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来散文

时间:2019-05-15 11:0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去春又来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去春又来散文》。

第一篇:春去春又来散文

石光电火的日子,四季快进的岁月。冬去春回,夕阳已经延续了天长,冷风已经去了寒意。春节带着传统的年味儿,成了岁末年初最具新意的话题,年年过年,年年一样的紧张忙碌,一样的欢天喜地。

微信朋友圈,小年一过就已经进入了过年模式,卖年货的一直刷着屏,急性子的好友也提前送来祝福的话语。大街上,商家促销的手段花样百出,音箱里声嘶力竭的呼喊,小摊上电喇叭此起彼伏的叫卖。最鲜亮的要数卖福字、灯笼、春联的小摊,火红火红的买卖,火红火红的物事儿。超市门口叠床架屋般摆满了各色的年货,商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包小包,人人脸上露着狂购的欣喜。看着这欢腾劲儿,这年还真的让人有些迫不及待。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姥姥就派舅舅送来了各种吃食,而我最喜欢吃的,是姥姥做得黍子面的黄面窝窝,里面放着甜甜的红枣,蒸熟用筷子串起来吃,或者过油一炸,香薷甜黏,好吃极了。如今黄面窝窝早已经看不到了,替代的是糯米做的白年糕,味道儿差强人意,但总算好过于无。糖瓜儿很是消失了几年,如今堂而皇之的进了超市,丰腴的样子还是原来的模样,却少了吃的念头,给孩子买一个,也是新鲜的摆在床头当花看。

年没有雪意思就差了好多,儿时过年前后,记忆里总会有一场大雪。每当飘起雪花,爷爷总是半吟半唱的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脸上说不尽的喜悦。后来看《春节晚会》,听到主持人满腔欣喜的说过一个词“瑞雪兆丰年”。这些与打雪仗、堆雪人、吃雪球,放小鞭儿……构成了童年丰满的记忆。

最向往的还是大年三十的团圆饭,老爸老妈、亲兄亲弟、儿子媳妇,妯娌姊妹,孙子孙女,一大家子人团团围坐,这份团圆的幸福没喝酒就让人醉了。老爷子年逾七十,还是老讲究,三个儿子儿媳照例大年初一要磕头拜年,孙子孙女们只要磕头就有压岁钱。这个老礼儿年轻时候大不以为然,近几年年龄奔四,却对这年节的礼节有了兴趣,想老祖宗坚持了上千年,应该有内里的逻辑在,只要老爷子高兴,就磕着。儿子这辈应该算新新人类,这老礼节究竟还能存续多久,还真的不好说。

妻子说买几个挂件过年求个吉祥如意,于是两对大鲤鱼、两张大福字的中国结就挂上了客厅的墙,怎么看怎么像卖福字是。“这喜庆有些过。”我说,“有些俗气的红火。”妻子瞪我一眼道:“就挂着,年后再摘。”儿子倒是挺高兴,专门站在小梯子上,瞅了半天说:“老妈,你这中国结是假的,跟书上说的不一样。”“下来,写练习册去,闲得慌。”他妈嚷道。我与儿子一对眼,穿衣服出门,奔书店看书去。

过年喽,买几挂鞭,批一箱酒,噼里啪啦放一通焰火,畅畅乐乐喝几顿小酒,走亲串友,一年到头互相道个平安,说个吉祥。欢欢乐乐的日子,欢欢乐乐的过。春秋滋味长,年节味道珍。春去春又回,一年又开了头,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品咂品咂滋味,还真如老白干酒,甘醇柔香,味道足足。

第二篇:《春去春又来》影评

09新闻 仲张华

生命的轮回,禅意的象征

——《春去春又来》影评

《春去春又来》是由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导演的一部影片。电影按四季分四个章节,描写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

春:

一个老和尚和他的幼年的徒弟,生活在湖心的古庙里,一天,他们一起划着木船到岸边的山上,采药,回来后,小徒弟到河边玩耍,把石头拴在鱼、青蛙和蛇身体的一部分,使他们坚于行走,老和尚看到了,到了夜晚,当徒弟熟睡的时候,把石头绑在了他的身上,第二天,小徒弟发现自己的身上绑着石头,寸步难行,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背着师傅绑在自己身上的石头,再次来到河边,找寻那被自己绑了石头的鱼、青蛙和蛇,结果,看到,鱼死了、蛇也死了,他释放了挣扎的青蛙,知道自己铸成大错,十分后悔~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夏:

小和尚长成了少年,走到山上,看到两条纠缠的蛇,在佛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蛇好像是代表“性”,这也表现了少年对于性的渴望,在路上,他遇到了母女二人,少女来到这里疗养,母亲把女儿交给老和尚,离去,老和尚说:心情得到平静,身体自然会好。小和尚面对少女,第一次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和温柔,在一次与少女交欢之后,沉浸于女性的身体的诱惑,不能自拔,清晨,老和尚发现二人相拥睡在船里,拔开船塞,让水渗进船里,惊醒了熟睡中的二人,少女的病好了,离开了古庙,老和尚警戒少年:欲望生下执著,执著让人心怀杀气,可是,少年无法忘记少女,于是,次日,也离开了古庙,临走时,带走了佛像~

秋:

老和尚化缘回到湖中古庙,在报纸上看到30岁男子杀妻后逃跑的新闻,新闻中的男子正是少年离去的徒弟,中年男子,回到古庙,还带回了佛像,他告诉师傅,自己杀了妻子,因为不能忍受她的不忠,老和尚告诉他:放开手中拥有的,你喜欢的别人也可以喜欢。中年男子想要自杀,被老和尚用绳子吊在空中,对他说:杀别人容易,杀自己就难了,还在地上写了“般若心经”,让他刻在地上,消灭心魔,最后,警察来了,带走了犯罪的中年男子,老和尚送走了徒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在河的中央自焚~

冬:

经过牢狱洗礼的中年男子,回到古庙,不见了师傅,只看到师傅留下的衣服,在抽屉里翻出了经书,于是,开始,整理古庙,苦练经书,一日,一蒙面妇女,带来一个男婴,夜里,女人独自离去,掉在冰窟窿里,丧生,中年男子捞起妇女,发现蒙着的头竟然是佛头,次日,在冰雪中,他在自己的身上绑上石头,抱着佛像,走向远处的山峰,日出之前把佛像放在了山峰的顶端。

09新闻 仲张华

影片最后题为:还有„„春天,以这个长大了的孩童预示人生又一循环的开始。金基德曾经说:“我的电影,渗透了黑暗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憎恶,同时又是对世界慢慢理解的过程。”[7]然而世界只是一面镜子,看到怎样的现实,是因为你是怎样的人。人生正如一出草稿,永远排演,永不上演。反复轮回着,是在相同的印记辗转。于是在这样的《春去春又来》中,昭示了人性,生命的轮回和宗教的象征。

环绕的群山、苍茫的湖面和水中的孤寺,浓郁的东方山水韵味,水墨般的境地,恍若出世之地。在群山环绕的封闭空间里,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就更加地具有生命内在冲动的特征。水的存在是第二道屏障,只有一叶小舟往来渡于古寺/外界、佛性/人心之间。这看似是与世隔绝的净土,却其实也无法逃脱俗世的枷锁,导演以这样独立的环境为背景,演绎着人,人性,人生。他借这个一个外壳,用电影的方式说一个禅意的故事,讲他对人心人生的理解,同时展示了东方的文化元素。正如那漂流寺庙前的鱼缸,这寺庙本身,人,都背负着种种枷锁,束缚。采药归来,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即使看起来是一样的,可是这种可是会要人性命的,另外的才是可以救人的。”善恶本就一线之间,如此禅意的教化,在不经意间便通过影像告之观众。湖水的波动映射着片中人物的心境,人生命运如同湖水的形态和四季轮回一起变化着:春日水平如镜,老少二人和谐相处;夏日波澜涟涟,青年欲念勃发;秋日萧瑟,湖水漫涨,青年犯下杀孽;待到冬日,已是抛却尘世,而此时恰逢湖面冰封、寒冷坚硬。苦行始,苦行毕。

春来,小和尚给鱼、蛤蟆、蛇系上了绳索,拴上石头,而老和尚则给他拴上了石头。“但是如果那些动物,鱼啊,青蛙还有蛇死了的话,在你今后的生命里,心中都会背负着这颗大石头的。”老和尚以这样的方式,惩罚了小和尚的“恶”,并让他以这样的行为来“赎罪”,这块石头,便是一种枷锁的象征,这属于西方宗教的隐喻。而同时,这又暗示出小和尚最终必将修成正果,只有本性为善,才会为“恶行”所累。韩国是一个宗教隆盛的国家,而金基德显然受过很深的西方文化熏陶。《春去春又来》不仅充满了佛教文化的隐喻色彩,而且融合了很多西方宗教的象征元素。影片中四季的流转,暗示着自然生命的轮回。金基德也许相信这世间真的有原罪,而这便是属于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导演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传统的东方理念又使他对此质疑,因而“恶行”和“善心”,又一次将中西方宗教文化融合其中。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单调的说教往往不能有很好的效果,然而这样的历练,亲眼见证着“恶”的结果,对于那样的孩子,也许太过残忍。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方式,才是导演拍摄的目的,要更深刻地探讨潜隐于人性内部的纠结与反复:柔弱与刚强,敦厚与暴戾,平和与偏执,善良与邪恶。于是鱼死了,蛇死了,然而蛤蟆却得以存活。山林中哭泣的小和尚,在此刻给自己的余生附上了枷锁,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人性的感悟。佛法渡化众生,也只是想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只是痛苦。然而让这个过程负担累累的,却正是我们自己。

门启,门闭,季节更迭。门是真的门,但墙却是虚空。湖边如此,寺庙内亦然。与事物隔绝的墙存乎人心,而那两扇门,却通往了僧人的世界。或许是征兆着道德的约束,或许是心中有佛,又或许是一种界限,门的两边,俗世抑或者出世,“墙”的内外,佛家抑或者凡尘。

春去夏来,躁动不安。当青年和尚无以博取姑娘欢心的时候,强大的情欲让他狂躁不安,满心冲动却无法表达,只有在风雨交加的湖面上疯一般地划船,用单桨把船划得原地急速打转。小船越转越快,仿佛是发情的雄性动物狂暴地缩小着包围圈。在这里,元气充沛的生命借助独特的镜头语言转化为饱满的审美张力。终于青年和尚和前来疗养的女孩偷尝禁果,情欲,是最直接也最接近人的本质的欲念[9]。情欲的冲动仅仅只是男性躯体的勃发,透过镜头的坦陈可以断言这是一次毫无美感与体贴可言的情爱。但是,09新闻 仲张华

在衣冠整齐之后,爱情的温慰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少女嫌痛,青年毫不犹豫地把少女背起来,傲然强劲地走在山道上。由此,柔美与蛮强奇异地纠结在平实质朴的镜头语言之中。然而面对这一切,老和尚只是说:“发生了这种事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性不会泯灭,是僧,更是人。于是女孩离开了,初尝了禁果,经受这凡尘的诱惑,小和尚也离开了这片宁静。他带走了佛像,带走了公鸡。而在西方宗教中,狮子象征勇敢,凤凰、貂、独角兽、月亮、盾牌象征贞洁,公猪、山羊、公鸡、野兔象征性欲。

“淫欲导致占有欲,而占有欲最后会导致杀生。”老和尚洞悉一切。人生,只有走过一遭,才有权评价。生命中的许多道理,也只有感悟过,才能真正体会。佛说:境由心生,定与非定,是老僧关门之手。门,为客而置,是君子心里的度,对于狂徒,门,毫无意义。门,为人而开,空相和俗界,一步就可天涯。门启,门闭,因心而行,人的一生,知理辨识,都在每一次推开命运之门的瞬间,万物有序,人性参差[11]。即便没有那个女孩,小和尚终究也要离开的,只因他知道山外的那个世界,只因他生命的苍白,人性中本能的渴望和欲念,生而有之。所谓的超脱,只是历经世事者的特权而已。

秋风肃杀,成年的小和尚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记得《蓝色大门》里面小士说:“留下些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是春的“罪”终于收获,又或者生命中的一切都只是必然,皆由本性而为,我们则挣扎在神灵安排的苦难中。当老和尚悲悯地看着小和尚时:“俗世就是这样的,你怎么能不让别人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呢?”这就是金基德手中的人物,人性贯穿始终,即便是僧侣也不能超脱人的界定。佛法无法拯救满心愤怒的俗世之人,于是,只有当佛经经过凶刀的刻划,当暴躁在这种苦行中得以平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老和尚的修行之道。

尘世之罪,终究要在尘世偿还,老天使的《后东方化的叙事意境》中提到:

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就是人生苦的表现。佛教视外界为虚幻,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这种象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都是典型东方式的[1]。

我认为,这段论述颇有道理,然而部分观点有待商榷。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人除了五官还有六识,而小和尚自闭五官,但他所受的诱惑不仅在于五官,还在于六识,因此无法自绝于世。对于老和尚而言,其一世修为已让他斩断六识,即佛家所言“六根清净”,因此自闭五官就可脱离尘世。可是,相反的意义指向总是在叙事的重要关口出现,形成了影片的叙事裂隙。我们看到,故事中沉溺红尘、举刀杀人的青年僧人最终无法闭塞视听,宗教不能为他提供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的避难所,他宁可返身俗世接受裁决;而清净无欲的老僧陡然感到信仰力量的无力,最终自闭、自焚。这就构成一个自噬其尾的意义怪圈:由宗教所指认的解脱之途,对于最需要赎罪的暴欲狂徒却是无效的,执此静心修行的无欲高僧反倒不堪精神压力而遽然遁世。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影片意象的动静变幻,不仅仅出自艺术手法创新的目的,其实这一过程本身也构成了对于叙事对象的反向诘问与质疑:柔弱的猫尾究竟如何才能抚平内心丛生的仇恨?

小和尚又一次离开了这片桃源,而这次他带走的是那只猫。西方宗教中猫的含义是贞洁,此刻镜头中的老和尚,不舍,不放,这也是人性的回归。如若是佛,色即是空,又怎会放不开那艘船,放不下那个人?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就是人生苦的表现。佛教视外界为虚幻,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于是老和尚立地成佛,留下了舍利,还有代表了新生的蛇。曾几何时,老和尚也背着包裹离开这里,外面的世界走一遭,再回头,正如《东邪西毒》里面的欧阳峰说:“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09新闻 仲张华

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老和尚一定也曾有过这样的春夏秋冬,终了时的眼泪,是悔恨,是不舍,或者遗憾。纵然是佛,也是人。

待到小和尚刑满归来,人到中年,已是万念俱寂。冬,孕育的季节,他收留了那个孩子,而孩子的母亲,一次一次地参拜,正如当年送女儿来疗养的母亲,也是一种苦行。金基德在这里饰演了冬天的成年后的和尚,之所以要自己出演,是因为金基德认为自己一直活在冬天的境界之中。可见,在这部影片中,金基德想要表达的哲学意味,远比电影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而不慎失足落水的母亲,被打捞上来的,却似乎在瞬间转化为那尊佛像。佛法渡化,必将死而后生。走过春夏秋冬,小和尚也终于变成了老和尚,他腰间拴着巨石,抱着一尊佛像,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修行,在冰雪中净化着自己的生命。这已是一种对人生本身的超越,永无止境,永不停歇。待到那至高无尚之处,看那凡尘俗世,不过如此。这段情节的背景插曲中,“激昂的女声嘹亮而苍凉,用的是韩国地区全罗南道的方言,歌词中又有很多是不具备所指功能的语气叹词。因为向高音区冲击得太久,竟然可以听出一丝嘶哑,但是在嘶哑及至失音的危险下面,却又蕴蓄着绵绵不绝的气韵。” 苦行终于是要成佛的,人生的苦难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融吧„„当佛像终于被安放在顶峰,音乐中饱和的情感直至顶点,近乎呜咽[1]。俯视之下,物是人非。佛教说法,人或者动物在佛眼中只是万物一员,无尊无贵!佛,拈花一笑,俯视苍生„„

冬去,春来。于是又一年的伊始,于是新的轮回,云淡风清、心旷神怡。而陌生女子留下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预示着一种绝望中的希望!收养的婴儿长大,这样的小和尚重复着曾经的顽皮。却似乎人性之“恶”更甚,只知道又一回春夏秋冬,或者生命本身承载着“罪恶”,轮回着的便是这样“罪恶”的生。

佛祖说:众生无相,相由心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季节的延续透射出生命的张力,季节的变暗示着人生的跌荡,季节辗转在同一条轨道的时候会留下更深的痕迹,正如同生命的周而复始会使人生变得更加深刻。

春去冬来,生命轮回,人生如四季循环而生生不息。就象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那则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内容是——从前有座山„„这部寓言体的电影,没有一个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用我们的生活经历来辨识。生命或许只是一场幻觉,然而既然身在其中,也就可以慢慢享受个中滋味了吧。

电影按四季画分四个章节,描写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小时候贪玩杀生,年青时初尝爱情,中年时杀人,以及归老时在寺院收留孤儿。导演金基德更首次参演电影,饰演片中老和尚一角。

春:一个童僧拿着石头,压着河边的一条鱼的尾部,又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一只青蛙和一条蛇。结果,老僧惩罚童僧,要他寻回已飘到海边被他虐待的鱼和青蛙。

夏:一个十七岁的少僧,感到深居简出的日子颇为苦闷。突然间,一名少女病愈后来到寺庙疗养。少僧开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和温暖„„

秋:一个三十岁的青年在寺庙内自杀。老僧发现他死在大佛像面前。老僧带领着一个刚到访寺庙的少年念经,希望死者安息。

冬:一个老僧已走到人生尽头,正当他想脱离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时,一个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自己的男婴。结果,老僧与这名男婴在寺庙继续他们平静的生活,仿如重新开始人生的循环„„

故事梗概

09新闻 仲张华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代表着正是人生的四个阶段:从一个虐待小动物而被老僧惩罚的小和尚(春),到荷尔蒙旺盛,禁不住诱惑的少年(夏),成长到因嫉妒而犯下谋杀大罪的成年僧侣(秋),最终是走到人生尽头的垂垂老僧(冬),想一圆深居简出的生活,却不能如愿。人生的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再重演下去。

故事按季节分成五个部分:春天——老僧与童僧生活在孤寺中。老僧出去采买,童僧顽皮地将石头绑到小鱼小蛇身上,倒头睡在一边。老僧看到他的作为,依样画葫芦将石头绑到他身上,教育他要用同等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夏天——童僧已经成长为年轻僧人。一天寺里来了养病的少女。青年僧人佛心摇摆,最终和少女成就鱼水之欢。老僧发觉了两人的事情,将少女送走,年轻僧人追随着爱人,偷偷离开的孤寺。秋天——寺中这天来了不速之客。警察追逐着杀妻犯来到寺内——正是出走的年轻僧人。老僧将其点化,命他在地上用心篆刻般若佛经,净化其暴戾之心。天亮后,杀妻犯安然地被警察带走。冬天——出狱的杀人犯已是中年,他回到寺中修行,老僧已经圆寂。一晚,一女人将婴儿遗弃在寺门口。中年僧收养了他。又是一年春天——童僧做着与如出一辙的恶作剧,已经成为老僧的杀人犯用他师傅的方法教育了童僧„„

第三篇:《春去春又来》影评

09新闻 仲张华

一个老和尚和他的幼年的徒弟,生活在湖心的古庙里,一天,他们一起划着木船到岸边的山上,采药,回来后,小徒弟到河边玩耍,把石头拴在鱼、青蛙和蛇身体的一部分,使他们坚于行走,老和尚看到了,到了夜晚,当徒弟熟睡的时候,把石头绑在了他的身上,第二天,小徒弟发现自己的身上绑着石头,寸步难行,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背着师傅绑在自己身上的石头,再次来到河边,找寻那被自己绑了石头的鱼、青蛙和蛇,结果,看到,鱼死了、蛇也死了,他释放了挣扎的青蛙,知道自己铸成大错,十分后悔~

“但是如果那些动物,鱼啊,青蛙还有蛇死了的话,在你今后的生命里,心中都会背负着这颗大石头的。”老和尚以这样的方式,惩罚了小和尚的“恶”,并让他以这样的行为来“赎罪”,这块石头,便是一种枷锁的象征,这属于西方宗教的隐喻。而同时,这又暗示出小和尚最终必将修成正果,只有本性为善,才会为“恶行”所累。韩国是一个宗教隆盛的国家,而金基德显然受过很深的西方文化熏陶。《春去春又来》不仅充满了佛教文化的隐喻色彩,而且融合了很多西方宗教的象征元素。影片中四季的流转,暗示着自然生命的轮回。金基德也许相信这世间真的有原罪,而这便是属于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导演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传统的东方理念又使他对此质疑,因而“恶行”和“善心”,又一次将中西方宗教文化融合其中。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单调的说教往往不能有很好的效果,然而这样的历练,亲眼见证着“恶”的结果,对于那样的孩子,也许太过残忍。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方式,才是导演拍摄的目的,要更深刻地探讨潜隐于人性内部的纠结与反复:柔弱与刚强,敦厚与暴戾,平和与偏执,善良与邪恶。于是鱼死了,蛇死了,然而蛤蟆却得以存活。山林中哭泣的小和尚,在此刻给自己的余生附上了枷锁,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人性的感悟。佛法渡化众生,也只是想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只是痛苦。然而让这个过程负担累累的,却正是我们自己。

门启,门闭,季节更迭。门是真的门,但墙却是虚空。湖边如此,寺庙内亦然。与事物隔绝的墙存乎人心,而那两扇门,却通往了僧人的世界。或许是征兆着道德的约束,或许是心中有佛,又或许是一种界限,门的两边,俗世抑或者出世,“墙”的内外,佛家抑或者凡尘。

春去夏来,躁动不安。当青年和尚无以博取姑娘欢心的时候,强大的情欲让他狂躁不安,满心冲动却无法表达,只有在风雨交加的湖面上疯一般地划船,用单桨把船划得原地急速打转。小船越转越快,仿佛是发情的雄性动物狂暴地缩小着包围圈。在这里,元气充沛的生命借助独特的镜头语言转化为饱满的审美张力。终于青年和尚和前来疗养的女孩偷尝禁果,情欲,是最直接也最接近人的本质的欲念[9]。情欲的冲动仅仅只是男性躯体的勃发,透过镜头的坦陈可以断言这是一次毫无美感与体贴可言的情爱。但是,在衣冠整齐之后,爱情的温慰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少女嫌痛,青年毫不犹豫地把少女背起来,傲然强劲地走在山道上。由此,柔美与蛮强奇异地纠结在平实质朴的镜头语言之中。然而面对这一切,老和尚只是说:“发生了这种事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性不会泯灭,是僧,更是人。于是女孩离开了,初尝了禁果,经受这凡尘的诱惑,小和尚也离开了这片宁静。他带走了佛像,带走了公鸡。而在西方宗教中,狮子象征勇敢,凤凰、貂、独角兽、月亮、盾牌象征贞洁,公猪、山羊、公鸡、野兔象征性欲。

“淫欲导致占有欲,而占有欲最后会导致杀生。”老和尚洞悉一切。人生,只有走过一遭,才有权评价。生命中的许多道理,也只有感悟过,才能真正体会。佛说:境由心生,定与非定,是老僧关门之手。门,为客而置,是君子心里的度,对于狂徒,门,毫无意义。门,为人而开,空相和俗界,一步就可天涯。门启,门闭,因心而行,人的09新闻 仲张华

一生,知理辨识,都在每一次推开命运之门的瞬间,万物有序,人性参差[11]。即便没有那个女孩,小和尚终究也要离开的,只因他知道山外的那个世界,只因他生命的苍白,人性中本能的渴望和欲念,生而有之。所谓的超脱,只是历经世事者的特权而已。

秋风肃杀,成年的小和尚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记得《蓝色大门》里面小士说:“留下些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是春的“罪”终于收获,又或者生命中的一切都只是必然,皆由本性而为,我们则挣扎在神灵安排的苦难中。当老和尚悲悯地看着小和尚时:“俗世就是这样的,你怎么能不让别人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呢?”这就是金基德手中的人物,人性贯穿始终,即便是僧侣也不能超脱人的界定。佛法无法拯救满心愤怒的俗世之人,于是,只有当佛经经过凶刀的刻划,当暴躁在这种苦行中得以平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老和尚的修行之道。

尘世之罪,终究要在尘世偿还,老天使的《后东方化的叙事意境》中提到:

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就是人生苦的表现。佛教视外界为虚幻,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这种象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都是典型东方式的[1]。

我认为,这段论述颇有道理,然而部分观点有待商榷。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人除了五官还有六识,而小和尚自闭五官,但他所受的诱惑不仅在于五官,还在于六识,因此无法自绝于世。对于老和尚而言,其一世修为已让他斩断六识,即佛家所言“六根清净”,因此自闭五官就可脱离尘世。可是,相反的意义指向总是在叙事的重要关口出现,形成了影片的叙事裂隙。我们看到,故事中沉溺红尘、举刀杀人的青年僧人最终无法闭塞视听,宗教不能为他提供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的避难所,他宁可返身俗世接受裁决;而清净无欲的老僧陡然感到信仰力量的无力,最终自闭、自焚。这就构成一个自噬其尾的意义怪圈:由宗教所指认的解脱之途,对于最需要赎罪的暴欲狂徒却是无效的,执此静心修行的无欲高僧反倒不堪精神压力而遽然遁世。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影片意象的动静变幻,不仅仅出自艺术手法创新的目的,其实这一过程本身也构成了对于叙事对象的反向诘问与质疑:柔弱的猫尾究竟如何才能抚平内心丛生的仇恨?

小和尚又一次离开了这片桃源,而这次他带走的是那只猫。西方宗教中猫的含义是贞洁,此刻镜头中的老和尚,不舍,不放,这也是人性的回归。如若是佛,色即是空,又怎会放不开那艘船,放不下那个人?按照佛教教义的说法,生死轮回就是人生苦的表现。佛教视外界为虚幻,把苦的根源归结为与生同在的欲念,所以老僧选择了封闭五官的自杀方式:在一寸见方的白纸上写下汉字“闭”,逐一糊在眼耳口鼻上。“闭”的目的在于隔绝外物,通过回归本心的澄明认识来灭绝杂乱丛生的欲念。于是老和尚立地成佛,留下了舍利,还有代表了新生的蛇。曾几何时,老和尚也背着包裹离开这里,外面的世界走一遭,再回头,正如《东邪西毒》里面的欧阳峰说:“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老和尚一定也曾有过这样的春夏秋冬,终了时的眼泪,是悔恨,是不舍,或者遗憾。纵然是佛,也是人。

待到小和尚刑满归来,人到中年,已是万念俱寂。冬,孕育的季节,他收留了那个孩子,而孩子的母亲,一次一次地参拜,正如当年送女儿来疗养的母亲,也是一种苦行。金基德在这里饰演了冬天的成年后的和尚,之所以要自己出演,是因为金基德认为自己一直活在冬天的境界之中。可见,在这部影片中,金基德想要表达的哲学意味,远比电影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而不慎失足落水的母亲,被打捞上来的,却似乎在瞬间转化为那尊佛像。佛法渡化,必将死而后生。走过春夏秋冬,小和尚也终于变成了老和尚,他腰间拴着巨石,抱着一尊佛像,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修行,在冰雪中净化着自己的生命。

09新闻 仲张华

这已是一种对人生本身的超越,永无止境,永不停歇。待到那至高无尚之处,看那凡尘俗世,不过如此。这段情节的背景插曲中,“激昂的女声嘹亮而苍凉,用的是韩国地区全罗南道的方言,歌词中又有很多是不具备所指功能的语气叹词。因为向高音区冲击得太久,竟然可以听出一丝嘶哑,但是在嘶哑及至失音的危险下面,却又蕴蓄着绵绵不绝的气韵。” 苦行终于是要成佛的,人生的苦难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消融吧„„当佛像终于被安放在顶峰,音乐中饱和的情感直至顶点,近乎呜咽[1]。俯视之下,物是人非。佛教说法,人或者动物在佛眼中只是万物一员,无尊无贵!佛,拈花一笑,俯视苍生„„

冬去,春来。于是又一年的伊始,于是新的轮回,云淡风清、心旷神怡。而陌生女子留下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预示着一种绝望中的希望!收养的婴儿长大,这样的小和尚重复着曾经的顽皮。却似乎人性之“恶”更甚,只知道又一回春夏秋冬,或者生命本身承载着“罪恶”,轮回着的便是这样“罪恶”的生。

佛祖说:众生无相,相由心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季节的延续透射出生命的张力,季节的变暗示着人生的跌荡,季节辗转在同一条轨道的时候会留下更深的痕迹,正如同生命的周而复始会使人生变得更加深刻。

春去冬来,生命轮回,人生如四季循环而生生不息。就象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那则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内容是——从前有座山„„这部寓言体的电影,没有一个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用我们的生活经历来辨识。生命或许只是一场幻觉,然而既然身在其中,也就可以慢慢享受个中滋味了吧。

第四篇:故土春又来散文

每逢佳节,总易勾起人思乡的情绪。身在异乡的自己,多年已未曾感受过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故土春又来,村头的老屋里那红红的灯笼是否依旧会挂起?街角的戏台上那杨家征战的《金沙滩》是否会再次回放?而今已无从知其。此刻,唯有从记忆中再去追溯那些尽是乡味的片段春节回忆……

年夜饭

老家人过年总爱吃很多肉,但并不是因为好吃,只因价格比菜便宜,同时还能驱寒取暖、彰显富足。于是每逢小年,家家户户便开始在院内支桌架锅、杀猪宰羊,忙着张罗和准备着过年所需的食材。村里亲戚邻里间,也会互换肉食以通有无。由于老家的冬天总是那么的冷,就像冰窖一样。屋檐的椽头下、晾衣的铁丝上,也就自然成为贮存这些食材的天然冷吧。农家的孩子们常常趴在漆红的窗台上,用指头沾些口水在结满冰花的玻璃上化出一个小小的孔洞,透过它去瞅望那悬垂的条条美味,遐想着正月那顿顿丰盛的肉食大餐。终于盼到了年三十,清晨一大早,炉火旁、灶台边父亲便开始奔走着添柴加炭,母亲也忙碌着调汁烧料。那时的我则蹲坐在锅沿边的小板凳上,拉着风箱合着眼睛,用鼻孔尽情地呼吸着八角和茴香随着蒸气而弥散的余香。父亲手上的灰,母亲袖上的油,将孩子们许久的期待化作现实的美味。暖暖的土炕上,一张漆红大方桌放置正中央,一盆盆酱香美味的骨和肉被盛上,围坐在方桌的四周,大口吃肉,小口品酒,一家人尽情地享受着别样的农家乐……

生旺火

老家人过年不缺肉,也不缺煤。年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用煤块堆砌起像宝塔似的“火笼”。然后,在除夕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点燃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渴望。那时的父亲总是家里“砌塔”的主力,我们兄弟三人则充当着小工的角色,大哥劈柴、二哥拣煤块、我则去搜罗用作引火的麦秆。东西准备齐全,父亲“造塔”工程也随即开始。只记得他每拿起一块煤,都要掂一掂其重量,然后才一层层摞上去。后来才听说,这样做是为了选择土质较少的煤块让火烧的更旺。当砌至一半的时候,麦秆被摊成鸟窝状置于塔中底部,劈好的干柴则被整齐立于中央。封顶自下而上,煤块越来越小,塔也愈来愈尖。当时,一家人中大哥正读高中,当属文化程度最高,“旺火通天”四个字被他歪歪扭扭地写在一张红纸条上,压在塔的尖下,留下的便是等待。吃完年夜饭,看会儿春节晚会,哥几个熬不住都已呼呼睡去。随着村里第一闪礼花映亮夜空,鞭炮的劈啪声也随之响起,孩儿们揉揉惺忪的眼睛,快快换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服,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院中的父亲在寒风中已将旺火点燃,一家人围着旺火,左几圈,右几圈,转啊转。熊熊的火焰映红了脸,也映红了天……

迎喜神

老家人正月初二都会去迎喜神,说是迎喜神,其实迎的是好心情。每逢大年初二,村里的卜卦先生就会推算今年的喜神在哪个方位。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喜神总会降临在村的正东方。现在依稀记得,通往喜神方向的路是一条常年被洪水冲刷形成的黄土沟,在沟的尽头是一片老杏树林。当初春的朝阳探过树林、掠过田埂、顺着沟壑尽洒满地金黄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便踏着黄土、顶着风尘结伴而来。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长年厮守乡土的庄稼人,还有一些是归来的学子和漂泊在外的回乡人。黄土路上,姑娘们都穿着一年中最漂亮的衣裳,小伙们骑着新年刚买来的摩托,老汉们则拉着自家耕田犁地的牲口,孩子们追逐奔跑嬉戏于人群之间。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企盼,踏上同一条路。或相视一笑,或驻足寒暄,或浓浓的乡音问候,过年的喜气在人们的眼中、耳中和口中得到相互传递,脸上的笑容也因阳光的映照而愈发灿烂。漫步向前,一路向东,人们走向喜神降临的地方,也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第五篇:读《冬去春又来》有感

读《冬去春又来》有感

最近读了铁皮鼓魏智渊著教育家李镇西主编的《冬去春又来》,深为这个1973年生于陕西乾县的年轻人折服。魏老师18岁毕业于乾县师范学校,后在陕西教育学院进修。起点并不高的他硬是凭着一股韧性和钻劲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东去春又来》是他2004年9月到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投身新教育实验的日志式作品。

这本书给了我深刻的感受。在书中,我注意到了铁皮鼓老师笔下的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存状况,透过他的描述和学生的随笔作文,让我深切的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老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呢?简单的说教绝对是没用的,严格的纪律要求是否真的可行呢?要怎样的教育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并使之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又由行动而内化为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仍不自觉的与铁皮鼓老师发起对话,在书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当前事件的看法。是什么力量在鼓励支持着我这么做呢?想必是铁皮鼓老师在文中营造了一种真诚与信赖的氛围,让无知而虚妄的我变得无所顾忌,班门弄斧也在所不辞,更是一颗真诚的心引发另一颗真诚的心的强烈共鸣,不怕自己稚嫩的思考招来无端的嘲笑。

教师生活不论在哪都是枯燥而艰辛的甚至有时是无奈的,铁皮鼓是全力以赴的。事实上班级管理以及学校的琐事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他几乎是家里的甩手掌柜;铁皮鼓是无奈的,班级成绩有时也会落后于同年级其他班;铁皮鼓是悲壮的,他既在以自己的思想、人格努力影响学生,又在用最传统最原始的手段(如教室后玻璃窗盯、重复学生早已烂熟于心的道理)管理学生。铁皮鼓是古今爱岗敬业教师的缩影。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教学理论探索。日常繁琐的教学滋养了他的思想,磨练了他的精神意志。而读书与思考给他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他的生活不仅精神充实而且物质走向富裕。一个教师若不能通过思考探究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若不能在批判和创造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那他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他是愧对自己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也愧对教师这份独特的关乎人的职业的。当班主任就该像铁皮鼓老师一样,认真学习其他教师班级管理经验,同时也要加入自己的一些批判性的思考,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铁皮鼓老师用心向优秀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学习,李镇西老师倡导“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即教育者要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善良的,我们的教育就要让他们回到本性,回复人之初的纯洁纯真。教育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三件利器:一是感动,二是不断地树立道德楷模,三是集体教育。铁皮鼓老师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方法比较欣赏,也愿意多向李老师学习。可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他认为这种教育潜藏着一种危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被同化了、统一了,其次对于这种道德法则进行重新审察,也会发现这种道德从很大意义上被纯洁化了。所以他经过深思熟虑,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班主任的核心是民主,是建立规则,而不是简单地强调走进心灵。”试想:如果不是一位真正的研究型的教师,对于李镇西老师这样的教育名家的观点,怎么会敢质疑并且得出自己的观点呢?对于别人的教育观点,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尝试着去应用,但是绝对不是全盘照抄照搬,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加入自己的一些批判性的思考。因为学生在不断变化,管理方法也应该不断更新,以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教育,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当班主任写教育日志就该像铁皮鼓老师这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真实地将自己的优点、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做以记录,真实的教育生活更值得回味!铁皮鼓老师的日记中,有他做班主任工作时的一些无奈,有他对一些问题学生产生的些许失落,也有他对自己的工作前景的彷徨。读到最后,我在书中写下了这样的批注。----“我强烈的感受到魏老师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真诚勇敢的面对自我,建立在专业阅读的引导下深刻的反思自省之上的。”他毫不掩饰,毫不雕琢的“原生态”工作场景和与学生的思想冲突而引发的焦虑、无奈、伤感,深深的感染者我。阅读的过程仿佛在和一个善良的、高尚的、真诚、没有丝毫虚假的灵魂在交流。我想,魏老师的人格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吧!他与学生间的矛盾、隔阂最终都得以化解,是因为他带着一方宝剑——对年轻生命虔诚的敬畏。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值得信赖一生的人生导师,这不仅仅在于他有着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更在于他勇于自省,勇于冲破精神束缚的决心和信心。”在他的日记里,我读懂了:“教师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我们对学生适当地宽容和理解的同时,对于教师群体本身来说也需要多一些理解!”

下载春去春又来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去春又来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去春又来(共5则范文)

    春去春又来 大同县第二中学校李建国 腊八红豆粥的浓香从幕后又走到灶前 好像二月春雷响彻天上人间 渺渺茫茫诉说着 春节的脚步近了 风依然很刺骨 但冬天美丽动人了 冷冰冰......

    春去春会来散文

    夜深了,各家的灯火早已次第熄灭。雨点打在阳台晾衣服的栏杆上,啪啪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地醒目和不真实,像白天幽魂的影子。刚刚关掉的电视画面却依然漂浮在脑海里,那陕......

    教师读书笔记《冬去春又来》(精选5篇)

    最近,我阅读了铁皮鼓老师的《《冬去春又来》成长日记,细细品味,获益良多。随着铁皮鼓老师的日记我仿佛又走进了校园,走进了一位班主任平凡而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这本书记录了铁皮......

    冬去春会来散文

    春节的脚步在不经意间已临近,可我内心却没有一丝的涟漪。借着皇城习风,少了往年请客送礼,杯觥交错的繁忙,兴许,贴切地说是生意本就不好,再撑场面已感勉为其难,顺其自然吧。在这季节......

    春去春又回散文五篇

    春意融融的二月天,北国的早春仍然带着一丝冬的气息,送走飞雪飘零的季节,留下了一串串暖暖的回忆……在青春的岁月里,对四季的变换、时光的流逝毫不在乎,很少去感受春夏秋冬......

    春去春又生散文(共5篇)

    藏在风里的心,遇着暖,就会发芽。不信,你看我娘,只要天暖了,她就在屋里坐不住,一会儿走向鸡舍,一会儿又走向院外,一会儿侍弄菜园,一会儿又去串门了。而最让她高兴的是:天气转暖,我就会带......

    读《冬去春又来》有感:教师的勇气(共五则)

    教师的勇气——读《冬去春又来》有感胡雪燕一直以为,我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是真诚,直到读到铁皮鼓的教学随笔《冬去春又来》……我是96年参加工作的一名乡村教师,04年秋家里买了电......

    关于春去春又回的散文

    立春过后,寒意尚浓。当大地还处在一派萧索、肃杀的氛围中,春却在不经意之间冲破重重阻碍,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脚步细碎、轻柔,如少女莲步轻移,唯恐惊醒大地的寂寥。毕竟大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