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春缅怀恩师杜鹏程的教诲的散文(共)
记得1972年6月底,杜鹏程与夫人张文彬回故乡韩城来了。这不是什么荣归故里,而是在西安那“口诛笔伐”《保卫延安》的躁声中回故乡住闲的。7月2日,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我,一听杜作家在县政府客房休息,便到对面客房拜望。他不象是受批判之人,照样谈笑风生、那么平易近人。这一夜我失眠了。第二天上午,我到肉食公司用肉票割了三斤猪肉,带上一部书稿,带上夜里构思的一首小诗,骑上自行车,来到苏村杜鹏程的家。杜鹏程和张文彬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一块吃了一顿可口的猪肉熬大米饭。在吃饭桌上,我将《寄语杜作家》的小诗从笔记本中抽出来,交给杜鹏程。杜老看着诗、又看看我,激动地热泪盈眶。这首小诗共两段、八句:
闻君故乡还,县府邀相见。
谈话逗众笑,热气满房间。
名书万代传,小人乱批判。
延安宝塔固,蜀道已通天。
杜老看完此诗,连说:“好,好!我要永久保存,留作纪念,咱们从今天起,算是忘年交了。你的笔名就叫吉春,把后边的‘盛’字简化掉吧。”说毕,将这首诗夹到他的笔记本中去了。
记得1982年5月24日上午在西安建国路71号作协杜老工作室,我请杜老对《司马迁演义》提斧正意见。杜老说:“《演义》我看了,有意思,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证明您下了功夫,比原来的《传记》要生动,文字也简练,司马迁太伟大了!您写了两万字,太单薄了。再搞长一点,能出书,字数再增加一倍,或者写十万字也可以。要把《演义》写成既是演义,又是历史知识性的读物。这就需要在正文之后搞个注释,一万多字注释也好。比如:司马迁的死因,根据是什么,翻了哪些书,都怎么说的;杨敞是华阴人,是个四平八稳的人,后来当了宰相,要注明;司马迁的妻子,姓名,芝川人,要注明是自己拟的名字,合理塑造的,旧社会女人没名字,韩城习惯孩子小小定婚;司马迁女儿聪明、美丽、很能干,她丈夫杨敞在大司农登门言废帝时不表态,而她申明大义,立即支持废立之举。《史记》能流传后世,她起作用,让儿子杨恽(念‘云’)保存《史记》、宣布《史记》。班固的《汉书》中录有《报长安书》草稿,能不是女儿保存提供的吗?刊布《史记》,司马迁女儿是后台,对杨恽教育的结果。她对父亲司马迁著书、受罪的情况和内因最清楚,司马迁妻子也最清楚。也可以说,没有司马迁的女儿、外孙,就没有《史记》问世,那就泯灭了!司马迁女儿应多写一些。外孙杨恽,也是个才华出众的人物,我读过他的文章,象李白那样豪爽,他对祖父司马迁很崇敬,听母亲讲的,冒死上书皇帝要求公布《史记》,了不起,当时是汉朝。司马迁小时候的故事,要注明是自己合理想象的。咱们韩城,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把风情、地理、历史等多介绍一点。司马迁太伟大了!不光中国,外国都极重视司马迁的东西,咱们没有的资料人家也可能有。史实一定要可靠。那些是自己的推断,还有高门、堡安等地的方位,东南西北,要写清,这既是演义,又是考证,使《演义》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注明己见有好处,相信后世文物会证实的。《孙子兵法》不是证实了吗?”
记得1982年9月24日晚8时许在西安作协后楼1单元2层杜老住室,杜老指点:“您可以将《演义》交给陕西人民出版社办的《绿原》刊物。您写个信,信上说明:《绿原》是陕西大型刊物,此稿较长,希望采用;《演义》初稿、修改稿均叫我看过两次。这样简单地写,再不多说什么。他们会找我的。”
记得1988年3月11日在107号院,杜老谈《司马迁演义》,答应作《序》。5月9日吉春领韩城参加全国《史记》会韩城代表到杜老家拜望。5月11日早吉春领妻雷英、儿向阳、女会琴见杜老,杜老让我全家坐省文联派的小车回韩,杜老却乘火车与全国史记会议专家教授到韩参观。当时,把我全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记得1991年8月11日上午在雍村14楼3层5室杜家,杜老又仔细看《序》草稿,小声唸开头:“《司马迁演义》这本历史小说,五易其稿,终于改好了。我以为,它比过去的一些传说故事更符合历史事实,更细腻、系统、生动,因而更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这是我的“忘年交”吉春同志的又一部力作,实在是应当庆贺的!” 看完后沉思了一会说:“这儿加‘经过八九年努力’,《序》下不要名字,我在最后签个名。杜老又在作协信纸上主动为我题词:“艰苦努力,在学术上取得更大成绩。敬赠吉春同志,杜鹏程,一九九一年、八、十一”。谈话两个多小时,临别杜老让我给韩城司马迁大学捎两本杂志。这次会面,竟成永别!
注:吉春系《漫游诗集》、《黄楼梦》三部曲、《苦觅真爱》小说、《续史记》、《世界史记》等50本书作者,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世界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主席。
第二篇:春漫漫散文
今年春迟,四月芳菲是别处,正合我意,温暖时光且看暖花。可这时节花时难料,昨还花意廖落,今晨两岸含嫣,如蓄势待发,或许一瞬间花开眼前,或许一夜间千树万树,或许边走边花次递在侧,花音洗耳。
春来无阻,漫过山涯,漫过江河,漫过城市,漫过乡村,漫过红尘烟火,漫过夕阳翩红,漫过白云栖雪,便春花似海,绿草如浪,绿汗盈盈。蜗居一冬的老人们,娃娃们都推开了深掩的家门,眉眼藏笑,看来春天真是喜人,更能唤醒人,心下想着若是山花烂漫时,可不要倾城而动。
春天我们不仅爱那春花烂漫,看那春水长长,眷恋春风缱绻,惜春雨如油,而是花重开万次,草又绿千回,在这来来回回的红红绿绿中人们找到了灵魂的错落有致,蜿蜒旖旎,学会心灵如花奔跑,却话,学会用灵动的心去聆听这个世界。人们望眼欲穿春天,应该是被那万花齐开,万草齐绿的奔涌气势,还有春晚亦有花,花晚亦红的气度折服,而我则深爱春的温暖和生命。
春天的内涵是盛开是灿烂而不是浅美则止,所以任何角落的春天穿越冬的寒冷和漫长必将凌花而至,凌绿而动;春天的情怀却是素淡的,所以春天若有浅草淡花,便不念外面的世界花盛几分。而我们在不名的疲倦中左左右右遗落了许多闲适和快乐的时光。我们只肖在眼前这一片春色里,信手拈春,蔚然十里春风,当时光的年轮细如发丝,生命因那时浩荡美丽如初。我只知道遇见了春光如许,拾起这一路的鲜花芳草,做成一幅蓬勃的书签夹在人生的书页里,当岁月的风铃经风而起那一页经年芳香扑面而来。
那一片阳光,那一漫禅心似月,我愿意把我的心声放进那样一片灿烂的海洋,听那回响如春木抽芽;我愿意把叹息落入那样一湾灵犀长水;听拍过桥栏化水而去;我愿意让我的梦醒在那样一处暖暖柳岸,而后晓风残月里柳叶吾心。
当绿叶宽梢头,那个花儿一样的季节蓦然不待回首,就在眼前悄无声息的零落,走远。花过那一份嫣然,那一份繁然,那一份碎然,方悄然;人经那一份怡然,那一份籍然,那一份廖然,方淡然。
我还是很感恩,感怀这一场晚花,因为春天总把新颜换旧枝,而年华渐去的时光里,人生深浅起起伏伏,春梦天涯浪迹有痕,我待这样的人生春天,如燕子用生命追随。
我愿在荒凉的早春里虔诚等待迟来的春天,我愿用我的轻轻吟诵给春天添一份动听。
再迟,我也愿意让花掩埋我的今生和来世。
再迟,春天也会来。
第三篇:浅春散文
春深了的时候,满眼是绿,绿,绿,满眼是墨绿;满眼是雷霆也炸不碎的绿;今天如些,明天如此,后天亦复如此;万物都是踌躇满志的样子,万物都似乎懒得再动一动了。那,有什么好呢?
眼前可好,是浅春。
这浅春,猛一看去,山是灰黄的一片,树是灰黄的一片,仿佛要使人失望了;可是细瞅那山的坡塄上,树的枝丫间,也有绿:初起的绿,惊醒的绿,跃动的绿。这绿虽然不多,却给人十分有力的点化。仿佛到处都闪烁着一些什么信息。仿佛到处都包藏着一些什么暗示。它使你不能不像孩子一样,想跑,想跳,想探明一些什么奥秘。而当你甩开胳膊迈开腿的时候,你浑身的每个关节,好像都在情不自禁地歌唱了。
起风了,你向前走去;下雨了,你照样儿向前走去。因为你知道:那初起的绿,惊醒的绿,跃动的绿,风雨,是抹不掉的;它们只会在风雨中健壮起来,繁衍开去。
看看这片风雨中的草坪吧!簇一簇细长的枯叶,仍然长在地上,像拖把上的烂布条条一样,厚厚地堆了一层,连雨珠儿的晶莹装饰也不能使它变得稍许好看一些;而就在这枯叶的缝隙,像阳光射穿僵死的云层,像琴声飞出残破的窗口,一支支鲜活而刚劲的绿芽,于腐朽间,于疮痍中,冲出来了!窜出来了!拼着搏着站起来了!枯叶就像是一片废墟,而绿芽就像蓦然矗起的幢幢高楼;枯叶就像是一片荒漠,而绿芽就像是直指云天的枚枚火箭。这情景,立时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新生的感觉,崛起的感觉,不可抗拒的感觉。
夜里,真冷。你不能不生起炉子,蜷缩到被窝里去,连胳膊也盖得严严实实。你不由想起古人“乍暖还寒时候”的诗句,对我们祖先的绝妙概括发出由衷的赞叹。第二天早晨出门一看,嗬呀!地上竟铺着霜了!些绿芽也被冻成蔫溜溜的样子了!可是,忧伤的情绪还来不及散开的时候,强占你心头的,却又是一片喜悦。在暖洋洋的太阳光中,那些被冻蔫了的绿芽,又都恢复了充沛的生气。而且,就在山崖下那蓬荆棘丛中,出现了更加令人鼓舞的新意--开了几朵金灿灿的蒲公英的花儿。在那儿,闪耀着多么鲜亮的奋斗者的欢欣!
这时候,你的心上生出了什么样的欲望?你难道不想让蓬勃向上的精神注满你的周身,去探索,去创造,去促使这时代像浅春一样,变幻出愈来愈美的色彩么?
第四篇:吉大11春学期《宪法学》
吉大11春学期《宪法学》期末作业考核要求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
1、宪政
答: 宪政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宗旨的政治体制。按照学者萨托利的说法,只有当一部宪法是以保障个人自由为目的的“保障性宪法”,并能够得到有效施行和维护的时候,施行这样的《宪法》才能称之为宪政.2、君主立宪制 答: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3、请愿权
答:所谓请愿权,是指公民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或团体,公共利益就待定事项向有关国家机关表达意见,要求其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4、游行和示威
答: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15分,计60分)
1、宪法的调控性
答: 宪法的调控性,是指宪法必须具有与实施宪法要求相适应的监督、评价、调节和制裁手段。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合宪评价机制和违宪审查体制都是保障宪法得到有效实施和实现以宪法规定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宪政目标的必要法律调控措施。
2、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答: 宗教信仰是对具有超自然超人格性质的存在如造物主、神、佛等的确信、畏敬或崇拜的心情和行为。宗教信仰自由地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内心的信仰自由。其中又包括信仰某种宗教的自由、改变特定信仰的自由以及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
2、行为的自由。主要指礼拜、祷告以及举行或参加宗教典礼、仪式的自由。
3、结社的自由。主要包括设立宗教团体如教会、教派的自由,举行团体活动的自由,加入某种宗教团结或者不加入宗教团体的自由。
3、政治权利的法性质
答: 所谓政/治权利法,就是调整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获得、运用、维护和放弃政/治/性/权利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性质,就是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即事物具有的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点。故,政/治权利法的性质,也就是政/治权利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点。
政/治权利法即为规定人们政/治权利义务的法律,或可称为宪/法性法律,例如宪/法中关于人民政治权利义务部分,等等。总而言之,政/治权利法的性质,即,政/治权利法是一种直接源自宪/法文理词义而产生的赋权性的法律规范。
4、平等权的法的性质
答: 等权是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一项基本权利。从性质上讲,平等权既是一项法律原则,也是个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作为基本权利的平等权,在效力上表现为确定力、执行力、裁判力、请求力和强制力等五个方面.三、论述题(20分)
论述财产权保障的宪法规范结构
答:财产权是一种必然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重要法律现象,它与契约自由一道,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的两大法律支柱。确立财产权的宪法保障机制,可以推动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最终又反过来为宪法自身的安定性提供条件,并促使宪法走向“规范宪法”(注:所谓“规范宪法”,是美国当代宪法学家k ·罗文斯登提出的宪法分类概念,指的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法律实效性的宪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也逐渐完善。1982年颁行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1988年4月12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条对现行宪法第11条作了补充规定,增加了有关私营经济的条款,并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 权益。这就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发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三项法规,将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纳入了法制的轨道。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11条又作了重要修改,“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定,更加确认了私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诚然,法律本身不能创造社会财富,但却能有效地刺激和鼓励人们创造社会财富。中国法律对私有财产的各项保护措施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和促进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尤其是1988年中国颁布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后,因私营企业在法律上取得了合法地位,使许多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大步跨入私营企业的行列之中,从而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范围。据统计,至1990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9.8万户,从业人员170.2万人,户均17.4人,注册资金45.2亿元,户均9.7万元。这些私营企业大多是由个体经济发展而来的。以北京市为例,1998年,有1300多家私营企业是从个体工商户发展起来的。1992年以后,受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海”之风蓬勃兴起,私营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地区也颁行了一些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新规定,并在实践中加强了对个体经济的切实保护,这些措施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标志着中国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法律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现代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规范的内容来看,它们大都蕴含了三重结构,即:不可侵犯条款(或保障条款)、制约条款(或限制条款)和征用补偿条款(或损失补偿条款)。一.不可侵犯条款(或保障条款):人权宣言中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二.制约条款(或限制条款):制约条款在条文表现上具有繁杂的多样性。综观各国宪
法,其主要用语大凡有如下三种:㈠伴随着义务;㈡“公共福利”(the public welfare)的制约㈢财产权的内容“由法律规定。
三、征用补偿条款(或损失补偿条款):
一、保障对象的限定性
与以往的三部宪法一样,现行宪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基本上偏重于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的保障,即主要偏重于对公民生活资料的保障,而轻视了对公民或其他财产权主体的生产资料的保障。(注:虽然现行宪法也规定保护城乡个体劳动者、私营经济主体以及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可以推定其中亦包括保障这些经济主体的生产资料,但条文本身却似乎不够明确。)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的存在形态具有复杂的多样性,但主要又表现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两种形态。而这两种形态又并非固定不变的,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从而使得界限具有流动性的特征。而从经济常识上说,当大量的财产采取生活资料的形态而进入消费领域,或大量的财产滞留于生活资料形态上时,就不利于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鼓励和促进社会财产从生活资料形态向生产资料形态的转化,从而要求对以生产资料为存在形态的财产权采取积极的宪法评价。另一方面,现行宪法第13条第1 款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如前所述,从法律概念上说,财产所有权只是物权的一种主要形态,但并不囊括其他物权的种类,更不包含债权、知识产权等其他财产权。这种保障对象的限定性,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不相适应的。
二、规范体系的不完整性
现行中国宪法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三部宪法一样,其财产权保障规范仅仅由保障条款和制约条款构成,而缺失损害补偿条款。(注:有关中国现行宪法财产权损害补偿条款的缺失问题,亦可参见胡锦光,前引书,第168~169页。)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宪法规范与宪法实践的冲突和矛盾,最终使宪法规范本身走向一种“二律背反”的境地,即:如果在实践中对财产权的损害或制约不予补偿,已有保障条款则会受到挑战;反之,如果在实践中对财产权的损害或制约加以补偿,则又在宪法上缺乏明确而又直接的规范依据。此外,现行宪法中有关财产权保障的制约条款本身也具有繁重、零散和空泛的特点,在规范体系上与保障条款缺乏密切的关联性和内在的整序性,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甚至不足以视为现代宪法中的制约条
款。
三、规范涵义的不确定性
在现代西方各国的宪法中,有关财产权保障的规定一般都置于人民(或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之中。而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其宪法一般则将个人财产权保障的条款放入有关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的部分。我国现行宪法有关公民财产权保障的规定,也是置于第一章总纲部分,溶入宪法有关社会经济制度的规范体系之中。与此相应,迄今为止,在我国所有宪法学教材以及有关著述的体例中,财产(所有)权一般也均未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列举和阐释。
总之我国宪法在保障个人财产权方面的缺陷已被学界议论多年。目前修宪条件已初步成熟。
一,虽然现在还有极强烈的反对之声,但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据1995年对北京等6省市关于“私有财产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看法进行的调查,78%以上的人“同意”或“十分同意”。类似的调查最近有些变化,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调查,有92%以上的人认为私人财产权应写入宪法给予保障,只有约7%的人认为不应写入。这说明,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已是多数人的要求和愿望。
二,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而言,宪法应有前瞻性的保障。对此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修改宪法的建议也颇多。笔者则建议我国应仿效世界大多数国家,对有关财产权的规定进行修宪:
1.,把财产权从总纲中抽出放至公民基本权利一章。
2.,集中规定,不论公私财产权一体平等受法律保护,去掉在法律、(司法)实践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神圣不可侵犯”等字样。
3.依法保障继承权。
4.,要有限制性条款: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财产,除非根据法院决定;为了公共需要强制征收财产只能在预先做出等价补偿的情况下进行。
5.要规定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财产,有权单独或与他人共有、使用、处置其财产。
第五篇:春去春又生散文
藏在风里的心,遇着暖,就会发芽。不信,你看我娘,只要天暖了,她就在屋里坐不住,一会儿走向鸡舍,一会儿又走向院外,一会儿侍弄菜园,一会儿又去串门了。
而最让她高兴的是:天气转暖,我就会带着女儿回到她身边。
我家挨着一个小学校,学校里有一棵生长了50年的老柳树,每年春天,柳树都会抽新枝,发新芽,阵阵春风吹过,鹅黄的柳枝上飘起洁白的飞絮。天还冷的时候,娘就诱惑我女儿,说那树枝上坐窝儿的燕雀可漂亮哩;那柳枝拧出的柳哨可好吹可好听呢;满天里都是柳香,满天里都是鸟叫,你说好不好啊?女儿当然说好,并且将她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不到周日,就吵着回家。
春天风多,也大。娘的眼神不太好,特别是遇上大风的天气,常常会不自觉的流泪,但每逢周日,她都会搬一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招呼了三两个放学的孩子,等我们回家。
孩子们围着母亲,叽叽喳喳地说:“奶奶,小妹妹什么样子啊,扎什么样的辫子?”
“奶奶,是姑姑带她来吗,小妹妹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玩吗?”
“奶奶,小妹妹真有福气,能读城里的小学,城里的孩子将来都能去北京读书,小妹妹也去吗?”
娘笑嘻嘻地点头,说,“孩子们,小妹妹也和你们一样,是这儿的小孩儿啊,她也喜欢蹦跳的小鸟儿,也喜欢你们拧的柳笛,更喜欢你们的笑脸,她和你们是一样的,都是奶奶心头的花骨朵儿!”
一阵飞旋的大风扫过她的额头,尘沙扑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刹那间什么也看不到,她低下了头。我们刚下车,就看到孩子们摇着嫩绿的枝条,指着我们对娘说,“奶奶,你快抬头看看,姑姑和小妹妹来了。”
孩子们向我们跑过来。娘也甩开胳膊边走边说,“俺的孩儿来了,俺可盼来了!”
女儿张开柔嫩的肩膀,飞奔着扑进娘的怀抱。她拉住她的伙伴,眼睛忽然变得晶亮亮的,像一湖春水迎着阳光抛洒出来的金子,“呀,这就是柳条,绿的,新的,香的哩;这就是小鸟儿,叽叽喳喳,唱歌哩!我太爱你们了!”
孩子们被她的话逗得前仰后合,围着她问着问那,好不热闹。娘吻着女儿,将她揽入怀中,女儿红艳艳的蝴蝶结,就像一朵红花,开在娘的胸前,映红了她的眼睛,使她的整张脸,突然有了春天般的明媚!
娘转过脸,理着鬓间的白发,冲我说:“你也累了吧?”
但还没有等到我回答,她的泪水就滚滚而下。我别过脸去,让满眼的春色冲淡这突如其来的伤感,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树是绿的,而风里的一切,却是香的。
娘说:“老了,就爱想人,——我就是想你们啊,没有别的!”
娘越是这样说,我越不敢抬头看她的脸。其实,我多想扑进她的怀抱,看她的笑,抚摸她的脸,但我站起来已经比她高出了许多,——娘正在老去,而我正在走向壮年。终是不忍,让娘窥见流光的脚步;终是不忍,去碰触一颗苍老的心。
娘拿起手绢,将泪擦干。孩子们的欢笑依然在耳边,一阵阵像溢动的春波,一荡一荡,大风仍旧在吹,吹落了小村门楣上那些剥落的朱红,她的手指在门上摸索着,说:“这些大红的对联,才经了几场春雨,就成这个样子呢?”
只见她的手,用力一推,门就开了。呵,满院春色!柳树从学校的墙头上袅袅娜娜垂下万条丝绦,鸟儿的嘴里衔着树枝儿,从低枝儿上往高枝儿上飞,又从高枝儿上俯瞰着低枝儿,柳芽的馨香随风送到鼻端,吸一口,那是最甘醇的春酒!
春色醉了你,醉了我。盛开的花朵,蒙了尘世的风尘,谁说风吹落蕊,静立之处,宠辱难留?春去春又生,在这么一个春日,我又将一颗春种,种在了你的心里,而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