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论文

时间:2019-05-15 11:0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论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小学生的提问意识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力体现,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中,大力倡导教师要把学生应有的空间让给学生,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有机体,不是教师单方面讲解与传授。而提问意识比回答问题意识要更深一层隐藏于学生的内心,提问意识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深层思维活动才有的行为。小学语文要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入手。本文通过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树立学生课堂主人翁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意识

新课改理念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提问意识就是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种表现,是值得倡导的。当提问意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学生的主动学习小学语文的愿望就生成。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提问意识,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入手,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利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可以从以下“四问”进行努力。希望能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探讨。

一、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取得最大的效度,而想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就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很多学生对教师的印象还是威严的,唯师命是从的,导致教师让学生提问时,学生难免手足无措、彷徨不安。他们担心提问不当而被同学笑话、更担心不会提问而被老师批评。第一、建立开放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教师欣赏的学生是能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并告诉他们不用担心说错,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他们。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交流。第二、消除学被同学笑话的担忧。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提问与教材毫无相干,引起同学笑话时,教师要制止住学生的嘲笑行为,对这些同学进行开导,教师自身与同学要对提问学生犯的错误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这样可以消除学生以后再来提问的心里顾虑。只有让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提问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敢问。

二、让学生有所问

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时让学生提问,学生突然茫然若失,不知道该问什么,课堂变得默然,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问题问,想让学生有所问就要从准备工作上入手。第一、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教师可以让下去复习,熟读课文,在开始时教师可以细化到具体的自然段,让学生从特定的自然段去进行提问,把自己想提问的问题标注在课本相关的段落,到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就能够顺利地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让学生先对课题进行提问。有学生说:“为什么是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呢?”有学生说:“去年的树会写关于树的什么故事?”,通过对课题的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学生动脑提问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开始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提问,还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示范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如何提问?在开始的课程教师可以放慢脚步,先把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起来。

三、让学生会问

在学生的提问中,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的提问和教学的内容毫不相干。有的学生在提问时表述不清楚导致其他同学不能明白他们提问的内容。所以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问,让学生会问。让学生熟读课文,发问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提问要围绕学生读的课文,不可偏离课文。如《苦糖》这一课,学生就课题提出了质问:问什么糖是苦的呢?在接下来对第2—5自然段的学习中,学习课文第2——5段时我给学生的问题是这样的:请同学们去读一读2—5自然段然后思考这其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自己提问,有的学生问:“怔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也有学生问端午节的那天早上,爸爸妈妈会想什么?我、弟弟、妹妹又会想些什么?通过教师一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之后自己去发问,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其实已经是对课文相当地熟悉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提问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文,学生学会了如何发问是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

四、让学生爱问

在课堂上对喜欢提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而对不喜欢提问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喜欢提问。争取让班上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提问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师在最初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时可以以奖励小红花的形式,一个问题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对没有自主学习愿望的学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最终当学生的自主提问的意识培养起来,形成了善于提问的习惯之后,不用教师怎么强调,学生都能自觉的、积极进行发问。另外对那些一点都不爱提问的学生,当他们偶尔提问一次,教师要仅仅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提问的信心,让他们以后喜欢提问。学生的自主提问对学生是要求相对较高的学习任务,因为自主提问要建立学生对课文熟悉与理解的基础之上,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的能力共同参与作用。所以教师除了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应该锻炼学生的课文阅读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江霞.浅谈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艺术[J].魅力中国2009(16).[2]叶存玲.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74-(054000)

第二篇: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精于灌输,疏于启发诱导,困囿于课本,追逐分数,学生缺乏提问意识.问题与怀疑总是相伴而生的,教师要留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主动怀疑,继而提出问题.学生只有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才能激起探索性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影响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因素

提问能力,是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借助于观察、思考、发现新的事物、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经验产生矛盾,将现象、过程内化为问题,并用语言表述出来的一种能力.由于诸方面的问题,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缺失.

1.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考,教师的法宝;分,学生的命根”.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彰显公平的同时,也导致应试教育的盛行.教师以机械训练、枯燥记忆提高学生的考分,同时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依赖于课本、教师,不再思考、不再怀疑,逐步失去了问题意识.

2.教师问题意识缺乏.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习惯于“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按照教师的预设思路逐个解决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回答越快越好,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以教师的“问”替代了学生的“思”,更容不得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3.学生信息处理障碍.学生虽然对新知识充满了渴望与好奇,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零散、信息整合能力差,难以将新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导致有问题时难以调出有效的信息.

4.学生心理存在障碍.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了青春期,“怕丢面子”的心理困扰着他们,生怕回答错误时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奚落,或由于自身的表达能力不强,或缺乏提问的技能,以致回答与提问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学习还依赖于认知经验.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1)创设生活情境.物理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善于观察现象,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考.例如,在讲“杠杆”时,教师提出问题:由于核桃较硬,直接用手难以掰开,有同学将它放在门轴外,轻轻一关门,就能将核桃打开.为什么这样做能省力?学生积极思考.

(2)设置体验情境.传统的物理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机械记忆结论、公式,通过做题强化训练,当面对新的情境时就会手足无措.教师要引领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讲“功率”前,教师让学生在课间体验从一楼爬到教室(五楼),其中小华同学第一次花了90s,第二次只用了50s.这两种情况下,小华做的功是否相同?从物理的角度思考,这两种上楼的方法有何不同?

(3)创设实验情境.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离不开以实验获得结论的途径.教师要利用物理器材,或从生活中就地取材,设计出新颖实用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分析中获得结论.

2.掌握发现策略,使问题意识由模糊走向明晰.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未必能从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是因为他们的问题意识模糊,缺少问“为什么”的态度,对“究竟有何根据”缺少思考.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经验、课本的观点不一致时,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营造动态的物理课堂.例如,在讲“电阻”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导体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流是大小不同的,感受到电流对导体有阻碍作用有大有小,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3.重视启发引导,为学生提供提问范式.学生的提问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教师的不断刺激下,反复强化训练中形成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在关键处、疑难处切入,设计出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疑.

4.转变传统角色,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为他们提出问题创设机会,并从他们的提问中挖掘闪光点.当学生提出离奇、幼稚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启发,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敢于提问、勇于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江苏省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张明 邮编:2246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世纪的挑战必须更肩负着开启学生的心扉,培养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必须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只有“想办法”营造出一定的创新氛围,才能使学生进入到积极、兴奋的状态,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进行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1、师生和谐交流,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要与学生构筑起合作、友爱、民主的新型关系,要把激情和爱心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的和谐。使他们放松自我,提升他们创新意识的可能性。

2、学生和谐交流,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能促进相互交流、合作、补充、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当学生之间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时。相互在情感上会更融洽,心里上会更沟通,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能更大限度去自由讨论、相互质疑,有更多机会去实践、创新。他们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

3、科学给予评价,激发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倡让学生畅想、畅言。创设让学生进行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的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潜质,激发他们的灵感。恰当科学地评价能收到开发学生智力,激发他们创造才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务必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尽可能的对学生给予了鼓励和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艺术利用教材,激发创新意识

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和利用教材,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研读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拓宽教材,变让学生记答案,词语解释、段落分析等传统方式为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并独立地解决问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把他们引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的大舞台。变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陈旧的教育形式为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语文教材中内容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又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故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细节,为学生提供思维机会,为他们创造思维情境,也为学生创造思维活动架构了舞台。首先要推敲课题,启发思维。其次要掌握借题发挥去拓宽学生思维。要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理解、感悟,或再创造,甚至能找出文章的不足,还能举一反三,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3、联系实际,诱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材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阅读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探求中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在经过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善他们的思维空间认识能力,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潜心设计创新的活动,让学生善于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就要潜心设计创新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创新,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1、创新活动形式,启发创新意识:语文教学贵在创意。语文课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再创造的机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开展“阅读能手”、“成语接龙”、“我是文学通”等具体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教材内容,又锻炼了能力,长期这样训练学生会思维更加活跃。

2、创新活动内容,激发创新意识:小学语文课文基本是以故事为主,有具体故事情节,在学中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后,可以对课文进行编导加工,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进行演绎,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和幻想,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储备的基础上,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这些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认识,而且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3、创新评价方法,诱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要创新评价方法,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不追求答案的惟一性,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设计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希望得到认可。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对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想法要要给予客观评价。科学鼓励性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提高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采取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创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但要把潜在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浓厚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老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和愿望。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学生要和蔼可亲,风趣幽默,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学生,不强求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承认学生每一种或深或浅的认识,只要是不绝对错误,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毕竟是学生自己思考所得。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学生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

二、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基斯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1

甚至有的科目不及格,但是在音、体、美等方面却有很高的天赋。也有的学生解题能力很强,表达能力却很差,正像人们通常说的“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来”。还有的学生记忆和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一遇见计算题就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的舞台,让他们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如开展诗歌组、舞蹈组、绘画组、科技组等集体活动。

三、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潜在的动力,是创新萌动的火花,是创新意识的源泉。儿童在遇到不懂的事都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可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不是由学生提出疑问,而是教师提出,学生按标准答案顺杆爬,且不注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这就泯灭了童心,挫伤了儿童的好奇心。例如:在计算一天中,时针、分针各走了几圈时,中国学生拿起笔计算,而外国生则拿起钟表拨。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学太按部就班,学生只会按框框条条去做,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使儿童的灵性、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新。瓦特发明蒸汽机,不就是在烧水时,受水开了气流掀起壶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启示?儿童由于知识面有限,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事物。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在理解课文的原意后,让学生帮乌鸦想一个既可以唱歌,肉又不被狐狸骗走的方法。此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大大活跃,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科学想象是发明创造的先兆,任何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先有了想象,然后再通过一次次实验来验证的。小学语文中的许多课文和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可以让学生当诗人、科学家等。如教学古诗,就可以让学生学诗人咏诗;教学《五彩池》,可在介绍完书里讲的五彩池的形状后,让学生想象省略号后面五彩池还有哪些形状等。想象是创造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想象出大发明、大创造、大作品。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甚至一些眼前看来异想天开的智慧火花,很难说这些丰富的想象不是将来发明创造的萌芽。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想,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想象中升华。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的科学精神,教学时,尽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并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质疑。南宋陆九渊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生疑,思疑是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创新学习的前提。爱因斯坦从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现象出发,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狭义相对论因此而诞生;瓦特因蒸气顶壶盖而生疑,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事例说明,许多发明创造的革新都起源于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创新属于个性化的创新,他们的发现、理解、顿悟、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成人,多数可能并不新颖,但对他们来说却有着特定人生价值。因此,只要学生在别人不疑处生疑,就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给予引导,让他们探索、发现。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思疑创新能

力,在教学中引导他们生疑、思疑、存疑、解疑,做到由疑由思,由思而断,追根究底,释疑求真,勇于探究解答的能力。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要给予重视和保护,并多引导、多鼓励、多总结,使课堂教学形成学生提问、解答、探索的氛围,而不是教师一味的提问和满堂灌。质疑解答的问题不必都要“标准式的答案”,允许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求知识的突破和创新。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时,可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救出落在水缸中的小朋友?并比较是司马光的方法好还是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好?让学生在争论和比较中形成良好的思疑品质和多想出疑问的创新思维意识。

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按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不断的实践、摸索,并亲自“下水”一试,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涌现创新意识。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搭建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教学平台,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在学生幼稚的心灵中,播下创新精神的种子,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现在,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在良好探究氛围中激发创新热情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常常有几种划分段落的方法;一段文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它的涵义;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可以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而表达不同意思……这些都是由于中国语言文字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对文章理解的多重性。因此,应该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表达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师就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探究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对那些敢于对文章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应该给予尊重、鼓励,同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可能学生的谈论是幼稚的,不切实际的,甚至是违反规律的,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及时给予启迪,甚至利用课余时间加以重点指导。不要因为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参》,教师就加以否认、抹杀,甚至训斥,使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被扼杀在“土壤的深处”。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后,我提出了总结性的问题:“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自己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多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是蔺相如、廉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有一位女同学却怯生生地说她欣赏的是秦王。这个与众不同的答案,立即引来同学们的反对。这时,那位本就不够自信的女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我捕捉到这一细节,便马上示意大家安静:耐心听完那位女同学的解释后再作定论。那女同学小声地说是因为课文中写“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她认为国家会最强,一定要国王领导有方才行,所以她欣赏能力强的秦王。我听后,先肯定了那位女同学读书细心,说话有根据,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这使她眼里闪现出一丝自信与自豪的光彩。我便顺势鼓励她课外搜集更多有关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果然,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那位女同学信心百倍,找到了许多令其他同学心服口服的材料。从此,她的学习欲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其次,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懂,或因怕学生启而不发,使教学时间不够,进而代替学生分析问题,把答案强加于学生,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思维的空间,这无异于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继而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

所以,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有自己思维的空间、时间,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怀。只有“改良了教育这片土壤”,学生感受到学习上可以与老师平等地探讨问题,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才能在无形中培养其学习的信心,孕育出创新之花的种子。

二、在参与求异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是对话的教学,学生在教学中的感悟是多元的,教师应当针对这一点,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求异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具体的引导过程就是依据一定的知识或实事求是得出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也可以设想出不同于传统的答案,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或主张。求异探索不仅可以克服思维定势,还可以从中获得新知。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营造一个宽松平和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表述,表达不同见解。

大家知道,讨论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它能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再加上教师的语言运用,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当需要学生对某一问题或事物发表意见时,我常常用平和亲切、带着鼓励的语气,启发学生尽量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当学生发表意见后,又启发同学评论谁说得好,好在哪里?能提出不同的修改方案吗? 另外,还可以启迪学生站在反面的角度,寻找其弱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批驳。这样,在课堂上争一争是非,论一论长短,找一找弱点,久而久之,求异思维就会根植于学生的思维之中,形成可贵的创新意识。

三、在展开丰富想象中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教学,而在教学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教学策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想象是人脑以原有的表象或经验为前提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少年儿童具有奇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少年儿童这一特征,创造出一个激发学生乐于想象的思维空间,有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有意提出:假如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我们国家,她生活会怎么样呢?创造了一个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有的说,在我们国家里,这位小女孩爸爸和妈妈一定会很疼爱她,会像我们一样能上学,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说,即使小女孩没有父母,我们社会也会伸出友谊之手,把她送到希望小学学习;有的说,也许这位小女孩在家里,常常会撒娇,吵着爸爸妈妈要买这要买那……一番番的发言,一种种的想象,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表现。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凭借某种事物,引导学生去描述事物的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学生根据这一现象进行描述。一位学生就写这样一段话:望着老师在黑板画一个圆,这时我仿佛看到一位工艺精湛的师傅手里团着面,正制作一个精美的月饼,那月饼似乎寄托着他的无限希望――家庭团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我仿佛又看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霎时间,发出耀眼的光辉,啊,祖国的建设如这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

这样,以静为动,以物引想,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太空中遨游,这不正是在打开一扇扇通向创新之园的大门吗?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好地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诏安县白洋中心阳山小学 福建】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永城市第七小学王雪真 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与众不同或标新立异的表现,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华的基础上,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假设,敢于尝试......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旺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能力所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生物作为高中教学中......

    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造能力的基础。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诱因和动力。早在30年代,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蔡兆宁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上丰中心学校方欢一、 重课内,趣味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铅笔》的教学思考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段的学生应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

    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在能力训练中的作用,要使教科......

    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

    恩格斯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的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