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痛苦,只是不够坦然而已杂文随笔
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痛苦源于生活,痛苦源于活着,如果活着是一种痛苦,那么死又能得到解脱吗”?我想说:“不,死并不可怕,死并不能给自己带来解脱,而是给亲人、朋友带来更大痛苦。”
很多人都会感慨“人活着真累!”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吁叹,特别患上癫痫之后更是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可是即便是再苦再累,我们仍然还是要活着,活着的本身不在于一个人怎样的努力拼搏换来丰厚的回报和结果,而活着则是在曲折的人生路上怎样感受其中的快乐!如果说活着都只是为了快乐,那么没有了痛苦的比较又哪儿来的快乐呢?因为有追求,然而去努力,因为有理想然而去争取,倘若都只是为了非要达到某中目的然而伤痕累累,那么得到了与没得到又什么区别,那么这样的快乐还是不是快乐了。
坦然,或许只有坦然才是最好的解脱!我坦然而我快乐!因为生活中有痛苦,而癫狂人生APP能够解除我癫痫痛苦,我才感觉到快乐!
记得泰戈尔的这样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想这便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吧!坦然的面对生活!
我们跌跌撞撞的在各自的生命力行走,情如潮水,潮起潮落,只有坦然面对生活,才会不为名利而扰,不为前途而忧,不为得失而患,得之必然而失之坦然。如果说我们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静看人生,那么我们的生活岂不是每天都充满着阳光和快乐。
第二篇:在大学,不合群只是自己能力不够杂文随笔
我是一名三本生,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竟然感谢自己这样的出身。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出身,或许我对生活的理解,没办法这么豁达。
我今年大二,大一入学时,我对自己三本生的身份耿耿于怀。我听过太多的名校情节,听过太多的学校歧视。我甚至觉得,无论我如何努力,我都比不过那些好大学里面的人。
我觉得我就像是被世界抛弃的人,我讨厌自己的环境,而我的环境也从不对我客气,它总是让我千疮百孔。最困难的时候,我甚至想过退学。
那时候我不停地写字,用文字写梦想、写现实、描绘自己悲哀的环境、夸大自己的努力。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身边的女孩儿都是傻子,她们不理解我,她们不知道我追求的东西,她们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和各种化妆品、衣服、男生打交道。
我看着她们的日常生活,常常替她们觉得难过,我觉得她们和我不一样,她们是一群没有梦想、没有明天的孩子,我觉得她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毕竟在我的意识里,女孩子更应该努力一点,女孩子要比男人更拼命。
所以我常常自以为是地指出我对她们的各种看不惯她们,把口无遮拦当做义正言辞,我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很多女孩子眼中目中无人高傲自大的男人婆,她们也成了我眼中不学无术胸无大志的颓废女。
那个时候我读“大学里,你千万合群”“合群就等于浪费生命”“要做自己的太阳”等等一系列文章,然后我不停地寻找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在操场跑步时寻找,走路时寻找,吃饭时寻找,我特别渴望有个人,能和我三观相似,志趣相投。
可我一直没找到,我安慰自己:“没关系的,最好的总在后面”。那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自己特别酷,单枪匹马而又无所畏惧。我像一个英雄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对别人不屑一顾,也不在乎别人对我不屑一顾。
就那样跌跌撞撞了好久,某一天夜里,我突然觉得很孤独,大学读了这么久,竟然没有一个可以随时叫的出来的朋友。生病感冒了竟然找不到可以陪我去医院排队挂号的人,难过失落了竟然找不到可以诉苦抱怨两句的人。
我有点悲哀,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自己对朋友的定义是不是错了,我总是想让别人按着我的想法走,那些和我想法稍有差池的人,我都把别人定义为三观不一致,无法成为朋友。
我心里装了一肚子故事,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没有人主动问我开心与否,甚至我忽然消失几天,大家都毫无察觉。我第一次,对一个人的生活,那么厌恶。第一次觉得,一个人的生活,特别凄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离不开群体的,我们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相互碰撞的时候,才形成了所谓的生活。生活里面那些突然出现或者突然离开的人,都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
我变得不再执拗,我试着去靠近身边的人,生活也不再是单纯地学习吃饭睡觉,我参与八卦、学习修整外貌、和别人一起吃饭上课,我的笑多了起来,我不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我体会着身边人给我的不同的感受。
一个即将毕业的学姐告诉我,在大学,总有些人像神一样地存在,他们能处理好身边的各种关系,还能不忘初心地坚持自己。
那一刻,我突然很想做那样的人,左右逢源、不忘努力。后来我渐渐明白,是否融入一种环境,是否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陪你奋斗,其实没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你无论在哪一种环境,都能不排斥和不被排斥。那些真正想做的事,从来都不会因为环境太糟糕而做不成功。而人生,也不是只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长,就是在不同的圈子里不停地变换自己的态度和身份,因为一生这么长,我们无法预测会不会在哪个时间点上,遇见哪件事,需要哪种朋友帮忙。
总是责怪别人不懂自己,总是嘲笑别人不够努力,总是说自己不属于这个圈子的人,说白了,只是自己太自私了而已。
哪有什么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圈子,哪能一生遇到的都是良人,哪有人完全强大。我们都是善恶有度,也都各有千秋。
学会接受别人的不同,是一种胸怀和大度;能和不同的人和谐相处,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时间和心态。希望大家,都能迷途知改,巧遇良人。
第三篇:坦然面对人生杂文随笔
别指望上天会对你特别的青睐,他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不会把所有的幸运赐给你,也不会把所有的灾难降于你。
当你得到什么的时候,也同时在失去什么。譬如:你有了清闲,就有可能失去薪水丰厚的工作;你有了金钱,就有可能失去宝贵的健康;你有了地位,就有可能失去人人向往的自由;你有了美貌,就有可能失去积极进取的动力;你现在是快乐的,可能不远的将来就会有不顺心的事儿。所以,作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犹如大海中之一粟,我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渺小得不能再渺小。我们对人生历程中的一切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怀才不遇,疾病缠身,穷途末路;财源滚滚,金榜题名,前程似锦,等等。不要去奢望什么,也不必苛求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当幸运到来的时候,你要愉快的去迎接它、享受它,当他要辞你而去的时候,也别祈求留住它,更别流下悲伤的眼泪。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敢于直面苦难。在厄运面前能够轻松而不压抑地存活,那才是真正豁达的人。我有一位朋友,在死神不断向他招手时,却表现得那么平淡和自然,面对不虞的命运,他没有恐惧,而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生活,好像在他的身上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他的坚强让我发自内心的钦佩。最后,尽管死神还是击倒了他,可他要比惧怕死神的人赢得了更多存活于人世的时光。
“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是强者的呐喊。真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回强者?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失意和落魄的时候,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我们要敢于面对它,与它作斗争,为什么我们要向它妥协、投降呢?热爱生命,享受人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存活的意义,因此,我们会与危及我们生命和健康的任何一种现象斗争。同时,我们也要调整好心态,要永远感谢生活,感谢人生。当我们处在顺境时,我们因获得幸福而感谢它;当我们遭受厄运时,我们也要感谢它,感谢它没有把更多的不幸带给我们。
和我共同享受着人生又无奈着人生的人们,应该始终保持开朗的心境,你看看我们的周围,相对于比我们更不幸的人,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我们不必过多关注自己,要去更多的爱怜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爱的温暖,产生更大的信心渡过坎坷和劫难。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向生活微笑,无论明天他会给你出什么难题,开什么玩笑!
(第二则)诚信、正直和仁慈是塑造高尚人格的三驾马车
人格是一个人品质的反映。人格与财富、权力、地位无关,财大气粗、高官厚禄者,不乏奸诈、卑鄙、凶狠之徒,而一些穷困潦倒、地位卑微的人却有着诚信、正直和仁慈的品质。有金融界专家说,穷人甚至比富人更讲信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古人曾经总结出“为富不仁”这个成语,今人也还认同,也能够使我自圆其说。现实也反复证明这一点。所以说,一个高尚的人,就是一个诚信、正直和仁慈的人。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就要做到诚信。“言而无信,人皆远之”,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朋友,就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最终会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诚信胜金!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就要做到正直。“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一个不讲原则、不择手段,不负责任的人,必然是一个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丧失良心的无耻小人,小人尽管可能会一时得志,但却为众人所不齿。尽管他自己还在人模人样地活着,但是他在正直人的心里早已经死了,早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正直的人必然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就要做到仁慈。常怀仁慈之心,常施仁慈之举,常修仁慈之德,这是使一个人的灵魂圣洁和高尚的必由之路。仁慈就应该大度,有容乃大,就应该有包容之心,仁慈就应该心胸宽广。而不能睚眦必报。仁慈就不能以强凌弱,仁慈就因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慈就应该济贫济困,仁者爱人。
直面现实,官场、商场和民间,都有许多尔虞我诈,丧失气节,以强凌弱,为富不仁的现象存在。什么使然?名利使然。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美德岂能寿终就寝,在此,不得不呼吁同志,驾起诚信、正直和仁慈这三驾马车,守住寂寞,耐得清贫,带头树立起高尚的人格,以弘扬中华之美德,以召显炎黄之精神!
第四篇:我只是经过杂文随笔
恍惚想起今日立夏。
然而相比一周以前,今天才最不像夏天。夏日终于在节气上到来,尽管在温度上的灼热感已经席卷了这座城市良久。夏秋冬春,四季轮回。生活却一直在朝前推进。
难得下了有些大的雨。窸窸窣窣的声音,能够透过耳机传过来,给陈叔低沉的嗓音里加上了沙沙的伴奏。很像在给照片修图时,为了营造老旧感,有时便会加入噪点,看起来画质差了但处理得当便效果还不错。
打伞从学校对面的小店出来,Z说,她还很少在南方看到这样大的雨,虽然在咱们北方还是挺常见的。我嗯了一声,没有再说话。杭城属南方,南方却非只杭州。她爱说定性的话。
在去吃饭的路上,还很凉。出来后,却是不冷了。
坐回窗前,抬头时看得见雨直直地垂下。雨帘背后是低了头的夏日绿叶,再往后是管理楼有些发旧的墙壁和或开或合的窗。
很久没有来经济楼。昨晚从操场离开后,走到经济楼前的油菜花田。油菜花自然是早就落了,不曾想剩下的油菜已经长得与人一般高。周五晚上,除了操场、教学楼、图书馆,其他地方都很是安静。偶尔有人匆忙走过,偶尔一小群聚完餐的人热闹地路过。
有点小风,风是暖的。
第五篇:癌症只是慢性病杂文随笔
在我国,有很多出身于中医世家、得家传师授医学精华、又深造精研中西医理论、积多年临床实践的名老中医在治疗癌症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医疗实践中悟得患癌并非必死绝症。然而,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十癌十死”呢?事实就是手术(包括化、放疗)治疗引来死亡的加速。首先,西医把手术称为除根术就有严重的错误。因为,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癌病灶,而不能切除患癌的原因。既然原因未除,还会复发,为什么叫“除根”呢?这说明,“除根术”这个概念的里面,有着商业市场的因素——为了吸引病人。
癌症患者因手术治疗而加速死亡的现象,更进一步地引起了人们的恐癌心理。现在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理恐惧。因此,我们必须大范围地展开癌症是慢性病的宣传,首先把这种心理病解决好,就能降低癌患者的死亡率——毕竟是救命第一;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能够避免许多人因治疗而倾家荡产;避免了大批资金外流——很多治癌贵重药都是进口的;也避免了有限医疗资金的无谓浪费。
过去认为得了癌症必死无疑。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在才知道大多数癌症病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恐惧。有人说癌症病人80%是吓死的,这当然无法准确统计,但至少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恐惧,而加速了死亡。
中医治病的方法与西医不一样,讲起来很复杂,用起来很简单。因为中医认为生命就像一艘不停地向前行驶的航船,生病(癌症也一样)就像船身在行驶中发生的不平衡,也就是阴阳(寒热虚实)的不平衡,中医的作用就是调整它的平衡。只要平衡,生命就会继续向终点行驶,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把治癌的希望,寄托于手术切除,西医把这种手术叫做除根术,实践检验的结果,证明已经完全失败。不仅除不了癌的根,还把人的抗癌能力严重破坏。现在很多人又把治癌的希望寄托于化疗,实践证明已经失败。根据就在于生命抗癌靠的是用白血球吃掉癌细胞,但化疗会使白血球减少。实践证明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杀死了更多的白血球。有人觉得不理解,因为也曾目睹有的癌症病人经过手术化疗后,以后就没有再发。这不是可以证明癌症的手术放、化疗有效吗?其实科学的验证方法应该是经过使用的治疗方法后,验证这些患者,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抗癌能力是否提高了。例如精神好起来了,饮食津津有味了。然而我们知道的却是所有经过治疗后的患者,其生存能力都大大减弱,精神萎糜,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都是不好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这些人是因为自己的康复能力而得以活命的。何以证明?因为,有很多的人患了癌症未经任何治疗或虽经治疗无效,有的更被判断为短时期内必死的,后来却什么都不用,自然地恢复了健康。
患了癌症该怎么办?很多名老中医认为需要理智,急不择医是很危险的。决策的错误将导致生命的永逝,等到家里的亲人们后悔就太迟了。做手术、放疗、化疗都不应该是首选方案。因为这些治法都会损害生命的自身组织能力,治疗后都会饮食减少,精神瘫倒。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倡导“与癌共存”呢?这表明选择“与癌共存”比选择手术治疗,生存的希望要大。这个理论可以提供给癌症患者作为治疗选择的意见。但并不否定某些癌症也有必须做手术的,比如子宫癌、乳腺癌早期做手术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因为每一个具体的病人,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不过把手术作为首选办法,却是应该慎重考虑的。通过对过去的手术治疗认真总结教训,普及治癌常识,普遍宣传癌症是慢性病,消除恐癌心理,提倡与癌共存、中医治疗,可得出如下结论:
(1)原来认为癌症是病毒感染的病因学说错了,所以在这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判断和治疗方法,都应该说是错误的。
(2)“癌症必死论”是错误的。实践证明,晚期癌症必死、转移必死、腐烂必死,都是错误的。因此癌症的分期学说对癌症死亡的判断也是错误的。
(3)悲观失望和害怕,是治癌的最大敌人。
(4)治愈癌症最重要的方法不是切除或化疗,而是中医治疗,改变环境,改变心情。手术、化疗、放疗都是与癌症拼命之举,并不是好办法。
(5)治癌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中医治疗来改变指向性。
什么叫指向性?既然人体里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癌基因。当生命的自组织能力有序的时候,细胞的癌基因就会老老实实地服从管理。但由于某些条件的刺激,例如心情郁结、空气污染、饮食不洁、工作劳累、思想混乱等长期干扰,使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失序,癌基因就会发生异变。这时候,就是人的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指向性。也就是部分细胞的癌基因指向癌变,而不像正常时候那样正常了。因此,治癌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中医治疗来改变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