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1:2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

第一篇:《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

一、多个教育理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理论指。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二、教学实例给我们切实的实践指。

在《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中,除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不同教育理论外,还展示出许许多多真实的教学实例、案例。这无疑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了我们一些丰富的宝贵经。比如有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的困惑。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点评得到解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课堂效果好。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再一次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增强了我们下一步继续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辉。

第二篇:《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书心得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书心得

洪泽县东双沟中心小学 谢芳

当刚拿过张洪亮老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来读时,一点也没有兴趣,因为我本身就不是好读书的人,但当我翻开目录时,我觉得看过以后我肯定不会后悔。书中说目录说到了好多的国内外大家的教育思想,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杜威的道德教育、还有一些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名家。我读这本书并不快,也并不急,但每次捧起它,总会得到许许多多新的启迪,总会忍不住玩味再三,当然,用书里面好多的教育思想来看今天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也会感觉很多很多的遗憾与无奈;用书里的大教育家来看自己昨天的教育,也会感觉更多的不安与后悔!

我自是没有能力来整体地评价《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但我努力地思索,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印象最深刻,尤其是他的一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何以能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众多教育管理理念中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这就让我想起了现代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不读不引起很多的忙碌而无为的教师低首沉思,教了十年、二十年、几十年的书,逐渐会对教育产生了厌倦,对孩子产生了厌倦,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学习后进的学生关注的就少,在上学期间,在实习期间,总能听到身边老师在抱怨:某某学生怎么怎么苯,怎么怎么成绩差,每个班里总有几个问题学生,面对这种学生,总是很无

奈,跟本无从下手,只能放弃,我也是这样,总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很讨厌那些问题学生,曾幻想要是班里没有那样的学生有多好。

自从读《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里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后,我的思想改变了:正象实际上书中所说的世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是呀,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只不过成功的道路不同而已,老师就是带领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领路人。通过这个思想我就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赏识,用赏识教育学生,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教育”也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更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但是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赏识存在着过度的倾向。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比如,在数学方面,一个学生计算8加5的算术题,却解得12,教师倘若不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这样表扬他:“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或像有的教师那样,对做错题的学生表扬说:“你错得很

有价值,你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谢谢你!”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其结果恐怕只能与表扬者的初衷相反,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对于赏识说了这么多,也无非是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多关注,多鼓励,多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必胜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的人,让他们表现的坚强又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相信自己,能够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平等的教育,在学习上达到“平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挺直腰板,抬头走好自己今后的人生。

这本书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也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让孩子保持孩子天赋,快乐的生活与学习,轻松愉快的完成任务。

第三篇: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究性、全员性。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六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第四篇:《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本学期,我广泛的阅读教育书籍,特别是通过阅读《现代教育原理》这本教育专著后,使自己对现代教育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的确受益匪浅。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总之,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绝不能由家长或老师去替代。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

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入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特别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我们教师应该以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还记得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为残疾人捐款的一天,当天下午,我们班的小干部张怡便独自跑到我跟前,对我说:

“于老师,我也要为残疾人捐款。”我愣了一会,说:“为什么呀?”“因为老师们都在早晨为残疾人献爱心,所以我们应当向老师们学习,也让那些残疾的小朋友像我们一样快乐的上学。”说完,便从口袋中掏出10元钱,说:“于老师,这是我赞的零用钱,不多,但是我的心意。”说完便要塞到我的手中。我高兴得在班上表扬了张怡,表扬这个小干部能带头为残疾人捐款,献爱心。同学们也都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是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了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的教育,在此项活动中,不仅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发挥,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抓住了教师良好人格的培养,就等于抓住了教师教育的灵魂,也就为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泉港第二实小陈美玉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究性、全员性。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

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六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现代教育原理》读后感

泉港第二实小陈美玉

本学期,我广泛的阅读教育书籍,特别是通过阅读《现代教育原理》这本教育专著后,使自己对现代教育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的确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给自己留有深刻印象并对自己有较大启迪的是“教师人格论”这一章节。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语言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表现;教师人格的发生受到了社会条件、客观需要、实践基础和主体追求等因素的制约,其间外在的人格文化、人格环境与内在的选择、整合、内化诸机制相互作用,最终催生了特定的教师人格;教师人格在历史上既表现出继承性,又表现出时代性。总的看来,传统的教师人格具有价值取向的道德性、知识索取的人文性和成长环境的闭锁性等基本特征,而现代教师人格则具有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丰富性和培养的专业性等基本特征。

现代社会对教师人格的要求具有科学性、民主性、时代性和职业性四大特点;教师人格塑造一般要经历“外部作用—产生内在动机—选择行为方式—行为变为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地由“知”经“情”、“意”再到“行”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方向性、协调性和统一性的原则,通过强化教师意识、发掘塑造动力、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塑造

方向、投身教育实践、积累体验不断自我激励、加大塑造力度等方式,使教师人格境界从“经师”走向“能师”,从“能师”走向“人师”,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特别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我们教师应该以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还记得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为残疾人捐款的一天,当天下午,我们班的小干部张怡便独自跑到我跟前,对我说:“于老师,我也要为残疾人捐款。”我愣了一会,说:“为什么呀?”“因为老师们都在早晨为残疾人献爱心,所以我们应当向老师们学习,也让那些残疾的小朋友像我们一样快乐的上学。”说完,便从口袋中掏出10元钱,说:“于老师,这是我赞的零用钱,不多,但是我的心意。”说完便要塞到我的手中。我高兴得在班上表扬了张怡,表扬这个小干部能带头为残疾人捐款,献爱心。同学们也都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是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了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的教育,在此项活动中,不仅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发挥,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抓住了教师良好人格的培养,就等于抓住了教师教育的灵魂,也就为实现教师人格真、善、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载《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

    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李云霞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

    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杨 冲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习心得 最近很荣幸地学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现在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一些感想。一、现代教育技术有三个基本属性(1)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系统方......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世纪,原有泱泱中华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迈入21的传统理论与教育模式需要有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更新。作为一个......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

    国外现代教育理论

    国外现代教育理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

    读《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期望值高。而反观学生却无所谓,教师这职业还是深得社会人士的尊敬的。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学校,便将自己的期待也一起送了进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