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定期统计试点数据中心的自监测数据,并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试点数据中心节能环保基础数据库,根据地域、行业、规模进行分类研究,组织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试点数据中心现场监测,摸清我国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现状,把握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

(四)完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形成国家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标准化机构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评价方法,制定完善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推动已有行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并在能源、生产制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在已有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涵盖节能、节水、低碳、运维管理办法等绿色指标的评估和评价方法,对试点数据中心进行分类评价,并开展动态监督,进行抽查。

(五)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整合行业现有资源,建立集政策宣传、动态监测、数据统计、标准研制、试点评估、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服务于一体的绿色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第三方检测评价机构、节能服务公司等。鼓励试点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拓展合同能源管理,研究节能量交易机制,探索绿色数据中心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模式。

(六)开展国际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机制和渠道,探索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贸易机制创新。鼓励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加强国际合作,跟踪和引进绿色数据中心前沿技术,探索国内外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共通机制,举办专业培训、技术和政策研讨会、高端论坛、产业对接活动等。

四、组织实施

(一)试点地区申报与确定

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通信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能源管理部门于2015年5月31日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试点地区书面申请(见附件1)。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根据地区发展和行业现状确定试点地区、领域和数量。

(二)试点单位申报与推荐

试点地区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试点领域和数量及有关要求组织本地区试点单位的申报工作。

试点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3.首批试点优先考虑生产制造、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领域,且符合《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布局导向的数据中心;

4.经营因特网业务的数据中心,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等政策法规的要求;

5.申报单位要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具有完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GB 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具备开展持续监测的能力,并建立了节能环保数据统计分析制度;

6.对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工作思路,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较强的节能环保投入能力;

7.原则上应于2016年2月31日前完成试点创建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

申报单位按照《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申报材料》(见附件2)填写申报材料。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推荐意见,连同各单位申报材料(纸质材料一式三份)于2015年7月31日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电子版同时发送至jienengchu@miit.gov.cn。

(三)试点单位的审核确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对被推荐单位进行文件评审,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推选意见。在适当结合地域、行业、规模等因素基础上研究确定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公示,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四)试点创建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落实试点地区创建方案,加强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创建的指导和支持。试点单位依据申报材料中的创建方案确定的目标、工作内容等认真组织实施,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目标责任,确保试点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试点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创建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由于条件变化,需要进行较大调整的,经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批准。

(五)试点评价

试点单位根据试点创建完成情况提出评价申请,原则上申请时间不得晚于2016年2月31日。试点数据中心定期统计节能环保水平自监测数据,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有关机构对试点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持续监测,依据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印发)对其进行评价,达到要求的数据中心列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有关机构对有效期内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从“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中予以撤销。

(六)总结和推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结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经验,开展宣贯和培训,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以及建设和运维指南,分类指导绿色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及运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通信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能源管理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总结和监督制度,对试点工作实施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

(二)发挥专家队伍指导和支撑作用

成立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专家组,充分发挥有关院士、专家作用,协助开展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试点评价指标的研究,协助开展试点推荐、评审、监测和确认,指导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以及建设和运维指南的编制,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引导和支持

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方案中提出的项目,符合国家能源管理中心、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予以优先支持;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将其列入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财政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同时,要加强对试点单位指导,对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抓紧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四)探索机制创新

探索在数据中心领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量交易等相关政策。探索建立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和融资平台,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五)加强人才培养

利用现有的人员技术资格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数据中心相关人才的培养,制定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和认证等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

附件:1.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申报材料

第二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0603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

为全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重要部署,发挥专利导航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指导作用,探索知识产权支撑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实现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专利协同运用等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以建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为目标,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2001年启动建设,2012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15年获批国家高新区。现园区面积54.35平方公里,从业人员6.407万。

2014年,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局,配备5名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近年来,特别是2014以来,高新区坚持以创促建,构建了以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生物技术和新型光电产业为补充、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1”现代产业体系。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始终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 1

展数控机床、粮食机械、工程机械等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并培育了一批体量大、质态优的骨干企业,其中粮食机械、锻压机床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60%、30%以上,牧羊集团粮食饲料机械产量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二,扬力集团、金方圆公司、扬锻集团位列全国锻压行业前5强。生物技术和新型光电产业坚持建载体、引人才、育企业“三合一”,充分做大产业规模,近几年产业规模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态势。现代服务业立服务于制造业,荣获“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幅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2.5%,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列第5位。

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高新区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园区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截止到2016年底,高新区企业达到1900家,规模以上企业173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高新区举力打造创新主体集聚新高地,先后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百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清华智能装备科技园、扬州大学科技园、济南铸锻所扬州分所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联动发展格局,并精心打造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一批主题创业载体,建成了“上市基地创新 2

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及“邗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企业孵化器。

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期间,高新区广泛开展专利维权援助工作和知识产权培训,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高新区创新优势不断积聚,知识产权产出快速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5.7%,2016年,新增专利申请?件、授权?件,分别是2013年的?倍和?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件、授权?件,分别是2013年的?倍和?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1件,增长?件。商标注册1080件,万人商标注册量154.5件,著名商标58件,驰名商标9件,均取得显著增长。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日益突出,60%以上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5家企业完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家。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增强,4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项,1件专利荣获省级专利奖项,1人荣获优秀发明人奖项。2016年,高新区知识产权许可/转移金额高达?万元,知识产权质押金额高达?万元。

二、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重要部署,加快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着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高新区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3

并优化创新质态为基础,以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为保障,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大力弘扬知识产权先进文化,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能力,为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成效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数控机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数控机床主体、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重点发展方向取得较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园区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面实现产业、知识产权、人才和园区建设并进发展,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活力强劲、成果转化高效、保护措施有力、管理体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的知识产权强区。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大幅提升。

以“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为原则,专利申请数量、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省前列,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国(境)外专利申请稳步提高;商标注册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

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计划,到2020年,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30%以上,申请国(境)外专利的企业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3.5%以上;

到2020年,高新区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5000件,发明专利申请累计超过4000件,PCT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50件,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800件,每百万R&D经费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0.35件;商标注册量累计达到1800件,万人商标注册量突破200件,新增著名商标20件,驰名商标3件,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增长明显。

2、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

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开展专利导航、评议、预警等专项具体工作;建立专利运营工作机制和体系,推荐优秀专利成果评选中国专利奖和省级专利奖,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活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期间,高新区知识产权许可/转让金额达到?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万元。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骨干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70%以上,贯标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75%以上,核心专利转化率达到80%以上,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并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建立健全由高 5

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三方共建的扬州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加强高新区知识产权相关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保障有力,每年对知识产权的财政支持达到300万元以上,不低于园区财政支出的0.55%,且知识产权工作经费增长每年不低于15%;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不断增强,力争到2020年,新增知识产权试点企业5家,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企业实现贯标全覆盖,中小企业中新增贯标企业20家。

4、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体系,为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初步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盗版、假冒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依托“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中心”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维权援助、行政执法工作,每年服务企业不少于50家;落实《扬州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活动方案》,护航创新之路,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5%以上,权利人满意度超过90%。

5、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以引进知识产权源头企业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全套服务和系列资金扶持;每年组织召开4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转移;引进不少于3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中介服务机构。

与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帮扶工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每年开展宣传活动2次以上,扶持知识产权重点企业10家以上,帮扶中小微企业50家以上。

6、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形成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到2020年,高新区参加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的超过30人,参加市级以上知识产权培训的超300人,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高级人才9名,培育知识产权总监5人,新增专利代理人20名,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0人。每年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4期以上,培训人员达到500人次,其中事业单位人员达100人次;企业不少于350人次。

四、重点工作

(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培育知识产权密集产业

1、大力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以扬力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立的“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为示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专利链,开展技术攻关,在数控机床、粮食机械、工程机械等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模 7

式。将高价值专利拥有情况作为推荐申报国家、省、市各种项目的重要依据,作为科研项目立项和验收的必要条件。

2、加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部署。坚持把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引领支撑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开展专利导航、分析评议和预警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立产业专利布局,引导专利创造和集聚,加快推动数控装备制造产业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统计制度,加强发展监测分析,定期发布发展报告,引导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

3、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创业。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创业载体,“上市基地创新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及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开展优秀专利发明人、高质量专利、版权创造等评选活动,激发大众的发明创造热情,推动园区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二)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积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1、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探索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保障有力、专利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支撑有效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专利导航引领产业创新发 8

展的有效模式与发展格局,使专利导航成为园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设的“指南针”。并编制《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围绕数控装备制造业,针对数控机床主体(IPC:B23)、数控系统(IPC:G05B19、H03M、G06F3、G05B11)和伺服系统(IPC:B23Q、F15B)等重点发展方向开展专利导航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定产业专利布局方向;将《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进行发布,鼓励相关企业围绕确定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企业专利微导航,补短板、强优势,构建主导产业的专利储备体系。

2、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将中科院扬州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为连接研究院所-技术团队-行业企业的有机体,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通过与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消化改良引进技术、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共同实现科技攻关。将“国家火炬计划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之都”“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核心制造基地”“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出口基地”作为对外科技合作的桥梁,组织更多的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专利协同运用共同体,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装备技术进行协同攻关。

3、加快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和运营。重点支持企业与知识 9

产权运营机构合作,开展专利资产管理,通过专利交易、专利许可、投融资等活动,促进企业专利价值最大化和行业地位的提升;组织召开企业、创新载体、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维权、转让、许可、风险评议、评估、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入股、融资等活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转移;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鼓励企业以获取核心知识产权为目标,开展跨境和跨国投资经营。通过一系列知识产权运营,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三)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发挥知识产权示范作用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由高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三方共建的扬州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定期开展涉及数控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及研发中的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和布局,建立并完善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联动、互补互促”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充分调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的各成员单位力量,举全园区之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2、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基本功能,专利奖励向发明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倾斜,加大对优质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奖励力度,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建立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高价值专利评价,形成有利于高价值专利产出的 10

鲜明导向,重奖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的高价值专利或核心专利。

3、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大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执行力度,实现DB32/T 1204-2008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向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转化过渡。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联盟内企业实现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全覆盖。

4、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走出去”企业实施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1、完善专利维权援助制度。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与举报投诉工作站,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各类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建立专利维权联盟,广泛开展专利维权工作;畅通投诉与举报渠道,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专利纠纷应对机制,同时,将贯彻落实《江苏省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奖励办法》,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维权援助监督。

2、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落实《扬州市知识产权 11

执法维权“护航”专项活动方案》,围绕重点创新领域、侵权高发地和制造业集中地,开展“护航”、“双打”、“红盾网剑”、“剑网”等常态化专项检查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保驾护航。力争为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每年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结案率不低于70%,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专利案件立案数、处理案件数等执法信息,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通报。

(五)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厚植知识产权发展优势

1、加快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中科院扬州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优势,积极打造集商标、专利、版权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数控装备等主导产业以及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评议评估、失效专利信息利用、企业和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专家辅导和专业人才培训等多形式的知识产权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层次的知识产权多元化需求。

2、引进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包括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咨询、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法务、无形资产评估、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分析利用等企业迫切需求的知识产权服务链,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引导中介机构为广大 12

科技型企业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推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相关主管部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企事业单位多层面与江苏省专利信息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江苏佰腾科技等知识产权专业研究和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挥研究和服务机构与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中的智库作用。

(六)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高地

1、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培训。加强知识产权系统人员业务轮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总监培训,加快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培养,集聚一批能够支撑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所必须的管理、执法、服务等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人才,技术、法律兼备的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操作人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在职培训、专业培训、学习交流等常态化机制,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年开展集中规模培训活动4次以上。

2、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人才密集高地。将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作为紧缺人才纳入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培养机制,选拔一批发展潜力大、业务水平高、工作业绩强、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人员,作为园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实现企业知识产权高管、知识产权运营、专利信息分析等人才的快速增长。

3、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建立园区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纳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家的咨询作用,开展高起点的知识产权理论和公共政策研究,为高新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决策咨询;建立企业与专家库的访问对接窗口,为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知识产权疑难。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经济发展局、党政办、城乡工作局、招商局、投资服务局、规划建设局、市场监督局、派出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规划、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开展,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园区知识产权局,负责有关日常工作。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由领导小组组织,向省、市知识产权局汇报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宜,争取省、市领导的重点指导和支持。

2、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考核监督制度等相关工作机制,把专利、商标、品牌、标准等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到高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干部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障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政策保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文件,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修订对现有相关政策文件,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政策,把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贯穿于政策制定、修订、执行等工作中,为促进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4、资金保障。园区将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并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助资金份额,对符合政策的知识产权项目予以支持。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专利申请、名牌产品奖励、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高价值专利项目、知识产权产业化、知识产权宣传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以及版权、商标战略实施等方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期间,园区对知识产权的财政支持总计将达到300万元,不低于园区财政支出的0.55%。

5、环境保障。园区各部门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理顺财政渠道,改善知识产权管理条件,确保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顺利实施;规范、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快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全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和信息支撑体系;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实施步骤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17年5-6月前,成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知识产权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启动园区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2017年

 启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推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召集相关部门、江苏扬力集团、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相关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  启动“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工作,建立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机制;

 做好“426”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效应。2、2018年

 2017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18年工作计划制定;

 继续推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完成《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 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创业载体,“上市基地创新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推动园区的知识产权创业和专利技术产业化;

 利用“426”活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宣传。3、2019年

 2018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19年工作计划制定;

 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发挥“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号召更多的同类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 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

 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专利技术交易展览会、扬州市专利拍卖会、扬州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和专利成果洽谈活动,服务创新创业,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实施。

(三)检查验收阶段

 2019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20年工作计划制定;

 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应用;

 跟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开展其他项目工作及园区验收工作。

二〇一七年五月

第三篇: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方案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方案

二〇一〇年八月五日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落实《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抓住上海世博会以及“后世博”的发展机遇,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结合上海实际,制定本试点工作方案。

一、相关基础和必要性

按照中央对上海提出的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上海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协调的发展。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149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40.3亿元。2009年,全市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01亿元,研发经费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7%。这为在上海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上海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相对明显,经过多年积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目前,上海拥有高校66所,独立科研机构113所,两院院士166名,国家重点实验室3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8个,外资研发机构300个,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2009年全市申请专利62241件,获得专利授权34913件,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60.6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3%。在2009年颁出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个人和项目中,上海科学家和科技创新成果再次囊括国家科技奖励五大奖,共有56项(人)获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15.0%,上海获奖数占全国授奖总数的比重已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大型飞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核高基、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也陆续落户上海。这为在上海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基础和战略机遇。

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09年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并制定了一批实施细则,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方力量,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为在上海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和政策保证。

尽管近年来上海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尚未完全到位、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价值实现的支撑体系运行效率有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以解决。因此,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是上海在新的形势下转变发展方式、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以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围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培育等核心任务,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效益,持续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创新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

(二)总体目标

战略目标(2020年):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名列亚洲前列并进入世界先进地区第二集团,成为亚太地区的研发中心之一。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为上海基本建成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并发挥引领作用。

阶段目标(2012年):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社会创新意识显著提升,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0%,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保持在70%左右。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百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45件,上海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达到32%左右。

——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提升,高技术产业产值11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增至30%左右。

根据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要求,依据上海现有的产业基础、科研技术水平和人才支撑条件,选择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作为技术创新重点领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激发各类要素的创新活力,在此前提下,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聚焦企业创新主体的建设,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以及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高效互动的创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融合,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聚焦优势,重点突破。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瞄准行业高端,聚焦重点领域,整合优势力量,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重点区域为载体,破解制约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加快培育和壮大各具特色的创新集群。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发掘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围绕国家战略任务,结合地方的需求,坚持部市合作、院市合作、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建立责权统一的责任机制,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科技部门牵头抓总,相关委办局协同配合,相关区县有效参与,加强决策和协调,汇聚各方资源和优势,努力营造创新源泉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促进科技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三、主要内容

(一)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聚焦国家战略任务需求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到2012年,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上海市级创新型企业的总数达到500家。

1、开展上海市创新型企业评价命名,发挥评价对全市企业创新的导向作用。支持创新型企业实施“企业加速创新计划”,瞄准创新目标,制定创新战略。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应用“专利地图”等工具,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鼓励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塑造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创新型企业动态管理,形成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作用。

2、加强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九大重点领域中的优势企业以各种形式建立研发机构,通过在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种形式,增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优先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

3、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引导国有企业承担关系国家命脉的战略性技术创新任务。围绕九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国有企业中长期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建立和完善技术体系。强化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创新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政策,对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和重要技术骨干,可以延长任期。

4、鼓励和促进科技创业,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停薪留职创办科技企业,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设立“创业苗圃”,为创业者完善成果(创意)、制订商业计划、准备创业提供公共服务。鼓励和支持区县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拓展

孵化空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建立“创业导师”队伍,指导和支持创业者,提高科技创业成功率。

5、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购并海外研发团队、品牌和技术型公司提供融资渠道和担保支持。继续支持国际贸易项下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再创新。吸引外资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促进其与本土机构的合作交流。

(二)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根据国家战略任务需求,围绕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以行业龙头或骨干创新型企业为重要依托,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各类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相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战略层面上有效结合,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到2012年,在大飞机、半导体照明、激光显示、电子标签、下一代广电网、新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抗体药物、医疗器械等领域构建6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围绕九大领域技术创新的重大关键问题,整合优势力量,开展技术合作,通过联盟单位间的创新资源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持续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逐步建立产业技术标准,共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更好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2、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技术信息、标准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大型仪器设备、中试设备等资源共享,建立联盟单位间的知识产权及成果的保护、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共享,有效满足九大领域的产业化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和支撑。

3、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强联盟成员之间人员的交流互动,增强联盟的创新活力。积极开展国内外人才合作交流,聘请高水平的海外专家和优秀科技人才团队与联盟开展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4、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选择九大领域中的若干优势领域,共同研究联盟创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路线图。积极实施技术转移,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运用,推动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建设和完善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围绕九大领域产业化对技术创新提出的服务需求,立足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通过优化布局、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到2012年,建设15个国家级及上海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1、优化研发基地布局。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基地的统筹布局,明确各类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实行科学评估、动态调整、政府扶持的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

2、深化应用型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加强对应用型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点”的识别和挖掘,对具有较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点予以支持。对具有较好条件的应用型科研院所,探索实施整建制改革和调整,优化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鼓励其围绕九大重点领域,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和行业基础性工作。

3、加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资源的整合,全面落实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

4、探索建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奖励机制,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加强专业化服务。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创新,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四)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积极促进职工技术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1、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类高级技能人才。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接受继续教育、参加研究工作,或兼职教学。

2、引导科研人员服务投身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体系,解决技术难题,研制创新产品。

3、强化人才的引进与激励。以实施“千人计划”为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回国创新创业。落实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技术入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4、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基础,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

(五)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融合抓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机遇,密切科技与金融互动,破解制约技术创新的投融资瓶颈,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价值实现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速提高技术创新效益。

1、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或私人资本投资“天使基金”,开展“天使投资”。改革国有创业投资企业考核方式,引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机制,简化投资和退出审核程序,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提高运作效率,发挥引导作用。

2、鼓励股权投资发展。研究制定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对股权投资企业及股权投资企业管理人才给予奖励和支持,研究拓宽外资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空间,优化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环境。

3、加强和改善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研究制定鼓励商业银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商业银行设立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探索开展投贷结合的融资服务。

4、建设柜台交易市场。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以合格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人的非公开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柜台交易市场。实施科技企业上市路线图计划,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5、推进金融创新服务。研究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扶持政策,加快推广和发展科技保险,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优化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流通平台,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6、发展担保机构。研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担保市场发展。建立担保机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担保机构做强做大。

(六)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型城区

聚焦九大重点领域,以上海张江高新区的建设为重点,以杨浦创新型城区试点为突破,强化市区联动,加快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型城区。

1、创新上海张江高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强化对高新区各分园的指导、协调、督办和服务职能,统筹协调高新区各分园的发展。推动区县政府加强对高新区各分园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提高政策执行力和服务效率。

2、提升上海张江高新区创新能级。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并执行张江高新区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加强对高新区各分园的评估指导,引导和鼓励各分园错位发展、形成特色,把张江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加快杨浦创新型城区建设试点。按照创新型城市(区)试点的要求,继续坚持和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试点工作,加快完善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政策和制度创新为支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纽带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创新创业热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区发展模式中发挥示范作用。

4、实施“创新热点”计划。聚焦九大重点领域的优势创新热点,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企业间开展合作交流和购并重组,完善产业链,培育和壮大创新集群。加强市区联动,创新工作机制,结合区县基础条件和优势资源,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建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决策和统筹协调。明确试点各项任务的推进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将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和绩效,纳入全市科技进步监测及区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

2、加大投入力度,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设立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聚焦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支持渠道,引导全社会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保证技术创新工程重点任务的实施。建立政府科研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政府科研项目共享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政府科研立项信息采集、检索、维护和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提高财政投入绩效。

3、优化计划体系,加强各类计划的集成与联动。深化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研计划项目的立项、评审、评价和验收及评估机制,完善科研计划项目支持方式,优先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的产学研用的各类科研计划项目,优先支持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强化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发挥科研计划对创新型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探索试点研发后补贴,研究制定对重点领域和优秀团队持续投入、稳定支持的资助模式。

4、强化政策落实,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依托“一门式”政策服务,加强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通过明确操作流程,简化操作程序,确保政策落地。全面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优化操作流程。细化并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措施,切实发挥政府采购对于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培育的引领作用。

第四篇:东莞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东莞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我市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知发管字〔2004〕126号)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同意东莞市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复函》(国知发管字〔2007〕163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着力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保护体系,加快“科技东莞”工程实施,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工作目标

(一)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明显强化

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每年的经济发展计划,列入考核镇(街)工作的指标;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职能得到强化,各部门在办公会议的协调下加强协调合作,共同促进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工作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政策的引导范围进一步扩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优化 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行政执法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投诉途径顺畅,侵权案件及时得到查处;重点行业和展会建立有效的自律保护机制;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明显提高。

(三)知识产权服务力量继续壮大

政府对服务机构的培育措施得当,全市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分布合理,经营规范,与我市知识产权的服务需求基本配套;建设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服务机构,协助政府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各级专利信息利用系统和商标查询平台广泛建立,在市、镇两级政府和重点行业、企业中建立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利用系统和商标查询平台;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东莞分平台有效运作,专利技术交易日趋活跃。

(四)企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不断增强

集中力量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两自”企业、专利培育企业、专利试点企业。在电子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医药、化工、玩具、家具、服装等行业中重点扶持一批知识产权意识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在一批重点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独立实施知识产权策略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五)自主技术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在试点期间,实现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长1000件以上;提高专利授权率和发明专利的比例;专利的实施率逐步提高,专利产品产值占销售额的比例逐年增加;专利实施项目取得良好效益,专利实施对当地产业产生推动效应。

三、工作措施

(一)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经济整体发展战略

市政府把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授权量、知识产权事业经费投入和“两自”企业的数量等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指标列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政府的工作考核内容,规范科技评价体系中有关专利工作的评价指标,使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结合我市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力量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选择部分镇(街)作为“知识产权创新镇”,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完善具有镇(街)特色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通过建设“知识产权创新镇”,在2~3年内培育出2-3个保护氛围浓厚、配套服务完备、知识产权集聚、“两自”企业云集的特色区域——“知识产权示范镇”,带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迅猛发展。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加大力度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新闻宣传媒介,运用各种形式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系列活动和经常性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经常性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专利、商标和版权的主管部门根据全市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整合资源,集中师资,分行业、分区域、分对象,以巡回宣讲,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知识产权系列培训。全市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将知识产权教育列入企业干部培训计划。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执法设备配置,执法人员全面执行持证上岗,对知识产权执法人员实行定期的岗位培训和考核。2.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知识产权职能部门设立违法案件举报和投诉快速通道,及时查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力量,设立专利行政执法队。建立公安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定期联络制度,成立联合执法联络室,充分发挥专利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相互协调的体制优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保护力度。

3.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引导企业制订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用专利保护核心技术、用商标保护品牌、用著作权保护软件产品。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4.引导行业、会展建立自律保护机制。指导行业协会制订行业内的知识产权自律公约,建立会员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在行业内形成鼓励创新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引导流通领域企业开展“正版正货承诺”活动;出台《东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大展会保护力度。专利、商标和版权等部门联合驻展,加强对会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及时处理侵权案件,杜绝侵权产品的参展。

(四)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1.建设市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分步建立为企业服务的国内外专利信息检索系统、重点行业专利数据库和专利文献公共阅览室,指导各镇(街)建立专利信息利用系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利用。2.建设商标知识产权保护预警及服务系统。按不同国家(地区)建立商标信息数据库,按不同的类别分别建立我市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区域品牌、镇(街)名称及重点企业品牌等5大信息数据库。指定专人负责利用计算机网络定期在商标信息数据进行检索,即时发现被他人抢注或需要及时处理商标申请、使用、保护等商标信息,利用工商部门商标管理职能优势以及管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优势,通过分局以多种方式为相关企业或部门提供预警和相关服务信息,并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采取相应措施。3.扶持发展专利代理机构。继续引进优秀专利代理机构,培育一批代理机构做大做强。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合法经营,加大对非法代理机构的查处力度。

4.加强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力量。建设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预警和法律援助,规范知识产权代理市场,搭建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的平台;成立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研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五)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开展经常性调研,掌握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需求,及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指导;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以调研数据为参考,制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

(六)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制定“两自”企业培育发展计划。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的意见》目标制定培育发展计划,形成完善的“两自”企业培育体系。

2.加大对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的支持。认定和扶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知识产权培育企业,对在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上具有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使企业的创造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得到充分保护。

3.支持企业争创名牌。鼓励企业获取知识产权,对我市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分别给予资助。奖励地区和行业集体商标注册。对获得驰名、著名商标、专利奖、名牌产品的企业,以市政府名义给予重奖。设立和组织市级商标、专利和名牌产品奖项,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七)促进专利技术的引进和实施

1.建设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东莞分平台,推动国内外优秀专利在莞产业化,鼓励本市企业引进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2.建立若干个行业专利技术孵化中心,使具备行业共性的专利技术得到及时转化,推动整个行业技术发展。

3.投入资金扶持专利技术实施,对符合产业导向、企业自主开发或拥有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专利产业化项目进行资助和引导。

(八)加强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提高中方在合资、合作企业中参与知识产权分配的比例,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提高进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能力,密切关注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发展动态,针对我市企业产品和技术的知识产权状况,加强跟踪分析,在对外贸易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预警作用,防范侵权风险,保护出口市场;密切关注我市企事业单位在国(境)外投资设厂、举办展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防止知识产权流失。

(九)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对政府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产权知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开展各类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培训,壮大我市知识产权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引进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资助企业派遣优秀管理人员参加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引进知识产权高级服务人才,为我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代理和诉讼服务。

(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

1.加强市知识产权局工作力量,在知识产权法制科的基础上,加强科室和人员配置,以适应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

2.推动松山湖科技园区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机构、制度、维权诉讼、法律援助等机制,形成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浓郁、管理到位、保护有力、服务及时的知识产权试点园区。3.健全镇(街)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推动各镇(街)完善协调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投入。各镇(街)设立专门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机构,明确主管领导和专职管理人员。

四、实施步骤

我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7月-12月):召开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授牌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工作;举办大型咨询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等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浓烈的试点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9年3月):在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统一部署,认真落实本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措施,各方联动,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提高工作水平,实现试点工作目标。

第三阶段为接受考评验收阶段(2009年3月-6月):认真对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考核验收内容和标准,逐项进行检查,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认真进行整改,保证各项工作达标后,向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局汇报,并接受考评验收,争取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行列。

第五篇:国家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方案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方案

我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患病程度重,据第三次全国 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 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平均每个儿童有3.5 颗龋齿,并且有96.7%的龋齿未及时得到充填,严重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生长发育。为探索建立儿童乳牙龋病综合干预工作机制,降低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在试点地区建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工作机制。

(二)开展学龄前儿童、托幼教师和儿童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提 高儿童刷牙率和健康饮食习惯养成率、家长及托幼教师口腔保健知识 知晓率和行为指导能力。

(三)开展3-6 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促进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 早诊早治。

(四)为3-6 岁儿童提供免费局部用氟防龋(每年2 次)措施,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

(五)开展基层口腔预防专业人员培训,促进防治队伍建设,提 高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水平。

二、试点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

1.试点省份包括:河北、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 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12 个省、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

2.各试点县(区、市、团场)的要求: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工作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有积极性,服务网络相对健全;教育部门支 持,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严格以卫生部、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GB 17018-2011)及《全国地方性氟中毒(水型)病区县名(2010 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名(2010 年)》和全国重点地方病统计年报信息,排除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确定试点县(区、市、团场)后,填写局部用氟试点县(区、市、团场)备案表(附件1),报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国家项目办备案。

(二)内容

1.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试点县(区、市、团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广电等部门,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宣传画以及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基本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营造人人关注口腔卫生的氛围。特别要注意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宣传效果(附件2),避免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动员,引导家长自觉带领适龄儿童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局部用氟,鼓励患有龋病的儿童及早治疗。宣传对象包括大众人群、幼儿园儿童、家长、老师和园医,内容以《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卫办疾控发„2009‟141 号)为依据。具体宣传要点参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技术要点》(附件3)。

2.开展试点工作管理和技术培训。各地要根据工作任务严格筛选、确定承担试点工作的口腔疾病防治机构和人员,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分布范围,能够满足儿童就近就医的需要。有条件的地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有一定口腔疾病防治服务能力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应当作为优先选择对象。承担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任务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口腔执业医师或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放省级项目办备案。各省项目办应对专业人员认真开展试点工作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深刻领会试点工作内涵、意义和要求,技术培训要紧紧围绕《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卫办疾控发„2009‟15号)和《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工作技术要点》(附件3),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确保操作人员准确掌握口腔检查、局部用氟和健康教育等技术。培训后由培训单位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颁发合格证书,方可参与试点工作。

3.为试点地区3-6 岁儿童提供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服务。按照卫生部相关医疗服务规范,以及《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卫办疾控发„2009‟15 号)的要求,每年实施1 次口腔检查,每半年实施1 次局部用氟,局部用氟方法由各省自行选择,同一试点县(区、市、团场)要保持使用方法的连续性。按照“自愿参与,知情同意”的原则,要将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的意义、作用和做法等关键信息,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征得家长同意并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附件4),回收后留存备查。所有接受局部用氟儿童家长知情同意书填写率应达100%。鼓励家长主动带儿童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也可组织口腔专业人员到托幼机构提供服务。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适应证和用量要求进行局部氟化物的使用。妥善保管好产品,避免儿童发生误吞、误咽。对不能配合或呕吐反射强烈的儿童,应取消用氟,坚决杜绝为完成任务强行实施的现象,并要对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严防群体癔病的发生。使用氟化泡沫的省份,每个医师每次同时实施操作儿童的数量不能多于5 个,对于有呕吐反射的儿童可采取上下牙分开操作的方式。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保证工作质量。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的要求开展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完成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操作后,要以书面形式(附件5)向家长反馈检查结果及局部用氟情况,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口腔问题的儿童,建议家长及早接受治疗。

4.数据收集、录入和材料报送。各地对每个儿童完成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后,填写登记表(附件6),每年2 次,并录入到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网络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各省(市、兵团)负责本省(市、兵团)数据中心的管理,各试点县(区、市、团场)或其指定单位负责本地口腔健康检查、局部用氟和复查数据的录入工作。要求每月7 号前完成上月数据和有关信息的输入。数据中心的信息将作为各地试点工作执行进度的依据。各地要认真组织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录入、备案、整理等工作,数据录入要求及时完整、无缺项,无漏报或重复上报。试点省份在报送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每期工作简报时,相应增加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内容信息,在每季度末填写试点工作进度表(附件7)并报送国家项目办,每年完成总结,填写情况统计表(附件8),报卫生部疾控局。

三、组织形式

试点工作纳入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统一管理。

(一)卫生部疾控局负责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对试点省份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骨干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考核。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选择确定本省试点县(区、市、团场),组织开展全省(市、兵团)培训和考核评估。试点县(区、市、团场)卫生行政部门选择定点承担任务的医疗机构。

试点省份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卫生部和财政部(试点县(区、市、团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省卫生厅和财政厅)下达的任务和要求,落实所需经费,制定辖区计划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教育、宣传等部门和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医疗服务等机构,建立本辖区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负责辖区试点工作的协调领导、督导和评估。

(二)为适应试点工作的扩展,适当补充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国家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人员(附件9)。各省试点工作管理机构仍由原辖区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承担,可根据需要充实调整。

各级项目办,承担试点工作的日常管理,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拟定工作计划、方案以及督导评估方案;组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和质量控制;负责试点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试点工作考核、评估并完成总结报告;组织落实宣传教育、倡导发动、材料制作;负责辖区试点工作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推广,定期上报工作进展简报和活动信息;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 办的其他工作。

(三)各级技术指导组承担试点工作技术指导任务,参与拟定试点工作计划、方案以及督导评估方案等;负责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和质量控制;参与试点工作考核、评估、宣传教育、倡导发动、材料制作;参与辖区试点工作的总结和经验交流推广。

(四)承担任务的医疗机构明确承担试点工作任务的科室、人员和职责,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制定内部管理规则;安排人员培训,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完成对试点工作目标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检查、局部用氟等工作;收集填报试点工作数据信息,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提供工作简报交流信息;协助开展试点工作督导和质量控制;参与试点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

(五)经费安排。试点工作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在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中安排专项经费对试点省份的人员培训、口腔健康检查、局部用氟、健康教育、宣传发动、数据汇总等活动给予补助。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财政部门对完成试点工作不足的经费提供相关配套资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省(市、兵团)试点工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试点工作资金使用情况(附件10)应当连同试点工作总结一并报卫生部。

四、执行时间

每年8 月底前,完成试点县(区、市、团场)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选择;9 月底前,完成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发动;第二年5月底前完成各项工作并向卫生部疾控局报工作总结。

五、督导和评估

(一)组织

卫生部疾控局每年组织对部分试点省份试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制订试点工作效果评估指标和实施方案,适时对全国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各省(市、兵团)和试点县(区、市、团场)卫生行政部门分别组织对辖区所有试点县(区、市、团场)和承担试点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确定本辖区的试点工作考核评估指标和方案,逐年进行检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卫生部疾控局。督导组由卫生行政部门、试点工作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

(二)频次和要求

1.频次:试点工作实施中,要与原有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督导相结合,采取相同形式,及早、分阶段对工作开展情 况进行督导。省级督导组督导次数每年不少于2 次。县级督导组督导 次数每年不少于3 次。

2.痕迹管理要求:每次督导要以照片等形式如实记录、填写抽查表格、形成督导报告和整改情况报告并存档备查。及时将督导结果反馈各试点县(区、市、团场)和各承担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限期整改。购买局部用氟材料的发票必须单独开具,发票内容需明确单价、数量、规格,并留存备查,以评估局部用氟用量。对出现操作不规范、未按期完成任务的试点县(区、市、团场),先进行整改,连续两年仍不能改进的,应取消试点县(区、市、团场)资格。

(三)内容和方法。

包括试点工作管理和服务提供两个方面,重点是试点工作规范化管理、承担任务操作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局部用氟质量、消毒隔离等方面。

1.局部用氟主要考察操作医师每次局部用氟的儿童人数、局部用氟时间、托盘位臵摆放、试剂用量、牙齿涂布完整性等情况。要求操作人员培训合格率应达到100%,资格证书持有率应达到100%。

2.随机抽取不少于局部用氟总人数5%的儿童的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家长帮助或监督儿童刷牙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5%,帮助儿童刷牙率不低于50%。

3.在试点工作覆盖幼儿园,儿童口腔检查率和局部用氟率达到90%以上。

4.随机抽取接受过局部用氟幼儿园进行老师访谈,省级总抽查园数不少于总接受服务园数的10%,县级总抽查园数不少于总接受园数的30%。抽查幼儿园的访谈对象包括所有班主任老师,应100%了解局部用氟防龋服务,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5%。5.核对每年局部用氟材料采购量与服务儿童的数量是否匹配。6.检查登记表记录是否准确完整,表格逻辑错误、漏项等错误率不超过5%。

各项工作达标的县(区、市、团场)按完成数量划拨经费,对不达标的,将不予拨款。

附件:1.年局部用氟试点县(区、市、团场)备案表

2.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模板 3.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技术要点 4.家长知情同意书模板 5.结果通知书

6.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登记表 7.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进度表

8. 年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执行情况统计表 9.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国家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补充人员名单

10. 年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经费情况统计表

附件2 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 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家长,请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回答这份答卷,它将有助 于我们今后制定儿童口腔保健计划。希望您能认真阅读并填写好每一 项内容,非常感谢您的配合!编号:

城市: 幼儿园: 班级: 性别: 1=男,2=女 出生日期:

户口类型: 1=城市,2=农村 民族: 答卷日期: 1.您是孩子的什么人?(只选一个答案)1)爸爸 2)妈妈

3)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 4)其他亲戚

2.孩子平时进食以下食品或饮料的频率如何?(每小题选一个答案)1 2 3 每天 每天 每天少 ≥2 次 1 次 于1 次

1)可乐/雪碧/橙汁等饮料 2)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心 3)糖块/巧克力/果冻等糖果 3.孩子在睡觉前刷牙漱口后还吃甜点或喝甜奶、甜饮料吗?(只选 一个答案)1)经常 2)偶尔 3)从不

4.孩子从几岁开始刷牙?(只选一个答案)1)半岁 2)1 岁 3)2 岁 4)3 岁 5)4 岁 6)5 岁 7)6 岁 8)从不刷牙 5.孩子用什么方法刷牙?(只选一个答案)1)横刷法 2)竖刷法 3)转圈法 4)没有固定方法 5)从不刷牙 6.孩子每天刷几次牙?(只选一个答案)1)2 次及以上 2)1 次 3)不是每天刷 4)从不刷牙

7.请您看看孩子现在使用的牙膏,是含氟牙膏(指牙膏成分中有氟 化物)吗?(只选一个答案)

1)是 2)不是 3)不知道 4)不用牙膏 5)从不刷牙

8.对于孩子刷牙,您采取过以下措施吗?(每小题均选一个答案)1 2 3 4 每天 每周 偶尔 从没做过

1)帮助孩子刷牙......2)检查孩子刷牙效果..9.用含氟牙膏刷牙有什么作用?(只选一个答案)1)有预防龋病的作用 2)没好处,也没坏处 3)有坏处 4)不知道 10.您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每小题均选一个答案)正确 不正确 不知道

1)乳牙总是要替换,因此,乳牙坏了不用治疗 □ □ □ 2)使用氟化物能够预防龋病 □ □ □ 3)窝沟封闭能够预防龋病 □ □ □

4)牙齿的好坏是天生的,和自己的保护关系不大□ □ □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很重要 □ □ □

11.您获得的最高学历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中专 5)大专 6)本科 7)研究生 12.您的职业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1)行政管理人员 2)专业技术人员 3)办事员 4)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

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6)生产、运输设备的人员 7)军人 8)其他从业人员 9)无业 附件3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 技术要点

一、口腔健康检查

(一)龋齿

龋齿检查应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 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 探针,必要时可以借助棉签擦去牙齿表面的 软垢。1.诊断标准:

(1)无龋牙:牙冠健康,无因龋所做的充填物,也无龋坏迹 象的完整牙冠记为无龋牙。龋洞形成前阶段及其类似的早期龋情况,不作为龋记录。以下情况也不记录为龋齿:--白垩色的斑点;

--牙冠上变色或粗糙的斑点,用CPI 探针探测未感觉组织软化;--釉质表面点隙裂沟染色,但无肉眼可见的釉质下潜行破坏,CPI 探针也没有探到洞底或沟壁有软化;

--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釉质上硬的、色暗的凹状缺损;--牙釉质表面的磨损;--没有发生龋损的楔状缺损。

(2)龋齿: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 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记为龋齿。牙齿 上有暂时充填物按龋齿计,窝沟封闭同时伴有龋者也按龋计。要使用 CPI 探针来证实咬合面、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若有任何疑问,不能记为龋齿。

(3)已充填有龋:牙冠上有一个或多个永久充填物且伴有一个 或多个部位龋坏者记为已充填有龋。无须区分原发龋或继发龋(即不 管龋损是否与充填体有关均使用同一代码)。

(4)已充填无龋:牙冠有一个或多个永久充填物且无任何部位 龋坏,记为已充填无龋。因龋而做冠修复的牙齿也记这个记分。(因 非龋原因如桥基牙进行的冠修复记为G,7)。

(5)因龋缺失:因龋而拔除的牙齿。对于乳牙的丧失,该记分 仅用于不能以正常替牙来解释的乳牙缺失。

(6)因其它原因缺失:因先天缺失、外伤或正常替换等缺失的 乳牙。(7)窝沟封闭:牙冠的咬合面已做窝沟封闭。如果已做窝沟封 闭的牙齿有龋,按龋齿记录。

(8)不作记录:用于任何原因(如正畸带环、严重发育不良等)造成的已萌出的牙无法被检查。2.有关的解释和说明:

(1)多生牙不检查,融合牙按2 颗牙记录。

(2)可疑龋按无龋计。除非牙面视诊发现明确龋洞或借助 CPI 探针发现明确龋洞或明显釉质下破坏,否则不记录为龋。不能明 确诊断的早期龋不记录为龋。

(3)静止龋按龋齿计,釉质发育不全基础上发生的龋按龋 齿计。

(4)牙齿的永久充填物包括银汞、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复合体等。氧化锌、磷酸锌水门汀等为暂时充填物。(5)不是因龋做的牙体修复不按龋齿计。

(6)已充填的牙,充填体折断,如无继发龋,则按已充填 牙无龋计。

(7)牙齿萌出的标准是:只要在口腔内见到牙齿的任何一 部分,就应该认为这颗牙已经萌出。(8)死髓牙记分方法与活髓牙相同。

(9)如牙齿可见部位占牙冠1/2 以上,则作龋检查,牙冠 可见部位占1/2 以下则不作记录。

(二)口腔卫生状况检查。

用简化软垢指数(DI-S)评价口腔卫生状况。检查软垢以视诊 为主,根据软垢面积按标准记分。当视诊困难时,用探针自切缘1/3 处向颈部轻刮,再根据软垢的面积按标准记分。检查6 个牙面(55,51,65,71 的唇颊面;75,85 的舌面)。DI-S 记分标准: 0=牙面上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 以下 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 与2/3 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 以上

二、口腔健康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 健康的行为,终生维护口腔健康。口腔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重点是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主要包括乳牙龋病的病 因、预防等内容。

(一)龋病的病因。

1.牙菌斑的概念,变形链球菌的传播。2.甜食和零食对牙齿的危害,吃的次数比量对牙齿的危害更 大。

3.乳牙更容易患龋病。

(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效清除牙菌斑。强调使用 含氟牙膏刷牙;家长每天至少帮助孩子刷一次牙齿。

(三)儿童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 些细节,减少变形链球菌的传播。

(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吃甜食和零食的次数,吃完 之后要漱口;睡觉前刷牙后不再进食;孩子1 岁半以后不用奶瓶。

(五)合理应用氟化物能够有效预防龋病。

(六)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三、局部用氟

针对学龄前儿童,选择何种局部用氟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如何操 作,参考《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中的局部用氟章节。附件4 家长知情同意书模板

尊敬的家长: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龋病(蛀牙、虫牙)是危害儿童健 康的常见疾病。据2005 年第三次全国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 显示,5 岁儿童的患病率为66%,人均龋坏牙齿数3.4 颗。龋齿使得 牙齿结构破坏,影响孩子的咀嚼、消化以及恒牙的萌出等等,从而影 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实,合理应用氟化物能 够有效预防龋齿。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使用氟化物预防龋齿。氟化 物的用法包括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含氟牙膏、含氟泡沫、含氟涂料 等都属于局部用氟的方法。我国政府把儿童龋齿列为重点防治的常见 病,从2012 年开始,在13 个省开展局部用氟预防儿童龋病的公共卫 生服务试点工作。该试点工作将对3-6 岁儿童进行免费口腔健康检 查,并为符合适应证(非过敏体质、无哮喘病史)的儿童免费提供专 业的局部用氟预防龋病服务。

局部用氟工作将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方法简单,没有疼痛和不 舒服的感觉,儿童易于接受。如果您的孩子符合适应证,并同意接受 免费局部用氟预防龋病的服务,请签署您的意见(同意或不同意),并及时交到幼儿园。谢谢!

学生姓名: 有无过敏体质、哮喘病史 家长意见: 家长签字 家长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附件5 结果通知书

尊敬的家长同志:

您孩子(在下面相应的选项上画勾): 已经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和局部用氟;

只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因孩子不能配合或呕吐反射强烈没 有接受局部用氟; 您的孩子患有 颗龋齿。注意事项特此告知如下:

一、患有龋齿的儿童,建议您带孩子尽早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 接受治疗,否则,龋齿的进一步发展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给孩 子治疗带来更大痛苦,增加经济负担。

二、其他措施:虽然采取了局部用氟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龋齿发 生的危险程度,但仍需督促孩子少吃甜食、并帮助或监督孩子正确刷 牙、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龋齿。

三、接受局部用氟的当天晚上请不要刷牙(只针对使用含氟涂料 的情况)。医生签名: ××××××医院 年 月 日

附件6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 登记表

省 市 县(区)乡镇(街道)幼儿园 班级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家长姓名 与儿童关系 联系电话 家庭地址

检查医师姓名 所属医疗机构 检查日期 牙列状况: 55 54 53 52 51 61 62 63 64 65 85 84 83 82 81 71 72 73 74 75 口腔卫生状况: 55 51 65 软垢软垢 软垢软垢 85 71 75 32 局部用氟情况

第一次用氟 时间 年 月 日 方法 操作医师 所属医疗机构

第二次用氟 时间 年 月 日 方法 操作医师 所属医疗机构

龋齿检查记录代码 软垢检查记录代码 0 无龋 0 无软垢 有龋 1 覆盖牙面1/3 以下 已充填有龋 2 覆盖牙面1/3 与2/3 之间 3 已充填无龋 3 覆盖牙面2/3 以上 4 因龋缺失 9 不作记录 5 因其它原因失 牙 X 缺失牙 窝沟封闭 局部用氟方法 9 不作记录 1 含氟泡沫 2 含氟涂料 3 其它 性别 1 男 2 女

附件7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进度表

年第 季度:

省名 试点县 数(个)试点县 名称

承担试点工 作的医疗机 构是否确定 承担试点工 作的医疗机 构数(家)覆盖的 幼儿园 数(所)健康教育覆盖 的学龄前儿童 人数(人)健康教育覆 盖的家长数(人)

健康教育覆盖 的幼儿园老师 和园医数(人)口腔健康 检查人数(人)局部用氟一 次的人数(人)局部用氟 两次的人 数(人)备注

附件8 年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执行情况统计表

省(区、市、兵团):

试点县(区、市、团场)

试点县(区、市、团场)名称: 试点县(区、市、团场)数量: 个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形式:,种 覆盖人数:学龄前儿童 人 家长 人

老师和园医 人

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 % 家长帮助或监督儿童刷 牙率: % 医疗机构选择

医疗机构总数: 家(为 承担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 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之外的 医疗机构数)部级医院: 家 省级医院: 家 地市级医院: 家 县级: 家

乡镇卫生院: 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家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家

人员培训 总计培训人数: 人 执业(助理)医师: 人 护师(士): 人 CDC: 人 老师: 人

行政管理人员: 人 其他人员: 人

(其他人员请在备注中具体说明)口腔健康检查

所有试点县(区)适龄儿童 总数: 人

所有试点县(区)幼儿园总 数: 所

口腔健康检查总人数: 人

口腔健康检查覆盖幼儿园数: 所

局部用氟 完成局部用氟人数: 人局部用氟覆盖的幼儿园数:质量控制

省级抽查园数: 所 抽查率: % 省级访谈老师: 人 县级抽查园数: 所 抽查率: % 县级访谈老师: 人 备注

附件9 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 国家项目办和技术指导组补充人员名单

一、国家项目办增补人员 袁 超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医师

黄碧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医师

所 孙祥宇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医师

二、国家技术指导组增补人员

冯希平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台保军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林焕彩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教授 黄少宏 广东省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李存荣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 副教授 张 颖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授

附件10 年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经费情况统计表

省(区、市、兵团):

全省投入试点 工作经费情况

投入总额(包括中央补助及省级投入): 元 省级投入经费: 有 元 无

如有其他配套经费来源,请说明: 已使用经费

局部用氟经费: 元 人员培训经费: 元 健康教育经费: 元 数据录入经费: 元 质量检查经费: 元 其他经费: 元

使用用途具体包括: 剩余经费 元

有无收费问题 有 无 有无经费挪用 问题 有 无 备注

抄送:中华口腔医学会。37 关于加强2012 年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 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

在卫生部疾控局组织领导下,国家通过每年召开项目总结和启动 会,定期收集各省工作信息,定期下发工作简报,建立项目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技术指导和督导等办法实施项目管理,并不断进行细化和 完善管理办法,项目质量逐年提高。各项目省也不断加强。制定了本 省(区、市、兵团)项目方案,建立了省、县两级项目管理体系,积 累项目经验,通过督导,不断发现问题,对项目管理机构、技术指导 组和承担项目医疗机构进行了合理调整,逐步加强管理,完善职能,增强协调能力,更加明确分工,通过加强省级培训,不断提高封闭质 量。

但是通过督导和项目考评工作发现,一些省份和项目县还存在项 目管理问题和质量方面的问题。为此,国家项目办决定将2012 年定 为项目管理和质量年,开展项目管理和质量的专项活动。旨在不断提 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解决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问题。具体如下: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管理 1.文件备案不完整。

2.文件、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分类、归档。3.没有专门人员对文件进行管理。

4.相关表格、数据填写不合格。漏填、错填、没有日期的现象 几乎在每个省都存在;知情同意书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尤其应该受到重 视;只接受检查没接受封闭的儿童没有记录表。

5.信息报送内容不完整,信息不准确或错误,用词、文章体例 或格式不规范,时间不及时(工作简报、统计报表、工作总结、网络 数据中心录入)。

6.各类、各级部门间沟通不及时、不充分。7.缺乏对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深入分析。8.项目县名称报送不正确或不规范。

(二)技术操作

有些省份,或项目县,窝沟封闭存留率还没有达标。

1.细节注意不够。如酸蚀时间掌握根据经验,没有严格按照计 时器时间操作;咬合面和舌颊面没有分开固化。2.适应证选择不当,主要是深、浅窝沟选择不当。

二、要求

在今年的督导工作中,项目规范化管理和窝沟封闭操作质量将作

为重点考察内容,对于这两项内容问题较大的省份,将在工作简报和 年终项目总结会上予以通报批评,并直接与2013 年的工作任务挂钩。

(一)管理

1.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领导下,项 目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之间应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以会议或座谈 方式解决存在问题,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 次。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每 次会议记录,整理一份简报,在项目管理机构备案,县级会议简报报 送省级项目管理机构,省级会议简报报送国家项目办。各级项目管理 机构应设臵日常工作联络员,保证及时查收邮件,反馈、交流项目相 关信息,保持与各级项目管理机构的联系。

2.完善县区级项目管理机构。要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机制,督促 试点区(县)政府部门承担起相应责任,明确区(县)卫生行政部门 在项目管理管理中的职责,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加强痕迹管理,建立完善的文件资料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机 构和医疗机构应在工作中注重痕迹的留存,并安排专门人员对文件资 料进行管理;所有项目相关文件均应经过整理、分类后,归档备案,保证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报主管部门的材料应经过相关部 门认真核对后上报,避免和减少错误的出现。

1)工作管理方面的文件资料。主要应当包括卫生行部门关于项 目的通知、项目方案、项目计划、会议记录、工作简报、工作总 结、工作照片、其它项目相关管理文件等。项目地区的确认和上报名 单必须以县级为单位,名称的报送需按照XX 省(区、市、兵团)XX 地/市/师XX 县(区、市、团场)的格式,工作简报、工作总结、报 送的表格等文件,应按照工作规范中的模板或提纲填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避免拉菜单式的面面俱到的形式;所有文件要根据要求按 时上报,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上报的,应当提前向卫生部疾控局或国 家项目办予以说明。

2)培训方面的文件资料。主要应当包括培训通知、人员签到表、教案、讲课幻灯、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培训合格证、技术操作人员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复印件、培训照片等。3)督导方面的文件资料。主要应当包括督导计划和时间安排、督导通知、窝沟封闭复查表、督导反馈报告、督导整改报告、督导照 片等。督导过程中,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检查应当有专门的问卷,窝 沟封闭保留率的复查应当有记录表,原始问卷和的记录表格必须备 案;督导结束后2 周内必须完成督导报告,并经所有督导组成员确认、签字后,将督导结果反馈被督导单位。

4)健康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主要应当包括健康教育的计划及 总结、健康教育形式的教材、幻灯、实物模型、光盘、报刊、折页、39 海报、照片等资料。

5)口腔检查和窝沟封闭方面的文件资料。主要应当包括知情同 意书、项目登记表等。所有接受检查的儿童的结果均应有家长签字的 知情同意书,均应填写项目登记表并备案;知情同意书和项目登记表 应在收集和填写的当天由负责收集或记录的人员进行复核,核对数 量,确保没有缺项、漏项、错项,并且按规范要求填写。4.逐步将项目管理机构和承担项目任务的医疗机构分开,强化 项目管理机构对医疗机构的外部质量控制。

5.要不断总结经验,善于不断发现项目中好的经验和亮点,提炼 出深层次内容,逐步完善和规范项目管理工作,并通过项目启动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工作简报等多种方式将经验向其他地区推广。

(二)技术操作

今年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工作:

1.重点强化本次考评中质量未达标的县区,和新增项目地区的 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

2.注意规范口腔健康检查过程中适应证的掌握,尤其要注意深 浅窝沟的判断和窝沟患龋情况的判别,避免把浅窝沟进行封闭,导致 脱落率增高,和患龋牙被封闭耽误治疗。

3.注意群体窝沟封闭时,医生操作细节的检查,如酸蚀时间是 否严格、准确计时,分开进行光固化等因人多、任务紧而在操作时容 易被忽略的技术问题。

4.督导时,严格掌握省级保留率抽查1%,县级抽查20%的复查标 准。复查完成后,注意分析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将问题分 门别类,有的放矢的提出指导意见,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将质量与操 作医生挂钩,建立医疗机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如一次国 家督导中就发现所有脱落率高的儿童都是由同一名医师操作完成的,因此建议省里对这名医师的操作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和检查。

局部用氟技术规范

(摘自卫办疾控发„2009‟15 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口腔预防 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1.定义

局部用氟是将氟化物直接用于牙表面,通过局部作用预防龋病的 技术。局部用氟根据操作方式可以分为个人自我使用和口腔专业人员 操作使用两种类型。口腔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的氟化物浓度相对较高,需要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本规范只介绍口腔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的局 部用氟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含氟涂料、含氟凝胶、含氟泡沫三种。2.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 2)口腔内已经有多个龋齿者; 3)口腔内带有固定矫正器者; 4)牙列拥挤或牙排列不齐者; 5)釉质脱矿或釉质发育有缺陷者; 6)牙龈萎缩,牙根面暴露的中老年人; 7)长期药物治疗导致的口干综合症者; 8)进食甜食频率高且口腔卫生较差者; 9)头颈部进行放射线治疗者; 10)不能进行口腔自我清洁的残障者。

本规范以常见的氟化物剂型、浓度、操作方法和适用人群等(表 1)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不同浓度的氟制剂产品可参照执行。表1 局部用氟常见的剂型、氟浓度和使用方法

剂型 氟浓度 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 适用年龄 使用频率

含氟涂料 2.26%F-牙面涂布 待其干燥 2 岁以上 每半年一次 含氟凝胶 1.23%F-使用托盘 4 分钟 6 岁以上 每半年一次 含氟泡沫 1.23%F-使用托盘 4 分钟 3 岁以上 每半年一次

3.临床操作方法 含氟涂料

1)器械和材料

器械:口镜、探针、镊子、棉卷、棉签、小毛刷、吸唾装臵。材料:2.26%的含氟涂料。41 2)临床操作

清洁牙面 在使用前清洁牙面,以增强氟化物与牙面的接触,延 长氟化物在牙面滞留的时间。

隔湿和干燥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牙面干燥,可用吸唾装臵,如果 没有吸唾装臵,也可以用棉卷隔湿代替。

涂布 用小毛刷将含氟涂料直接涂布在所有牙面上,特别是两个 牙之间的邻间隙。

时间 自然干燥或者用压缩空气轻吹牙面,直至含氟涂料干燥,使含氟涂料在牙面上形成一层薄膜。医嘱 2~4 小时内不进食,当晚不刷牙。含氟凝胶

1)器械和材料

器械:口镜、探针、镊子、棉卷、托盘。材料:1.23%的酸性磷酸氟凝胶。

2)临床操作

清洁牙面 在使用前清洁牙面,以增强含氟凝胶与牙面的接触,延长含氟凝胶在牙面上滞留的时间。

涂布 将臵有含氟凝胶的托盘放入口中,压入上下牙列,轻轻咬 住,使含氟凝胶布满所有的牙面并挤入牙间隙。托盘要与牙列 大小相合适,既能覆盖全部牙列,又有足够的深度覆盖到牙颈 部,同时要避免托盘过大产生不良刺激。托盘内的含氟凝胶要 适量,做到既能覆盖全部牙列又避免含氟凝胶过多使患者感到 不适或被吞咽。

体位 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身体前倾,可用吸唾装臵或用口杯 接住流出的唾液,避免吞咽动作。

时间 让托盘在口内留臵4 分钟,之后取出托盘并拭去残余含氟

凝胶,也可以让患者自行吐净口中的凝胶。医嘱 30 分钟内不漱口、不进食、不喝水。含氟泡沫

1)器械和材料

器械:口镜、探针、镊子、棉卷、托盘。材料:1.23%的含氟泡沫。

2)临床操作

同含氟凝胶的临床操作。4.注意事项

在使用不同产品的氟化物之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控制 每次的用量。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儿童发生误吞、误咽。__

下载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方案

    XX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实现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普遍选择。为进一步推进XX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

    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信息化工作推进方案 为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精神,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我校提出建......

    试点工作方案2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单位 排上镇官桥村党支部实施方案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在农村党员中进行,按照萍先组发[2005]20号和湘先组发[2005]19号文件《......

    消防工作试点工作方案

    市农村消防工作试点工作方案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消防工作滞后状况,改变“农村消防力量薄弱、农民消防知识缺乏、农村火灾多发”的三农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全面推进我市......

    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龙岗村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要大规模优化配置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资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与社......

    社工试点工作方案

    儿童福利院开展社工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

    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五篇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农改[2010]1号 2010年3月3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精选5篇)

    卫生部关于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