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及探索论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改反思;教学新理念;学习方式;合理评价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贵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语文教师由起初盲目的实验、摸索,转向研究型与反思型发展,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协调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与反思型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融人课改大环境之中,将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探索作为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其中,并不断在实验中反思与验证,从中求得改进与发展。
回首课改的路程,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和教学要求等都能清晰陈述,但涉及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选拔性教育的瓶颈仍在束缚着课改的发展,中考仍是目前评价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也致使一些学校与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而或多或少地在新课改的幌子下延续着“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另外是我们没有真正以学生为本,师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课改真正落到实处,本人有一点体会,敬请同行斧正。
一、从灵魂深处树立教学新理念。重建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思想和呈现方式,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明显的差异,当我们翻开人教版教材时,感到耳目一新,它不仅是教材,更是“学本”。从前言、单元说明、课本提示、研究与练习到写作心语交际、综合学习都是以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呈现,它按照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反驳了“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单元主要以专题方式呈现,不追求语文知识系统化,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作用。在内容安排上,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给学生的思考和语文实践留下足够的空间。教师要适应这个变化,最主要的是解放思想,大局在胸,牢牢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逐步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话语系统和新的行为策略,抛开以往旧的教学模式,花力气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新的观念构建课堂。我们在重建课堂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想,才能满足新教材实施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教学计划,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用新的尺度来迫问我们的教学行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面貌才会呈现新景象,否则我们还是逃不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循环。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课改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综合性,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有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被学生浅层次的议论占去,教学质量下降,一节课在老师的几个“好”的评价声中结束。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遮遮掩掩,对课文语言的体味浮光掠影,致使学生课堂收获减少,基础知识削弱,语文教学质量下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在学生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知识、思维和情感探究的过程,是互动互学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实性、动态性、创造性,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用心体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如在某个环节中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在哪儿,难点在何处;哪些课文要重点敲打,让学生牢记不忘;哪些内容让学生实践,自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规划,流程清楚,成竹在胸,自主、合作、探究才能运用合理恰当。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成果,教师要恰到好处的给予评价。教师的课堂评价应遵循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课堂上教师如果只用几个简单的“好”作评价,那么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淡漠、无所谓、乃至厌倦,也就见怪不怪了。教师的课堂评价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民主平等。在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加,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师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情感。学生是有理智、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过程。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与掌声,也不能一味地包容与赞扬,课堂评价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心声。
三、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设计作业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教师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谦逊的态度,给学生留作业。所留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发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发地学习,愉快地接受。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做作业的欲望。作业设计要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作业进一步激活、扩展。作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是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包括积累、背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作业,多角度转变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造句练习、写作练习等,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反思
过去,我们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活动,课改:教学反思。它具体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应围绕着教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学就是一厢情愿地灌输。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学校实行新课改,用导学案的形式,导学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导学案在我校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感我们现在所作的和它所发挥的作用还只是冰山一角。学生的预习效果越来越好,在课堂上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的反思:
第一、前提要做好小组分工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要求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第二、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始终被好学生的“垄断”,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将会产生依赖情绪。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会继续探索努力,以使课改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开题报告书
吴豫
2015年 7 月 17 日
Ⅰ-1 拟定论文题目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应用基础研究 ;
Ⅱ-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提出,7-9年级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实施建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语文老师所认识和接受,新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旧有的阅读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改变。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却缺少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学生达成了课堂学习目标,却缺少讨论交流,没有形自己读懂文章的思维能力;教师费时费力于一篇文章,却没有多篇的对比、整合阅读训练;精读训练多,速读、略读等其它现代社会急需阅读方式训练少。课外阅读流于形式,缺少课内外阅读的互相关照,缺乏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构建和集体构建的训练。阅读教学现实与课标要求有一定距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获取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吸收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阅读能力。仍然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内容分析,以大声朗读和词句理解为主要教学手段。重课文内容解析,轻摄取要点速读,重教师感受倾诉,轻学生兴趣激发,重课内文本精读,轻广泛吸取多读;重单篇文章讲读,轻全书整体自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读的少,不爱读,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学生的普遍状态。我们的初中阅读教学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群文阅读则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达到共识。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既有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开阔视野,学会思辨,提升阅读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正是解决初中生阅读面狭窄,课内外阅读脱节,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教学欠缺等问题的好办法,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它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公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群文阅读”自从专家提出后,全国有十几个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推介,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大有普及之势。然而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还处在发轫阶段,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有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了解得并不深刻。人们对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议题与文本,议题与学生、议题、文本的层级性,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浅表,对群文阅读与学生阅读心理的关系缺乏研究。这些领域都有探讨的必要。
本课题在研究群文阅读相关理论,阅读有关群文阅读经验文章和收看相关课堂实录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群文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初中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何结合中学生特点选择议题与文本,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等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填补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空白。为群文阅读教学更好的在初中阶段推广做出贡献。
Ⅱ-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群文”这个概念,最早是我国台湾地区赵镜中教授提出来的“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国际儿童阅读研究领军人物吴敏而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中论述了群文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讯息,建构出较巨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讯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或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西南大学教授于泽元在《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大纲》中较为详尽的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系统理论。他认为群文阅读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来源:阅读的广泛性;阅读对于心智模式的转换;多文本阅读及其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创造性的体现。该文阐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该文还对“选文”、“议题”、“集体建构”和“共识”等几个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概念做了解释。
蒋军晶是小学群文阅读的实践家,在全国不少地方讲群文阅读观摩课,他在《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一书中说明让孩子进行“群文阅读”的原因,一是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读,二是让阅读变得更“真实”,培养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三是依靠大量生活化阅读,建构实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连结、重读、视觉化等。蒋军晶在《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群文阅读》把“群文阅读”的特征表述为: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就是三条:用显性的方式教“阅读,用显性的方式教“文学”,用显性的方式教“思考”。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吴丙辰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与思考》一文中认为,群文阅读是指把一组文本,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它一改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在单元主题教学的框架下,在精读引领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课内外材料的统整、比较和延伸,因而对学生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视野的拓展都大有裨益。
石宏芳在《学子》<教育教学>2014年第8期上发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指出,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精选文本,按题材、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作者合理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厘清概念,发展技能,获得阅读快感。
袁正波在《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分析了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认为群文阅读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
四川龙孔中学张玉钱在《群文阅读教学反思》中指出,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因此,应在课中让学生查找设置悬念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2015年4月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举行四川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研讨及观摩活动,围绕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范式探索、确立,就初中群文阅读的性质、功用、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和课堂教学规律研究课交流了看法。进行不同范式的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展示。
Ⅲ.选题材料收集
[1]斯坦利.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佐藤子著《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李秀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1.1第1版
[3]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沙永玲、麦倩宜、麦奇美等译 南海出版社;2009年7月1日第1版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5]曾祥芹《阅读学新论》 语文出版社 1999 年9月版
[6]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袁耀东等据剑桥大学1981年版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7] 佐藤子《学校的挑战:创造学习共同体》钟启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8]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1日第1版
[9]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10]程汉杰《实用快速阅读法》漓江出版社 1992年年7月第1版
[11] 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日第1版
[12]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4]蒋军晶《从“课堂”走向“课程”》长春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15]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16] 李家栋 曹志祥 付宜红《教师拓展阅读指导》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17] 赵镜中《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吳敏而主编 萬卷樓图书有限公司2011年11月出版
[18]王耀芬《有关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19]刘守立《“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9期10期
[2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9-2
5[2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摘自豆丁网http://下载,原载2008-10-17 《小学语文》2008第4期
[2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日第3版
[25]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26] 王耀芬《有关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27]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Ⅳ.研究写作设想
绪论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主流教学模式调查。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试的附庸
1、教法单调,流程固化
2、阅读量小,费时、低效
3、教学思维公式化,文本理解泯灭个性
4、关注标准答案,忽视方法、策略的教学
5、假话遮挡了真心,形式冲淡了内容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探析
(一)群文阅读概念诠释
(二)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
(三)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初中学生阅读心理探究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之处
(三)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原则探究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以课本为依托把群文阅读教学视作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3、议题的选择要有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关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
2、大课制。
(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1、课前热身,教师引领
2、谈论问题,引出议题
3、围绕议题,单篇示范
4、阅读其它文本
5、展开对话分享观点
四、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文本和议题哪里来
(二)从学课文到学阅读的转变
(三)扩大视野和应对考试的统一
(四)学习双基和实践策略之间的关系
(五)短时群文也要优质高效
(六)学生个性阅读与教师恰当引导的关系
五、结论
Ⅴ.本选题创新之处
说明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预期成果中有哪些创新之处。
本选题主要研究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出现时间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实践也不够丰富,更无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选题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借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智力和阅读心理特点研究群文阅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归纳群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原则,具体教学环节,并对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群文阅读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成长和完善做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为正在进行群文阅读实验的同行们提供一些讨论的话题和理论上的参考。
Ⅵ.研究写作进度安排
理论研究:应包括文献调研,理论推导,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撰写论文等;
应用研究:应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实验设计,仪器设备的研制和调试,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撰写论文等。
2015年5月-7月参加相关培训,收集阅读文献资料。
2015年7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进行理论沉淀,理清思路,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9月-2016年1月进行本选题的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邀请导师进行考察。
2016年2月-2016年3月进行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请导师第二次考察实验研究写作)。
2016年3月-4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修改提升(请导师第三次考察实验研究写作)。
2016年5月修改定稿。
Ⅶ.研究写作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有六年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经历,在阅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三次主持地、县级教学课题研究,主持的县级教学研究课题《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参加“河南省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推荐为群文阅读种子教师。
本人研究成果如下:
2009年 论文《怎样做一个魅力教师》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2010年 论文《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获荥阳市教研论文一等奖
2011年 主持县级《初中语文早读辅导技巧探索》课题研究,获荥阳市教育专题研究一等奖
2012年 论文《语文实践课实施策略浅谈》获城关中学教研论文一等奖
2013年 主持县级《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获三等奖
2014年 主持郑州市级《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正在评审。
2015年 参加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子课题《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为种子教师。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解决的途径。
⑴已经具备的条件:
①本人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可以在所教班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验;
②作为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种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关于群文阅读研究的信息;
③有教育学、心理学、阅读学知识,可做理论指导
⑵尚缺少的实验条件
①本人只担任一个年级的课程,无法在其它年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验观测;
②所在地区群文阅读研究起步晚,关于群文阅读的实验材料贫乏。
⑶解决的途径。
⑴ 与教研组组成课题组进行综合研究;
⑵ 建立与《新语文在线》网站的联系,参加群文阅读QQ群。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不得不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而展开教学。教师整日忙于研究中考题型,寻找教学捷径,积累教学经验,期待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不可避免,课堂上教师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一方面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上面讲重要的考点知识,学生还在书桌上偷看其它课外读物,或是交头接耳的闲聊。”另一方面,我们也时常听到学生的感叹:“语文课是多么的枯燥,乏昧,听着只想睡觉,等等。”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在这里我想依据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语文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考试几乎还是老样子,考题的形式没有任何改变,中考标准化考试,把语文知识变得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把一门最富艺术性的基础性学科变成了枯燥无味、僵化死板的材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语文考试的形式应该更加灵活,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学分制,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每学期的小测验,平时作文成绩,课堂的表现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折成相应的学分,加上中考考试成绩,最终得出考生的中考成绩。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避免了“一考定乾坤”,使得考试变的更加人性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严格的要求自己,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从而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老师一味围绕中考指挥棒的现象,从而放开手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又如,我们也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更注重平时对知识的日积月累。同时由于开卷考试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也有效地杜绝了作弊行为,让考生考出最真实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总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这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
(1)“互动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而非主导地位。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特意配上背景音乐请同学朗读这篇课文,然后积极引导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大脑中勾画荷塘月色的美景,当我发现大家逐渐进入佳境时,便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把他心中的荷塘月色在黑板上描绘出来,要求其它同学也在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荷塘月色”。画完之后,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理解,这时大家都纷纷举手,争相发言。最后由老师做精彩总结。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同学们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又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请同学用简短的语言来形容祖国的名胜古迹,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长城,有的说鸟巢,有的说趵突泉。这样以来不仅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从而很好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真是一举多得啊!
(2)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变课堂教学单一的模式。多媒体技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仅通过语言讲授任觉得效果不够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解决,它能创造出一种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融人其中,并能迅速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的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把同学们学到的语文知识有理论变成实践。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并要求写观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组织同学们参加朗读比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同学们成立文学社团,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鼓励同学们自编话剧,小品,相声,提高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当前热点话题的辩论赛,培养同学们主人翁意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育的任务主要靠教师去实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搞好教学成了纸上谈兵。目前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学中走了很多弯路。传统的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模式一直影响着教师,他们习惯于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把课文的每字每句都灌输给学生,整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惟恐漏了重要的东西,这样以来我们很难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已是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呢?
(1)要提高教师语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教师要有育人之才,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指挥若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给予及时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2)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思想品质。孔子有旬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要大力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的、发展的、人文的方法将时代所赋予对教师的要求融入其中,促使教师的师德有较大的提高,促进思维火花的进发,促进理性观点的形成,真正做到授惑解难。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她必将开创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的新纪元。让我们全体语文界的老师和同学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去开启语文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去迎接语文素质教育的美好未来。
第五篇: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现代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属于比较重要的学科,其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掌握空间辨别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比较重要。现阶段,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已经到达改革的阶段,更应该做好对应的改革教学,使得其拥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基于此原因,本文首先概述了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然后分析了创新原则以及对应创新对策,望带来借鉴。
关键词: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对策探索
在高校的教学中,自然地理教学主要便是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基本的自然状况,并且去实地的接触大自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便是通过讲解模式教学,很少的让学生真正的走到户外,自我感受户外的基本环境,进而教学效果较差。伴随着理念的进步,现代的教育理念进入大学教学中,促使自然地理教学做出改革,完成创新。
一、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概述
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中,为了真正的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中,此类实践教学模式较少,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未能取得最为良好的教学效果【1】。因此,在现代中对大学自然地理教学采取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措施,通过有效的提升具体教学效果,使得其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体系,保证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有效的应对各种难题。笔者认为,自然地理的教学的创新更应该遵循体系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实践中采取学习,才能真正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并且伴随着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颁布,更是提升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任务,在当前的大环境中,需要学生了解并热爱自然。其对于我国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更是提出了时代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立对应教育肢体,使得学生更加熟悉并且亲近大自然,才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
通常在现阶段的高校学习任务之中,主要便是通过自然地理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认识自然地理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2】。不仅仅是单纯的解决问题,更加应该将现阶段的知识采取积极的总结,并且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进而真正的帮助自然地理教学完成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在创新中更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重视应用。理论不仅仅是书面上的内容,更加应该有效的应用在实践中,在实践教学设计中,更应重视将一类问题设计到实践中,将一类典型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使得理念的研究更加贴合实践。(2)通过探索加强认知。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明确基本认识,更需要做到的是通过探索来提升学生认知的愿望和认识的内容,在针对教学探索创新时,更加需要做到贴近实际,所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3)创新同样要遵循可行性。前文曾经提到创新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放思路,使得整体教学模式完成有效转变,一方面需要整体设计富有新意,另外一方面同样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3】。
三、大学自然地理教学创新探索对策
1.合理编制教材
在探讨创新措施中,首先便应该着手于现阶段大学自然地理教学的教材之中,现阶段大部分教材的实习指导内容比较局限,不能满足大多数高校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教科书编订中首先应该遵从高校实际情况,了解高校的基本状况,通过有效的应对情况使得大学生更加了解人与自然的交际关系等。
2.建立实习基地
自然地理教学更应该贴近自然,寻求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结合多地区的实际教学力量,建立对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自身应该具有对应的综合性,使得其能为高校教学提供的内容更多且更加综合。实习基地一方面利于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对于高校而言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作用。便是可以通过实际基地建立学生休闲场所,使得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实际记得陶冶情操并且提升精神面貌。
3.改革实习模式
在创新探讨中,更应该明确传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了解,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改革整体教学。在实习中,学生需要锻炼的更加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的知识对应的也应该是综合知识,使得传统的点对点教学变成现代的面对面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改革,真正的帮助实习模式得到最为有效的转变,成为大学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天然帮助力量。
4.体系变化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应该明确认识学生建立空间辨别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区域分析能力,并且能够帮助他们将自我学习的地理学知识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应用中,此类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体系的创新。体系的创新才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开端,通过有效的创新模式,才能真正的帮助我国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提升,并且有利于整体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教学的引入,建立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创新的效果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是有实地的帮助学生提升对应的相关能力,进而通过实际的提升,帮助该项教学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成功进步。文中的分析仍然尚显浅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高文莲.以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带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求知导刊,2015(10):64-65.[2]翁翎燕.南京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5(10):107-110.[3]董炜华,李金霞,王海霞,等.高师院校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0):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