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桂林童谣的教育理念论文
内容摘要:童谣是我国传统民间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音乐和游戏等形态特征,它既能使少儿在吟诵过程中认识事物,学到知识,懂得人伦道德、处世哲理,又能在一种嬉戏的气氛中尽情地流露出少儿的自然天性,从而达到健康身心,启发人生的作用。桂林童谣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浓缩风土民俗,展示道德风范,传递智慧信息,开拓了一条情系少儿心灵的音乐通道。
关 键 词:童谣 歌谣 桂林童谣
一
童谣是我国传统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合乐为歌,徒歌为谣”,是我国传统文艺中的一大特色。“歌”与“谣”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诗经·魏风》中说:“以之忧矣,我歌且谣”。①说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但两者自古以来便具有许多相同之处,“谣”之所以被称作“徒歌”便是很好的说明。“谣”虽然不以“唱”的方式流行于世,缺乏“歌”的那种比较稳定的曲调,但它却可以哼,可以吟,可以朗诵,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再者,“歌”与“谣”在历史上原本就存在着一种相互转化的事实,如《乐府》诗等作品原本是有曲调的唱词,因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曲谱而只能吟诵,而有的民谣在流传过程中被谱上曲后便成为了可唱的“歌”。所以,“歌”与“谣”被合而称为“歌谣”是不无原因的。清人杜文澜《古谣谚凡例》中说:“谣与歌相对,则有徒歌合乐之分,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②其实,早在《淮南子》一书中,便出现将歌与谣合为一词之称,所谓“陈之以礼乐,风之以歌谣”。③可见,自古以来不仅是“歌”具有音乐特性(如常称之为“民间歌曲”以区别于其他音乐种类),“谣”也同样具有音乐成分,也就是说,不论“歌”还是“谣”在流传过程中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传统民间歌谣的本质特征,我国著名的民俗学与歌谣专家钟敬文先生曾作过简明的总结:“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④童谣也和其他民间歌谣一样,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音乐和游戏等形态特征。自古以来,童谣作为一种对少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特殊手段与形式,即能使少儿在吟诵过程中认识事物,学到知识,懂得人伦道德、处世哲理。同时,由于童谣是在游戏方式之中吟诵,故它又能在一种嬉戏的气氛中尽情地流露出少儿的自然天性,从而达到健康身心、启发人生的作用。所以,研究者认为童谣是民族文学的初基,是民众表达民族心声的韵文作品,并指出“真挚与诚信”是其突出特色。⑤
童谣也和其他民间歌谣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他们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是他们用以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感、友爱、意志和愿望等内心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所谓“乐由心生”,在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就曾说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⑥音是由人心产生的,人心的活动又是由外物引起的,人心感受外物使内心感情激动,做出反应就外现于声;各种声相互呼应和发生变化,变化成为规律性便成为“音”;众音组合构成曲调,用乐器演奏出来,再配以舞蹈,就成为“乐”。而传统民间歌谣之所以具有文学、音乐与舞蹈(或游戏)等综合性特征,正是因为它有这样一种产生过程。《乐记》还认为,音乐与伦理道德是相通的,它能使人提高内心修养,自然而然地受到平易、正直、慈祥、善良等情感的熏染。⑦正如周作人先生在《读童谣大观》中曾引《左传》杜注所言:“童龀之子,未有念虑之,而会成嬉戏之言,似或有凭者,基言或中或否,博览之士,能惧思之人,兼而志之,以为鉴戒,以为将来之验,有益于世教。”⑧
可见,童谣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是历史实践、生活实践的产物,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更新变化与进步发展,都是人们生活与理想的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尺度。前人常把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概括为“知”“情”“意”等内涵,而传统童谣正是以其智力结构(知——科学知识)、审美结构(情——艺术表现)、意志结构(意——伦理道德)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这说明传统童谣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
二
桂林童谣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它的产生、发展与民族历史、民俗沿革、语言嬗变、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心理习惯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并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涵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着该地区的人文意识、方言土语、民风民俗以及音乐形态等文化意蕴。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水秀山奇,人杰地灵,奇丽的自然景观孕育着色彩斑斓的人文;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乡间文化,更是产生各种艺术样式的直接之源。这里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汇点,是汉族与壮族、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在各少数民族当中流传着丰富多彩、品种纷繁的民间歌谣。各民族之间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间文化现象。尤其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中,体现父母对儿女教育有方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儿女会唱、会吟诵的歌谣多而且吟唱得好。所以,做父母的必须教会儿女吟唱歌谣,否则,便被认为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正因如此,桂林童谣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呈现着多姿多彩的特征,并在一种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创造,具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童谣是少儿人生的启蒙、游戏的伴侣、艺术的初阶,对于少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丰富少儿娱乐活动方面,也具有其他形式无可替代的效果,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和智慧,在游戏中丰富人生和修养。桂林童谣虽然在过去的一代又一代人中间耳熟口诵,代代传唱,但它们完全属于自发形式的口头创作,不受专业性的文学与音乐技法的支配或限制,在不同的年代或不同的具体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与心理定势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它们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变化与差异。所以,这些童谣没有固定不变的文字内容和曲调节奏,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文化变迁而不断更新与发展,或增或减,或改变其中的文字内容和曲调节奏等。同时,桂林童谣在其流传的历史过程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没有借助记谱手段或其他形式将它们固定下来,只依靠父辈教给儿女,儿女又教给他们的后代,这种方式相传吟诵,加之具有即兴编唱的特征而使之变化不定,在曲调上大都运用一个短小的核心音调,加上吟唱者感情的衬腔,进行不断反复地吟唱。这种情形在广西其他地区的民间歌谣中都有所体现,如大苗山区流行的《挑水歌》《放鸭歌》,融水一带流传的《讨肉歌》《赖粑歌》等。它们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同时还较多地保留着人类早期思维发展阶段中的直观性、形象性、模拟性、类比性等特征。这些都是他们突出的共同本质。
桂林童谣以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和方言土语,浓缩风土民情,展示道德风范,传递智慧信息。
《卖龙歌》以传统的文化为中心来展开,生动地反映了古老的民风民俗和思维定势。词的大意是,我向龙王还愿,送上一个猪,他不吃,那就买个狗崽为他看家吧:“卖龙卖龙车车,还龙还龙愿愿,买个猪头还大愿,龙王不吃猪头肉,买个狗崽来看屋,狗崽狗崽溜溜,狗崽狗崽溜溜,溜溜溜溜。”在古老的傩文化中,腊月举行迎神赛会以向神还愿,以驱疫鬼。《卖龙歌》作为少儿集体游戏“老鹰抓小鸡”时所唱的童谣,正是傩文化在童谣中的反映与延伸,“溜溜”是当地人唤狗的声音,可以想象,当少儿连续齐声地唱上“溜溜”时是多么热闹与欢快之场面。
《接下巴》所写的是当地人们赛文才、比嘴劲、斗智慧的风土习俗。桂林在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文人才子,甚至出现过“三元及第”的状元,影响所及,山坡上的放牛娃们也做起了斗智游戏,以显示自己有智慧。“接下巴”是桂林的俗语,指在斗智游戏中别人开头说了前一句,自己接上其句尾之词往下一句,内容上要能自圆其说,字句转韵自然。“水牛过沟,踩死泥鳅;泥鳅告状,告着和尚;和尚念经,念着观音;观音戽水,戽着海鬼;海鬼摸鱼,摸着团鱼;团鱼生个玻璃蛋,留给看牛娃仔送冷饭……。”可见少儿在这种游戏中得到的是一种语言的锤炼,培养了敏捷的思维,在“接下巴”游戏中,往往能急中生智而迸出妙句来,博得同伴的齐声喝彩而倍感自豪,增强自信。
《乐记》所谓:“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趋向)方(正道)。”⑨桂林童谣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融传统道德教育于童谣之中,突出地体现童谣作为少儿人生启蒙的本质特征。
《排排坐》突出了一个文明礼貌用语“请”字,“排排坐,请糯糯”,并强调注意守时观念:“排排坐,请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个芋头饱;姑娘来得晏,吃碗芋头饭。”
《破莲子》所体现的是集体主义,团结友爱思想:“破莲子,破莲花,莲子莲花在哪家?哪家都有籽,籽籽不开花。”
《打铁歌》则注重培养少儿的勤劳观念:“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学打铁。”
《月亮巴巴》是一个描绘少儿心理活动的故事。小朋友喜欢集体游戏,这是他们的自然天性,但在活动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误会,造成心理上的委屈而相互抱怨,从而产生矛盾。要使孩子们能正确看待、解决这种误会与矛盾,就必须加强教育和引导。《月亮巴巴》就是通过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告诉小朋友,这种事情在他们当中是会经常发生的,应该正确看待、互相理解。对于当今社会环境中的少儿来说,更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为今天的独生子女往往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式,不易承受生活中的误解与矛盾。“月亮巴巴,踩着瓦渣,一跤跌倒,赖我打他,我没打着他,回去告诉妈妈,妈妈没在屋,躲在门背哭,唔、唔、唔……月亮巴巴,月亮巴巴呀!”
桂林童谣的再一个文学特征便是注重传递智慧信息,给少儿进行顺向和逆向思维的训练。
《南瓜将军》运用“兴”的表现手法,以一“烧”字引发出生动的联想,以一种顺向思维的方式对少儿进行丰富联想的培养训练:“一炮打进菜园里,烧着辣椒潜树上,烧着茄子满身紫,烧着苋菜打雨伞,烧着芋头戴斗篷,烧着苦瓜起大泡,烧着萝卜钻地中,烧着扁豆像弯弓……。”
《扯谎歌》则是运用“比”的表现手法,把生活中不可能并存或发生的事物十分滑稽地“拉郎配”,以少儿的思维来理解,这便是“扯谎”,意在对他们进行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昨天看见牛下蛋,今天看见马絮窝,七条鲤鱼街上走,八只兔子过黄河,黄河有蔸芭蕉树,芭蕉树上有个喜鹊窝,喜鹊窝里有田螺,一个田螺三斤多,剥了皮来九斤半,切成片,炒下锅,拿走簸箕把汤喝……。”
结束语
我国传统的民间歌谣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但我们从以往的整理资料中看到,往往只有文字内容,尤其是童谣常常仅以文学的式样出现在资料中,在今天40岁以下的人当中,很难找到能哼上几首童谣者。可见,童谣将面临失传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其“小”而没有引起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但有一位民间音乐研究者告诉我们:“其实小的、短的到简单的,从艺术上来讲,并非是重要条件,大曲未必是大艺术,所谓短小的、简单的,如果能整体具备艺术的形态,并且能带给人们深深的印象与感动,那么,比之徒然具备大形,反而使人们易起倦怠的音乐,比较地可以说这是艺术的成功。”这位研究者甚至说道:“我以为我国如果要产出国民所要求的新音乐,那自然不能轻视童谣。”⑩我们期盼能有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关注传统童谣。
注释:
①朱熹《诗经集传》,《新刊四书五经·诗经集传》,中国书店,1994年5月版,第67页。
②杜文澜《古谣谚》,吴超《中国民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3页。
③《淮南子·主术训》,吴超《中国民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30页。
④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38页。
⑤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钟敬文编《歌谣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82页。
⑥《乐记·乐本篇》,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25页。
⑦《乐记·乐化篇》,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46页。
⑧周作人《读〈童谣大观〉》,钟敬文编《歌谣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418页。
⑨《乐记·乐象篇》,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36页。
⑩嘉白《童谣的艺术价值》,钟敬文编《歌谣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38页。
第二篇:班主任教育理念初探论文
【摘要】班主任工作主要是与学生交往、交流、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一项育人活动。如何在平常中见真情,小事中明真理,举手投足中显师魂?这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爱与责任”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爱;人格;期待;转化;感恩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多年的工作中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与学生交流、共同学习、生活中必须从一言一行到以心对心,从尊重到关爱,从活动到自觉行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才找到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的点滴方法与经验。
1.教育就是播撒爱的教育理念爱是教育的精髓。
这缘自学习了著名教育学者李镇西的教育手记《爱心教育》的感悟。通过典型的教育案例让我感受到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用心灵获得心灵,用阳光般的爱去关注孩子心中的渴望,去抚平内心深处不愿涉及的伤痛,爱就在举手投足间。只要我们用心展示真诚、友善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就足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山,化着涓涓的细流,和着春风,润泽心田,点燃希望。曾有一位同学因家庭的困难和自身对学习的压力曾一度放弃学习,辍学在家。通过多次对家长的劝导和对学生的鼓励,我始终坚信:即使你已离开学校但未完成高中学业,老师绝不会放弃,一直等待你的归来,我们班一个也不能少!终归在一个多月后又重返课堂。在毕业晚会上,我们师生俩用微笑诠释了“正值年轻时,一切仍需努力”的美好祝愿,共同期待人生因拼搏而精彩!此时,我感受到了“教育就是撒下爱的种子,开出和谐幸福的花朵”的深刻内涵。
2.教师的学术影响和人格感召的教育理念教师具有教育教学的双重角色。
首先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进修、自学,用新知识与信息来充实自己,从而通过学术影响学生。如:
2.1关注新闻报道,关注事实。
2.2经常看报,关注教育动态及发展动态。
2.3读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书,帮助同学门寻找新时代的榜样。
2.4关注同学们喜欢阅读的书籍向学生介绍新人、新事、新风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5班上订阅《中学生心理》和同学门一起解决心理上存在的不良倾向,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才能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以诚实、守信、友善谦和、言行一致,刚正不阿的优秀的人格本色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为学生作好表率,作到老师优雅的一笑一颦,智慧的一言一行,向学生播撒正直、坚强的人格种子。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读初中时的班主任刘嵩祖老师就曾感召我向他学习;现在我们三度合作的孙荣虎校长和何尧老师都是很好的佐证。因此,用良好的人格形象去感染学生,可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或许,多年以后有很多学生会像我一样爱教师这个职业,用爱心传递文明。
3.教育需要充满美好的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结合班级的管理的实际,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充满热情的期待,拓展学生憧憬美好的未来。
我对学生的期待是:首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生存,其次学会求知。要求学生要自己能够赏识自己,相信自己;我行,一切皆有可能!我对他们的良好期待使学生在期待中感到自信,激发内在潜力,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他们都感觉到学习、生活中充满了生机,前途一片光明。在班上成绩虽然相对差的一些同学,但表现、思想品德同样优秀。高2007级1班的李文军同学属于高三才从外地转校而来的,就成绩而言在班上属于基础较薄弱,但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期待,在毕业时他很高兴的说“虽然上不了好大学,但并没有因此失望”!他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读一所职业院校,将来同样有前途。
4.教育中转化后进生的木桶理念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与培养优等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后进生在任何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其产生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直接表现在学习上不主动和行为上的不规范。因此,后进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容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的长度,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如何培养后进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增强他的信心,具体的讲:
4.1克服马太效应,给后进生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马太效应揭示的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参与锻炼的机会,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内部驱动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如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班级建立劳动监督岗;在班级中由文艺委员主持每星期一次的“文娱表演,人人参与”活动;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等。
4.2利用霍松效应,给后进生一个激励进步的机会。霍松效应认为,当人们知道别人在注意自己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这种心理往往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只有当不断地给人精神鼓励,并给予充分肯定时,才能更好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如高2007级1班的李兰同学,非常喜欢主持和朗诵,在参与学校的竞选元旦晚会主持人时,三次都未选上,原因是在舞台上的“高度”不够,这无疑打击了她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自尊心。于是,我就在班上给予她展示的机会,并推选参加校朗诵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这成绩的取得激发了她奋发向上的动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现在,已跨入大学的李兰脸上时常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五、加强心理引导,弥补将要缺失的感恩与挫折教育的理念。
随着经济发展,独身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都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让子女吃苦,主观意愿是好的,但客观效果往往相反。现在有相当的学生都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父辈围着自己转,过者舒适的生活,当困难或苦难不期而致无法面对挫折时,或由于虚荣心的滋长,而忘却了父辈的辛苦付出,而只懂得无情的索取和挥霍,悲剧也就发生了。曾警醒于世的浙江金华第四中学的“徐力杀母”等事件反映了学生的心理脆弱与被扭曲的现象并非个别而需要大家关注,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施于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帮助他们向健康方向发展。我曾组织学生开展过“感恩教育”,如在母亲节、父亲节、五四青年节来临之时,要求他们用实际行动给父母、自己送上一份祝福;也开展过“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经历挫折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课题,如何去应对,有哪些好的方法,如何学会吃苦,磨练意志等。在开展的过程中,融入情景时,我们师生都留下了感动或伤痛或欣喜的眼泪,这同时也是给心灵的一次洗涤,心理的一次矫正。
时代在发展变化,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方法去迎接挑战。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征途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加拿大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论文
一、加拿大职业教育理念与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对比
(一)国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正确
国人职业教育理念落后,在高考录取时,本科学校优先于专科职业学校录取学生,只有考不上本科学校的学生才去专科职业学校读书,专科职业教育成了部分学生没有选择的选择,教育制度无情的将学生进行等级划分,专科职业教育的学生被我们的社会打上“低本科生一等”的烙印,导致我国人才资源高度集中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高技术性人才匮乏,阻碍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加拿大,他们认为专科职业学院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一样的重要,只是社会分工不一样,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各有所长。
大学本科学校培养的学生偏重于理论,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偏重于实践技能。在加拿大,专科生如果还想学到更多理论知识就再去读大学,而本科生毕业后如果觉得实践技能不够,还需要多学些实践技能就再去读专科职业学院。加拿大教育更多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将本科教育与专科职业教育有效的资源整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为社会、为学生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加拿大的学生和社会在对待职业教育和文凭上更加务实。比如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文凭的高低不是录取员工与否的主要指标,更多的是看岗位的性质,人才需求与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一个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岗位,绝不会录取一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而没有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更多会录取一个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的专科生。如果这个本科生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那他还需要到专科职业学校去学技术并取得相关技术职业证。相反,国内对学生的认定更多的是看文凭,把学生引导到文凭竞赛的道路上,使得学生不是在为社会需求、自身兴趣而学习。结果是,学生们非常辛苦的考取文凭,但高文凭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不一定能更好的胜任工作,这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我国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还是采用“严进宽出”的教育理念,现在由于招生原因,很多职业院校已经转变为“宽进宽出”。“严进宽出”是指,学生通过严格的考试等方式进入学校学习很难,但毕业很容易,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毕业率都在95%以上,这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不到80%的学生毕业率形成反差。加拿大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宽进严出”,“宽进严出”是指学生通过考试、申请等方式想进入学校学习很容易,但要拿到毕业证书必须达到学校严格的考核标准,否则不能毕业。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理念与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最大的区别就是“宽出”与“严出”,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管理、考核时,会带来巨大区别。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对文凭、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
国人对文凭的热衷,主要是缘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现代社会错误的选人用人观。在传统思想方面,由于我国古代读书好的学生,最终可以做官,读书成功意味着事业成功,渐渐使国人对读书形成了巨大的期望,高学历高文凭成了一味追逐的目标。在现实中,家长在培养子女方面,很少关心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方面,一味鼓励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而子女如果选择读职业类院校,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不成功。在社会选人、用人观方面,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是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一味的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不但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错配,也产生了错误的社会影响。典型的案例是,某市环卫部门招聘环卫工人时,有研究生竟然成功应聘。我们不否认研究生也能做合格的环卫工人,但这与现代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相违背。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要唤醒国人对文凭的认识,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一样是人才!对我们的社会来说,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改变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学习加拿大的“宽进严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职业类院校的学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教育管理问题频发。我认为要彻底改变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风问题,必须要转换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学习加拿大的“宽进严出”。
下面以加拿大安大略省“卡纳多学院”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为例。在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学习期间,平时接待我们的是已经从“卡纳多学院”毕业的两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国内则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班的学生,在国内读2年后转入“卡纳多学院”继续学习2年。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及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卡纳多学院”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在“卡纳多学院”学习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国内学习成绩并不是一流的学生,可以说是高考文化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国内职业院校读了两年,他们大部分英语四级都没有能通过,那么在国外学习面临语言压力的情况下,是怎样完成学业的呢?留学生坦言,在国内两年是“混”过来的,在国外两年是“学”过来的。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一到国外就认真学习了呢?是因为在“卡纳多学院”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一学年两学期中,只要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则必须留级,全部课程通过后进入下一年级学习,至于具体毕业的时间则完全取决于学生全部课程通过的时间,在“卡纳多学院”有读了5年还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中国留学生。所以,当中国留学新生进入“卡纳多学院”时,与师兄师姐们一交流就很清楚的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才能顺利毕业,而且“卡纳多学院”的课程通过率一般不超过80%,比较难的专业,学生顺利毕业的甚至只有约50%,严格的考核树立了优良的学风,优良的学风为学校发展打好了基础。和国内学校相比,我们的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有补考,补考不及格甚至还有毕业清考,而且毕业清考的通过率极其的高!学生们届届相传,学生对学习没有压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学质量怎么能得到保障?好的学风自然很难建成。学校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树立更好的学风,要从对学生认真严格的考核开始。通不过考核的,则不能让其毕业,这既是对社会人才质量负责,也是对学生自身负责。
(三)打通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实现本科与专科教育资源互补
在加拿大,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是互通的,本科的学生想多学职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申请进入专科职业学校学习。专科职业学校学生想多学理论知识,可以申请进入大学本科学习,以弥补本科与专科职业学校相互之间的不足,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为了便于学生相互之间的流通,各学校之间实行学分制和学分互认。我们中国的高校,绝大部分也已经实行了学分制,但学分基本不互认,本科学校与专科职业学校之间的通道,仅是专科学生通过统一考试升入限定的本科院校学习。希望我国能尽进一步打通本科与专科之间的通道,实现本科与专科之间的教育资源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第四篇:桂林论文实践报告
农村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老一辈村民,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只有68%的村民念过书,且水平不高,其中约80%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不过年轻的一代接受教育的状况令人欣慰,他们都在接受着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教育,儿童失学率几乎为零。在该村中有90%的家庭的用收入的大部分钱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
[关键词]农村 经济 建设 交通 城镇
为了更好的调查农村现状,了解农村的发展,体察民情、服务农民,同时增长自己的才干,更好的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于2009年8月2日至2009年8月10日,走访了栖霞市桃村,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走访、与村民交谈,搞实际调查等诸多形式,对农村各方个面的状况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并从中收获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了进一步的明确。
以下是这次调查的详细记录:
一、基本概况
桃村镇位于山东省栖霞市的东部,处于烟台、青岛、威海三市几何中心,山东栖霞台湾农民创业园就坐落在这里。全镇总面积280平方公里,辖113个行政村,是烟台市区域面积最大、辖村数量最多、人口数量第二的中心镇,相继被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重点镇”。
桃村距烟台机场2 5公里、烟台港4 2公里,距青岛流亭机场130公里、青岛港150公里,境内204国道、烟凤公路、文三公路纵横贯通,蓝烟铁路、桃威铁路交汇通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桃村在胶东半岛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因为交通便利,桃村镇历来为栖霞、海阳、牟平三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民国时期就设立了桃村镇。20世纪50年代,蓝烟铁路通车,桃村成了出烟台后的第一大站;90年代桃(村)威(海)铁路从这里接轨,其地位又当另眼相看。如今公路铁路畅通,镇子已渐渐形成了城市的框架,许多企业冲出了旧日街区范围,在四周搞起了新建筑。新旧建筑之间现在还有不少空地,呈现出城乡交错的态式。
全镇共有耕地28213亩,果园67570亩,山岚122009亩。2008年,全镇完成GDP达25.4亿元,可支配财力达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71元。
二、农业产业优势
桃村镇自然资源丰富,是胶东半岛重要的石材生产出口基地,花岗岩储量达40亿立方米。桃村盛产无公害苹果、食用菌、蔬菜、大樱桃等农产品,素有“大 1
樱桃之乡”和“香椿之乡”的美誉,全镇果品储藏能力突破10万吨,是“苹果之都”——栖霞的重要果品储藏流通基地。优势农业产业主要有果蔬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全镇共有果园6.7万多亩,其中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为3万亩,主要品种为红富士苹果和大樱桃,年产果品14万吨。围绕果品的交易、储藏、加工,全镇共建果品批发市场7个,有冷风库32个,年储藏果品总量突破10万吨,果品除了供应大陆市场外,还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蔬菜主要以香椿种植为主,全镇香椿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香椿5000吨,是大陆种植面积第二、产量第一的镇。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全镇共有食品加工企业11个,年产值达
1.2亿元。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桃村镇已建成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4万人,镇区道路全部达到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标准,拥有22万伏输变电站1座、3.5万伏变电站5座;拥有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以上的自来水厂3处,在建污水处理厂1处,烟台市级规范化中学2处、小学4处,二级甲等医院1处,金融机构5家,邮政、移动通讯、广播电视等部门齐全、服务优良。桃村镇按照2004年完成的新一轮《总体规划》,大胆运用“经营城镇”的理念,筹措资金4.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先后完成了旧城区的改造、行政新区的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开发,城镇建成区面积每年以2平方公里的速度快速膨胀,经过10~15年的发展,桃村镇将成为一座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四、农村基本状况
经济来源
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务工收入,农业收入以及零售收入。
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的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逐年增加,务工收入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收入是指在家种庄稼所以及养殖取得的收入,主要种植的有:棉花、玉米、樱桃、苹果、香椿等,这些都是农业方面的收入来源,做好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养殖方面,鸭,猪,鸡都是养殖对象,收入可观;随着当地社会需求的增加,有一部分村民开始做起了小生意,主营日常生活用品、农药化肥等。
教育状况
“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老一辈村民,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只有68%的村民念过书,且水平不高,其中约80%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不过年轻的一代接受教育的状况令人欣慰,他们都在接受着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教育,儿童失学率几乎为零。在该村中有90%的家庭的用收入的大部分钱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
生活状况
根据我们调查村民的该村在2000年的时候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下。而如今国家为了缩短贫富的差距,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加强了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通过宏观的手段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环境状况
城镇的卫生状况不是很好,空气质量不是很好,道路管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的社会秩序;农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甘甜,但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影响了乡村的总体环境。
交通状况
在村庄规划上,修建了多条公路。公路好容易带动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经济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城镇环境总体上偏差。
针对这一问题,要从卫生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于卫生环境,要制定出一个明确的衡量卫生状况的标准并且要认真予以落实,另外,加大清扫的力度。
第二、对于社会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道路管理不到位,造成许多人乱占用公共道路。所以,要加大对道路的管理力度,对那些占用道路的人要予以严重的处分。
2、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政府要在每个村建立一个或几个垃圾点,让村民的生活来几倒到垃圾点,政府定期的队这些垃圾点的垃圾进行处理。另外要对农村居民的到处倒垃圾的观念进行教育改正,让他们主动的去爱护自己的家园。
3、居民的精神生活条件差。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提倡邻里之间建立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要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对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给予惩罚,以保和谐。同时也可以组建一些艺术表演团,每当逢年过节可以为村民送出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可以极大地促进村民的精神生活。鼓励民间建立流动电影放映,政府也可以自行建立,同时也要改建当地的电影院,以确保能为村民送出精彩的电影节目,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改变目前村民拿打麻将来消磨时间的这一不良习惯。
4、城乡学校的教育条件不平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配备不平衡,农村还有代课老师的存在;学校教学设施配备不平衡,镇里学校的设施不叫现代化,而有的农村连老师一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且教学楼普遍比较旧。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首先要重视它,要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入,对存在危楼的学校进行重建,从而保障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为教学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清除学校的代课老师队伍,为其请好的合格的教师,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师管理考核制度。
5、学校的收费制度不透明,存在着乱收费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国家规定的收费制度进行宣传,让广大的居民特别是学生家长了解收费制度,这样,有利于对学校进行监督。
第二、建立一个学校监督档案,记录学校被群众举报的次数和情况,对乱收费情况严重的学校在社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处罚。
6、对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政府的宣传工作没有作到位。
出现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没有认识到对一个政策法规进行宣传的重要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政府要改变这一认识,要认识到宣传对一个政策法规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居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只有在认清这些问题之后,政府才能有目的的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
7、农业种植规模小,在耕作发放上还是停留在传统方法上,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的负担重。
针对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要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观念,使农业产业向立体化发展。结合当地的实际,培育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并且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感悟
在栖霞市桃村参观学习的过程当中,深刻了解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充实了自己的思想, 在“下乡”期间,我无处不感到乡亲们的热情朴实和村里孩子们的天真好学。而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还是村领导班子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同时深深感受到历史带给我的厚重感,以及当地淳朴至极的民风。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桃村的五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与当地青年座谈、为高中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我觉得选择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我最庆幸的事。夏日的燥热与喧闹依然存在,但我的心却始终为之疯狂。我默默地用我的热情去触及我身边的一切事物。这一次的实践让我重新认清自己,反省自己。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我将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而踏上属于我自己的路。我们的成绩是肯定的,它的由来是所有参加实践的老师和同学用辛苦和汗水换来的,当我们忙了一天说说笑笑走在回住处的路上时,我们体会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幸福的人,我们那时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修饰形容。短短的几天,我和桃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我希望桃村会越来越富有!村民越来越幸福!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去实践和谐社会宣讲。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和收获,苦涩中流露出幸福。桃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仅仅是这一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更是当地人的勤劳、豪爽、热情的生活作风,在告别了当地的父老乡亲们,我们依依不舍!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锻炼到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渐成长;另一方面,我们服务当地百姓,造福当地人民;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当地确立了长期的联系,今后将长期到那开展活动。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等问题,使我们回到学校后都感觉要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我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将牢记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理解了很多有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相信,大学生通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从不同侧面积累了组织开展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活动的亲身经验体会,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会有很大帮助,对青年时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对今后为学校,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大有好处!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下乡的日子里,我们用脚丈量着桃村这片土地,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一定竭尽所能,用青春和智慧为农村送去科技的东风。
第五篇:初中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研究论文
新课改要求之下的语文教学方向有了改变,既要立足于生活经验教学,又要贯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这样就要求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要做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需要贯彻落实的。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塑造更加真实的人,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的话,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当今教育界改革的主题已经变为了“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新课改之后的课程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求课堂练习实际生活,趋向更加生活化的学习课堂。因此,目前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了改革的基本趋势。
1、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
教学内容相对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都是教学生活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立一种相对开放的,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有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性强,难以发挥学习主动性,通过教学方式生活化能够唤醒课堂的生命力,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教学进行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进行应用还能够解决教师被动施教的问题,这一政策的实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创造力,使之成为课堂设计者。新课程的施行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之前死记硬背的情况,倡导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取新的知识,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早日学会的。目前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中,课堂文化充斥的多半是一些整齐划一的知识,通由于教育的固有思想,使得一些原本具有想象力的同学变得原来越统一化,标准化,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孩子们应该是富有创造能力的,只有做一个有个性的孩子,才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发扬自己的光彩,现在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我们的孩子失去的生活的活力。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不应该是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意义的东西,而应该是着重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和生活态度,这才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也就是为什么语文教学中要引入生活化教育的原因了。
2、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任何学习都是离不开活生生的例子的,我们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使师生同时开阔眼界,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更多的展示给同学们。想要达到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可以从“生活-教学-生活”这一循环进行,对教师来说课前应该贴近生活找案例,让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着手,学习和研究问题,之后再将学到的课本知识进行运用,将这些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自己面对问题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到《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文时,教师抽象地讲解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结合生活中我们经常去的博物馆,组织学生进行课下的参观活动。在博物馆中有各种古代时候的器具等,这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化。同时也可以结合江浙地区的特点,将苏绣、西湖等文化元素进行讲解,感悟出多样化的华夏文化,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3、初中语文生活化教育的拓展
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兴趣加大以后,对于实践能力以及人生价值观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的考试体制还是以应试为主。因此我们应该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多媒体教学能够推进教学工作的进行,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扩大信息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有的课堂上面,教师用的课件竟然将书本内容全部搬到了屏幕上面,这就是对多媒体技术的一种误用了。另外就是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的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学习。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推进教育事业的主要人员,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为教育事业共同努力,教师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对自己进行观念和技术上的提升。进行商品概念的解释之时,全权按照课本知识讲的话学生是很难吸收的,这个时候引入案例的话就会较为容易一些,可以这样说,“一筐土豆,你从地里挖出来放在家里面,他就是一筐土豆,但是如果你拿到集市上面去售卖的话,那么它的意义就是商品了”。语文课堂上面引入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并不是多难的,这样一来还会让学生觉得原来有的东西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难的,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我们所举的例子都是通俗可见的生活常识,这样举例的好处就是人人都接触过,人人都能懂,在有了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一个相对活跃的学习环境,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有极大好处的,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释放自己的天性。教学的生活化也是新课改的一个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应该要求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生活相结合,获得思想的自由和解放,在生活化教学中得到最大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