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毕业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50分)
1、看拼音写汉字,并完成下列题目。(5分)
kuí wú chén āi qiào 陡()俊()
()()
上面所填汉字中,属整体认读的字有(),音节需要用隔音符号分隔的用“ ’”标出。
2、按要求填空。(3分)
“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秉烛夜游”的“秉”字是___________的意思。“幽”字是____结构,共有____画。第8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_。
3、选字组词(3分)
翠、脆、萃、粹、悴、瘁
()弱()绿 憔()纯()鞠躬尽()出类拔()
4、在下面括号中填上“看”的近义词(不重复)(3分)
仰()俯()远()()视()一眼()目
5、填成语(4分)
①()然大悟()然起敬()然无存()然无恙
②无()无()无()无()一()不()一()不()
6、选择题。(8分)
(1)、成语中含三的,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面按多与少分类正确的是:()
1一日三秋 2三番五次 3三言两语 4三思而行 5三瓦两舍
A、235 /14 B、234 / 15 C、124 /35 D、251/ 3
4(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居乐业 盛气凌人 兴国安帮
B、喜出望外 完美无缺 丰攻伟绩
C、坐井观天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3)、下列词语所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一个词是()。
A、龙争虎斗 B:百花争艳 C:骄阳似火 D:兔死狐悲
(4)、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诗中“开封”不是地名,而是指“把封好的信拆开”。()
(2)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如藏族的“藏戏”,安徽的“豫剧”等。()
(3)、“J、K、L、M、N”是按音序排的。()
(4)、“一张桌子,一位老师,一匹马车”这三个词语中的量词都用得对。()
(5)、在“难解难分”、“号称”两个词中,每个字都是多音字。()
9、按要求做题。
(1)那翠绿的的叶片和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束。(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对小红说:“明天,我请你去公园玩。”(2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
“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突出,人们常用 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的分量重。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紧跟而上,建设祖国需要我们一代代人。
(6)、写出下面古诗加点字或者成语的主要人物。(4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初出茅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负荆请罪()
10、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东游指()。这句话选自《 》,从中你感受到孔子是一个()的人。读了这篇文章,你会联想到孔子说过的这句话()。
(2)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是______(谁)对_____(谁)的评价。从这一评价中,你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碑荟萃》一课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位历史上的书法家。
11、根据语境填上恰当的古诗句。(4分)
你的好朋友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要转学去很远的地方,依依惜别之际,他担心彼此之间的友谊因为相距太远会淡忘,你会这样安慰他,他又担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很难再遇到像你一样的朋友,你会这样劝他,他有感于你送别的真情,情不自禁地感叹。
要毕业了,想把 这句诗送给老师,正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今天你的优秀。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22分)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果实累累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承诺()慈爱()乞求()
3、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1分)
4、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之间。(1分)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5、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地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2分)
6、依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把下面的话写具体。(3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7、结合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1)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帝没有满足农夫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五十年里,农夫一直在祈祷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划出。(2分)
9、读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一个令人________ 的时刻
要示:
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心情的词,如忧伤、悲愤、高兴等。
2、文笔流畅,内容生动,情节感人。
3、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4、500字左右。
附加题(20分)
1、根据要求写诗句。(4分)
①“日”字在古诗中当“太阳”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字在古诗中当“阳光”的意思讲的___________ ____
③“日”字在古诗中当“天”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字在古诗中当“时候”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不同的标点,使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3分)
①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补充句子。(5分)
(1)A是一座金字塔,C是未满的月牙儿,D是一把竖琴,O是_________,F是_________
(2)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医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幸福是什么?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桶(8分)
①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②前者一上路_______________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③后者蹦蹦跳跳,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④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一只盛着酒 盛:______ ②哗众取宠 宠: ________
2.第④句中有两个词①“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②“后者”是指 _______________。
3.依次在文中两条横线上填入形容词,恰当的是()
A冷静 胡闹 B冷静 吵闹 C沉静 胡闹 D沉静 吵闹
5.用“‖”给全文划分层次。
6.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①盛着酒的桶:________________②空无所有的桶: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辽宁省阜新市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满分100答题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下面带点的词语正确的读音是()
(1)兴高采烈(xīng)(2)情不自禁(jìng)
(3)天衣无缝(fēng)(4)工艺精湛(zhàn)
2、下面的词语中一组有错字的是()
(1)振天动地(2)精兵简政(3)神机妙算(4)完璧归赵
3、“世纪宝鼎”的“鼎”一共有()
(1)9笔(2)10笔(3)11笔(4)12笔
4、下面句子带点的字正确的解释是()
张大夫是位有经验的医生,他能对症下药,使病人很快恢复健康。
(1)正确(2)对待,看待(3)照这样检查(4)适合5、给下面句子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1)严峻(2)严厉(3)严酷(4)严格
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两句诗出自()
(1)《卜算子*咏梅》(2)《菩萨蛮*大柏地》(3)《春夜喜雨》(4)《江南春》
7、《示儿》的作者是()
(1)陆游(2)李白(3)杜甫(4)苏轼
8、凡卡()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1)宁可„„也不„„(2)因为„„所以„„(3)即使„„也„„
(4)与其„„不如„„
9、下面句子正确的是()
(1)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清的头脑。
(2)孙爷爷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德高望重,受到我们的衷心爱抚。
(3)桑那沉静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4)虽然自己做的书有些粗糙,但是同学们对这些书格外珍爱
10、《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在诗词中,毛
泽东赞美了梅花()
(1)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
(2)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不想争艳夺宠。
(3)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
(4)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计5分)
1、“细心是粗心的克星。”这个是比喻句。()
2、“我爸爸给我买的书很好看。”可以缩写为“我爸爸很好看。”()
3、“致之市而忘操之”一句中带点的“之”指的是“量好的尺码”。()
4、“晚霞把湖水映红了”和“湖水被晚霞映红了”意思一样。()
5、“yishizhirixian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三)填空。(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作者是丹麦的著名作家安徒生,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你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的独特地位。请你再写出四个带“鼎”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4、《将相和》这篇课文,是通过对“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
5、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有一千五百余首。请你写出两句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匆匆》一篇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请你写两句珍惜时间的诗句或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詹天佑》一课,使你最感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
9、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
10、“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句中的“青青”的意思______“日晞”指的是_______。
(四)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hóngyángwǔ rǔchāngshânglóngzhòng
()()()()
2、多音字组词(2分)
qiāng()chuān()
强传
jiàng()zhuàn()
3、改写拟人句(2分)
天上的星星亮闪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1分)
这里的景色对游人着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1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春雨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创新,而他的创新设计又来源于实践。”请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评说一下詹天佑的精神。(2分)
8、《草船借箭》讲的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吗?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一个故事情节。(2分)
二、阅读(20分)
(一)课内阅读(7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选自《卖火柴的小女孩》)
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微笑?(2分)
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应该怎样理解?(4分)
4、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女孩的悲惨。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来。(1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1)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3分)
解除消除艰辛辛苦因为所以磨练锻炼阅读攻读埋怨责怪
(2)用“————”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2分)
(3)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4分)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华佗耐心地侍侯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三、作文(30分)
我即将毕业,要离开母校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实在难以忘怀,多少往事,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要求(1)根据材料提示,以《老师,我想对你说》或《难忘的学校生活》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2)字数在400字左右。
第三篇: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小学毕业语文试题(人教新课标)
(13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班级姓名总分
试 卷 Ⅰ
一、基础知识(48分)
1、读拼音,写词语。(3分)
qiǎn zédǐ yùnán yuán běi zhébó cǎi zhòng cháng
()()()()
2、把下面汉字按要求分类写下来。(3分)
璨憧刑霖昌浏魂乃阻挠
平舌音:前鼻音:鼻音:
翘舌音:后鼻音:边音:
3、给下面汉字加上一部份组成一个新字,再组词。(4分)
()()()()
卓宗既交
()()()()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补充字的字义。(4分)
盛气()人正襟()坐
()目以待晨钟()鼓
5、改正下列词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划“—”,改在括号里。)(4分)
肆无忌弹()前仆后继()好高无远()迫在眉捷()
6、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2分)
⑴施工竣工勘测设计()
⑵抗日战争鸦片战争解放战争辛亥革命
()
7、选词填空。(4分)
宁静安静平静幽静寂静
顺着一条()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西湖边,湖面上十分()。
教室里很(),同学们正在默读课文,大家也好像听见了()的山谷里那修扬的笛声。
8、在古诗中填成语。(2分)
⑴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一村。
⑵等闲识得东风面,()总是春。
⑶我劝天公重抖擞,()降人才。
⑷()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至少四个)。(4分)
⑴描写人物外貌的:、、、。
⑵描写自然景物的:、、、。
⑶写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⑷形容很专心的:、、、。
10、照样子写句子。(2分)
⑴例:稻田一片金黄。秋天到了,稻子熟了。田野里像铺了一地金子。
大雁从天空中落下来。
⑵例:喜鹊在枝头上叫。早上一起床,只听见那只可爱的喜鹊又在枝头上唱起歌来。
柳枝轻轻地摆动。
11、修改病句(在原文修改)。(3分)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教育帮助下,刘英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她虽然在学习上很
刻苦努力,但是还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参加的庆六·一联欢会
上表演了节目,有详有略地朗诵了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草原”。
12、用所给词语组成几个不同意思的句子(字数不能增减)(3分)
经常民警见到叔叔这位我⑴
⑵
⑶
13、按要求写句子。(5分)
⑴用“不假思索”造两个句子,一个表示办事痛快,一个表示办事比较轻率。(2分)句1:
句2:
⑵写一句话,用上“曾经”、“绿油油”、“一望无际”三个词语。(1分)
⑶用两组关联词语分别把“刻苦学习”和“取得好成绩”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2分)
14、加标点,使句子意思与括号里的要求相符合。(2分)
⑴周红王莉参加比赛了(别人向周红说)
⑵周红王莉参加比赛了(陈述二人都参加了)
⑶周红王莉参加比赛了(周红告诉别人:王莉参加比赛了)
⑷周红王莉参加比赛了(周红叫王莉参加比赛了)
15、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上恰当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3分)
⑴鲁班为了学好手艺一天到晚都在钻研,常常忘记了吃饭,顾不上睡觉。()⑵读书、学习要勤奋努力,要不怕吃苦。小明怕吃苦怎么能学到知识呢?
()
⑶前面的几个同学都投完了,我捏着三颗石子上了场,心里紧张得要命,投不投得中没有一点把握。()
二、阅读(22分)
(一)读语段,做后面的题。(7分)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竣工:
藐视:
赞叹不已:
2、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2分)
3、这个铜像象征着(1分)
4、假如你是外宾,会怎样赞叹呢?(2分)
(二)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作答。(15分)
啄 破 硬 壳
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里的母鸡在孵小鸡。
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趴在土炕一角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鸡蛋挺多的,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这是小鸡雏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了。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看见鸡雏用力啄壳的硬喙。“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
女儿为了要帮小鸡雏,她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大娘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她一把拦住了女儿。大娘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老母鸡是最护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农村老大娘无意中说的这句话是那样平凡,而其中蕴藏的道理却让人思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正巧()想法()震动()包含()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平凡()冷酷()艰难()无意()
3、在段末用“||”给短文分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及短文的主要内容。(5分)
第二段段意:
短文主要内容:
4、读带“—”线的句子,再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3分)问题:
答:
句子含着的意思:
5、大娘的话里蕴藏着什么道理?假如你在场,你想对大娘说点什么?(3分)
三、习作(30分)
1、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从这轻纱垂幕中看去,巨象的轮廊(kuò)立即呈现在眼前,它正伸长了鼻子在江中饮水呢?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中。
()这时,远处的天空,微呈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
()不知道是云雾在飘移,还是象山在蠕(rú)动,叫人觉得屹(yì)立在眼前的是头活象。
()不一会儿,藏(zàng)青色的石崖和山树隐约可见。
2题目:我爱您,(25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②字数在500个左右。③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要写出真情实感;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中心,语句通顺。④文中出现人名,请用“小杨”“小萍”代替;出现学校名称,请用“我校”或“胜利小学”代替。试卷Ⅱ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0分)
礼物
玲老师讲课,声音柔柔的,软软的,像唱歌一样,孩子们特爱听。
窗外的黄鹂儿们啁啁啾啾闹得欢,孩子们中却没有一只眼睛溜出去瞧热闹。
那一张张小脸儿,随着玲老师柔柔的声音而阴晴变化,挺逗人怜的。
玲老师见孩子们听得认真,也顾不了自己虚弱的身体,愈加用心讲课,因为这是玲老师产后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
玲老师忘不了孩子们去医院看望她和她的小宝贝时的那份高兴劲儿,又是叫又是跳,仿佛他们自己又添了个亲弟弟,后来又偷偷地留下满满当当的一桌子玩具、糖果、巧克力。这时,玲老师发现李超同学在开小差,他埋着头,神情很专注;像一笔一笔勾画着什么,显然他没有认真听讲。
孩子们齐读课文时,玲老师来到李超座旁。
一只傲啸山头、威风凛凛的大老虎跃入眼帘。李超正在细心地画老虎唇边的长须,根本没意识到玲老师已站在他身边。
玲老师心头火苗直蹿;不识好歹的李超,好不容易为你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你上课还在画老虎!
原来,李超的爸爸喜欢抹牌赌博,是个老“书”(输)记,输了钱就回家拿老婆孩子出气,李超因此常常吃他爸爸的巴掌和家伙,成绩直线下滑,终于,在他那“老书记”爸爸又一次输了之后,被迫辍了学,是玲老师多次家访,费尽周折,才使他有机会重返校园,并主动帮他补落(là)下的课„„
玲老师动不动肝火?
玲老师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办公室里,李超垂着头,两只大拇指露在解放鞋外面的脚不安地磨蹭着,鼻子一抽一抽,等着老师训斥。
玲老师手里拿着罪证——一只仰天长啸的大老虎,久久说不出话。
“玲老师,您„„您别气坏了身子,不然,同学们会骂我的。”李超抹了把眼泪,继续说:“班上的同学都有零花钱给小弟弟买礼物,我„„我没有,我想,今年是虎年,我就画了只老虎,也让您下课后带给小弟弟。在家画,爸看见了又要打我„„呜呜,我实在不是有意破坏纪律。”
玲老师没等李超说完,一把将他揽在怀里,良久才说:“你的这份心意,谢谢!老师不怪你!”
玲老师早已泪流满面。
⑴开头写窗外黄鹂的欢闹,作用是。(1分)
⑵文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写;一处是写。(2分)
⑶第一次插叙在情节上有什么作用?(1分)
⑷“两只大拇指露在解放鞋外面的脚不安地磨蹭着”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2分)
⑸文中两次写到玲老师流泪,比较一下,两次流泪时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第一次:
第二次:
⑹给文中横线上填入最适合的句子(不超过8个字)。(2分)
二、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作文。(10分)
存 疑 读 书 法
其四曰:存疑读书法。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实为精辟之伦。我们读书,就是要处处“设防”,对那些还没有证实过的新观点,更不能轻易相信或随便放过。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设疑,看书中的论述能否释疑。若能,他是怎样解的;不能,自己便要试着去解。如果二者都做不到,那么,把这一观点姑且记下,留待日后寻答案。不要小看这“存疑法”,更不要以为读书留的疑问越多就越没有读通。一个人读书,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疑问,往往比会背十页书的收获还大。因为前者是能动的创造,而后者是简单的记忆。
总之,读书不要把自己仅仅当成一只“空筐”光想着“装”知识,而要讲究发现、创造。只注重积累,不过在别人身后爬行,只有同时也注重创造,才能建立自己的学业大厦。
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方法之一“存疑读书法”,请你根据文字描述,把你读懂和体会到的写成一篇读后感。要求:⑴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⑵联系自己平时读书实际,谈体会。⑶字数在300个左右。⑷题目自拟。
第四篇: 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请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来。4%
2、成语、对联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也很有意思,你来试试看。5%
(1)将成语补充完整:精兵()政()机妙算 文质()()
(2)成语加减法:()顾茅庐 +()步登天 =()海为家
十全十美—()上()下=()心()意
(3)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3、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4%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
(3)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语文学习一定让你阅读了不少好文章吧,同时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知识,看看这些题目,会做吗?给自己加把劲!9%
(1)本学期的课内外阅读让我们读了几篇外国小说如__________的《 》,我还读了三国曹植的一首诗,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悲愤之情,我还了解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我还从文言文《学弈》中学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
(2)《将相和》中的“将”指__________,“相”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文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小故事组成,我欣赏的人是___________,由他的品质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段话选自课文《 》,他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铁路。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年的学习让你掌握了不少的知识,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请你试一试!14%
(1)根据朗读语气填上相应的语气词及标点。3%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疑问)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肯定)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兴奋)
(2)下面这副对联你一定读得很好,请用“/”“·”标注出停顿和重音。2%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我漫步在校园里,看到校园的景色真美呀!请写出四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奖励我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来到阅览室,低年级的同学让我为他们介绍两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涯让我与母校小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不禁想对母校说……(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深厚感情,70字左右)3%
二、阅读与理解。26%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片段和文章,一定会让你收益匪浅。认真思考,再完成练习。
(一)“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你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你还阅读过他的其他童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回忆课文,美丽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谈谈你对文中两个幸福的理解,并说说透过这两个“幸福”你感受到什么?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ū sū)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是坐公共汽车,你()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éi wèi)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_____________的毅力和
_______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___________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 竞)然____________。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______________,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___________,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
2、第一自然段中缺少了一组关联词,请你在括号内填上。2%
3、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3%
坚强 顽强 拼搏 竞争 毋庸置疑 难以置信
名列前茅 异军突起 出类拔萃 野心勃勃 雄心勃勃
4、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4%
凤毛麟角:_________________“残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
6、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400字)35%+3%
1、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你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古今中外,有许多惜时如金的名言与事例,请你以“珍惜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2、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
题目:
(老师评价书写情况: 优□ 良□ 一般□ 较差□)
第五篇: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一 拼音写词语,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jì jiāng juàn liàn lǚ cǎo rú yīn明天我们()毕业,心中涌起了深深的()之情。()
dàng yàng jiǎo jiàn 的操场()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活跃着()的身姿,好一幅wǔ cǎi bān lán()的画卷(juàn juǎn)啊(a ya na)
二 按要求填空根据情境每根横线至少填写两个成语:前不久的反法西斯六十周年纪念日盛况空前,那天莫斯科红场上,看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听了有关的故事,你产生的感受,全世界人民都向往和平,我们应该 ______________《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彼无书,且勤勉”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有成就,让我们不由想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优秀的古诗文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诵读陆游《 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诵读于谦《 》中的“ 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洁身自好;诵读孟郊的《_______ 》中的“_______,_______”能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诵读苏轼《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让我们懂得认识事物要全面,不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错误。
4 在语文课本的引领下,我们游览了堪称甲天下的_______,参观了西安临潼的_______,品尝了香飘万里的名茶_______,认识了以摘麦穗启迪学生的_______,被日本人民称为“_______”的_______,走近了法国文学巨匠_______,还欣赏到了_______的孔子的教学风范。
5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练习
(一)晴天的早晨,()看见白鹭()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人们说它是在嘹望,可它真的是在嘹望吗?1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上所填词语的近义词。
2 “绝顶”一词中“绝”在字典里有4种意思,(1)断绝(2)穷尽(3)独一无二(4)极,最,在这儿选择第()种解释,再任选一种解释组词()
3 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可命名为______________,文中还描绘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2)看惯了不觉得奇怪。()
2 除课堂学习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学习途径了解孔子?
(至少3点)关于孔子,你知道哪些信息?请写出他的一句名言。3 孔子的这段言论运用的是修辞手法,你能照样子写一段话吗?
4 “善施教化”中的“施”用三种解释()施行(2)给予(3)施舍,在这儿选()5 这段话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丑石
(1)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后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mu mo)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推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2)它不像汉白玉那样(xi ni),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kui huai)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wan man)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 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但是 只好 所以)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3)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xiao xin yi yi)地将它运走了。
(4)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chong jing);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5)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
它这么多年竟会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常常地感到它那种不(曲 屈)于误解 寂寞的生存的伟大。1.按顺序依次将文中带拼音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繁殖()讨厌()孤独()
3.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庇覆”一词的意思庇覆——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划出来,这句话把 比作,它形象地写出了丑石的__________。
6.第(2)段中那句话写了丑石的'无用'?(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段天文学家发现了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了这篇短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四)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仅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 林的世界 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百分之五十二,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
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 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 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 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查字典 按要求填表。(4分)
“不禁”的“禁”用音序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查,再查几画 ;“囊括”的“囊”用音序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查,再查几画 ;这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 组词(2分)
便:(1)pián()(2)biàn()盛:(1)shèng()
(2)shéng()
3.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2)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
4.用浪线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5.写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3分)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6. 回答。
(1)你是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的?
(2)为什么说阿里山是“林的世界”?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几点来回答,并序号标出。(2分)
7. 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四 作文:
(一)修改下面的语段(共有8处错误)在实贱活动课上,老师请张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巧斗财主”的故事。因为张小华嗓子有些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很精神,教室里雅雀无声。他正讲完,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爆发出激烈的掌声。
(二)两题中请任选一题,字数不少于400字。
1.小明和小刚是同班的好朋友,一个星期天,小明因踢足球忘记了做作业,星期一上学前,小明要小刚借作业给他抄……要求:根据上面材料续写一篇记叙文,从《真正的友谊》 《我不再贪玩了》 《你们都做错了》中任选一个题目。
2.和_______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 妈妈 市长 教育局长 环保局长 校长 老师 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 月亮 春风 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 诸葛亮 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