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遥忆少时元宵夜传统散文
不知从何时起,元宵节的夜晚竟然变得如此地冷清。
我不禁想起了少时的元宵夜,那时的元宵夜,可绝不是这样。
记得那时,吃完晚饭,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百病”,所谓的走百病,就是在外面溜达,但需要走出家门,超过一百步才行。于是,父母亲领着我们五个孩子,一边走着,一边观赏着周围的景致,在街上走走停停,很是壮观。有时候,我因为懒怠,吃完晚饭,想先在家里呆一会儿,可母亲总是会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催促我,说:“别懒了,快出去走走,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走百步,驱病除灾,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的。于是,我懒洋洋地起来,和家人们出了门。可这一出门,往往会玩很长时间,家人们都已经回家了,可我仍在外面玩。这何止走了百步啊!几千步,几万步都有了。
入夜时分,天幕低垂,往往有一轮明月斜挂在天空中,皎洁地照耀着整个大地。可它并不孤单,那家家悬挂在门前的红灯笼与它遥相呼应,跳跃着火焰,向它问好。这些红灯笼,可不像现在商店里卖的红绸面的灯笼那样的高档。这些灯笼,都是当时的乡亲们就地取材,用高粱秸秆和红纸做成的。制作粗糙的红灯笼,只不过是用秸秆扎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红纸围绕在四周,套在一个有铁丝固定的木板上,在木板的中间点上一根蜡烛就可以了。制作精细的灯笼,工序可要繁琐多了,可灯笼也是漂亮极了。这样的灯笼,需把高粱秸秆从中间剖开,然后,再用薄薄的刀片把高粱篾子取下,按照喜好,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当被牢牢地固定住后,再把裁剪好的红纸用浆糊粘在灯笼的骨架上,一件精美的灯笼工艺品就出现了。可在当时,拥有这样灯笼的人家并不多,记得每年挂这样灯笼的,不是村长家,就是当时的开砖厂的厂长家。看着村长、厂长家的孩子把灯笼挂出来,我们这些贫家子弟羡慕得不得了,可我们只有欣赏的份,而却没有触摸的份。而就这样远远地看着,我们就很欢喜了。
我们也有自己的灯笼玩具。找到一个罐头瓶子,然后在瓶子的底部中间位置滴上几滴蜡油,再把蜡烛粘在上面,点亮后,在罐头瓶子的四周均匀地拴上绳子,保持平衡后,用一根木棍拴上,灯笼就做成了。有时,父亲看我拎的灯笼太可怜了,就在百忙之中,用高粱秸秆给我扎上一个小型的红灯笼,拎着这样的灯笼,当时的我,高兴极了!
拎上灯笼,邀上几个小伙伴,我们就从家里出发,从前村走到后村,再从后村走到前村。微弱的烛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我们就这样打打闹闹着玩了很久,正月的寒冷被我们炙热的身体阻挡在身体之外,肆虐的北风也无法把我们驱赶回家中。因为,外面引起我们的兴致的东西太多了。
最能够引起我们兴致的,是那时时燃放的烟花。伴随着鞭炮声,那一束束烟花从地面直冲云霄,像彗星的尾巴,扫出一道道光线,随后,在天空中迸溅开来,开放出美丽而多姿的花朵。当一处归为寂静后,很快,在另一处又会形成姹紫嫣红的景象。那时的人,虽然生活清贫,可是,在买烟花上他们是毫不吝惜的,“钻天猴”“魔术弹”……一个个地买回家里,要的就是一种节日的喜庆,要的就是一年的好兆头。元宵节的夜里,弥散着一股股硫磺的味道,可这味道,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是那么的沁人,那么地让人迷醉。
在行走中,会看到每一户人家的门前都燃着火道,那是人们用锯末子拌上柴油,一堆堆地堆放在门前。初燃的时候,火苗很足,蜿蜒地伸向远方,一家挨着一家。还有的人家,甚至会劈开一些木头柈子堆放在门前,燃烧起剧烈的火焰,往往能够引来许多人的围观。人们围着火堆,一边看着璀璨的夜景,一边唠着家常。
孩子的兴致总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我们于是再往远走,来到村头的一处池塘。冬季的池塘冰冻三尺,有时会凸起一个高高的冰包。我们就把灯笼放在池塘边,然后,一个个地,开始一点点地,小心翼翼地向冰包顶端走去。走到顶端,呐喊着,喧闹着,然后,坐在冰上,再快速地滑下来。那时的冰,真的很滑,不像现在的冰面,柔柔的,黏黏的,打个出溜滑也不尽兴。记得有一年,我们在元宵夜来到冰面玩耍时,一个小伙伴点燃了一个废旧的轮胎,当轮胎燃烧起来后,往冰面上一滚,轮胎就开始转动起来,像一个火轮一样。我还由于躲闪不及,被火燎到了头发,样子很是狼狈,却招来伙伴们的一阵笑声。
每一年的元宵夜,少时的我,都会玩得很晚。回到家里,母亲总是会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放到我的面前。那时的汤圆很是金贵,我家五个孩子,也只能买两袋,多了,父母亲是要斟酌一番的,毕竟,那时候的家境不容许买更多的汤圆。于是,每个孩子分到碗里的,只是几块,我舍不得吃,总是慢慢地咀嚼着,当里面的甜汁和我的舌头相遇的时候,回旋在味蕾间的,是无限的甜蜜。可我更愿意吃元宵,母亲炸出来的元宵,外皮脆脆的,里面糯糯的,甜甜的,总是会勾起我的食欲。
要睡觉了,家里也是灯火通明的,在仓房的窗台上,摆放着油灯;在居室的门口处,也摆放着蜡烛。父亲本来是想把居室中的电灯也开一宿的,可母亲舍不得,就关了。
年龄渐长,逐渐成熟的时候,是否也在把一些快乐带走?
考上大学后,每年的元宵节,我已经习惯了窝在家里看电视,母亲还是督促我出去“走百病”,我总是应付着转悠一圈,就回到家中。天太冷了,我已经不习惯在元宵夜出门了,可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感觉也很好。
工作后,成家前,仍是每年都在家居住。元宵节的夜晚,最大的活动就是家人聚在一起,打麻将。母亲打麻将很好,每次她总是赢得很多。现在,我多想看到母亲坐在麻将桌前,玩着麻将时那张慈祥而又幸福的笑脸啊!
成家后,仍是每年的元宵节都要回家,可渐渐地,家人们玩的兴致淡了。曾经的二哥,在元宵节的夜晚,总是会放很多很多的烟花,燃放烟花的时候,他快乐得就像个孩子一样。而今,现在的他,虽也买烟花,可要比以往少多了。他说,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了那个兴致了。
今年的元宵节,我还是回到了农村的家。当夜色渐浓后,街灯点亮了,照耀着宽敞的马路。可马路上却很是冷清,只是在影影绰绰中,可见三两人在街路上行走。远处的几户人家的门前,红色的灯笼孤独地挂在那里,在微风中摇曳着。燃放烟火的,也不甚多,在天空中短暂地璀璨后,灯火依旧阑珊。
为了应元宵节这个景,我吃了两个汤圆,入口虽然仍是糯糯的,可在味觉上我并没有感受到香甜。难道,现在,连这过年里的最后的狂欢夜,也要变得寡淡无味了吗?
第二篇:遥忆故人 李白
导语:李白并没有写下遥忆故人这首诗,但根据思念友人这一主题,《江夏赠韦南陵冰》倒显得贴切。下面是《江夏赠韦南陵冰》原文及作品赏析。
《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在江夏(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逗留的日子里,遇见了长安故人、当时任南陵(今属安徽)县令的韦冰。在唐肃宗和永王李璘的夺权内哄中,李白成了牺牲品,蒙受奇冤大屈。现在刚遇大赦,又骤逢故人,使他惊喜异常,满腔悲愤,不禁迸发,便写成了这首沉痛激烈的政治抒情诗。
诗一开始,便是一段倒叙。这是骤遇后对已往的追忆。安史乱起,你远赴张掖,我避地三巴,地北天南,无缘相见。而当叛乱初平,肃宗返京,我却琅当入狱,披霜带露,长流夜郎,自觉将凄凉了却残生。想起长安旧交,此时必当随驾返朝,东风得意,而自己大约只能在梦中会见他们了。谁料想,我有幸遇赦,竟然又遇见无望相会的长安故人。这实在令人喜出望外,惊讶不已,简直不可思议,茫然如堕烟雾。李白是遇赦的罪人,韦冰显系被贬的官员,在那相逢的宴会上,人众嘈杂,彼此的遭遇怎能说得了、道得清啊!从开头到“苦心”句为一段,在概括追叙骤遇的惊喜之中,诗人寄托着自己和韦冰两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平情绪;在抒写迷惑不解的思绪之中,蕴含着对肃宗和朝廷的皮里阳秋的讥刺。这恍如梦魂相见的惊喜描述,其实是大梦初醒的痛心自白。爱国的壮志,济世的雄图,竟成为天真的迷梦,真实的悲剧。
诗人由衷感激故人的解慰。昨天的宴会上,衣绣的贵达为自己斟酒,礼遇殊重。但是,他们只是爱慕我的才名,并不真正理解我,而我“病如桃李”,更有什么可讲的呢?当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世人终会理解我的,对于我的今昔荣辱,就得到故人的了解。前些时听到了南平太守李之遥一番坦率的真心话,使人豁开胸襟;今日在这里又得闻你的清正的言论,真好象深山拨开云雾,使人看到晴朗的天空,驱散了心头的苦闷。从“昨日”句到“四望”句这一段,诗人口气虽然比较平缓,然而却使人强烈感受到他内心无从排遣的郁结,有似大雷雨来临之前的沉闷。
最后一段,笔势奔放恣肆,强烈的悲愤,直泻而出,仿佛心头压抑的山洪,暴发了出来,猛烈冲击这现实的一切。人闷,心闷,苦痛,辛酸,接连不断,永远如此。我只有借酒浇愁,痛饮它二千石。汉代韩安国身陷囹圄,自信死灰可以复燃,我为什么不能呢?晋朝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喝得酩酊大醉,“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世说新语。任诞》),别是一番贤主人的风流倜傥之举。而李白喝的是苦闷之酒,孤独一人,自然没有那份闲适之情了,所以酒醉也不能遣闷。还是去遨游山水吧,但又觉得山山水水都象江夏附近著名古刹头陀寺一样,充斥那苦行的僧人气,毫无乐趣,不称人意。那么,哪里是出路,何处可解闷呢?倒不如乘船飘游,招唤乐妓,鸣笳按鼓,歌舞取乐;把那曾经向往、追求的一切都铲除掉,不留痕迹;把那纷争逞雄的政治现实看作一场梦幻,不足介怀;就让歌舞来宽解离愁吧!诗人排斥了自己以往自适的爱好,并非自暴自弃,而是极度苦闷的暴发,激烈悲愤的反抗。这最后十四句,情调愈转越激烈。矛头针对黑暗的政治,冷酷的现实。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是本篇感情最激烈的诗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黄鹤楼”因神仙骑鹤上天而闻名,“鹦鹉洲”因东汉汉末年作过《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杀于此洲而得名。一个令人向往神仙,一个触发不遇的感慨,虽然是传说和历史,却寄托了韦冰和李白的情怀遭际。游仙不是志士的理想,而是失志的归宿;不遇本非明时的现象,却是自古而然的常情。李白以知己的情怀,对彼此的遭际表示极大的激愤,因而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不再怀有梦想,不再自寻苦闷。然而黄鹤楼捶不碎,鹦鹉洲倒不了,诗人极大的愤怒中包含着无可奈何的悲伤。
这诗抒写的是真情实感,然而构思浪漫奇特。诗人抓住在江夏意外遇见韦冰的机缘,敏锐觉察这一意外相遇的喜剧中隐含着悲剧内容,浪漫地夸张地把它构思和表现为如梦觉醒。它从遇赦骤逢的惊喜如梦,写到在冷酷境遇中觉醒,而以觉醒后的悲愤作结。从而使诗人及韦冰的遭遇具有典型意义,真实地反映出造成悲剧的时代特点。诗人是怨屈悲愤的,又是痛心绝望的,他不堪回首而又悲慨激昂,因而感情起伏转换,热烈充沛,使人清楚地看到他那至老未衰的“不干人、不屈己”的性格,“大济苍生”、“四海清一”的抱负。这是诗人暮年作品,较之前期作品,思想更成熟,艺术更老练,而风格依旧,傲岸不羁,风流倜傥,个性突出,笔调豪放,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第三篇:元宵夜遐想散文[定稿]
又是一年的元宵夜,抬头仰望夜空,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遥远的夜空,月儿圆,人儿缺,忽然想起已数载未在父母的旁侧共度元宵夜。一时间,乡思骤起,不知道家乡的月是否也这般圆亮,已是两鬓斑白的父母,此刻也许正倚窗对月叹息,想念远方的游子。
一枚枚靓丽四射的烟花,打破了夜空的寂静,也打破了我思乡的情愫。烟花点燃的一霎那,响彻云霄,震撼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扉。那美丽的烟花,好似火树银花随瀑布从天而降,晶莹发光,惟妙惟肖。又好似交织的彩绸灿烂如星,洒脱自如,耀眼夺目。天涯为之狂欢,海角为之喝彩,人们为之感染,纷纷不约而同的举起手机,拍照录制这激动人心的美丽时刻,无疑是让自己的心情更加充实完美。
是呀,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夸张的说,就像烟花争先恐后绽放的拼劲,为了展示自己的完美,不顾一切的绽放,怕被现实瓦解,怕被时代淘汰,所以不顾一切去追,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人们已经忘了生活的真谛,每天疲于奔命,穿梭在城市的楼宇中。
我觉得,人们不必那样浮躁,有梦固然可贵,但是品味生活更是尤为重要,名利财富都是身外之物。我们要享受生活,品悟生命,哪怕烟花易冷,我们也要学会坚强,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阳光。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成长,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机遇,存在过,何必计较得失,尽力就好,读懂自己才是强者,就像烟花那样,耀眼过,灿烂过,哪怕是一霎那,也不孤单。
就像此刻的热情,淹没了那份冷漠,淹没了那份寂寞。整个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沸腾起来,共度元宵佳节,共同欣赏烟花的美妙绝伦,那么,有谁能说,此时此刻的场景不是一种和谐呢?有谁能说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孤单呢?
来去匆匆,但是留下的是光的印记,是亮的魅力,瞬间的美丽也会让人回味,回味人生,回味生命,人生短短几十年,犹如烟花有靓丽,就有暗影,何必不珍爱生活呢!所以,我想说,人生走一回,有生命完美就灿烂,就不寂寞!正如有烟花打造美丽,烟花就不孤单。因而,我们要放弃浮华的心态,用心去品味生活的点滴,用情去享受人生的滋味,活得洒脱一些,活得真实一些。
第四篇:元宵夜送灯散文
印象元宵节
除却吃元宵,元宵节这天还被称之为“灯节”,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保持着在这个夜晚张灯结彩、猜灯谜等习俗。印象中,家乡的元宵节与灯有关的习俗大抵有三:其一为挂灯笼;其二是撒路灯;其三是送灯。
送灯即给祖先的神灵送灯,是元宵夜这一天在祖坟举行的一场简易祭祀活动,其中,除了在灵前化纸外,将点燃的蜡头放置于祖先坟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此谓之“送灯”。人们常常诙谐的说送灯的目的是给祖先捉虱子照亮。由于我家祖坟不是很远,因此,多年来,我们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在元宵节前后连续三天送灯的习惯。时代的不同,致使送灯的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些无可逆转的改变。记得十几年以前,每到正月十四这一天,爸爸都会在白天以秫秆(高粱秸秆)抓制成几个三棱锥形的灯笼骨架,之后,将其两面以烧纸粘好用来遮风挡雪,一面留出使空气及蜡烛的烟灰流动。夜幕降临之时,我们这一大家族的七个兄弟在伯父、爸爸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地,划圈化纸,在飞扬的纸灰中,将准备好的半截蜡头点燃放到简易灯笼里。由于灯笼挡风的烧纸呈黄色,因此,我们感觉这种里面放了数根蜡烛的灯笼格外明亮,在月光照耀下,每座坟墓都顿成一个温馨而神秘的世界。而每逢积雪较厚的元宵节,我们干脆将巨大的雪块堆起或在雪中挖一深坑,燃蜡烛于其中。雪中的蜡烛显得格外明亮,将每个人的心也照得十分通透,我们感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月十五雪打灯”。无风的夜里,蜡烛会顺利燃尽,谓之“收灯”。
那时候,老一代人常讲送灯的蜡烛不能用整根的,否则将来这个家族要出光棍。在几十年不变的计划经济年代里,蜡烛每支一角一分,日常生活中,普通家庭都以稍微经济一些的油灯为夜晚的主要照明用具。以整支蜡烛送灯在彼时绝对是一种奢侈,整根蜡烛上坟出光棍一说也许是老百姓为了省钱为了理直气壮的以蜡头上坟而编制的一个不算美丽的借口吧。这个夜晚,每个坟头都有无数支蜡烛闪烁,一些家庭贫困意识更为贫困的人便打起了这些坟头蜡烛的念头。偷窃坟头蜡烛在彼时俗称“拔蜡头”,据伯父爸爸们回忆,早年爷爷率领他们到十几里地以外的杜家窝棚(此屯旧时因匪患业已消失)祖坟送灯返程时,我的调皮的二大爷就习惯于逢坟头便拔蜡头,以此作为一种乐趣和对巨大生活压力的一种发泄和释放。多年后,二大爷早已作古,此事虽然已成笑谈,但我仍能感觉一种贫穷落后之气穿越时空在那个赤贫时代隐隐袭来。
步入九十年代,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巨减,秫秆在农村渐渐成了稀罕物,因此人们在元宵节送灯不再以秫秆扎制灯笼,而是以较为容易得到的纸壳箱子作为挡风的工具。相对于传统的烧纸灯笼,纸壳箱子具有空间大、无需费时扎制的优点,但是因纸壳较厚却不甚透亮,致使许多人家虽然在元宵夜送灯,但是坟头却往往不见灯光。另外,纸箱子上面的盖还极易被蜡烛的外焰引燃。虽如此,那些年,纸壳箱还是频频在三五之夜被人们带到了各自的祖坟之前。这也使得一些稍有点“经济头脑”的人开始考虑这些坟头纸壳箱能够给自身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了,他们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走坟串墓,毫不客气的将鬼神门前的这些纸壳箱一扫而光,一夜所得也足够换得几个酒钱了。我家祖坟及附近的一些坟墓常常会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当元宵之夜我们将蜡烛点燃满意的离开时,回头望闪烁的烛光正从那几个巨大的纸壳箱上面的出气口照向茫茫夜空。而次日黄昏,当我们再度拿着蜡烛来到时,便遗憾的发现那些被我们压好底部的纸壳箱都不翼而飞了,地下也毫无半点纸壳箱被燃着的痕迹,再看邻家的坟墓也是如此遭遇。这些特别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如此下三滥之举简直让我们哭笑不得。
进入新世纪,一种专门为元宵夜送灯习俗而发明的二极管小电灯悄然走入市场,这种灯基本都是纽扣电池提供电源,下设开关,外壳往往设计成莲花、元宝、灯笼、宝塔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造型。此时的蜡烛价格陡升,六根一包居然买到四元钱,且比从前一角一分钱一支的细了近一半。由此,人们开始普遍与时俱进的以这种物美价廉的极具时代特色的新产品代替传统的蜡烛。这种小电灯使用起来着实方便,只要将灯下的开关轻轻扭动,一丝亮光马上让灯体变得通红。无需自制灯罩,无需担心风吹雪打。每逢元宵之夜,所有的坟头俱是红光莹莹,有如漫天闪烁的星星。但是,这种新型灯的纽扣电池以及其塑料外壳也会给我们的土地及地下水造成新的污染。
化纸钱,污染空气;送电灯,污染耕地。未来的年代里,我期待会有什么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发明将这些传统的缺点多多的东西取而代之。而最理想的还是以一种新的合理的文明祭祖方式将这些缺陷十足的陋习取代。
我不相信什么神灵,但也绝不会对那些极端的年节不祭祀祖先的行为盲目点赞。我不相信祖先会在所谓的冥界使用我们焚化的纸钱,但却对逝去的先人永远心存崇敬和感恩。在无元宵可吃的年代里,人们尚且未能忘记以某种方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这些平凡而朴实的祭祀告诉我们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那就是为人要饮水思源,不能数典忘祖,这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优良文明传统能够得以生生不息的一个巨大精神动力。元宵夜祖先坟前那些点点灯火也许不会照亮鬼神的世界,但我相信,那一星一点的微光一定会让我们这个民族的孝道薪火般得以永远传承......
第五篇:少时暮春趣事多散文
清明过后,就是暮春了,这个时节,邀约三五挚友,走进田野,走向郊外,爬上山坡,或者来到刚刚肥大起来的河边,融化大自然里,风是甜的,雨是柔的。漫山的植物,绿油油的嫩,那么多的无名的野花含露,在阳光闪闪发光。搭帐篷于河边,插几根钓竿,燃起炭火,烧烤或跳摆手舞。这样的活动,是简单的心旷神怡无法形容的。
记得少年时期,每个周末鸡叫二遍后,奶奶就会叫我们起床。“都起床了,该打猪菜的打猪菜,该砍柴的砍柴了!”于是我们一骨碌爬起来,两个妹妹打猪菜,我和二哥上山砍柴。说是砍柴,其实是割茅草,改革开放初期,植被破坏严重,那时候没电,没煤,更没有燃气,农民主要燃料有两种,一种是各种农作物的秸秆,还有一种就是山上的茅草和刺藤。上山割草,那时候是一个家庭的主要农活之一。我们十一二岁,重活干不了,上山割草这种力所能及的事,就成了我们少年时期的主要农事。
扛着芊担,腰上背着刀鞘,一边走,一边用镰刀有节奏地敲击芊担。“喳喳,嘣喳喳,嘣喳嘣嘣喳……”,一路敲击一路走,来到茅草和刺藤丰腴的地方,几下子割好打成捆,用芊担插好,有的去打蕨菜,打水竹笋,有的去烧野蜂子,挖野葱。这时候阳雀在远山上“刮刮阳,刮刮阳”地叫起来,我们就开始兴奋,因为奶奶说:“有阳雀叫的地方,能找得到阳雀菌!”阳雀菌是好东西,有的地方称羊肚菜、狼肚菌、书名好像叫笠竹,是一种稀有菌类,属“四大菌王”之一。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上部分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在我们家乡,这种菌子喜欢长在木油树附近。运气好的有时候还是真能够在木油树周围找到几朵这种像羊肚子菌子。
找完菌子,兴奋几秒后,不知道谁提议,“羊奶奶(胡颓子)熟了吧!”于是一大伙就去找羊奶奶,肉肉的、红红的羊奶奶长在土埂边,摘几颗红的放进嘴里,酸酸的,涩涩的,也甜甜的,于是大家觉得这个滋味不如“三月萢”好吃,大家就去满山的找“三月萢”。三月萢:书名山莓,又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载秧泡、龙船泡,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三月萢的味道很好,就是摘起来不容易,因为三月萢的荆条有刺,不小心会划一手的血痕,而且一株树子也摘不了几颗熟的,往往摘好几棵树子,半口就吃了,所以那种味道最值得留念。这个时候,大一点的哥哥们就提醒我们:“太阳快要正顶了,回家了!”于是我们挑着事先捆好的柴草,排成小队,在山路上盘曲而下。也不知道是谁家养的狗狗,来接它的小主人,摇着尾巴和我们一起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吃完午饭,大人们叫我们去放牛,那时候一头牛就是一家农户的半个家产。家乡山坡上天坑很多,所以我们赶牛上山,主要是不让牛跑到天坑边去。这个时候,往往玩的时间比较多,于是我们发“剪刀石头布”,输了的负责看牛,不让牛走到天坑附近,赢了的就跑去水田里抓泥鳅,捉黄鳝。小一点的就把田里的小蝌蚪用小瓶子装回家放在盆里养着,十几天后,有的小蝌蚪长成了青蛙,有的却长成了“赖客宝(蟾蜍)”,吓得几脚把木盆踢翻……
少年暮春趣事多,可惜今天的人,特别是孩子都是手机迷、电脑迷、游戏迷。大人们呢?多数还是麻将迷。有时候难得一个天晴的周末,想带孩子们或者邀约几个朋友一起去爬爬山,认识一下大自然,还真是响应者寡。即使偶尔邀约上几个人,山上一定玩不上一个小时,马上回山庄打麻将。孩子们只要不来吵闹,该玩手机就让他们尽情地玩吧,把大自然的清新空气,醉人的野花香,清澈见底的山溪水关在麻将房的外面。
不亲近大自然,怎么能够得到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少年暮春的回忆,是我永不枯竭的生活源泉,无论有多累,多忙,总能在大自然怀抱里找到灵感,找到慰藉,丰富自己的人生,纯净自己的灵魂。如果大家都能抽点时间去感悟大自然的呼吸,我想,定能感受到其中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