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11:1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江月优秀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江月优秀教案设计》。

第一篇:西江月优秀教案设计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2、精读赏析:

1、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L之吼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3、教师小结: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第二篇:西江月-辛弃疾(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西江月辛弃疾

一、导入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二、读读讲讲问问。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问: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路长,为什么要夜行?(白日酷热)这时是什么季节?(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说丰年”的是谁?(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得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地呜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问: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词人用的是倒语。)为什么要用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三、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得好,集中地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第三篇:西江月 辛弃疾

西江月 辛弃疾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的豪放风格

2、理解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3、体味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西江月》中的物与景是如何统一的?

2、《西江月》中体现出来的诗人的田园情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后来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悠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向来关心民间疾苦,他自号“稼轩居士”,稼轩即使农家收获耕种之意,更鲜明地说明了他的关心所在。在他的词中,有很多描绘乡村田园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

二、关于词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词以前,应先了解有关诗词的常识。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了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

词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 “长短句”等。它兴起于隋唐民间,晚唐、五代文人使之调式逐渐固定下来,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到了两宋,词的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多种风格流派。李清照和辛弃疾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词 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如梦令”、“西江月”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词的一段叫一片或一阕。

如:有的词有上下两阕,上阕和下阕的格律要求基本相同。

这首词使用的是《西江月》这个词牌,该词牌要求:

(1)上阕和下阕分别都是四句,第1、2两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对仗。第三句是7 字,第四句是6 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须押同一个韵。(幻灯片2中文字“蝉、年、片;前、边、见”中变换颜色。)

三、鉴赏诗句

1、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景色、恬静宜人的气氛。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学生朗读全诗。

2、这首诗是诗人罢职闲居时的作品,辛弃疾的词以悲壮激昂、豪气奔放为主要风格。但他笔下也能呈现清丽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泼自然的情调。这一首《西江月》就是别具清丽格调的词,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给人以浪漫的享受。那么我们仔细来分析这首词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幻灯片5图片:山村月夜图,有树枝、鸟雀及鸣蝉。)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就惊飞不定。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笔。本来摸黑走路,明月一出来,眼前一片光明,天气很闷热,起了阵阵清风,这时多么惬意!惊鹊,反衬词人的坦然,鸣蝉,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幻灯片6图片:池塘边稻花盛开,一片金黄,荷叶满池,池中有青蛙。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

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幻灯片6点击后出现文字:“侧面烘托”)

分析: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识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予人的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蛙犹如此,人乐更甚!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之情传情地表达了出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幻灯片7图片:山中遇雨图,天空有数颗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如果说上阕是夏夜之晴,着重在物;下阕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 的思想感情。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乌云几乎布满了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感而不煞风景。“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提问:这幅画面的组织有什么特色?(幻灯片8:用卡通画的形式表示以下构图)

分析:这副画的构图是颇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邃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幻灯片9图片:溪流尽头,峰回路转又见茅店。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词人在此将笔一跃,然后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4、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分析: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数字”入诗,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借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这几个数词用得巧妙之极。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地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四、分析词内蕴的情感

这一首明白如话的小词,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泼,摇曳多姿,描写出一幅农村夏夜悠闲恬静的画面。为什么诗人将乡村生活写得如此令人向往?

分析:因为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宦场对立起来的,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乐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正是在这种复杂情感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第四篇:西江月 辛弃疾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说明】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译词】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使它惊飞不安,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教案

西江月 辛弃疾

一、导入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今属江西省)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二、读读讲讲问问。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问: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路长,为什么要夜行?(白日酷热)这时是什么季节?(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说丰年”的是谁?(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得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地呜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问: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词人用的是倒语。)为什么要用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三、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得好,集中地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第五篇:优秀教案设计

教 研笔记-优秀教案设计

优秀教案设计

《春姑娘来了》活动案例 龙村中心小学 刘荣玉 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主题的生成:

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春雨沙沙,小草发芽,蕴酿了一个冬天的生物们都在这里复苏,生机勃勃,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大自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把自然、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使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结合在一起,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把春天的影子展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2、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春天的美好,感受春天,感受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群体合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4、整合多个学科,拓宽课程资源。

5、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

1、与各科任教师联系(语文、音乐),请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渗透有关春天的内容。活动设计特色:

1、学科间相互渗透、整合,协同开展活动。

2、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记录和展示。

3、学校、学生、家长等协作活动,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活动过程:

活动一:寻找春天的足迹

一、创设情景

1、组织学生到山野溪边去捕捉春天的影子。

二、交流感受。

1、小组交流有关春天的景物、现象:

春天,在同学们的召唤下脱去单调的灰色冬装和我们招手。溪流边、山脚下、草地上,一片嫩绿显得生机盎然。让我们赶紧跟上春天的脚步,让自己的心灵和大自然来一次绿色的亲密接触。

2、由老师提问有关春天的问题。

例如:春天为什么会变暖?春天哪些动物出来活动了?春天有哪几个节气?

三、写下踏青之后对春天的新感受。

1、小组交流,评选出优秀的习作。

2、上台朗读各小组评选出的优秀的习作。

四、自由分组

1、划分活动小组

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办法分成:电脑组、儿童剧组、手工组、诗歌组四个小组来活动。每个小组都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来命名。

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组合作,并推选一名小组长。活动二:留住春天的美丽

一、各组自由创作

学生分组活动,各科任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电脑组:学生用平时信息课上学习的软件把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画下来,或用记事本写下对春天的感受。儿童剧组:学生利用音乐课或课余时间排练有关春天的主题节目。手工组:装扮了一个大号的春姑娘。

诗歌组:搜集了很多关于春天的诗歌,小组成员互相学习,交流感受,并学习写作诗歌。

二、用歌曲“春姑娘”导入主题。

1、用歌声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师问: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好,我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唱。师:大家唱得真好!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季节啊?那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前一阶段,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了四个活动小组,分别是:快乐时光组、智慧树组、柯南组、哆啦A梦组,每个小组都进行了分工并对春姑娘来了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究,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探究吧!

二、综合成果展示(30分钟)

师问: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春雨沙沙,小草发芽,整个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春天这么美丽,你们是用什么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呢?

1、智慧树(手工组)

生:我们可喜欢春天了,我们装扮了一个大大的春姑娘来表现春天的美丽。师:还有吗?哦,装扮了一个春姑娘。能让大家一起看看吗? 生:用风笋、风车来和春风玩游戏。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收获吧。

师:那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美丽的春姑娘的呢? 生:春天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

师问:这些小花和小叶子真漂亮,是谁做的?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 生:我们上数学课时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对称图形所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的很细心,还利用了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真不简单!有兴趣的同学等一下可以和他们讨论一下制作方法。

2、柯南组(电脑组)

师:电脑组的同学老师想问问你们,我们生活中可以用到电脑的地方很多,电脑组的同学你们是怎样对春天进行探究的呢?

生:我们把玩的时候看到的景物用电脑画下来。

师:老师把他们的作品都放进电脑里了,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师:这是吴星的,这是??的,……这就是你们心目中的春天吗? 生:是的。

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吧!师:那你们怎么想到用电脑来画春天呢?

生:因为我们都喜欢电脑,又喜欢画画,所以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师:这组的同学也很棒!能把春天搬到电脑里。用电脑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春天。

3、哆啦A梦小组(诗歌组)

师:看了前面两组同学的探究成果,诗歌组的同学好像都跃跃欲试,上来把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吧。*生上台,生: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从诗歌里找到了春天,这是我们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诗歌,还有我们自创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们一起交流。*展台,一一翻过并介绍。

师:诗歌组的同学通过收集诗歌对春天进行了探究,那么能教教大家你们是怎样创作诗歌的吗? 生:我们把我们的到中山公园玩后的感受写下来。生:我们到图书馆找有关春天的诗歌进行学习。师:他们不仅会查阅资料还会自主创作,真了不起!师:你们从有没有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探究问题的方法?

4、快乐时光组(儿童剧组)

师:还剩最后一个小组,儿童剧组,先看看他们的探究成果。*生上台,表演。

师:太棒了!谁是小导演? 生:……

师:你们是怎么样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春天的?

生:因为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有教过我们表演,我们几个喜欢表演的同学就组织起来表演了。师:你们在排练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生:没有合适的音乐,我们请音乐老师帮我们找。

师:你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谁演得最好?为什么?谁来说一说。生:……

师:也可以谈谈如果让你演你会怎么做? 生:……

三、评价与交流。(5分钟)

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其它的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2、向受到评价最好的小组学习。

师:老师觉得每个小组做得都不错,可老师不知道你们对其它的小组我没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哪一些做得更好?

生:……

师:现在大家就和你们感兴趣的其它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学习一下吧!

四、小结:(1分钟)

师:通过刚才的成果展示,老师惊喜的看到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其实只要用心去体会,我们都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活动延伸:

让学生们利用数学课上的对称图形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民俗民风,清明节小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龙村中心小学 叶文娟

一、课题确定:

3月25日中午,在与同学的闲聊中,发现很多同学比较喜欢吃“薄饼”,(薄饼是我们建瓯清明节很流行的一种小吃),我就问“你们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地方也吃薄饼?别的地方的清明节跟我们过得一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一位同学提议“老师,我们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研究清明节吧!”,她的话得到了许多同学的附和,于是我们的课题便产生了。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查阅、收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敢于向一些传统习俗说“不”的胆量。

2、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并感受实践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激发他们挑战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

3、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4、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形式:观察记录、调查访问、拍摄、收集整理资料、交流汇报、宣传 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信息大搜索及信息交流

主题确定以后,我说:“我们要研究清明节的哪些内容呢?”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同学们自由组织小组,各小组确定自己所要探究的内容;第一组主要通过询问家长、或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清明节”这个节日的来历、渊源;第二组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散文、小知识等;第三组了解自已家乡和其他各地过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第四小组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知识。一个星期后,同学们收集了相当丰富的资料,有图片、有文字、还有自家过清明节的一些照片、录像,通过全班同学(本班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全国的很多省市)的交流汇报,他们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收集信息的方法,了解了许多清明节的习俗,弄清我们家乡过清明节的特色菜——润饼菜。确定第二阶段的任务:学做“润饼菜”。第二阶段:技能展示

(我们的活动时间刚好在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吃“薄饼”,学生们借这个机会,把“薄饼”的制作学了下来。)

1、小组合作制作“薄饼”。

2、请同学(特别是外地的同学)品尝这种特色小吃。

3、谈谈自己在学习、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体会,也可以说说品尝后的感觉。

4、清明节有很多习俗,但这些习俗都是好的习俗吗?引发同学们思考,然后引导同学们确定下一阶段去研究清明节有哪些陋习及这些陋习有哪些危害? 第三阶段:话题辩析

(一)谈话导入

(二)交流汇报

1、清明节有哪些陋习?(烧纸钱、买些纸制的“手机、汽车”等、地府银行存折、甚至于“小蜜”等……)

2、清明节的陋习有哪些危害?(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网上的、有报上的……非常之多让你惊讶。)(1)调查问卷组出示调查问卷及其调查结果

(2)按上面的调查结果计算,如果把这些不该花的钱节约下来,一个清明节,全村可节约多少钱?全晋江市可节约多少钱?如果5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儿童完成一年的学业,那么这些钱可帮助多少名失学儿童上学?

(3)汇报清明节陋习的其它危害。

3、可有些陋习已根深蒂固了,你有什么方法来让人们改掉这些陋习呢?(讨论)

4、如何过一个现代的、文明的清明节呢?(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第四阶段:拓展延伸

1、举行缅怀革命先辈的故事会。

2、利用清明节前后,到烈士墓前祭英烈,并在烈士墓前宣誓。

3、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去宣传。

4、继续研究其它的节日。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清明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学生对过清明节习以为常,因此在清明节前夕,我引导学生确定了《走进清明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从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清明节的有关习俗;各个地区的清明节的不同过法;清明节的诗歌;《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知识等方面入手,有的上网查找,有的查阅书籍,有的询问他人,有的学做“润饼菜”,有的拍下自家的清明节,有的制作知识卡片……一个星期以后,我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效果很好。学生了解到了“清明节的习俗有踏青、植树、扫墓、放风筝、荡秋千等”;了解到了“清明节的渊源是寒食节以及寒食节的来历”;学生交流了各地清明节的不同习俗(我班有三十几位外地学生);学生学会了如何制作“润饼菜”,课堂上学生把自已亲手制作的“薄饼”让外地的同学品尝,让他们体会到同学之间的浓浓深情,让他们品尝到闽南的特色菜;在汇报将近结束时,桑桑同学把她家的清明节展示在大家面前,同学们在看完录相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蒋伟(一个外地生)同学说“清明节中,桑桑的妈妈及其他人买了那么多的纸钱、港币、手机来烧掉,我觉得这样做太浪费,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我趁机引导学生确定下个阶段的活动内容,我说“针对这种现象,你们还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我们还可以研究清明节的哪些内容?”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最后确定研究清明节的习俗中有哪些陋习,这些陋习有哪些危害,作为一个现代文明人,应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现代文明的清明节。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上网查找,有的设计调查问卷并统计出一个清明节一个家庭烧纸钱所花的钱数(由此计算出一个村、一个镇等所花的钱数)、有的采访家长对清明节的看法、有的设计现代清明节的活动(在如何过一个现代文明的清明节这个环节时,有位同学提议可以把清明节当成中国的母亲节和父亲节,他说“清明节的主要目的是纪念我们的祖先,那么我们为何不在先辈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呢?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节日好好地孝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把它当成中国的父亲节和母亲节,这将会使这个节日更富有人情味。”)我想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了实践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们的设计、口头表达能力、拍摄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还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实践证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开放性的、自主的综合实践课。我们一定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按照他们自然的天性和原有的发展水平实施教育,儿童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珍惜每一滴水》 南平师范附属小学 黄晓静 课题提出的背景: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地球上丰富的动植物;有了水,才有人们幸福的生活。从地球的表面上看,水的占有面积非常大,所以许多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地球上的总水量不少,但是可饮用的水却少得可怜。经有关部门调查,世界上有50%以上的国家缺水。我国是缺水较严重的国家之一,70%的城市缺水,南平虽暂不属于缺水的城市,但随着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水会越来越少,总有一天,水资源会耗尽的。因此,人们必须合理有效的保护水资源。课题研究的目的: 知识能力:

1、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认识到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进而认识到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课题的产生与确定:

开学初的一天,我看见班上的几个孩子正在聊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视,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个小女孩问我:“老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电视剧?”我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电影《美丽的大脚》。”孩子们听到这个片名后都非常想了解它的内容,争着说:“老师,老师,你快说一说吧!”于是,我便给他们介绍了这部影片:“《美丽的大脚》这部影片的内容是:在西部有一所十分偏远的村小,学校里只有一名老师,孩子们要走几十里路到校上课。那里十分贫穷,生活条件很差,人们喝的水都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且很不好入口,但人们却十分珍惜它,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水源。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是:一天,老师和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突然,天上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大家听了纷纷跑进屋里把能装水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有的拿盆子,有的拿盆子,有的拿碗┅┅大家都站在操场上高举着手中的容器,用渴望的双眼望着天空。可是老天光打雷不下雨,大家看到的是晴空万里。那一双双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我们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心。在星期二上午第三节课上,我大概介绍了这门课程的特点后,问孩子们想研究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想研究圆珠笔,有的说想研究健康食谱……这时,有个孩子说:“老师,我想研究水,因为上次您给我们讲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说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南平的延平湖,湖里的水很脏,上次我和同学经过时还看到一只死猪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孩子的话闸子也打开了……就这样我们的活动主题就诞生了。课题方案的制定:

主题确定了,同学们也犯难了,我们应该从哪下手呢?总不能像只无头苍蝇乱撞吧?于是我瞅准时机,启发学生说说可以围绕课题研究什么?你准备怎么进行?根据学生的意愿本课题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水的作用: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什么行业都需要水。因此,学生准备把这个子课题再分为五个小课题:水与生命,水与电力,水与工业,水与农业,水与养殖业,水与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访问等方法收集到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时可以用自述的方式进行。

二、水资源的贫乏:

通过上面环节的调查,学生已经了解到了水的重要作用,水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平市地处南方,雨水较多,学生很少感受到停水的滋味。对水资源的短缺现象很少了解,也较少关注水的污染情况。因此,在这一环节分成六个小课题: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水浪费的问题,水污染的问题,我们的水样调查,水葫芦的危害,我的问卷调查。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到南平比较有代表性的水域采集水样,找找生活中水浪费现象以及到环局了解目前南平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得到了解。

三、争当水卫士:

上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已认识到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危害,并激发起节约水保护水的热情。因此这一环节能更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介绍节水标志,想一个节水小点子,设计节水器具,介绍污水处理过程,自己制作宣传画等方法开展宣传活动。课题的实施、成果的汇报与交流: 第一组:水的作用

一、水与生命。

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水可以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可以把代谢物排出体外,可以调节体温。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致命。以大卫·布莱恩的事例来说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图片)。

二、水与电力。

南平最主要的水资源是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还有麻阳溪、崇阳溪等许多支流。这些水域上都建有水电站,因此我们还特地到水利局收集到南平市水电站的分布图。沙溪口水电站是我们南平最大的水电站,因此我们小组的同学还到了沙溪口电站进行了参观采访(录像)。

三、水与农业。

不仅人类需要我们,植物也需要我们。植物含有大量的水,植物不仅满身是水,而且它们一生都在消耗水。你们知道1公斤水稻是用多少水浇灌出来的吗?告诉你们吧,它需要1000公斤的水。所以说农业的大丰收,水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呢。

四、水与养殖业。

水与养殖业关系密切。渔业需要水,家畜养殖也需要水(给合图片介绍),我们南平有许多的养殖场,一天的用水量是十分惊人的!

五、水与工业。

水在制造、加工、冷却、净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钢铁厂靠水降温保证生产;食品厂的汽水、啤洒等干脆就是水的化身,我们同学们用的作业纸和书本等,在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水(图片)。

六、水与生活。

水是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一员,有了水,我们才可以清洗自己身上的污垢;有了水,我们才能擦洗用具;有了水,我们才能洗净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我们每天口渴时喝的汽水,吃的水果,吃的饭,喝的汤等都包含着许多水份。(图片)第二组:水资源的贫乏

一、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可供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它们总共才占地球总水量的3%,而占97%的海水,又苦又涩,不能饮用,也不能用它灌溉农田。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真正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是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加起来也不到全部淡水总量的0.3%,不足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这有限的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它的作用(给合比例图介绍)。

二、水浪费的问题。

1、学生结合在洗车场拍来的照片介绍,再用算一算的方法算算:如果洗一辆摩托车要浪费1千克的水,那么,我们全南平市又有多少辆摩托车,要浪费多少水?全国呢?这个数字定非常惊人。

2、对小学生洗一次手的用水量进行调查,并算出一天的用水量和一年的用水量。

三、我的水样调查。(利用录像和水样)

1、三千八百坎坎底溪的溪水。非常清澈,无漂浮物,无沉淀物。

2、纸厂排水口的水。

颜色较黄,水面漂浮着泡沫,水中有较多的的杂质,有一股臭味。

3、延平湖的水。

颜色淡黄,水面漂浮着一些垃圾,有许多细小的杂质,有一股淤泥味。

四、水污染的问题。

1、结合照片介绍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大部分排入河流,并随着河流流入闽江。

2、结合录像介绍垃圾给河流带来的污染。人们随意向河流排放的垃圾会聚集在水坝上和河流的弯道里。

3、结合照片介绍大量地建设水电站所带来的污染。大量建设水电站会让水失去天然的净化作用。

五、水葫芦的危害。

结合照片介绍水葫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们肆意向河里排放各种生活垃圾、污水及牲畜的粪便,使河中的有机养分增加;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在河上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水电站,使河水变成了静水。

六、我们的问卷调查。

设计了十道问题了解同学们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了解同学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92%的同学没有往河里扔垃圾,并且能够阻止向河里扔垃圾的人,都能感到往河里扔垃圾是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二,97%的同学每次洗完手后都能随手关紧水龙头。他们都知道第一滴水都很珍贵,绝不会在看见水龙头滴水时而若无其事地走开;三,被调查的同学纷纷呼吁要保护水资源,并且提出了以下口号:(1)请珍惜每一滴水。(2)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第三小组:争当水卫士

一、介绍节水标志。

出示节水标志,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节水标志的认识,再具体介绍:“国家节水标志”出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从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二、节水金点子。

介绍小组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上网等途径总结出许多的金点子。如:洗菜水、洗米水等可以拿来浇花、冲厕所,特别是洗米水和养鱼的水里面有很高的养分,拿来浇花,能促进花草生长;平日里大家都是用洗洁精洗碗,这样很不环保,淘米水和煮过面条的水可以拿来洗碗筷,这样既去油又节水;第三,家里有空调的同学都知道空调中的水是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出,大家可以把空调中的水节约起来,拿来擦地板,冲厕所……

小组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总结出许多的节水金点子。洗衣服时,很多人都认为水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水太多衣服缺少磨擦反而洗不干净。

三、设计节水器具。

学生课前画好了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来介绍。第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储水池,能够储存大家用过的水。第二大特点是有两个自动感应器,它会根据排泻物的多少,放出适量的水。

四、介绍生活污水处理过程。

学生边结合照片边介绍,让其他同学了解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提高同学的保护水的意识。

五、宣传画。

这幅画的名字是《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无情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被烤裂了,旁边的树木也枯萎了,人们痛苦地流下了眼泪,而这几滴眼泪也很珍贵,要用碗接着。设计的意图是提醒大家,节约用水应该从小开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人们在大量的浪费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成为自己的眼泪。这样的汇报、交流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它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活动反思: 通过“珍惜每一滴水”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主动自觉地行动起来。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是指导者,促进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在刚刚开展这项实践活动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然后通过课堂来交流反馈。可我发现,有的同学乐于去完成工作,而有的同学则有形式而无结果。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认真地观察,发现做得较好的同学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并在全班树立榜样,这样不仅鼓励了做得好的同学,同时还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很多老师都喜欢吃玉米,我相信其中有许多老师并不知道种一公斤玉米需要多少水?当水与农业的小组同学收集到种一公斤玉米需要368公斤的水时,我感到很欣喜。因为从中我看到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去收集自己有用的资料。我对这一小组的同学给予肯定,他们的兴趣更高涨了,还收集到诸如:种一公斤水稻需要1吨的水,一公斤的蔬菜约需要450吨水等资料。这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受到了启发,纷纷行动起来。

通过本次活动,我总结出几条经验:第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要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事。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赞赏,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第三,课后要及时反思,以便为下堂课做更充分的准备。第四,活动中要有评价,评价可以为完善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在活动中摆我面前的最大难题是需要家长的支持。有些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怕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去社会上进行调查没有必要,怕孩子出危险。总之,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只有走出课堂,让学生参与,与社会互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写下了许多自己切身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些发自肺腑的感受吧!伤心的河流 黄慧

我的家乡在南平,是个依山傍水的小城市。南平人的母亲河――闽江曾经清澈见底,鱼儿畅游。但近年来我们的母亲河伤痕累累。为了调查水污染的原因,老师带我们到了南平纸厂进行了一次实地考查。一进厂区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大家不得不捂着鼻子前进。到了排水口处,眼前的景象让我们触目惊心。从那排水管喷涌而出的全是棕黑色的污水,河面上飘浮着许多垃圾,饭盒、泡沫、烂衣服、破拖鞋,什么都有,污秽不堪。最让人作呕的是那些发腐的猪和耗子,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黑压压的一片。水面上还有一层灰色的泡沫,随波流动。岸边的杂草上也堆满了各式垃圾,迎风招展。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糕糟,最恶心的地方。

闽江,我们的母亲河,难道我们不应该让她永远清澈吗?一起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扔一张纸,少吐一口痰,让母亲河不再哭泣!

[关闭窗口]

下载西江月优秀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江月优秀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教案设计

    “创新教案大赛”参赛作品 课题: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设计者:六年级 何土发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

    优秀教案设计

    优秀教案设计 课题:阳光 石阡县大沙坝九校:王艳玲 二0一0年十二月 论 文 浅淡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 石阡县大沙坝九校:杨再涛 二0一0年十二月 浅淡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

    西江月5则范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昭阳小学李玉凤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首词。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

    西江月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

    西江月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1、课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我来描述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请听好: 有这么一位词人,他曾醉在吴音相媚好,羡慕白发翁媪......

    《西江月》说课稿定稿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 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小学李艳真 一、说教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词。词的作者......

    西江月教学设计

    西江月教学设计西江月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的意思。3、能借助图画,通......

    一般过去时优秀教案设计

    趣谈“英语教师最洋气”之深思2015-4-3 曰:英语教师!看到这个答案,我想所有的英语教师都会在心里偷偷地乐了。 但是抿嘴一笑之余,我陷入了深思: 为什么英语教师最洋气? 曰: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