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0:4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3、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勇于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可贵精神。

【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咕哝()祈祷()惊扰()

卷帙()伽利略()心不在焉()赫赫有名()

倔强()()嘘()()(两种读音)

2、理清文章思路:

(1)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2)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教授们、学生们和镇上的人持什么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下列问题:

1、第1段写“一个教堂司事”的“漫不经心”有什么作用?

2、第2段中“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一句运用____

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最后一句中,“就这样”具体指什么?

4、这一部分课文所记述的事迹表现了伽利略的什么精神?

二、读课本16—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第16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第17自然段描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4、品读第1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窃窃私语”,都说些什么?请根据文意补充。

5、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这一部分说说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检测案】

1、解释下列词语:

等因奉此:

漫不经心:

一劳永逸:

心不在焉:

2、课文中介绍了伽利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这与课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编写人:张国昌 审查人:张晓利 把关领导:刘小光

【学习目标】

1、联系课文语言具体环境,品味生动传神的雅词;

2、结合课文的中心主题,出精美出彩的妙句。

【预习案】

1、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汲取()渊博()驾驭()不言而喻()

2、理清文章思路:

(1)作者是怎样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的?

(2)要想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哪些要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一、读课本1—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6页1-3题

二、读课本9—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7页1-4题

【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网络

1—3自然段:通过具体例子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4—8自然段:

9—13自然段:

【检测案】

1、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二篇: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3、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勇于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可贵精神。

【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咕哝()祈祷()惊扰()

卷帙()伽利略()心不在焉()赫赫有名()

倔强()()嘘()()(两种读音)

2、理清文章思路:

(1)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2)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教授们、学生们和镇上的人持什么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一、读课本1—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第1段写“一个教堂司事”的“漫不经心”有什么作用?

2、第2段中“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一句运用____

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最后一句中,“就这样”具体指什么?

4、这一部分课文所记述的事迹表现了伽利略的什么精神?

二、读课本16—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第16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第17自然段描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4、品读第1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窃窃私语”,都说些什么?请根据文意补充。

5、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这一部分说说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检测案】

1、解释下列词语:

等因奉此:

漫不经心:

一劳永逸:

心不在焉:

2、课文中介绍了伽利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这与课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编写人:张国昌 审查人:张晓利 把关领导:刘小光

【学习目标】

1、联系课文语言具体环境,品味生动传神的雅词;

2、结合课文的中心主题,出精美出彩的妙句。

【预习案】

1、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汲取()渊博()驾驭()不言而喻()

2、理清文章思路:

(1)作者是怎样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的?

(2)要想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哪些要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一、读课本1—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6页1-3题

二、读课本9—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7页1-4题

【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网络

1—3自然段:通过具体例子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4—8自然段:

9—13自然段:

【检测案】

1、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三篇:《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专题

导语: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塔比较有名,你知道是什么塔吗?为什么有名?明确:一是因为塔斜;二是著名的科学家曾经在此做过实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斜塔上的实验》。

学习要点(课件展示)

1、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3、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教学设计:

一课时:

课型:新授

方法:点拨交流式、实验法、比较阅读法

学习过程

1、学生轮读课文,并思考:

(1)、标好段落序号,划出疑难点。

(2)、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

明确:(课件展示)

(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2、教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提问: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明确:尽管绳的往返距离越来越小,但是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一样长;——自然的节奏原则。如果讨论不出,教师点明——几百年前,伽利略能够发现这个规律,说明他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标出“仿佛、觉得、似乎”等词,这些词能否去掉?原因是什么?

讨论明确:

伽利略的感觉是否正确?他怎么知道的?明确:正确;他采用实验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小组交流;明确:伽利略善于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3、现实生活中,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结果这样?讨论交。

4、他这敏锐的感官和观察、思考、实验能力与他孩提和学生时代是紧密相连的。速读8——12段,9、让我们为孩提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画个像。讨论交流。

明确:(课件展示)(1)不迷信权威。(2)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3)有理想。(4)敢于追求真理。(5)不断试验,挑战权威。(6)面对压力和挫折,仍然勇往直前。

5、就因为有了孩提和学生时代打下的基础,参加工作后的伽利略仍然不断实验、验证,最后,他来到比萨斜塔做实验。

速读思考:当时有什么困难?伽利略和众人又是怎么表现的?讨论明确。

6、小结。

内容: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再写小时侯,再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为什么?

讨论明确:本文顺序好。开头描绘发现摆的定律的经过,引人入胜,再回头略写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能使读者清楚的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的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这也就是文章巧妙的构思,是文章以《斜塔上的实验》为标题的原因。

学习了文章,你能否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讨论明确。

训练和作业。(1)阅读《老舍小传》,(2)与本文比较在写法上的异同(3)学写人物传记。抓住自己的出生、爱好、特长、家庭、学习、理想等情况,为自己写一则小传。

第四篇:斜塔上的实验课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3、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勇于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可贵精神。

【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 咕哝(??)? 祈祷(??)?? 惊扰(??)

卷帙()? 伽利略()?? 心不在焉(??)? 赫赫有名(??)

倔强()()? 嘘(??)(??)(两种读音)

2、理清文章思路:

(1)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2)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教授们、学生们和镇上的人持什么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一、读课本1—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第1段写“一个教堂司事”的“漫不经心”有什么作用?

2、第2段中“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一句运用____

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最后一句中,“就这样”具体指什么?

4、这一部分课文所记述的事迹表现了伽利略的什么精神?

二、读课本16—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第16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第17自然段描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4、品读第1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窃窃私语”,都说些什么?请根据文意补充。

5、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这一部分说说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检测案】

1、解释下列词语:

等因奉此:

漫不经心:

一劳永逸:

心不在焉:

2、课文中介绍了伽利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这与课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五篇:《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文本中涉及到的相关科学知识,丰富知识背景。2.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总结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验。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的结构。

难点: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总结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验。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一大一小两个铁球、两根绳索、两个铅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再现实验】

大千世界,充满了神奇与奥秘,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些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中蕴藏着一些永恒的规律。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的进步。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茶水沸腾的壶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是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当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哪个球会先落地呢?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演示实验情况。)

其实,在四百多年前,有一个人他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意大利著名的斜塔上做了这个实验,后人把这个实验叫做“著名的斜塔实验”,他是谁呢?(学生回答)

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伽利略吗?(学生回答)

/ 7

教师明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被世人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斜塔上的实验》,再次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二、整体感知 11.正音辨形

让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注音和说说字、词的意思。如果有学生不会的教师再作讲解。如:

祈祷

粗糙

滑稽

唏嘘

赫赫

漫不经心

.......卷帙

坠下

不屑

嘀咕

倔强

一劳永逸 .......12.划分段落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1)标好段落序号,划出疑难点。

(2)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

明确:

(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生共同做实验:两根同样长的绳索,两个同样重量的铅块,一个摆幅大,一个摆幅小,要求学生观察绳索摆动的特点。提问: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讨论并明确:尽管绳的往返距离越来越小,但是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一样长——自然的节奏原则(如果讨论不出,教师点明。)

2、几百年前,伽利略能够发现这个规律,说明什么?

讨论并明确:说明他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3、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标出“仿佛、觉得、似乎”等词,思考:这些词能否去掉?原因是什么?

/ 7

讨论并明确:仅仅是一种猜想,有待证明。

4、伽利略的感觉是否正确?他怎么知道的?

讨论并明确:正确。因为他采用实验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

5、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讨论并明确:我们要学习伽利略善于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描写了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经过,表现了伽利略“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和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1、在现实生活中,你有过像伽利略这样的经历吗?结果怎样?(课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在日记本上)

2、伽利略这样敏锐的感官和观察、思考、实验能力来源于哪里呢?(继续认真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3、搜集有关其他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小故事,结合课文说说他们成功的经验。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一、(1—7节):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节):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13—19节):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2、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难点: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 7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

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精读感悟

(一)、研讨课文第二部分

17.学生速读课文第二部分(7-12段),理解孩提时代的伽利略的个性特点。

2、学生讨论。

3、从学生的描绘中得出他的品质:(1)不迷信权威

(2)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3)有理想

(4)敢于追求真理

(5)不断试验,挑战权威

(6)面对压力和挫折,仍然勇往直前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斜塔上的实验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部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13-19节),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1、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和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是怎样的?

讲解范例: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这句话中“不客气”和“嘲笑”说明了他们看不起伽利略,对伽利略做法的不理解,对伽利略是一种嘲讽和讥笑的态度。

(小组交流语句,分析。)

提示:在分析语句时,要抓住关键词,体会词语含义,分析句子作用。

学生评析:

(1)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分析:“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伽利略是如此,连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也持坚决反对态度,“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面对的反对势力之巨大。

/ 7(2)“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分析:“胡闹”说明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是小孩子的把戏,“威胁”说明教授们心中也有点恐慌。

(3)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分析:“表演”说明对伽利略来说这只是一次公开演示,从另一侧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这已不是一次实验。

教授们穿着长袍反映了他们对这件事的郑重,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想看看伽利略会在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萨斜塔上做出怎样荒唐的“游戏”,学生“不客气地嘲笑”使得他们最想看到这个可笑的老师会怎样出丑。“大家”说明观看这次实验的人数之多,场面之大。“吵吵嚷嚷,兴高采烈”说明议论之声很多,大家兴致很高,神采飞扬。

前面是“给他一顿教训”后面变成了“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说明所有的人对这次实验都抱定了一定会失败的想法。这“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说明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荒唐的程度,他们要彻底败坏伽利略的名声,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分析:“嘘”说明就在实验的最后关头,人们都不忘给伽利略施加压力,想迫使伽利略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当实验进行时,人们的态度从一阵“哄笑”到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反映了他们愿望的破灭。

(5)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这..样那样滑稽玩意儿。..分析:“神圣”反映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评价很高,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和经典,“滑稽”是令人发笑的意思,这里指那些教授对伽利略的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鄙视。

他们的态度动摇了伽利略的想法了吗?

/ 7 2.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伽利略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态度?(学生阅读相关语句、分析)

(1)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分析:“重新检验”说明是再次检验,也反映了以前有人检验过,但没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说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当作真理,而是要用实验去证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实验、实践,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2)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伽利略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分析:“拒绝”说明伽利略的坚持,“乐于”说明伽利略愿意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

老师结语:刚才大家分析得都不错,其实,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我们要能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和分析课文,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想,此时的你一定对伽利略有了更深的印象和了解了,你认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呢?

明确:伽利略是一个不怕威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结合课文,总结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不轻易相信权威,努力实践,细心观察

三、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

本文是一篇介绍伽利略的人物传记,而人物传记一般都按时间顺序写,选文却没有按常规写,而是采用先写趣事,再写小时候,最后再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有何好处? 讨论明确:开头描绘发现摆的定律的经过,引人入胜再回头略写孩提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能使读者清楚的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的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这也就是文章巧妙的构思,是文章以《斜塔上的实验》 为标题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 7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他能成功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纸

2、预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板书设计:斜塔上的实验

1)不迷信权威

2)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 3)有理想 4)敢于追求真理 5)不断试验,挑战权威

6)面对压力和挫折,仍然勇往直前

/ 7

((((((

下载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斜塔上的实验》优秀教案设计

    对象分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篇课文将带着学生走进科学的领域,去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奇思妙想,从而激起......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

    一、教学重点:1、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2、巧妙的构思。3、记叙和描写相结合。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学法指导:资料搜集、实验展示、分析讨论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搜集有......

    《斜塔上的实验》的语文教案5篇

    教学目标: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2、学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数: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大意及本文的写作技巧......

    斜塔上的实验 教案4@苏教版[合集]

    斜塔上的实验 教学目标: 1、了解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2、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 3、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4、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

    《斜塔上的实验》优秀教案设计(范文大全)

    学习目标:1、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2、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学习重、难点:重难点: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铁球(2个)。教学过程:......

    斜塔上的实验 教案2@苏教版5则范文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金坛社头中学 沈芸霞 对象分析: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篇课文将带着学生走进科学的领域,去倾听科学家矢......

    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堂课主要是为了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

    实验教学设计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教材分析: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是“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的一个活动设计,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并且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