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初探论文
论文摘要:人类的活动都有一个价值驱使问题,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本文试图将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从“文本”转移到“人”上来,根据人本主义原则提出促使人健康成长、主动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价值观;课堂教学价值观;健康成长;主动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们发起了多轮改革波,引进了诸如后现代课程理论,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市场化理论等等,但是一线教师还是觉得应试技巧、模拟试题更实惠,新的教学价值观停留在文章里,公开课上,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是停留在传递知识上。而人是一种高级生命体,既有一般生物的基本特征,又不同于一般生物,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着,他人不可能代替自己活。学生是一个个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可以随意往里装知识的口袋型容器。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对人的尊重,而决不能再延续以知识为中心的做法,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康心态,主动发展期望,作为我们的关注点,出发点。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已成了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人文特征的课程,除了教授知识这一名学科的共性外,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其人格的塑造,承担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责任,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二、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健康成长是每个生命个体的预期,自由与权力,也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作为学科课之一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忽视这一最基本的价值所在。以传递知识为价值取向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接受知识的学生个体是否愉悦,是否需要等问题。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字常识,应试技巧等,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再加上必要的机械训练,强化记忆,用大量的时间,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机器来制造产品,或者说培养人才,而学生本身的感受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是极其渺小。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学生能触入到同一语系的社交圈中,渐渐成为社会人;使学生具备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成为心灵的主人;使学生能与中外的贤人雅士对话,成为人情练达的明白人;使学生能够欣赏并追求真、善、美,成为高雅且富有情趣的人。”[1]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明,丰富个体的人文内涵,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个体健康成长。
(二)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使人不以僵化不变的观念去株守固有意义世界,而能自觉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扩大已有意义世界。”[2]也就是说,教育要立足人的主动发展,学科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当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达到这个目标,以下策略是不可放弃的选择:
1、教学设计中要预留学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事先策划教学过程时,要有弹性,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作好准备。教学过程就是生命中的重要历程,而不是舞台上的表演。但是时下却有一股恶劣的风气,教师在设计公开课的时候,往往设计好精细的提问,预定好标准答案,排练好了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环节分配的时间精确到了秒,这样上课就变得跟演戏没有区别。
2、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主动发展,就要讲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对问题的探究和发现;主动策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合作交流中体现主动。不过,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却是远离了“主动”二字,学生扮演的角色,要么是“填鸭式”的鸭,要么是“牵牛式”的牛,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接受。教师完全控制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则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形成厌学心理,出现了老师家长求学生学的现象,这是极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为改变这种局面,很多有识之士作了积极的探索,如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老师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充分注意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3]
3、按需要重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按教师本人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组和加工。一是以文本为单位组织教学,要根据结构的逐步复杂组织教学的认知主线;二是在教学某个知识时,将其分为两个教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类似的相关知识的阶段。这种处理方式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涌起过一阵又一阵的浪头,然而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使人们找到了最好的借口。有人振振有辞地说:“这改革那改革,高考升学率上不去有什么用呢?”“难道考上了大学素质就不高了吗?”然而,又有哪里的高考失败是因为改革而失败的呢?为什么容忍传统教学造成的高考失败,却如此害怕改革会带来失败呢?我们以文本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已经影响了人作为个体的主动、健康的发展,为什么还要让它继续这样消极影响下去呢?人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为什么要强迫自己不愉快,为什么不大胆地去尝试呢!可喜的是,一批语文教学名师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而且高考成绩和社会效益都很优秀,为语文改革提供鼓舞人心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时金芳.论语文教学策略的树人效应[J].教育科学.2003:23.[2]刘济良.教育与人的生命[J].教育研究.2004:5.[3]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32.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细化课堂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的缩影。常言道: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阅读只是自我理解,潜移默化的,它不需要把自己的阅读结果反馈给别人,更没有时间与别人交流,因此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阅读理解立竿见影,当堂把
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内阅读的难度远远大于课外阅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细化教学环节。
一、细化现代文课堂教学环节,提高现代文教学效率。现代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基本遵循整体感知,深入理解,鉴赏探究,拓展延伸。整体感知是学生初步阅读课文,这一环节解决的是扫除文字障碍,梳理课文结构,学生有充足时间独立完成,并讨论明确,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拔,学生将讨论结果在黑板上公布,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生明确了文章结构,对作者的思路有了初步认识,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打下了基础。第二个环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学生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根椐搜寻的资料熟悉作者,教师补充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精读课文要求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把握段落大意,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内容理解了,进入第三个环节,鉴赏探究,这一环节解决针对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提出的问题,采取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公布于众,教师针对讨论结果评价总结,这一环节锻炼学生分析、理解、辨论、探讨、合作,要求每一个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也是学生阅读的收获,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拓展延伸主要采取比较阅读,把同类体裁或题材的文章与原文比较,比较两文在选材、写法上的长处,在比较中获得体验,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敬业与语文教学过程取得了一些合理的成效,但也有一些不足,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率太低,没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使教学缺少了现代教学信息,今后在教学中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细化文言文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高中阶段,学生最头的就是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阅读重点是整体感知,包括扫除文字障碍,难句质疑,反复朗读,结合注释自己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完成,让学生发挥自主优势,充分体验学习乐趣。一篇课文,学生初读一无所知,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课前预习无法保证,只能在课堂上进行,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一环节有两个任务:扫除文字障碍。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板书黑板上,向他人请教,这一环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非常有效,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先让学生读通课文。文字障碍扫除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可采取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集体朗读、分组朗读,合作朗读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二是难句质疑。课文读通了,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一步学生独立完成,第二步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第三步质疑求教。前两步学生口头完成,质疑求教要求学生板书,给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提供依据,学生板书难句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也让学生商量完成,这样学生不仅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刻,记忆深刻。文意疏通完毕,进行探究鉴赏,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讨论完成,把讨论结果公布于众,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反馈,学生独立完成课后文言练习,分工协作,任务明确,板书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三、细化诗歌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诗歌教学效率。诗歌教学在每册书都有一个单元,诗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凝练的语言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必须通过以下环节去领会,一是读,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二是解,解字音、解句意、解意境,三是悟,悟背景、悟情感、悟风格,诗歌教学的重心就在诵读,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朗诵,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握重音、节奏、音调、情感,采取自由读,示范读,分组读,合作读,集体读,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再现诗歌意象,想象诗歌意境,从而领悟诗歌蕴含的感情,有了对诗歌的领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有了与诗人的共鸣,就有一心领会,背诵起来也更容易,诗歌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熟读成诵,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生有了诗歌鉴赏能力,课外大量阅读诗歌,就会不断提高文学修养。
四、细化戏剧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戏剧教学在高中阶段不做为重点,但关于戏剧的常识性问题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因此,戏剧教学主要让学生课后大量搜集阅读资料,了解有关戏剧知识,全剧剧本,让学生对整个剧本有所了解,课堂上主要采取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让学生编排课本剧,
第三篇:以人为本论文
“以人为本”与网络生活
学院:自动化
班级:09电气6班
姓名:左秀江
学号:3009203129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网络,在身边,同学有时利用网络进行年青人的社交活动,有时利用网络汲取本科期间学习、工作所需的各方面信息,有时进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玩网络游戏。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活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信息的快捷与高度共享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在下面将立足“以人为本”思想的多个角度对我们日常接触的网络世界的种种现象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以人为本的立足点在哪里?根据对毛概课程的学习与日常积累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人主要处在四层基本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四个层面的关系中具体解读以人为本的完整内涵。所以在下面的内容里,站在以人为本思想的角度解读网络生活种种现象时,也需要对应地提出四种关系,那就是:人与互联网资源的关系;人与全体网民的关系;网民之间的关系;网民与社交网络的关系。因为第二点与第三点在互联网范畴上差别并不大,因此合并为一点:网民之间的关系。
第一,人与互联网资源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升互联网资源质量;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活环境,积累对人有利用价值的各种资源。
从互联网真正走向全球化,也不过短短2-30年,就是在这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激起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而改变,我们足不出户几乎可以洞悉天下大事,工作、学习。用日益快捷的网速进行社交、娱乐、购物。在国外有一句话,说是英国的一张泰晤士报所包含的内容,比中世纪的英国一个普通农民一生接触的信息量都要多。放到我们今天来看,互联网上的内容浩如烟海,不管我们遇到何种问题,只需按几个键,就会有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不会利用网络的人注定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我们以一个知识分子会背多少书,会引用多少个圣贤论点作为其是否出众的标准。相比之于现在,上面提到的内容,只需几毫秒就可以展现在眼前供我们参考。那么,这个信息的海洋里每一滴水,也就是每一点信息的质量高低,影响了互联网环境的优劣,进而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
正是因为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互联网资源未免良莠不齐,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首先,网络中暴力色情反动内容日益增多,给社会增加了种种不稳定的因素,让很多未成年人早熟,在他们还没有成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对他们不成熟的心灵造成了冲击。甚至对许多成年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讲,当代互联网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在高质量的互联网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虽然由于客观条件及文化的差异,不同人在发展目标的追求上不尽相同,但一些基本要求还是共同的,如融洽的网络环境、高质量的网络资源、自己在网络中的见解
被尊重、具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只有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算拥有了较高质量的互联网环境。
第二,在网民之间的关系上,其一,以人为本就是既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惠及网民们,不断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大家创造和睦友好,激发网民们聪明才智的网络环境。
根据观察不难发现,在网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情况下过于冷漠。正是因为与现实生活不同,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几乎不需要为说出的话负责任。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感会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爆发出来,谩骂、造谣、诽谤、无名火起的攻讦,这样对上面一部分人是宣泄,但是实际上更影响了其他很多网民,也污染了网络环境。例如一直以来的微博造谣现象,仅仅是一个人出于某种动机,造谣海啸地震、国家不稳定、明星的花边新闻等等,一件件这样的时间,把网络带来的不利的一面展露无遗,无益于社会的稳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在平常的网络生活中需要尤其注意要避免的。
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年代,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必然的、合理的。然而,当人们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而人的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之后,如果“只见物不见人”,不去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就会付出沉重代价。这就需要从以物为本的发展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物质基础。具体来讲,在对互联网加以利用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格外注意考虑人的感受,注重人的发展。
人又是一切活动的手段。因而想要推进互联网的大发展,以人为本又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大多数网民,要求我们要凭其能力为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多做贡献。为此,就需要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好互联网上和谐融洽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我们需要反对的。
其二,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共处,保证普通网民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保护创作者对网络原创作品的积极性。
把网络仅仅当作无需承担责任的发言版,虚拟的娱乐场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正是因为互联网在生活中日益重要,就要求我们对这个“虚拟的现实”加以限制监管。前一段时间人大代表的提案“上网实名制”,与现在面临的实际情况相比,我认为有一些操之过急,但是实名制一定是大势所趋,迟早都会来临的。从网络技术水平,与社会观念两方面来讲,都将要促使这一天的来临。所以,与现实的社会相似的,我们早晚要保证每一个“网络人”的基本权利,这是这“互联网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现在的互联网上,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影视动漫作品、各种网络产品之间抄袭、重叠过于严重,这样当然会打消那些原创作者们的积极性,前一段时间的多名作协作家状告百度侵犯著作权的一个实例就是我们的社会对解决此问题的一个的有力尝试。
互联网中的创新力量是互联网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其发展的火车头,起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也应该尊重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应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可以相信,互联网是否具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每一分来自他们的创新能力与贡献。
第四,在人与社交网络的关系上,就是站在组织者的角度上,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年青人大都接触社交网站,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们国家实际上没有原创性的社交网站形式,大部分是从国外例如facebook、MSN直接借鉴过来的,但是因为现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实际上还不够完全,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影响到了用户们实际获得的使用体验。
在身边的社交网站中,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少网站或者让用户沦为流于表面装扮,或有的成为了谣言与谩骂的集散地,有的利用各式各样的附加服务“绑架”了用户。
针对组织对人的过度控制,以人为本体现为对人的解放和开发。如果仅把网民看作生财工具,就容易漠视人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就容易降低用户的应当位于首位的体验,不注重网民的具体感受。如果把人当做社交网络的主体与目的,那就意味着要注重对人的解放和开发,为每个人潜能和能力的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与平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使人各尽其能。这里着重强调尊重人的能力问题。一般来讲,人们不仅要求使用互联网,而且要求能够享受上网过程,能够具有足够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能够自我实现。人的发展的这种特征,意味着要注重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和运用,并把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作为基本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开始关注人类发展,并强调把人的能力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这对互联网中人的发展来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当人凭其能力为身处的做出了贡献,他就必然要求社会给予应有的回报。这种回报是对人的能力和贡献的尊重和肯定,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由此,我们的网络应尽力让每个人能各得其所,对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堡中学张红宇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室必不可少的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人到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人从教多年,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步骤,愿与各位同行一同探讨。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效率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方法有很多。兴趣导人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例如,有位老师在讲授《胖乎乎的小手》的时候,就出了一个谜底是小手的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就吸引进来了。
另外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竞争,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现代社会,很多各种各样的节目,活动都非常注重互动,就是说节目或活动的主持与观众互相要有交流,这样的节目或活动才能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同样,课堂教学也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互动,特别是小学生,天性好动,你要强制他安安静静听你讲完一节课,真是好难。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与学生有一些互动,比如提问、讨论、做游戏、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能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自主学习,上课也能积极参与,集中精神。也能提高各种疑难问题,勤于钻研,设法解决困难,并且能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是主体”这一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忘了三位一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练习是主线,整节课长篇大论,自己完全主宰了整个课堂教学。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题,要发挥出他们学习的潜能,教师为学生服务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屈服于自己的教学安排。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
第一点是教师要有亲和力,要让学生自己去争做主人,要学生觉得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要我学”。教师有亲和力,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吧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该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她的学习参与意识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亲和力,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言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
第二点是要善于用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们都明白,一个教授未必能把小学生教好。道理很明显,不是教授知识少,而是说,教还一个人,不单单是要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非智力的能力。例如,有得教师非常善于肯定和奖励的方法,他的课堂教学相对就比较“活”;有的教师善于竞争法,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也能使课堂比较“活”。相反,有些教师语言僵硬,神态呆板,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三是课堂教学重要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得形成。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主要形式有:
自主学习,勤思多问。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别的,而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
惯。可见,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向,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其次是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新课标中,小组讨论等合作形式的学习提得非常多,非常重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懂得问题,这是就需要他们学会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放到小组中讨论,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合作学习,一般的问题学生是能解决的,难一点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这样的教学,既可节约大量时间。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点是要多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不断完善。“学无止尽”,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引导他们多去探索,多去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增长能力。通过探究学习,他们的视野会大大开阔,学习的劲头会更足,也更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去发奋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的做法不少,例如,可以让他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发现别人,互相学习;互改作业,重新认识等等。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作为教师要边实践,边学习。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论文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论文,欢迎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又是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的《有效教学方法》(2002年江苏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有效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其基本论述的内容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也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因此笔者的理解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应该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了没有什么收获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目前,在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 “无效”和“低效”——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究并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 “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本文试图结合笔者以及其他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片段,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角度,提出几个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策略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率的课堂思考
[课堂教学片段一]
时间:2007年10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初一七班教室。
教学内容:这是我上的一节学校的公开课,课题是《你是我的辞典》。
本课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整堂课的教学是比较自然、流畅的——这也是我始终追求的一种课堂教学的理想。
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圈划、批注以及交流讨论,课文中父亲的形象已经清晰。下面就很自然地引出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
师:“你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课文中的父爱?”
学生的回答可以是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如,有学生起来说:“无私的父爱”
等。突然有一个学生起来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父爱。”
当时,我的心中并不十分认同这位学生的观点。于是就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就又说了一番理由。但我认为还是缺乏说服力。此时,最直接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明确指出这位学生的理解是偏颇的。然而我却不太习惯这种方式,因为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太生硬。因此,我就这样处理了:
师:读了这篇文章,大家觉得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沉默、思考。但没有人发言。
师:我读了课文后,却发现文中有一个情节与父亲的“美好”形象不太符合。请大家再仔细找一找。
学生看书。片刻一生举手。我请他回答:“文中的女儿将要上大学了。父亲却告诉女儿由于家庭困难,无力再供她上学了。按照父亲一贯的形象,照理父亲应该全力支持女儿上大学的。所以这一情节似乎出乎常理。”
于是又引发了关于父亲形象的另一次讨论——父亲到底是十全十美的吗?最后我没有自己直接说出我的理解。但我觉得,通过这次讨论,学生应该会多了一次深思和新的理解。特别是这位认为“十全十美的父亲”的学生,至少他知道了课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与他原先的理解产生了背离。这可以让他自己进一步去研究文本。
[思考和认识]
关于这次课堂教学的处理,我的思路如下:尽量不要去生硬地否定学生的思考。即使这种思考还存在着某些不太合理的因素,教师应采取一些能引发学生自己进一步思考、质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修正自己的理解。因为,自己理解、思考的肯定比别人或教师告诉的效果好。
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化”?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华教授写的《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一文中说道:“如果非把‘效率’概念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话,其内涵与工业生产适得其反:决不是单位时间里向越多的人‘传授’了越多的知识就越有效,而是关注了更多的人的独特性、生成了更多的事先无法预测的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才在教育上是‘有效的’。”(《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
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我执教的那节课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理解、观点、结论等往往比教师的直接告之更有效率。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化”,其实从另外一种层面上,是应该去追求课堂上学生思考、理解的“有效化”。
策略二: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
从一次备课说起吧。
六年级(上)语文新教材有一篇课文《海底奇光》,它是节选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教学参考上分析:
㈠课文“节选的是‘鹦鹉螺号’在海底的一段奇遇。旅游者在海底见识了由海洋微小生物发出的光线汇聚而成的奇异光芒,令人叫绝。”
㈡“文章介绍‘鹦鹉螺号’停航整修时所见的一次奇特的海底景观——‘海底奇光’的出现、形成、变化的过程。”
可见,教材及教学参考都认为“奇光”发生的位置出现在“海底”。
然而细读课文,我却发现了问题——课文第1节:“鹦鹉螺号好象在海平面以下仅几米的地方入睡了。”第4节:“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第6节:“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小时。”最后一节:“鹦鹉螺号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所有的证据都在印证我的理解,“海底奇光”的出现位置应该在“海中”而不是在“海底”。由此推知,教材里编者所加的题目《海底奇光》应改为《海里奇光》更符合原文的本意。教学参考的分析当然也是错误的。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质疑、解决呢?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质疑”的环节。
[课堂教学片段二]
在课堂教学时,对整篇进行了必要的讨论理解之后,我适时提出了问题:
“关于课文,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沉默,思考……
教师点拨:“课题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学生看书、思考……
片刻,好几个学生举手。
请一位学生发言:“课文里写的奇光是发生在海里的,而不是课题所说的在海底。所以课题拟得不恰当。”
教师追问:“请说说你的依据?”学生很快地从课文中找出了几处证据,还有其他学生的补充。
[思考和认识]
我想:这节课应该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种印象。那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思考发现了书上的问题。这可以使他们开始意识到:并不是印到书上的文字就都是正确无误的。要学会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发现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
学生的质疑意识需要教师的培养。而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恰当的教学时机和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的适时提问、引导、点拨,再经过学生自己的深度思考,就能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问题及疏漏进行一些有效的质疑。这种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质疑内容的更有效的思考、讨论、交流,从而达成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
策略三:恰当、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片段三]
时间:2007年12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
地点:上海浦东模范中学初一(3)班教室。
教学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在引导学生圈划、感悟、交流罗布泊曾经是仙湖的文字后,我请一名声音甜美的女生来朗读文章第八节,请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大屏幕,相机出示与课文内容文字相匹配的多媒体图片。
然后,我问:“听、看了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这里的景色,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思考,并不断由学生举起手来。
生(甲):“我觉得这里的景色就是我梦想的世外桃源,我向往那里,真想去那……”
生(乙):“这简直就是仙境,我惊叹,赞美!”
……
当文章深入分析,探究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被删除的文章的结尾部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月牙泉,写青海湖的目的是什么?”
立刻有学生举手,略显激动地说:“文中第25节写道‘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文中第27节也写道‘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这些句子都说明作者痛恨人类的破坏行为,对人类的这种破坏行为的批判。”
师:“你很有正义感,难道作者只是批判人们的行为吗?”
下面小声地议论起来。既而,有学生起来补充道:“告诉人们要停止破坏,保护未被破坏的资源。”
又有一学生道:“告诉人们不要为一己私利,肆意破坏资源,要考虑到未来的人类发展。”
……
在学生们的相互补充中课堂教学完成了,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我的学生们也收获了很多。
[思考和认识]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中有如下阐述:“应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交流,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脱离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也曾听过一些课,有些教师,收集了大量的图片,供学生观赏,于是语文课就变成了美术课、图片欣赏课。但我觉得,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应让学生沉下心来,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阅读、品味,让学生自己感受、再现文字描摩的美好意境。
应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而不是滥用。一个比较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恰如其分地使用适合教学思路的多媒体工具,以达成帮助学生思考,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上面的课堂教学片段三,教师的两次使用多媒体工具都是目的很明确的。其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罗布泊的美丽;其二,是为了启发学生深入的领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应该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而不是乱用。怎样理解多媒体的使用是有效的?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是否能帮助、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从而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或必要的教学任务。
策略四: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课堂提问
余映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和“主问题教学手法”的创造者。著有《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书。
所谓“主问题教学手法”,即是余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讨论、探究。笔者觉得,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故引此为例。
[课堂教学片段四]
余老师在完成指导学生解题和朗读全文之后,即板书:朗读 ;说“理解”的话。
着提出要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并以“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示例。
生按照句式要求发言:“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女孩子可以穿花裙子。”“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男孩子可以跳入水池去游泳。”“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有个借口,放下该做的工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绝望中超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踊跃发言,每说一句“好在……”教师均作一次点评。
接着,余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
学生继续发言:“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买冰棍吃。”“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去游泳。”“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家吹空调。”……
教师总结:“好多好多的好处,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说。你们看,通过说‘理解’的话,咱们把课文读懂了。”
[思考和认识]
本节课,余老师教学的是课文《夏天也是好天气》。其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朗读——说“理解”的话。余老师的“主问题”是:“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他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分两个层次说“理解”的话。首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话。这个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还启发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种课堂提问才是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因此才是更有效的。
从上所见,笔者进一步思考和认识到:这种“主问题”才是真正的“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而这种“主问题”恰恰是对现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出现随意的、简单的、习惯性提问的最好的示范——“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提问”应该是课堂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从课文的整体进行思考、理解和品味,也能够让课堂讨论和探究从更深的层次进入。正是因为“主问题”设计是“少而精的关键问题”,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简洁,教学环节更简单,因此也就更能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任务。
用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教学非常适合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因为“主问题”的有效性在于能让学生相对充分地占有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能尽量使学生在课堂形成一次或几次更有针对性深层次的阅读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也变为调控、点拨为主,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思考、探究、讨论、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课堂教学提问的一种非常好的“有效性策略”。
结束语:上述思考和认识,仅仅是笔者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观摩、学习其他自认为切合自己教学观点的课例之后,非常粗略地提炼出的几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笔者想强调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浅层次的思考和认识,肯定会有许多的不成熟,我们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其他的学习中进行完善,也期待同行的指正和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