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求同存异,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摘要:几十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转移了我们对语文教育根本任务所应有的关注,许多与如何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直接相关的重要课题却未能得到深入的研究,这是造成目前不少学生语文水平不太理想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呼吁语文教育工作者求同存异,搁置课程性质之争,回到原点,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程性质;语文素养;求同存异
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由来已久,并不时地出现白热化的高潮,然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而且性质之争似乎也并没有对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多大的推动力。反观别国的母语教育,几乎没有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大家都在“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母语能力”的共同目标下,开展各自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似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或是一个不需要、不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一对比促使人思考:是不是我们一直以来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性质之争是不是反而束缚了人们进行各种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手脚?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转移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心,将性质问题暂时搁置,把目光聚焦到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上来?
一、语文教育的“独当之任”
基础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笔者以为答案是简单而又明确的:为了提高学生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亦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原点、基准,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一再强调的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1]此“任”,是我们基础教育非完成不可的,因为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此“任”又是语文课程的特殊使命,别的课程无法取代,非要由语文来承担不可。
综观各国的母语教育,无一不是把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作为其根本任务。从纵向看,我国起码自1912年开始,有关文件就已明确指出:“国文要旨在通解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2]此后表述或有差异,精神实质却是一以贯之的,有案可稽。即使在社会激烈动荡的抗日战争时期,语文课也仍然坚持这一内涵,没有变成“抗日课”;只是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期间,先被取消后被变成实质上的“文革课”;随后又拨乱反正,返回“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正轨上来。从横向看,其他国家的母语课程也都有着与此基本相近、相同的核心内涵,兹不赘述。对语文教育的这一原点、基准的认识应该没有什么异议,这也是笔者所谓的“求同存异”之“同”。这个“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之“同”正是语文教育和语文课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循此而致力于研究、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何至于会出现“中国人不懂汉语甚至闹出洋相的事早就不是新闻了”①这样的咄咄怪事呢?
二、性质之争对“独当之任”的冲击
今日国人语文功底之差已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忧虑:大学校长在高层论坛上读白字;著作等身的文化大师常常闹出用典错误甚至白字的笑话;国家级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白话西游”早已被好事儿的网民们辑成专集传为“佳话”;①更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和莘莘学子了。在语文教育的滔滔历史长河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呢?笔者以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训就是语文教育领域一直弥漫着的所谓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的滚滚硝烟,虽说不是全部,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转移了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原点、基准,对语文课程“独当之任”所应有的关注。我们思考的兴趣和重点(甚至是焦点)始终在“性质”,而不在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以为性质问题解决了,所有其他问题也就都会迎刃而解。因此不惜为解决性质问题而耗费无数的时间、精力、才华。
进一步追问:性质之争缘何会闹得如此不可开交?争论各方又缘何要为此血战到底呢?分析起来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如何认识语言的功能和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二是主观上的,即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权威文件明确表达了文件制订者对语言功能、语文课程性质的判断。这在相当程度上把问题给放大了,从而引起了大家广泛的注意。与这一判断见解相左者认为,这么大的错误都写进文件了,势必影响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他们出于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一定要把这一大是大非弄个清清楚楚,搞个水落石出。而见解与这一判断相同者,面对上述相左者对这一“真理”的挑战,出于同样的责任感、使命感也必予以反击而于心方安。权威文件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判断引发了性质之争,而性质之争又反过来影响了权威文件的有关判断,如由“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加上“是文化的载体”再改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直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又将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其一斑。新课标的这一定位,在当时的语境中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实际上“人文论”和“工具论”各自的支持者对此都不满意。
更严重的是,课程性质之争对大纲或课标中关于语文“独当之任”的表述也产生了影响。“语文”是什么?从1963年至1999年制定(或修订)的所有教学大纲指的都是“语言文字”,强调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但2000年小学、初中的教学大纲却把原来的“祖国语言文字”改成了“语文”。窃以为,它是由于自己拿不太准或为息事宁人而有意为之,联系1997年开展的语文大讨论对“工具论”大加挞伐这一背景,很可能是大纲制订者觉得明确语文一词指的就是语言文字或有偏向工具性一面之嫌,于是就让“语文”一词留下不同理解的巨大空间。可这一含糊,导致“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述就得不到落实了。
如果有关文件删去关于语言功能、语文课程性质的判断,从而突出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争论各方的士气绝对不会那么高涨,从而干扰大家对语文教育原点、基准的关注。性质之争还可以而且应该争下去,但不应该由此而淡化、模糊语文教育的原点、基准,更不应该将它凌驾于对原点、基准的关注之上。
三、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求原点之同,存性质之异
(一)走出舍同求异的怪圈
根据以上的事实和分析,笔者郑重建议、真诚呼吁: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求语文教育原点、基准认识之同,存课程性质理解之异,暂时搁置课程性质之争,从舍同求异的怪圈中走出来,由语文教育的原点、基准出发,齐心协力,共同开创语文教育的新纪元!当然不能完全否定性质之争的积极意义,更不能人为地加以禁止,只要不影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程“独当之任”的关注,就学科性质展开富有学术深度的高质量的探讨、辩论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一旦修订,也不妨考虑上文关于删去有关判断的建议。
求原点之同,存性质之异,应该成为今后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则。不管是工具论者还是人文论者,不管是哪个流派哪个集团,大家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来,在这个统一的大目标下,放开手脚,各显神通,语文教育一定会呈现出一番新的气象。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问题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它的必要性和艰难性作出充分的估计,以期为我们下一步各自展开工作搭建一个共同的平台。
(二)探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必要性
尽管历年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强调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往往只是一句简单的表述,并没有作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而语文教育专家和理论工作者们也一直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这就难免造成理论上的困惑和实践上的不便。这个问题显然有讨论的必要。
什么叫“正确理解和运用”?有人就此提出异议,认为“‘正确’的提法既不符合语言实际,又忽略了语文个性、语文规律”,“所谓‘正确’的提法仍停留在过去低水平的、‘对不对’的语言教育的圈子里,是过去语言知识教育的思想遗老。这句话顶多是一句空话、没用的话,丝毫不能突出语文教育的个性和特点”,提出“语文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正确’的水平上,而是要让学生‘熟练地、出色地、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3]另外,还有一些有待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诸如:“理解和运用”分别对应何种语文活动;“理解”是否指阅读,“运用”是否指写作,还有没有另外的解释;如何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如何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等等。
(三)坚持“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艰难性
探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容易,在语文教育中坚持这一根本任务同样有许多困难。首先是理论的缺乏,关于听说读写的特点和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的理论实在稀少而苍白;而且仅有的那点理论主要还是从国外引进的。然而汉语汉字有自己的特点,仅仅照搬国外的理论肯定不行,比如“汉语学习的心理学根据”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其次是教材的不理想,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助以及一系列配套资料,可以说,靠现有的语文教材要达到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教学辅助用书、配套练习训练册等同样不尽如人意。再次是考试评价的困难,按照目前的考试技术和评价手段,要测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显然又是一个难题。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贯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根本任务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原则和前提,但不可否认的是,基于当前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发展状况,几乎每个方面都有许多相关工作有待开展和进行。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母语教育的任务都是由“语文”这门唯一的课程来承担的,即语言和文学混合教学,这就给完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语文”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担负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双重任务,而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无论在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如果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显然应该由语言教育来完成。然而,在语言和文学不分家的前提下,我们很难判断一篇具体的课文或一堂具体的语文课是该进行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或者掺杂进行。这种混沌的状况不但易于导致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两败俱伤”,而且显然不利于我们坚持“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原点、基准。
四、结语
在以往的性质之争中,我是冲在前面的,自以为真理在握,于是浑身是胆,雄纠纠气昂昂地屡屡主动挑战,不断积极应战。我在1990年就出版了《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一书,大意是说,1949年以来,语文教改经历了片面强调政治性和片面强调工具性等两个浪潮,今后我们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浪潮。但我始终深信真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哪个浪潮的推动者,其初衷和用心都是为了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至今仍然认为语文属于人文课程,但我对工具论者却怀有真诚的敬意。
“历史地看,‘工具说’有它的合理性。我国的语文教育可谓源远流长,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语文教育总是和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结为一体,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直至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才算有了语文学科(当时称国文科)。但在实际上语文学科多半还是政治和伦理道德的附庸,或以为语言文字是‘末技’。到了20年代,叶圣陶等前辈语文教育家高举‘工具说’的大旗,明确了语文学科不同于政治等学科的独特性质和价值,初步为语文学科争得了独立的地位。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建国以后,特别是在极‘左’思潮肆虐时期,语文课往往被要求上成‘政治课’,但语文之外的史、地、数、理、化等学科虽然同样受到影响,却没有被变成‘政治课’,这说明,除了外因,还得找找内因。原来‘工具说’基于语言的工具性,既然是工具,为什么不能、不应该成为政治的工具呢?于是轻松自如地滑向了‘政治课’,尽管这有悖于‘工具说’倡导者的初衷。由于语文教材是有其思想内容的,因而具有思想性。而极‘左’思潮就由此强调它所谓的‘思想性’,顺着‘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一条路喧宾夺主霸占语文课堂,把思想性变成了政治性的代名词,以为其政治服务。极‘左’思潮就是以思想性为缺口肆无忌惮地涌入语文学科本不严密牢固的篱笆之内以致泛滥成灾。又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语文教育家再次高举‘工具说’的大旗,坚决抵制极‘左’思潮的侵袭,并不断肃清它的流毒,这是需要勇气和风骨的。我们对倡导‘工具说’的前辈语文教育家始终怀着虔诚的敬意。”[4]
①参阅李甘林《谁该为中国人汉语功底寒心》一文,原载《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3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A].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54.[2]二十世纪中国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房义斌.为语文“新课标”进一言[J].天中学刊,2005,(3).[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67—368.
第二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刚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作出了如下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个解说中,显然“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语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使他们不断地成长、成熟、发展。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为学生长大以后融入社会、能够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自我发展不可缺的基本修养,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分别从培养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树立自己大语文观,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方法,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章可寻,重在方法的掌握。
一、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语文产 1
生浓厚兴趣了,他们就会主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会很快提高他们的学习素养。
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第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既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可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兄弟姐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热爱老师、信任老师。《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当学生喜欢上老师了,他们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上的课。第二,在课堂上注重精讲精练,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在课堂中不仅仅获得知识,好要让学生在人群中想获得别人的欣赏、尊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精讲,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他们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第三,课堂上要美起来。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老师。课堂上,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而自信的目光,饱满的热情,漂亮的书法等等把学生吸引到身边来,和同学们一起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美的课堂来。
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是个性发挥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让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语文学习就会越感兴趣,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有关资料,从而能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这样课前预习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抓住关键词、句,充分明白对方讲话意思。
(三)在平等的气氛中让学生大胆说、积极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在家庭中、社会上,要鼓励学生与人积极交流,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很多的语文信息,语言表达也会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从写作中,我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感情。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只有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实,学生说话、写话才会感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首要条件之一,任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花多些力气去引导学生早些进入课外的阅读层面,这样小学生一旦进入初中之后,他们就会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会提高得很快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认真写、大量写。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更是比积累和阅读难得多。多写并不是写的作文篇幅长,而是注重用笔写下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一字一句。从学生开始识字写词开始,就要求他们有意注意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主动摘抄并背诵积累。积累字词句,积累语文素养,积累语文中的情感。一个不懂文字的人是很难说他的语文水平很高的;一个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是很难读懂别人写的文章的;一个不会理解文章中别人的情感的人,是很难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所以语文的积累,从小学做起是更加重要的,只有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许许多多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水平。因此语文积累就应从小学开始。
三、树立大语文观
学习语文,一定要把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好。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阵地,需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与教育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语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还要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大事或反映中学生生活的身边的小事来学习。从方法上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进行,如演讲、讲故事、朗读、看电影、排话剧、搞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等等。从途径上,可以从课堂走出去,与家庭、社会这种大课堂结合起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们就像刚刚学习飞翔的小鸟,无论他们将来长大是雄鹰,还是小小的麻雀,这些不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通过学习,能够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能够经受住风雨,享受蓝天的广阔与美丽。
通过这一次学习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谢谢您——陈校长。
补充:
面对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很多。他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我个人觉得孩子们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事情,例如:李刚之子的撞人事件,不仅不及时救助伤者,还扬言“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开车打人,还扬言“谁敢告我”;当老人病倒在街上没人敢上前救助等等,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我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今社会,为什么?是那些孩子缺少家庭的温
暖,缺少物质财富吗?不是的!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还应该是对孩子们进行孩子们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这只是我的一点思考。再一次衷心的谢谢您,陈校长!
第三篇: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咋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加强学生的阅读。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做好摘记。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做好抽查督促工作。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加强语感实践,体验语言韵味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语感实践训练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写作训练,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心得,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巧用手抄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巧用手抄小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 吴兴宇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本文从手抄报的分类、制作、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手抄报对学生语文素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手抄小报 提高 兴趣 创新 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各种教法学法模式层出不穷,其最终目的都在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学生能力。在我的教学经历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巧妙利用手抄小报,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办法。
“手抄报”顾名思义就是用手亲笔书写的报刊,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的需要搜集材料,精心编排,细心写、画制作而成的。每一份手抄报都包含着学生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每一份手抄报都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与传统的读写作业相比,手抄报更具新颖性和创造性,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教会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手抄报的分类:
根据手抄报的用途和内容,我将手抄报分为预习小报、复习小报、节日专题小报、主题活动小报、读书小报几类。
1、预习小报旨在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在初步解读课文的基础上,将查阅资料、读文识字、读句解词、初读感悟等内容精心编排在小报上,并配以和文章有关的主题图。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传统的预习学生进行单纯的读、写,形式单一,较为枯燥,学生容易厌烦,作业草草了事,导致预习流于形式。要编辑预习小报,要思考采用的内容、设计排版、绘制主题画,使枯燥的预习过程变得生动而有创造性。例如:在《詹天佑》一课的预习小报中,学生以在崇山峻岭中奔跑的一列长长的火车作为主题画,车头上写上了“爱国、杰出”,车身上写了一系列的好词,既新颖又美观。
2、复习小报又分为单元复习小报、学期专题复习小报。是学生根据所学对知识重难点的梳理。例如:单元复习小报一单元主题为核心梳理出本单元重点识记的字词、重点掌握的词义、主题课文的中心思想、文学常识以及自己的学习发现、心得等。学期专题复习小报又分为字词积累与运用、诗词积累和运用、句式整理与训练、我爱阅读等。学生根据学期学习的知识重难点分专题进行知识整理,有效地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小报的形式呈现,通过确定专题、排版文字加以修饰,视觉冲击力强,可以增强记忆。以“字词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小报”为例,分为易读错字、易写错字、双生词(两个都是本期生字的词)、四字词、重点词义。试题类型举例:在()里填上正确的字、读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分类、理解句中加点的词等。孩子通过编辑小报,从字音到字形,由字及词,看形思义,对看似简单的学期重点字词有了系统梳理和掌握,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积累方式对孩子的系统思维形成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3、节日专题小报是针对具体的节日制作的手抄小报。孩子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节日的来历、相关的习俗、名人故事等等,既动手动脑又增加了知识。以中秋节专题小报为例,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孩子通过查资料办小报,可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屈原的故事以及屈原的著名作品,整个制作小报的过程,就是孩子有目的、有意识的阅读过程,与平时随性的阅读收获可想而知。
4、读书小报是针对班级共读一本书或阶段读书小结而作的。以书名为主题,从故事梗概、人物介绍、精彩呈现再到我的阅读收获,更有甚者到相关链接。孩子通过制作小报,可以说是把自己喜欢的书又重温了一遍。通过一张小报刊者可以很迅速的了解一本书的基本内容,我们通过读书小报展览,让孩子通过看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被选中的书主人有小奖品,孩子读书的兴致和制作小报的兴致被大大提高了,班级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香。
4、主题活动小报,到了小学高段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综合活动,从调查纪录开始,到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开展、再到活动成果的展示,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小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孩子的活动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二、手抄小报的制作:
有人说“小报虽好,但制作起来难度大、耗时间,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愿做。”一开始,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孩子不会,所以难度大。要得孩子会老师就得教!
(一)利用范本,激发孩子兴趣; 近几年我几乎都是进行高段接班教学,毕业了的孩子留下的优秀小报都会是我的宝贝。高段的孩子书写、绘画都有一定基础,第一次布置作小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把原来班级留下来的优秀小报在班上展示,激发孩子的兴趣,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以往孩子制作小半的收获等,并告诉孩子我们即将要做的小报类型、要求、评比等。
(二)交给方法,明确步骤;
利用一次代管课的时间专门给孩子讲小报设计的相关知识。如、资料的收集、纸张的选择、主题与刊头设计、内容与排版、花边与装饰等等。概括起来这些内容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即资料的收集和材料准备阶段;
(1)根据小报主题要求收集有用的资料是确定小报内容质量的关键,资料由包括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查阅资料时我们发现:在互联网上输入关键词相关的资料非常多。如何有效利用收集的资料呢?我们总结出几个步骤:A、收集整理;B、罗列筛选、C、提炼保存。比如在作《你,浪花里的一滴水》的预习小报前发现关于雷锋的简介、书籍、故事有很多,面对这些资料,我们只需筛选出雷锋的照片、雷锋的事迹材料、雷锋的名言等。而雷锋的典型事迹妇孺皆知,如果能收集一些鲜为人知,而又能体现雷锋不同精神层面的材料,就能体现此次小报新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静心进行专题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评析能力的提升过程。
(2)材料的准备包括纸张的选择、直尺、彩笔、钢笔或中性笔。因为是小学高段,纸张的大小通常为4开磅纸,比一本翻开的书大一点,大小适中,便于安排内容;
2、编制阶段即是内容与排版、主题与报头设计;花边与装饰等;
(1)根据纸张的大小以及主题所选择的内容,对小报进行排版设计。刊头应在醒目的位置,板块模式可根据内容多少、编者喜好确定。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尽量做到整个版面紧凑而不密集,疏朗而不松散。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2)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构成,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A、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B、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C、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起着板块分界与协调装饰的作用。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波状线、二方连续图案等。
(三)评价激励,产生动力;
手抄小报是作业的不同形式,其质量好坏也是学生学业质量的体现。每次小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集体评鉴,从版面美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本期亮点等不同角度给予评价和表扬。入选的作品在期末参与班级优秀小报展评活动,并为入选作品较多的前10名颁发奖状,同时评选出“小小设计师”、“创新小能手”等奖项;
三、手抄报的作用:
(一)形式新颖,激发兴趣;
手抄报是学生作业的另一种形式,集读书、绘画、书写等活动于一体,与传统的作业形式相比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原本枯燥学习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进行,原来学习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动手动脑,培养能力
手抄报制作的准备和编制过程,通过阅读、构思、动手书写绘制、开展活动,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正是语文新课标所需要的。
(三)互相评价,学会赏识 在小报的评鉴过程中,采用先小组评价推选,再全班集体评鉴,通过评、听也明白自己作品的不足。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们的评价越来越中肯、发言也越来越精彩,作品的质量也日渐提升,正所谓赏识产生动力!
四、问题与反思:
手抄报作为一种形式新颖的作业方式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我曾担心这种作业方式会不会因为耗时太多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而询问过小报质量较好的孩子,他们说花的时间多,但不觉得累,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还很有满足感;作品质量差的孩子说“我不喜欢画画,所以话的时间较多,还觉得有点难”,鉴于此,才采用了以下方式:
1、预习小报只针对名家名作、重点课文,其余的在书上预习;减少小报的次数;
2、复习小报、读书小报,在周末进行,时间较为充裕;
3、节日专题小报、综合活动小报小组合作完成,分工协作,培养协作精神
以手抄报作为一种作业方式,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提要】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的诠释: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凡具本学段应当具有的语文素养,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洽。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关 键 词】语文素养提高培养课程语感
冰山模型把语文素养分为了三个层次,即操作层、实施层和基础层。操作层是显露在外的,而实施层和基础层是隐形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要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扎实实施层和基础层,作为未来的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从“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在以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其意义是长远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有它的意义所在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
(一)语感的作用与地位
值得提出的是在论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时,《语文课程标准》还使用了“培养语感”这一个概念,把“培养语感”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在“总目标”
第七条中也设定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它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什么异同?概括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这是一种能力。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具体说,一个人在听话时,如能通过快速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体验,比较准确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如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意境,也说明有着很强的语感。一个人如有很强的语感,说话时能做到得体自然,富于感染;写文章时能做到文从字眼,准确达意。就组成要素来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准确而以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
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用感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的敏感。就发展过程语感由许多不同的层次构成。儿童入学之前,他们在日常的口头言语实际中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一些言语的感性经验,属于较低层次。入学以后,他们除继续学习口头言语外,开始学习书面言语,学习语法规则及其它语文知识,并用之于听说读写实践,这样就逐渐获得了语言的理性经验,语感也就进入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认为,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又以语感为基础,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交流,可见语感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可见语文能力的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标志。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经,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
(二)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的运用和严格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它既需要通过阅读,写作和有声语言的环境来积累语言经验,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需要联系生活经验去比较揣摩语言文字,提高语言修养来获得理性知识,它是既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又伴随着很强的理性认识的语言感受形式。现代心理学认为:语感是在大脑层上建立的相应的巩固的言语动力定型。在言语活动反复练习与实践过程中,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因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而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发生。这种自动化的形式,就是我们说的“直觉”也即“语感”。所以,语感是人们言语实践的产物,换言之,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具体地说,语感培养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获取语感
生活经验是语感活动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因而也就不易获取具体的语感。叶圣陶是这样描述语感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语感”。他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因此,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诵读揣摩,形成语感
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
可靠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器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朱自清认为,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我国传统语文学习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揣摩,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的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创造完全的人格。”我们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语言学习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既要把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涵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细微差别,这才符合语感的学习心理。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叶圣陶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那么,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语言修养加强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3、强化训练,锻炼语感
语感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修养,要在严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语感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易到难,要求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首先,在语感实践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感分析,加强语感训练的指导。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内涵丰富的段落,流畅多变的句子,形成生动形象的词语,精当巧妙的标点等,向学生进行由形式到内容再到形式的分析,揭示其感情色彩,隐含意义和表达效果。其次,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以语感培养为主题,知识的练习要以应用性为主,如做辨析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的练习,分角色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意、练习、剖析课文语言特色的练习,这些都能使学生对书面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使语感得到锻炼。再次,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写语感随笔或日记、周记,这是一位特级教师所创造的。语感随笔是学生专门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笔记,是语感自我训练作业,它不仅要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语感),而且还要对语言感受进行分析。长期进行这种练习,必将使语感能力得到发展。
4、掌握规律,强化语感
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在语音感、语义感、语用感的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中获取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要坚持传授理法知识与训练语感能力相结合。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等语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条件。它为培养语感提供了理性经验,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和表达,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语感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升华。
用以上方法培养语感,是因为语感大致有下面几个要素构成:
A、感知描述性的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大脑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能自然的产生联想,想象活动;
B、阅读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字时,能迅速即引起感情的反响;
C、能较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
D、能体味语言文字的美;
E、凭借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有较强的辨析能力。
一个人上述几种能力很强,说明他已经具有敏锐的语感。语感敏锐的人,读到“春天”这样的词语,头脑中就会自然出现与下面的画面相类似的形象——朝阳里,初春的草丛中或树枝上冒出几片嫩绿的毛乎乎的叶子,上面滚动着几滴晶莹的露珠„„使人感到一种惊喜和一种振奋。语感敏锐的人能深切地感受到所读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感敏锐的人,对于运用得稍不恰当的词语虽可能一时说不清道理,但会立刻觉得不舒服,不协调,甚至如骨鲠在喉,非得设法换上更恰当的词语不可。因而,语感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这种能力和素养培养靠“架空分析”,靠字词“训诂”,靠“填括号”的所谓练习,靠“题海遨游”是没有什么用的,而要靠教师科学的,艺术的,充满感情的诱导,靠学生充分的阅读、品味,一定量的作文实践体验才可能获得。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语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在语感培养方式上,叶圣陶先生“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乃至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新的教学理念,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一样,‘单兵独进’的发展观是片面的缺乏系统观念的”,必然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最终阻碍整体的发展,只有系统的整体协调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生形成了如上述综合的语文素养,就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和教学效果就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和谐的“人的整体发展”中得以增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
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把语文文字包含的人文素养转化为我们的文化素养。当前,不管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的教师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形势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作为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当前的阅读教学正潜伏危机。在当代这样一个电话逐渐代替私人书信,电视日益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慢慢觉得,阅读似乎没有了什么意义。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怀疑,尤其对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序正在急剧下降,“阅读危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到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但丁的《神曲》;提到日耳曼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歌德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同理,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性,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同时,必须加强经典性,提高课程的力量。
作为民族的共同语教育,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语言,文学都是民族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内涵非常复杂,大致说就是指以语文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体现为两种类型,即文学和典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学和典籍方面的修养,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养的必由之路,这问题又在于人的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是内隐的,不像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外化的对象化的,可以通过一个外在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也正是由于不易检测评价的原因,文学方面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导致我们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提高语文素养是致命的一击。
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无疑是个标本兼治的有力措施。
张隆华主编《语文教育学》中说:“阅读从认识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有:朗读、默读、视读。朗读又叫吟诵性阅读或品味性阅读。就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视觉、运动觉、听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默读,又叫潜语读,其特点是视觉反应文字迅速,发音器官动作轻快,声音微弱无听觉感受;大脑借助手的动作进行快速的信息加工。视读,又叫直接阅读或速读。其特点是,大脑对通过视觉反映的文字信息直接进行处理,口耳都不参与活动。三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一)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引导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3、努力使教学有新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注意感情的培养,以情激趣
5、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
6、通过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
8、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设疑法,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疑惑想不通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及时启发他。
2、悬念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学习的兴趣。
3、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兴趣。
4、激励法,心理学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5、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尽可能上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6、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7、有得法,学习能够有所得,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8、间接法,利用与语文学习有关联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间接事物,来引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9、反馈法,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进步,获得的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10、竞赛法,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手段。四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主要有下列一些有效的做法:
1、建立教学常规,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每个老师制定的项目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2、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3、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
4、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培养的具体方法有:
1、提高自觉性
2、严格要求
3、反复训练
4、典型激发
5、教师的示范作用
以上原则性方法的运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有较多的体现。而且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具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丰富的课堂和课后精神生活,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得到较好的体现,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