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教学反思对一堂课的重要性[范文]
一堂好课,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还要做好课后反思。上完一节课后,必须要把不懂的不顺的不对的教学任务进行很好的反思与总结,然后慢慢总结归纳,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习惯后,会让自己上课的水平以及上课的顺畅度越来越提高,从而更加完善课堂,完善自己。
一节立定跳远课上完后发现了很多问题,首先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属于水平二的阶段,对于一二年级的初步认识有不一样的成长。他们在肢体跟头脑都有很多的发展,所以在教学巩固的过程中更应该细致,要求提高。在上课之前我创设了很多需要完成的练习与游戏,对于上课教学也进行了更多的反思与总结。在教学中,不仅要分步骤把每一步做完整,更要检查出学生大体的难点,从而解决难点。上完这节三年级的立定跳远课后,我反思更多,在一二年级的水平段在教学时,老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肢体语言去表达,而三年级后不仅能够很好的把每一个步骤教清楚,特别是在解决重难点的时候制定出相对应的方案。让学生更加的了解,学习到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比如说在学习动作的时候,我更加形象的将跳远的动作分解为“高人”变“矮人”,高人:就是两脚自然开立,上体直立,两腿直立,两臂上举。而矮人:两脚变成自然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那么你想变成超人的话,就会有一个从高人变成矮人的过程,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去学习这个动作,而很好的模仿这个动作。所有这一堂课下来,我发现教学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一节课我就越来越发现,在上课前一定要好好的设计一堂课,把课的每一步骤都做好记录,做好反思。清晰的认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自己存在的缺陷,从而更加完善自己完善课堂。
第二篇:一堂课的教学反思
周三,自己在全校展示了一堂准备许久的精品课,从教态、语言、教学环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已算“完美”了,在别的班试讲了两次,效果都很好。可是真正在自己班、在各位听课老师面前讲起来表现出的效果却是另一回事,因为——学生是富有生命力的、活动的、自己所无法控制的。
听课的老师有十六七个,再加上十几个进课堂的家长,满满一屋子人,心里想着:面对这么多听课的大人孩子们肯定很乖的吧。没想到的是,他们反而更加活跃甚至有点放肆,简直就是人来疯啊。课前预设了很多孩子们的各种反应,可是那堂课却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预设。
也怪自己反应不够灵活,孩子已经那么活跃了,就该随机应变地变换种授课方法压一压孩子们的超兴奋状态,可是,有点懵的自己加上应变能力不高,使课堂脱离了自己能掌控的轨道,反思!
非常感谢我们组各位老师和郭校长的指导。蕾蕾老师帮我设计了随堂练习,小猴子和桃子画的真是逼真;张晶老师给我指出了自己开始时课堂设计漏掉的一部分知识内容;郭校长一直以来在听课过程中手把手教我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吕老师、张老师也都对自己的课件和讲课过程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真的是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力帮助和指导。
但是,从上课效果来看,感觉有些辜负大家了,课堂掌控能力欠缺、关注学生方面有些差,以后还得好好学习。
第三篇:论阅读教学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论阅读教学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摘 要:阅读教学应当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行为方式做出恰当而具体的评价,进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以思促悟,自能通解,积极主动改变自己的阅读模式,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 反思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2-01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反思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回顾”。作为一名忠实执行新课标的中学语文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研究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如何在新课标下的学生阅读方式的探讨,是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学生所作出的行为方式做出恰当具体的评价,在通过问题的探究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勤于反思,敢于反思善于反思,大大促进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增强阅读的效能。抓住阅读方式转变的根
何谓转变阅读方式,就是不能简单地以专家或者教师的理解作为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来阅读的方式。阅读当属学生“不待教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阅读活动。这“你待教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要掩藏在阅读的背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面面俱到的反系讲解、没有思考价值的连环设问、少数尖子生“垄断”课堂、表面上的气氛活跃,害怕教不会学生,其实,学生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绝大部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不断“领悟”出来的,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造成了阅读教学效能的少慢差费,事倍功半。“阅读”的转变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能大力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因为,阅读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了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变少数学生发言表演为人人自觉参与自主学习。阅读反思是阅读方式转变的要领
传统的阅读方式的教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总是装在教师的心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去完成一篇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学生得到的是教师制作的劳动成果,一旦离开教师,学生的阅读恐怕就得无米之炊。
“阅读”则是学生在教师是提示和指点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实行阅读理解的自信悟,从而掌握一定的学法,而在自我劳动实践中悟出的结论、学到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则是最为管用的,切将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阅读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一味的讲和问,而是引导学生多阅读,知道学生读好书,学生不应该是一味地听和答,而是要多读勤思,熟读精思。
阅读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训练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训练阅读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沟通让学生走得更远
阅读教学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在掌握关键性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学法,主动地把握理解的契同。学法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科学注重渗透,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学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自然领悟并牢固掌握。
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自主选择名篇、名段、名句赏析,给学生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广阔天地适合高中生课内课外阅读的名篇、名段、名句无疑是很多的,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多方搜集,精挑细选出名篇佳句来给学生赏阅,最好能配合课文使用,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受益。如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鲁迅的《拿来主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基的《卖柑者言》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真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反思阅读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过程,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源头活水。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方式的过程,不断拓展自身的阅读体验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促进自己对阅读方式的理解和探讨,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习惯,这将能使自己的成长更迅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2]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第四篇:第一堂课的重要性
新教师怎样上好第一堂课
新接手一个班,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老师的第一堂课当然与见面相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中的奥妙,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在上第一节课前,老师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假如你有一张叫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
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下面是进入课堂后的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的亮相。这个开场白,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三是,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四是,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
要做到情绪饱满,文才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搞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语言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
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语气要温和,不要生硬,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要死板。
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师生的第一次交谈
——听华应龙老师说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新的学期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作为老师应该如何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呢?这也许是每一个教师开学前一直在脑海里思索的问题吧!
华应龙老师就给我们上了这么生动的一课。他说:“第一节课,师生初次见面,微笑非常重要。”教师要注重首应效益,即注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要摆出自己的优点。如微笑之后,问问孩子们:“看到我站在这里,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这时孩子们肯定是无拘无束的提问着、审视着你。这时教师要如实回答,微笑以对。学生熟悉老师之后,该轮到老师认识孩子们了,“点名”是最普遍的方法。华老师采用“衍名”的点名方法,这样即可以有利于老师认识孩子,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自我介绍,在老师猜测错误的时候,孩子们会很详细的进行自我介绍,这样想不记住他都不行,同时也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再次是学生给老师提希望,这个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尽情地说,如对老师有什么要求,对作业地希望等等,老师答应的事情今后一定要做到,切不可开空头支票。最后由老师提自己对学生的希望:
1、课上好好想。上课时,要求孩子是主动的,好好想就能好好听。
2、作业好好做。刚开学要求可以说是很高很高,也可以说是很低很低,只要求学生把等号(=)写好,这是根据心理学中的“进行效应”设定的,刚开学,要求把等号画成8cm,一个月之后改成5cm,再以后,就不用尺子了,也不用做硬性规定,只要把两条线对齐就行了。
3、课后好好玩。孩子小,爱玩是天性,要想学习好,玩好也是前提,而且要玩出花样。
4、考试好好考。要求很简单,只要将会做的题做对就足够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生命,激扬潜能,引导学生去展现自己生命的力量。华老师说的好:“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千百度地去寻,怎么会有那份蓦然回首地惊喜与回味呢?
教师最关键的第一堂课》读后感
作为校本培训内容之一,阅读《教师最关键的第一堂课》给我的教学生活增添了点睛一笔。我在教师生涯已数年,借着前辈的经验来反思这些年来各类型的第一堂课,体味上好第一堂课的分量。
可能所有的准老师们都会想象自己的第一堂课是什么样,很期待,也很惶恐。我也无数次的想象过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会是怎么样,但是心里的困惑和紧张总是多过信心。读完《教师最关键的第一堂课》这本书后,对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第一堂公开课、第一堂观摩课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想记录下来,当作是自己走向讲台路上的一次“成长日志”。
《教师最关键的第一堂课》是赵国忠编著,作者赵国忠先后编著了很多本关于著名教师、校长成长故事的一系列丛书。这本《教师最关键的第一堂课》就是“优秀教师成功经验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一本。
本书分为三个主要篇章: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优秀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公开课、名师如何上好第一堂精品观摩课。每一篇章又分为三个部分:理论、优秀教师教学心得、典型案例。不同的部分呈现“第一堂课”不同的方面。
本书我采用了精读和泛读结合的方法,精读了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和十三个典型案例,其余部分是泛读的,也记录一些收获。首先,我摘抄了书上的几句“名言”: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堂吸引力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
课堂是艺术的天堂,这一园地应该是百花齐放。一个教室,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一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的“蜜”。——魏书生 接下来的第一部分“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开篇于永正老师说:“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半数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用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那么你就成功了。”这段话基本上说出来上好第一堂课的几个要点。理论部分分析第一堂课常见的问题有:急躁心理、紧张心理、自达心理、自卑心理、重视程度不够、一进课堂就讲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书里提供了一些参考策略:
1.备好课,包括备好教案、备好学生、备好自己、课要熟; 2.讲好课,包括教师形象、富有激情、抓闪光点、活而不乱;
3.收好尾,包括以身作则、及时倾听、做好教学反思。其中,让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备好自己、活而不乱两点。备好自己不光是要求新老师在上课之前调整好心理状态、考虑好自己的仪容仪表,还要求新老师要在走上讲台之前就给自己“充好电”——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锻炼好自己的应变能力、专业技能也要过关。这个“充电”的过程,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完善自己的方面!初看时我不解什么是活而不乱,看完才明白活而不乱是说课堂气氛要活跃,但不能没有规矩,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如,老师一开口讲话,全班必须立刻安静下来,不允许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的现象出现。老师不要因为违纪的人少不影响上课就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格要求。第一堂课要严,堂堂课要严,这对于建立一个老师的威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这一部分有二十位优秀老师总结的第一堂课的心得,我摘抄了我认为不错的几点:第一印象很重要(仪容仪表、情绪态度、业务水平),发挥自己的特长,给自己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建立学好课程的自信心;与学生一起商讨、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上课时设置的疑问难度要适中;对学生用语也要注意礼貌;语速适中,声音洪亮;板书简明扼要,知识结构严密,切忌随意,板书也是调节课堂节奏环节自己紧张情绪的一个好方法;减少无意识语言、动作;自信大方;预想学生回答等课堂情境。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很多的典型案例,“新老师的第一堂课”中的典型案例二,我很欣赏。背景是一位丁姓的老师,新到一个学校,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学期准备的第一堂课。分成三个乐章,第一乐章“自我写真”,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开场,拉近了跟学生的距离,还说自己对学生有“偏见”,他解释说:“我对学生的偏见不看你的性别、籍贯、相貌、家庭经济状况,不看你已有的数学成绩,而是看你是否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待人是否礼貌,是否乐于助人,学习是否努力。”用这样的形式渗透了品德教育,在自我介绍的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教育。第二乐章“生活数学”,丁老师把生活中有关数学的常识变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并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拿起数学书说:“答案都在这 里。”“体育锻炼是为了锻炼身体,学习数学是为了训练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体操教练啦!”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激起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也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来比喻自己是体操教练,贴切且幽默。第三乐章“趣味数学”,丁老师精选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很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果按照思维定势去做就会出错,这样的问题也很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整堂课丁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
另外很好的两则课例是“如何上好第一堂精品观摩课”的典型案例,一个是著名特级教师李烈的经典课堂《两位数乘两位数》精彩教学赏析,另一个则是更为经典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经典课堂《秋天的怀念》精彩教学赏析。读这两则课例时,我一直被两位老师迸发出的教育智慧感动震撼着,让我觉得他们就是为教育而生的大师,每一次对学生的引导都是那么到位且深刻,每一次鼓励的语言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每一次创设出的情景都是那么富有生命力。李烈老师上的这堂数学课,充分的践行了她在学生学习活动时“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的思想,她那“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 也贯穿了整堂课。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那堂课里,生命在熠熠发光,那不是一堂课那是一首对生命最美的赞歌。“好好儿活”几个字让窦老师将生命的力量展开在学生和所有人面前。在读这篇课例时,我的眼泪几度涌出,感受到母爱的圣洁、生命的伟大的同时,更被窦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感动。
此刻,我也更深刻的体会到魏书生老师说的“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在欣赏大师们的经典课例时,让我们想要去追求更高的教育理想,想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小学数学教师。
除此之外,我就书中名师关于观摩课教学心得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1、如何教出语言课的真正味道,怎样才能把课教实在呢?
文中提到首先要明确教会学生什么,再次 把课教实在,更关键的是要明确教与学的地位与作用。作者从语文学科角度,从观摩课的高要求谈到了质的基础要求。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英语学科的教学与语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是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教学目标是否实在、具体,关系到学生有无实际收获。教学目标也起着定向、激励、调控的重要作用。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要的一步骤就是抓好备课环节。知识沉淀无疑是基础前提。师者知在先,储备越丰富,指导学生学起来才能游刃有余。但备课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备理念、备教艺、备教法。只有具备高超的教艺,积储丰富的教法、学法,力求达到“词源笔下三千版,武库胸中十万兵”的境界,才能面对实际的学生而调整,随机应变。
2、“教活”与“活教”
3(1)教材处理活。教材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中介,能否正确把握并灵活运用不同教材,是课堂能否“活”起来的前提条件。在教学第十年来体会这句话,我看到了更多的实践意义。新教师初期大多或者照搬课本、教参;或者直接跟着自己的感觉教,相对属于无意识的直觉行为,有些甚至会随性而为。其本身并非工作散漫、藐视教学,而是还没有接触到系统严谨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原则,这正是我们在新教师培训环节的漏洞之处。于是年轻的新教师在头五年中蜿蜒摸索,只能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边做边体悟:原来教书既不是可以随心所欲,也不是照着前辈本来就该如此,而是系统有规律、严谨却又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完全可以具备个性化的教学特点。我也从某些重点中学里个别一年教龄的教师转正课中看到了她们理论与实践飞速的进步,更羡慕她们在那些优秀指导老师的悉心要求下,直接明白了自己接下来在英语教育和教学中的角色和自我专业化发展要求。
(2)学生调动活。看一堂课上得活不活,关键看学生,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怎样才能使学生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心理,充分了解他们学习英语的苦与乐,触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奋点。因为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忘我的投入,与教师进行融合的配合。
(3)灵活发挥施教者的优势。教师作为教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去启发、诱导、点拨,充分调动起受教育者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施教特点,扬长避短,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备课不但要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自己,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设计教法、把课教活。
3、教出一堂真正美的课
笔者老师认为语文课应是美的,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充分感受美的味道。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体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实”、“活”、“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包涵、和谐一体的。借鉴汉语语文教学的高境界,英语教师尝试在完成语言知识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意识地上实、上活、上美,发掘出每位老师的个性课堂,上出英语课的味道,有效提高观摩课的实践意义,真正实现提高教师专业化成熟度。
看完这本《教师最关键的第一堂课》后,我觉得不像我想的那样是教新老师怎么去上好最初的那几节课的,而是站在一个教师成长的角度给我们的建议。
有老师跟我说,现在一门课上下来,学生的到课情况可以用两个指数变化规律来描述:第一堂课学生人数最多,然后就呈指数下降,中间到谷点,然后期末几次课,学生人数又呈指数上升。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倒也大致把学生到课率的情况概括出来。那就是第一次课到课的学生最多,以后可能会慢慢少下去,到临考试前,人又会多起来。由于理工科的课程相对于文史艺术类的课程来讲,本来就缺乏人文色彩和趣味性,加上一些课程相对难懂难学,如果老师也照本宣读或者干巴巴地讲课,学生到课率不高也就十分正常。我观察过这个现象,第一堂课时有一部分学生是来探底的,如果这门课对他的胃口,老师上课的质量不错,他们还会继续来听课,如果老师上得不怎么样,或者他们觉得这门课听不懂没兴趣,接下来可能就不来听课了。或者三天打鱼两天嗮网,高兴时来几次,不高兴就自己闭门造车或者上网云游四方去了。? ??其实,学生到课率的高低同教师上课质量好坏关系密切,从某个角度来讲到课率也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晴雨表。在大学的课堂上,第一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就差不多被学生摸透了。等一门课上完,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性格个性,他的修为底蕴和教学风格,还有他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的一些老师还有的话)就统统曝露无遗。因此,要提高学生到课率,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是一个的重要环节。如果老师的课上得不好,那就别怪学生不来听课。如果课上得不错,甚至精彩,学生到课率还不高,那倒是可以从学生那边或别的地方找找原因。? ??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一旦站在这个舞台上,教师的台词,教师的表现,教师的上课内容应该都是需要进行精心至少是认真准备的。尤其是第一堂课,是我们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课程特点并初次与学生接触沟通,向学生展现自己的重要演出。如果老师的第一次演出精彩到位,以后继续努力,你的观众自然不会减少。如果你的表现平平,或者在学生的眼里并不怎样的,以后观众不捧场也是正常的事。就像我们不愿意看那些蹩脚的没有水平的演出,或者不高兴听那些满嘴空话的领导在大会上长篇大论胡说八道一样。? ?这几年我给学生上微机原理课。对学生来说,微机原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既有硬件又有软件内容,涉及微处理器内部结构,外部电路扩展以及汇编程序设计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内容又繁杂。虽然没有难懂冷涩的数学推导和深奥抽象的物理概念,但是同大多数理工科课程一样,书中那些复杂的电路结构,抽象的存储器地址映射及功能划区,繁琐众多的控制字,冷漠难记的汇编程序等等,如果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清楚的叙述,学生就感到难学难懂。但是,你仅仅把这些繁杂的内容和知识点讲解清楚,也不一定能够吸引学生。要想把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到精品课的程度,使学生听起来既有兴趣又能够通俗易懂,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对课程内容润色,添加各种有情趣的,结合课程内容的课堂花絮
第五篇:开学第一堂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孩子即将接触英语,对英语存在好奇感,新鲜感以及陌生感。为了减少家长和孩子的疑惑,我在进班前一天,发了一份日志到四个班的班级群里。跟家长和孩子们介绍新教材,如何学习英语,提出了学习要求,布置了课前准备工作。
所以,当我走进每个班的第一堂课,孩子们都整整齐齐地坐好并将自己的姓名牌竖立在课桌上。我在第一堂课设定了三个目标:
1、自我介绍,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打招呼。
2、提出课堂要求,让学生学会课堂基本指令。
3、3、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作用。
第一节课,处理的较好的地方:
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个人资料,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以及说再见。从现在收到的效果来看,基本上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项,即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打招呼和说再见。下课后,学生饶有兴致地和我说:Hello!/Hi!Goodbye./Bye.忽略的地方:
在让学生交流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一环节,很多孩子只限于表达出到国外可以和外国人交流这一类的作用。其时,我应该事先了解一下班上的孩子是否有游学或平时运用英语的经历,让个别同学举例说明自己的经历,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英语,这种方式应该更能激发孩子对英语这门新学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