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主科科目,但学生却普遍认为物理这门学科较难,不愿意主动学习,这主要是由于物理属于科学范畴,且形式较为抽象化,学生的思维若不够敏捷很难掌握学习物理的技巧,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将核心素养作为一切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概念;重要性;方法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偏向形式化,基本是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之后再总结实验结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形式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政策,这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而这一切都要基于物理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并寻找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主旨是在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而物理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正确理解物理的基本内涵将有利于学生系统物理思维的建立,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物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态度之上提出的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强调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科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导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和社会认知的决定性条件[1]。
1.2重要性
由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知,学生借助学校教育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动力,而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只有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有效提高,物理的内涵才能够充分体现,也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二者相互促进且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离不开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物理这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支持,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才是正确的物理教学方向。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如下:
2.1开展小组合作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虽然思维不够缜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所缺乏的不是刻板固守的强硬纠正,而是有力有效的方向引导,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想要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正适用于高中学生,也适用于实验教学[2]。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促进比教师督促更加有效,例如,教师要进行实验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名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这名同学不动手操作,而是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亲手操作,出现疑问时可以讨论解决,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电流表的改装及内接外接法》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电流表的改装知识,以及内接外接法等知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2.2结合生活实际
虽然人类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等框架的制约,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恰恰相反,这种制约反而会使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道路,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有约束的,这为教师制定了教学思维的导向,教师需要根据这一内容将实验设计得更加贴合实际生活,脱离开实际的实验都是不科学的,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符,因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探寻物理实验的踪迹,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才能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越来越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利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矿泉水瓶瓶盖的内外径、小水杯的深度、水笔笔盖的内外径等,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
2.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要将这一内容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参与,加强学生主动认知与学习,物理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抽象学科,学生参与将提升物理思维的建立能力[3-4],例如: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曾经分别让三个同学上台做演示实验。第一个同学在同一高度同时放开两个摆长相等、质量不同的单摆,结果两个单摆摆动同步。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基本一样,因此得到实验结论“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第二个同学在不同高度同时放开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实验结果两个单摆摆动也同步。同样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因此得到了第二个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第三个同学则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质量相同、摆长不同的单摆,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里发现两个单摆摆动不同步。这一下子,这位同学有点慌了,赶紧再做一次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只好红着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笔者问全班学生:“从刚才第三位同学的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本来预想,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单摆的周期和摆长有关。”但出乎预想的是,学生的回答是:“第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位同学的脸更红了。笔者想马上反驳,说结论应该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这样的话,显得苍白无力。那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接着说:“既然大家觉得刚才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么我们就请一位“高手”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样?”在大家的推荐下,一位大家认为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重新做了第三个演示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的摆动,甚至有个不相信的同学又上台做了演示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课堂上安静了许多,笔者接着说:“其实,不是第三个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而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第三个同学得到的不应该是大家的质疑,而应该是大家的表扬。”疑团彻底揭开了,上台做实验的同学得到了鼓励,其他同学通过这次小小的“曲折”也明白了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还学会了应该更深入的看问题。再如:老师在进行打点计时器实验测定匀变速运动时,首先老师示范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而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期间老师游走于学生之间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2.4鼓励实验创新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创新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会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又能帮助学生挖掘实验的精髓,展示实验的思想和魅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时,基于本实验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笔者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下,然后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但有学生按教材中的原方案操作实验后,发现误差较大。经过分析后,学生觉得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所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办法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实验室有质量更大的小车吗?没有。那怎么办呢?这时,几个实验能力较强的同学围着实验桌进行讨论。笔者提示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也就是更改实验方案啊!虽然已经临近下课,但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了,陷入了一阵思考和讨论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不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个前提条件的创新实验方案。是的,对于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会蜻蜓点水地应付过去,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或许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内,有所创新,收获无限的知识。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创新实验教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学习的重要支持,而物理这门学科对树立学生科学观和综合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物理实验又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涛.改进方法,提高效果———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技术物理教学.2013(01).[2]翁宗琮.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物理探究实验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州市第一高中为例[J].物理通报.2015(S1).[3]刘明.探究实验创新的思考———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说起[J].湖南中学物理.2015(01).[4]张浩.重视物理实验培养物理精神———谈我对“观察失重现象实验”的处理[J].湖南中学物理.2011(12).
第二篇: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探索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探索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探究的是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学生却普遍认为物理这门学科较难,不愿意主动学习,这主要是由于物理属于科学范畴,且形式较为抽象化,学生的思维若不够敏捷很难掌握学习物理的技巧,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将核心素养作为一切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物理实验的改进和完善推进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和理性思维的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改进上就有了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这几方面:
1.实验与理论脱节。主要表现为只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验探究中没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没有把实验教学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理解实验、分析实验;为了节约时间,把实验有关的项目都讲得清清楚楚,把实验装置都调节好,学生对实验根本没有更多的思考和真正的探索。
2.常规实验探究少,只是为实验而实验。它主要表现为忽略对学生实验探究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以教师的课堂演示为主。有的师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对于教材中的众多实验来说,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实在是少之又少。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体会不到实验的真正意义,当然也就谈不上探究与创新。
3.实验教学的组织存在问题,指导思想不明确。很多学校进行学生探究实验的教学时,由于班级人数和实验器材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采用分组实验,这样造成每组人数过多,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动手动脑并能独立地做实验。结果就会造成有的抢着做,有的甘当“观察员”、“记录员”,不仅秩序不够好,而且有些学生根本连仪器都没摸过,数据和实验结论也是抄别人的,这就谈不上什么独立思考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了。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基于以上弊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部分实验教学
传统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就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交由学生进行操作。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授阶段抽象的教学内容,而且也缩短了学生体验实验操作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对此,以翻转课堂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改善这样的状况。在实验课预习阶段,教师将制作好的实验型微课或PPT提供给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在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测评,以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得学生对微课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等,即可交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在旁协助或根据微课最后环节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在实验结束后,可以交由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错误,并由教师进行解答,如:利用U-I图象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若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变化相应也就较小,绘制的U-I图象倾斜度小,短路电流难以确定,教师应启发学生放大U轴坐标,将I轴向U轴正方向平移,使的U-I图象完整,使学生掌握U-I图象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中得到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值,以加强实验课程的师生互动环节。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再度观看微课或PPT,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建模教学
所谓“通过模型解决问题”,就是根据物理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剖切成各个层次的过程模型,并抓住同一模型中各类问题的共同特性,列举有代表性的实体模型,综合运用各种物理知识,各种定理、定律,运用不同的观点、方法,归纳出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技巧。物理建模作?榻饩鑫侍獾囊恢址绞剑?较完整的体现出学物理和用物理的关系。例如,爱因斯坦建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模型对“光电效应”实验事实作出了完美解释。让学生先建模,后实验的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动手不动脑”,机械的进行实验。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往往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三、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过程的指导,实行学生自主实验措施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边做边学,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的有效结合,无疑是最理想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实验方法人数过多,既不利于管理,更不能保证人人都能认真实验,因此应尽量减少每一次实验的人数,同时应让学生每人都认真做一次,包括实验的记录及处理结果,让学生都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在具体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引导,通过学生的理解自行进行,不让“记录员”或“旁观者”再出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实验后取得数据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再一点,应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探究实验的次数。现在在很多学校学生都强烈反映实验室开放次数太少,光靠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只有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才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独立地做更多实验。
四、鼓励学生实验创新
物理实验的创新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能帮助学生挖掘实验的精髓,展示实验的思想和魅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会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这个实验时,基于本实验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笔者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一下,然后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但有学生按教材中的原方案操作实验后,发现误差较大。经过分析后,学生觉得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所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办法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实验室没有质量更大的小车。那怎么办呢?笔者提示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更改实验方案啊!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了,陷入了一阵思考和讨论中„„最终提出一个新实验方案。可见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或许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内,有所创新,收获无限的知识。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创新实验教学。
第三篇: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的理念开始渗透到物理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育理念的创新转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开始成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过去的物理实验教学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部分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对物理实验缺乏兴趣,学习起来存在较大困难,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确保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由于过去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中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固,加之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发挥,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对于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所以必须要尽快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让他们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借助于物理实验活动来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并升华知识,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1]。从当前的实际形势而言,未来教育的改革趋势和最终结果必然会从教师主导朝着学生主导发展,因此不管对哪一门课程教学来说,都应当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所有一线教师都必须要认识到的重要问题。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一)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应用物理
我们知道,物理知识都是源自于实际生活的,也是对生活中很多现象与常识的科学解释,所以物理实验教学也应当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让整个实验过程逐渐清晰化,如此一来才可以充分发挥出物理实验的教育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物理知识的踪迹,并将课堂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比如说在组织开展使用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小实验时,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知识和手中的测量工具来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测量,可以给学生提供矿泉水瓶盖、杯子、钢笔笔盖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
(二)情境提问,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结合物理知识,用发散思维来对物理实验进行思考,了解其中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选择以问促教的方式,利用情境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首先创设相关情境,提出问题。向学生展示:稍微用力可以改变滚动状态下乒乓球的轨迹,而使用相同大小的力度作用于滚动的篮球,观察其运动方向;到教室外让学生推一辆空的三轮车,能够很容易推动,而当三轮车上载满货物后,使用同样的力度却很难推动。提出问题:加速度(a)和物体质量(m)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后,我们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对于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因此也在相互交流中提出了不同的两种观点:①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②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力量一定时,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根据学生的观点我们设计了实验,让他们自己去探究答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相关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先制定好试验计划,提出实验方案,随后再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实验装置中存在较大摩擦力,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最后他们自己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动,有效处理好摩擦力的问题,也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三)小组合作,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而应当在新课标引导下,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这一学习模式来让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也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获得进步与成长[2]。
比如说我们要求学生搜集并使用废气的塑料饮料瓶来做观察物体平抛运动轨迹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同时记录每次塑料瓶在平抛状态下的轨迹,随后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这一实验中体现的物理学原理。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实验现象,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吸取他人的意见,最终各个小组整理形成统一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严谨负责的实验态度,小组成员之间也能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整个实验活动氛围十分融洽,实验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又例如开展电流表内接与外接法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探讨电流表的不同改装方法和内外接法的具体知识,如此不但可以营造和谐的实验气氛,还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合作关系,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与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途径,为确保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确保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物理教师必须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断创新改革,依靠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丽珊,陈海.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20):7-8.
第四篇: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论文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工学科。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初中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全面深化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化学教学自然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大责任。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高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结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现状,深入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及其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初中化学;好奇心;自主学习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所拥有的终身学习所需的品格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核心素养”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并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深度参与、创造实践、协作探究等精神特质。作为一线化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化学实验的本质,理解和感悟化学实验的奥秘,使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始终,进而明确化学实验的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可以说,任何一条化学原理、结论、规律、公式,无不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对这样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若忽视了实验教学,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尽管已经记住了实验得出的公理和结论,但却感到晦涩、模糊,致使自身无法在实际习题中加以运用。事实上,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需知化学教学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正是有了实验教学的存在,才使化学理论向纵深推进,并为人类认识和学习化学打开了一扇窗。从这个视角看,学生们唯有具备了较强的实验探究意识,才能有条不紊地培养起核心素养。而实验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循序渐进,才能稳步取得丰硕的教学、学习效果。实验意识的增强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分不开的。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维相对活跃、心智发育趋近成熟,同时,自尊心较强,有着年轻气盛且不服输的性格特征。同时,经过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学生们早已保有一份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的精神特征,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与此同时,利用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设,使广大学生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学好化学的信心,进而始终对化学教学保有一份热情和期待。例如,学习“分子是不停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在学习化学理论前做一个演示实验———“铁树开花”。该经典实验需要借助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团,大烧杯、浓氨水、玻璃板等实验器材,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学生们便可观察到“铁树由下而上依次开花”的“奇观”。这对于青春萌动、饱含实验探究热情的学生而言,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们在课堂上会追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太奇妙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地激发起来了,势必迫不及待地探寻、查找、确认背后所蕴含的化学原理,进而拉开“微粒是不停运动的”学习“帷幕”。可见,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和兴趣成功寓于鲜活的实验之中,有助于促进教学创新,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潜质的形成奠定牢不可破的根基。
二、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型课堂
自主探究学习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搭建新型化学课堂的重要途径。试想一个完全自主的课堂环境中,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开辟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转化的进程中,怎样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秉性,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内生动力,成为化学实验教学必然要考虑的重大课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以“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担心学生做错”为理由拒绝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相反地,要将实验课堂归还给学生。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能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始终是“襁褓中的婴儿”,要变成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者。例如,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的案例作为实验素材,使学生们倍感实验设计的“接地气”。就拿生活中离不开的食盐和纯碱作为素材,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用以准确鉴别它们,使之始终符合化学原理。教师可以2—4人为一个实验探究小组的方式,通过汇聚每位组员的智慧,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各抒己见、群策群力,仅仅十分钟不到的时间,有的小组想到了用盐酸溶液去鉴别,有的小组想到了用氯化钙溶液去鉴别,还有的小组打算用石灰水来鉴别。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动手设计、操作实验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进而得出相关化学原理的能力。
三、运用前沿的实验手段和器具
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学校及年级要配备完备的、全新的、先进的实验器具,同时还要配备与新型实验课堂相协调和适应的计算机、投影仪及录像设备等。采用这一系列实验教学器具旨在破除以往实验课堂的局限,缩短学生同抽象的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带给学生直观的化学知识及学科体验,充分体现化学理论和实验操作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和养成积累硬件资本。例如,学习二氧化碳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有关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案例图片,如汽车尾气排放等。使学生们先在头脑中对二氧化碳这类气体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为今后相关的实验操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铺垫和理论积累。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素养并非短期内就能具备的,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教师要严格秉持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按照新时代国家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要求,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过硬的核心素养,并能终身获益。
参考文献:
[1]吕敏。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2]潘凤娟。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8(8)。
[3]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
[4]潘凤娟。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的研究[J]。才智,2017(5)。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掀起了课程改革的风浪,为此很多课程都有了它们独特的地位,就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物理老师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就朝着这方面努力,本文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此提出相关评价。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在课程改革的风潮影响之下,很多教学新课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物理实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提高物理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做了以下改革探索,形成了良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了相应物理教学模式评价。
1.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我国为了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就课程改革做了人性化探索。各大高中物理教师,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方针,探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从实用性和戏剧性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使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全面开发。对于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具体来说,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1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1.1.1每个学生都有它独特的生长环境,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物理研究上保持一定的个性和差异。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积极努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启发学生个性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个性的物理兴趣,从而培养物理高素质人才。
1.1.2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还必须全面发展。为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使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在实业领域方面,物理教师应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中,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全面发展。
1.2营造良好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
针对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缺失这一情况,物理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理论学习的时候,尽可能地使物理学科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物理学基础和物理学思维,让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用到这样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使用过程当中提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提问的良好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之下,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3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产生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解决学生这样个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4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物理教学者在规划教学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说学习能力及学习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比较有内涵的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1.5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环境
在新时代之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不可不灭的一个潮流,为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师必须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环境,通过网络解决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在课堂中的缺失,不仅可以巩固和复习相关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
2.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评价
当前全国各地课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谁也没有相关经验预想未来,对于新课改之下,物理实验教师是否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具有应用性的学生,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目前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还并不统一。笔者认为,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不可一味地关注其结果,最重要的是关注物理学教学的过程,从综合的角度考虑,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长进,是否突出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2.1评价方法多元性
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多元性,例如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实验测试法、市场问卷法、分析法等方法,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进步。
2.2评价教师原则
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评价原则,认为不可以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而定,可以适当关注学生发展,看看学生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下,是否掌握了实际的应用才能和应用技术。通过这样的考核,评价教师,肯定教师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下的付出和努力。
2.3教学模式的评价
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评价是可以遵循全面性、目的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如果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日后的课程学习,那么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值得鼓励和肯定。
2.4教学评价系统
对于新课改的教学评价系统,并不只局限于课程结束之后的成绩总结,可以利用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技术,采集来自学生的评价。
3.结语
新课标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没有任何一个物理教师有相关经验,因此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提倡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学习相关教学经验,创造良好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婵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2]刘苏祥.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J].中学物理,2015,v.33;No.58303:28.[3]姜兆国.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J].智富时代,2015,No.36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