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云南的歌会》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品味言语情味;发掘作家情思;反观现实生活;滋养学生心灵。
二、整体思路
以“意思”为主线,以“生命”为重心,以“活”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
三、教学流程
1、发现“意思”:
⑴ 整体感知全文。
⑵ 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
2、没“意思”:
⑶ 从文简介。
⑷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尊敬的沈老:
你的《云南的歌会》相当没意思,因为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建议将其拿掉!
你的忠实读者。
3、作家的“意思”: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为选入教材时被删掉的文字)
4、我们该如何而活。
四、步骤解说
笔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点,那就是“意思”一词。在《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言外之意是前面所写的也是有意思的);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后面所写的更有意思)。其实,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显然,这里的“意思”应是统领全文的)。由此看来,“意思”俨然就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发现,那么,为什么不以“意思”为主线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呢?于是,就有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1、发现“意思”:
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提出: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要求学生静静地默读,用横线划出有意思的地方。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语句引导学生进入字里行间去品味其中的意味。
2、没“意思”:
在学生充分感知本文很有意思的时候,有意识的抛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想让学生把分散全文的目光聚焦到第四段的研读上来,从而达“点”“面”结合的教学境界;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想让课堂的线性推进出现转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感知进入深层探析。通过讨论,让他们明白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之所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是因为作家认为“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
3、作家的“意思”:
本文节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入教材的部分省略了前面的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引出这段文字,其意在要学生明白沈从文认为“意思”在于“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然后抓住这个“活人”的“活”字,利用它的多义性,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然后从文中去发现作家是如何描述这些“活生生的”“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的。
4、我们该如何而活:
设计此问题是想让“语文”贴近生活,走进心灵,关照灵魂,从而让语文教学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设计者按】
杨聪老师在沈阳“语文杯”赛课的篇目是《云南的歌会》,这样的文章在平时教学中也是颇感棘手,似乎有很多东西,但又不知如何抓起,上到怎样的层次算是到位等问题都很难把握。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杨聪老师的教学设计抓住了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和思想精神来解读作品的内涵,凸现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关怀,获得了评审老师的一致好评。回来后,参考杨聪老师的课堂设计,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了一个教学设计,供大家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美。
2、通过品读,赏析文章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
3、分析和学习文章从不同侧面描写的方法和意义。
4、感受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从文中感受到云南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启迪。
一、导入
1、作家风格介绍,突出沈从文先生风情美、人性美的创作风格,可以从《边城》的题目说起。
设计意图:阅读沈从文的作品,不了解他的思想、风格是很难进入文本的。
2、从课题《云南的歌会》中“歌会”谈起:
通过预习,大家说说“歌会”的意思,“歌会”即“对歌的聚会”。由此可以引导到文章的整体感知──文章中描写了那几种形式的歌会。(要求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形式为: 什么地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的导入,不仅自然,而且符合常态的阅读,更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静静默读文章,梳理信息
山野对歌──人 自由、活泼、淳朴 人物美
山路漫歌──境 优美、悠闲 自然美──生活美、精神美
村寨会歌──场面 宏大 风情美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初中学生阅读课文的必经过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三、请再深入每个部分阅读,画出你认为最有情趣的描写,并谈谈你的感受
山野对歌中对年轻妇女的描写非常传神,通过朗读品析感受云南人民的那种自由、淳朴和独立。特别是外貌描写更为传神,其中所有喻体都用农产。
山路漫歌中最后一句点明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文中也有大量的环境描写,似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实施匠心独运之妙。自然环境优美,而人们的悠闲、自在不正是欣赏这优美环境的主人吗?人与自然合一。
村寨会歌中宏大的场面,人员组合的奇巧,特别是点的描写更为精彩,让人羡慕不已。
以上环节采用:找──读──品──析的方法,注重对话,在对话与比较中感受云南独有的风情美、自然美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构思美。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原初阅读感受进入课文,符合常态的阅读心理过程,更凸现了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尊重,更能引导学生感受到沈从文作品的精妙之处。本环节应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要求教师对文本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并由较高的课堂引导能力。
四、拓展与提升
用沈从文自己的话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思考,云南人民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悠闲和懂得生活呢?
“活人”的理解:充满活力的人,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在文中找出表现该思想的语言,再一次品析,把对文章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比较现实生活的埋头忙碌,精神空虚,我们向往寻找一个被我们不小心失落的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本环节也是杨聪老师的教学亮点,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关注点从赏析词句,体会意境上升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这种提升时合理而又意义的。从文本中来,又跳出文本,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云南人民的精神之美,感受到语文之美。
第三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前言:
语文的元素何其多兮,语文的内涵何其博兮。
一堂语文课,在执教者眼里,总希望它能最大限度地承载语文学科的元素和内涵,而一篇精美的,久经历史洗礼的语文课文,无疑又为这一课堂理想提供了多种的可能和方向。
《云南的歌会》就是这样一篇内涵丰厚的美文。
手捧这样的一篇美文,该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品味呢?我选择了“风俗文化”,用“风俗文化”作为课堂的切入口,用“风俗文化”统领、涵盖、贯穿全课,用“风俗文化”激发课堂的语文情趣,就将这作为本堂课最核心的一项设计。
教学目标:
1、发掘文本,让学生充分感受云南歌舞民族的文化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2、学习本文进行场景描写时,点面结合、烘托渲染的写作手法。
3、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探究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浓郁的歌舞民族文化的氛围中,体验语文的情趣,增长语文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从文章对“云南的歌会”的描述中,感受云南歌舞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热爱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2、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文章点面结合、烘托渲染的写法。
教学构想:
1、从以上设置的目标可看出,本堂课学生感受的东西可能比认知的东西要多。那么本堂课究竟想要收获些什么呢?那就是民族文化的迷人魅力和语文课堂的人文情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文化情趣的浸润中得以潜移默化。而这正是本堂课所要努力追求的。
2、用语文活动贯穿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语文活动中,感受文本,品味语文,以体现“动感课堂”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第一板块 引入“文化”
1、师生话谈“民族标志”。
2、师生欣赏视频,由“民族标志”猜测“民族名称”。
3、师生走进云南,引出课题。
二、第二板块 品味“文化”
1、读一读,整体感受云南的天地给你的第一印象。请以一个游客的身份表达你的第一感受。
2、想一想,云南的大地上,处处都有歌声,作者对歌声的描绘也是贯穿文章始终,可是我们并不觉得重复,厌烦,相反,我们却觉得一路下来新鲜不断,稀奇不断,这原因何在呢?
3、品一品,云南的妹子怎么样?
赏一赏,云南的风光属第几?
悟一悟,云南的妹子、云南的风光与云南的歌会有什么联系?
三、第三板块 演绎“文化”
1、能有这一趟美丽的文化之旅、风情游,得感谢文化大师沈从文,简介沈从文。
2、请同学们也来做一回文化使者,根据课文内容,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你的旅游产品:“云南风情X日游”;模拟一位当地“赶马小子”或“赶马小女孩”,展示一下美妙异常的“云南风情”。
四、第四板块 比较探究“文化”
1、对比课文第⑤段内容与港台演唱会的视频。
2、出示探究话题:
①对比云南的歌会与港台的演唱会,二者有什么异同点?
②面对某个明星火热的演唱会和古老的云南歌会,你能为云南的歌会说几句公道话吗?
五、第五板块 课外搜寻“文化”
课外多一点留心,加一点留意,我们的身边就有不少的文化现象,关注它们,热爱它们,发掘它们,正是点点滴滴的它们,才积淀成了奔流五千年不息的华夏文明。
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美丽的云南
山野对歌— —人物美
(点)
山路漫歌— —风光美(渲染)
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掌握本文的词语。
3、品味中华民族的民俗。珍惜祖国文化。教学重点、难点
1、散文特点、结构。
2、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读文并进行评价。
2、归纳文章写作思路:
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3、讨论文章写法
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五、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第四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三种不同场合的歌会。
2、品读作品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
3、感受作者情怀,感受云南歌会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进而激励学生关注民俗文化。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个性研读文本的能力。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注重课文的朗读,语言的感悟积累。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感悟生命之美,关注民俗文化。教学构思:
本文计划两课时完成。分为预习课与展示课。
第一课时是预习课,主要以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等形式,疏通字词,完成导学案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对云南歌会有初步了解,并以小组为单位对研读的重点做好展示准备。
第二课时是展示课,主要以小组展示、老师点拨等形式,对文本研读赏析,感受云南歌会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进而激励学生感悟生命之美,关注民俗文化。
全班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完成教学任务。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完成导学案二、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请认真默读课文两遍,完成以下任务:
1、标划课前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练习。
2、中心句、关键词、自己喜欢的句子,对于特别喜欢的句子写一点点评。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的注音、理解。(重点“读一读、写一写”)
二、美读课文。
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可比赛或合作)
三、研读课文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把重要信息整理在课本上)
2、完成导学案二、三。附:导学案
二、课文初探
1、落实字词 A、注音:
迤()西 譬()喻 淳()朴 蹲踞()忌讳()酬()和()铁箍()熹()微 龙吟凤哕()即物起兴()B、释意:
悠游自在: 熹 微:
2、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你对云南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个人探究:(可从演唱场合、方式、内容等方面考虑)小组合作:(对筛选的信息分析、汇总)
你认为沈从文先生是带着怎样一种情感写这篇文章?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个人探究: 小组合作:
三、文本拓展
新疆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四、合作探讨
1、各学习小组逐一讨论明确导学案二、三中的问题,把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起来上交老师。
2、各小组认真研讨分组的预习任务,明确答案,小组代表做好展示准备。
一组:研读全文,思考云南歌会有几种不同场面?演唱地点、内容、形式各有什么不同? 二组:研读第一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选择这部分中你们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儿最精彩,适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温馨提示:朗读、语言赏析、表演、绘画、仿写等,鼓励有个性的表现)
三组:研读第二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选择这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儿最精彩,适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温馨提示:朗读、语言赏析、表演、绘画、仿写等,鼓励有个性的表现)
四组:研读第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选择这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儿最精彩,适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温馨提示:朗读、语言赏析、表演、绘画、仿写等,鼓励有个性的表现)
五组:研读全文,你们能否从三种不同场合的云南歌会中发现共同点?如果有,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二课时(展示课)
教学目标:
1、品读作品语言
2、感悟作者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作者、题目。(课前播放音乐《彩云之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云南民歌。这些歌飞扬在南京的丽江,飞扬在神秘的大理,飞扬在美丽的香格里拉。今天,我们就要奔赴云南,去领略那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
板书:题目、作者
了解了目标,检查预习开火车注音
师: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沈从文?
示例: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师:你怎样获取了这些信息?
示例:看注释、查资料、上网搜索等等。师: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这种自学的方法。老师也想补充一点,沈从文曾在云南生活长达8年之久,他像爱自己的故乡一样,爱上了云南的山水,云南的百姓,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体会到这种情感。
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揣摩品味文章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云南歌会的三种场面的不同。演唱地点、内容、形式的不同。(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原文寻找答案。)教师点拨
1、师: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对三种场合加以概括? 示例: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2、师:“对歌”“传歌”都出自课本,为什么第二个场合要概括为山路漫歌,而不用山路唱歌? 你能否结合原文说一下你的理由?(引导学生注意研读文本)
示例:不可以。从“一面——一面-----”等句子中可以感受到赶马女孩是轻松愉悦的心情,是随意的自由的歌唱,山路唱歌不能体现这一特点。
3、师:提醒其他小组同学做好笔记。
三、小组汇报,请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第一组发言 示例:我们展示的是第一个场面的歌会。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展示形式。A组赏析2节人物描写;B组仿写3节人物外貌描写。请A、B组的同学分别展示。A组示例:“一连”“三个”“逼”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女人对歌水平高;“轻轻”“理理”“拍拍”“笑笑”等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女人心情的愉快轻松。(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B组示例:本班同学的一段肖像描写。教师点拨
1、师:你能否把这种高超的技艺、轻松的心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2、师:“一连”“三个”“逼”是轻读还是重读?为什么?“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读时要注意什么? 示例:“一连”“三个”“逼”需重读,可以体现年轻女人水平高;“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语速要舒缓。
3、指导学生诵读“那次——去了”部分,老师倾听,相机点拨,指导,再让学生齐读。
4、师:你认为3节的人物外貌描写有什么特点?能否结合原文来说?你们小组在仿写时注意了什么?
示例:原文人物外貌描写抓住了人物外貌特点,写得比较细腻,如“黑中透红枣子脸”“白白的糯米牙”等词语真实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所以仿写时应注意这些。
5、师:你知道这种外貌描写的方法叫什么吗?它的特点是什么? 示例:人物描写中的工笔描绘,特点是真实细腻。
6、师:范读3节,提醒同学进一步体会工笔描绘的特点。
7、师小结:山野对歌,虽然是剑拔弩张的比赛,沈先生却着重渲染了它的轻松与快乐。第二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展示的内容是山路漫歌的场面,展示的形式是A组朗读加表演,B组语言赏析。A组示例: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一生朗读,其他模拟动作或唱歌(学生也可能有其他展示,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B组示例:“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而成的”写出了花的可爱。“矗起头顶花冠”的“矗”和“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的“瞪”动词写出了戴胜鸟的调皮,可爱。(学生也可能有其他语句的赏析,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师:请其他同学点评、补充。教师点拨
1、师:题目是歌会,为什么要花大笔墨写环境呢?是不是喧宾夺主? 示例:用环境的美衬托歌声的美。(学生也可能有其他的理解,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
2、师:还有没有更深的理解?新疆本地有没有这种山歌呢?与山歌相比,新疆特色的文艺有什么? 示例:
3、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根植于它的土壤中,正所谓地杰方能 人灵。请大家记住,正是因为有了云南的山灵水秀,才有了淳朴自然的云南民歌。第三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小组展示的是村寨传歌,A组同学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对村寨传歌的解读,B组同学用朗读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参加歌会的人物。
A组同学黑板展示简笔画,并对简笔画的内容解说、介绍。(如代代相传的特点、热情无私的精神等)
B组同学一生朗读“我以——真不少”部分,其他穿插表演。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个性解读,老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教师点拨:
1、师:参加村寨传歌的都是什么人?多不多?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他们的身份?(引 导学生感受村寨传歌场面的宏伟,气势的壮观,领悟云南歌会是民间的歌会、百姓的歌会)
——
2、师:村寨传歌中大家仅仅在传歌吗?你能结合原文分析一下吗?(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分析 体会歌会不仅传歌,更传递了热情与智慧)
——
3、师:如果朗读这一部分,描写老吹鼓手的那一句如何去读?(引导学生体会“最当行出色”“早”“却”等词要舒缓、重音。)
——
4、自由朗读:“集会表面——原来如此”部分,注意读出赞美欣赏的语气。
5、师小结:有人说,心中拥有阳光的人,才能把阳光拨撒到别人的心理,老吹鼓手不仅在传歌,更传递了真诚与热情,这种情之美是最动人的!
6、师:以上我们分析了三种场合歌会的不同,那么透过这些不同,我们能否发掘出他们的相同点呢?请第5小组的同学深入分析一下。
第五组代表发言(中心发言人先说,其他可补充)
示例:我们探究的是云南歌会三种场面的相同点。我们通过分析认为三种场合的歌会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学生可能有不同答案,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点拨、引导。)教师点拨
1、师:你认为沈从文先生为什么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引导学生认知歌会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
——
2、师小结:在云南的歌会上,有轻松愉快、有淳朴自然,更有热情与真诚,就是这些深深吸引了沈先生,而他也早在课文的开头就以总领全文的两句话,表达了这种赞赏之情,请齐读课文第1节体会,注意读出赞美之情。
3、生齐读课文1节。
三、拟写副标题
1、师:通过以上的品读、分析,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相当的理解,能否从不同角度,为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传达自己学完本文的独特感受?请独立思考,想好以后可以到前面板书出来,也可以和直接和大家交流。(自由发言,鼓励不同的答案,激励思维火花的碰撞)示例:“云南韵”“不同的歌会,同一种美”“情动云南”等等。
师:以上同学的答案非常精彩,也触动了老师,在云南的歌会上,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怎一个美字了得!而透过这些美,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个个鲜活质朴热情的生命,所以沈先生也是用这篇文章谱写了一曲“生命的颂歌”!(板书)
四、课堂释疑
1、师:预习环节同学提出的有价值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1-2个,大家共同释疑。(先请提出人谈看法,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引导、点拨。不一定要有完整答案,只是引导思考,探讨)
——
2、师:最后,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任何一篇课文不能孤立地学习,我们应该了解编者的意 图,本单元是民俗单元,编者选编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关注民俗文化。
有消息证实,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目前也面临濒危抢救的问题;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目前“铁杆”戏迷只有2000多人。同学们,相信你们现在的心情一定和老师的一样沉重。所以老师特别希望通过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提醒大家注意:
有些声音我们不能遗忘,虽然时间让它们沉下历史的河床,但当伴着田间嗒嗒的马蹄和奏响在山野村落的鸟鸣,民歌、腰鼓、戏曲、民间艺人悠扬的二胡,这些民俗文化的精粹在我们的耳畔隐约传来的时候,同学们,让我们驻足、欣赏,让这些天籁之音,把我们的智慧之灯点亮,让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五、布置作业
师:想不想做民俗文化的守卫者?
——
请课下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四。仿写《阿肯弹唱会》,预习新课。
附: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生命的颂歌
第五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的文化知识。
3.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4.体会沈从文的语言和文学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以读讲、合作、探讨和学习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预习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î)米
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ïu)和
铁箍(gǖ)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譬
喻:打比方。
忌
讳:忌怕而隐避。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
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淳
朴:诚实朴素。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的内容,了解各地的一些民歌、民俗的民间文化。提问学生:什么是民歌?(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他们的民歌都不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来听一段音乐,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教师播放两个地方的民歌音乐,请同学们说说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啊,你们都能听出来,说明你们对民歌还比较了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云南的民歌。(教师板书: 云南的歌会)
二、云南民歌的简介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舞,他们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歌唱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以歌唱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总之。云南的歌声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谁?提问学生:(沈从文),他是云南人吗?(不是)是哪里人呢?(湖南凤凰人)。那他为什么对云南的歌会特别了解?(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去了云南,后来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所以对云南的歌会比较了解)。他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是《边城》。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四、学习、研讨课文
1、检查预习作业(课文早读课已读)
(1)抽读课后生字生词。
(2)解释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熹
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2、分组讨论课后练习一。(3分钟时间)
(主要讨论哪三种不同场合,演唱的方式和内容,三种场合的特点,还有三种场合在手法上主要写什么,以及作者为什么要感兴趣。)板书如下:
三个场合 方式
特
点
在手法上主要写什么
感受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蓝花花)
山野对歌
提问(猜谜音乐)
才情智力比拼
唱歌人
对少数民
互嘲互赞
族风俗的其他故事
热爱之情
山路漫歌
自由歌唱
自然成趣
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金满斗会”
盛况空前
民歌课堂
气势壮观
唱歌的场面
3、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细细赏析品味。
五、问题研究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三)、“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他内容,因此一“多”字用得准精当,无可更易。
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金满斗会”
盛况空前
民歌课堂
气势壮观
唱歌的场面
3、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细细赏析品味。
五、问题研究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三)、“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他内容,因此一“多”字用得准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
: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到赞。
六、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别开生面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七、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