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闪光的名字》美术教学反思(大全)
本课让学生根据自己姓名的汉字特点,通过想象设计,使自己的名字变成一件艺术品,体现美术的创造性和人文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为自己的名字加工设计的乐趣,感受文字与美术结合的无限魅力,探究文字的来源、名字设计的方法,注重学习的过程,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来发挥学生最大的创造潜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快乐地学习。
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得以体现。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一幅画本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祖国的汉字文化与现代美术巧妙结合,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美术与历史、生活的亲密关系。课后与孩子交流心得,有一个孩子说:“我原本不喜欢在语文课上学习生字,觉得这些字只是用笔画拼拼凑凑,想不到还这么有趣!”另外,课堂上孩子们不拘于文字本身的形象,能快乐地进行造型,从作业中可以发现有些名字画在纸上并不是一目了然,但在孩子自己眼里,这些画与自己的名字已经完全结合在一起了。当我看不懂他们画的到底是什么字时,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你解释:“这是小兔子在哭,流下了四滴眼泪,像是在下雨呢!所以这里表示的是一个雨字头!”这是孩子探究、思考的结果,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课堂上采取的评价方式并不讨论谁好谁差,“欣赏”与“看画猜名”让每个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无意交谈中实现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第二篇:闪光的名字教学反思
这课是人教版的,由于湘版课程已经授完,所以选择一课人教版的来上,结果,学生很是兴奋,从之前的茫然、懵懂到后面的得心应手,都是那么的令人欣慰!
闪光的名字重点突出的是字的变化,平时学生们端端正正的写几个字,看到这些动感可爱活泼的美术字之后,心里面都有一股创作的冲劲儿,借着这股新颖的感觉,学生们上课课堂气氛出奇的好,成功的勾起了学生的创作欲,学生上课积极踊跃的回答,并且都能够表达的很好,字的变化,给人的感觉.......我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字的意思来设计,很多学生的思维都大胆的打开了,都能够设计出有特色,有创意,有意思的作品。
存在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背景处理上稍微欠缺了点,名字是主体,背景是衬托主体的,很多的都会喧宾夺主,把背景处理的太突出,把名字给遮掩住了!
第三篇:美术《闪光的名字》教学设计
美术公开课教案
课题:闪光的名字
时间:2017.10.27 周四 上午第3节 教者:李娜
教学班级:四(4)班
教材内容分析: 《闪光的名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本课以学生自己的名字为设计题材,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表现对象。在课堂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变一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别有新意的名字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美术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极广泛,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闪光的名字》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44人,女生26人,男生18人。学生都很喜欢上美术课,学生通过上一节课对双线美术字的写法,也有一定掌握,这节课就将文字进行联想创意变化,这样就更容易上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用不同装饰方法装饰汉字,欣赏同伴有趣的名字,了解装饰自己名字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等形式,美化装饰自己的名字。3情感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与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美化装饰自己名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名字特点选择装饰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具:
1教师:电脑课件,范画
2学生: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师:老师呀,知道咱班的同学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尤其是字,写得特别漂亮,下面请同学们推荐选一位写字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展示一下自己的名字,好吗?(学生写自己名字)
2、师:这位同学的字确实写得特别得不错,既规范又美观。好,我们把掌声送给她!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的作品,大家看一下,这是谁的名字?(出示学生的名字)
3、师:大家看看与我们平时写的字有什么不一样吗?有什么特点呢? 生:颜色漂亮,用画画的形式写自己的名字,将一点画成了一个爱心。。。
4、师小结:是啊,这位同学的名字设计得可真漂亮呀,她将文字进行美化、装饰,变成了有趣美观的变体美术字,大家想把自己的名字也设计的这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学完《闪光的名字》一课,老师相信你们会把名字写得比她更漂亮、更闪亮!(出示课题:闪光的名字)
二、欣赏范作、探究方法
1、那么,有什么方法让字变得这么漂亮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变体美术字,咱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老师收集的变体美术字,师生讨论装饰方法。师:谁能选一幅你喜欢的作品说一说这些字是怎么变漂亮的?
生1:我喜欢第一幅,颜色涂得很漂亮,雪字上面还有白雪,雪花很形象,非常好!
生2:我喜欢第四幅,眼字还给它上了眼镜,非常有趣。
2、师生交流后,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明确装饰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现在咱们一起把变体字体的装饰方法总结一下: 第一种:就是根据字的形象来进行联想的方法,简称象形。像这种字体的字有很多,例如::“海”字,老师写的是什么字体呢?(示范:海)生:双线的美术字
师:那么,我们怎样根据老师讲的象形的方法来进行变化呢?当你看到海字,会联想到什么?
生:水珠,海浪,鱼等。
师:那么,老师根据你们说的内容把“海”字进行变化,把三点水变成三朵小浪花,(在黑板上示范写出海字)好,海字变化好了,大家看看这样是不是有趣多了呢?
第二种:就是根据文字的意思来进行联想的方法,简称会意。例如:当你看到秋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落叶,丰收的水果,花等。
师:花,会想到什么花呢?菊花,下面呢,请同学来看黑板,老师呢,先写出一个“菊”字,(教师示范:把中的米字换成一朵盛开的菊花)
提醒特别注意:在书写字体的时候尽量把字写得大一些,让画面饱满一些,还要把字体的笔画画粗一些,这样变换起来就比较方便。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美术字书写方法:先用铅笔单线写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进行双勾线,那么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再将字体进行创意联想,请同学们运用老师刚刚讲的几种方法把自己的名字进行变化,装饰,看看谁的名字设计得最有创意!
3、欣赏学生作品,小组合作交流。
师:好,刚刚我们了解了变体美术字的装饰方法,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作品中来的。要求: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分析一下(色彩、构图)生1:......注意:同学们写完之后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名字闪亮起来呢?(学生讨论:把自己涂浅一点,把背景颜色涂深一点儿。或是用闪光笔)三 师生交流、尝试范作
1师:看了这么多作品,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得想试一试了吧?好,下面请你们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名字。不过,在设计之前,老师还想请你们同桌之前相互议论议论:你打算如何来装饰自己的名字?好,你先告诉老师,你想怎样变化?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已经想好了怎么样设计自己名字了呢?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开始吧!
四、学生创作,师巡回指导
1、出示创作要求:灵活运用多种装饰方法,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名字,想象丰富,画面生动形象,色彩鲜艳。
2、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请其他学生猜出作者的名字。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谁的名字?
师:谁能当一下小老师说一下这位小朋友设计的怎么样。
六、拓展延伸:今天呢我们回家之后,可以把自己作品装裱起来,来装饰我们的居室,美化环境。
第四篇:美术活动《名字创意画》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名字创意画》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名字创意画》教学反思
细节描述:
细节一:出示教师示范画,孩子们,你们瞧,这张画上画了什么?(一幅画)对,一幅什么画?(好像是字)这就是老师的名字,你们看看我们怎么把我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除了写上自己大大的名字外还有什么呢?(旁边还加了一些线条)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还涂上的漂亮的颜色)对了,有了这些线条,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我的名字就变成了一幅漂亮的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细节二:你们会写自己的名字吗?(会)那你用什么图案来装饰你的名字呢?(我想在里面画上线条和好多漂亮的颜色)嗯,和老师的一样对吗?还有吗?(我想在名字上面画上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个非常好的想法,等等请你画下来好吗?现在请你和你的同伴们来聊聊你自己的想法。
评价分析:
细节一整个活动的导入环节,出示教师的名字创意画,通过直接的图片,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想一想中知道绘画的过程与效果。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示范画非常地重要,很多的孩子都会以教师的示范画为主开始画画。
细节二中请幼儿来说一说你想怎么样来装饰你的名字,但首要条件是会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在课前准备中提到了请幼儿回家练习自己的名字,还好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对于绘画就容易了很多。
所思所悟:
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都数的孩子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基本都在名字上添画出了线条和颜色,可以说基本达到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尝试对自己的名字进行装饰,并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出来”。但对于第二个教学目标“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构思,感受大胆想象的创作乐趣”中不是完成的特别好:虽然在请幼儿画画之前想一下自己还可以怎么来设计你的名字,但从幼儿作画的情况来看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部分较少,大多数幼儿都基本照着教师的示范画来进行自己的绘画,没有进行大胆的创作名字绘画。
第五篇:同一个名字教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什么?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这个结果你会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说一说。
(二)、师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体会: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最终走进文本,成为文本中的一员,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放飞思维,接受艺术的熏陶;才能培养语感,发散思维。对《同一个名字》这样一篇故事与语言同样优美的文章的学习,应尽力避免对文章内容与词句的“肢解”分析,重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意境中学知、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共舞。阅读情境的创设、教师适时的激情点拨均为学生思维的舞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