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今天,在课堂上我听写了前10号元素。我是打乱顺序听写的,他们的听写效果较差。每个班的作业是先背会前十号元素(分两批给的,每批5个元素符号),然后在作业本上默写,家长签字。交上来的作业都很好,有的是默写后的家长签字,有的明显是家长听写的。但是听写的效果则很不好。每个班全对的同学都明显少于作业本上全队的。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有这么几个:
1、作业本上的默写有的同学造假。肯定有不少同学没有背,或是背得模棱两可就抄了一遍,要求家长签字的,这一部分同学在听写时错的当然就多了。
2、有一部分同学背的不熟练。在作业本上他们是按照前十个的顺序默写的,而我是打乱顺序听写的,按照记忆规律来说,在没有记忆熟练的情况下抽取检查是很容易出错的。
我也思考怎样能让学生把这些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呢?我认为一是在后面要经常用这些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接触,他就不会忘了。二是加强强化。每天上课时听写10个或是5个,哪怕由同桌互查、小组互查,也能够强化这些基础知识。
今天有关两个性质的补充,我又讲解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和“中毒”等化学性质。
第二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化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微观概念不是很明白,所以学化学必须从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开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从学生生活中的变化入手,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化学,在动手动脑中学化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涉及到的实验有,水沸腾的实验、研磨胆矾及将胆矾溶于水的实验、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实验及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在四组实验中,由同学们自己通过现象得出结论,四组实验中得前两组和后两组的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这一点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接着在告诉他们,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这样让学生把化学变化和有新物质生成之间划等号就容易理解了,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在于,性质是静态的而变化是动态的,这一点不太容易理解。
这节课的有点在于,通过实验完全的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开来,缺点是没有很好的解释清楚性质和变化的不同,只有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
第三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研究物质性质的时候,例如水,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性质,我们可以让物质发生一些三态变化。
问:水变了吗?前面通过让学生鉴别,利用学生已知的物理性质,如软硬、溶解性、发生形态变化,让学生知道要让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可以让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认识物质的物理变化就有了功能,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接着问:还想研究什么?学生一般想不到化学性质,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就给他一个人为的操作,给他展示一个奇妙的现象,例如让镁与温水反应,再问:水变了吗?让他去解释。只有在解释的活动中,他才会有一种动机,想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这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因为这个物质有这样的化学性质,所以它才能表现出这样的事实。那么这个化学性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再给他化学变化。这种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它说明了这个物质的什么特点?这种物质的性质在生活有怎样的应用?这些都是研究物质的性质,为了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而进行的变化,到最后我们才概括出来,反思一下我们刚才经历的变化到底有什么不同?化学上认为一类是物理变化,一类是化学变化。这样我们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维度建立一级框架,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化学变化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性质的,因为我们要研究物质的性质,所以我们要让它发生变化,让他有初步的联系,这是核心认识发展的任务,就是关于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建立一级认识框架。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他们关心物质更多的性质,继续进行镁与盐酸的反应,镁条的燃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再让学生思考镁条的燃烧及联系前面的“暖宝宝”,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检验生成物进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生成新物质,这样巩固了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第四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最终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层次的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符合课标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的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四个实验具有一定层次性,属于依次递进关系,所以由教师演示和学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通过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图片、视屏、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五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7.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D)C12+K2S==2KCl+S↓
8.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9.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 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2)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12.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11.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实验目的]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数据处理]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盘(选填“左”或“右”);(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以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