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奶奶的吸烟纸的情感散文
奶奶抱孙子的年龄是四十三岁。我是她老人家的长孙,很自然,奶奶对我疼爱有加,即使在最艰苦的年月也没有饿着我。我自小就是在奶奶和姥姥两家长大的,奶奶家人口多达十口人,吃饭是个大问题。常常是叔叔姑姑们吃着,奶奶坐在灶窝里看着。奶奶没有什么嗜好,只是爱吸纸烟,就是自己用废纸卷的那种喇叭烟。在我孝敬奶奶的事情中有两件值得一提:一件是帮奶奶纫针,另一件事就是帮她卷纸喇叭烟。
那时农村人家真是穷的厉害,连吸烟的纸都很难找到。平时奶奶吸烟都是找我用过的作业本或者捡到的废报纸,其实这两种纸都不适合卷烟。卷纸烟最好的纸当然是没有写过字的,没有印刷过的干干净净的白纸。但是这种白纸是很贵的,用它卷烟吸简直就是奢侈的享受。我那时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帮助奶奶找到好一点的纸。可是到哪里去找呢?我们连自己演算数学题都要捡树叶子,练习生字都是用尖尖的石头在地上划,白纸是多么宝贵啊!但是,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一年两次的考试中,把老师发的草稿纸省下来,就可以送给奶奶当礼物了。我为了在考试时不用草稿纸,就必须把要计算的题目在心里心算,在嘴里口算;作文时也不要打草稿,打个腹稿就可以往试卷上写了。每次考试,特别是年终考试时,我总是第一个做好试卷,检查完毕后,我也不着急交卷,就在静静地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把草稿纸裁成不大不小的长条,一小沓,一小沓的摞在一起,码的整整齐齐的,十分珍重地放在棉袄里面的贴身口袋里。这个口袋除了几个贵重的分币,就是送给奶奶的卷烟纸了。考完试,我会一路小跑着,直奔奶奶家。当我把带着体温的一沓白白的纸条捧给奶奶时,奶奶总是止不住地夸我孝顺懂事。
童年是那么甜蜜而短暂!转眼我就长大了,奶奶也慢慢地衰老了,因为长年吸烟有了咳喘,但是烟瘾越来越大。所有的人都反对她老人家继续吸烟,只有我一个人支持。我那时在厂里做事,常常有人给我们敬烟,我虽然不吸,但都接受下来了;慢慢地就会积攒好多,等攒够一定数量就带回去送给奶奶吸。别人问我为什么奶奶有咳喘,还要给她烟吸?这不是害她吗?!我说如果奶奶觉得吸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不是痛苦,我就会给她烟吸。有一次,我对奶奶说想吸就吸吧,还能活几年哪!这句乍一听来大不敬的话,在我和奶奶之间却是最真挚的话,奶奶高兴地说,还是我的孙子理解我啊!
再后来,我的工作和婚姻都不如意,奶奶很是挂念。每次回家总是要问这问那的,但是我还是要骗她说很快就会好的,很快就会转运的。在我准备离开家乡决定到外面闯荡前,我带着奶奶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影片的名字是《离开雷锋的日子》;又带奶奶去泰山红门留了一张影,到太庙烧了三柱香。我走后三个月,没有跟家里联系,直到找到工作后才写信告诉家里。
最后,奶奶去世那年,我正在安徽支教。那年秋天,奶奶病危,她老人家自知大去之期不远,念叨着我的名字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很遗憾我没有回去,弟弟只是后来把奶奶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我并说丧事已毕莫要伤心。我当时站在出租房的二楼阳台仰天长号,然后默然无声。
而今,寂寂长夜,每每想起奶奶,便燃起一张洁白的A4打印纸,藉以向天上的奶奶倾诉思念,告诉奶奶:这是最好的白纸,您在天堂里再吸一支手卷的喇叭烟吧!
第二篇:我的奶奶情感散文
奶奶姓唐,讳名开嫦。这个名字在湖南南方的旧中国里普通得像山上随处可见小花,自开自败,凋谢零落在山野的寂静里。只因一位亲友的家中老人几天前也老去,在酒席中识得一位慈祥的嬷嬷,说有位儿时的姑姑跟主家老去的女姥姥同名同姓,嫁去山寨窝一户叫铁锁的家中,再生第五个娃时,月子里染了风寒不幸去世。因她所描述的正是我的奶奶,赶忙应了自己正是她那位儿时姑姑的奶奶的孙子,正是她的后人。想起奶奶的身世的不幸,不争气的眼泪就流出来增添了哀伤的气氛,而这些淡淡的哀伤的气氛,在冬日的寒冷的火炉边,在食丧酒的主题中,总应是相宜的,也算是应景的举动。但这位慈祥的女性的长辈,却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奶奶的生世,捐了许多无辜同情的泪水,两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因为有位消失在时空里飘渺的奶奶而一下子有了很多话,眼泪,和心中涌起许多柔软的,潮湿的,美好的情感,马上变得亲近起来。而这一切显得不可思议的巧合和水到渠成的自然。
一,洞房花烛
奶奶嫁过来的时候,婚礼肯定很热闹,因为几代单传的曾祖父,为这一天等了二十年,因为是独子,家中殷实的他硬是把个儿子当衙内来养。也指望娶得一门好媳妇,让老天开开眼,一起帮帮忙让儿子从吃喝嫖赌中出来缓缓神,从恶梦里苏醒过来晒晒午后的太阳。让老俩口喘一喘几口均匀的气。可是行娘子下轿时,新郎官却不见了,家里派出去打听的人又得知去了赌场。众亲友在后酒席散去,天也渐渐落黑,洞房里响起新娘子凄切的哭声。曾祖父只得和下人亲自去唤,当时爷爷赌得正红眼,不管不顾,回应道:“入什么洞房,不打紧,实在要入,你替我入……”说罢转身对其他人赌钱的人说:“来,来,来,押大赔大,押小陪小,开了喔。”。这句话,成了一个赌徒的名言,也成了家乡几代人拿来育儿的反面素材。我不知道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妇女地位何其低下,更何况摊上这样一位没有责任心的男人,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了。
二,月子里染风寒
在生了三子一女的又一个男孩后的43天,大约是在公历1952年咋暖还寒的春天,奶奶因为在月子里起来舂米出了透汗,伤了元神,染了风寒而一病不起。在五个孩子无数期望中和无数的哀怨里,奶奶听见那些讨吃的小鸡叫得凄切,怕是扰得自己不好上路,用微弱声音暗示吩咐大点懂事的小孩喂一下鸡,听见了鸡幸福的吃食声,头朝右稍稍外斜一摆动,眼朝房子角落里死死地瞧着,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眼没有闭上的人走得心不甘啦,或许是放不下那些觅食的小鸡,偶或是自己身上散落下似小鸡般的小孩会像那些鸡一样鸣叫着内心的一些牵挂。大的十四岁,小的不足两个月,不久也夭折。父亲排名第三,年仅六岁。脚下有一女,约两三岁,在奶奶发丧后,接送别人家抚养。
三,无墓无碑无像片
自打记事起,每年清明节回老家扫墓,就没有奶奶的墓,爷爷在七十四去世时,一家人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奔丧。父亲和他的三兄妹企图在那些树底下和低矮无主的坟包里找出当年母亲的坟包,来寄托表达一些哀思,近半个世纪的昔日,很多村民到处取土烧砖,终因多年没有在坟堆上添土被岁月的风雨洗平,而记忆里不曾有凭空生出许多旧坟不确定而放弃。
奶奶的孩子除了一个夭折外,均已长大成人,那些子孙中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了工人,有的成了先富起来的新时代弄潮儿,在家务农的也是儿孙满堂。没有一个像爷爷那样不成器,成为窝囊废样的人,如果奶奶泉下有知,是否会释怀,慈祥地露出笑脸。
第三篇:描写奶奶的情感散文
“小——猫,小—狗,老—雁鹅”卖面食的推着三轮车一路吆喝,声声震颤着我的心。清明快到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也更强烈了。
白皙的长脸,满是沟壑;深陷的双眼,浑浊刚毅;满头的银丝被拢到脑后,绾成一个小发髻被一枚银簪插住;高大的身躯,佝偻着背;长长的粗布大褂快要盖住膝部,裤脚紧紧扎住,拄着根木棍,挪动着小脚;这就是我的奶奶。奶奶一生没曾照过相片,但她的音容笑貌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奶奶是1995年冬天去世的,享年96岁。
那年学校放寒假之后,我立刻赶回家,可是奶奶已经神智模糊,她已不认识我了--她最疼爱的小孙女!听妈妈说奶奶这个月特别想念我,嘴里不停的念叨我,后来就日夜呼唤我:“俺老孙女呀,你咋不回来啊!”她喊着喊着就泣涕交零。母亲安慰她说:“快放假了,快回来啦!你别喊了,孩子在外好好的,你不能乱哭的。”奶奶会立刻停止叫喊,用宽大的衣襟擦拭着双眼,开始责怪学校,责怪老师。
那段时间奶奶还能吃东西,但是大小便失禁,夜间常喊身体痛,母亲每夜都去看几次。但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你们快来呀!俺妈老了!”妈妈的哭声撕裂了晨曦的宁静。外面漆黑一片,我感到我的心正坠向深渊,那种恐惧感让我至今难忘。
奶奶真的就这样离开我了吗?
那宽大的粗布上衣浸染了奶奶特有的体味,多么温暖、亲切呀。夏天里她总是在衣襟上系着一方家织布,白天可以为我捏鼻涕,晚上为我撵蚊子。漫长的夏夜,因为有奶奶相伴,我感觉过得特别快。她说她叔叔都是留着长辫子,她说解放军怎样打恶霸……奶奶的故事总也说不完,而我最大遗憾就是那时记住的东西太少。
我曾在她的锅灶间发现许多竹筒,里面装着一卷一卷的写有字的纸,那纸晶亮透明,还留有竹木屑的痕迹。奶奶不识字,她说这是爷爷留下的东西。现在想来那应是清朝前后的手抄本了,可惜都遗失了。
奶奶身体好,八十多岁时还带领我们去拾草,铲田埂上的草根,晒干后敲打去泥巴,打成捆,挑回家留在冬天里用。春天挖荠菜,夏天拾地皮。奶奶柱着拐杖,挎着箩筐,带着我们走出村庄。我们这些孩子像风一样在田埂上撒欢,奶奶赶不上时,会双手抱着拐杖,眯着眼睛,微笑着发出一声长叹。
奶奶从不吃肥肉,也从不吃药。有一次生病了,请来医生后,她拒绝服药。众人好劝歹劝,她终于接过了装有药汁的碗,却把熬好的药泼到了柴草上。我想这可能是她能长寿的原因之一。
奶奶性格刚强,自己的事情总是自己做。九十多岁时还自己洗衣服,我们执意要帮助她时,她要么百般推辞,要么千恩万谢,说些自己不如早死的话来责怪自己。奶奶一生共生了九个孩子,可喂养成人的只有五个,其他的都因疾病和灾荒而夭折。这对于青年守寡的奶奶来说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啊!听母亲说奶奶曾趁生孩子的空闲给爷爷烧开水(他在割庄稼),孩子生下来了,水也烧开了。奶奶在头上包块布,就送开水,割麦子去了。这个辛酸的故事让我非常震撼,想想爸爸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那个靠劳力生存的年代,重男轻女是极其正常的现象。听奶奶说那时候产妇生下的若是女孩不是抛尸荒野,就是溺死、捂死。奶奶的五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女孩,我不知道奶奶是否也有过女儿被扼杀的心痛经历。姑姑的婆家较远,每年只来一两次,每次回娘家都会带来许多好吃的。每次姑姑走后,奶奶就将好吃的都分给她的子孙们,每次我得到的最多。在那个温饱的年代里,既好吃,又有神秘感的东西就是“老雁鹅的窝”了。按习俗小孩子是不能吃长辈的“雁鹅”的,每次拿到分来的“鹅蛋”我都龇着牙,一点点地咬下,生怕吃快了不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奶奶看我吃相时笑得最开心,还不忘叮嘱我以后要多听她的话。
可是我老不长记性,总是“忘记”大人交代的家务活。奶奶就一遍一遍地催促,我就嫌她烦人,就要火她,甚至暗地里骂她。有时爸爸回来后她就告我的状,我更是气她,甚至专门跟她做对。奶奶有时就伤心地哭,骂她自己。我就傻傻地立在一旁看,然后就忙着去干活。那时我应该有十来岁了,那段时间,我最让奶奶伤心。现在想来也是最让我悔恨的一段记忆了。
上师范后,我就远离了家,远离了年迈的奶奶。每次省了点零用钱就想买点东西给奶奶尝尝。最想买的是柿饼子,可要五块多钱一斤,我买不起。只能买五角一份的小糕点,还得选了又选,直到手心里的角票都汗湿。奶奶拿到我的礼物后,就会笑眯了眼,责怪我不该浪费。
当年求学的路程只有七十多里,却是那么的悠长,只因那头有奶奶在日思夜念!如今,想您,梦您就在眼前,可我们却相隔阴阳两个世间。
三月的春风,唤醒了大地,吹绿了您的坟头。奶奶,这一抔黄土,一沓纸灰怎能传递我的无尽哀思?奶奶,我想你……
第四篇:纸奶奶的生日作文
纸奶奶的生日 今天是纸奶奶2000岁生日,我发明的纸都来给纸奶奶祝寿。第一个赶来的是音乐纸,她恭恭敬敬地对纸奶奶说:“我学会了一身放音乐、变图像的本领。人们孤单时,就可以在我身上写上他们想听的歌的名字,我就会立刻完整地播放出来,同时,我还会显示出图象给他们看,让他们不觉得孤单。”纸奶奶夸奖说:“我不会放音乐、图象,你克服了这个缺点,有出息!”纸奶奶的话音刚落,不知谁喊了一声:“变色纸来了!”变色纸挤到纸奶奶跟前,开口就说:“奶奶,我能变色。人们要把我变成什么颜色,只用说出是什么颜色,我就立即变成那种色,可省事了。”纸奶奶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奶奶,还有我们超薄防邹纸哩!”不知什么时候,超薄防邹纸也来了,他抢着自我介绍:“我就是超薄防邹纸,人们把我折叠起来带到某个地方又把我打开,我照样身上没有折的痕迹。”纸奶奶真激动。吸复纸真有意思,他怕纸奶奶认不出自己,特地挤到前边,大声喊:“我是吸复纸,用我做作业,写错了字,只需用手轻轻一抹就不在了,手上也不会弄脏。如果要打印文章,把我压在作业本上,过一分钟拿下来,整篇文章就全部复印下来了,字也很像从电脑里打印出来一样。”多功能贴身纸性情温和,她最后慢条斯理地说:“人们用我做衣服,夏天凉快,寒冬暖和。如果穿破了,便把我折起来放到水里,我会马上溶解成一些鱼食,可以供给鱼吃。
第五篇:奶奶的年的情感散文
流年似水,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从眼前溜过,还没等你来得及细细欣赏一路的美景。年就来到了,年味越来越浓,大街上到处是喜气洋洋的人们,手上提着满满的年货。那急切回家的心情溢于言表。而此刻我的心有着刺痛的感觉,我想起了我的奶奶,过年了,奶奶你不在了。再也没有人在我耳边,用特有的孝感音说:“小琼,快回来,好多好吃的等你撒。”而我总会回应奶奶:“奶奶,要留好多好多给我吃撒。”
印象中的奶奶端庄秀丽,高高的鼻子,眼睛明亮清澈,丝毫不显浑浊。奶奶虽然已到暮年,依然神采飞扬,从来没有沮丧过。岁月的痕迹使奶奶白皙的脸上留下了许多皱纹,但在嘴角那一抹淡淡的微笑让奶奶显得那么温婉。奶奶的衣着总会有一丝淡淡的香皂味,干净,不花哨。奶奶跟我们住了几十年,湖北家乡的口音硬是没改变,她喜欢搂着我说:“小琼,如果当初没有奶奶,就没有你撒。”
后来,我从父亲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知道了奶奶为什么一直把我当宝贝一样捧着,因为真的没有奶奶就没有今天的我。我出生的时候,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雨,狂风暴雨从天上倾盆而下。因为我是早产,天生发育不全,在保温箱一直呆了五天。母亲天天泪流不止,父亲愁眉不展。父亲说,当时从窗口看着小小羸弱的我躺在保温箱里,心都绞痛起来,恨不得可以代我受过。而一向坚强的母亲脆弱得让父亲心疼,每天茶饭不思,就守在保温外面。再加上医生说了我的情形不乐观。可以说父母亲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又过了两天,母亲已经瘦了一大圈,憔悴不堪的父亲每天奔波在医院和家里,煮好饭菜拿来给母亲。父亲说,真的很怕母亲会顶不住。当时都决定想放弃我了,但母亲死活不答应。就在这时,我的奶奶风风火火地从湖北孝感老家来了,到后来才知道,奶奶看到父亲一直没有给老家报喜,料到出了什么事,就不管不顾地直接来了。在医院,听到父亲的诉说,奶奶给了父亲一顿训斥。奶奶搂着母亲斩钉截铁地说无论如何要保住我的小命,天塌下来有我撒。老天有眼,就在那天,雨停了,雨过天晴,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撒遍大地。而我,度过了危险期。当医生宣布这个好消息时,母亲倒在父亲怀里放声大哭。奶奶在一旁眉开眼笑,不断地说:“老天有眼撒,老天有眼撒。”我转危为安后,母亲奶水不够,那时候的奶粉是稀罕物,十分难买。这时,奶奶从孝感老家带来的“滑鱼”起到了重要作用。奶奶天天熬“滑鱼”汤给我喝,哪怕我那么小,只能喝一点点。我日后对“滑鱼”有着浓浓情意就来自奶奶,那是她老人家的爱啊。这份爱,注定了“滑鱼”与我今生有着不解的情缘。
奶奶在我们家住下来了,这一住就住了几十年。她舍不得我,在奶奶的精心照料下,我一天天长大。等我懂事后,奶奶就成了我避风的港湾。用奶奶的话说,没有人可以大声对我说一句话,我是她的。母亲只能说奶奶把我宠坏了。我最感兴趣的是每到过年,看奶奶制作“滑鱼”。奶奶说,按照孝感老家的习俗,每年“腊八节”前后,勤快的孝感人就开始了最拿手的“腊货”制作。比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还有打豆腐、烫豆丝、打糍粑。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到那时,这些精心制作的年货,就会用来款待亲人和远方的客人。奶奶告诉我,“滑鱼”是孝感最出名的特色,只有孝感才会有。
每年奶奶制作“滑鱼”,我都会前前后后跟着。那过程是非常吸引我的,首先,奶奶买回几条肥鳙鱼,杀鱼把内脏去掉洗干净,把鱼头、鱼肉和鱼骨仔细分开。接着用非常锋利的菜刀刮取鱼脊两边最嫩的鱼肉。只有刀够锋利,才可以刮得出颗粒状的鱼肉,而且还会细嫩软滑。然后用生粉和鱼肉按2:1的比例掺和在一起,加上盐。放在一个大盆中,按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一直到生粉和鱼肉充分融合在一起。还要加上几个鸡蛋,这样,可以使味道鲜美——还可以防止炸好的“滑鱼”粘连。最后是将放在一边的鱼头、鱼骨和鱼尾剁成小块,加到大盆里搅拌均匀。一切准备完毕,重要的时刻到了。奶奶在大锅里倒上香喷喷的花生油,等烧热后,奶奶用一把长长的勺子,一勺接一勺地把大盆里的鱼糊放到锅里。等它炸成金黄色,就捞起来放到一边。等沥干了油,冷却后,再用棉线穿成一串串,挂到干燥通风处!奶奶所有的动作做得那么自然,如行云流水,不急不缓,淡定而从容,我在一边看得入了迷。当然,每年到这时,隔壁的小伙伴们最喜欢和我在一起,因为奶奶会每个小朋友送上几串。看着他们欢呼地提着“滑鱼”回家,奶奶会开心地说:“好吃再来拿撒。”而我早就期盼着晚饭的时刻到来。奶奶烹调的“滑鱼”是最美味的。先烧热油,放葱和姜炝锅。然后放清水和“滑鱼”一起熬,再加上几根嫩生生的大蒜和香菜。一锅浓香四溢、味道鲜美,鱼肉嫩滑的“滑鱼”做好了。一上桌,我会先勺一碗给奶奶,然后是母亲,再到父亲,最后是我的,趁着热,我喝得和吃得唇齿留香。母亲是斯文地轻啜一口,笑着说:“慢点吃,奶奶做了好多呢,还有腊肉,腊鱼和腊鸡,这年啊,是你奶奶的年,是我们有口福的年。”母亲话音刚落,一屋子的笑声弥漫开来,温馨暖人。
吃了晚饭,就是听奶奶讲故事了。这故事年年讲,但我总听不厌。奶奶说,孝感是中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是中国孝文化之乡。它出名是因为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的传说。相传董永早年丧母,后因天灾带着父亲从山东辗转来到丹阳(现在的孝感)。董永当佣人善养父亲。没过多久,他父亲就生病不思饮食。孝顺的董永急在心里,他下河捕得几条鱼,想做成鱼茸让父亲增加营养。他将鱼肉剁细,加上盐、小豆粉拌成糊。再把鱼头、鱼皮、鱼骨一起剁成块拌在起。然后炸成松泡的半成品,加入清水一起熬。吃的时候加上青菜佐料。这样,这道鱼菜鲜香味美,爽滑可口,董永的父亲吃得很开胃。这事在民间盛传开来,流传到现在,这道菜已经成为孝感别具特色的“孝感滑鱼”。
母亲说得对,这年,是我们家有口福的年。每到年关,奶奶会精神百倍地准备着做腊货,每次看着奶奶乐此不疲地忙碌着,我都跟在身边。奶奶不让我帮手,父亲和母亲也只能帮着杀鸡和杀鸭。奶奶做腊货,从不假手于人,我知道,奶奶相信只有她能做到最好,能让我们家吃上最好,最美味的家乡特产。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每隔一年回孝感老家一次。家里的叔伯兄弟,每次都会盛情款待,回来的时候,车子都放满了亲人送的年货。如果哪年不回孝感老家过年,奶奶必定会亲自动手做“腊货”。
而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一刀刀割走了奶奶的健壮。五年前,奶奶大病一场,好容易恢复了健康,就到了年底。奶奶嚷着要做“腊货”,父亲怎么也不同意,说现在什么都有卖了,不需要这么辛苦了。现在吃什么会没有,奶奶不高兴了,直嚷着父亲不孝顺。这让父亲哭笑不得,最后是母亲一语点醒了父亲。奶奶老了,但一直惦念的是为儿子和家人做点什么。如果不让奶奶做,她会认为我们不再需要她了,那么奶奶就会难过的,那就得不偿失了。母亲说,不要以为不给老人增添一点负担,不让老人为我们操心一点,费点心思是对她好。那样老人会以为我们不再重视她,不需要她了。于是,我的奶奶又开始忙碌了,是开心地忙碌着。父亲和母亲就在一边,随时准备帮忙。我们的年,是名副其实的奶奶的年,这么说一点不为过。有奶奶的日子里,是最温馨美好的。
可美好的日子到去年就停止了,我亲爱的奶奶在春天离我们而去,那天细雨绵绵。我握着奶奶逐渐冰冷的手,泪水止不住地狂流。我亲爱的奶奶,我一生中最亲爱的亲人之一。陪着我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华年。见证了我初生、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成长。奶奶是我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奶奶的离去让我痛彻心扉,奶奶,你是我永远最亲的亲人……
夜深了,远处传来炮声阵阵,不绝于耳。使原本清冷孤寂的夜晚热闹起来。而我对奶奶的思念更浓了。奶奶慈祥的笑容,奶奶在厨房快乐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绝美鲜香,有了岁月的味道的浓情“滑鱼”汤。奶奶,没有了你的日子,我要如何让自己融入这过年的气氛中去呢?泪,又一次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