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是我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是我家》,本课程选自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大草原》,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课时为一课时。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学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交流、合作、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我的教学目的有: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蒙古草原的音乐及风俗习惯,学唱《草原就是我们的家》。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用轻快、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体会草原音乐的情感以及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看”“想”“说”“唱”等环节,重点是要求学生了解大草原,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们的家》。采用欣赏音乐、图片的方式,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情景中,激发他们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歌曲。难点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我准备采用让学生通过欣赏的方式激发起对大草原的向往,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同时新课标强调: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交流、合作、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我在教授本课时,选择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景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示范法、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让学生用亲身的感受、体验,主动的去掌握运用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科书。
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展示本课课题,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们的家》。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哪个民族是在大草原上呢?”学生回答。教师;“对,蒙古族是一个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民族,它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劳动生活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说了这么多,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和启发式教学,很自然的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感受鉴赏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图片。播放德德玛简介。了解的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播放摔跤、射箭、骑马等图片。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关于大草原的资料,相信对大草原又有了新的了解了,此刻同学们一定是对大草原充满了向往。同学们请欣赏歌曲:《天堂》。”老师提问两首歌的共同主题是什么?(都是赞美大草原,赞美自己的家乡)
3、歌曲学习
听完了歌唱家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我们的歌声来赞美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草原就是我们的家》。
(1)、试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旋律;教师讲解该歌曲演唱的情绪;
(2)、教师弹唱,学生随钢琴轻轻哼唱,讲解休止符,讲解换气点。“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应该注意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仔细体会一下刚才讲解的几个地方”;
(3)、分小组练习,每个小组学会一小段,学会后连起来演唱,教师钢琴伴奏。
(4)、全班跟着钢琴有感情的齐唱。
4、拓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出那些关于草原的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吉祥三宝》《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呼伦贝尔大草原》《敖包相会》《草原之夜》。
5、评价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了蒙古大草原的风景,了解了蒙古人民的各种活动,还学习了蒙古歌曲,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啊。不过老师更希望同学们亲自去蒙古大草原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大草原的感觉,相信还会有新的感觉。好了,我们今天大草原的旅游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草房子说课稿
《草房子》读书交流说课稿
作品分析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经典力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学情分析
《草房子》这本书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起来并不困难,但学生更感兴趣的是书中情节,而缺乏更多的思考,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引领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主题思想。城市的孩子缺少人生历练。更多的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草房子》能够真正唤醒他们的人文情怀,让他们真正学会感动。设计说明:
我们的阅读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故事精彩的情节,知道几个主人公的名字,那么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引导学习,能让孩子们更深入地钻到文章、文字中去,学会享受美好的语言文字,感受到从语言和文字中散发而来的无比魅力,逐步学习写作的方法等。
好书不厌百回读,我们在阅读故事情节、解读人物品质的同时,也要学会积累书中充满无穷魅力的语言文字!交流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对生命的诠释。交流重点
引领学生在总结梳理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在感受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基础上,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教学方法
基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本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上主要渗透两种读书方法:读书感悟、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
2、人物回放
3、心心相印
4、真情告白
5、精彩回放
6、阅读寄语
一、激趣导入
1、最近我们大家共同阅读了一本好书——《草房子》,关于这本著作,我们先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评价的:
出示: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崔道怡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樊发稼
《草房子》是一首诗。——肖复兴
2、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那座充溢着古朴、温馨、浪漫与清新气息的草房子,去感受诗一般的语言,经历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真、善、美的享受。
3、那么,《草房子》到底是怎样一部小说,它到底写了一些什么呢?请同学介绍一下。课件出示
4、教师小结:对,《草房子》结构独特,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情节,全书九章记录了十几位相对独立人物的精彩片断。
二、人物回放
曹文轩以他饱蘸深情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纯净、自然,让人时时感动的场面,使我们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跟着他们一路成长。
1、在草房子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能说出几个人物的名字吗?可以一口气说几个。
2、给一段文字给你,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点击课件句段)
【如何让孩子们尽快地进入谈话交流的氛围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这个游戏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尽快进入谈话的情境中来,激发孩子们交流对话的欲望。】
三、心心相印
在这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最能打动你,让你难以忘怀的是谁?
桑 桑
(1)我想桑桑的调皮捣蛋、异想天开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油麻地可是出了名的,谁来举例说说桑桑的调皮往事?
(2)桑桑那么调皮捣蛋,可是他却赢得了油麻地所有人及我们同学的喜爱,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举例说明?(热心、善良、有爱心、仗义、勇敢、坚强……)
教师小结:我太喜欢桑桑了,喜欢他的顽皮可爱、活力四射,喜欢他善良的心地和他的同情心。桑桑在成长,拥有健康、快乐、朋友,他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希望能拥有他这样的学生。
秃鹤
1、他是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在你眼中,秃鹤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看待他的?
2、秃鹤强烈的自尊和倔强来自于他有一颗与众不同的脑袋。作者曹文轩用细腻的笔法对秃鹤的秃头做了特别传奇的描写。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诙谐。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
你从这段描写感受到了什么?你希望自己拥有秃鹤这样的秃头吗?为什么?但是在第一章最后一句话,作者却这样写道: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说秃鹤是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生汇报。
师:是的,秃鹤倔强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上进、热爱集体的心,这样一个活的有尊严的孩子,一个战胜自我的勇者,毫无疑问,他就是一个最英俊的少年。来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秃鹤的美表现在热爱集体、对尊严的执着坚守。
秃鹤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为集体着想,为集体做好事,他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赢得别人的尊重。
假如秃鹤就在我们班,你会怎样对待他?
师:善待生理有缺陷的同学,让他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这才是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孩子们任由自己的思绪在书页中徜徉。阅读使孩子们的心变得沉静、柔软,他们无拘无束地与书中的人物、阅读的同伴进行着“心心相印”的交流。细细聆听,你会发现,这些针对书中人物进行的闲聊,让孩子们的思想在激荡、在碰撞,一个互补的阅读交流状态就在这不经意的“说来听听”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但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同学们,在这本书中,除了桑桑、秃鹤、杜小康,还有很多人,纸月的聪明伶俐,纯洁可爱,柔弱中透着坚强,细马的勤劳、善良,无不折射出他们在生活的磨难下健康成长。
课件出示:《成长的美丽》
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在油麻地金泽闪闪的房檐下 我听到竹笋拔节的声音
我闻到了花苞绽开的芳香 冬夜的苦练中
秃鹤长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洪水的洗礼下
细马用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家的脊梁 孤独的芦苇荡中
杜小康坚毅地站立在了生活的路口 病痛的折磨下
桑桑绽开了不屈的微笑…… 成长在苦难中开始
成长也因苦难更加美丽
这本书的背景是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经历那些人事变迁,生离死别,但是从这些孩子和老师身上,从他们在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默默温馨中,我们感动着、收获着,他们在成长,我们也随着一同成长,这就是文学作品对我们心灵的陶冶和净化。
四、真情告白
1、刚才我们每一个人都和书中的人物有了心心相印的对话,同学们都有了心心相印的交流。我想读完这本书以后,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悟,对你今后的成长有着一些启示。你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你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悟。
3、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
师:现在请你把自己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
4、学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格言。
【读了一本书,孩子们觉得自己也似乎与书中的人物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他们流露出了对人物不平凡的经历背后的诸多人生感悟,因而完全沉浸在曹文轩所营造的温馨的精神殿堂中。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 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书,却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不得不说——最是书香能致远。】
课件出示:在成长路上要:勇敢坚强
积极向上
五、精彩回放(朗读篇)
1、大家的感悟是非常多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还沉浸在《草房子》为我们营造的这个温馨的村庄里呢!这本书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曹文轩为我们描述了很多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而且描写得非常细腻,在这么多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段落里面,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读给我们听听。
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和着音乐读给大家听,并适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配乐)
【在美美的音乐所烘托出的是幽怨的又是倔强的、是温情的又是充满希冀的氛围中,孩子们将书中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进行了“精彩回放”。我和大家一一回味着人物的心路历程,心也随之激动着、感动着……】
六、阅读寄语
美丽的文字,感人的故事,温馨的细节,一部《草房子》就像一顿丰盛大餐,让我们在享受之余感受到了人间最珍贵的是真、善、美,亲人之爱,朋友之情、同学之谊,这就是人文情怀,拥有它,世界才是最美的。
课件出示诗歌 《等你》等你
带着渴望,带着梦想,带着追寻,走到书里来。
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这里有最好的朋友,在书中等你。
课堂有限,阅读没有终点,一本好书,感动一生,愿大家能经常叩响阅读之门,收获书中的黄金屋,愿好书伴你快乐成长。
七、板书设计
成长的美丽——《草房子》读书交流
桑桑 杜小康
陆鹤
积极向上
纸月
细马
勇敢坚强
[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彰显了本节课的重点,凸现了文章思想内涵。
第三篇:草的说课稿
《古诗两首<草>》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诗文.这一课安排了《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
二、说目标
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三、说基本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细读体会。同时穿插写字指导。
四、创设情境,读背全诗,升华情感。
五、课外延伸,小结全诗。
1、开课出示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
2、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
3、细读体会 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板书: 离离 枯 荣 尽)“点”在什么上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尽”的定义项是“完”。对于“枯、荣”的字义,我出示表示野草春夏秋冬生长情况的四幅图对学生进行辅助性帮助。(幻灯出示:)要求他们想想,“枯、荣”分别应填在哪幅图下?学生如把“枯”填在干枯的野草下,把“荣”填在茂盛的野草下,那么就理解字义了。如何让学生理解“离离”呢?我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草图,让学生说说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学生可能回答“很茂盛、绿油油、密密麻麻”等,那么“离离”的意思就解决了。我再请学生说说“离”现在的意思是什么?从而揭示有些词的古今义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离离”,还有“走”。在古
代“走”是跑的意思,而现在则是行走的意思。像这样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要求学生课后去找一找。
解决了字义后,我请学生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回忆:串讲诗句时可以变换词序,也可以适当添字,使句子完整连贯。
4、创设回家后的情景,老师分别扮演成学生的妈妈、哥哥、奶奶等,检查背诵。与学生对话过程中,适时的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水平。
5、课外延伸,进行小结。
出示《草》的后四行(幻灯出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告诉学生原诗共有八行诗句,课文节选了前四行,接下去四行诗句请他们课后查资料、查字典、请教师长,自己想办法去弄懂,这是对《草》的后继学习,也是对学生持续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附:随堂练习。1.填写诗句。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2.连一连
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岁一枯荣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春风吹又生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野火烧不尽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离离原上草 古诗《草》的课后评议会
时间:12月5日
地点:张马屯小学会议室
主持人:范丽丽
参加人员:
张立琴、李绍宁、杨纪苇、赵书霞、娄焕好、王玉玲、赵庆春、李娟、靳传波、吴秋燕、赵敏、李秀芹、郭姿
会议过程:
一、娄焕好老师说课。
二、评议课(发言摘要)
赵书霞:课堂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张立琴: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
郭姿:教学过程注意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吴秋燕: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衔接自然,老师对教材理解深刻。王玉玲:娄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靳传波: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范丽丽:在教学过程中,理解与朗读并行。最后的检测富有新意。李娟:娄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赵庆春:教师语言富有童趣,过程环环相扣。
杨纪苇:理解诗意注重方法的引导,课堂效果较好。
李绍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较好。
李秀芹:课堂气氛轻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赵敏: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方法灵活。篇二:草 说课稿
《草》说课稿
一、说教材理念
着眼《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诗歌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二、说教材
《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组第二课的一篇诗文.。《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
三、说教材目标及重难点
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四、说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整个教学过程是用谈话法、朗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教学、学生展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多媒体实物图、直观图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在看中学会辨别事物特征;在“想一想”中学会善于思考问题;在认真听中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在“画画”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逐步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价一节课的好差,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一节课。
1、情境教学法
我除了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精美插图外,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场景,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声中披文入情,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较浅显,诗意较明朗,但是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从字面理解诗意显然有些难度。因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导入学习古诗第一句:诗中写谁送别谁?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李白知道汪伦会来送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想象情景,理解诗句大意及感受人物当时的心情。
2、集体讨论法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从小就应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在教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古诗时,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在活动中相互纠正、彼此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诵读法
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诵读和意境的想象。教学中,我准备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品赏诗的意境,诗的感情。还采用想象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学法上我采用合作学习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方式,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用于创新的能力。
4、学生展示法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信心。二年级的学生,是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给孩子充分的思维和娱乐的空间。每节课能创设一到两次机会,让学生离开座位登上讲台平视学生,放开声音讲几句话或多讲一些,从而让学生通过展示,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能力,自信心会逐渐得到增强。
五、基本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五个步骤,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背古诗,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在一堂新课的开始,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草》的学习做好铺垫。2.解诗题
学生对于《草》这个诗题都能理解,可以让他们说说草是怎样的。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3.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板书:白居易)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诗歌,大多数诗歌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痛苦。白居易特别重感情,有一次,他的朋友要与他离别,他就写下了《草》这首诗。那白居易想借《草》告诉友人什么呢?通过提问,使学生疑窦顿生,激发求知欲。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了解的便是其作者,因为古诗之所以为“古”,原因之一是它离我们现在生活较远,必须把它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去理解,这样,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的年代、当时的心境、人生品格等等,总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了解了作者,也就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起诗来,就容易多了。
4、读中疑。
能力的能力的获取过程比知识获取的结果更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初识事物的特点,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自己还不明白,有质疑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估计这些词句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这样就明确了学习方向,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5.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通过这一个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板书: 离离 枯 荣 尽)“点”在什么上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尽”的定义项是“完”。对于“枯、荣”的字义,我出示表示野草春夏秋冬生长情况的四幅图对学生进行辅助性帮助。(幻灯出示:)要求他们想想,“枯、荣”分别应填在哪幅图下?学生如把“枯”填在干枯的野草下,把“荣”填在茂盛的野草下,那么就理解字义了。至于“离离”在古诗中的意思在现代汉语字典里查不出,我就引导学生主动求教老师。比如说:“老师,这个词语我弄不懂,请你帮助解决吧!”这样设计看似多余的,与教学无关,实际上我却颇有用意。力在培养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始终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破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理解“离离”呢?我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草图,让学生说说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学生可能回答“很茂盛、绿油油、密密麻麻”等,那么“离离”的意思就解决了。我再请学生说说“离”现在的意思是什么?从而揭示有些词的古今义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离离”,还有“走”。在古代“走”是跑的意思,而现在则是行走的意思。像这样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要求学生课后去找一找。解决了字义后,我请学生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回忆:串讲诗句时可以变换词序,也可以适当添字,使句子完整连贯。这在《锄禾》这首诗中已有所渗透。然后让学生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教师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地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6.入诗境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学生已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但诗句所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还不够具体、丰满。我就让学生一边听教师配乐朗诵,一边展开想象,想象眼前有哪几幅画面。(板书:想象画面)当然,这段音乐的选择是有要求的。先是一段优美跳跃的钢琴曲,伴随着一串琶音,显示野草蓬勃地生长。紧接着,音乐变得缓慢、沉重,似有秋风扫落叶的感觉。然后,音乐力度突然加强,变得急促、狂乱,最后又回到第一段优美欢快的音乐中。学生的想象力跟着音乐一起飞翔,眼前会出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眼前所出现的画面,根据他们的描绘随机出现相应的多媒体画面。这样,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比如,在出示了“大火烧野草”和“野草又重新生长”这两幅画面后,我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两幅画后,你有什么疑问吗?你在思考什么?通过这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就会由“野火烧不尽”想到野草还有根,从而明白,野草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并通过赞美性朗读来加深对诗句含义的理解。7.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来,读出感觉来,我分四步进行教学:
(1)确定基调,让学生带着赞美之情去读。(板书:赞美之情)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3)教师进行适当技巧指导。比如说:“离离原上草”这一句我要求学生“原”念拖长音,整句话速度放慢,读出草原辽阔的样子。(师范读)指导学生读“春风吹又生”这句时,我用语言来激发孩子的情感:“春天到了,小草又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你感到高兴吗?”要求学生读出惊喜之情。(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配乐读多种形式,最后熟读成诵,达到诗中情、作者情、学生情三者和谐的共振。在这之后,我又首尾呼应,要求学生思考:白居易借《草》这首诗想告诉友人什么呢?我设计了一个动笔练习,以“小草,你真??!”开头,让学生接下去自己写一写。
“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诵诗句”这五步曲既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路子,又是教师教学古诗的一种路子。这一教学程序的设计层层深入,有利于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和不断的启发诱导,能扎实地落实重点,突破重点,完成教学目标,这也是我教学《草》的主要特色。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六、说效果 我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看看,想想,说说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七、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2 .出示《草》的后四行(幻灯出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告诉学生原诗共有八行诗句,课文节选了前四行,接下去四行诗句请他们课后查资料、查字典、请教师长,自己想办法去弄懂,这是对《草》的后继学习,也是对学生持续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要不断探索。我这样设计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指教。篇三:小草说课稿
小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小草》,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做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小草》是第三单元“花草树木”主题下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借“小草”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们对小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文共6个自然段分三部分来理解。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小草美景及古诗的含义,仅凭朗读难以深刻理解,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并结合古诗的出处、含义来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达,再具体分层次加以描写的表达方式
4、通过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
2、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进一步体会小草的特点。
五、教法学法的选择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语文定向教学课标的教学理念,采取如下教法、学法: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并借助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洋溢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从而能更深刻地感受课文内容,体会小草的品质。
七、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新课伊始,我通过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来引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要求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出示生字课件,检查识字情况。然后指生读文,概括文章大意。同时通过第一自然段小草没有鲜花那绚丽的色彩,没有苍松那高大的身躯,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来引出质疑。从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细读课文,理解体会 分三步进行:
1、出示重点语句和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具体的图片感受小草虽然体态纤细,但生命力却是惊人的。无论是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狂风暴雨休想征服它,洪水干旱也休想灭绝它既使是农民伯伯的锄头把它的茎叶斩断,车轮把它辗得粉身粉骨,但用不了多久它又从地下顽强地挺起身躯,正如文中所引用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小草的品质,而且让学生明确了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板书并指导朗读。
2、听了同学们精彩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不禁浮现出小草那美丽的身影,看它在哪?(出示图片)这样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段的学习,并通过重点语句来体会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到处都能生长,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抓住“乐园”一词感受小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展示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学第三自然段,自学4、5自然段的方法来体现教——扶——放的教学过程,并引导学生学习2——5自然段都是以古诗作为中心句来概括,然后围绕古诗来具体描写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感、读中品。
(四)回归整体 感受方法
在学生懂得小草的高尚品质之后,说一说小草的精神给你带来了那些启示?同时归纳总结这篇课文总起、分述、总结的写作方式,以便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五)畅谈收获 音乐结课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畅谈,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总结了自己的收获和进步。最后用《小草》这首歌把学生的心牢牢抓住,回归整体,给本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八、板书设计:我设计了总——分——总式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内容,知识间的结构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本课教学,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草》说课稿
明水县第五小学
黄
秘篇四:可爱的草塘说课稿
《可爱的草塘》说课稿
后西小学 吕春燕 一.说教材
《可爱的草塘》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
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继续提高阅读速度,体会含义深
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表达方
法。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二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草塘的可
爱体现在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五
至十九自然段,理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具体表现,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根
据新课标精神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德育,创新四 方面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
知识目标:
1、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联想能力,使学生观察有序、表达得法、联想丰富。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胆魄,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善于从不同的角
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教学重难点:感受草塘的可爱,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精神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以读代讲、以练代讲、以合作讨论代讲,以
图引文、图文结合”,其教学程序分如下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课,选择喜欢的方式重旅草塘。
(二)以边看边读的“旅游”形式,充满激情地欣赏优美景色。
(三)以自读自悟的学习方式,紧扣俗语去感受丰富物产。
(四)用最喜欢的形式畅谈“旅行”感受,愉快地结束“草塘之旅”。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课文内容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联想及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说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具体地说力求体现如下几点:
1、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
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
和谐发展。”本课描写景色优美部分词句优美特别适合美读所以我设计了指名
读、对比读、范读、品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益智、怡情,发展语言能力。
2、体现“三主一核心”的教学思想,突出一个“练”字。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主线,针对当前教改的实际,本课的设计我力求学
生人人参与训练,如“物产丰富”部分的教学,我安排了紧扣俗语通读课文,讲
故事等环节,创造人人参与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口语
能力。再如“畅谈旅行感受”部分我安排了“编俗语、写感受、设计广告词”等
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散性、概括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本刻的设计“选择喜欢的‘旅行’方式重旅草塘”和“用最喜欢的形式
畅谈旅行感受”都很好的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选择喜欢的方式重旅草塘.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草塘的可爱表现在那些方面?找 出那些段落写出了草塘的可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旅行方式重旅草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边看边读的“旅游”形式,充满激情地欣赏“优美景色”。
1、学习写草塘美景的句子。
出示:草塘美景图;放《渔洲唱晚》琵琶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画面然
后说感受,然后由图引文
抓住“这么大这么美??跟蓝天相接” 让生自由读边读边体会:哪些词语或者
句子写得特别的美?把它画下来,这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草塘什么特点?与学生
分享感情和想法,体会此时作者是情不自禁的欣喜和赞叹!2:学习写小河美景的句子.同样先让学生欣赏小河美景,然后由图引出”啊!....更白了”通过深情朗读和仿写排比句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深化学生对美的感悟和体会作者感情.(三)以自读自悟的学习方式,紧扣俗语去感受“丰富物产”
抓住:(棒打??饭锅里)齐读后说感受,然后围绕“棒打狍子”“瓢舀鱼”“野 鸡飞到饭锅里”说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理解俗语,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
草塘的物产丰富,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用最喜欢的形式畅谈“旅行”感受,愉快地结束“草塘之旅”。1.让学生写感受。2.为了让学生走出文本,拓宽语言学习的领域,走向生活。激情引导:“时间
不早了,我们这次愉快的旅行也该结束了。在我们即将离开这片可爱的草塘的时
候,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受要告诉朋友,告诉亲人,告诉今天在座的同
学们。好,那就把它写在你的纸上”用最喜欢的形式畅谈“旅行”感受,突出了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畅谈“旅行”感受,学生可以尽情表达对草塘的赞
美之情,进一步理解草塘的可爱。]
(五)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查找资料了解北大荒的现在。
五.说板书.(六)说设计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习——学——用”的教学模式,体现心理课题研究和课改理念的结合,我着力于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安排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理
解课文内容,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注重课内外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体现文道的有机结合,不
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教育。本节课突出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中,充分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留给学生自主读悟的时空,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获取知识。篇五:会说话的草说课稿
《会说话的草》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会说话的草》,我将从教材、学情和教学流程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
《会说话的草》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是一首儿童诗歌。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奇特、丰富的想像,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无限热爱。本篇诗歌通过儿童的视角感受自然,富有童真、童趣。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走进大自然”。要在阅读中使学生领悟作者身处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心得生机与生命。基于此,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重点指导“嬉”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重点指导“仰”、“摇”、爬”。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真正融入大自然时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字的读写。
教学难点:
(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说学情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讲,对于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并不陌生,所以不难进入文本。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高一年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真正融入文本,用心去体会课文内容,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提问:看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草怎么会说话?”“草说了些什么话?”?? 3.同学们,文中的草不仅会说话,还会唱歌呢,太奇怪了!究竟怎么一回事,让我们走进课文《会说话的草》,到文中探寻答案吧。
设计意图:设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情感的火花被点燃,他们已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词在文中画出来。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课件出示生词
仰卧 草坪 摇曳 土壤 矢车菊 嬉笑 喧嚷 葵花 肩上 狗尾草
(1)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嬉笑、矢车菊。(2)齐读。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互相评议。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仰 卧 狗 摇 旁 须 扎 爬 肩 棵),进行扩词、扩句训练。2.交流识字方法,指导重点字书写。仰:右边不要写成卯。爬:用爪子爬,所以是爪,不是瓜。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教师巡视,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技巧。在交流、书写、欣赏中,感悟汉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读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 指名读课文。
2. 说一说,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仰卧 草坪 摇曳 土壤 身旁 矢车菊
嬉笑 喧嚷 葵花 肩上 须根 狗尾草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二、细读,品悟诗情 1.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些诗句?请你画下来,和伙伴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美美的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诗句。3.小组交流,和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 提出中心问题让学生思考、感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体会,同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体会到了 学习的乐趣。4.全班交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教学预设:
(1)第一小节——欣赏画面想像读
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舒适、惬意、令人神往、让人陶醉的自然环境。
(2)第二小节——透过文字想像读
①读完这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嬉笑”、“喧嚷”两词的理解。
③感情朗读,体会拟人句表达作用,感受大自然带给作者的喜悦、快乐。④拓展想像:“我”除了听见草在喧嚷,花在嬉笑,叶子在歌唱,还感觉到了大自然的什么声音?(可能出现的声音:白云在追逐,小溪在欢唱,树林在演奏??)
(3)第三、四小节——教师引读
①教师引读:“我”深深的被这美妙的景色所吸引,“我”觉得双脚——,深深扎进了——,两只手——;一只铁青的蝈蝈——
②学生自由读,体会感情和语气。
③指名读,师生评价。
(4)老师被你们专注的表情,精彩的朗读所打动,情不自禁的想读一读。(5)全班赛读。
(6)第五小节
导语:是呀,大自然的景象神奇壮观,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想到这些,这株小草忍不住要说话了,它说了什么话呢?
①学生自主读诗歌,找一找,画出来。
②指名反馈,有感情地朗读此小节。
③小记者采访:如果此时的你就是文中的作者,你会说些什么话呢? 设计意图:小记者采访,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立场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时,锻炼了他们发散思维及口语表达的能力。④指导朗读本小节。
(7)全班齐读本诗。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朗朗的书声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范读、想象读、教师引读、抓重点语句体会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方法,让学生感受语言,感悟课文内容。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画背,升华情感 1.师启发: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拿起手中五彩的画笔,把自己最喜欢的那部分画出来吧。
2.展示绘画作品,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这种形式新颖的扩展活动,学生积极投入,表达自己对自然地喜爱。3.尝试背诵。(如果能把整首诗背诵下来,老师会奖励你一颗积极星,加油!)设计意图:老师的鼓励、赞赏,激发了学生背诵整首诗歌的信心。同时,当堂背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外阅读:
《雨在唱歌》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升华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3.会说话的草
融进自然
躺在小草中----变成一株小草
用心感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草丛中说课稿
湘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草丛中》说课稿 唐娜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年级下册第七课《草丛中》。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请各位老师指导。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领域划分,我将其定为于造型·表现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草丛,是学生每天都要看到的,它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观察了解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创造力和表现力,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美术技能,基于上述原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技能:了解各种草的形态、结构、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主题创作。
过程和方法: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感知草作用,并了解草的结构、形态,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草丛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重点:了解不同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
难点:富有创意地表现草丛中的各种穿插及动态关系。
二、教学理念: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体验乐趣,帮本课我将采取各种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其在观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验美术创作过程的乐趣,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始终,用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直观感受体验草的生命力,通过自主探究,发
现草的不同形态、结构,以小组合作方式欣赏作品,并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题。2.引导启发,观察草丛
接下来,我会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校园里观察草丛,(不要进入草丛或乱拔草)解决问题:
(1).草是什么味道的?
(2).草丛中你发现有多少种草呢?
(3).谈谈草的作用?
学生们可以看、闻、摸、等方式感受草的独特魅力,发现不同种类的草,并感知草对于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与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3.观看分析,感受草丛
这一阶段,为自主探究阶段,即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感受过程的乐趣。具体分为
第一,看草,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不同草的形状、结构。小组长进行总结,并用语言描述,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丰富知识学会交流与合作。
第二,是插草,教师发给学生多株不同的草,请学生凭借刚才的记忆或想象进行插,要注意前后、高低、疏密关系,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并且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
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评述,并画一画你的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重点,体验乐趣。
4.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欣赏卢梭作品及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这里是哪,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进行讨论,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力,以及画面多种草的形态、穿插,动静的结合。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请同学们想想,并说你想表现怎么样的草丛,草丛有些谁,在干什么,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5.发挥想象,创作草丛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草丛,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出示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6.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他评,说说你喜欢哪幅,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外与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环保奖。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增加自信心。7.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旨在了回顾本课的内容,并进行拓展,这么奇妙的草丛,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引导生进行畅谈,培养学生爱护草丛,爱护环境。篇二:湘教版美术四下《草丛中》说课稿及教案2篇
湘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草丛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小学的美术教师,我的名字叫**,很高兴能够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题目是《草丛中》,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领域划分,我将其定为于造型·表现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草丛,是学生每天都要看到的,它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观察了解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创造力和表现力,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美术技能,基于上述原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技能:了解各种草的形态、结构、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主题创作。
过程和方法: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感知草作用,并了解草的结构、形态,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草丛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重点:了解不同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
难点:富有创意地表现草丛中的各种穿插及动态关系。
二、教学理念: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体验乐趣,帮本课我将采取各种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其在观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验美术创作过程的乐趣,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始终,用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直观感受体验草的生命力,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草的不同形态、结构,以小组合作方式欣赏作品,并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引导启发,观察草丛
接下来,我会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校园里观察草丛,(不要进入草丛或乱拔草)解决问题:1。草是什么味道的;2。草丛中你发现有多少种草呢?3。谈谈草的作用?学生们可以看、闻、摸、等方式感受草的独特魅力,发现不同种类的草,并感知草对于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与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1、观看分析,感受草丛
这一阶段,为自主探究阶段,即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感受过程的乐趣。
具体分为第一,看草,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不同草的形状、结构。小组长进行总结,并用语言描述,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丰富知识学会交流与合作。
第二,是插草,教师发给学生多株不同的草,请学生凭借刚才的记忆或想象进行插,要注意前后、高低、疏密关系,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并且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
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评述,并画一画你的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重点,体验乐趣。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欣赏卢梭作品及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这里是哪,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进行讨论,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力,以及画面多种草的形态、穿插,动静的结合。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请同学们想想,并说你想表现怎么的草丛,草丛有些谁,在干什么,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草丛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草丛,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出示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4、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他评,说说你喜欢哪幅,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外与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环保奖。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增加自信心。
5、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旨在了回顾本课的内容,并进行拓展,这么奇妙的草丛,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引导生进行畅谈,培养学生爱护草丛,爱护环境
《草丛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2、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3、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难点: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教学准备】
信息环境及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郊外去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大家想不想去啊?学生:想!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谈所见、所感。
2、我们已经用线描画了草丛的作品,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现在请大家自由欣赏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1。播放轻音乐。问:大家看到的作品怎么样?它们美在哪里?学生感受发言。小结:草丛很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3、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那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电脑技术来画草丛中的作品。课件揭题:草丛中。
二、新课:
1、课件: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张画家卢梭的作品,请仔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结:卢梭是法国画家,他的这副作品展示了生命中最神秘、最隐秘、梦幻般的情境。这里的色彩明快,以深绿色为主。在草丛中,树干、花、草、叶、果实各有特色。主题是:被花豹袭击的黑人,人和动物自然的隐约在草丛中,植物也富有生命力,像活起来一样,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引起人们对热带丛林的向往。
2、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2。播放轻音乐。
3、引导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让学生操作后教师引导:如果在这个同学的作品中再添加或更换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等你能想到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吗?可以怎么给它命名呢?学生讨论并发言。
5、学生创作:现在请同学们给自己的创作主题用我们学过的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去创作吧。要求:创作时要注意草是主题,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不能太多。大家也可以用桌面的文件夹01的草丛图片进行创作,并给你创作的作品命名。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6、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小结:表扬与鼓励。
三、教学拓展。
1、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画家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3。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2、现在大家欣赏的作品与刚才大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对了,现在欣赏的作品有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校园中等美丽的故事。那么你能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来再创作其它主题的作品吗?
3、学生再次创作。同时要注意要有主题。音乐播放,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4、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作品,并且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绘制出了美丽的草丛中、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等美丽的故事。,感受到了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退出并关机,下课!
《草丛中》 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本课使用的是湖南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草丛中》,本课涉及到“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像、添画。我结合前面所学的金山画王图库中的背景、角色、动画进一步美化图画,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是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鉴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电脑室上课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不具备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课在设计时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合作。
1、情景导入:
此环节我采用了踏青的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然后谈谈所见所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欣赏文件夹1草丛作品,让学生感受草丛的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课件揭题:草丛中。
2、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
让学生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副作品的感受,教师小结这副作品的背景,从而使学生感受画家创作的美。再让学生自由欣赏文件夹2关于草丛中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有了操作的欲望。
3、指导创作:
学生经过踏青、欣赏草丛作品、草丛中主题的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畅所欲言。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用金山画王的特效进行创作。
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金山画王”的使用方法,可以马上使用该软件进行作品创作。但由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及想像力、审美能力的强弱不同,使得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创作过程的巡回指导中,我着重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
另外,我在巡视学生创作时,注意发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创作后,把这些作品拿来展示给大家,并广泛征集意见及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4、教学拓展。
学生作品展示完之后,我通过一句赞扬的话——“老师觉得大家的创作都很棒,这么美的图画,你还能给它取个什么主题呢?”激起学生“我要说”的欲望与勇气。请学生自由欣赏画家的作品文件夹03。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质疑学生与刚才大家创作的主题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现在欣赏的作品有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校园中等美丽的故事。激发学生:那么你能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来再创作其它主题的作品吗?学生再次创作,教师通过全体广播展示给大家,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作品,并且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绘制出了美丽的草丛中、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等美丽的故事。,感受到了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退出并关机,下课!篇三:湘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草丛中》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doc免费下载
湘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草丛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小学的美术教师,我的名字叫**,很高兴能够能够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题目是《草丛中》,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领域划分,我将其定为于造型·表现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草丛,是学生每天都要看到的,它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观察了解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创造力和表现力,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美术技能,基于上述原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技能:了解各种草的形态、结构、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主题创作。
过程和方法: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感知草作用,并了解草的结构、形态,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草丛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重点:了解不同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 难点:富有创意地表现草丛中的各种穿插及动态关系。
二、教学理念: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体验乐趣,帮本课我将采取各种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其在观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验美术创作过程的乐趣,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始终,用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直观感受体验草的生命力,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草的不同形态、结构,以小组合作方式欣赏作品,并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引导启发,观察草丛
接下来,我会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校园里观察草丛,(不要进入草丛或乱拔草)解决问题:1。草是什么味道的;2。草丛中你发现有多少种草呢?3。谈谈草的作用?学生们可以看、闻、摸、等方式感受草的独特魅力,发现不同种类的草,并感知草对于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与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1、观看分析,感受草丛
这一阶段,为自主探究阶段,即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感受过程的乐趣。
具体分为第一,看草,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不同草的形状、结构。小组长进行总结,并用语言描述,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丰富知识学会交流与合作。
第二,是插草,教师发给学生多株不同的草,请学生凭借刚才的记忆或想象进行插,要注意前后、高低、疏密关系,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并且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
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评述,并画一画你的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重点,体验乐趣。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欣赏卢梭作品及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这里是哪,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进行讨论,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力,以及画面多种草的形态、穿插,动静的结合。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请同学们想想,并说你想表现怎么的草丛,草丛有些谁,在干什么,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草丛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草丛,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出示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4、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他评,说说你喜欢哪幅,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外与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环保奖。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增加自信心。
5、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旨在了回顾本课的内容,并进行拓展,这么奇妙的草丛,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引导生进行畅谈,培养学生爱护草丛,爱护环境
《草丛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2、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3、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难点: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教学准备】
信息环境及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郊外去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大家想不想去啊?学生:想!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谈所见、所感。
2、我们已经用线描画了草丛的作品,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现在请大家自由欣赏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1。播放轻音乐。问:大家看到的作品怎么样?它们美在哪里?学生感受发言。小结:草丛很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3、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那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电脑技术来画草丛中的作品。课件揭题:草丛中。
二、新课:
1、课件: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张画家卢梭的作品,请仔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结:卢梭是法国画家,他的这副作品展示了生命中最神秘、最隐秘、梦幻般的情境。这里的色彩明快,以深绿色为主。在草丛中,树干、花、草、叶、果实各有特色。主题是:被花豹袭击的黑人,人和动物自然的隐约在草丛中,植物也富有生命力,像活起来一样,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引起人们对热带丛林的向往。
2、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2。播放轻音乐。
3、引导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让学生操作后教师引导:如果在这个同学的作品中再添加或更换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等你能想到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吗?可以怎么给它命名呢?学生讨论并发言。
5、学生创作:现在请同学们给自己的创作主题用我们学过的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去创作吧。要求:创作时要注意草是主题,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不能太多。大家也可以用桌面的文件夹01的草丛图片进行创作,并给你创作的作品命名。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6、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小结:表扬与鼓励。
三、教学拓展。
1、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画家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3。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2、现在大家欣赏的作品与刚才大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对了,现在欣赏的作品有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校园中等美丽的故事。那么你能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来再创作其它主题的作品吗?
3、学生再次创作。同时要注意要有主题。音乐播放,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4、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作品,并且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绘制出了美丽的草丛中、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等美丽的故事。,感受到了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退出并关机,下课!《草丛中》 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本课使用的是湖南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草丛中》,本课涉及到“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像、添画。我结合前面所学的金山画王图库中的背景、角色、动画进一步美化图画,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是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鉴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电脑室上课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不具备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课在设计时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合作。
1、情景导入:
此环节我采用了踏青的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然后谈谈所见所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接着让
学生自由欣赏文件夹1草丛作品,让学生感受草丛的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课件揭题:草丛中。
2、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
让学生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副作品的感受,教师小结这副作品的背景,从而使学生感受画家创作的美。再让学生自由欣赏文件夹2关于草丛中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有了操作的欲望。
3、指导创作: 学生经过踏青、欣赏草丛作品、草丛中主题的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畅所欲言。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用金山画王的特效进行创作。
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金山画王”的使用方法,可以马上使用该软件进行作品创作。但由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及想像力、审美能力的强弱不同,使得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创作过程的巡回指导中,我着重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
另外,我在巡视学生创作时,注意发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创作后,把这些作品拿来展示给大家,并广泛征集意见及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4、教学拓展。
学生作品展示完之后,我通过一句赞扬的话——“老师觉得大家的创作都很棒,这么美的图画,你还能给它取个什么主题呢?”激起学生“我要说”的欲望与勇气。请学生自由欣赏画家的作品文件夹03。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质疑学生与刚才大家创作的主题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现在欣赏的作品有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校园中等美丽的故事。激发学生:那么你能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来再创作其它主题的作品吗?学生再次创作,教师通过全体广播展示给大家,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作品,并且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绘制出了美丽的草丛中、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等美丽的故事。,感受到了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退出并关机,下课!篇四:湘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草丛中》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doc免费下载
湘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草丛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领域划分,我将其定为于造型〃表现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草丛,是学生每天都要看到的,它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观察了解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创造力和表现力,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美术技能,基于上述原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技能:了解各种草的形态、结构、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主题创作。过程和方法: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感知草作用,并了解草的结构、形态,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草丛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重点:了解不同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 难点:富有创意地表现草丛中的各种穿插及动态关系。
二、教学理念: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美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体验乐趣,帮本课我将采取各种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其在观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体验美术创作过程的乐趣,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真正做到“学为主,教为辅”。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始终,用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直观感受体验草的生命力,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草的不同形态、结构,以小组合作方式欣赏作品,并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题。
引导启发,观察草丛
接下来,我会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校园里观察草丛,(不要进入草丛或乱拔草)解决问题:1。草是什么味道的;2。草丛中你发现有多少种草呢?3。谈谈草的作用?学生们可以看、闻、摸、等方式感受草的独特魅力,发现不同种类的草,并感知草对于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与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1、观看分析,感受草丛
这一阶段,为自主探究阶段,即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感受过程的乐趣。
具体分为第一,看草,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不同草的形状、结构。小组长进行总结,并用语言描述,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丰富知识学会交流与合作。
第二,是插草,教师发给学生多株不同的草,请学生凭借刚才的记忆或想象进行插,要注意前后、高低、疏密关系,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并且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
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评述,并画一画你的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重点,体验乐趣。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欣赏卢梭作品及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这里是哪,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进行讨论,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想象力,以及画面多种草的形态、穿插,动静的结合。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请同学们想想,并说你想表现怎么的草丛,草丛有些谁,在干什么,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草丛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草丛,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出示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4、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他评,说说你喜欢哪幅,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外与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环保奖。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增加自信心。
5、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旨在了回顾本课的内容,并进行拓展,这么奇妙的草丛,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引导生进行畅谈,培养学生爱护草丛,爱护环境。
《草丛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2、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3、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难点: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教学准备】
信息环境及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郊外去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大家想不想去啊?学生:想!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谈所见、所感。
2、我们已经用线描画了草丛的作品,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现在请大家自由欣赏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1。播放轻音乐。问:大家看到的作品怎么样?它们美在哪里?学生感受发言。小结:草丛很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3、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那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电脑技术来画草丛中的作品。课件揭题:草丛中。
二、新课:
1、课件: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张画家卢梭的作品,请仔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结:卢梭是法国画家,他的这副作品展示了生命中最神秘、最隐秘、梦幻般的情境。这里的色彩明快,以深绿色为主。在草丛中,树干、花、草、叶、果实各有特色。主题是:被花豹袭击的黑人,人和动物自然的隐约在草丛中,植物也富有生命力,像活起来一样,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引起人们对热带丛林的向往。
2、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以草丛为主题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2。播放轻音乐。
3、引导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名让学生操作后教师引导:如果在这个同学的作品中再添加或更换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等你能想到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吗?可以怎么给它命名呢?学生讨论并发言。
5、学生创作:现在请同学们给自己的创作主题用我们学过的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去创作吧。要求:创作时要注意草是主题,添加的人物、动物、飞禽不能太多。大家也可以用桌面的文件夹01的草丛图片进行创作,并给你创作的作品命名。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6、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小结:表扬与鼓励。
三、教学拓展。
1、现在再请大家自由欣赏画家的作品,请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03。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2、现在大家欣赏的作品与刚才大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对了,现在欣赏的作品有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校园中等美丽的故事。那么你能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资源来再创作其它主题的作品吗?
3、学生再次创作。同时要注意要有主题。音乐播放,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保存自己的作品。
4、作业展评。请打开自己的作品,选出作品媒体广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作品,并且用金山画王这个软件绘制出了美丽的草丛中、宇宙中、天空中、森林中、花丛中、海洋中等美丽的故事。,感受到了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退出并关机,下课!《草丛中》 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本课使用的是湖南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草丛中》,本课涉及到“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像、添画。我结合前面所学的金山画王图库中的背景、角色、动画进一步美化图画,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金山画王的特效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教学难点是在欣赏画家的作品的同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拓展创作,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鉴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电脑室上课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不具备很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课在设计时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合作。
1、情景导入:
此环节我采用了踏青的课件,老师驾车带着学生到郊外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然后谈谈所见所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欣赏文件夹1草丛作品,让学生感受草丛的丰富,草丛的画面充满了生命力。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课件揭题:草丛中。
2、欣赏画家卢梭的作品。
让学生细观察,这幅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副作品的感受,教师小结这副作品的背景,从而使学生感受画家创作的美。再让学生自由欣赏文件夹2关于草丛中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有了操作的欲望。
3、指导创作:
学生经过踏青、欣赏草丛作品、草丛中主题的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们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幻想。看了这些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你能说说发生在草丛中的故事吗?或者是你想象中的丛林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草,有没有花朵和果实?其中还有没有动物和人物呢?动物和人物是怎么样的,在做什么?它们又是怎么样组合在一起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畅所欲言。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用金山画王的特效进行创作。
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金山画王”的使用方法,可以马上使用该软件进行作品创作。但由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及想像力、审美能力的强弱不同,使得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创作过程的巡回指导中,我着重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篇五:第一课万绿丛中一点红说课 第一课万绿丛中一点红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一课<<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彩的对比>>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五年级色彩知识的加强课.本课的宗旨在于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色彩造型能力.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孩子对颜色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的初步运用还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感受对比色和运用对比色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发展性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绘画中体验色彩美、感受艺术美,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四.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色的形式美感
五.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和搭配
六.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改变长久以来美术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的现象,我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学生多还是老师多?从而很自然的在学生心目中引入了对比这一概念,接下来启发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再进一步比较两张色卡亮度上的区别,让学生发现色彩世界里的对比更加微妙丰富,从而引出课题<<色彩的对比>> 第二环节: 引导探究 1.理性的认识对比色
首先,课件出示色相环: 让学生自主探讨在色相环中,哪些色彩对比最强烈?在总结学生的回答时,我用对比色在课题前粘贴了一个醒目的对比色花环,使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对比色彩的认识.2.感受生活中的对比色
屏幕上出现水果,水族箱实物图片,学生很快就会发现画面上很多物体色彩对比非常强烈,接着我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比色?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加深对对于对比色的理解
第三环节:欣赏评析
在这一环节中,我特意选了法国画家卢梭的油画作品:启发学生观察作品中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问: 这幅作品主要运用了哪几组对比色?这些对比色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又有什么特点?哪一中颜色看上去更加鲜艳?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同一幅作品中,两种对比色不能画的面积一样大,或是两种颜色都太纯.从而使学生掌握运用对比色的基本规律.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为同学们接下来地创作指明了方向,帮助他们扫除了作业中的障碍。第四环节:实践创作 在这个环节里,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鼓励他们:大胆的运用你所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你心中的灵!,绘画,设计,制作等形式不限.并为他们配上优美的音乐启发他们思考作画.
第五环节:交流评价 扩展延伸
让学生相互评说,如:自评—互评--集体评 等多种方式,说自己的感觉、想法、理解及意见;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欣赏能力.最后在拓展时候,我有意识的选择了跨度很大的一些领域.比如:广告,工艺品等领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色彩对我们这个世界的重要性,从而多动脑勤动手,使课上所学得以延伸运用.
八、课后教学反思
本课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在探索中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创设了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环境,指导学生进入设计创作意境,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思维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这样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本课还改变长久以来美术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的现象,应用配乐赏图、配乐创作和注重学以致用、评价展示的方式使本课的亮点得以充分的显现。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让学生获得艺术经验提升审美情趣,发现探索的乐趣,展示他们的独创性、丰富他们的经验,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体验成功。
第一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一课<<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彩的对比>>一课.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下面我将通过说教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认识色彩的调和与对比的基本原理,明确色相、明度、纯度、调和与对比的范围,学会不同的配色方法;运用色彩的调和与对比的方法,自己设计简单的形象。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联想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和学生自己现场用绘图软件进行色彩创作练习两种互动的方法,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视觉化的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美术课教学的总目标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等等。本节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来看,属于“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两个领域的综合部分,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改隐性教育目标的实施,在课程设计中我又结合了“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这两个领域进行学习。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完善人格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调和与对比的基本概念,区分色彩配置中色相.明度.纯度的调合与对比关系。
教学难点:既能综合运用色彩三要素的配合,同时又会突出其中一种要素,保持画面的个性。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习惯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形式 互 动
学生 初步感知 乐中体验 讨论探究 知识扩展 情感升华
教师 引导观察 情景创设 启发点拨 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四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竞赛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理由
学生
感知 课前播放音乐、展示课题 渲染课堂气氛、点明主题。
欣赏图片,并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通过对色彩的初步感知引起学对色彩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三原色 在课件中设置动画,分别演示三原色的色彩组合:红黄组合为橙、黄蓝组合为绿、蓝红组合为黑。增加学生的色彩感知,为后面学生参与游戏打下理论基础。
三要素 请同学先观察,然后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色彩三要素的含义。
游戏驱动 常见色的心理效 应 游戏一: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把学生分作两组,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一组参与游戏:当看到屏幕上出现的色彩时,马上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来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游戏二:色彩与时辰
请同学们同时欣赏三幅同一内容的图片,由于色彩的不同搭配,而表现出了三个时辰,即:早、中、晚。色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通过本环节的教学,学生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同时对色彩心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游戏三:色彩与季节
请一位同学分辨:屏幕上的四幅图案的色彩,分别代表春、夏、秋、冬,请一一对应。游戏四:色彩与味觉
请两位同学分辨:屏幕上的八幅图案的色彩,分别代表酸、甜、苦、辣与烈酒、柠檬汁、辣椒、咖啡,请一一对应。
师生讨论 我们之所以能从图片看出它所代表的味觉,是因为物体的固有色在我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类似的颜色让我们联想到相关的味道。针对三个游戏,师生共同讨论色彩与心理、色彩与生活的关系,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知识扩展 美的法则 在屏幕上给出讨论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灵活的运用色彩?”学生自由扩展,教师引出美的法则,即色彩的调和与对比。以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放开,讨论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回顾新知、感受生活。体现教学即生活的教学目的。
应用与设 计
结合所有的感觉,感知色彩,快速的利用绘图工具进行创作一幅图画或商标。欣赏与探 究
在屏幕上以动画的形式播放世界著名绘画、设计作品,给学生扩展、启示学生的艺术思维。归纳汇总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色彩心理其实是物体的固有色或固有的性质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所形成的;
2、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运用应求得配色的情趣与人的思想产生共鸣,通过色彩的感情表现而实现色彩的美感。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归纳,实际上是对学生讨论成果的肯定,这种肯定会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有兴趣去了解色彩。灵活的运用色彩。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授课过程中注意音效对其他部分的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游戏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
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教学小结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游戏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以上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第一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第五篇:古诗《 草 》说课稿
古诗《 草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
二、说目标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
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三、说基本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细读体会。同时穿插写字指导。
(四)、创设情境,读背全诗,升华情感。
(五)、课外延伸,小结全诗。
1、开课出示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
2、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
3、细读体会 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
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板书: 离离 枯 荣 尽)“点”在什么上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尽”的定义项是“完”。对于“枯、荣”的字义,我出示表示野草春夏秋冬生长情况的四幅图对学生进行辅助性帮助。
(课件出示:)要求他们想想,“枯、荣”分别应填在哪幅图下?学生如把“枯”填在干枯的野草下,把“荣”填在茂盛的野草下,那么就理解字义了。
如何让学生理解“离离”呢?
我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草图,让学生说说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学生可能回答“很茂盛、绿油油、密密麻麻”等,那么“离离”的意思就解决了。我再请学生说说“离”现在的意思是什么?从而揭示有些词的古今义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离离”,还有“走”。在古代“走”是跑的意思,而现在则是行走的意思。像这样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要求学生课后去找一找。
解决了字义后,我请学生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回忆:串讲诗句时可以变换词序,也可以适当添字,使句子完整连贯。
4、创设回家后的情景,老师分别扮演成学生的妈妈、哥哥、奶奶等,检查背诵。与学生对话过程中,适时的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水平。
5、课外延伸,进行小结。
出示《草》的后四行(幻灯出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告诉学生原诗共有八行诗句,课文节选了前四行,接下去四行诗句请他们课后查资料、查字典、请教师长,自己想办法去弄懂,这是对《草》的后继学习,也是对学生持续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附:随堂练习。
1.填写诗句。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2.连一连
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岁一枯荣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春风吹又生
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野火烧不尽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离离原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