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文《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特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1.了解“昨天的村庄”和“今天的特区新城”各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特区的发展原因是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给特区带来的繁荣昌盛。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在预习时告诉学生一些有关改革开放和特区的内容。这首诗就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告别了昨天的贫穷落后,赞颁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展望光辉灿烂的明天。把这首诗读一读,想想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读课文,说说每小节的意思,哪几小节联系紧密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在说出节意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改革开放前,农村贫穷落后的模样。
(二)第二部分:(3~7自然段)描写了特区奇迹般的变化。
(三)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点出特区飞速发展的原因。
四、重点分析讨论第一部分
(一)理解:
1.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2.晨曦:清晨的阳光。
(二)昨天,泛指改革开放前。展开讨论,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人们只能沿着一种模式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点了解,过的是一种传统的封闭的生活。
进一步理解,现代文明在这里无从谈起,是那样“遥远、渺茫”。
即使起早摸黑地干活,还是难以温饱,妇女依然围着锅台转,人们吃的是溪里的水。这一切都说明: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部分写的是昨天农村的贫穷落后,并点出了人们观念的陈旧和保守。读时语调要低沉,注意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轻重。
五、学习诗歌第二部分
(一)默读课文,思考:今天的特区新城又是什么样儿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的?
明确:高速公路厂房儿童乐园
开卡车运送办厂学习娱乐
这是从社会环境和人的变化两方面来讲的。
理解:
1.边陲:边境。
2.遨游:漫游。
3.焕然一新:形容有光彩。
(二)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环境的变化。
农村变成了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公路纵横交错,马路宽而美。
文化娱乐设施,城市建筑相配套。
城市整洁美观,似花园仙境。
(三)讨论人的变化,诗文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紧张高效的工作,健康充实的文化生活。
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四)教师小结第二部分内容。
六、分析诗歌第三部分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改革开放插上翅膀开辟美好的远景
改革开放政策好。
七、指导朗读
这两部分要读得很欢快,表达出内心的喜悦,歌颂党的开放政策给人们带来的繁荣幸福。
八、联系切实体会,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住房、家用电器、生活水平等。
九、总结全文
这首诗歌赞颂了什么?
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好。
板书设计:
第二篇:《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案设计
《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教学设计
临江乡中心学校
康文超 2017年4月
《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2.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特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点
1.了解“昨天的村庄”和“今天的特区新城”各是什么样儿的。2. 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特区的发展原因是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给特区带来的繁荣昌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大教室上课,你们的心情怎样?(紧张)为了缓解一下同学们紧张的情绪,把你们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各位老师,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组优美壮观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组图片张石的是哪里吗?(深圳)对,这就是位于我国的南海边的深圳。(课件展示地图)
2、看了这组图片,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回答)
3、小结:现在的深圳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著名的经济特区。可是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三十年几前,这儿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
(板书课题: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通读诗歌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一看这座村庄的昨天和今天各是什么样子?在课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指名读、一起读)
3、按句式说一说:昨天,这座村庄______。今天,这座村庄______。教师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今天:焕然一新
三、细读感悟,理解文本
1、现在让我们跨越时空,一起去看看昨天那座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吧!默读第1-2小节。想想,这座村庄贫穷落后在哪些方面?(课件出示课文前两节)
(1)是呀,一直以来,这座村庄的人们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过着困苦、单调的生活。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在田里干活;即使起早摸黑地干活,还是难以温饱;家里没有煤气,只能在灶上煮饭,烧柴冒出的烟雾熏得人眼睛流泪;人们吃的是溪里的水。小孩们也没有地方去,只能在“稻草里打滚。”
(2).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一担担摇晃的夕阳”指的是什么?
“摇晃的”写出了挑水路途的遥远,“夕阳”既交代时间,也象征了贫穷落后的生活。这句话写出了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困扰。
(3)第2节中的省略号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 当时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
(4)除了诗歌中写到的这些情景,请你想象一下,当时还会有哪些画面出现在你的眼前?
(人们起早摸黑地干活还难以解决温饱;天黑了,那里没有路灯,黑漆漆的一片,人们早早地就睡了;马路上几乎没有汽车,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农田……)(5)朗读指导:过去是那样的贫穷。这一部分,应这样读。(读时语调要低沉)
(6)小结:昨天的村庄贫穷落后,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点了解,过的是一种传统的封闭的生活,所以诗歌中说现代文明——(生接)是那样遥远、渺茫。
2、可是,短短的几年时光,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自己读读3—7小节,看看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的?(学生边读边用直线划划)
(1)组织交流:高速公路、厂房、儿童乐园
(环境变化)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厂房幢幢。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
(2)想想:这地方还有哪些变化?
人的变化(那些离土不离乡的特区人,既有紧张高效的工作,“他们开着卡车,运送水泥、钢材,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又有健康充实的业余文化生活。“他们伴着灯光,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人们“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3)教师小结:课文从社会环境和人的变化两方面来写的。(4)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改革开放后,一个贫穷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舒适了,人们的心情开朗了,人们的工作劲头也更大了,我们的社会也进步得更快了。)
(5)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要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6)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而不说“过去”。说明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
3、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齐读第8节)(课件)“春燕”是指谁?诗人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是什么使这座小村庄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
2、(课件)改革开放如春风拂过,神州大地似春潮滚动。祖国的建设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华夏故园将会展开了一幅新画卷。那同学们知道改革开放的政策谁提出的吗?(邓小平)超链接
3、有那么一首歌——《春天的故事》,歌曲唱的就是改革开放的政策。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mv)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有党中央富国强民的好政策、有勤劳智慧、发奋图强的中国人民,还有你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正在不懈地努力着,这儿的明天必将灿烂辉煌、祖国的明天也必将大放异彩。
孩子们,最后让我们和着乐曲齐读这首诗歌,一起再次感受深圳的惊天巨变,让深圳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吧!
第三篇:《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松树沟中心学校
张莹
2013年7月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2.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特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点
1.了解“昨天的村庄”和“今天的特区新城”各是什么样儿的。2.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特区的发展原因是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给特区带来的繁荣昌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走在春风里,迎接新世纪,你们是幸福的,今天的农村已旧貌换新颜。你们一定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里也了解了以前的农民生活是什么样的吧?你能用“昨天——今天——明天——”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吗?
你们知道是什么使家乡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诗歌——《昨天这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释题:“这儿”指的就是深圳。
3、出示自学提示:
(1)初读课文。要求把诗中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想想整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3)这首诗一共()个小节。前面()节描写了()的旧貌,接着()节描写了()的新貌。最后告诉我们,是()使这座村庄发生了的变化。
(4)再读课文,综合以上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1、指名逐节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2、交流填空,交流“昨天”和“今天”指的是什么?
3、口述分段。
三、感受“昨天的贫穷落后”。
1、轻声读课文,思考:昨天,小村庄是什么样子?
2、谁能说一说,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村庄原来的样子吗?
3、默读课文的第一、二小节,边读边想:昨天这一座村庄是怎样的贫穷落后的状况?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4、学生汇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5、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一担担摇晃的夕阳”指的是什么?
6、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还省略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当时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
7、指导朗读。运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的第一、二节。(读出人们的无奈、贫穷的感受。)
四、体会“今天的日新月异”
1、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课文,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
2、通过汇报,理解第三自然段。
3、过渡: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第4~7小节。
(1)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那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通过读,自己知道了什么?读后可以与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你从哪知道的?用书上的话来回答(指名学生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个小节的朗读。)
(3)有和他同样感受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诗是要读的,哪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村庄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指名朗读第4小节,评价。
(4)引导学生想象,深圳的今天还有哪些变化?写一写。
(5)指导学生读出惊喜、赞叹的语气。
4、学习第5~7小节:
(1)用笔把写乡亲们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想一想你在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学生交流后回答。
(3)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人们告别了贫困,放眼世界,开拓进取,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4)读到这里,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惊喜、快乐、幸福„„)那就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幸福送给别人吧!在小组里尝试读一读。
(5)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5、学习8小节。
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教师激情总结:是啊!无论是经济、城市建设还是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似乎只在一夜之间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蜕变成了摩天大楼林立的现代繁华城市。深圳是现代中国发展的一个奇迹,一个缩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神话!那么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
2、畅想深圳的明天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作业:了解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昨天——————————现在 改革开放
教学反思:
本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叙述性诗歌,从一座村庄、一个城市的角度说“变化”。它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通过一座村庄(深圳特区)昨天与今天的对比,歌颂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由小品里的台词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地氛围里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畅想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使学生对改革开放带给家乡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家乡变化引入,也更贴切学生的生活。
这是一首现代诗,它的节奏和韵律都很美,诗歌的内涵十分丰富,没有充分的朗读学生是很难体会到这首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的,也只有充分的朗读,才能体会到诗歌丰富的内涵。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训练,紧紧抓住读的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如赏读,个人读、同桌读、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读(出小村庄的贫穷与困扰,读出大都市的繁荣与富饶,读出自豪与骄傲,从而感悟到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可喜变化。
读的最终目的是写,读是为写服务的,本节课教师注意做到读写结合。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基本的句式写法之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动笔写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更有助于理解课文主旨。
作业的布置也为本单元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但我们的学生对今日深圳现代发展与城市环境的了解较少,对深圳的过去,改革开放政策带给深圳经济的腾飞,社会变化等对学生来说是并不熟悉,如果能够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阅读资料来感受深圳过去的面貌,对教学帮助会更大。
在《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下面就就自己在教学《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几点些做法和体会。
一、将课堂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由小品里的台词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地氛围里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畅想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使学生对改革开放带给家乡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家乡变化引入,也更贴切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本课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朗读的训练。教学中,我努力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把朗读与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由读、轻声读、想象读、默读、引读中探究、感受村庄的巨大变化。这样,教师减少了许多烦琐的讲解,学生乐学,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朗读训练也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三、启发思维,引导想象。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我在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培养创造想象能力,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比如,我引导学生想象:今天的深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明天的深圳是什么样的?对于我们班这些思维活跃、又乐于表达的孩子来说,更好地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激发了本课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这是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诗歌,讲的是深圳特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反映了改革开放这一富民政策的强大活力,透视出祖国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了解诗歌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
4、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首先播放《春天的故事》的前几句歌词,然后启发提问学生:歌词中那个“圈”指的是哪里?——深圳,那位老人又是谁呢?——邓小平爷爷。过渡: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深圳已成为国际花园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具有时代特征的画面——深圳的今天。(放录像)问:今天的深圳如此美丽,如此壮观,那么二十六年前,邓爷爷没有画这个圈之前又是怎样的呢?有谁听家里人讲过深圳原来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后再放一组“深圳昨天”的录像画面)。有一首诗对深圳的昨天、今天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二、教师配乐范读这首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情境中
三、学生自由读,体会诗的感情
四、理清结构
1、设疑:这首诗共有几节?每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小节写的是深圳的今天,哪些小节写的是深圳的昨天?
2、学生独立快速阅读思考。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点播。
五、指导学习第一部分(1~2小节)
1、读读想想:深圳的昨天是怎样的?诗人是怎样描绘的?请读出有关诗句,找出重点词语,教师板书:贫穷落后
2、理解重点词语:困扰、渺茫、摇晃的夕阳。要求:说出字面意和句中意。
3、指导朗读诗的第一部分?
教师讲解:语调迟缓低沉,节奏和韵脚的要求见(课件)。
先请一生读,再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教师从中指导。
六、指导学习第二部分(3~7小节)
1、设疑:这样贫穷落后与现代文明相距遥远的小村庄,几年时间(80年改革开放——82年作者写这首诗)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2、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划出有关句子。
3、全班交流明确。
板书(老师写左,学生写右)如下
泥泞的古道 高速公路
破旧的土屋 高大的厂房
稻草堆 儿童乐园
4、小结过渡:这是环境的变化,即物质文明的变化。那么人们的思想即精神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在哪两小节诗中有描写(6~7)?怎样描写的?
5、请两生分别读六、七两节,教师指导。
6、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遨游”“翩翩起舞”的含义?解释“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射向四方”这句诗的大意。进而理解两节诗的意思。
7、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8、小结:深圳人不仅物质文明发生了巨变,精神文明也发生了巨变,他们眼光开阔了,放远了,再不是只求一日三餐吃饱饭的眼前利益,而是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到国外寻资金,讨技术,挖人才。由此可见,深圳的环境变了,深圳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变得令人欣喜,变得令人振奋。那么用哪个词概括变化后的深圳好呢?——文明富强(板书)。
9、这部分共有五节,每组读一节进行赛读,要求用高昂兴奋、喜悦自豪的语调来读,然后全班齐读,教师从中指导。
七、指导学习第三部分(第8小节)
1、一个当年的小渔村有这样惊人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读第8小节,找出答案,教师板书:改革开放。
2、教师设疑:这节诗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春天的小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北方预示着什么?春天是什么样的?
3、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诗人把改革开放后,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的深圳人比作春天的小燕子;小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北方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春天从南到北一片新绿,百草鲜美,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4、小结:深圳特区的建设成就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活力,使大家从深圳这个窗口看到了祖国美好壮丽的发展前景。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才决定把改革开放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使之到处开花结果。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不仅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深圳,还有高速发达的上海浦东、北京、天津、广州、东莞、珠海、大连等等,许许多多的城市和乡村,改革开放之花开遍了祖国大地。这怎能不令人振奋呢?让我们带着兴奋、带着自豪之情齐读第 8节。
5、畅想明天。引:深圳的今天这样美好,那么深圳的明天呢?根据你的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从你熟悉的环境说起,如:家、校、社区。从人们的生活所需说起,如:道路、交通工具、高科技产品、市容市貌等等。
6、学生自己思考,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7、读全诗。引:让我们带着对深圳明天的美好憧憬,带着对深圳今天的无比自豪之情,齐读这首诗,读出对比,读出激情。
八、总结
刚才我们带着欣喜,带着自豪之情学习了24课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我们为深圳而骄傲,更为祖国而自豪,为我们能作为深圳人而深感幸福。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创造深圳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案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现代诗歌的形式,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叙述了原来贫穷落后的深圳,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充分反映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诗歌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年龄及所处的环境,对诗歌中所述的内容没有生活体验。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长,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对一些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已经有所掌握,也有了不少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朗读能力。对这样一首现代诗,针对学生的情况,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读出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美,进而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学生是比较好掌握的。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课的设计就是通过诗歌所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读进去,体会诗人的情感,紧扣“变化”,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认识。教学目标:
1.掌握“灶、庞、焕”三个生字,理解积累“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等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习作做准备。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并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歌碟《春天的故事》 2.深圳剪影 3.前进中的家乡——灵武市发展变化剪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课前老师想放一首歌给大家听,想听吗?(首先播放《春天的故事》的前几句歌词),同学们要注意听好歌词的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出示在屏幕上。(放歌曲与歌词)然后启发提问学生:歌词中那个“圈”指的是哪里?——深圳,那位老人又是谁呢?——邓小平爷爷。
2.过渡: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深圳已成为国际花园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具有时代特征的画面——深圳的今天。(放录像)问:今天的深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今天的深圳如此美丽,如此壮观,那么二十六年前,邓爷爷没有画这个圈之前又是怎样的呢?有一首诗对深圳的昨天、今天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这首诗歌一定写了深圳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导课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导课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检查预习,引出“变化”
1.自由读文,把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自己解决或同桌互帮互学。2.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困扰、渺茫、劳作、焕然一新、面朝黄土背朝天”等词。提醒“曦”“舞”的写法。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并评议。
4.齐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深圳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交流,同时梳理出文章思路,板书:昨天、今天)[同桌检查预习情况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在独立预习时遇到的困难,或是自己还没有发觉的错误,会在同桌的帮助下解决一些,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三、直奔重点,寻找 “变化”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一找哪一节诗告诉了我们小村庄的变化大得令人惊叹?
2.学生交流:抓住“短短几年”“只不过”“超出”“奇迹”等词来体会深圳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
3.这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惊喜、赞叹之情。)[通过一个关键问题的引领,使学生很快进入文本,把握重点;再通过抓关键词句的理解,学生便贴近了文本]
四、探究重点,体会“变化”
1.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反复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看看现在的村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找出相关词句进行学习体会。(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疑问,补充,修改。(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天翻地覆
(4)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2.了解深圳的昨天
(1)读读想想:深圳的昨天是怎样的?诗人是怎样描绘的?请读出有关诗句,找出重点词语,教师板书:贫穷落后,谁知道深圳以前是什么样子的?交流资料(资料:深 圳)
(2)从诗歌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贫穷落后 泥泞的古路 破旧的小屋 稻草堆)
(3)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4)指导朗读诗的1-2节。先指名读,再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教师从中指导。(语调迟缓低沉)
3.课件出示深圳昨天与今天剪影,让学生对比。仅在2、3年的时间内深圳如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内心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1-7小节。可以个人读,小组读,男女对读等。4.是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1)“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2)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3)请你读读这句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指名回答,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
(5)你能有感情的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导朗读)[多种读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五、回归整体,深化“变化”
1.配乐朗读全诗,更深切的感受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诗人那种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可以个人读,小组读,男女对读等。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1)思想方面(2)写作方面(3)其他
[反复诵读,是学习诗的传统方法,也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主题的有效方法。学后及时反思及时梳理自己的阅读收获又培养了学生整理总结的好习惯]
六、拓展延伸,亲历“变化”
1.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都有哪些变化呢?(找生谈)如:为什么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奥运会,与多个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神州六号”成功返航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能谈一谈家乡的变化?(课件出示灵武近几年兴建的羊绒工业园区、乡村道路建设、城市建设等剪影)[将阅读向课外延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再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七、总结全文,升华“变化”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歌中唱的是邓小平及其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让我们一些来唱这首歌。
[从中再次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八、作业布置
1.把诗歌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2.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习作„
3.以“家乡的变化”或“祖国的变化”或“ 的变化”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2、3题可任选一题做)
教学反思: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一文在教学时运用变序策略,紧扣“变化”,让学生读书寻找,探究体会,整体深化,延伸实践,从而巧妙地突破了教材的重、难点。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置疑—梳理—导读—释疑”的运行机制,使主体与主导相协调,使得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目标 1.掌握“灶、庞、焕”三个生字,理解积累“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等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习作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课件出示深圳城市建设图片,背景音乐为《春天的故事》)
2.歌中唱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指名说)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
现在的深圳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著名的经济特区。可是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3.是啊,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板书课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通读诗歌
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为每一个小节标上序号,把你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课文中的生词都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生词,指名小组读,齐读。)面庞 困扰 渺茫 晨曦 劳作 边陲 翩翩起舞 焕然一新
3.这首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八个小节。(指名朗读)
4.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原来的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回答。
5.读了这首诗歌,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指名质疑)
三、细读感悟,理解文本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村庄吧。
1.请你默读第1、2小节,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
(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板书:昨天。这座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贫穷落后)
2.可是,短短的几年时光,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自己读读3—7小节,看看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自由读诗歌)
指名回答:村庄的道路、房屋的变化,城市建筑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变化等。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相机板书: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4.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要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5.是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1)“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2)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3)请你读读这句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指名回答,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5)你能有感情的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导朗读)
6.改革开放让深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如果配上音乐来朗读这首诗,我想你会更深切的感受到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诗人那种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指名配乐朗读全诗)
四、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深圳昨天今天对比的图片,播放《春天的故事》)
深圳,这座昔日的小村庄,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座座厂房,所有的变化让世人瞩目。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缓缓流过,该去的去了,该来的来了,我们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直到有一天,你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不经意之间你会忽然发现,原来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悄悄地变化着。同学们,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你会感受到时间在流动中带给我们的永恒。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跟随诗人看到了深圳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是翻天覆地、焕然一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如今提到中国,世界人民的眼里只有佩服和惊奇,毕竟,中国变了。请你在课后读读《中国一日》,感受一下中国的飞速发展。
六、布置作业
1.把诗歌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2.观察自己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把它记下来。板书设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昨天 今天 改革开放
贫穷落后 翻天覆地 焕然一新 教学反思
“深圳、改革开放”等对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因此在导入环节,我用现在的深圳图片配乐导入,引导学生谈话交流歌中的内容,让学生对深圳的发展感到惊叹,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深圳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兴趣,为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新课标强调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初读感知,读通诗歌这一环节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由“原来的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切入,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边读边思考。
在细读感悟、理解文本的这个环节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3-7小节,引导学生读文章,谈感受,理解课文内容,在美读中体会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悄悄地变化着。在学生理解了内容,看到了深圳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是翻天覆地、焕然一新之后,我就重点指导朗读。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对仗工整等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我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如赏读,个人读、同桌读、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总结升华这一环节中,我再次出示深圳昨天今天对比的图片,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时间给村庄、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读的容量加大了,形式增多了,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还不够,我应该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情况下,谈出自己真切的感悟,发表建议。我会继续努力,去探索语文教学的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教材分析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叙述性诗歌,以现代诗歌的形式,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叙述了原来贫穷落后的深圳,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充分反映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诗歌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安国路小学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安国路2号,毗邻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与景色宜人的牛毛山仅一街之隔。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有一个观念超前、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热爱教育事业,肯于钻研、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学校周边社区建设良好,学生主要来源于老城区的工人家庭,家庭教育状况较好。学生总体素质较高,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之间能团结互助。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有较强的探究学习意识,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书写认真,朗读、课外阅读和习作水平较高,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灶、庞、焕”三个生字,理解积累“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等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习作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课件出示深圳城市建设图片,背景音乐为《春天的故事》)
2.歌中唱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指名说)
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
现在的深圳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著名的经济特区。可是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3.是啊,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板书课题: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通读诗歌
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为每一个小节标上序号,把你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课文中的生词都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小组读,齐读。)
面庞困扰渺茫
晨曦劳作边陲
翩翩起舞焕然一新
3.这首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八个小节。(指名朗读)
4.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原来的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回答。
5.读了这首诗歌,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指名质疑)
三、细读感悟,理解文本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村庄吧。
1.请你默读第1、2小节,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
(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板书:昨天。这座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贫穷落后)
2.可是,短短的几年时光,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自己读读3—7小节,看看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自由读诗歌)
指名回答:村庄的道路、房屋的变化,城市建筑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变化等。
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相机板书: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4.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要读出你的感受。(指导朗读)
5.是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
(1)“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2)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3)请你读读这句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指名回答,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
(5)你能有感情的读读这一小节吗?(指导朗读)
6.改革开放让深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如果配上音乐来朗读这首诗,我想你会更深切的感受到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诗人那种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指名配乐朗读全诗)
四、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深圳昨天今天对比的图片,播放《春天的故事》)
深圳,这座昔日的小村庄,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座座厂房,所有的变化让世人瞩目。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缓缓流过,该去的去了,该来的来了,我们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直到有一天,你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不经意之间你会忽然发现,原来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悄悄地变化着。同学们,只要你愿意去观察、去思考,你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你会感受到时间在流动中带给我们的永恒。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跟随诗人看到了深圳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是翻天覆地、焕然一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如今提到中国,世界人民的眼里只有佩服和惊奇,毕竟,中国变了。请你在课后读读《中国一日》,感受一下中国的飞速发展。
六、布置作业
1.把诗歌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观察自己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把它记下来。
板书设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昨天
今天
改革开放
贫穷落后
翻天覆地
焕然一新
教学反思
“深圳、改革开放”等对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因此在导入环节,我用现在的深圳图片配乐导入,引导学生谈话交流歌中的内容,让学生对深圳的发展感到惊叹,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深圳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兴趣,为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新课标强调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初读感知,读通诗歌这一环节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由“原来的这座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切入,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边读边思考。
在细读感悟、理解文本的这个环节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3-7小节,引导学生读文章,谈感受,理解课文内容,在美读中体会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在悄悄地变化着。在学生理解了内容,看到了深圳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是翻天覆地、焕然一新之后,我就重点指导朗读。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对仗工整等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我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如赏读,个人读、同桌读、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总结升华这一环节中,我再次出示深圳昨天今天对比的图片,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时间给村庄、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读的容量加大了,形式增多了,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还不够,我应该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情况下,谈出自己真切的感悟,发表建议。我会继续努力,去探索语文教学的更多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