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的牵挂散文
一年四季的春来到,它走进我们的生活,关了面向冬的门,在春的屋里仍有窗户观赏冬景中遮盖道路坎坷和肮脏地方的茫茫雪原,还有冰冻的江河。
春有没有挂念?道路坎坷是否会有积水?肮脏地方的垃圾如何干净?解冻江河的漂浮物怎么办?会不会担心城市的十字路口有行人横冲直闯?行使的车辆不顾底线不顾电子监控闯红灯?会不会担心乡村的耕地农田山林成为座座高楼大厦?江河水库渠道的流水和土地因企业的超标排放遭受严重污染?……
春像魔术师装扮自然景色比冬景更加美丽更加生气:从春屋的窗户看到,屋上的雪冰融成雨水住下滴,路上能见庐山真面貌;江河上的冰雪渐渐缩小,江河水欢快的自由自在流淌;鸟群有在冰雪块上玩漂移,有展翅在天空,有俯冲向水面;大地上曾经瘦弱的树技长出新芽,干枯的草展现嫩绿,鲜艳的花朵盛开飘香;乡村田野上的野草焕发青春,沉静的山村浮现炊烟;城市的公园和街道两旁的树.花草像脱下冬装的儿童在舞台上跳着群体芭蕾,还有公交、出租、私驾的交响乐;这些,如新建的高楼大厦、百姓的新房、新购的私驾内的艺术装饰美化环境。
春让春风告诉:春来到生命的身边,春走进生命的生活。
春雨如七仙女下凡:树和花草的根在大地,阳光、空气、雨露滋润,像童话故事里的儿童个个是美女帅哥,如追星族粉丝享受歌星的演唱艺术和影视明星的表演艺术。
江河里的鱼群和仍在冬眠的生命,春让春雷阵阵唤醒和惊动,是否是告知:春天来了!鱼,鱼群,可以在江河自由自在的畅游,可以跳出水面观赏春天的美景;鸟、鸟群,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展翅,可以俯视大地上的青春美丽;人、人群,脱掉厚厚的保暖冬装,穿上适合的春装,走到户外享受春天的春风、春雨、春雷,还有人的智慧和力量的艺术美。
春天,中华民族传统中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日,各地有特色的节日活动和电视春节晚会;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奇迹,每年春运,无论寒冷冰雪,还是路途艰难,都会回到父母身边团圆和兄弟姐妹、亲人、朋友团聚,不仅仅是人的迁徒,那是人的狂欢、精神寻根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打工、工作、创业的人,虽是短暂,享受春节的亲情后会回到以前的地方继续,可能身体会有疲惫,心里充满力量和智慧,是父母、兄弟姐妹、亲人、朋友在节日的衷心祝福: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生活更加美好!如邓丽君演唱日本民歌《北国之春》。
随着信息共享及时互动的互联网的电子时代,加上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如网上曾经流行:地球是一个村,是人类和自然生命的共同家园。春天的节日还有情人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生活幸福,自然环境美好,社会公平正义,需要人有春天的风、雨、雷那样的力量和智慧;这些宝贵财富应留给子孙后代!把中华文化、民族传统像路与桥的连接延续。在和平环境的社会,现实中虽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近人意,像阳光、空气、水、大地给所有生命同呼吸共命运,曾经的偷渡,曾经的抗洪抗旱,曾经的非典,曾经的地震,曾经的雾霾,曾经的污染,共同面对,风雨同舟!人之间的情组成家,家之间的情组成国,国依法保护人的身体和生命,也保护人居住的房屋和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和万事兴。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乡村的村民,城镇的居民,企业的老板,到国家每年在春天的三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依法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授权、法有据、权由法定、权依法使谋国家全面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当代中国人的共同梦。用具有普世价值的法治文明,人的智慧和力量,自然环境:蓝天白云,山青水秀;社会环境:文明友善,公平正义,任何个人的梦想都会成真!
春天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与其说是春的牵挂,不如说是人的牵挂!
第二篇:牵挂情感散文
一
我对儿子说,放学后在车站站牌处等着,我要带他出去吃晚餐。
下班后,我匆匆赶到车站站牌处,老远就看到儿子小而壮实的身影,心里一阵欢喜,哦,我的儿子,长大了,看起来像个小小男子汉。
这是儿子第一次在站牌下等我这么久,很是欣慰。我一溜烟跑过去,双手使劲捏了捏儿子的双臂,幸福感十足地说,好小子,果然长大了。
刚要和儿子去商场,发现钱包忘带了,心里无比懊恼,白让儿子在路边等我这么久,还得回去拿钱包。无奈,我牵起儿子的手,温柔地说,肚子饿不饿,再坚持一会儿,我们拿了钱就去吃饭。
儿子对我乖乖一笑说,好的,妈妈。
我们走过了两条街,我突然看到一家旅馆,那是我一个女朋友开的,心想,不如去她那里借钱,先带儿子吃饭,明天再来还她。一边想着,抱起儿子就走了进去。
大厅,人好多,一群人围着个火炉说闲话,其中还有两个女人也是我的朋友,她们嚷嚷着要去吃饭。我说,等下,我们一起去吧!然后我转身又对开旅馆的朋友说,我忘带钱包了,你先借我两百块钱,我带孩子吃饭,明天来还你。
这个女朋友怏怏看着我,打开抽屉,抽出一张一百块钱外加一张一角纸币,递给我。我说,再拿一百。她说,没了,只有这么多。听了她的话,我心里顿感凄凉,友谊,在金钱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就在这时,火炉里的火花飞溅出来,硬生生把我的羽绒服烫了两个大窟窿。唉,真倒霉。我心想。
我拒绝了她的一百块钱,抱起儿子继续往家走,我有钱,只是忘了拿钱包而已,我犯不着被她这样羞辱。
回到家,天已黑,我拿上钱包,带着儿子再次走出家门。我们牵着手在大街上走着。冬天的夜,黑得特别早,空气冷冷的,处处都显得那么凄凉。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可是,我要带儿子去吃好吃的。走吧,我们走过一条又一条街,发现许多店面都关门了,路灯坏了,处处都那么黑暗。
在前方不远处,看到一家灯火通明的饭店,我仿佛看到了希望,心想,儿子,你不用挨饿了,我们这就去吃饭。
走进饭店才发现,这家店里正办喜宴,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尤其是那一桌一桌的饭菜,对已经饥肠辘辘的我和儿子来说,绝对是个诱惑。
我们在饭店徘徊一圈,无人接待,无可奈何又走了出来。天更黑了,夜更冷了,我抱起儿子,让他趴在我肩头,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我问,饿不饿?儿子答,不饿。
我心酸,愧疚,继续在夜里徘徊,寻找。可是,看不到一处亮光,看不到一家饭店。走着走着,发现儿子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我长长叹了口气,儿子,我的儿子跟着我,没吃上一口饭,就这样饿着肚子睡着了。
我抱着他,一步步往家走,推开门,进去。看到了姥姥,舅舅正给姥姥送来刚刚出笼的热包子。姥姥说,快,来趁热吃包子。我看了一眼那冒着热气,且有些露馅的包子,忍不住一怔,这包子,是刚刚我们去的那家办喜宴饭店桌子上摆的包子,哦,舅舅在那里,我们没看到他,若看到了,或许儿子不会饿着肚子睡去。
我冲姥姥摇摇头,示意不吃包子了。儿子没吃饭,我也是吃不下的。姥姥走过来,摸摸儿子的脸蛋和头发说,孩子身上凉,是不是感冒了?我说,你摸摸我的脸。姥姥又摸摸我的脸,笑了,继续说,嗯,也是凉的,天冷,不是感冒。
我给儿子盖好被子,一颗心还是那么沉重,这一晚上我都干了些什么,竟让儿子跟着我在黑夜里转了半天,一口东西没吃上。
看着熟睡的儿子,我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夜深了,这漫漫冬日,真得好冷。
伴着心疼,忽地睁开眼睛,看看窗帘,已然映出白光,哦,天亮了。原来刚刚的一切,都是梦啊!
二
起身,端坐,回忆着这个梦,梦中的情节,又在我的脑海里重新上演了一遍。今天正好是星期六,儿子不上学,我拿起手机拨通了爱人的电话,说了我刚刚做的那个梦。儿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等我说完,儿子才笑呵呵地说,妈妈,我的抵抗力提高了,感冒好得也快了。爱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定是我太担心孩子,才会做这样的梦。
想来,确也如此,为人母,孩子的衣食住行定是样样记在心里的,夏天怕热着,冬天怕冻着,病了怕照顾不好,饿了又怕吃不好,那无休止的牵挂,怎么都不会停止。
前几天儿子女儿还一块感冒了,当时正好是双休日,我便从单位匆匆赶回家前去照料。回去之前,我先在市里的药店买了许多药,什么感冒药,咳嗽药,退烧药,去火药应有尽有。之所以在市里买药,是因为县里好多儿童用药都不齐全,成人药也确实不敢给孩子多吃。
带着一箱子药回家了,两个生病的孩子看到我都欢天喜地,精神头看上去还不错。女儿刚刚从私立学校回来,为了不耽误星期一去上学,不得已打了点滴,儿子则在我的督促下严格按时吃药。
预料之中,这次感冒来得气势汹汹,很多人都感冒了,据说大部分患者都是病毒加细菌双重感染,所以好起来特别慢。女儿说,她们学校有的班已经因感冒回去近一半学生,可见这次感冒的袭击力之强大。
女儿身体素质一向不错,极少感冒,即便感冒吃点药也能好利索,可这次却不容乐观,在打点滴三天后,并无明显好转,不得已又请了两天假继续打点滴。儿子也呈现出反复发烧,在没有超过三十八度五的情况下,我都给他服用一些退烧药。就这样,女儿打点滴六天后,还隐约伴有轻微咳嗽,我给她带了些药物,嘱咐好如何服用,把她送去了学校,并且一再说明,若有不适,立即向老师反应,我们会去接她回来。女儿很乖,连连答应,还说我都知道怎么办,放心吧!
儿子从小体质就不太好,五六岁之前,几乎月月感冒,每次都会发烧咳嗽,且吃药打针都无济于事,到最后还得打点滴。所以对于这个孩子,他的身体一直是我所忧心的。去年秋天,脑炎病发高峰期,儿子没有幸免,突然发起高烧并伴有呕吐现象,幸好治疗及时,打点滴带吃药一个星期后痊愈了。
我记得,那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朵朵白云点缀着蓝天,我的心情跟着那天气一样美丽。可是,在八点半左右,爱人突然来电,说儿子发烧,呕吐,在药铺准备打退烧针。听了他的话,我的好心情顿时全消。问明原因,昨晚儿子跟爱人一起睡觉,没关窗,踢被子,估计是着凉所至,嘱咐打完针,回去盖好被子睡一觉,出出汗或许会好。
爱人问,能不能回家,孩子生病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我也想亲自来照顾他。可是,恰巧这几天工作忙,我说过了这两三天再回去,让他们先带孩子看病。因为儿子经常感冒,平时吃药打针或者打点滴,三四天就见好,以前生病有爷爷奶奶照顾,我很放心,何况这次爱人厂里正好休息几天,他在家,我更放心。
十点多,我打电话询问,爱人说儿子烧未退,精神不好,一直睡觉。我又嘱咐发烧不能吃鸡蛋,别吃肉,饮食要清淡。吃完午饭一点多钟,再次接到爱人电话,说儿子高烧未退,已经去了县里看病,大夫诊断为脑炎,正在打点滴,我一听,心一下子提在了嗓子眼,忐忑不安,儿子从来没有得过这么严重的病,无论如何我必须回家,速安排好单位事宜,请假回家。
市里修地铁,十几条路同时施工,以至于堵车严重,车子在缓慢地行使中,我的心一直不安恐慌,儿子这次生病,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的情感,那一刻,终于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儿女生病,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终于到了车站,买票,上车,爱人又来电,问大概几点到家,看看时间,我说大约四点左右到家。儿子又接了电话说,妈妈,打针疼,但是我都没有哭。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听到儿子轻松认真的语气,心情好了很多。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抱着儿子亲亲他的脸蛋,笑着说,怎么看着脸蛋显大了!儿子勉强笑了笑说,我一天都没吃东西还能胖啊!又说,妈妈,今天我都吐了四回了。儿子很乖,很懂事,听了儿子的话,心里说不出的疼惜。
爱人说,儿子上午脸色就发黄,到中午还是没退烧,赶紧去了县城,大夫问明情况,检查完,诊断为脑炎,必须输液,输完液脸色明显好转,精神也好了很多,这几天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玩电脑,不可以玩手机,不可以费脑子,不可以吃任何肉类事物,要闭目养神睡觉休息。
之后的几天,我和爱人天天陪着儿子去打点滴,幸好对症下药,儿子一天比一天精神,恢复得也很好。我一天天安心,也颇有感触,孩子的身体,是父母最担心的,他们的身体稍微有些风吹草动,总是会深深地牵扯着父母的心。
两个孩子这次感冒,我因休假在家,得以密切关注,女儿已无大碍,送去了学校。儿子在家,我按时给他吃药喝水,加减衣物,三天后不再反复发烧,咳嗽也缓解了,鼻涕也减少了。在我临上班前,给他把剩下的两天的药物分好,在爷爷奶奶的看管下继续按时吃,两天后,儿子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完全好了。听了儿子的话,我很开心,这次感冒如此厉害,儿子仅凭药物治疗就得以痊愈,足以说明儿子免疫力不错。
三
我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如同所有家庭主妇一样,在家扮演着妻子,儿媳,母亲的三重角色。我没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一家人,可以开心快乐健康地生活在一起。可是,生活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我们为了生活,都会付出很多。比如,时间。
我选择了工作,必然不能整天守候在家人身边,尤其是不能陪伴着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作为一个母亲,一个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在得与失之间行走,然而就在我的行走中,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就外出工作,所以这些年,孩子们成长得过程中,我错过了很多精彩画面。
仅仅十天,儿子就用一双欲迎又怯的眼神看着我,我一声声地唤着他的名字说,我是妈妈,来,妈妈抱抱……足足半个小时,儿子才恍然将我认出,羞答答地喊了声,妈妈。然后扑进了我的怀里……
这一幕是五年前我因工作第一次离开孩子,十天后回到家里时,一周两个月的儿子看到我的第一反应,很清晰地记得当时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他躲在奶奶怀里说什么都不肯让我抱抱,儿子当时还小,仅仅十天的分别他竟然有些不认识我了,当他终于认出我来,扑进我怀里的一刹那,我的眼泪忍不住地夺眶而出,有辛酸有无奈更多的还是幸福。
常常回忆这五年之间的点点滴滴,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女儿只有三周半,儿子也才一周两个月,离开他们本就有太多太多的舍不得,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思念就会肆意地吞噬我的灵魂,心开始抽搐,眼泪会悄然地坠下。
在我的记忆里,每一次回家,都会定格一些画面在我的脑海里。
那次,女儿从幼儿园的校车上下来,在接孩子的人群中看到我,用我还没反应过来的速度就跳到了我的身上,开心地用小脸蛋在我脸上蹭来蹭去,我也在她可爱的脸蛋上猛亲了几口。
那次,儿子老远看到我,就向我飞奔过来,我将她抱过头顶,他望着我的眼睛一遍遍喊着,妈妈,妈妈。
那次,我回家时天已黑透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边,女儿强撑着困意朦胧的眼睛,等待着我的归来。
那次,儿子从幼儿园出来,看到在门口等他的我,腼腆一笑,小手儿就向我伸来。
那次,俩孩子早在村口热切等待,看到我渐行渐近的身影就开始欢呼雀跃,喜笑颜开。
一幕幕,在心中成了最珍贵的记忆,每次打电话俩孩子都要轮着和我说话,儿子说完女儿说,女儿说完儿子说,直到说累了才肯挂电话。
记得,一次打电话,懂事的女儿说自己身上长了很多小疙瘩,从药铺拿了药,吃了几天已经好了,只是现在不让洗澡不让沾水,女儿很轻松的说着,我却阵阵心酸。
一次打电话,儿子热情地和我讲迪珈奥特曼,听着他那头天南地北的故事情节,我即使一头雾水,也开心地享受着儿子的兴奋。
一次打电话,女儿说发了新书,等我回去给她包书皮,听着她讲一年级新认识的小朋友,心中荡漾出无穷尽的怜爱。
一次打电话,儿子在吃煮的玉米棒子,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玉米棒子说,妈妈,我在吃棒棒,你看,你看。后来婆婆告诉我,儿子把玉米棒子放在手机前,以为这样我就可以看见,听着婆婆的话想象出儿子天真可爱的样子,我已经笑得前伏后仰。
每次出门前,女儿都会一脸不情愿地说,妈妈,能不能不去上班啊!我微笑着摇摇头,然后女儿很乖地问清楚我下次回家的日期,儿子也会撅着小嘴拉着我的手,口口声声不让你走不让你走,最后提出许多个要求才肯罢休。
五年的时间,就这样在一次次离家又一次次回家中度过,如今,女儿上了小学四年级,儿子也上了一年级,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长高了,懂事了。
时间还是会一分一秒地溜走,生活还是要生活,工作还是要工作,孩子们还是会继续成长。我知道,两个孩子也会继续出现在我的梦里,因为,我不在家的每个日夜,都会深深地牵挂着他们。
第三篇:牵挂的情感散文(最终版)
自从那天听母亲说了这两天要回老家的事,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千般的不舍、万般的不放心一起涌上心头。这几天一直在变天,刮着大风、天气又变冷了,老家的暖气肯定是不会烧了,可是父母住的屋子总是要点炉子吧,老家那么大的房子总要收拾吧,父母都已经年迈,是不是又要受冻、受累?老家春天也没有新鲜的蔬菜,不知父母回去吃什么……可是,尽管我一再的劝说,母亲还是执意要回,原因很简单,邻居正好来了,可以让弟弟一起把她捎回去,早点回去也可以的。再说,老家肯定要比城里暖和的。唉,善良的母亲,怎么就不理解儿女的心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亲已经成了心里总也放不下的牵挂,倒是上高中的女儿,很让我放心。同事们谈论起来,都佩服我能够放手对孩子的教育,佩服我孩子的独立能力,还有几个一起旅游过的同事还经常开玩笑说看上去姑娘不是我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作为师者,我认为放手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历练。可是,对于将近七旬的父母,尤其是爱操心、爱生气的母亲,更是让我不放心。都说人老了就跟小孩子一样,一点不假,也许是母亲年轻的时候吃的苦太多了,受的委屈也太多了,所以,到了晚年,这些倒成了母亲的心病。母亲很在意别人对她的态度,有人话听起来说的重一些,母亲都很生气。成年往事,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气也让母亲很纠结,让她不能释怀。家里子女多,无论哪家遇到一丁点难事,母亲都牵挂着,心疼着,就连今年两个孙子的高考和中考她也在操心……而无论哪一种情况,都牵动着我的心,心疼、不放心,就怕母亲生气、操劳……
唉,我的老母亲,什么时候才能开开心心的过个晚年呢!我劝不了母亲,只好抽时间多过去陪陪他们,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最近几年,感觉母亲就像孩子一样,隔两天接不到我的电话就迫不及待的打电话过来,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听到声音就放心了。没事,就是逮不住你们不放心。你不要太累了,下班太晚要注意……我清楚,我们做儿女的就是父母最大的财富和骄傲,也是他们的生活支柱。父母受苦受累辈子,辛苦操劳了一生,如今,他们老了,该是我们子女孝顺他们的时候了。这时候,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电话,一句短短的问候,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和孝顺。上星期老公说要去包头磨车,我马上给母亲打了个电话,问母亲要不要顺路去包头姨姨家看看。老公听说后,批评了我半天,骂我头脑简单,说磨车是要开快车的,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一句话让我忐忑了一晚上,左右为难,生怕稍有闪失。好在包头之行很顺利,母亲开心的说,早想出来转转了,整天把我们放到城里那一道街上太寂寞。
如今,开春了,天气暖和了,父母要从城里搬回农村住了,母亲说,村里阳婆比城里足,家里肯定不会冷的,再说了,过几天种地我们也都雇人,累不着,你就放心吧。唉,哪能放心呢,这颗心啊,自从听说母亲要回家就一直揪着,虽然我距城里父母家和回老家开车的时间差不了多少,可总是觉着城里条件更好些,感觉离父母更近一些,心里更踏实一些。
都说人到中年了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上要赡养老人、下要培养下一代,很辛苦,可是,我觉得有父母在,哪怕再辛苦,再操心,也很幸福。“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是啊,有父母在,感觉自己的灵魂才有真正的归宿,心里很踏实很踏实;哪怕常常听听妈妈的牢骚,也感觉很幸福。有父母让我牵挂着,这种感觉真好。
第四篇:情感散文:一世的牵挂
今夜无眠,我的泪水像初秋的细雨,无情地酒向大地。随着飘飞的落叶,秋越来越深,深秋的细雨更加无眠,它不停地敲击着我的心灵。伴随着静谧的深夜,我伫立窗前,遥望星空。回想多年以来,我一直守望着孤独和寂寞,内心世界也像这深秋的夜晚一样,让人感到了丝丝的凉意。我知道每个人对感情的认知程度是不同的,不知道我对情感的认知度有多深,只是我觉得爱上一个人就要真心真意,持之以衡。
你的出现,就像夏的微风送来你浓浓的爱意,遇到了你,我知道,我找到了一世的牵挂。我想告诉你,今生今世你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梦。每当想起你的时候,我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汩汩的泪水无情地敲击着我苦涩的心灵;想起你的身影,面对你的微笑,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幸福的安慰,都能缓解我对你的相思之苦。
深秋夜风冷,秋雨送冬寒,它带来了孤独,带来了寂寞,也带来了苦触。箫声诉诉,离情幽幽,清夜一曲诉相思,秋风伴随着苦涩的相思,向老天哭诉我对你深深的爱峦。秋夜的月明亮清冷,思念你的小屋孤灯一盏,栩栩的夜光爬满窗前,对你深深的苦恋涌入心海,相识你远在多年的梦海,相知你在相处的快乐时光,相惜你在那深深的眷恋。有情的泪水,无情的别离,我坚信我不是那生命的过客,缘深缘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晚秋相思梦无痕,你是我今生永远无法割舍的爱恋。相思于爱的梦幻,幽幽怨怨,秋叶飘飞的声音拂起我深爱的尘埃,孤独的明月诉说着我对你深深地爱恋。深秋的夜晚,孤独的候鸟,声声哀啼,诉说着我对你苦苦有哀恋。多想走进思念你的梦香,和你相依相偎,思念的泪水纷洒着寂寞,孤独的思念化成零乱月光飘向大地。相思的梦里,体会着真爱存在的意义,即使我的爱义变成风中的残絮,我也会用我的生命死死地抓在手中,誓死不休。
思念你的梦萦绕心间,我仰望苍穹,秋风夜我心依然浓情,虽然我们不能朝朝幕幕,我会把思念你的思绪化成细腻的词句,用我爱恋的灵魂,在这个清冷的深夜,秦响我思念你的恋曲。静静的夜,我静静地凝望,用我心灵的琴奏响我爱恋的乐章,秋风似是听懂了这深恋的琴声。此刻,我感到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所有的相思秋风明月照我心,我坚信始有秋风送爽、爱满苍穷的时刻。
秋风细雨送凉意,秋夜月高照我心,我心深处相思不减,你深情的微笑唤起我深深的爱恋,你浓浓的爱意轻轻地抚摸我孤独的心灵,我坚信你就是我千年不变的爱恋。感谢苍天对我的垂怜眷顾,把你轻轻地送到我的身边,让我在这个清冷的秋天感受到了深深的爱意,我对你是那么无比的眷恋,你对我那肆意温存,让我无法忘怀。当你轻轻为我拭去腮边滚落的泪珠,我只想在这个清冷的秋夜,焚香一炷,愿上天能让我们相知想爱相伴这一生一世-------一世的牵挂。
第五篇:朱自清散文春
篇一:朱自清散文《春》 朱自清散文《春》赏析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据陈杰同志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陈说:“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标记。编者在课文目录后附注,凡有此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等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关于〈春〉的出处》,《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春》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但是,后者嫌原作有的词汇“陈旧”,有的语句不够“规范化”,因之对其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样,在文字上便与原作有了出入。为尊重朱自清作品的原貌,本篇赏析的对象是朱先生写定的未经修改的文字。《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的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里,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读《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进取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结尾部分,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
婷婷lisa21 提供篇二:朱自清散文春 朱自清散文春
朱自清散文《春》读后感
朱自清的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细读朱自清的《春》,这是一个大病初愈的文化人,面对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种自信和自尊,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之梦。这是一个经历了“心灵炼狱”的知识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怀抱中,他沉醉其间,诗情联翩,感受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心灵冲动。他从时代的“十字街头”撤退下来,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
在朱自清所有的散文中,开篇就写得如此明朗、欢快、昂奋的作品,似乎还不多见。这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少年的作文,这是一个饱经忧患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精心之作。作者所以有这样一种心境和情绪,一定是因为他走过了一段最阴暗的日子后,找到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他是在借明媚的春光,抒发自己的一种心境。“盼望着,盼望着”,动词的叠用,显得突兀、有力、急切,隐含了他曾经的阴暗、苦闷岁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对未来的苦苦求索。现在光明终于降临到了眼前,他怎么能按捺住欢欣鼓舞的心情呢?“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是初春的朦胧景象,但又何尝不是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体验呢? 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但这种美丽的生命体验毕竟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幻的。朱自清信奉“刹那主义”,并把它当做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而他又深知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肩上的重任,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有许许多多不容推卸的义务。他要追寻一种有为、有价的人生,他要精心地、甚至是刻意地去完善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因此在《春》的后半部分,作品欢快的调子突然变得舒缓、沉静,出现了绵绵的春雨、朦胧的晚景、为生活行色匆匆的人们、辛勤劳作的农民。超然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转换成了一幅现实图画,朱自清也从梦的世界回到了湿漉漉的土地上。“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在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更是写自己的心理、决心和希望。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可以打住了。但朱自清却给了人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使朱自清的人生、人格变得更加耀人眼目。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又突然推进到了作品上半部分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又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朱自清获得了“新生”。>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篇三:朱自清散文《春》阅读题
朱自清散文《春》阅读题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2.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3.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 学们朗读第二段(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2)“一切??”这个自然段的怎样描写春天的?(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4.春草图 :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1)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