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知识目标
2、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3、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
难点(1)主动运输与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相比,较为复杂,为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学生容易受“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浓度差与它们运输速率的关系的定向思维影响,认为也是成正比关系,故为难点;另外,“主动运输”是物质跨膜的主要方式,它涉及到能量和载体的利用。而影响能量的供应则与《第五章-第三节》影响呼吸作用的氧、温度、ATP等因素有关,载体则与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多样性有关。因此,主动运输是前后章节内容其中一个综合知识点的基点之一,而学生自主的将蛋白质的多样性、能量的供应等知识点迁入到此,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2)“解读图表”是学生第一次真正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的“探究”,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习是需要理科性思维,生物学中的知识论点是建立在严谨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的。“解读图表”实现了学生对相邻学科知识的迁移,这也是学生比较欠缺的能力。
说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法设计: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德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标准》的这种的理念,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并与讲授法、讨论法等方法相结合。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实例,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是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物理学和数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
具体方法如下:
(1)演示法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等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引导探究法
本节课把引导法自始自终贯穿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适时得当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3、学法设计
(1)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互相讨论,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节课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设计实验观看动画、结合教材、设计实验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2)探究学习法: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4、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
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多媒体,一杯清水及蓝墨水。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现场演示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
(学生)说出这是物理上的扩散现象;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材P60”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针对二者的不同点(是否通过膜)进行引导,除了水以外,很多种物质都可以做跨膜运输,进入本节课的“问题探讨”,屏幕展示教材P70“问题探讨”部分的图片,图示的物质是否都能进入细胞呢,如果能他们进入的方式是否相同呢?点出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生)通过观察,完成问题探讨中的3个问题。
注意:教师注重引导,特别是第二题,一定要强调题干中的“无蛋白的脂双层”,引起学生注意该结构与细胞膜的区别,进而回答此题。另外“问题探讨”中第3道讨论题,应该充分重视。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中已说明Ca2+、Mg2+能跨膜运输,而本节“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学生可以就此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已有知识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意识到生物学的各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自然的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教师)列举实例,放映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动画演示过程,引导学生注意物质运输的方向与细胞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关系。
(学生)观察并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或顺浓度梯度)
(教师)举例补充,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一些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学生)学生归纳这些物质的特点:分子小,一些脂溶性的物质
(教师)进行引导: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它们不能自由的通过细胞膜,那么他们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导入
2、协助扩散
(教师)动画演示协助扩散的过程
(学生)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总结其特点。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材P71图4-7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
(学生)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完成“思考与讨论”部分的三道题。
设计意图:
1、通过实例讲解自由扩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2、用动画演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过程,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
3、通过完成“思考与讨论”,强化学生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特点的理解,增强比较学习法的认识;
4、通过分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过度:从物质运输是否需要能力入手,用比喻的方法以“逆水行舟”为例,给出被动运输的概念。同时大屏幕展示教材P71表4-1,导入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主动运输”。
二、主动运输
1、特点:
(教师)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浓度梯度、载体和能量三方面归纳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并同前面两种运输方式比较,归纳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2、意义:
(教师)展示教材P63资料分析中的图片,并进行引导
(学生)通过讨论说出主动运输的意义。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
2、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
3、通过完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读图标的能力,加强对主动运输的理解。
过渡:载体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那么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三、胞吞和胞吐
(教师)大屏幕放映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动画,并作简单介绍。
(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联系分泌蛋白的形成及生物膜系统。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虽然是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但是也教学中也不能忽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画,让学生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及意义。
3、小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归纳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将比较的项目由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等方面进一步延伸至曲线图。
4、目标测试题:
(1)教材P73基础题:
①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设计的非常好,我认为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其所考察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辐射到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①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
③ 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胞吞作用。
(2)下图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黑点代表物质分子),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对于或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比较,不仅考察学生对三种方式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因此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的强化。
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吗?为什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综合:
1、物质跨膜运输几种方式特点及所需条件;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3、呼吸作用中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
这道题在课上完成之后,我将它改成探究实验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如果有的小组设计的实验比较合理且有可行性,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让学生自己来操作实验。另外还要给学生留些常规的书面作业。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实验操作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生物学的兴趣。
3、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交待几个容易忽视或弄错的知识点:
1、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如运载钾离子的载体就不能运载其他物质。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而主动运输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上是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说本节课的讨论比较多,还有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性回答的形式,这样课堂的节奏就很难控制,很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觉得很轻松,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话,在做题时就会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比如在分析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时,如果不把这个过程所需的载体、能量与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就很难做出来。
另外,学生在做有关图标题或曲线题时还存在很多困难,毕竟这是高中生第一次真正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的“探究”,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 272300 苏怀震)
摘 要:本文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介绍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关键词:探究教学、基本操作程序、问题情境、渗透现象、半透膜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各国教育都将培养高素质的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日益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也要完成角色的转变,要自觉地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帮助者、促进者。
探究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为:设置思维起点-展开思考过程-规范思维操作-突破思维障碍。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再创造”,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由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大胆尝试和摸索,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跟踪,并随时给予点拨和调整,最后逼近“再创造”的目标,然后再循环进入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
1、探究渗透作用的原理。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提出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会怎样?然后做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并向学生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漏斗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
1.1、针对实验现象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教师则适时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教师可以先进行这样的提示:漏斗管内的液体增多,与水分子有关吗?与蔗糖分子有关吗?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信息“玻璃纸(又叫塞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很容易就能确定答案为水分子,这样就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对象。然后,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水分子向哪些方向移动,总体上向哪一方向移动?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渗透作用发生时,水的扩散方向?――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
1.2、上述问题解决后,紧接着又更深一层提出: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做出相应的推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通过实验来检验所作的假设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亲身体会到胜利的快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获取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进入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将动物细胞置于外界溶液中会发生渗透作用吗?你有这方面的证据吗?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分组讨论时及时给予点拨:这种情况下渗透作用发生必需的两个条件具备吗?学生根据获取的新知识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浓度,它和外界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因此,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证据是: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这个实验中,就是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使之吸水胀破从而制备细胞膜的。这样,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递进,突破思维障碍,逐步逼进“再创造”的目标。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上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主要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细胞液。它和外界溶液之间存在哪些结构?哪种结构相当于半透膜?学生经过分组讨论,认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因此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即原生质层)应该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由此学生推测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真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以给予这样的提示:假设原生质层真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那么成熟的植物细胞就会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这里有两种情况――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那种情况容易观察呢?你该如何设计实验?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整个教学步骤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联系电话:0537-6165582
联系地址: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
第三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运城中学 冯建宇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的是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既与前面学习过的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相联系,同是又为即将学习的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及发生条件;
②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与失水;
③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④概述水的跨膜运输方向与水浓度的关系。(2)、能力目标
①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②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难点:
①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4、课时安排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2课时完成,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我把渗透作用、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作为第一课时,探究实验方案的实施及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作为第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现象。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在本节课中可让学生就生活现象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由“问题探讨”引入,通过渗透现象的分析,学生自主构建渗透作用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情况”认识到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进而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以生活中相关现象和科学家们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并根据所做的假设来设计实验,考虑实验操作的具体细节(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操作步骤,结果预期,设计记录表格等)。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的设计
1.教法:采用启发式及问题驱动法相结合。
2.学法:学生利用课本和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对比等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3.教学媒体的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与引导 章引言:
问题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什么?
由于边界的存在,进而将细胞与外面物质分隔,而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与外面进行物质交换,那么物质分子是如何跨越细胞膜输入和输出的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四章— 新课导入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节引言:
教师简介本章的三节内容及联系,引出学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问题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
下面我们以水为例,共同探讨水分是怎样进出细胞的。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章引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简介本章三节
学生倾听思考,内容及联系,让学在脑中建立联系,形生对本章内容有个成框架。
整体认识,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节引言从学生很熟悉的也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入手,来探讨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演示动演示。
利于学生理解微观的现象,激发学生
1、让学生自主阅读“问题探讨”内容及演示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示意图,描述渗透装置及渗透现象,教师课件口述渗透现象,观察画,增强直观感,渗透
作用
2、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1)渗透作用进行时,蔗糖分子和半透膜 两侧的水分子是否都通过半透膜?
个方向移动? 为什么?
(4)如果用一层纱布(或塑料袋)代替半透 膜,结果会怎样?原因?
(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
3、构建模型,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
学生倾听思考
4、启发学生自主构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 条件:
透膜从单位体积中多的一侧向少的一侧进行运输。
(2)条件:①要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1)概念: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作用的概念及条件
(2)水分子向哪些方向移动,总体向哪一
(3)漏斗的液面会无限上升吗?为什么? 交流得出答案
学习的兴趣,并调动其思维。
设计“问题串”
学生思考讨论是为了以问题驱动
学习,引导学生去思考,层层剖析现象后面的本质
建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学生归纳渗透
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为进一步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问题探讨)的蔗糖溶液,结果又会怎样?原因?
1、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物细胞的吸水学生回答:会有
和失水。例如,当我们吃比较咸的食物时,如干燥、口渴的感觉,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因为口腔细胞失去 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解决? 水分,即水分的输
教师归纳:这些现象说明动物细胞的吸水出。这时及时的喝 和失水,从而引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类比渗透装置
思考①:若把渗透装置中的装有蔗糖溶液的长颈漏斗换成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结果会怎动物细胞的样? 吸水与失水 思考②:若把渗透装置中烧杯中的清水换成浓盐水,红细胞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③:将动物细胞类比成渗透装置,有哪些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总结:生活着的动物细胞就像一
个渗透装置,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 学生思考讨论质和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失水。
水,可以缓解口渴。
学生思考回答
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让学生大胆想象
将微观事物直观展现,为学生的推理提供依据。
引导学生怎样把无生命的物理装置与有生命的动物 思考④: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交流并发言:
3、图片展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和 当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细胞联系在一起,小组讨论:什么情况下,哺乳动物红细胞胞吸水膨胀 膨胀、皱缩或形态不变?
当细胞质浓度
并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进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师生共同总结: 水分进出细胞与细胞质﹤外界溶液浓度,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浓度和外界溶液是否存在浓度差有关,水是胞失水皱缩 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当细胞质浓度
4、师生共同总结: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 外界溶液浓度,系统,水进出细胞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通过细胞形态不变 渗透作用进行的。
学生思考:输液为什么要用0.9%的生理盐水?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学生回答
1、教师举例:在日常生活里,夏天家里做凉伴黄瓜时有水出现,腌萝卜条时洒上一些盐会出水;而卖菜的阿姨经常向青菜上洒水,青菜变得硬挺,说明植物细胞也会吸水和失水。
教师提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又怎样呢?
2、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将问题写下来。
教师: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提的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
教师引导: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发
①细胞会失水胞内的水还是间隙的水)
②细胞在什么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有利于提高 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设。
学生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上面这些例子,你吗?(渗出的水是细
情况下会失水,什么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现新的问题,提出问题。许多科学家都善于通情况下会吸水呢? 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例如,牛顿从 ③水分是如何苹果掉下来的现象中提出地球引力的问题;细进出细胞的? 菌学家弗莱明从一个长了青霉的细菌培养皿制葡萄球菌生活的作用,从而提取出青霉素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的问题”。
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④植物细胞是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⑤„„ 中出现的现象,提出青霉的分泌物是否具有抑不是一个渗透系统,提出问题、作出假教师可简介“什么是一个有价值的可探究
学生: ②、③和 可以探究。
下面我们以第④个问题为例,来学习探究④三个问题提得好,提出探究问题: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教师:好,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以后,我们如何去研究它呢?
(2)作出假设(以下以“探究植物细胞中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为例)
作出假设: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我们必须结合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必要时还要查找资尝试性的回答称为“作出假设”。
提供信息:①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内的液体环境主要考虑液泡中的细胞液。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学生尝试根据
提出的问题,作出假
假设原生质层 假设细胞壁相 假设原生质层、于半透膜。
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学生:先应该设 计实验方案。
当细胞液浓度胞失水——质壁分
料)分析问题,并且作出尝试性的回答,这种设:
教师图片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结构图。” 相当于半透膜; 泡,占整个细胞很大比例,因此成熟植物细胞当于原生质层;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细胞壁两者都相当
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各个小组可能会 提出不同的假设,应引导学生讲述理由,最后 确定一个较合理的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 膜。
(3)设计实验 确呢?
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基本思路:类似于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先把植物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观察细胞的大小变化。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细胞液中的水分流失,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开来,也就发生了质壁分离。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引导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实验设计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
①实验材料、试剂、用具的选择 中,观察细胞的大小变化;再将细胞放在清水
教师:怎样才能够知道我们的假设是否正
教师:怎么去做实验,做实验之前我们要 学生:做实验。
学生预测结果:
﹤外界溶液浓度,细
材料的选择:有颜色的还是没有颜色的,离
细胞小的还是相对比较大的,为什么? 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我们可以考虑。
当细胞液浓度胞吸水——质壁分
通过问题的设领悟到选择合适实验材料、试剂的重要性。教师补充: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液泡,而﹥外界溶液浓度,细置,使学生在思考 试剂的选择:糖水、盐水、醋酸、酒精? 离的复原
实验用具的选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是一个微观的过程,必须通过什么工具来观察?
②实验步骤
教师:实验材料、试剂、用具选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考虑整个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10 min后取出做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还是先做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加入试剂呢? 实验要点提示:
第一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水状态?
第二步:尝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20%、30%、40%、50%、60%、)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设问:如何使它们复原?
第三步: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
③设计结果记录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做出的预期,明确在实验中需要重点观察的内容:细胞壁的位置、原生质层的位置、中央液泡的大小、细胞的大小、细胞液颜色的深浅变化,设计成记录表格。
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着重指
观察。
学生回答:先做
学生:用显微镜
使学生认识到
装片再加试剂好,这实验设计的科学样可以在显微镜下性。观察细胞失水的变
训练学生思维,设计表格的能力。
学生思考感悟
设问:如何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失化过程。
课堂
小结 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点评学习情况。
学生小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布置
作业
小组合作完成,针对探究的问题,设计一
学生课下完成 份实验方案。
训练设计实验的能力,检测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单位体积中多的一侧向少的一侧进行运输。
2、条件:①半透膜 ②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7、进一步探究
第四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的观察,阐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推导渗透作用的概念;说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特点;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问题探讨”入手,从“扩散”迁移到“渗透”,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感受科学的严谨性;设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2)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3)通过相关探究实验的设计,理解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解决方法:(1)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渗透作用的相关flash动画、质壁分离与复原动画、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吸水与失水的实拍图片等
【教学方法】学生观察、讨论、合作探究与教师讲述和启发引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分组:六组。创设情境激趣,诱发探究心理,导入新课:
观看莲花图片,联想出“出淤泥而不染”,说明植物细胞在选择性地吸收物质,说明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投影出题)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板书)
细心观察动画,自主构建模型: 实验探究1: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
(1)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出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并回答。(扩散),扩散是分子从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向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运动的现象。
(2)提出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 投影播放渗透作用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及微观上分子穿过半透膜的情况。
(介绍: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多孔性薄膜)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一段时间后,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问题探讨,小组讨论:观察渗透现象示意图,讨论该实验:(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上升?(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半透膜有什么特征?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什么条件?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总结:在本实验中,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通过半透膜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作用。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
由以上几个问题归纳,要想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 要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投影展示阶段小结: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高向相对含量低的方向扩散的现象,它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3)原理:宏观: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双向扩散。
微观:单位体积的水分子由多向少双向扩散。
寻求生活体验,合作解决问题: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渗透装置,细胞是否具备渗透装置的条件?细胞如何吸水和失水呢?我们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例来探究。
讨论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投影:扫描电镜下的红细胞。讨论分析:(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时,水分子进出平衡,细胞保持原状。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归纳讲述 :(1)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2)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关注生活:运动口渴时不适合喝高浓度饮料。体验探究历程,提升思维品质: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过渡:我们了解了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那么植物细胞能否吸水和失水,是不是和动物细胞的情况一样呢?
生活中有哪些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实例?(家里买菜放置时间长了,拌黄瓜、西红柿、腌菜)
投影: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介绍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相关背景知识:(细胞壁、细胞液、原生质层等)
积极思维: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探究呢?(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提出问题。许多科学家的发现并不都是从实验中得到,更多的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的,例如,牛顿从苹果掉下来的现象中提出地球引力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些现象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并举例说明。从中选一个有究价值的进行研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植物细胞内的吸水或失水主要是指哪一结构中水分的进出? 水分进出植物细胞要经过哪些结构?
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多了一层细胞壁,它对细胞的吸水或失水有影响吗?
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是自由水还是结合水?)
筛选值得探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研究。带领学生一同熟悉探究过程,进行现场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探究相关问题:
1、选用30%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有何影响?
2、只要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吗?请观察课本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试分析植物细胞发生渗透现象,应具备哪些结构?
3、发生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何物质?
4、植物细胞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针对上述问题,如果我们要进行探究,那么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呢?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后的状态相同吗?试分析原因。
6、试分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总结反馈矫正,形成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渗透作用发生必需的两个条件;从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发现动植物细胞都能吸水和失水,重点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布置作业】导学案课后作业;预习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反思】略。
第五篇: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
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
www.xiexiebang.com 教学目标
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
(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3、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难点(1)主动运输与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相比,较为复杂,为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学生容易受“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浓度差与它们运输速率的关系的定向思维影响,认为也是成正比关系,故为难点;另外,“主动运输”是物质跨膜的主要方式,它涉及到能量和载体的利用。而影响能量的供应则与《第五章-第三节》影响呼吸作用的氧、温度、ATP等因素有关,载体则与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多样性有关。因此,主动运输是前后章节内容其中一个综合知识点的基点之一,而学生自主的将蛋白质的多样性、能量的供应等知识点迁入到此,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2)“解读图表”是学生第一次真正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的“探究”,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习是需要理科性思维,生物学中的知识论点是建立在严谨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的。“解读图表”实现了学生对相邻学科知识的迁移,这也是学生比较欠缺的能力。
说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法设计: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德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标准》的这种的理念,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并与讲授法、讨论法等方法相结合。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实例,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是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物理学和数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
具体方法如下:
(1)演示法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等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引导探究法
本节课把引导法自始自终贯穿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适时得当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3、学法设计
(1)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互相讨论,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节课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设计实验观看动画、结合教材、设计实验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2)探究学习法: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4、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
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多媒体,一杯清水及蓝墨水。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现场演示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
(学生)说出这是物理上的扩散现象;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材P60”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针对二者的不同点(是否通过膜)进行引导,除了水以外,很多种物质都可以做跨膜运输,进入本节课的“问题探讨”,屏幕展示教材P70“问题探讨”部分的图片,图示的物质是否都能进入细胞呢,如果能他们进入的方式是否相同呢?点出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生)通过观察,完成问题探讨中的3个问题。
注意:教师注重引导,特别是第二题,一定要强调题干中的“无蛋白的脂双层”,引起学生注意该结构与细胞膜的区别,进而回答此题。另外“问题探讨”中第3道讨论题,应该充分重视。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中已说明ca2+、mg2+能跨膜运输,而本节“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学生可以就此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已有知识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意识到生物学的各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自然的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教师)列举实例,放映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动画演示过程,引导学生注意物质运输的方向与细胞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关系。
(学生)观察并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或顺浓度梯度)
(教师)举例补充,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一些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学生)学生归纳这些物质的特点:分子小,一些脂溶性的物质
(教师)进行引导: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它们不能自由的通过细胞膜,那么他们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导入
2、协助扩散
(教师)动画演示协助扩散的过程
(学生)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总结其特点。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材P71图4-7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
(学生)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完成“思考与讨论”部分的三道题。
设计意图:
1、通过实例讲解自由扩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2、用动画演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过程,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
3、通过完成“思考与讨论”,强化学生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特点的理解,增强比较学习法的认识;
4、通过分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过度:从物质运输是否需要能力入手,用比喻的方法以“逆水行舟”为例,给出被动运输的概念。同时大屏幕展示教材P71表4-1,导入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主动运输”。
二、主动运输
1、特点:
(教师)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浓度梯度、载体和能量三方面归纳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并同前面两种运输方式比较,归纳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2、意义:
(教师)展示教材P63资料分析中的图片,并进行引导
(学生)通过讨论说出主动运输的意义。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
2、联系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
3、通过完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读图标的能力,加强对主动运输的理解。
过渡:载体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那么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又是怎么进行的呢?
三、胞吞和胞吐
(教师)大屏幕放映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动画,并作简单介绍。
(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联系分泌蛋白的形成及生物膜系统。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虽然是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但是也教学中也不能忽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画,让学生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及意义。
3、小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归纳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将比较的项目由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等方面进一步延伸至曲线图。
4、目标测试题:
(1)教材P73基础题:
①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设计的非常好,我认为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其所考察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辐射到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①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
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胞吞作用。
(2)下图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黑点代表物质分子),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于或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比较,不仅考察学生对三种方式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因此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的强化。
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吗?为什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综合:
1、物质跨膜运输几种方式特点及所需条件;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3、呼吸作用中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
这道题在课上完成之后,我将它改成探究实验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如果有的小组设计的实验比较合理且有可行性,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让学生自己来操作实验。另外还要给学生留些常规的书面作业。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实验操作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生物学的兴趣。
3、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交待几个容易忽视或弄错的知识点:
1、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如运载钾离子的载体就不能运载其他物质;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而主动运输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上是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说本节课的讨论比较多,还有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性回答的形式,这样课堂的节奏就很难控制,很容易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觉得很轻松,因为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的话,在做题时就会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比如在分析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时,如果不把这个过程所需的载体、能量与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就很难做出来。另外,学生在做有关图标题或曲线题时还存在很多困难,毕竟这是高中生第一次真正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的“探究”,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