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文《学与问》教学反思
一、以“文脉”为基础,设计教学环节。
课文按“摆出观点——列据析理——总结提升”的结构展开描述,那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围绕课文的结构进行设计,首先让孩子们通过和课文的对话,摆出课文的观点,接着品读文中事例,使观点深入人心,最后在感知内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学生在简洁明快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的带领下,读悟、读说、读写相结合,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使原本可能出现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二、以“写法”为依据,展开细节设计。
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非常典型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说话板块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摆事实,讲道理”的优势,也进一步知道了课文的写作方法。板书的设计也围绕课文的描述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精致。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
新课标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让教师“用”教科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互相合作、自我探究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的思维充满安全感。整节课学生围绕两个大的问题,要么阅读,要么思考,要么交流,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这节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站在导学、助学的位置,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留给了学生,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处处流露出对学生的期待、鼓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身心极大地鼓舞。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篇:学与问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学与问》教学反思
备到这篇课文时,我发现与四年级学过的《谈礼貌》和五年级的《滴水穿石的启示》很相似,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几乎都如出一辙。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课文围绕“勤学好问”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另一个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悟:“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让学生明白“只有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勤学好问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过程中,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答案。于是,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梳理文章的结构上。作者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紧接着举了两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抓住省略号让学生说说哥白尼还可能提哪些问题。并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因为勤学好问而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很显然,学生会说多问,那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去。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课末,我让学生阅读《同步拓展阅读》,寻找与本文相类似结构的文章。很快,学生就找到了。
成功的地方:
1、课前对教材研读的较为深入。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前,我认真地读了好多遍,已经做到熟练背诵。(我想这给我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理解以及评价学生做了很好的准备)
2、从关注教案转而关注学生。以前教案不熟使我无法更好地关注学生,因为想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有时不得不忽视学生的真正所需,无法从促使学生提高的角度去着眼自己的课堂,而这堂课我体会到一种调控课堂的乐趣。我不捧课本,眼睛关注着学生,我能用启发性的语言和评价引导和激励他们去思考,看到有些孩子朗读不佳,我会“停下课来”指导、鼓励他去朗读„„
不足的地方:
1、悬疑不够。这篇文章比较直白,开头我设计了一个导入:同学们,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接着板书:学与问,齐读课题。——这样的导入直接,可似乎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我先板书“学”,进行谈话,接着板书“问”,最后再添上一个“和”字,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可能简单而又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
2、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一个高效的问题应该是先有几个同学举手,过一小会,又有几个同学举手,再等等,举手又多了„„而这节课,可能容量比较大,潜意识里有“抢”的意识,当看到上述情况的“好兆头”时,我已经“等不及”请学生来回答问题,而没有给其他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在教学设计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安排,所以前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第三篇:学与问教学反思
《学与问》教学反思
《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任。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坻。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例如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我想,这篇课文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篇很好的范文。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导总结。学生根据我的指导,分别把课文的五个部分归纳出来,分别是: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学生归纳后,我要求大家看书,然后把课文的五个部分联系课文说说,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说出作者的思路。这样的好处是能统领全局,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也很明白了。
教学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觉到,根据不同的文章定下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初拿到这篇文章,通读一遍,发现与我们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很相似,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几乎都如出一辙。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
第一次备课时,我所做的就是梳理课文。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抓住省略号让学生说说哥白尼还可能提哪些问题。并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因为勤学好问而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我们现在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多问)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在由“能者为师”让学生说说与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备完之后,感觉找不到任何的亮点,就是将文章分析了一边,像我们的常规课堂一样。
课末,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补充有关学与问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然后出示齐读,最后出示陶行知先生的《每事问》和《问到底》,让学生课后读读并理解。
写完教案,与年级组内的老师交流的时候,都感觉这样一篇浅显的课文,我们能不能上出新意,做一点大胆的尝试。我们的初步构想就是将这节课定义为语文实践活动课,那怎样设计才能既让学生活动了起来,又没有脱离了课文。在一次次试教过程和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教案内容。上课的时候没有老师听课,但是我还是按照自己事先的设计进行教学。上完此课,将这次的课堂实践感受总结为几个关键字:
一、创新。没有上过这样的课。这节课将一个个活动渗透到课文之中,给枯燥的议论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新鲜,在试教和上课的过程我都感受到了学生对其的热情高涨。这无疑是一次创新的设计。艺术都需要创新,课堂教学作为艺术的一种,也迫切地需要打破常规,进行创新。
二、不安。会不安是因为没有上过,我们上过太多“循规蹈矩”的课了,对这样的实践有些没有底。我们不清楚学生会怎样提问,会怎样回答,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是很少的,我们对于学生的答案总是能心中有数,但这次的“心中没数”多少使人有些“提心吊胆”,能不能在课堂中机智地处理突发的情况,或者是学生的反应不及我的想象效果又该怎么办,这些想法都使我颇感不安。其实教学也像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总是带有遗憾的,但遗憾未必不美,完美无缺的课总是很少的。放准心态,平静一些,或许呈现出的公开课的效果会更好,我们也会更从容一些。
三、进步。公开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虽没人听讲,但我也收获了进步,得到了成长。创新的设计给我带来的是灵感的撞击,当课文教学遭遇瓶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去思考课文,打破常规去建构课文;团队的合作让我感受着温情,一起交流,一起互动,既是智慧与智慧地碰撞,我们也是一起进步;组内老师的意见让我明白了前进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课堂应该做好充分的预设,但无论怎样生成的过程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是经验和积累的养成。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提醒自己要继续努力,做个机智的老师。
这节课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我觉得我对它的思索不止如此,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索也远远不止如此。
第四篇:学与问 教学反思
《学与问》教学反思
水峪小学
赵慧琴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学生易于掌握。但学生对议论文较少接触,因此,在教学前必须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证明观点(论据)——得出观点。通过这一指点整篇文章的学习思路就清晰呈现了:
1、初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文章为了证明这一论点,列举了两个例子,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和北宋大科学家沈括。从他们身上悟出“只有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中我采用“读-品-悟”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
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勤学好问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
察思考,去获得答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沈括的例子中来,并安排了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学生在自学、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观察思考的重要性。
3、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由于这篇议论文脉络清晰,内容简单,尝试是否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实现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呢?考虑到这一点,课上主要抓住了:在学习知识、探求奥秘的过程中,“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学生从理论上来认识“问”的重要,转变为实践是个重中之重。本教学片段的重点就放在“导行”上。课堂的拓展延伸部分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名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搜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让学生从更多的名人身上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中心理解。再让学生把所获得的收获用书面文字来表达,然后再交流,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引导学生从“知”到“行”的过程。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的越多,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多;问的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越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主人了。同时,教师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时机,互相启发,在讨论中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第五篇:学与问教学反思
学与问教学反思
学与问教学反思1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教学是成功的。还记得,学校曾要求我们课改老师把自己对课改的认识与感受,用一句话来描述。当时,我们调侃的“名言”是“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我们必须每天思考,每天探索,每天革新。在实践中体验酸、甜、苦、辣……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而“快乐”的源泉想必就是以下的原因吧。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以及活动的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地,在游戏中可以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本课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设计摇奖活动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教师教生活中的数学。
“我想,教书育人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怎样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摇奖活动,就是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迫切期待着下一堂数学课的到来。
学与问教学反思2
在教学工作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
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一面自觉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方法、优秀教学方法等,一面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研究,着力点放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上,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提高,各类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目标。对于班级的学困生,给予特殊的关照,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动班上的优等生做学困生们的辅导老师,组成一帮二小组,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困生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教学反思总结。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学与问教学反思3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围绕“勤学好问”这一观点,叙述了“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这篇课文语言直白、简洁,结构清晰、明了,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教学思路的:
一、读题——构想
让学生读题目,想一想:看了这个题目如果你是作者准备怎样告诉大家“学与问”呢?问题引起了学生兴味,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要“学与问”?我们该怎样学,怎么问?向谁问,向谁学?学与问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与问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然后我告诉学生这么多问题,我们该怎样一步一步告诉大家呢?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交流,看看自己的观点和文本的叙述是不是吻合,如果不吻合,你觉得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自觉与文本交流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还学会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结构等,这样对学生理解文本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过程中,自然地将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构想结合起来,找到异同,融会贯通地感悟、评析、甄别、梳理。
二、分享——互辩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写作结构,熟读了课文以后,我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收获,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倾听的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者补充的建议。这样让学生在分享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收获变得更多丰厚、深入,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给予合理的评价、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通过这样的分享交流,学生的`学习成功得到展示并且在分享的过程中有深化、有补充、也有质疑,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交流,大家在这样的收获中,也逐渐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拓展——想象
在学生的交流中,分享中,设计几个训练点,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们的交流中,学生对“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影响比较深刻,我是这样设计的:如果说“问”是金钥匙,铺路石,那么“思考”“学习”就是就是什么呢?学生的表达也都非常形象,有“思考就是一艘劈波斩浪的航船。”“思考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航灯,指引我们前进。”“思考就是推开知识大门的巨手。”“思考就是一座驾起的通往知识海洋的金桥。”“思考就是我们腾飞的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任我们翱翔。”……
通过这样的想象拓展,学生不光认识了“问”的重要,同样也知道了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重要。然后让学生理解“相辅相成”的意思,理解“学”与“问”的联系,就水到渠成了。
学与问教学反思4
经历了《学与问》的教学历程,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是多么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引擎。问题意识相当重要。可惜的`是,充满问题意识的学生好像太少了。(这不能怪学生。)这篇课文论述“学与问”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问”的重要性。课文中举了两位名人的事例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了具体论证。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举两个事例?只举一个行不行?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第一个事例强调了要善于“发现问题”,第二个事例论述的是“解决问题”。学生的答案也较为丰富,但还不能清晰认识两个事例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与问教学反思5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初拿到这篇文章,通读一篇。与我们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很相似,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几乎都如出一辙。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
第一次备课时,我所做的就是梳理了课文。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通过对哥白尼事迹的简介(《天体运行论》、“日心说”),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我们现在要不要多问呢?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对3、4两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备完之后,感觉找不到任何的亮点,就是将文章分析了一边,像我们的常规课堂一样。
写完教案,与范老师及同组的老师交流的时候,都感觉这样一篇浅显的课文,我们能不能上出新意,做一点大胆的尝试。我们的初步构想就是将这节课定义为语文实践活动课,那怎样设计才能既让学生活动了起来,又没有脱离了课文。在一次次试教过程和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教案内容。
将这次的课堂实践感受总结为几个关键字:
一、创新。没有上过这样的课。这节课将一个个活动渗透到课文之中,给枯燥的议论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新鲜,在试教和上课的过程我都感受到了学生对其的热情高涨。这无疑是一次创新的`设计。艺术都需要创新,课堂教学作为艺术的一种,也迫切地需要打破常规,进行创新。
二、不安。会不安是因为没有上过,我们上过太多“循规蹈矩”的课了,对这样的实践有些没有底。从苹果的出示到奇妙的图片再到设计妙计,我们将课堂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我们不清楚学生会怎样提问,会怎样回答,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是很少的,我们对于学生的答案总是能心中有数,但这次的“心中没数”多少使人有些“提心吊胆”,能不能在课堂中机智地处理突发的情况,或者是学生的反应不及我的想象效果又该怎么办,这些想法都使我颇感不安。其实教学也像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总是带有遗憾的,但遗憾未必不美,完美无缺的课总是很少的。放准心态,平静一些,或许呈现出的公开课的效果会更好,我们也会更从容一些。
三、进步。公开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这次公开课中我也收获了进步,得到了成长。创新的设计给我带来的是灵感的撞击,当课文教学遭遇瓶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去思考课文,打破常规去建构课文;专家的指导给我带来了提升,范老师对文章的创新的把握,耐心的指导都让我如沐春风,对如何处理教材有了更高层次地把握;团队的合作让我感受着温情,一起交流,一起互动,既是智慧与智慧地碰撞,我们也是一起进步;大家的点评让我明白了前进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课堂应该做好充分的预设,但无论怎样生成的过程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是经验和积累的养成。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提醒自己要继续努力,做个机智的老师。
这节课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我觉得我对它的思索不止如此,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索也远远不止如此。
学与问教学反思6
本次课是“换物跑与游戏”结合的一节体育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换物接力跑”的练习,学会“换物接力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快速奔跑能力,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顽强、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整个课程设计密度适合于本年段的学生们,更加倾向于他们在“玩中学”的心理。
“为了我们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是引领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专业人士,要是专业人士自己不努力去学习,这“引领”和“帮助”就成为无用的说教。可想而知,这样的“专业人士”不可能成为学校和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是“以体示范”、“以智示范”、“以德示范”。体育教师要通过学习和阅读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我们要面对新课程的实施策略、内容体系、目标要求、设计思路的发展和变化。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养成终身学习良好习惯,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当这节课上完后自己深深的叹了一口闷气,虽然上的不是很理想,起码是用了一番心,能够把一节课完完整整的上完确实不容易。我决心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多想办法,力争把体育课上的更好。
学与问教学反思7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文,对此类课文,学生并不陌生,曾学过《谈礼貌》《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文章。而到了六年级,对于议论文,似乎更重要的不是读懂文章,而是要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更多地结合文体,把握文章的结构章法。龚老师的课上做到了!
亮点一:检测预习作引领
“学程导航”强调“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预习检测亦是如此。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对于读通读顺课文已经没有问题。龚老师的预习检测,抓住了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学习和感悟,让学生写写与“相辅相成”结构一样的'词语;默写一个“瞬息万变”,再写出文中的一个近义词;默写“不懈探求”和“勤学好问”,理解关键字“懈”“好”。 这样的检测既抓住了文本,又帮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这也是引领和导向,学生下次的预习就自然会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亮点二:紧扣文体教语文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龚老师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了学过的说明文,再让学生大声读读课文,说说这种体裁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呢?从而揭示:议论文往往在文章开头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紧接着,龚老师又用设计了学程单让学生找到写“学”与“问”之间关系的句子和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龚老师在每一个要求的后面都有方法提示。在“学程导航”的模式下,教师已从导演退居二线,而学生则成了舞台上的主演。但是不管怎么改,教师的方法提示永远是必要的,能帮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少走弯路,学习更有针对性。
语文课就是最好的作文课。在交流中,龚老师还是紧紧围绕开头结尾和过渡句,教会学生什么叫“首尾呼应”,什么叫“承上启下”。
而这不仅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文脉,更是一次议论文的构段训练。
亮点三:结合事例品语言
尽管是议论文教学,但仍不能丢了语文味儿,静心默读,圈点批注,用咬文嚼字的品味还是需要的。在学习哥白尼的事例时,龚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结合老师补充的资料,哥白尼留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句中能够感受到?在文中圈画出来。指导朗读时,龚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再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
学生在关键词语、标点中,在细节处体会哥白尼的勤学好问,同时养成读书动笔墨的习惯,也学会了思考和捕捉信息。 龚老师的课上亮点还有很多,如:将《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放在课堂上,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学习第一个事例后让学生根据学法自学第二个事例,等等。这一切,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学习。
学与问教学反思8
昨天,是进修学校组织“送教下乡”活动的日子。之前,我就接到了通知要准备上一堂公开课。接到通知,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我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紧张的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虽说公开课也上了不少次,但还是少不了要紧张的。其实,上过后想来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次锻炼啊!我为何不争取这样的机会呢?
“送教下乡”的六年级语文主讲者是来自市九小的郭老师。我们俩都上《学与问》第一课时。虽说课时相同,可教学设计却不一样。这真的是同课异构啊!郭老师设计的第一课时主要以教学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理清课文的思路。而我的设计主要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提出的观点,理清文章脉络,然后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虽说郭老师最后因时间关系没有把理清思路这个环节上完,可从郭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确切地说,这样的教学设计更适用于我们乡村的学生,而我的教学设计却显得底气不足了。郭老师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仅适用于这节课,而且是终生受益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这样的教学指导值得我们乡村的老师学习。乡村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都不牢,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未能养成,导致到了六年级了读错字、写错别字、读书拖腔的现象还是很严重。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从学生读一年级时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这种读书学习的能力,那么到了六年级就不至于这样了。其实追究起来,原因还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接受幼儿教育,知识的获得从一年级开始,起步肯定比市内的学生晚多了;二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存在着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自己事的思想;三是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学生学习拼音比较困难,学完了一年级不会拼音的学生还是有很多,这样导致了认字不多,读书自然不流利了。在中心学校,我带的六(3)班就是从下面学校来的寄宿生。虽说他们比其它的学生基础要好些,可基础不扎实的还有一大把。平时课堂上胆子小,不善表达。说实话有时真为此而大为光火,心里想他们怎么就一言不发呢?反思自己,烦恼他们啊!看着他们这样懂也不回答,无奈中渐渐地没了自信,是老师的失败啊!渐渐地自己仿佛脱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轨道了。课堂上的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好像在这都派不上用场了,除了反思还是反思啊!
上完了这堂课,刚开始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可晚上读了麦词校长的博文《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之后,对比自己,离一堂好课的标准还差得远呢!真惭愧啊!还是努力奔着上好一堂好课的目标奋进吧。希望今后的我有更大的进步。
学与问教学反思9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另一个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悟:“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让学生明白“只有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勤学好问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过程中,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答案。
成功的地方:
1、课前对教材研读的较为深入。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前,我认真地读了好多遍,已经做到熟练背诵。(我想这给我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理解以及评价学生做了很好的准备)
2、从关注教案转而关注学生。以前教案不熟使我无法更好地关注学生,因为想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有时不得不忽视学生的真正所需,无法从促使学生提高的角度去着眼自己的课堂,而这堂课我体会到一种调控课堂的乐趣。我不捧课本,眼睛关注着学生,我能用启发性的语言和评价引导和激励他们去思考,看到有些孩子朗读不佳,我会“停下课来”指导、鼓励他去朗读……
不足的地方:
1、悬疑不够。这篇文章比较直白,开头我设计了一个导入:同学们,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接着板书:学与问,齐读课题。——这样的导入直接,可似乎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我先板书“学”,进行谈话,接着板书“问”,最后再添上一个“和”字,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可能简单而又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
2、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一个高效的问题应该是先有几个同学举手,过一小会,又有几个同学举手,再等等,举手又多了……而这节课,可能容量比较大,潜意识里有“抢”的意识,当看到上述情况的“好兆头”时,我已经“等不及”请学生来回答问题,而没有给其他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在教学设计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安排,所以前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学与问教学反思10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刚拿到这篇文章,通读一遍。与我们学过的《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很相似,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几乎都如出一辙。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
文中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抓住省略号让学生说说哥白尼还可能提哪些问题。并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因为勤学好问而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想结合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通过“我们现在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再由“能者为师”让学生说说与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课末,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补充有关学与问得名言警句,学生交流然后出示齐读,最后出示陶行知先生的《问到底》,让学生课后读读并理解。》教学反思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刚拿到这篇文章,通读一遍。与我们学过的《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很相似,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几乎都如出一辙。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
文中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抓住省略号让学生说说哥白尼还可能提哪些问题。并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因为勤学好问而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想结合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通过“我们现在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再由“能者为师”让学生说说与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课末,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补充有关学与问得名言警句,学生交流然后出示齐读,最后出示陶行知先生的《问到底》,让学生课后读读并理解。
学与问教学反思11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积极互动。在课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学习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目标支配下,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及技巧,虽理性解读了诗歌,但毕竟破坏了诗意。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片面强调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实上也会使学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强调感悟,但不能废弃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结合运用。
学与问教学反思1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一堂计算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认识了除法之后学习除法计算题的开始,是计算方法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会除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1、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后分桃子的故事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在教学例题1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列出算式12÷3=,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通过分析题意,根据总数、每份数和份数的关系很快就写出算式12÷3=)学生借助摆圆片、独立观察、想算理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的想法:怎样计算出12÷3等于几?经过学生的探究思考,汇报了3种结论,最后让学生比较用哪种方法最好,学生选择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点出课题,进行小结。整个教学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三道题联系起来,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创设情境:孙悟空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想苦难挑战的勇气,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
对于书上提出的两个除法问题,这节课是由我直接提出的,如果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使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能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学与问教学反思13
《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循着“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说理文一般顺序和最重要的论证方法,让学生体会说理性文章的特点和说理方法,受到如何说理的启发,这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学会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讨论、辩论、劝说等交际实践中,如何清晰、准确、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交际实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应渗透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观点的方法。
为了上出说理性文章的特色,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以“文脉”为基础,设计教学环节。
课文按“摆出观点——列据析理——总结提升”的结构展开描述,那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围绕课文的结构进行设计,首先让孩子们通过和课文的对话,摆出课文的观点,接着品读文中事例,使观点深入人心,最后在感知内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学生在简洁明快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的带领下,读悟、读说、读写相结合,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使原本可能出现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二、以“写法”为依据,展开细节设计。
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非常典型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说话板块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摆事实,讲道理”的优势,也进一步知道了课文的写作方法。板书的设计也围绕课文的描述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精致。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
新课标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让教师“用”教科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互相合作、自我探究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的思维充满安全感。整节课学生围绕两个大的问题,要么阅读,要么思考,要么交流,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这节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站在导学、助学的位置,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留给了学生,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处处流露出对学生的期待、鼓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身心极大地鼓舞。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与问教学反思14
《学与问》与学生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在文体和结构方面非常相似,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因此本课教学对于内容的理解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我觉得语文教学的两大要点“学习文章写了什么”和“明白文章怎样写的”,本文可以着重从第二个方面入手,就是围绕“文章讲了什么观点,举例什么道理,学与问两者有什么关系”等为明线,通过学生自学,师生对话,来渗透“如何写”说理文的学习,亦即弄清说理文的结构。纵观本文教学过程,在注重言语实践训练方面,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交流。
一、鼓励学生将文本学习和实践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举例说说自己“问”的经验,开始学生出现卡壳现象,后来通过点拨,引导,将学生逐渐带到生活实践中,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表达有“米”可“炊”。在如何学会提问的环节,我和学生置换了角色,精心创设各种情境,提出在什么情境下该去问谁,也就是深入理解“拜能者为师”的道理,调动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再以运用的方式予以表达出来,使文本的学习落实到语言实践中来。在后来的`拓展环节,更是用比较难的开放式辨析题“谈谈对有人说课题应该改为《问的重要性》的看法”来考大家,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文本材料经过逻辑性很强的组织加工。总之,本文的教学时时刻刻都围绕着言语实践进行,没有满足于单纯读读文字材料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并且时刻保持师生的平等对话氛围。
二、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重视写的训练。
本文学习我随时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调整教学,所以没有过多的程式化步骤,仅仅备课时根据教学重难点预设了必须实现的目标,过程则通过师生对话向前推进,所以师生的“听”很重要。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就非常重视“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认真听,才有可能使以下的“说”“读”“写”顺利进行下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开头和课中用书签作为奖品,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渗透了相关资料在书签上,比如书签上写着或贴着学与问的观点、学与问的有关名言、小故事等,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学习完文本之后,我在作业环节安排了“写读后感”这个小练习,练习的小提纲既是对文本的内容概括,也是对结构的梳理,同时也为读后感的内容起到了概括作用,一举三得,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写作成了不再头疼甚至是一件快乐有成就感的事。
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情境下,说理文会有各种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本次教学权当一次积极的探索。
学与问教学反思15
今天的这节语文课上,第六小组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求助的问题,即:问的重要性,他们小组内有土同的答案,请其他的小组的同学帮忙解决。他们的答案一说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一说是“问是打开知识电烫的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提出后,第五小组的同学何文新立即给予了解答,说应该是第二个答案。我接着问:“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可是说不出来,我等了一会,可是还是没有人说。我开始生气了,说:“你们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就没有发表你们各人的意见吗?”等了一会还是没有。现在想起来我自己都感觉这个问题问的没有价值。我在当时是这样回答学生的:“在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问的重要性,更形象。”接着,我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又问学生,谁能仿照这样的句式在写两句?等了一会没有人说,“难道同学们都不会?”我心里这样想着。我没出声,在等待,还是没人说,于是我有点着急了,终于有人回答了。朱冬成说:“问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卜方圆说:“问是攀登知识的高峰。”我觉得不错,我给了他们点修改,:”可以把“通向”改为“抵达”,在“知识”前加上“科学”更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