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的演讲稿(合集)

时间:2019-05-15 11:1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的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的演讲稿》。

第一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的演讲稿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以来奋战在医疗工作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年医改任务,重点是全面启动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刚才,徐小丽同志就公立医院改革做了安排部署,县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和物价局组织学习并解读了相关政策,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负责人都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会

后要把中省市县相关文件收集编印成简明读本,发给广大医务工作者,帮助大家进一步吃透精神、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切实抓好改革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概括起来有“六个需要”。一是体现医疗服务公益性质的需要。公益性质是县级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体系中的基本定位。通过改革,政府用充分的保障来解决医院的运作问题和后顾之忧,彻底改变医院过去为了保工资、保运转而突出盈利、弱化服务的企业化运行模式,真正把县级医院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纯公益性医疗机构。二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需要。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次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通过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和设备装备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过强化政府保障,降低或减少药品加成部分,从而减轻患者负担,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三是防治不正之风和医疗腐败的需要。改革是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这次改革,实现医药分离,从源头上切断医药购销中的利益链条,铲除医疗腐败滋生的土壤,树立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患和谐的行业新风。四是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医院的人员编制、人才培养和基础装备,加快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五是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本次改革的核心是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把固定用人转化为合同制用人,把过去靠身份管人转化为靠岗位管人,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同时,结合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多劳多得,干得不好、考核不合格的将被辞退,基本上打破了“铁饭碗”格局,这对于能干事、想干事的医务工作者是激励,给不会干事、干不好事的医务工作者以危机感。六是加强政府对医院监管的需要。改革后,政府将在提供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管,着力强化政府对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主导权,切实改变医院像过去那样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的局面。

二、准确把握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原则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四个分开的原则。即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经营性和公益性分开。政事分开,就是改革后的医院是在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一个市场服务主体,减少行政对医院的过分干预,让医院一心一意的搞好医疗服务;管办分开,办就是由人民政府办医,管从医务角度上由理事会管,从行政上由卫生局履行市场主体监管职能;医药分开,就是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制度,直接配送药品,医院不再采购;经营性和公益性分开,三所县级医院都是纯公益性的,经营性的医院要推向市场。二是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改革的核心是推行人事聘任聘用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政府保障用于办好医院,不能用来养闲人,要集中体现政府拿钱买公共服务的理念。三是人人有事干的原则。坚持和谐稳定搞改革。先稳定现有的在编和临聘人员,人人都要有岗位,暂不实行下岗或辞退。改革之后干不好、违法乱纪的,可能要下岗,这是改革的基本要求。四是医保、医疗、医药相配套的原则。医疗体系的医保、医疗、医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相配套,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机制。比如,医保要出台一个与公立医院预付或结算的具体办法。这是从一定程度上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内容。五是财政充分保障原则。这次医改突出了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财政保障上,剥离化解债务、离退休人员直接保障,让医院轻装上阵,下一步装备改善,人员培养,都要作为保障的重要内容。六是严格监督考核原则。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要把监督管理和目标责任考核作为重中之重,把社会各界对院长和医务的评议作为重点。要把查处群众的投诉举报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对患者举报实行有案必查,查必从严;对目标责任考核不达标的医院院长,要制定问责办法,确保群众满意。

三、切实抓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环节

一是医院治理模式和分配制度改革。医院治理模式重点是建立理事会制度,理事会聘任院长,院长聘任中层,层层聘任。理事会组建非常关键,理事会成员应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专业人士、社会服务对象,从监督管理方式上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理事会成立以后,由理事会组织实行聘任聘用。理事会是决策机构,院长是执行者,两者的职责界定按照相关文件执行。二是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县财政局要抓紧制定医疗卫生投入方案,迅速出台公立医院债务化解方案和公立医院补助资金方案,并就医院财务收支运行、分配激励制度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等方面拿出具体方案,并实施监督管理。三是药品三统一机制的规范运行。公立医院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工作,关系到医药和医院的协调配套。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药品要保障百分之百配送到位,不能出现开了处方没有药品的问题。四是医保与医院的良性互动。县卫生局、医保和合疗经办机构要加强与医院的协调、对接和配合,根据有关规定,在摸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改革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五是医院的监管考核。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监管、考核、问责工作机制,县卫生、财政、审计、监察、药监、物价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管、考核和问责力度,确保医院规范运行。六是临聘人员的稳定问题。按照“先稳定、再消化”的原则,维持现有临聘人员数量,不得再进临聘人员。等改革相关工作完成后,根据医院缺编情况,启动聘任聘用程序,消化部分临聘人员。有关部门要认真把握,对改革期间违规审批进人的,要实行问责。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今年的医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要抓好统筹协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统筹抓总、协调指导职责,及时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要亲自抓,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督导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督导组已发文明确,各组要迅速行动,立即进驻各医院,全程指导改革工作,直到改革结束。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三是理事会要在督导组的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改革工作由督导组和理事会共同推进,把医院班子调整放在改革的最后,改革期间维持医院现有班子,等聘任聘用程序完成后,再按照聘任聘用规定,组织推荐领导班子,要更加体现医院管理层产生的民主性。四是建立医改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医改政策和纪律,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暗箱操作、曲解政策,随意变通等问题,纪检监察要从速从严从重查处,确保医改工作严肃性和规范性。五是各镇要加强宣传。这次医改受益的是群众,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镇长会后要做好医改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医改的意义和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赢得群众广泛支持。

同志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本着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改革,把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办好、办实,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目的是全面启动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安排部署改革的各项重点工作。这次会议对于我县医改工作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是从基层向县级、从单项向综合改革的重要转折。刚才,县发改局李局长宣读了县政府《关于印发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卫生、人社、编办、财政的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大家学习了改革相关的配套政策文件,稍后,李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认真领会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做以下具体部署。

一、切实提高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医药卫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当前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时期,县级医改推动到今天,也可以说真正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龙头,又是医药卫生体制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汇集点,这项改革关系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多个体系,涉及到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体制机制,以及人事、分配、考核评价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医改的难中之难,所以,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既要充分认识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要认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力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各医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重点加强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宣传,使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更加理性的对待改革,通过引导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中,保障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二、务实高效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开展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已经制定,目标已经明确,现在已经进入改革的实质性操作阶段,必须扑下身子,克难攻坚,以扎实有力的行动来推动工作高效开展。要结合总体目标任务,进一步进行细化,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划分时间段,对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予以明确,并落实责任和时限要求。归纳总结这些重点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基础启动阶段

时间从8月初到8月底,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全力提供财政保障。财政局要将取消药品加成补偿资金、运转经费、在职职工工资和退休人员费用尽快预算到位,同时,对核定的县级公立医院债务要在严格依据上级有关规定予以统一打包剥离的同时,尽快制定出台《县级公立医院债务化解方案》初稿,在此基础上由卫生局牵头,各医院进行分类整理,逐一与各债主签订化解协议,确保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要尽快启动药品三统一。卫生局要明确专人负责,督促县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组建进度,务必于8月底前组建运行,人社局和编办要按照职责和工作要求予以支持与配合。中心组建成立后,卫生局要加强规范运行管理,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必须通过采购结算中心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确保药品配送率达到100%。

三要按程序启动新的收费标准。物价局要在会后抓紧组织实施价格听证程序,价格听证程序完成后,各医院要按照《XX县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的相关规定执行新的收费标准,物价局、监察局要加强检查指导新标准的执行情况,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四要制定出台各个医院的改革方案。各医院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按照要求制定出台各自具体改革方案并按程序报批,要把措施制定的扎实些,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些,把细节考虑的完善些,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确保稳定。

五要组建成立医院理事会。由县卫生局、人社局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个医院理事会的组建成立分别拿出具体操作办法,各督导组要对组建过程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全程指导,操作办法经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后,县政府将对理事会人员进行任命。

六要稳定医院班子和临聘人员。县卫生局要切实做好医院班子的稳定工作,要把班子成员在改革期间的工作实绩作为以后班子聘任的重要依据,县医院班子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来完成医改工作任务,坚决杜绝推诿拖沓,不负责任的情况发生。同时,要稳定临聘人员队伍,保持现有人员待遇不变,在改革进行到第三阶段时将专题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二)组织实施阶段

时间从9月初到11月底,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稳妥组织聘任聘用工作。各医院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深入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把聘任聘用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到操作规范、程序到位、公开透明。现在每个医院的情况都不大一样,所以在坚持既定大原则的前提下,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调研,及时研判,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全员聘用制度的稳步顺利实施。

二要突出抓好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是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各医院要组织制定出台医院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骨干技术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分配制度改革完成后,所有不符合现行政策的分配机制要全部停止执行。

(三)扫尾完善阶段

时间从11月底到2013年3月底,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医院班子聘任工作。由各医院理事会对医院班子成员进行聘任,卫生局要加强指导,确保聘任后的各院班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效运行。在此基础上,由理事会制定出台医院院长及班子成员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目标任务和日常规范进行明确,严格用考核办法约束班子成员,对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解聘。

二要解决好临聘人员问题。长期以来,在县级公立医院缺编严重的情况下,广大临聘人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默默奉献,有很多同志已经成为各个科室的业务骨干。县委、县政府对改革后临聘人员的身份问题十分重视,此次在人员编制确定上是按政策上限向市上报的方案,待市编办批复后,人社局、卫生局要制定临聘人员招聘录用方案,在编制许可范围内实行择优招聘,通过几年时间努力,力争把更多的临聘人员纳入财政盘子。

(四)提升巩固阶段

时间从2013年4月到2015年12月底,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医院内部的综合管理。改革取得的成果必须通过强化管理来巩固,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也是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须手段,一定要大力挖掘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好医院理事会的作用,切实规范决策和内部运转程序。卫生局负责抓好《XX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办法》和《XX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的组织实施,突出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债务监督、服务质量、群众投诉等重点内容的监督管理,注重在医院的布局、规划、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努力通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和体验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二要积极探索改革医保合疗支付方式。降低就医费用、提高报销比例是改革的重要目的,卫生局、人社局、民政局要加强配合,抓紧制定完成《XX县医保合疗支付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情况,结合实际,不断地加以修订完善,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得实惠。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在为县级公立医院拨付必要周转金的同时,不能墨守陈规,在贯彻各项政策的前提下,创新思路和举措,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尽可能为群众提供便利。

三要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长期以来困扰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医院的医疗技术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高学历人才十分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群众的就医感受。对此,人社局、卫生局务必高度重视,确保县政府已经制定出台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财政局要按规定及时足额预算相关经费,各医院也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突出实效,把人才建设作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一些更加实际、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力争在短期内促使人才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四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债务化解。目前三个医院的债务压力很大,财政局、卫生局和各医院必须要开动脑筋,多措并举,加强沟通配合,在盘活处置闲置资产的同时,加强与省市的汇报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通过较短时间的努力把这个大问题逐步消化。

五要加强软件基础资料管理。县医改办要随时掌握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我县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向上级报送,及时收集完善各类资料,确保按期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三、落实好公立医院改革的保障措施

今年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有关部门、各医院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措施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县医改办要发挥好总协调的工作职能,统筹安排,及时研究解决医改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务必把医改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强化领导,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各医改督导组要认真履职,切实强化对各医院改革情况的指导。县医改办XX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推进。

二要搞好配合,增强合力。改革涉及部门很多,需要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县医改办要全面指导和统筹推动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三要保证投入,强化监管。县级财政要按省市统一要求足额配套并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探索和研究财政支持方式,既要回归公益性,又要调动积极性。县财政、审计部门要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公立医院资金的审计监督。

四要抓好宣传,确保稳定。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化解任务艰巨,因此,务必要搞好舆论宣传,对因利益调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做好风险评估,拿出相应的处置预案,坚决防止发生影响稳定的事件,确保整个改革稳妥有序向前推进。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推进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以及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前期召开的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我县当前安全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县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全面动员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创新,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刚才,全军同志代表县安委会回顾总结了20xx年和今年元至四月的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按照有关要求,全力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深刻反思找症结

20xx年,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总揽,突出责任落实,突出隐患治理,抓好安全基础,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宣传教育,严格责任追究,有效地预防了一般性事故的发生,坚决遏制了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指标控制在市下达考核指标范围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态势平稳,被市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但今年元至四月份,全县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呈2升1平1降态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这充分暴露了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也充分反映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全县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安全生产认识和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不够。部分镇、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依然不足,重视依然不够,没有把安全生产统一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重视,没有把安全生产提高到政治、稳定和民生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甚至没有将安全生产放到保护自己角度来对待。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工作保障矛盾突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在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多数企业安全保障水平低,大量事故隐患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根治;机动车辆增长迅猛,县乡道路等级低,安全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农村道路危险路段路线长隐患多,要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上升势头要做的事还很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还十分突出。

三是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监管不到位依然存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上级有刚性要求,县里有保障措施,领导有坚决态度,各级有明确责任,但为什么安全事故仍然不断?说明认识上的侥幸、措施上的乏力是根本原因。个别镇和部门仍然停留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安排布置普遍性和一般化,措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工作不细,治理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致使隐患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发生事故实属必然。

四是应对形势变化的新办法、新措施不多不硬。个别镇和部门在具体监管过程中前瞻性不够、方法不多、手段单一,源头管理、过程控制等环节相对薄弱。部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完善,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的措施不够健全。

当前,时间已进入夏季和汛期,这一时期是各类生产事故易发期、高发期、多发期。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认清全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措施上更加有力,工作上更加务实,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

二、要突出重点抓监管

要以贯彻落实省政府今年四月连续印发的三个意见和积极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以主攻事故预防、完善长效机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基础、强化全民安全意识五个重点,以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排查治理隐患,不断开展“打非治违”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四项指标”稳控在市控指标范围内。

一是进一步夯实监管责任。省政府今年四月专门下发了《关于落实政府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三基工作的意见》(三基是基层责任落实,基层能力建设,基本素质提升),三个意见中明确提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具体工作应该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的原则,意见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共同职责和具体职责。各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三个《意见》,落实好各镇“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执行好“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制”、“安全生产约谈”和“一票否决”等行之有效的制度。

二是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强调,“打非治违”工作要切实做到深下去、严起来、抓典型、见实效。省政府5月21日上午又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下一步“打非治违”工作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各镇、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打非治违行动中,道路交通要从严查处超载、超速行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在此要特别强调学生乘车安全问题,为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县政府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最近又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十项机制之一进行了完善,教体、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和各镇务必认真抓好落实;建筑行业重点要整治借用资质和挂靠、违法分包转包、不办理施工手续,以及以包代管、严重忽视安全生产、赶工期抢进度等建筑施工领域的突出问题;危化物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面要坚决打击非法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违法行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要严厉打击非煤矿山企业无证生产经营或有证但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章违规组织生产行为。在“打非治违”行动中要敢于动真碰硬,对所有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严惩重处,有效遏制因非法违规生产而造成各类事故。要落实非法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加大打击力度,逐步形成部门“打非”制度化、企业“治违”常态化的工作格局。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县上今年确定的重大创新工作之一,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前期,县政府已经下发了《意见》、《方案》和相关的制度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时县安委会也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各镇、各部门要切实按照文件要求,迅速建好4支队伍,实现监管全覆盖、无空白;落实好10项机制,实现管理上水平、出效果;与此同时,抓好示范镇、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路建设,实现试点有示范、有亮点、有成果。要注重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对外宣传,努力打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石泉模式”,迎接全市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

四是扎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背后有根源,根源背后有苗头,苗头背后是隐患。忽视任何根源、苗头,都有可能使小问题酿成大事故,小问题变成大烂子。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减少和消除安全事故的前提。各镇、各部门要立足于查治隐患、防大事故,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的总体要求,围绕重点领域、重要节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加强督促,深入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治理,监管部门要坚持“隐患不除、不准生产”,企业要做到“有隐患就不安全、不安全就不生产”,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此重申强调:按照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建设的企业主必须无条件服从当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也必须履职尽责,大胆管理。

五是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机制,财政保障要到位,人员配备要到位,县安监局和各镇要加强和规范镇安监办建设,推进安全社区建设,配齐村安监专干,形XX县有局、镇有办、村(社区)有专干的格局和监管网络体系。强化建设项目源头审批管理,把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均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设施 “三同时”制度,杜绝先天性隐患。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职业危害治理,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关闭。

六是提升全民安全生产基本素质。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平台,以安全宣传教育“五进”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道德宣传;开展应急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预防处置、自救、互救、避灾能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要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高危行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安全素质及防范事故能力;要督促各生产企业严格开展安全生产全员培训,严禁无证上岗,切实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要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坚持深入工作一线,掌握真实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要绝不姑息抓问责

人的生命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要时刻保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自觉意识,时刻保持安全生产严管的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项制度”。

一要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各镇、各部门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既要履行好自己的本职职责,又要履行好自己的分管职责。当排查出重大隐患时,主要领导要及时研究治理措施,督促治理到位;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关镇和部门必须按要求如实上报,主要领导要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处置,维护秩序,搞好善后,保持稳定,坚决杜绝因处理不及时引发上访和群体性的事件。

二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原则,凡是因打非不严、治违不力、尽责不到而导致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镇和监管部门,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三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凡发生人员死亡安全生产事故的,严格按照《XX县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十个一律规定》和《XX县安全生产事故倒查及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对事发地镇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从快查处、从严追究,绝不姑息。

同志们,安全生产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事关和谐稳定政治局面,希望大家坚持做到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帽子”抓安全,克服侥幸麻痹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抓落实、保安全、促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长沙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长沙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和《湖南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湘卫体改发[2014]2号)及《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长政办发[2014]4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加强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法人治理、医保支付、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全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到2020年,力争县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二、改革范围

全县6所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改革,包括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星沙医院、县精神病医院。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2.逐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

3.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药品采购运营管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益。

4.合理配置资源。启动《长沙县“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国产设备和器械。严格控制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严禁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对超规模、超标准和举债建设的,严肃追究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5、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完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专科的规划,积极推进中医馆、国医堂建设。设立中医药专项资金,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二)深化补偿机制改革

1.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80%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弥补,其余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内部消化等方式解决。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缩小医保基金政策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

2.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调整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医疗服务价格上调总量不超过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的80%。合理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

3.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县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要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等政府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的投入倾斜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探索PPP模式,依法适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1.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全部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采取量价挂钩、双信封制、招采合一的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模式,逐步实现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相衔接。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效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县级公立医院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县级公立医院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

2.保障药品供应。药品配送原则上由中标企业自行委托药品经营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减少流通环节,规范流通秩序。可根据实际探索药品集中配送办法。严格采购付款制度,制订具体付款流程和办法。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付款的,采购机构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卫生和财政部门负责监督货款支付情况,严厉查处拖延付款行为,并向社会公布。配合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信息系统,逐步完善低价、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加强药品储存管理,改善药品储存保管条件,防止贮藏不当影响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3.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及配送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不良记录。对采购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的,一律记录在案并进行处理;对向采购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和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完善诚信管理,以合同的方式约定企业出现违法违规配送药品等情形时将要承担诚信违约责任。

(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

1.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人社、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制订出台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要及时出台实施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办法。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加快实现支付方式由后付制向预付制的转变,并逐步覆盖县级公立医院诊疗的所有病种。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科学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协议约定按时足额结算并拨付资金。2.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健全医保对医务人员用药、检查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加强对基本医保目录外药品使用率、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居前列药品(高值耗材)、药占比、次均费用、参保人员负担水平、住院率、平均住院日、复诊率、人次人头比、转诊转院率、手术和择期手术率等指标的监控,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五)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合理核定编制。县编办、人社局要根据省制定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2.改革人事制度。充分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优化人员结构,按标准合理配置医师、护士、药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单位编制限额及其结构比例内,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结合实际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鼓励探索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

3.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建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允许公立医院医生通过多点执业获取合规报酬。

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绩效考核办法,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水平等挂钩。建立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把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指标。

(六)加强医院管理

1.落实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加强院长管理能力培训,探索建立院长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2.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以安全、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度,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加强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测、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管理。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公立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加强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加强医疗行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强化问责制,严肃查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失职渎职行为。

(七)提升服务能力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到2020年新进入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生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研究制定引进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和医学类研究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就业的优惠政策。经批准可在县级公立医院设立专科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并按规定给予合理补助。

2.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医药卫生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着重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和提高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能力。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同时与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网络,开展纵向技术合作,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护群众隐私。

3.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完善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范围,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医院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等对待政策。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八)加强上下联动

1.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县级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指导和人员培训,健全向乡镇卫生院轮换派驻骨干医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可采取推荐优秀管理人才参加乡镇卫生院负责人选聘等形式,提升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公立医院制度,鼓励采取专家团队支援的方式,将业务支援扩展到管理支援,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技术和管理水平,采取政策支持、授予荣誉等措施。鼓励已退休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到县级公立医院服务。2.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制订分级诊疗的标准和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别。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县级公立医院要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便利。完善县外转诊和备案制度,力争2015年底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70%左右的目标。

(九)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1.严格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做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对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以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等的回溯检查力度,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检验等行为。

2.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定期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事业单位法人报告等信息。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县级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医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考核档案,记录医务人员各项基本信息、考核结果以及违规情况等。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改革完善医疗质量、技术、安全和服务评估认证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医疗质量、服务态度、行风建设等。

3.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强医疗纠纷调处,推进县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严厉打击伤害医务人员和“医闹”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建立医疗风险共担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为推进我县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成立长沙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完成后自然撤销,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人社局、监察局、卫生局、审计局、食药监局、编办、商务局、民政局、国土局、地税局、工信局、计生局、教育局、总工会、县金融证券办、法制办、执法办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卫生局),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统筹组织、协调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二)落实相关责任。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编办、人社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改革的工作合力。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问责机制,确保综合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跟踪评估,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定期考核,适时通报。考核结果与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四)做好宣传培训。认真开展对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政策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深入细致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其改革主力军作用。大力宣传改革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开展舆情监测,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第三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中医医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自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院按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改具体做法

1、指导思想: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推进体制和机制上创新,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2、高度重视,全员培训:自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组,召开了公立医院改革动员会,落实医改的各项措施,认真学习、省、市、县的医改文件精神,动员全院职工积极投身到公立医院改革当中,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来抓。

二、工作完成情况

1、重新核定床位编制和工作人员数量。一是根据医院分级管理评定级别和服务功能,重新核定我院床位编制和工作人员数量。按照国家二级医院床位与人员最低比例1:1.3,核定我院编制床位100张,工作人员数量130人。二是按照现有公立医院编制核定数,由市编委、人社局、卫生计生局及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考录小组,每年对公立医院空余的编制进行公开招录考试,建立常态化的考录机制,三年内完成现有空编的考录工作,我院今年预招20人,实际考录11人。

2、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密山市人民医院、密山市中医医院岗位设置方案》,我院将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合理设定岗位,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我院已将编制外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3、合理确定薪酬水平。一是根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承担的任务、医务人员加班加点等实际情况,确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2015年至2016年人员总费用(不含离退休人员)要占医院总支出的40%左右,并随着事业发展和医院收入结构调整变化逐步提高;二是坚持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原则,将绩效工资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不得设定业务创收指标,不得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我院正在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测算,制定科学的目标绩效工资方案,主要以工作量为指标,以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数进行测算。基础数据有以下五大方面:一是科室的业务增长的5%为基点;二是科室纯节余5-6%为基点;三是计算科室成本比例,如药占比、耗材比等数据;四是工作量指标(如床位使用率、手术数等常用统计指标);五是医德医风等工作指标纳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中。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将在年底前完成。

4、完善医务人员评价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并负责内部考核,重点考核工作绩效,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成本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完善医疗服务不良记录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考核档案,将医务人员基本信息、考核结果和违规情况等记录在案。

5、建立有效的药品采购机制。卫生主管部门已成立密山市药品采购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负责为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负责落实集中回款制度,确保及时回款。同时,负责对各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监测。建立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衔接机制,健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办法。此外,医院要按照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种不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含省增补)规定品种的省级标准,基本药物使用总费用比例不低于药品总费用的省级标准。

6、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予以补偿、政府补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费用挖潜来解决,其中调价比例不高于80%,增加政府投入补助15%(其中省级财政承担10%),内部控费挖潜5%左右。公立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损耗等费用列入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医院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符合规划的由市政府回购。

7、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按照《黑龙江省县级试点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方案》要求,充分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将提高诊查、护理、手术、治疗、床位和中医诊疗等项目价格,降低检验项目,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药饮片除外)。我院在11月1日完成了价格调整工作。诊查费、护理费和床位费按省级最高限价调整;手术费、治疗费和中医诊疗费由县级政府调整,通过测算,这三项上调51.28%。检验费下调6%。一取消:取消了药品加成的15%。(医院为了让利百姓,门诊诊查费未做调整,正常主任医师诊查费10元、副主任医师诊查费5元、普通诊查费是2元。)

8、建立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市政府是举办公立医院的主体,承担主要投入责任,统筹使用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全面落实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农、支边公共服务等投入政策;二是将医院符合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工资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由社保承担;三是加强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每年为医院安排人才培养经费30万元;四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资金除国家和省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市财政根据公立医院运行实际情况予以保障。(根据《密山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偿办法(试行)》执行)

9、建立逐步化解债务机制。医院要根据法定审计结果,将债务按照类别记账,分类处理,并按规定偿还、化解。严禁公立医院改革后产生新的药品债务。

10、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利用医院长期对口帮扶关系,提升我院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同时做好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项目,提高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训制度,加强医院业务骨干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落实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招聘程序,积极组织引进,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11、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隐私。

12、推行医联体建设工作。按照《黑龙江省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指导意见》要求,我市医联体建设工作分二个层面推进,一是由市人民医院牵头与我院及17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加入北大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二是市人民医院、我院与18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域内医联体。

13、规范诊疗流程。加强诊疗流程的规范,减掉不必要的诊疗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项目,简化诊疗手续,加快诊疗速度,提升诊疗质量;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条件。

14、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我院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监督改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业行为,我院是密山市“优化发展环境、企民评百岗”参评医院,并制定了《密山市中医医院公开承诺书》。中医医院

第四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2011] 9 号),顺利开 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北政办[2011]100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 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 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改革公 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 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 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 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2011 年6 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 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经验后 2 有序推进。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 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 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 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 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 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

(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组建县公立医院管 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 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3

2、建立医药分开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 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 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 占比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 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3、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 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 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年 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 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 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绩认定结合起来。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按 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 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 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5、建立便民惠民机制。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 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级转诊。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 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 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4 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10 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6、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 度。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扩大医疗保障 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 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救助的管理和支付制 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 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科学核定岗位总数 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 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 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按照 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 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 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 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服 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5 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 年补充。

2、实行院长负责制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定公立医院院 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 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公立医院院 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 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通过民主程序决定 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照公益 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 策,承担社会责任。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 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全员聘用制 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 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对新任院长,由医 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由管理委员会聘任。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 格者可以连任。院长在任期内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 理全面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通过竞聘上岗确 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 6 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院长 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公立医院 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理改为 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严格核定公立 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 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4、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 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 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对聘 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 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 聘或辞聘。二是建立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制度。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聘任时淡化资格、强化岗位,废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并可根据业务能力和 专业水平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高聘者是专业技术骨 干,低聘者是履职考核最低分的获得者。

5、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 按照“总量控制、收支结余、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 则,在岗人员基本工资按照考勤结果发放,其余部分纳入 工作岗位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管 7 理,制定具体的岗位工资,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注重向 临床一线、高风险岗位、技术骨干和特殊人才倾斜。在成 本核算的基础上,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风 险大小、医德医风、工作效益、成本支出、药品控制、收 支结余等项目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 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 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绩效奖金分配要素: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绩效奖金来源:个人绩效工资; 医院赢利的部分收入 绩效奖金分配方式:采取院科二级分配模式。医院以科 室为单位,根据一级分配方案将每月奖金核算到科室。绩效考核由科室对员工进行,院办、医务科对科室考核。由院办、医务科、财务科制定和审核一级分配方案,并负责 对全院各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方案审核,监控执行情况,负责 对全院绩效奖金分配结果动态监控,掌握绩效考核应用状况 与效果。绩效考核结果审核及发放程序:每月 10 日前,各科室 负责人将科室员工工作量上报院办,经院办审核后,签署意 见,再转财务科,于次月22 日前发放。绩效奖金管理有关规定: 8 科室制定二级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以工作质量和工作 数量两方面评价。各科室应不断探索绩效考核方法与评估指 标,力求公平公正、全面准确。(1)工作。(3)含护士组的临床科室,建议科室将绩效奖金先分 成医生、护士两部分。医生和护士部分再各自根据绩效分配 方案进行分配。绩效考核奖金来源中的医院赢利部分投入,是指当医院 在赢利的情况下,减去医院公用支出、人员培训支出、医院 内部建设资金及设备购置支出的前提下,剩余的结余部分,当对科室进行分解时,按照对科室的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 分解。

(三)实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1、补偿原则(1)突出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人员经 费全额预算,医院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 运行经费由县财政列入预算,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中 央、省专项资金和项目全部及时安排到位,在历年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债务由财政、国资、卫生部门共同 清理,逐年解决。9(2)核定任务收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 作质量、数量等因素,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合理确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数和支出基 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激 励和补偿,经考核后,对公立医院业务运行和医改任务落 实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分类给予补偿。

2、补偿方法(1)核定任务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 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机构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近三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变动情况核定;公共卫生服 务任务根据服务人数和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数 量、质量要求核定。(2)核定收入 收入构成:一是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承 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经费补助收入。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置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的其他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三是其他收入,包括公立医院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10 收入核定:一是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 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 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各项 医改政策后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 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根据公立 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 置任务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 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三是其他 收入核定。根据以前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 特殊因素合理核定。(3)核定支出 支出构成: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 费等正常运转支出。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用于公 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 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三是其他支出,包括公立医院 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 等。支出核定:一是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含基本 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通讯费、烤火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 11 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 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 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 额(剔除人力成本)、合理的药品损耗、设备维护、公用 支出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 用药数量等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 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 因素确定。三是其他支出,根据以前支出水平并综合 考虑医疗赔偿支出等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四)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1)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权责。坚持政府举办公立 医院的非营利性质,面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优质、价廉、可得性和可及性强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医疗 服务费用减免,发挥对区域医疗服务市场技术进步、示范 和宏观调控作用,在执行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承担紧急 救治、救灾、援外等社会责任。(2)确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 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依法照章纳税,接受卫生 部门监管,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3)探索多元化办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 12 革。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办医留足空间,在政策上予 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发 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特需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 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 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2、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专 业领军人才,充实县级公立医院专业队伍;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整 体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设立卫生人才培养基金,选 拔优秀学科带头人跨省深造学习,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技 术力量;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以培养留得住、用得 上的使用人才为重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的 问题;以省内外医学院校为依托,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 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3、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 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科学管 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 13 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加强公立医院考评机制改革

1、加强医疗质量考评。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在医 生看病行医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乱开“大处方”、拿回扣 的医嘱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特别是进口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人均输液量等 五项限制指标以及控制医疗机构盲目增收的药品收入占总 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 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项评估指标进行动 态监测,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按月排队,季度评比,半年奖 惩,以考评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2、加强费用控制考评。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 评价和巡查制度,落实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对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过度检查、过度用 药、过度治疗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3、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落实和完善《青海省医务人员 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医务人员警示 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 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的落实和考评 管理。

(六)完善民族医医院改革 14 坚持县藏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中、藏、西医并重方 针,强化政府责任,推进医院保持和发展中、藏医药特色 优势,提高中、藏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中、藏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解决 “以西养藏”的问题,使藏医 医院回归特色、让利于民,满足各族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 需求,促进我县藏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构建和完善公立民族医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完善藏医医院管理体制。把藏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政府负责县藏医院建设,按 照等级标准,科学确定医院发展规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区域内藏医医疗、保健、科研 和教学中心。发展特色藏药制剂,鼓励和支持县藏医院依 法自制传统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藏药使用率。构建和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藏医院的龙 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积极 组织实施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建立藏医医院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巡查、预警制度。建立以促进县藏医院保持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考 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领导班子结构、人员配备、民 族医诊疗技术运用、特色科室设置等纳入绩效考核,与补 偿政策、骨干培养、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挂勾。

2、建立有利于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民族医院 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15 改革和完善县藏医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预算管 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 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医疗质量、服务 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中、藏医药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和 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在基本医疗保障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民族医药的政 策。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藏药制 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探 索按中、藏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具体报销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调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确定。完善中、藏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增设中、藏医诊疗服 务项目,适当提高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测算中、藏药饮片 药事服务费应考虑药品的库存、调剂、煎煮等各环节产生 的成本,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和劳动付出合理确定辨证论治 费,合理确定自制制剂价格。合理核定县藏医院人员编制。为保证藏医药人员队伍 的稳定性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在核定公立中、藏医医院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按照民族医 院等级标准合理确定民族医医生的比例。扩大医疗保障中、藏医药报销项目范围,将符合条件 的民族医诊疗项目、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纳入报 16 销范围,中、藏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住 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 个百分点,探索按民族医病种付费方 式。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2011 年6 月—7 月)。通过考察、论证、制定《刚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 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动员并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完善制度阶段(2011 年7 月—8 月)。制定完善实 施细则和相关制度,总结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3、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8 月—2011 年10 月)。在 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试点医院全面推行公立医 院改革。

4、总结提高阶段(2011 年10 月—2011 年11 月)。总 结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 合国家、省、州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及其他地区 取得的先进经验,修订完善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 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各县和县直医疗 机构要在坚持中央、省、州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符合本县、本单位实际 17 的实施细则,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 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将公立医院的发 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 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卫生部 门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依据 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分配资金,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的收支监管。人社部门会同 发改、编制和卫生部门确定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招聘方 案;会同卫生部门合理确定人员定岗、绩效工资审定,同 时加强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部门要密切配 合,形成合力,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试点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 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 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 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 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 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18 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公 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五篇:山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10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3号)及我省相关政策要求,为积极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指县及县级市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县级医院)改革试点,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遵循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

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机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着力落实“三升三降”指标(门诊人次、出院人次、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出院病人次均费用、病人县外转诊率逐步下降),力争使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二、试点选择

2012年开始,在国家确定的33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和我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平鲁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适时全面推开。其他县(市、区)要参照本《实施意见》自主探索,积极推进改革。

三、明确功能定位

(一)制定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规划。县级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指导下,按照“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动态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实行县域卫生资源一体化配臵。每个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

(二)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并与大医院 2

分工协作。主要为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运用适宜医疗技术和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接治转诊;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四、改革补偿机制

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试点县级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财政补偿60%,医疗价格调整40%),确保“取消多少、补偿多少”。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技术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政策范围,并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药品加成补偿总额预付制度,根据药占比要求、上一医院药费收入及预期增长值合理确定补偿总额,控制医院药费收入。

(一)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县级医院要提供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相适应的适宜技术服务,控制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要合理提高医疗服务、特别是基层医疗机 3

构服务的报销比例,缩小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充分发挥医保合理控制费用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落实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医保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机制,制定医保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将医疗机构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定额控制情况列入分级评价体系。要在全部试点县开展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付费方式,加强总额控制。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逐步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合理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

(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政府出资购臵的大型医用设备按不含设备折旧的合理成本制订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严禁医院贷款或集资购买大型医用设备。合理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使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价格调整要与医保支付政策衔接。改革医疗服务以项目为主的定价方式,积极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病种数量不少于50

个。

(三)规范药品采购供应。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建立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调动企业生产供应药品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降低配送成本。省级集中采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能够有效保障药品及耗材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采购供应办法。坚决治理药品及耗材方面的商业贿赂。完善鼓励使用基本药物的政策措施,县级医院应当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四)落实和完善政府投入政策。全面落实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等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政策。县级政府对所办医院履行出资责任,禁止县级医院举债建设。县级政府除对县级医院给予经常性收支和专项补助外,还要落实和完善对药品加成政策亏损的补贴政策。

对位于地广人稀和边远地区的县级医院,可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政府给予必要的保障,医院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五、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一)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县级政府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服务需求,确定县级公立医院设臵规模,逐级报省发改委和

卫生厅审批。要根据县级医院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实行县级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并逐步建立编制调配使用秩序。

县级医院按国家确定的通用岗位类别、等级和结构比例,在编制规模内按照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岗位。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医院对全部人员的统一管理制度。

(二)深化用人机制改革。落实县级医院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要使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岗位总数的85%,其中,临床护士不少于每床0.4人。未达到85%比例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原则上只出不进,空缺出来岗位经核准后调整为专业技术岗位。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臵未聘和非医务专业分流人员,确保社会稳定。推进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完善县级医院卫生人才职称评定标准,突出临床技能考核。

(三)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加强人员绩效考核,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 6

贡献等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差距。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六、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资产、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县级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县级医院领导职务。明确县级医院举办主体,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县级医院的办医主体或理事会负责县级医院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院长选聘与薪酬制订,其他按规定负责的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并监督医院运行。院长负责医院日常运行管理。建立院长负责制,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完善院长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鼓励探索建立医疗和行政相互分工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

(三)完善绩效考核。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各地要制定具体绩效考核指标,建立严 7

格的考核制度。由政府办医主体或理事会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要结合深化医改工作任务合理确定量化考核指标,重点考核控制医疗费用(包括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创新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社会满意度以及县乡一体化管理情况等。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医院总体工资水平等挂钩。积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由第三方对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四)开展管理干部职业化、专业化培训。建立规范的院长培训考核体系,通过职业化、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院长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公立医院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培训情况将作为院长任职资格和任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各县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服务需求,及时制定或修订公立医院建设计划,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完成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每县至少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以县级医院为中心完善县域急救服务体系,建立县域院前急救体系。严格控制县级医院建设规模和大型设备配臵。鼓励资源集约化,探索成立检查检验中心,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互认,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和改制,优化资源配臵。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积极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8

要简化手续,下放权力,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消除障碍。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总量的20%左右。

(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编制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按规划支持县级医院专科建设。近期重点加强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病理、传染、急救、职业病防治和精神卫生,以及近三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4位的病种所在临床专业科室的建设。开展好宫颈癌、乳腺癌、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等重大疾病的救治和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复杂疑难疾病的筛查转诊工作。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适当放宽二、三类相对成熟技术的机构准入条件。各地卫生和医保管理部门要组织县级医院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按病种付费的要求,制订实施适应基本医疗需求、符合县级医院实际、采用适宜技术的临床路径,病种数量不少于50个,规范医疗行为。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已有信息平台,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涵盖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绩效考核及综合业务管理等,与医疗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衔接,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教育等。建设医疗健康信息网。

(四)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针对地方主要疾病,积极

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中医药进基层、进农村,为群众防病治病。加强县级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导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到县级医院就业,并为其在县级医院长期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新进入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临床医师应当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培养或引进县域学科带头人。增强护理人员力量,医护比不低于1∶2。调整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政策,增加高级职称技术人才比例。建立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师和管理人员制度,加强对三级医院派驻情况的考核。可以从城市三级医院选聘一批有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到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担任院长、副院长或科主任。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医院在职或退休的骨干医师到县级医院执业。通过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职称晋升、荣誉授予等措施,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县级医院长期执业。县级公立医院要确定一定比例的编制用于高级职称人员或引进急缺人才,其他人员不得占用。经批准可在县级医院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合理确定财政补助标准,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招聘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到县级医院工作。“十二五”期间,县级公立医院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要达到30%以上,县中医 10

院的中医人员占医师总数比例达到60%以上。

(六)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实行预约挂号,重点抓好复诊患者预约,加强县乡之间预约转诊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行基本医疗保障费用即时结算,公立医院对统筹区域内参保者只收取住院医药费用个人自付部分;完善患者投诉机制,加强医患沟通,落实“首诉负责制”;广泛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相结合的机制,2012年实现试点县全覆盖,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八、加强上下联动

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三级医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

(一)巩固和深化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城市三级医院要依托城乡对口支援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以团队支援和管理帮扶为主要形式,帮助县级医院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县级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落实三级医院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1年以上的政策。县级医院每年选派不少于3名骨干医师或其他卫技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县级医院要与城市三级医院开展危重病例远程会诊、重大疑难病例转诊等工作。实行综合改革对口包干制度,由省内三甲医院对34个县的试点医院包干帮扶,重点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

进基层医院管理创新。

(二)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县域医疗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龙头作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指导和人员培训,探索建立县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轮换派驻院长和骨干医师制度,通过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流动的长效机制,使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支持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定期轮训。

积极探索县乡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形式,以卫生资源和人员的纵向流动为基础,逐步形成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相互流动、设备统一调配使用、培训统一组织、业务统一管理、绩效统一考核、分工协作有序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农村卫生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问题,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不足和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

九、完善监管机制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辖区内卫生资源配臵,切实履行代表政府监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

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行为等的监管,开展县级医院医药费用增长情况监测与管理。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 12

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等行为。建立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化医院评审体系;依托省级或地(市)级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立健全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

建立医保对医疗机构的激励与惩戒并重的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采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药品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加强实时监控,结果与基金支付等挂钩。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促进诚信服务。加强对县级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设、投融资行为的监管,强化预算、收支、资产、成本等财务管理的监管。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和医务人员考核档案。实施公正、透明的群众满意度评价办法,加强社会监督。推进县级医院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县级医院财务报告以及质量安全、费用和效率等信息。

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 13

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试点县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制定全面推进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限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省医改领导组将与各市医改领导组及省卫生、编制、发展改革、物价、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建立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试点县实行分片包干,分解任务目标,加强对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考核,及时协调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合力推进改革、狠抓落实的工作局面。2013年上半年总结评估,全面推开。

(二)加大保障力度。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在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方面给予试点县一定自主权,实行政策倾斜,合理下放权力,推动试点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费测算,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并将所需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及时拨付到位。县级政府要落实投入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各市政府要加大对试点县(市)的投入力度,给予相应补助。要完善政府投入方式,财政经费补助与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同时,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配套政策。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积极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政策。省 14

医改办研究制定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省卫生厅制定卫生资源配臵标准和公立医院设臵规划;省编办根据县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任务等因素,制定编制标准和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卫生厅共同制定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办法;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财政补偿办法;省物价局制定合理调整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办法。

(四)做好宣传引导。逐级、广泛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综合改革理论水平,提高推进改革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深入细致地做好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使广大医务人员成为改革主力军。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医改宣传工作的精神,创新工作方法,把握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措施和目标、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先进典型,争取社会理解、配合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山西省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

(送审稿)

为优化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臵,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的运行效率,满足广大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机制保障,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制定我省县级(不含市辖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

一、基本原则

(一)人口为主,兼顾床位。立足于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总量按照户籍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在编制标准幅度范围内,各地可结合财力状况、床位设臵、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编制比例。对于目前受医疗设施及其它硬件所限开设床位较少的县(市),可适当低于编制标准,结合床位数核定编制总量,随着事业发展、硬件环境的改善再逐步增加至编制标准范围内。

(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各地在核定编制时要具有一定 16

前瞻性,以利于吸纳和储备人才,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确定后,可实行总量控制,统筹调配,动态管理。

(三)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各县(市)要根据县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业务水平,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编制,对重点办好的医院要给予编制倾斜,并逐步建立编制调配使用秩序。

(四)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各县(市)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在每个县(市)重点办好1-2所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的要求,适当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集约程度,突出办医重点,避免“小而全”,合理设臵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二、功能定位和机构设置

(一)功能定位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一般包括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院)、各类专科医院等,是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主要承担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二)机构设置

根据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各县(市)要按照医疗 17

卫生资源集约化的原则,合理设臵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避免“小而全”的设臵模式。对服务人口少、服务半径小、医院规模小、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事业发展状况欠佳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尽可能予以整合,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1-2所重点医院(含中医院)。鼓励将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与妇幼保健站(院)进行整合,整合后一般以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为主,接受人口计生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三、编制标准及其性质

(一)基本编制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编制按照县(市)户籍人口的千分比核定。同等条件下,人口偏多的原则上在编制比例内从低核定,人口偏少的在编制比例内从高核定。具体为:

15万人以下,按照人口的2.3‰-3.2‰核定;

15万人(含)-25万人,按照人口的2.1‰-2.9‰核定; 25万人(含)-35万人,按照人口的1.9‰-2.6‰核定; 35万人(含)-45万人,按照人口的1.7‰-2.3‰核定; 45万人(含)以上,按照人口的1.5‰-2‰核定。

(二)附加编制

1、外来人口较多的县(市),可适当增加编制,最多不超过编制总额的10%。

2、人力资源输出较多的县(市),可适当减少编制,一般不 18

超过编制总额的10%。

3、办医水平高,且所办医院能辐射服务周边区域的县(市),可适当增加编制,最多不超过编制总额的5%。

(三)编制性质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除妇幼保健机构原则上使用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以外,均使用财政补助事业编制。

(四)编制结构

1、优化编制结构,控制卫技专业比例。县级各医疗卫生机构中卫技专业人员比例不得低于总编制85%,行政管理与工勤人员不得超过总编制的15%(保安、保洁等后勤人员要逐步通过后勤服务外包等方式实行聘用,不再纳入编内)。

2、确定中医院的中医人才比例,保证中医特色。中医院的中医药人员编制占卫技人员总编制的比例不得低于60%。

3、增强护理人员力量,提高护士人员编制比例。改善目前我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比例偏低的状况,医护比不得低于1∶1.2,并逐步提高到1∶2。

4、县级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中要确定一定比例(一般为8%-10%)的编制专门用于高级职称人员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5、合理规范县级妇幼保健站(院)的基本医疗服务比重,确保其公益性。

(五)领导职数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定级别,只核定领导职数。其领导职数按照《山西省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16号)执行。

四、编制核定程序及管理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核编意见,报市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编制总量,同时报省编办备案。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核编意见中含有附加编制的,须报省编办批准。县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将编制分解落实到各医疗卫生机构,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配。

县级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核定后,严格按照编制结构,科学合理设定岗位,并按照岗位对全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不得再聘用临时卫技人员;空编数超过10%的,须通过有关程序,逐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补充人员,以保证合理的梯次结构。

山西省深化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意见

(送审稿)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3号)和山西省《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级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现就深化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出发,以提高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目标,以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为重点,完善县级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医务人员的创造性,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促进县级公立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体目标: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 21

理制度,落实用人自主权,建立符合县级公立医院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有利于人员合理配臵,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导向;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的方针。

二、全面建立岗位管理制度

县级公立医院要全面实行岗位管理,建立符合机构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各医院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政策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依据核定或备案的编制设臵岗位总量,要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遵循“因需设岗、合理设岗”的原则,拟定岗位设臵方案并按核准权限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备案。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等级、基本职责、工作标准及具体任职条件。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公开招聘人员、内部调整岗位、确定岗位等级以及核定人员工资等人事工作要符合岗位管理的要求。

县级公立医院岗位设臵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比例一 22

般不低于岗位总数的85%。专业技术岗位的设臵以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臵。鼓励县级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臵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实现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入轨的单位,要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中大胆探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改进和完善岗位管理。

三、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医院与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合同期一般为3年,但对关键岗位、骨干人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用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保持队伍的稳定。

在首次岗位聘用时,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县级公立医院按照公开、平等、民主、择优的原则,按照核定的岗位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转岗、待岗培训、送出培训等措施办法,妥善安臵未聘人员,实现平稳过渡。工作人员拒绝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给其不少于3 个月的择业期,择业期满后未调出的,应当劝其办理辞职手续,未调出又不辞职的,予以辞退。

已经完成聘用制推行工作并签订聘用合同的单位,要规范聘 23

后管理,依据政策规定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根据聘用合同管理的政策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县级公立医院可以解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可以辞聘。对不能完全履行聘用合同,又暂时不够解聘条件的工作人员,可以调整其岗位,调整岗位后仍不履行新聘岗位聘用合同的,予以解聘。对符合经济补偿规定的解聘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四、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县级公立医院在出现空缺岗位时,除政策性安臵、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外,按照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一律按照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范县级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直接考核聘用的办法,促进人才引进工作。

空缺岗位要优先用于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应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和规定的资格条件。未达到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85%比例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原则上只出不进,空缺出来岗位经核准后调整为专业技术岗位。

县级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的工作人员,根据公开招聘和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

县级公立医院出现岗位空缺拟从内部产生岗位聘用人选,应当实行竞聘上岗,参加竞聘上岗的应当是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要根据岗位不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面试、民主测评、专家评议等方法,要严格按照公布空缺岗位及任职条件、报名与资格审查、竞聘、单位领导人员集体讨论、公示、核准备案、办理聘用手续等程序进行。通过竞聘上岗,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六、执行专业技术资格准入制度

竞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任职资格,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已经实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专业,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参加县级公立医院相应专业岗位的竞聘。

七、完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

探索建立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领导人员任用制度,完善选拔办法,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委任、聘任、选任、考任和竞争上岗等办法,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选拔任用。同时结合县级公立医院特点,建立完善任期制,在同一医院任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届,每届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县级公立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 25

制,确定任期责任目标,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医院领导人员任用(聘用)、续聘、奖惩的依据。严格执行聘期届满和离任审计制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保障机制。

八、完善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县级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实绩为重点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突出县级公立医院工作特点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考核实行医院内部评议与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平时考核和考核结果作为发放绩效工资、调整人员岗位以及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人才培养。按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要求,加快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依托医学院校、专门培训机构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临床医师应当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 26

教育工作力度,确保继续教育时间和质量,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培养或引进县域学科带头人。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导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并为其长期工作创造条件。注重增强护理人员力量。通过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荣誉授予等措施,以及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设臵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倾斜等具体办法,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长期执业。经批准可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用于招聘优秀卫生技术人才。

建立对口支援制度。从城市三级医院选聘一批有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到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担任院长、副院长或科主任。建立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师和管理人员制度,加强对三级医院派驻情况的考核。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医院在职或退休的骨干医师到县级医院执业。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力合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改革工作。要与编办、组织、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平稳进行。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须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按照程序经核 27

准备案后组织实施。

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加强宣传,争取社会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环境。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成为改革主力军。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山西省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

(送审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1]37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山西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11]74号)的有关精神,现就深化县级公立医院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增强县级公立医院活力和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工资水平合理决定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目的,通过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统筹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分配关系,逐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分配制度,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 29

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坚持改革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相结合,严肃分配纪律,逐步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眼社会收入分配全局,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相适应,统筹兼顾,妥善处理与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稳慎推进改革。

二、进一步做好绩效工资实施工作

(一)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同清理核查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外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帐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取消资金来源不合规的项目。将清理核查规范后的津贴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清理核查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同级纪检监察、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和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县级公立医院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二)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各地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绩效工资水平的具体核定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根据确定的绩效工资水平,综合考虑人员结构、岗位设臵、30

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总量。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由县级公立医院制定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三)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原则上占绩效工资总量的50-70%,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根据单位类别、工作性质、经费来源等因素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将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严禁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县级公立医院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并在本单位公开。县级公立医院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由主管部门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确定。单位主要领导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要保持合理的关系,防止差距过大。

(四)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县级公立医院主管部门要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内部考核的指导。各县级公立医院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倾斜,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五)统筹考虑县级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待遇。在职人员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规范县级公立医院离休、退休、退职人员补贴。规范后,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分别执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同时保留按国家规定可以计入离休、退休、退职费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政府特殊津贴和改革性补贴(与当地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后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同口径项目),停止发放原规定的其他各项补贴。离休人员、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条件退休的工人,按现行规定执行。退休、退职人员补贴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参照机关同职级退休、退职人员规范后的补贴标准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退休、退职的人员,从退休、退职的下月起,停发绩效工资,按退休、退职人员标准发放补贴。

三、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政策

(一)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完善工资分级管理机制,合理划分工资收入分配管理部门与业务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逐步形成统分结合、责权清晰、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注重综合平衡,努力形成并保持县级公立医院工作人员与其他公职人员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合理收入分配关系。

(二)规范县级公立医院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管理。艰苦边远地区的县级公立医院工作人员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加强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医疗卫生津贴、护龄津贴等继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除国务院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外,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

(三)切实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工资分配管理。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收入中可用于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资金管理政策,加强工资收入支付管理。加强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收入分配纪律,加大对违反政策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

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财政补偿办法

(送审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3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为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县级公立医院(县级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以下简称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顺利实施,现制定《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财政补偿办法》。

一、基本原则

按照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督管理综合改革、统筹推进的总体要求,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试点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补偿机制;政府对县级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对人口少和地处偏远的县级医院可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政府给予必要的 34

保障,医院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二、明确功能定位

县级医院主要是为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接治转诊;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工作。

三、核定收支范围

县级医院收支内容主要包括: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收支。

(一)县级医院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财政核拨的在职职工基本工资补助收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其他收入。

医疗服务收入。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和住院收入。具体应按照挂号、床位、诊察、检查、化验、治疗、手术、护理、卫生材料、药品、药事服务等医疗服务量和相应的收费标准核定。其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按照全省统一实行的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核定;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以及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执行价格部门统一调整后的收费标准;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的,按有关部门确定的标准核定。

财政核拨的在职职工基本工资补助收入。按照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人员和县级人社部门核定的基本工资水平,由县级财政部门按一定比例予以定额补助。

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县级财政核定补助。

其他收入。按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培训、租赁、食堂、投资、财产物资盘盈、捐赠等项收入核定。

(二)县级医院经常性支出。包括医疗服务支出、人员支出、其他支出。

医疗服务支出。包括医疗服务活动中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包括政府回购的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无形资产摊销、提取的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可参照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数量(按门诊、出院人次、服务项目等)、质量和核算成本(剔除人力成本)等核定。

人员经费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支出等。在职人员按照编制内实有人员和人社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水平核定经费总额。

其他支出,包括办公、印刷、水电、邮电、取暖、物业管理、差旅、会议、培训及管理费用等支出。可根据医疗辅助、行政后 36

勤等服务量、工作量和成本等因素核定。

(三)专项收支。包括财政等政府部门拨入的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承担政府指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灾服务的补助,以及医院在政府专项补助外所取得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资金。根据实际拨入的资金和预算,专款专用,专项核定。

县级医院的经常性收支和专项收支计划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院编制,经卫生部门初审后于每年编制预算前集中报送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分单位、分项目、逐年核定。经常性收支计划根据县级医院上年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政策编制,专项收支计划根据县级政府确定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计划以及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编制预算。

四、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渠道

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是破除“以药补医”,县级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以取消加成政策前三年平均药品总收入为基数,结合国家规定的药品综合加成率(15%)测算。取消药品加成后所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政府出资购臵的大型医 37

用设备按不含设备折旧的合理成本制订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提高县级医院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医保基金报销获得合理补偿。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应使县级医院新增的净收入不低于前三年药品平均加成收入的40%。

价格调整要与医保支付政策衔接,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政策范围。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个人付费给予补偿。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医保基金按照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付费方式予以及时补偿。

(二)政府政策性亏损补偿。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通过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所取得的净收入补偿弥补后仍有缺口所形成的政策性亏损,由县级财政核定后足额补偿。2012年试点县的政府政策性亏损补偿数额原则上不高于核定的药品加成收入的60%。

五、落实和完善政府投入政策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县级医院综合改革。除对县级医院给予经常性收支和专项补助外,还要落实和完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亏损补贴政策。

(一)经常性收支补助。县级财政对县级医院的现行经常性 38

收支补助政策继续保留不变,不得抵顶试点改革中需要增加的补助,补助额不达在职职工基本工资70%的要提高到70%。对参加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的县级医院还应按单位缴费部分的70%核定补助。县级医院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县级财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补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经县级财政核定的取消药品加成后的亏损(扣除医疗价格调整部分),由省级财政列入省对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财政予以足额补偿。

(二)专项性收支补助。县级政府对所办医院履行出资责任,禁止县级医院举债建设。县级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项目,属于按全省发展建设规划统一安排的,由中央和省、市政府予以专项补助,县级适当配套;属于按市县发展建设规划安排的,由市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并对中医院予以倾斜扶持;县级医院基本建设应量力而行、控制盲目扩大规模。大型仪器设备购臵应履行审批程序、坚持节约与适用原则。重点学科发展应合理规划、突出专业特色;县级医院承担政府指派的公共卫生任务和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任务,政府应按服务成本给予经费保障。

六、监督管理

(一)市县财政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合理安排分配资金,依法接受地方人大以及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二)各级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县级医院补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注重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审计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监测评估制度,采取绩效考评等方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医院收支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医疗服务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对医院综合考核、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县级医院的财务监管,监督其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

(四)县级医院应严格遵守财经制度,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要加强资金流向监控。

(五)对挤占挪用政府补助资金以及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资金、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严肃处理。

山西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

改革的指导意见

(送审稿)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3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现就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重要性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建立起县级公立医院新的补偿方式。推进医药价格改革是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进一步疏导医药价格结构性矛盾,有利于合理引导医疗行为和配臵卫生资源,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

二、医药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以近三年药品加成合理收入平均数为基础,根据财政、医保保障和医院内部消化情况等,确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额。通过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适当提高

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偏低的床位费,适当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检测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引导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获得合理补偿。

(二)与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同步实施。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必须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前提下,与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医保支付水平等措施同步推进,确保改革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

(三)区域之间、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价格水平要衔接。原则上,下一级别医院价格水平不得超过上一级别医院价格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合理分流。

(四)国家和省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区)要在省统一部署规定的时间前完成价格改革,其它县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该积极主动的推进价格改革。

三、医药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政策。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卫生等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要求,取消试点县(区)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试点县(区)公立医院一律按进价销售药品。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途径补偿。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降 42

低医疗成本。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县级公立医院销售药品的实际价格总水平要确保降低15%,不得通过不合理地调整用药结构来提高患者使用药品的实际价格水平。

(二)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财政补偿60%,价格调整补偿40%的比例,以省物价局、省卫生厅规定的现行价格为基础,按照财务分类,提高诊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床位费等五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其中诊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上调的幅度不得超过13%,床位费上调的幅度不得超过30%。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检测两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幅度不得低于10%。具体调整方案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规定的原则、幅度范围内确定。各县(市、区)价格、卫生等部门要尽快按照省政府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精神和上述价格改革实施意见,严格履成本审核和价格听证等审批程序,提出价格调整的具体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抄报省和设区的市价格、卫生等部门备案后实施。

(三)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管。凡纳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的卫生材料,不得向患者另行收费;对可向患者收费的医用材料,要严格按照医用材料加价率和加价额双限控制的管理规定执行。医疗机构要通过公开招标采购,降低医用耗材价格。

(四)规范有序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按病种收费改革有关规定,逐步扩大按病种收费的范围,并制定具

体的临床路径。医疗机构开展的病种收费标准,要按规定程序上报市物价局、卫生局审批,并报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备案。每个市开展的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不少于50个。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各县(区、市)价格、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加强沟通、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工作,制定既能体现地方综合改革特色,兼顾各方利益,又能达到惠民利民目的的价格调整方案。各设区市价格、卫生等相关部门要督促和指导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做好县与县之间的价格衔接,确保本地区公立医院价格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制度、加强监管

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规定,落实价格公示制度和“一日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成本核算,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各市、县价格、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对擅自设立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服务收费标准、分解和套用项目收费及超范围收取医用耗材费的医疗机构,要依法查处。

(三)加强宣传、跟踪反馈

各级价格、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价格政策改革试点方案实施后,要做好跟踪调研,开展政策评估,完善改革措施,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告。

下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的演讲稿(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大会上的演讲稿(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2016年4月28日) 尊敬的赵盟长,调研组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安排,现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 全旗现共有旗直医疗卫生......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总结

    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综合分析报告 自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院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的意见》(临价费发[2014]121号)......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总结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展情况总结 自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院按照上级医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医院实际,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各项工......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标解释

    山东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监测 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更好的完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监测工作,便于各单位对监测数据的理解和对监测指标计算公......

    公立医院改革

    现况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1) 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 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①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

    公立医院改革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会上部署了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六项重点工作。 ——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以药补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在购买服务的格局下,在总额控制下实行......

    公立医院改革

    福建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10级小学教育专业 100404033 曾美桢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是医院职业化管理时期的来临,是医院面临市场竞争的时期,也是由经验管理......

    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卫生局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坚定不移地落实改革措施,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