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倦怠的冬天杂文随笔
天气慢慢转凉了,黄州的风不再清爽怡人,像变了脾气般和雨水携夹着冰冷地扑过来。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让人想起习子,毕竟,很少会有机会遇见像她这样“季节性”的人了。
不想出门——习子在秋天到来后总是用语言和行动这样告诉每个人。她把门窗关好,阻隔了屋子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然后像一团困倦的猫,蜷缩在靠背椅或者被子里。
如果和习子呆在一个屋檐下,似乎很难不受她的影响;就像天气的好坏影响着她,和习子呆在一起,哪怕她什么都不做,别人也很想跟着脑袋放空,眼皮下沉,全然神游太虚,困倦不已。
“嗨,出门帮我带个东西吧。”
习子从上铺向室友投来微笑,一手轻轻抚开晃在眼旁的刘海;她求助别人的时候总是有点紧张和生硬,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事情。她似乎很害怕被拒绝,但又不想表现出自己无端的软弱。
这么小心翼翼,让大家也忍不住对她小心翼翼。久而久之,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圈子,再后来,竟是有些生疏了。
人只好等春暖花开,习子就又能打起精神来,恢复成一个开朗风趣的女孩子。
但不知为何,人生中总有一些无法察觉就形成的遗憾。就像那些年迎春花都开满在水池两边一遍又一遍,习子却还是停留在她沉默而倦怠的冬天里。
第二篇:瑞典漫长的冬天杂文随笔
望着斑驳雪地上的点点绿色,才惊觉春天大抵是没有忘记瑞典的吧,尽管和风未曾拂面,但是我们滞留在冬天实在太久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明媚的阳光下揉揉眼睛伸个懒腰了。
很早之前就估么着要尝尝北欧的雪是什么味道,但是拖延症晚期的我到现在才开始动笔,后来想想也只有等到整个冬天完全过去,才能琢磨出北欧的冬天到底是什么样的。
初遇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茫茫的白雪覆盖了整个城市便再没有销化,只记得夕阳光临得越来越早,许是纬度高吧,明明光线已经不再笼罩整个大地,却还能看见遥远的西边有一丝光亮。从来不知道原来这漫长的夜晚却不是漆黑的,这铺得满地的白雪映衬着天空反罩出一种空灵的清晰,说不清光从哪里来,也看不清眼前到底是什么,却凭生出一股通透,那雪地里好像被人撒了很多亮盈盈的水晶,他们彼此呼应地闪着光,仿佛能透视出黑暗中纯净的本质。初雪不大,只是慢悠悠地飘落,然后默默地给灰暗的树枝填上颜色,或是贴在我的窗边迫切地让我瞧见她的形状,她让残破寥落的冬景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以前最厌弃冬天的理由无非是,目光所落之处无不是枯枝、加之雾霾的席卷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精神自然也抖擞不到哪里去,但是这善解人意的雪却把一切重新布置得差强人意。雪的清冽凭生出一种可爱,让我无法释怀。
拂面
雪和着风慢慢地开始侵蚀整个城市,一反往日温和的神态,在昼夜交替之际开始无法抑制地狂躁起来。地面上的残雪被风如沙子般扬起,不禁想起谢安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大抵是没见过瑞典的雪吧,“撒盐”貌似更贴切些!雪花摇身都变成了颗粒,仿佛做好了随时随地都要乘着风离开的准备,盼望着去看看别处的风景,而不是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化在一个地方。
漫长的冬日里其实并没有赏雪品茗的兴致,因为雪常常下得太大太急,模糊了整个城市的视野,也模糊了前行的方向。太阳经常看心情上班,但是冬天里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喜欢罢工的,就随着性子施舍那么三四个小时的光线,告诫我们这一天其实真的有来过。他好像从来不在乎我们会不会想他,在看不见他的日子会不会难过。
回首
二三月份本以为春天已经快来了,却想不到猝不及防的大雪覆盖了整个湖面。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景观,湖天的界线变得泾渭分明,湖岸边起伏的“冰丘”依稀能看到湖水汹涌地扑上岸边时即刻被冻住的景象。很多大人小孩儿跑到湖面上去踩雪,我也忍不住跑过去,抓住这个站在湖中央遥望这座城市的机会,想象着脚下或是波涛汹涌或是平静安宁或是如湖面一样被冻住,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奇妙感受。望着太阳本尊的光芒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只是贴着湖面,倾听着他对自由的渴望。
虽然冬天裹挟着、限制着这大地上的所有生物,但是他们知道这漫长冬季的蛰伏都是为了夏天的到来,即使冬天很漫长、夏天很短暂。
第三篇:冬天的温度杂文随笔
2008年突如其来的冰雪让南方告急。十年后,南方各地再一次迎来了冰雪霜冻天气。气温骤降,滴水成冰。
冬日的严寒穿刺着每个人肉体,却永远穿不透那火热的心。
在这些冰冻的日子里,人民子弟兵为了交通运输的畅通,连夜赤手上阵除雪。手冻的通红,他们也没人停下来暖暖。城市苏醒了,而他们却累的睡着了。
冰天雪地里汽车在路面打滑,“跪地”哥不止一次的跪在地上帮助一辆辆的汽车安全行驶。冰雪封锁住了城市的道路,却封锁不住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
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就像我们的生活沟沟坎坎,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迎难而上,攀登人生的巅峰。
和平时代,走在马路上,我们是陌生人,彼此不认识。灾难面前,走在马路上,我们是一家人,一心对抗灾难。
“心疼”战士们的小姐姐路过他们后点了暖心的外卖,送给了正在干活的战士。执勤的交警在执勤中收到市民送来的围巾与热茶。
原本天寒地冻的冬天,因为这些滚烫滚烫的心,变得不再寒冷。
或许这就是冬天的温度吧,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二十几摄氏度,呼一口气都能冻成冰渣的冬天,在这些“滚烫”的心的炙烤下,变得温暖了起来。让人感觉不再寒冷,一股股暖流涌进心头。
这个冬天,因为人民子弟兵的存在,让我们感知军民一家亲;因为执勤交警的存在,让我们懂得舍小家为大家的温暖;因为暖心小姐姐的外卖,让我们心存善念。
这个冬天,因为这些感动,从而有了“温度”……
第四篇:畅享冬天里的春天杂文随笔
浙江仙居到底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所在呢?居然叫神仙居住的地方,估计风景是极其瑰美的。到底美不美,还是要身临其境,也好沾沾仙气!
南京的几位户外好友,相约成行,一路向南,奔向心中描绘的人间仙境。
1月13日,早饭后,客车把我们送到登山起点十七都坑。哇,好美呀!还没下车,按耐不住地约伴便开始拍摄。阳光照在巍峨耸立的山岩上,褐色山体好似布达拉宫。
穿过小桥,步入乡村。几栋泥土夯筑的老房子,在钢筋水泥建筑的围拢下,显得有些特别。
漫步集中交代了爬山注意事项后,开始爬升。时值隆冬,但这里却还是满山有绿,还有春天的味道。不过,此时的冬绿有一份特别的绿,不似春天的新绿、夏日的墨绿,有着一份宁静和沉淀。
爬升不一会儿,身体微热,额头开始渗出汗珠,这就是运动的妙处哈。爬升一段,小憩片刻,回望来路。只见群山环拢,云雾缭绕,将山下的村落抱在怀里。
在养眼冬绿的伴随下,大家走走拍拍,随意地聊着什么,不感到怎么累的,就爬到山顶。置身高处,环顾四周,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翻过山顶,开始下坡。挺立的松树疏密相间,自然成林。这松树是否跟九华山的松树一样,我不知道,心中对九华山的松树倒是情有独钟。
经过一片开阔的山巅草甸,茂密的丛草已经枯黄,在阳光的照射下,却有一丝暖意。
半山腰开阔处,有一木构的亭子翼然而现,几株山间芦苇随风飘摇。驻足停望,对面山崖壁立,风光险要。鱼和喋雅说,这山体好似南太行的挂壁,我没去过南太行,只能欣赏此地的“南太行”了。
下行不久,淙淙山溪敲打之声随风而至。这就是江南山脉不同于北方之处。南方有山有水,山赋予水生命,水赋予山灵性。
下行到山谷底部,是山石铺就的路。溪在路旁,路在林间。听着溪水的琴声,大口朵颐着鲜美的空气,确实有一些仙气的。
逶迤山谷林间,不时仰望山色的变化,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谷尽头是台阶爬山路,又要开始冒汗啦。
一悬崖处,挂着冰晶玉洁的冰凌子,激起了儿时吃、玩冰凌子的趣事,鱼和喋雅欢跳着在此留下倩影。
山势变陡了,消耗得多了。大明哥开始感到吃力了,飞花夫妇、玉米伴随着他,也鼓励着他一路往上爬。歇歇爬爬,爬爬歇歇,终于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了。
水泥钢筋结构的栈道靠近山巅,随着山势逶迤延伸,将各个山头联结起来。如果云雾缭绕的话,云在脚下飘,人在天上行,那种感觉应该是仙境吧!那样的话,行人或隐或现于“虹桥”之上,该是多么惬意啊!
立身栈桥之上,连绵群山层出不穷。青的松,褐的岩,垂直跌落的悬崖,傲然耸立的山巅,还有天边那淡淡的云,描绘成一幅和谐的壮丽山川图,畅吸着鲜美的风云,真是自在在心头——不愧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
我们就在这仙境,在这养眼养心的述古亭美美地享受了丰厚的午餐,美美地当了一次仙居仙人。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我还会回来的!
第五篇:南方的冬天比北方冷杂文随笔
最近的生活一团糟。我看了很多书,脑子里有很多想法,甚至去伪装一个自己的形象试图去博得别人的关注。但我仍然看不到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来这个城市已经快半年了。还记得第一次坐地铁,我分不清哪里是出站和进站,花花绿绿的海报吸引着我的视线,我就像一个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疯狂的吸允着这座城市的新鲜感。但,很快我就体会到了光影之后的黑暗。我住在一个狭窄阴暗的小格子里,为了节省上班时间,只能选择一处小格子来安身置名。开始的时候,我去家居市场选了一些看上去北欧风格的便宜拆装货,四平米的小房间里,一床一书架一小桌,住的久了,也觉得自己的脊椎弯曲了,心脏缩紧了,房子是钢筋铁骨,只有我很快地适应了它。
南方的冬天格外的潮湿,我被北方的暖气宠坏了脾气,格子上两扇玻璃窗,一扇年久生锈关不上,一扇用泡沫板堵住早就没有了玻璃。一次清晨,头嗡嗡作响,就像是被初中时调皮后桌用圆珠笔的后盖飞快的捅着我的太阳穴。头疼了一天,晚上用黄胶带封住缝隙,又拿出洗坏的衬衫,一圈一圈的围住,那天晚上才做了一个好梦。梦见我大学毕业就回到了家乡,妈妈给我买了一栋有暖气的大房子,房间大的能容纳我所有的书和破烂,大家围在电视前的绿皮沙发上,电视上是我小时候的我,长长的马尾,蓝色的小花裙。醒来后我质问自己看这么多的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去想点赚钱的路子。那一瞬间,我在那些我喜欢的作家笔下,看到了我的影子——一个个蜷缩在地底深处无声呐喊的普通人。这种感觉和你在阴冷天痛经,还要挤公交车上班赶业务的表情差不多。这大概是一个可悲的表情,就印在我现在看到春节回家机票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