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17:3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篇: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 ,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即时传播和利用;知识人才在激烈竞争与流动 ,人类将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2 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世纪;时代赋予大学新的职能;新时期大学生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必须“学会学习” ,掌握新动态 ,研究新方法 ,迎接新挑战。

新的学习理念对我们教学观念,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寻求相应的措施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定位,树立“知识—能力—人格—创新”四位一体的学习目标体系。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是创新。整个人类的文化史、文明史,以本质而言,就是一部创新史和创造史。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并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结果,它是学习活动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动力,它推动和激励大学生学习的进行。然而,大学生要创新,必须将其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与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问题;自信、勇敢、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坚强的毅力、敢于质疑、专注、好奇等等人格因素,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大学生应把知识、能力、人格、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习的目标,使学习成为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

2.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样性。没有一种学习方式是完美无缺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时,大学生应当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其能相得益彰,取长补短。

第二,反思性。大学生的学习要提倡反思性学习。好问、喜思是反思性学习的表现,探究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喜思和探究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习中,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教师和书本、凡事问个究竟、善于思考,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

第三,个性化。一方面,创新性人才是有个性的人,只有把人的个性充分展示和弘扬,才会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潜能,体现人的最高本质——创造性。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存在感知、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能让大学生去适应某种学习方式,而应让大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特点、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式,扬长避短,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变革高校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知识面广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当今世界,创新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交界处,谁拥有的知识越丰富,谁发现新知识的机会就越多,谁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由于分科过细,专业化太强,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窄小,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理渗透,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以拓展思路,寻求新的支撑点。综合性课程,既能使大学生整体地对待世界,又能让大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世界,获得对世界全面的、统一的感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知识范围。质量高的知识越多,迁移越快,越能进行创新。因为“只有质量高的知识才是有利于创造潜能的知识,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知识的量与创造性成正比关系”。据我国学者张庆林等的研究,具有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的知识才是质量高的知识。大学生学习,必须注意把学习内容整合,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

4.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品质。学习是提升个人内在精神品质、丰富人性的重要手段,是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主要途径,是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习不纯粹是个体为了获得一些外在的东西,更是为了促使个人实现理想、追逐生命意义、展示个人才智、彰显人的最高本质——创新的基本方式。大学生的学习应注重个人内在品质的提炼,把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从而想学、肯学、乐学,品味学习知识的意蕴,享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萌发出创新的欲望和冲动,在强烈的创新欲望驱使下,不受约束、不受羁绊、自由选择、大胆思索、去尝试、去实践、去做一做、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是、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同学们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要为今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我觉得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克服“时间太晚、年龄大了”的误区

学习是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的,只要努力学习、刻苦自励,从现在开始学习,为时未晚,年龄大点不是拒绝学习的理由。上了岁数的人虽然学习起来不如青少年效率高,但是比起老而无学、浑浑噩噩中度过日的人来,要明智得多、收益得多。春秋时代,晋国国君晋平公觉得自己都快七十岁了还想学习,但觉得自己年龄太大、怀疑学习晚了点,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宰相师旷告诉他说:年少而好学习,就如同早晨初出的朝阳;壮年而好学习,就像升入中天的阳光;老年而好学习,又有如点燃蜡烛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不是比在黑暗中行走要好得多吗?晋平公深受启发,从此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说的就是苏洵,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辙、苏轼并称中国古典文坛“三苏”。当年苏洵二十七岁时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此发愤学习,终有建树,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在知识面前,人人都要有一个谦虚的心态。即使自己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也不要骄傲,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未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有一位青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家问家长: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做什么?家长告诉他:学做人!家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长知道,天下之大,知识浩瀚,一个人即使穷尽毕生之力,能学到百分之一,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所以即使博士毕业了,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学习,正所谓“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特别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几乎是没有穷尽的,是人一辈子的学问。孔子他老人家学习得够多的了,但还是不停地学习,遇到人还是谦虚地说“吾不如老圃,吾不如老农!”

现代社会的中青年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为重要。终身学习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中青年人,年龄只有三十多岁,但总以为学习已经离他很远。他们宁愿安于现状,也不再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谈到学习时总是叹息自己的年龄大了,除了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努力学习外,不想再学习新东西了。事实上,三十多岁的人正是人生职业的黄金时期,如果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利用好这个机会,培养起自己主动学习的兴趣,很可能使自己再次踏上人生及职场的辉煌。对于学习来说,年龄和时间都不是影响学习效果与成就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意识,因为真正在你的学习中起作用的是学习态度。怀着一颗学习之心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命阶段,都不会感觉到学习对他来说是迟了。如果你压根儿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即使风华正茂的少年,也觉得时间还早,还要趁着年轻多玩玩;即使你正值壮年,也会觉得人生已经过半,学习已经晚了——这些理由都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开拓的借口!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使自己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使命。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进。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由此可见,“好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为了得到某种虚假的名声,而是一个人终身的需要,是一个人获得完美人生的最主要手段和途径。

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树立危机意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信息密集,知识大潮滚滚涌来,各种新科技、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只有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才能不被甩在了时代的背后,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新技能,将成为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之快让人惊讶,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很可能在一夜之间会老化或者落后了。新知识与新技能几乎每天都有产生,谁在这种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冲击之下还无动于衷,他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是家喻户晓的。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拓展知识领域,开阔学习视野

终身学习理念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孔子说:“好学近乎知(智)”。一个人学习的环境总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自己只是沉湎于局限学习范围之内,就很可能陷入不思进取的氛围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惰性习惯。一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一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而且可能掌握得很好,工作得也可能很好,但是,如果不具备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准备和能力,就难以扩展自己的学习领域,一旦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就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注意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知识面过于狭窄。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关键是要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是一种的习惯,终身学习则是一种理念,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就会认同“万事皆有可学”这个道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由一件件事情组成的,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一定都是提前知道的,有的还不知道如何去做。但无论如何,都足以让人提起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够从遇到的那些事情中学得知识与经验,而这些知识和经验将会成为一个人受益终身的智慧。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AEXT1994: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就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4、多媒体:指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 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活动影像等。

5、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观重视教育者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强调学与教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6、超文本/超媒体:超文本就是以单位组织信息在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当超文本的信息节点存储多媒体信息并使用与超文本类似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形成就叫做超媒体。

7、学习目标的ABCD学习法:就是按照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进行学习目标描述的方法。

8、教育技术AEXT2004:教育技术就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便利学习和提高成绩为目的地、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

二、填空

1、现代教育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物质、技术前提、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知识“爆炸”和人口增长是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的客观要求、传统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是教育技术产生的促进因素。

2、根据多媒体CAI课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资料工具型、课堂演示型、个别化交互学习型、练习复习型、教学游戏型。

3、根据计算机具体的用途和辅助对象的不同CBE可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计算机教育行政管理。

4、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从技术上说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特点,其具体的教学功能特点是教材内容的多媒体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教学形态的多样化、教学时间的扩大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化。

三、概述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构成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助教促学方面表现出哪些优势和作用?

答:

1、能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简便和有效;

2、能改变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

3、能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是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建立接近真实情境提供缺乏的见解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信息的有效加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4、能有效地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5、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6、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时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的发展;

7、能克服教师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进而促进教学深化改革;

8、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扩大教育或学习的空间使教育摆脱以学校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束缚。

四、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1、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沟通机制和丰富资源的环境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实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一定要在信贷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把整合的研究和实施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在研究和实践“整合”

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点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也要严格遵循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教学过程的规律的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整合”是功能特点和基本规律意义上的整合。

4、“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推理就能实现的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实验、探求和总结才能发现“整合”的本质和规律。

5、“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整合”的结果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五、试论教师学习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类已跨入到21世纪,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改革机遇。我国教育部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站在新世纪起跑线上的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

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最新科技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它包括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我们应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方法,全面提高运用教育技术的素养和教学的应用能力,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卫星电视广播远距离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交互学习方式;基于因特网的远程通讯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等。以适应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在几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还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双向教学系统等。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进步或革新,同时它引发和推动着我国教育教学思想、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的过程与方式、方法发生根本性变革。

2、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又促进具有优势互补条件的学校加强联合,共同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学校能吸引到多少学习者,就取向等各方面。学校必须走联合之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之间的联合非常容易,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因此,各国因

此推进学校之间的合作。

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职能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法过程在的主要任务不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面对面传授给学生,而要逐步转向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在其中学习。教师熟练掌握操作各种先进的教育工作;要掌握现代认识理论,帮助学生设计出最佳学习程序;要具备多门学科共同的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熟知各种科学方法,使自己在并不擅长的领域里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个别化学习方式,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合的学习进度,在没有负担的轻松环境中学习,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学生必须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代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教学技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物征。为了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要十分重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探索提高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的新途径。同时,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满足于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促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最直接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我们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做';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针对这一点,再对照自己的教学,以往我在教学中,总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因此常常出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有时还为此想不通。现在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交际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交际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我对”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认知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就是师生,生生的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该书指出”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上这些内容都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亲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他们作为知心朋友,去关心爱护,这样交往才会真实而富有情趣,才会很好的和学生沟通,才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知道“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放手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充分的给他们交往的自由,让他们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际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我对“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我们总在强调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进行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前,我的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例如我们问'学习为了什么'的时候,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读后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必须由过去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我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抄写为教学中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愿意让学生从被动的亦或是盲动的接受和服从中解放出来,不愿意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学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却不愿意和学生去沟通和交往,不愿意考虑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表白,是否愿意去理解体悟别人的感受,一句话学生的素质是不是得到培养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

为此该书也为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重视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文章指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学科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所谓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以上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的结论,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更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2.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该书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我们知道“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该书还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由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必须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必须体现学生的情感取向,认知态度和正确上网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小学教学,特别口语教学才会体现出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思想。

(四)我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立体体系”的理解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记住和把握的原则,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由以上各点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学生看作教师上课的配角,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各点,我们必将培养出符合21实世纪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后体会,他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自己现代教育理论的缺失,也学到了更多的理论,我今后一定会更加深入学习,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备注:部分内容系引用】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云端课堂,如何有滋有味有营养

2020

年开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成为教育的主要诉求。教师们以“互联网+”学习为手段,全国上千万教师、亿万学生相聚“云端”,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尚属首次。教师如何快速适应“应急态新课堂”,重塑教学型态?如何保质保量地实现教师居家施教、学生居家学习、家校以网互联、师生以网互通,如何从平台、资源、工具等多个方面保障云端课堂的实施,只有解决这些摆在教师们面前的问题,才能让我们的云端课堂有滋有味又有营养。

一、利用现有的智慧课堂+

为云端课堂护航

由于事发突然,在教师们的准备不足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平台,利用最熟悉最了解信息技术方能最快速适应“应急态新课堂”的要求。

从传统课堂与云端课堂时空对应的角度来说,利用现有的智慧课堂

APP

把“课堂搬到网上”的直播课堂是当前比较简便易行方式,但直播课堂并不能等同于“停课不停学”,将“停课不停学”简单地理解为用网络的手段填满课表的时间,就是我们想要的“云端课堂”吗?这种做法显然是偏颇的,对云端教学时长的片面追求,会导致我们注重在线教育的形式,忽视质量,照搬课表开展直播课堂目前已显示出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技术上的风险,由于疫情前我国的网络应用并未针对大规模的直播课堂应用场景做好准备,直播带来的高并发、大流量导致网络拥塞、掉线、卡顿等事故频发,其次,即使解决技术上的连接问题,照搬传统课堂的直播课堂也存在合理性的疑虑,一方面受制于教师(即“主播”是有一定的专业门槛的,我们的教师是否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主播?),另一方面受制于学习者(如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够对直播课堂有较高的学习参与度?特别是对于低龄段的学生来说,一般并不具备长时间的学习自控力),所以仅仅靠直播课还不足以单独撑起“停课不停学”,还需要在现有的智慧课堂上做加法,保障学生在云端课堂学习的效果。

1.录播课课堂实现优质的教学呈现

同直播课堂的实时性相比,录播课堂则是事先准备好课程录像,邀请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师打造,可实现多人智慧,准备打磨更充分,在理念、教学设计、活动资源设计、交互设计、作业练习、教师个人风格辨识等方面表现更为成熟。

2.活用巧用社交娱乐媒体软件增进互动

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社交娱乐媒体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深挖它们的功能,灵活运用到云端课堂中,能帮助我们提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我们利用在QQ

群多人语音通话功能进行年组教研;在腾讯会议中开班会、开家长会,开故事会,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在喜马拉雅上进行语文、英语朗诵作业;在全民

k

歌上进行班队会、唱歌、舞蹈特长展示,开演唱会,号召平时喜欢唱歌,对全民

k

歌很熟悉的家长也行动起来,加入到我们的抗疫活动中,《感恩的心》、《我的中国心》、《武汉,加油!》等歌曲,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带动下,爱国、爱家之情在音乐的感染下犹然而升,活动呈现出融洽亲子关系、互动气氛热烈;有的家长们还利用平时用于娱乐的“抖音”提交学生们的音乐、体育、班队活动视频作业,效果有趣、有感染力,甚至有的作品还获奖了,这些社交媒体、娱乐软件用活用巧能让我们的云端课堂更有滋有味。

3.多平台混用创建灵活有个性的云端课堂

每位老师的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本身的个性不同,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就目前我们使用的单一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对教学的需要,在我看来不同平台各有自己的优势,灵活优选符合自己教学要求、能为己所用的平台,可以实行多平台混用,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支持服务上来。

我现在的学校平时用

“晓黑板”来进行家校沟通与家校管理工,以前多是使用发通知功、讨论和调查功能、晓成长功能

。“发通知”功能中,老师可以向家长发送即时消息,系统会自动反馈每位家长是否收到信息;“讨论和调查”功能,让老师以更恰当的方式,及时掌握每位家长的想法;“晓成长”,帮助老师和家长随时记录和分享孩子的精彩瞬间;晓黑板所有信息支持图文、语音、视频、文字、表情等形式。

在这次云端课堂使用中,我们有的教师运用了里面的视频模块,也同样实现了在线直播教学和在线答疑辅助教学。教师们通过XXX云平台使用对比,发现晓黑板(电脑版)操作起来更简单,由于是小众

app,网络不会拥堵且教学中师生间互动效果更好(学生用麦可以实现实时回答问题),后来教师们就纷纷选择使用教育云平台优质的课程资源,运用晓黑板推送课前预习要求、课后用晓黑板在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答疑(现在不乏有能力强的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用晓黑板上直播课)、批改作业,当然也有教师习惯用

QQ

来批改作业,效果也是不错的。平台的选择关键是教师要依据个人习惯选择用起来是否顺手,用起来是否能解决本班实际问题,还有就是要考虑平台能容量的人数,最好提前做下测试,或可教师间协调适当错开直播课堂的上课时间,再有就是教师间多沟通,互相学习,优选出能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中发挥最好效果的平台,据我了解还有的学校,用“一起作业”

进行英语听写练习,用“喜马拉雅”开展读书活动,甚至用“木木课堂”实现了全年级的考试监测。

这种多平台混和的方式由于有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作为基础,能实现云端课堂的资源最

大化共享,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可能是短时间内最便捷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依据个人特长、能力用最擅长的信息技术创建有质量的云端课堂。

二、利用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

信息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断临近,“智慧教育”在云计算、5G

等技术的加持下,其数据驱动的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晰。如何依托智慧课堂的大数据来确定、落实并巩固教学目标?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大数据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诊断?如何借助智慧课堂的大数据让教育教学工作变轻松?

1.有效利用数据,找源头调策略

通过跟踪“晓黑板”云端课堂学生(11

周)每天参与直播答疑得到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学生参与情况在中期有了严重的下滑,分析找原因发现是因部分家长已复工导致学生无法参与直播课程,于是我们调整了在线答疑的时间,并请家长配合重点督促部分无法参加在线直播的学生看回放并提交

学习图片,通过调整思路,问题有效解决,学生参与情况迅速回升,随后家长复工人数增加,学生参与情况呈缓慢下降趋势,针对数据结果,我们积极应对,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一对一帮扶,以帮助家长和学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2.充分利用数据,精准评价

如何对科学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一直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智慧平台能根据学生上课签到、作业、习惯养成等方面情况,为我们提供全面细致的数据,甚至能细化到每个学生,提示老师哪些同学要重点关注,哪些同学很优秀,哪些同学的习惯有待改进,老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大数据,对学生的评价能更精准,工作会变的更轻松。

3.综合利用数据,为老师和学生“画像”

我们要从用数据呈现学习结果,转向用数据分析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通过行为大数据,老师们要善于发现在教育教学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画像”,关注学生需要改良哪些行为,有哪些做得好的行为,为学生“画像”,这样老师们的整个教育教学动作

一定更精准。积累的数据还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个性化表现,帮助老师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三、线上互动为云端课堂添滋彩

云端课堂是师生基于互联网平台发生的时空分离、教学分离的教育方式。在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度不高,思维活跃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们加强线上教学互动,来保证教学的效果。

1.目前大多数在线教育平台都自带一些互动功能,教师可使用平台的互动功能,比如投票、举手、分组、点名等,也可连麦点人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借助在线教育平台的白板、屏幕共享等功能让学生通过涂鸦或

PPT的形式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多种方法督促学生

保持专注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教学互动,调动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

2.教师提前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制作简单的题库,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根据教学进度面向全班同学发放题库,要求学生在互动专区中给出答案,这不仅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可以设计两种方式的课堂游戏,一类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堂游戏,比如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扮演故事中主人公,模仿其说话、动作、表情等;

另一类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组织大家进行适当的线上课堂游戏,比如成语接龙、你画我猜等,增加课堂乐趣,促进课堂互动。课堂游戏是调动课堂氛围的利器,但是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游戏增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引导学生在学习群中发言、讨论,为优秀的发言点赞。由于时间的跨度拉长了,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这样也有利于比较内向的同学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更能体现出教育的公平,学生们在这个互动场中,都在学习。

5.要适应隔着屏幕与学生眼神和情感的互动,眼睛尽量要看着摄像头来讲,不要老是看着屏幕;语言注意用“你”,而不是“你们”,要知道你和学生可是一对一直播呀;不走寻常路的老师也可尝试利用一些道具来配合云端的神秘感,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

综合利用多种方式的线上互动,利用互联网+发挥线上互动的优势,加强我们的线上控堂的能力,就能让我们的云端课堂更高效、更深入。

曾经,在国际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智慧课堂在此次疫情之前推进缓慢,在经过疫情的催化立刻就热得冲上云霄,火得让人猝不及防。结合本次

“应急态新课堂”而开展的云端课堂教学的体会,我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有了重新的理解。乔布斯之问是技术之变与教育不变之问。这是由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教育即生长,要使人的天性和能力得以健康生长,使人的精神、情感有崇高追求,这无法单纯通过技术完全实现,针对教育开发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要立足教育本身,多关注教学的需求、关注教师的需求。希望未来围绕着教育领域开发的信息技术更有教育的温度和思想,真正解决在此次云端课堂中遇到的各种不得已,教师们的不得已——不得已采取的多平台混用;家长们的不得已——不得已在手机上下无数

app,学生们的不得已——不得已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各种不同平台的切换;希望信息资源平台的设计能更实用、更便捷、更强大,在后面老师们的“新常态课堂”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更给力,尽快终结“乔布斯之问”!

第五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我们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做’;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针对这一点,再对照自己的教学,以往我在教学中,总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因此常常出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有时还为此想不通。现在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交际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交际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我对“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认知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就是师生,生生的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该书指出“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上这些内容都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亲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他们作为知心朋友,去关心爱护,这样交往才会真实而富有情趣,才会很好的和学生沟通,才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知道“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放手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充分的给他们交往的自由,让他们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际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我对“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我们总在强调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进行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前,我的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例如我们问‘学习为了什么’的时候,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必须由过去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我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抄写为教学中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愿意让学生从被动的亦或是盲动的接受和服从中解放出来,不愿意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学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却不愿意和学生去沟通和交往,不愿意考虑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表白,是否愿意去理解体悟别人的感受,一句话学生的素质是不是得到培养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

为此该书也为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重视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文章指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学科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所谓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以上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的结论,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更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2.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该书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我们知道“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该书还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由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必须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必须体现学生的情感取向,认知态度和正确上网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小学教学,特别口语教学才会体现出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思想。

(四)我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立体体系”的理解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记住和把握的原则,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由以上各点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学生看作教师上课的配角,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各点,我们必将培养出符合21实世纪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后体会,他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自己现代教育理论的缺失,也学到了更多的理论,我今后一定会更加深入学习,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下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第二章,教与学的理论,向我们介绍了三个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学理论的基础,学习理论为教学的一般原理提供了最切实的起点。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

    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李云霞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大全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今年,我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概论,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习心得 最近很荣幸地学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现在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一些感想。一、现代教育技术有三个基本属性(1)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系统方......

    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杨 冲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范文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010年金秋十月,我荣幸地参加了三亚市举办的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课程,感受颇深。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深感幸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