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读大学的日记

时间:2019-05-15 11: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悟读大学的日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悟读大学的日记》。

第一篇:悟读大学的日记

很久以前就想写下这篇日志了,但丝毫不知应该从何说起。进入大学,仿佛一切都变得不同,面对着校园与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多数的大学生往往是茫然无措的,空闲下来的时间多了,难免就不懂得如何支配。初高中习惯的被动匆忙现在不见了踪影,突如其来的闲暇只会让大多数的人迷失自己,进而迷茫无助。

一年多来,我从一个有计划的人变得无计划,从一个曾经觉得迷茫可笑的人变得迷茫,我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回想一年多以来的大学时光,恍惚如昨日,却丝毫没有头绪能够将它理清,一年多以来丝毫没觉得有什么收获,但却总觉得自己活得很充实与忙碌,压力一点一点的增大,迷茫的感受席卷而来,大学很微妙,它既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之地,又是一个容易叫人迷失其中的失乐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无形的压力渐渐明显的令我难于招架,一年多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在不停地失去,却又不晓得自己究竟丢掉了什么,没有计划的时光往往都是可怕的;而一直以为是按计划过着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许这才是最可怕的失败。

想想大学之后即将步入社会,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有资本承担自己的命运与寄托,每当这么想过时,我总会茫然如是的退缩,我太害怕承担,太害怕了没有准备的承担。

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就像菜市场买菜一样,大多数的菜种都并不值钱,偶尔还会有市场经济的无形操控。买菜是越来越简单,而大学生找起工作来却愈来愈难。因为这个社会太过于残酷与现实,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低薪水的职业,却仍旧避免不了社会压力与外来批评。非对口专业求职,应届大学生踏破门槛没人要都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曾经的大学本科生如今变得再不值钱,遍地都是,就像冬天里低价大卖的大白菜,唯一不同的是大白菜有太多数人去抢,而大学毕业生只是被人偶尔问津,再不如意可能投出去的简历都要杳无音讯,石沉大海现在最现实的是:我们不再是像从前一样为梦想活着,而是彻彻底底的为胃活着。想想小时候那些张口就来的做科学家,做警察,当老师的梦想简直都像扯淡一样,没人再理会你是不是人才,在人才交易市场里,应聘台前挤得不再是人才,而是廉价的大白菜,知识放在台面上有时连工作经验都比不上,众多企业的冷眼相对,太多的应聘失败,众多的惆怅感慨,扪心自问,我宁可读在学校里一辈子,但现实迟早要把我推出去,赤裸裸地推给别人去挑挑拣拣闲言碎语。

是教育开了我们一个巨大的玩笑,还是我们走了一段不短的弯路,这都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我去,这都***的什么社会

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大学就业是个逻辑性专业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科技性经济性很强的理性问题。是职业选择我还是我去选择职业,是我去要薪水还是薪水随便的敷衍我,挑大学时以为大学的选择尤为重要,选专业时误以为专业选择很严肃,而如今面对的是大学生的就业,才发现原来这才是个真正的坎,跨过去了的伤痕累累满身,没跨过去的心灰意冷的还要尝试,太多的人没胆面对,又有太多的人彻底绝望。

历史可以被描述,但不可以被改写。走在教育的泥沼里近二十余年,走出来的是什么,大家都还只是零起点,不会做的还是那么多,该去练的还要去锻炼,心机城府没有别人深,从业技术没有别人强。是体制出了问题还是我的想法出了问题

还在象牙塔里苦修的我幸运的看着别人在外面奔波劳累,终究有那一天,别人在象牙塔里对着外面疲惫的我发出的感慨万千。这一天并不远,现实残酷的令人倍加反感。

第二篇:读《目送》,悟人生

读《目送》,悟人生

猇亭老林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最让人感触的一句。这段充满哲理、透着忧伤的文字,令人读来不禁潸然。

工作的需要,一直埋在专业的书籍里,与文学经典疏远了。“七一”之际,学校党支部作为节日礼物,送我这本书。暑假闲着,翻开这本《目送》,竟然能让我从头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觉,不到一周就读完了。不是我读得快,而是一见“生”情就手不释卷了。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的七十三篇散文,全书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章。但这三章体例不大清晰,多为作者一些游记及人生感悟,大致归作两类,一谈周边人物,一谈家庭。前者琐碎杂乱,将经历的所闻所见,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加以评论与感叹;唯后者谈亲情则着实感人,平实中饱含深情,含蓄中不失真切。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达到这种境界既需要时间历练,更需要反观人生的静思。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带着豁朗的感悟,我在心底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的笔调,朴素的方式,与我们分享她生命中最真实的感触。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对生死别离的思考,都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让身为父亲与儿子这双重身份的我懂得了珍惜目前的种种拥有。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自尊。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为精彩。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正如作者所说,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告诉那些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从欲走还留到不再回首,孰不知每一次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直到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是因为越来越独立了?还是越来越忙碌了?甚至有时连再见都没说就走。是的,都太忙了,忙着学业,忙着成家,忙着生计,忙着事业„„时间越来越紧,脚步越来越急,但我们是不是从未想过,能与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减少?难道真的要经历作者在医院目送父亲的那

一幕,我们才能顿悟吗?我们无法医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们也无法阻止生命进程的客观规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孩子们固然要长大,总有一天要张开翅膀飞翔,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多一些爱的呵护,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教会他们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少些应酬,多陪陪家人,放却一些无谓的纷繁杂乱,多关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善待他们,这样当你一次次面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幼稚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似曾相识地凝视着,满眼狐疑地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作者拌妈妈睡,陪妈妈聊,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还有临别前的晚上,给妈妈擦指甲油,化妆,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所以,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我们确实应该常回家看看,吃一顿母亲做的饭菜,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不住地点头应和,看着他们身体渐衰弱、步履渐蹒跚,心中总是一阵阵地酸楚。忽然联想到她写的另一篇文章《寒色》,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这一个个的家会怎样呢?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是,每一个家终会有曲终人稀的那一天。作为我们,唯有加倍珍惜,用心营造,才能真正拥有“家”这个幸福的港湾。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们为母亲发明的“大字报”;《为谁》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西餐”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在《寻找》《忧郁》的文字里,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就像秦观的《踏莎行》里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在《幸福》一文中,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谛——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在最受欢迎的文章《目送》中,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勾起我的一些回忆。记得,第一次送女儿上大学,虽然有诸多不顺,刷卡几次失败缴不了费,但学校还是破例先接收了。我忙着赶回家汇款,早上到,午后就把她丢在了千里之外的江西南昌,匆匆地走了。临别时,她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哭哭啼啼,而是安慰我:爸,别急!放心!当我在拐角处回首,她已融入到一个新的集体,让我找不到她了。后来每次送她去南方上班,列车一开,手机就响了,我在站台会读到同样的短信:走了!保重!春节回来。目送渐远的列车,不禁泪眼迷茫。也记得儿子第一次独自去武汉闯荡,我要上班,不能相送。临走前夜,父子长谈。虽然依依不舍却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午时,我站在办公室靠南的窗前,眺望远方,手机响了,同他姐姐一样短信„„看到儿女不再依恋父母,心里竟然有些伤感。但是,想到儿女在慢慢的成长,变得独立和坚强,就会默默地为孩子祝福。

既然,目送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就应该珍惜和父母、兄妹、子女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扮演好为人子女、为人兄弟姐妹、为人父母的角色。目送着孩子渐渐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目送兄弟姐妹各奔东西,也目送着父母渐渐老去。默默目送,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人,尤其是那些孩子已经能独立的父母,感触是相当的深。

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或许是亲情?或许是„„

我慢慢地、慢慢地领悟着,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第三篇:读经典 悟人生

读经典悟人生

——《人一生要读的经典》读后感崔绪玲

这个暑假,我读了《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一书,感触颇多。这本书收集了一些近现代的散文、诗歌、杂文和演讲词,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很多的文章的确是经典,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经常能见,但是由于现在的社会环境与作者所处的年代差异较大,多数文章不能引起我的共鸣。而很多散文是源于平常生活的抒情、写意或哲学思考,语言或委婉清丽或平实敦厚富有哲理,相对吸引我。其中有两篇思考时间的散文尤为让我心动。一篇是朱自清的《匆匆》,谈的是日子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惶恐,不知如何能不虚度年华。无独有偶,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渐》也是谈论时间的,此文与朱自清的《匆匆》共同被誉为议谈时间的“散文双璧”。

读书的广度,可以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可以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经典带来的影响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活中去。正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

不管怎样,我还是想努力总结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不受他人的影响去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享受收获的快乐。但

是我明白坚持自我可能是最难的,内心想要的东西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有智者有了人生的答案,或者收集了人一生要读的文章,我都希望有幸聆听和拜读。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读散文,品诗歌,赏游记,领略真貌,启迪心智,陶冶心情,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何乐而不为?

第四篇:悟论语--读论语有感

悟论语

——傅佩荣《论语新解》

然而面对论语这样的大著作,各式各样的书籍实在太多,为此我经过了大量的筛选,最终选择了傅佩荣教授的《论语新解》。关于傅佩荣教授,而书中这样介绍他,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当然我在此所讲的是主题是论语,而非孟子。这本著作体现了傅佩荣教授的对人生的思考,能使我们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人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首先我觉得傅佩荣教授讲得很好,想要了解孔子,了解论语,必须要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了解他的生平背景。孔子身处春秋时代,一生的遭遇并不顺遂,从事业功绩方面来讲,做官的时间也很短,能达到这样的地位与成就时难以想象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读其书先要知其人吧!

关于对论语的解读,傅佩荣教授将其分篇解读,分为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治长篇等等,会将我感悟最深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句子分享。1·首先,在学而篇中,我认为最终重要的是那最熟悉的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向我们传达了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和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理念与观念。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我想这句话所想要强调的是,先要自己努力学习,其次与朋友相呼应,然后在学业有成而为首重视的时候,可以坦然自处。

2·其次关于孝悌,我感触最深的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竖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论语》这段说的是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一切在于务本就道生仁。而其基础是“孝敬父母,敬爱兄弟”。不得不说,时代在变,思想在变,这句话或许早已不适合现在,但我觉得这种这种孝悌之心是非常重要,尤其在现代的经济社会更为重要,更为可贵。

3·在为政篇中,我觉得这句很重要,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在此,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身为法学专业的我,不得不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虽说古代与现代背景不同,但我对法制不论古代与现代都持肯定态度。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帅,用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国家,约束他人的行为,即使立法,也是皇帝也可以任意制定和废止,对皇帝的行为也没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这样的治国可以算作是“人治”,这时法律没有稳定性,甚至是朝令夕改,也没有专门的立法与司法机关,法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和压榨人民的工具,人民当然无所适从。而在现在我国的法治社会中,拥有了专门的立法机关人大,人民立法取代了王法,独立的法院代替了原来的附属审判机构,确立了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防止了专权,充分的实现了人民的权利。法治的作用巨大,第一,确保公民实现权利。法治对于权利的价值就表现为依法束缚权利以放弃对权力的干涉和限制。保障自由的追求和实现权利的法律才是符合人类理性的。是否确保公民实现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步入法制社会的标准之一。第二,营造信用的社会氛围。法治所倡导的信用已不简单是对个人人品的要求,而是指当事人或交易主体能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并有能力承担义务,具备“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虔诚态度”和“责任能力”。在这种要求下,人们将在法律约束下,信用将会成为做事的标准之一,实现信用的社会氛围。第三,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因为法确认了一种能够为各社会主体理解和认同的秩序架构与秩序规则,来限制人们相互间的非理性行为。而法治就是把这种构架与规则当作治理之本,这样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构建出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人治是不能实现人民享有权利的,所以必须法治;德治是没有强制力的,无法从行为上约束人,所以必须法治;法制拥有许多作用,所以不能没有法制。总而言之,在当今这种社会形态下,我们是离不开法治的,法治的意义是重大的!

4·在为政篇中的另一句,我也对其印象深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遇事不迷惑,五十岁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其实就是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也因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而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始终感觉自己想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太多的无奈和无助;还有很多人为金钱或其他诱惑,把时间用于追逐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上,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会感觉后劲不足。准确地定位,可以使自己集中精力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可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就不懂得积累自己的资源。资源大致有:人脉、知脉、金脉。每个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定位不清楚会导致自己积累的很多资源得不到好好利用,被浪费。另外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人多来年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并不深入,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但又好象什么都做不了。集中精力地职业发展,专精深,而不是“多元化发展”,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现在市场营销都讲究细分,如果经历的行业很多,各种资源收益很少,过于分散时间和精力会让你失去原有的优势。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你就不能抵抗外界的干扰,轻易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人选择工作,用现实的报酬作为准则,哪里钱多去哪里,什么行业好去哪里,什么产品热门做什么产品,结果追逐金钱失去自我。钱不是目的,只是获取职业快乐的手段或工具而已。给自己准确定位,你就会理性地面对外界的诱惑,最终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用人单位不敢招聘你,怕你流失;上司不敢培养你,因为你的心不定,使得单位不敢委以重任。另外在求职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也不能准确地介绍自己,使得面试官不能迅速地了解你,得不到好的工作。你的同学或朋友都已经做到总监或经理了,你还长期在基层岗位工作;定位不准,就好像游移的目标,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目,也失去了自我发展。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那么你可能经常换工作,有太多的试用期,花太多的时间去找工作,很多朋友往往一年半年在找工作,损失不仅仅是时间金钱还有自信心。别人已经专注在某个领域发展,你却还在寻寻觅觅,工资待遇事业发展等比别人差距就越来越大。想追逐金钱到后来往往什么也得不到。目前竞争压力很大,职业中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你不能给自己定位,那么你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有了机遇看不到,找到的又不是自己适合的;或者找错了大方向,改变起来很难,毕竟有太多的顾虑;或者得到的又轻易失去,迷失了方向,走了太多的弯路;或者精力分散,失去自己的优势地位,导致自信心的下降。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定位多么重要。

5·最后,还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泰伯篇的那句,“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美德也需要适当规范。而最后那一句的“偷”字,代表风俗的刻薄。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搬家或者移民,不免和昔日的好友疏远。如果在官场上,能不遗弃旧日的朋友,自然不会刻薄无情,百姓也会跟着学习。适当会烦的美德也给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社会有很大的启示。

6·还有一句,“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

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然而我觉得我们从中得到的更重的是爱护身体、戒慎行为的道理,这告诉我们,要一生都爱护身体,并在行为上不要有偏差。

综上所述,论语的精华不仅于此,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傅佩荣教授的《论语新解》,耐心解读这本著作,必定收获匪浅。尤其对于孔子看待人生的态度极其重要,它向我传达了一种快乐的人生态度。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第五篇:读《论语》悟读后感

读《论语》悟

淮三小彭洋

孔子、老子是伟大的,《论语》、《道德经》是伟大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人类历史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一讲到《论语》,一讲到孔子,就如同讲到《道德径》,讲到老子一样,内心不但充满着崇敬,高尚与豁然开朗之感,而且沸腾着亲切、自豪与活力无穷之情。别说中国人,看外国人怎么讲吧!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在1988年1月巴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瑞典的汉内斯·阿尔夫就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智慧。”这恰印证了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在评价孔子时的看法:中国在政治、伦理方面远比欧洲进步。当然,莱布尼兹是从评价孔子、《论语》角度方面谈的。孔子、《论语》是了不起的。孔子为联合国首选为世纪名人之一,孔子生日在美国规定为教师节。

我想从4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读《论语》,当然大体也可推及如何读书。

一、要把握整体地读

读书,要整体地读,就是要从整本书的精神、思路去读、去了解、去体会各章各节的意思,“以孔解孔,以老解老’。用孔子、老子的总的思想去解释孔子、老子的每段话,才可能少点脱离原义的解释,千万不要断章取义。

第一点,学习、思考、实践

我国有个非常好的教育传统,就是把学习、思考、实践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我国古代书院就是这样做的,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湖南岳麓书院就有四句名言:“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就是说,学识要渊深博大,思考要明晰深刻,实践要全心全意,三者结合才能造就人才。江西白鹿洞书院引用了《中庸》的话,也是讲将三者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一、二点讲学习,第三、四点讲思考,第五点讲实践。这句话,孙中山将“之”删去,作为中山大学的校训。这个三者结合的思想是同《论语》密切相连的。

《论语》整个来讲,是一本实践论,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思考中都强调实践。我在安大学习时,每周,至少每两周我要去听一个上午的课。有次到中文系听课,我坐在一位姓胡的同学的旁边,恰好他面前有本《论语》。我翻开《论语》第一篇《学而》的第一章,问他:“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什么意思?他讲:“学过的东西,要经常温习,这件事很愉快。”我讲:“不对!”“老师是这么讲的!”“不对!”“书上也是这么讲的!”“不对!”“哪怎么才对?”我讲:“你要把整本《论语》联系起来看,把这一章整个联系起来看,以整本《论语》的思想来了解每章的意义,才能有个正确理解。孔子十分重视做人,重视实践。学,是指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时,是指经常,也是指及时;习,不是指温习,而是指实践、实习。所以,这句话是讲,要向实践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而且经常及时地加以实践,这件事非常高兴。正因为如此,才有第二句话:‘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向实践实习,当然包括向群众学习,向朋友学习,更包括向自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向远方而来的朋友学习,当然更加高兴。接着,自然有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因为向实践学习,向朋友学习,学习做人、做学问,并经常及时加以实践,别人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算是君子啊!如果照你的理解,这三句话就是三件风马牛不相关的三件事了,孔子为什么把三件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放在一起讲?孔子的徒子徒孙又把它作为《论语》的开篇呢?这怎么讲得通!”我随手翻到《学而》的倒数第三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学好也已。”我讲:“你看!什么是‘好学’?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讲话谨慎,有了错误,要找一位比你更有道德的人来指正。这都是讲实践嘛!”我告诉他,孔子强调实践重要,决不是讲读书不重要;我们强调某一件事重要,只因为对这件事重视得不够,而不是讲另一件事就不重要,逆定理不一定成立。“三八妇女节”讲要解放妇女,只因为妇女解放得还不够,而决不是讲要打倒男子嘛!《先进》这篇倒数第2章就讲了读书重要。子路要派子羔云费城做官,孔子反对,讲子羔的书没读好,这是害了子羔。子路反驳:“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是讲,费城有群众,有政府,可向群众、官员学习,何必读书,才算学了呢?孔子生了气讲:“你狡辩!我讨厌!”其实,如果孔子不重视读书,又何必开私人办学之先河,又何必花牛劲去整理古代文献资料而成为不朽的经典呢?但孔子深深知道,“行”,实践,是个根本。

孔子知道学习重要,实践重要,也知道思考重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明确讲出了学与思的关系。有次,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你看!颜回的思维能力强,举一反十,而子贡呢?自认为只能举一反二。孔子接着实事求是地讲:“比不上呀!我与你都比不上他呀!”可见,孔子认为颜回的思维能力比自己还强,无怪乎那么喜欢这位得意门生。孔子深知思维能力的重大作用,在《论语》的《里仁》与《卫灵公》两篇中,孔子都讲了“一以贯之”,明确他是以一个基础道理来贯穿他所有的学识的,即从所有学识中体悟与提炼出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他思维能力的深刻性。

可惜颜回不全面发展,体育不好,打短命了,没成为孔子的接班人。成为接班人的是有点“鲁”,即有点“迟钝”的曾子。《学而》中曾子的一段话,表明了孔子他们高度重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此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这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最后一句话的“习”字,“习”不是指温习、复习,同《学而》第一章的“习”字一样,是指实践:“传”指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或圣哲所著经典的教导,自然,这就是说学习。这一来,曾子这段话就很清楚了,“传”指学习,“省”指思考,“习”指实践,中间两句话是最后一句话的主要体现,也就是按照经典教导的重要的实践;这段话就是讲三者应该结合,每天均应如此。

第二点,“天人合一”。 也许有人会问,“老子讲‘天人合一’,孔子怎么讲了呢?”读一下《论语·子罕》第一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过去一般这么解释,孔子很少讲利、讲命、讲仁。这不全对!很少讲利是对的,很少讲命勉强可通,很少讲仁就绝对不通了。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仁,《论语》109处讲“仁”,除了一处“仁”作“人”讲外,还有108处;有21处讲“命”。除了11处外,10处都是指“天命”的意思,即客观规律。读一下《论语·为政》第四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最后一章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不信鬼神,他这里讲的命、天命,就是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讲的是要了解、要服从客观规律、自然规律。这一来,怎么讲孔子很少讲命,讲仁呢?那么,究竟该怎么解释?在《论语》中,在中国古代书中,“与”不仅有“和、“同”的意义,还有“称赞、歌颂”的意义,所以“与命与仁,应该解释为“称赞命,称赞仁。“命”,“天命”,就是“天道”;“仁,讲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道”;“与命与仁”,就是主张“天人合一”。

我建议大家读一下柳宗元写的一篇人物专访,叫《种树郭橐驼传》,这是一篇很好很好的文章,中心就是宣扬“天人合一”。他写的郭橐驼是位种树高手,种的树,移植的树,无一不活,而且长得硕茂、早结果、多结果。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讲了一个“八字方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就是“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为;天,就是“自然”,就是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无为”加“自然”,老子讲的“天人合一”,不要违背树木生长的规律来种树,方能致使树木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文中进一步引伸,又讲了另一个办坏事的“八字方针”,“好烦其令,而卒以祸”,尖锐批评当官的人,“烦”就是“频繁干扰”,就是反“无为”,“令”就是“主观主义,瞎指挥”,就是反“自然”;合起来,就是反“天人合一”,结果就是招来灾祸,涂炭生灵了。柳宗元不愧为一个改革家、孔老之道的弘扬者。

二、要抓住重点地读

最后,作为中国人,至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老子》,一本是《论语》。或许,这就是我重读《论语》最主要的体悟吧!

下载悟读大学的日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悟读大学的日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名著,悟人生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种修行 四大名著的内涵,是博大而丰盛的,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体悟。但无论如何,它们写的是人,进一步是人生,更进一步便是中国人的人生。 人生是需要去......

    读好书_悟人生

    读好书,悟人生 地理组:孙小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卡莱尔也曾经说道,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对于书的评价,各个时代的许多名人都不惜给予高度......

    感 悟 读 书

    感 悟 读 书 居晓年 人生在世,除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多姿多彩的世界,而这往往 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不能改变人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书籍是哺育心 灵的母乳,铸造灵魂......

    读好书 悟人生

    读好书,悟人生 来源:升学教育作者:梦舞飞花字数:1091 类别:教育 > 升学教育 > 大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卡莱尔也曾经说道,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

    读中感悟 悟中升华

    读中感悟 悟中升华 《金蝉脱壳》第一教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了解《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的大意。 2.会读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知道有哪些字书写时要注意。 3.......

    读《禅心如悟》有感

    禅心如悟——读《守住这颗心》有感时光总在人们最不经意的缝隙间溜走,不知不觉中,我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四年有余,每逢回想起那寒窗苦读的18年风雨,每逢静下心来审视当前工作与生活......

    读《论语》,悟人生-----读后感

    读《论语》,话人生-----读后感 重品《论语》,倍感亲切。以前不曾有过的感受,现在萦绕脑海,迟迟不肯离去。索性把它写下来,与懂我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论语》的“为政篇”中有一......

    东风八条读悟心得

    东风八条读悟心得 1) 外铸品牌品牌就是说书人讲故事,怎么将一个故事讲好,讲的精彩,漂亮。加多宝公司借助汶川地震率先捐款1亿,然后利用网络传播口碑,王老吉短短数年就操作成价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