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法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作者20年会计教学的经验体会总结“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法则与具体方法。其基本法则是“专业知识+从业规则+素质技能=应用能力”。贯彻此法则要求课堂教学至少应灵活运用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案例教学)、障碍式四种教学方法。其中参与式(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的规律性和程序性最强,它可以分为案例准备、案例实施和案例终结三个阶段。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人才 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因其就业面广,需求量大多年来稳居各专业招生规模之首,在经管类院校中会计学院(会计学系)也往往是在校学生最多的院系。但是不同院校会计学专业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有差别。目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应用型、研究应用型(应用研究型)、研究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又产生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方法。本文主要根据作者20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方法。“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基本法则
“应用型”会计人才即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989-1996)提出的满足日益发展的会计职业界的需要而培养的人才,他们以面向会计职业界为主,主要从事各类经济组织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日常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管理与决策工作,为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按照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要求,面型会计职业界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应培养锻炼三种能力:
(1)技能,包括沟通才能、智能才能和人际才能;
(2)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组织与经营知识和会计知识;
(3)专业认同,即会计毕业生应认同会计专业,乐于建立会计专业人员必备的学识、技能和价值观,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国际会计联合会关于会计教育也明确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90年代会计制度开始与国际接轨,作者相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该向世界高水平看齐,需灌输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和国际会计联合会所倡导的会计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中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了使中国会计教育能培养 “应用型”会计人才从业所需的各项知识和各种能力,作者认为此目标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应体现围绕能力培养展开教学的特点,即贯彻“专业知识+从业规则+素质技能=应用能力”的教学法则。也就是说,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以传授学生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深刻理解和遵守各项从业规则,具备从事实务工作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为核心。“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具体方式
课堂教学无疑是学生集中掌握专业知识、体会从业规则、训练各种能力的重要场所。成功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长期以来,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以“填鸭式”教育为主,体现为教师在讲台上自编自演,学生在讲台下被动接受。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需要改革和突破的瓶颈。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至少要求灵活运用以下四种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案例教学)、障碍式。
启发式教学主要适用于对专业知识的讲授。它是由授课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跟随老师的点拨一步步进入较高的层次。专业知识大多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如果仅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而启发式教学由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抛砖引玉,则学生能变被动为主动,最终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理解了各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
合作式教学主要是对从业规则的传授。它由授课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一个具体事项的实务处理,让学生在处理过程中体验应该遵循的从业规则,并留下深刻印象。从业规则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基本规范和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要求、职业道德要求、内部控制要求等。这些规范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满堂灌”的方式显然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而通过合作式教学,将各项规则寓于实务流程之中,不仅能使刻板的规范生动起来,而且学生能体验到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为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会计职业界人士打下基础。同时合作式教学也能加强对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在分工合作中完成。
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主要适用于对专业知识、从业规则的综合运用。它由教师将会计实务中的典型案例搬进课堂,由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的某个角色,现场全真模拟再现案例,一方面拉近理论与实务的距离,另一方面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情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的程序和要求将在下一个问题中专门分析讨论。
障碍式教学主要适合于拔高学生知识水平,在从业规则框架内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它主要由教师设置一些难题,学生给出解决答案。比如,作者曾经将学生分成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供应者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两类,外部信息使用者又分为债权人(银行)、投资人(大股东,小股东)、审计人、政府监管部门、税务部门等。作者自己充当企业CEO,财务报表披露前只有CEO和内部会计人员了解实情,所有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并不知详情。CEO将融资目标、股票市场反应、合理避税、需要的审计意见类型等明示内部会计人员,然后要求内部会计人员和各外部信息使用者从各自职业角度完成自己的工作。内部会计人员需在如何处理从业规则和CEO命令之间做出选择,并向各外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表。各外部使用者在收到报表后出具自己的意见或做出自己的决策。事实证明障碍式教学是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情操、执业谨慎态度、沟通表达能力的大检阅和大提高。“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下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特点
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是目前几乎所有应用类专业教育中非常受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作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根据涉及知识的综合程度可以分为综合参与式与单项参与式,综合参与式是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集中到一个较大的案例中,全面培养和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态度、创新性思维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单项参与式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要点,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会计实务,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要点为通过思考总结等方式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3.1 综合参与式的教学要求及运用
(1)综合参与式的教学要求
综合参与式教学因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案例综合性强,需要充分准备与全面筹划,它可以分为案例准备——案例实施——案例终结三个阶段。
案例准备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质量标准:
1)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案例要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加工、整理、提炼而成,力求在实施阶段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忌主观臆想,随意杜撰;
2)时效性。时效性是指案例应该尽可能是新近发生的事项,切忌一个案例使用多年,缺乏时代气息;
3)综合性。综合性是指案例应该能将会计实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从业规则等涵盖进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切忌简单举例或照搬实务;
4)启发性。启发性是指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运用能够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将感性的案例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将特殊的事项扩展到一般的规律。准备高质量的案例要求教师深入到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调查研究,搜集原始素材,然后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形成简明扼要、表达清楚、内容丰富、启发性强的案例,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案例实施阶段主要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实施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提前熟悉案例。教师一般在案例课前一周左右,通过网络课程、邮件、纸质文件等方式将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案例内容;
2)组织讨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学生是讨论的主角,教师只在必要时进行引导;
3)汇报交流意见。案例讨论结束后,各组推出代表就案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允许不同意见的学生相互辩论;
4)形成理性认识。教师在学生充分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后,应进行补充和拔高,即对学生认识不全面或解决方案不合理之处做出补充和修正,和学生一起对反面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防范制度,对正面典型案例,考虑推广途径,形成一般规律。
案例终结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案例课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案例本身和案例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做准备。
(2)综合参与式的具体运用
《中级财务会计》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会计政策变更问题,不仅涉及到会计理论、会计准则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等具体会计问题,而且涉及到公司治理、企业管理、资本市场监管与市场反应、企业与政府关系等诸多领域,很显然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把此问题讲到位,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提前熟悉案例,我们发现课堂讨论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发表意见的欲望非常强烈。事后了解到许多同学为了能通过解决此案例提出的问题以检验自己专业能力,专门温习相关准则的规范要求,查找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当然,综合参与式教学方法因为工作量大,耗用时间较多,不宜平凡使用,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每个学期安排3-4次,效果较好。
3.2 单项参与式的教学要求及运用
单项参与式因其涉及的知识面窄、案例难度不大、针对性强,可以在课堂灵活穿插,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容易掌握本次课的重点,仿佛置身于会计实务之中,基本达到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基本模式与具体方法,但是这些基本模式和具体方法也需要随着外界环境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和追求是没有终点的。
参考文献:
[1] 万晓文.2009.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兼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06.[2] 胡世强.2009.高等会计教育目标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1.[3] 黄迎新,汪前军.2009.实战型案例教学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0.[4] 陈树文.2006.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
第二篇: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基地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模式,既能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平面设计;校企合作;学以致用
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师的职业能力需要具备两点: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自如的平面设计职业技能。为此,专业教育务必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习计划、真题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既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避免培养出理论不全面、实际操作能力低的学生。
一、平面设计理论教育不能脱离实际
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要使学生获知平面设计的一般规律,系统掌握视觉传达基础理论。无论是设计的整体构想、构图布局、色彩协调还是文字配置都能深刻植入脑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控,才能指导和胜任平面设计工作的专业需要。目前的教学现状显示,由于沿用原有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够,学生对平面设计意义认识不足,使教、学、实践脱节。专业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理论与实践牢牢结合,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理论课程教案,才能让学生学而顿悟,形成平面设计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一生受用。
二、平面设计技能教育务必学以致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企业、客户需求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精良、素质过硬的专业设计人员远远不够,经常有设计人员对企业所需不知从何处入手,专业技能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大批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在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中,要循序渐进,教师应结合大量真实、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以致用,特别是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积极输送更多的出类拔萃的平面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与沟通能力,使其具有正能量的艺术设计鉴赏力,从而才能使其成为大胆又含蓄、智慧又谦和、热情又耐心、善解人意又坚持原则的高情商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国内市场潮流,了解企业、客商的实际需求,更好与制作者、生产者沟通,设计出理想的作品,获得客商的满意,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成功案例是“教、学、实践”创新的最好借鉴
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积极尝试的创新教学方法,成功案例很多。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李春萍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三宅瓷舍》(指导教师黄宗池),由于其设计理念的新颖、设计形式的古朴而入选“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再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叶宁的设计作品《自然的味道》(指导教师黄宗池),从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各种碟、碗、盅、匙,乃至包装使用的芦秆、草绳,无不充满乡土气息,足见其在设计过程中深入生活,高于生活,该作品最终荣获“2014年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近几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先后担任中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证书设计、广东省第十二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吉祥物设计;在广东设计之星大赛获得金奖、铜奖,在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在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获得优秀作品奖,在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中获得银奖,等等。
四、校企合作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平台
如何让“教、学、实践”综合教学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位平面设计教师都务必深思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校方和企业双方的教育培养合作,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为实践性教学创作提供稳定的良好环境,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
2.校企双方在培训合作上搭建广泛的合作空间,校方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人员培训,辅导专业理论知识。
3.企业可以为教师现场实习和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教师在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用灵活的授课手段,力求用活教材,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课程,能使学生充分深入到平面设计的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真题设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承担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又解决企业的市场需求。
5.积极与企业、会展业等外界沟通联系,学生的作业可以直接参加投标和展览,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荣誉感,学生能认识到不是为做作业而学习,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寒暑假期,安排专业老师和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勤工俭学,让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的关系,理解和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髓作品,为日后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总之,“综合性”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可行
目前艺术院校在学科改革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设施,平面设计师资队伍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教学改革、教学应用及提高,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保障。多年来,各艺术院校也与多家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如果教师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设计人员能通过“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基地平台更紧密地配合,就能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上成长得更加快速,让他们在走入社会之前就具有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定能力。这是体现高校的“开放性”“实践性”“协同性”与“创新性”,适应设计行业新环境、新需求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第三篇: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智能制造是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结合体。本文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对智能制造的技术特征和关键技术分析,提出了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通过对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研究了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面向智能制造的应用型人才的新实施方案。为培养高素质的、符合企业要求的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已提升为国家主攻战略方向,伴随着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应加大智能制造需要的智力投入和人才培养[1]。而培养大量适应智能制造的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应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本文系统分析了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和素质要求,研究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思路。
1、智能制造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分为五大领域,即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工业网络、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管理,是集成了制造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数字化制造、精益生产、网络化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绿色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结合体[1];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是将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一个“智慧工厂”[2]。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现代传感技术、装备制造技术、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虚拟现实与拟人化智能技术等。是装备制造技术与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的集成与融合。因此,智能制造对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了如下新技术技能要求[3]:
(1)具有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知识技能如CAD、CAM、CAE等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
(2)需要掌握更多的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
(3)需要更多地关注工艺布局、工艺实施、工艺优化,掌握CAPP、PDM、加工过程动态仿真这些新技能。(4)需要具备智能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如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工具的运用。
2、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无法适应智能制造业的人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首先,危机意识不足,推进力度参差不齐,各校普遍认为智能制造还远未开始。我国制造业大多处于工业2.0水平,部分接近或达到工业3.0水平,因此,我国制造业普及工业2.0的路还没有完成、补齐工业3.0的基础还没有夯实,在如此低水平的基础上推行工业4.0,瞻前顾后并止步不前。因此,对接智能制造、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其次,一些新设立的地方本科院校不愿放下身段,无视其应用型、地方型、技术技能型的特色定位,将学科体系片面倾向于学术型和研究性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不够。由于双师型师资缺乏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操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另一些学校虽然开办了针对智能制造的专业方向,或在专业选修课上增加了若干智能制造的相关课程,但由于目标岗位能力需求不明确,无法充分对接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最后,智能制造涉及机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和系统管理等新知识与新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广、跨度大,而各校工科各专业普遍以教学学院为单位分设,尽管一些学校建立了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大平台,但教学学院的传统建制造成了师资、技术和资源的割裂,不利于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教师参与地方企业的科研活动少,实践经验不足,对地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缺少了解,造成很多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践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3、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建议
3.1 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近年的办学过程中,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的定位逐渐清晰,但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高等学校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的有效措施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应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的有效实践,建立能力导向的教学目标、开设应用导向的课程[1]、注重实践的教学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应调整与转变校企合作思路,打破校企合作壁垒,拓展多边协作,将产业的理念、技术、资源整合到高校的课程、实训以及师资中,从机制、理念、课程体系、培养路径、质量评价标准、企业参与程度等多方面,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升级和深度变革。同时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科研成果以及双创成果带给产业,满足其对人才和创新的需求。
3.2 统筹通与专的关系,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夯实机械类学科的专业基础,拓展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知识。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要围绕应用型人才成长必备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整合教学内容,在传统机械设计理论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构建适合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的机械类专业学科、专业大平台。其次,以智能制造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细分专业方向。智能制造涉及的技术面广、跨度大,面面俱到、全面学习与掌握智能制造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可能的。因此,学校应着力于面向区域和地方智能制造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抓住核心技术,明确能力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正确处理好“通与专”教学内容,既要保证所有学生对智能制造有一个全面的初步了解,又要细分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岗位群,针对关键技术应用开设不同专业方向。
3.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探索PBL、项目教学法等。让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向“知识引领者、技能培训者、人才开发者、职业教练和心灵导师”转变,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4];其次,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网络在线课程和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教学方式,为专业基础课程和面向智能制造的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搭建平台,如MOOC、SPOC、微格教学等;最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学,通过辅导、引导最后考核,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4围绕关键技术,构建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应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的育人模式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的培养过程,强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应用,重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并持续全部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5]。通过产教融合计划,与知名智能制造企业如SIEMENS、ABB、GE和FANUC等建设并利用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开展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逻辑控制系统(PLC)、离散控制系统(DCS)、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等智能制造相关项目的实训[6],实现智能制造、机器人、自动化、信息与通信的技术的融合应用和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开发编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提升[7]。
4、结语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机械专业教育应准确把握应用型、地方型、技术技能型的特色定位,主动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的新变化、满足智能制造人才知识能力的新需求。为此,本文针对智能制造的技术特征和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统筹通与专的关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产教融合,构建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等改革思路,以培养出满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第四篇:会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会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课题设计
1.课题界定
现有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尚停留于课堂教学与手工模拟实训阶段,所培养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的动手能力,但与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要求差距甚远。本课题将对现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如何适应的需求,需培养哪些职业能力,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培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2.选题缘由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的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双向参与,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自1985年引入“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也出于企业经营保密性,会计专业“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进展缓慢,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没有形成会计专业可资借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创新发展中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结合会计行业领域特殊性,分析现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关系和合作方式,研究与之配套的措施与方法,才能探索出适合会计行业的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之路。
3.研究思路
①研究目标
根据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要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行“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发展个性为特色”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本人研究,改革当前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基于行业特色的、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解决处理好当前中职职业教育发展中突出的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和就业水平等三大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学校、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教师与行业,学校与创业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并在与交谈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②研究内容
⑴在调研、对比分析国内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中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中小企业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人佬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探索建立依托中小企
业的产学研合作联动机制,建立基于行业的紧密型、相对稳定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研究与上述机制相配套的系列措施与办法。
⑵按照中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体系中职教育特色,以中小企业为例,探索教育和岗位“零距离”的结合点,深入调查分析依托行业的紧密型校企合作的适用范围和制约条件,从而制定并实践以就为向导向的、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
⑶进一步改革当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培养目标单
一、培养模式固定,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特色的问题,研究并实践能实现校企“双赢”的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探索基于免费、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习管理办法,以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并赢得社会认同度。
③研究方法
⑴组织调研,比较研究。在充分搜集汇总国内外各类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比选最适宜于依托中小企业的紧密型合作教育模式,提出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联动机制新思路;
⑵会计服务行业人才市场调研分析、综合。分析具有行业特色的中职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教育的适宜范围和约束条件,撰写分析报告;
⑶建立配套制度和实施措施。研究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联动机制相配套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措施;
⑷制定并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以会计专业为实验对象,提出基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型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并予以实践;
⑸完善人才选拔和学习管理办法。研究并实践能实现校企“双赢”的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探索基于免费、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习管理办法;
⑹完成总体研究报告和相关结题材料。
④具体实施计划
2008.3~2008.8制定研究方案和调研提纲,组织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研,对此分析国内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交调研报告。
2008.3~2008.8研究并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联动的创新机制(实验场所;提出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教育的适宜范围和约束条件,研究制定配套制度和实施措施。)
2008.9~2009.6明确研究报告基本框架,选定实验对象,确定并实践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
2009.7~2009.12实施修订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提交结题材料。
三、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
我校一直致力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现已构思并实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初步确立了教师、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人员在教学、培训、实践、科研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局面;建立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2000以来,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公开发表专业获奖论文20多篇,另外学校分别与市委组织部,市会计核算中心企业,工发了工资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主要项目如下:
①教育人才教育项目计划《宣传会计法》;《传授真假钞鉴别方法》;《简单研讨会计报表的使用和阅读方法》;《传授出纳记账方法》
②开发“工资管理系统”(常德市委组织部)
③开发“工资管理系统”(常德市会计核算中心)
2.研究力量
项目主持人李宗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科研能力,担任本会计部副主任、高级讲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教学质量多年评为优秀,2007年入围全国精品课程带头人。
本项目组研究人员实力雄厚,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人,占45.45%;中级职称(讲师/会计师)5人,占45.45%;助讲1人,占0.09%,其中双师拥有资格教师8人。近三年来,研究人员公开发表专业获奖论文20余篇:
1.《浅谈会计职业行为人员道德及倾向》国家刊物发表
2.《“丁”字账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省级刊物发表
3.《包装物及转涉流转税会计公理》国家刊物发表
4.《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示范及其危害》国家级一等奖
5.《关于企业预算受理的探讨》省级刊物发表
6.《费用、支出和成本及其确认比较》市级刊物发表
7.《浅谈会计电算化教育教学》省级刊物发表
8.《财会教学中的导入》省级刊物发表
9.《浅谈如何让初学者轻松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省级刊物发表
10.《关于会计理论课教学的一点看法》省级刊物发表
11.《学会计专业的课程方法论与课程基础及其教学侧重点探论》省级刊物发表
12.《谈提高财经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省级刊物发表
3.研究条件
①经费的保障
学校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年专项安排资金五万元,用于课题研究参考资料及调研开支等。
②设备、场所的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为使研究落于实处,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2008年3月已向常德市财政局、常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专题汇报,拟建立会计代理公司,现“常德常财会计代理有限公司”已获准受立,相关手续在办理中;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研究场所。另外学校与审计、税务、银行及烟厂、九牧王集团等一大批行政、企事业单位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并在各单位聘请了一批会计专家。通过如专业设置、教学设计、共建实训基地、教师顶岗实习、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使产学研合作贯穿于多个方面,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办学模式,探索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培养模式,逐步实现“产销链接”,现已初有成效,毕业生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一次就率达到了85%以上。
综上所述,学校已具备了开展本课题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对项目开展给予积极的支持
第五篇:H9AE5S成果总结-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附件一:
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总结
研究人:刘庆君
2008年11月
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总结
一、课题简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都迫切需要一批拥有高智商、情商和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经调查供求人才见面会和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是渗透于金融、保险、投资等多行业的,既精通会计知识,又懂得相关知识;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团队意识;既有创新观念,又有风险意识;既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又能进行流利的外语会话的会计职业人员。会计行业这种专家化、中介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会计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我省持有会计人员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近30万左右,按最保守的估计,我省的会计人员缺口在15万人左右。如此大的缺口,主要靠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培养来解决。因此我省高层次、应用型财会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
在此条件下,以沈阳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教研室为主体,集合了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院校会计学教师、专家共同组建本课题组。
课题组以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为依据,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特征,研究会计(高职)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其中特别突出对会计(高职)专业学生实践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前期以理论研究为重点,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同时研究分析我国目前会计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改革的具体理论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会计(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建立适合培养对象需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组织试点实施。通过总结改革实践经验,构建会计(高职)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
二、课题改革的指导思想
会计(高职)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
会计(高职)专业主要培养在财会、金融行业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就必须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财会、金融行业一线的职业岗位对其人员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为二个方面:
(1)基本素质。主要有:基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忠诚、守信、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等;懂得相关法律知识,能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水平。
(2)专业能力。这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决策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五种能力。
2.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
由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财会人员,并且要在三年时间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因而不可能像普通高等教育的会计专业那样,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必须讲够、讲透,而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研究性的内容可适当删减。这样使理论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同时在教学时数上也有了回旋的余地。但如何掌握“必须、够用”的尺度,则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具体到会计(高职)专业,我们认为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政治思想品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经济法律法规教育,以及微积分、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学科的教育,还应该包括会计学原理、会计实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收、审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3.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员,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熟练顶岗工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课程既密切联系岗位需要又与理论教学同步。具体到会计(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会计原理能力训练,财务会计能力训练,成本会计能力训练以及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训练。根据部分院校教学实践的体会,会计高职专业 实践教学时数应占到总课时的30%以上。
4.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根据能力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
为了搞好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变革,应敢于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对学科体系大胆做出相应调整,如减少课程门类,整合相关课程等。与学生认知、理解同步的相关理论课与实践课可以组合在一起,边学边练,改变以往按三段式规划教学的惯例。例如:在开设《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同时,可以同步安排《会计实务模拟》等实践课,以便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题改革的工作思路
以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的工作计划,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专业教学针对性与适应性,努力创办符合高职教育基本特征要求的课程体系。具体思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确定培养目标
该专业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会计职业操守、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即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这些会计人才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据此设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会计专业高职教育教材建设。3.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之比达到2:1,建立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采用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4.强化实践环节
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
5.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成立 由教学人员、教管人员、企业财务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把握会计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课题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经验与收获
会计专业(高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仅就我院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而言,可总结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和收获: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指导思想。高职专业教学内容应紧紧结合市场对人才知识素养的现实需求和将来的需求设置,以学生将来就业岗位要求为参照点,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在设置会计专业课程时,把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分成三个模块,每一个大模块有几个能力的子模块,然后再根据能力模块去探索适应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遵循了一条“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式的路径。2007年,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带队,各系教改骨干参加,深入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深圳考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2008年,又考察了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等院校的课程安排。通过对南方开放地区的考察活动,开阔了视野,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形成一条比较清晰的教改思路。另外,还成立了专业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管理人员组成,包括辽宁大学、中兴沈阳商业大厦、沈阳东基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经理和中介机构正大会计师事务所、华夏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等。他们凭借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会计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市场要求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中肯和切合实际的建议,使得课程体系的改革更加符合市场实际和辽宁地区人才需求的实际。在整个高职课程改革中走的是一条借脑融智、四方取经、兼收并蓄的路径,摒弃了固步自封、敝帚自珍式的狭隘思维,使会计专业(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和效果。
(3)动员全体教师参与高职改革。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改革的全过程我们自始至终有广大教师有意识的、热情的参与,让教师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尤其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互动式、案例式、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方式。2.改革的特色
(1)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既体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能力结构的需求,又突出了本专业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培养目标。因为学生的就业主要在辽宁地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除了适应市场需求,还要求专业改革能适应培养首都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环境下的高质量的会计人才队伍的需求,从而满足辽宁地区各种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公司、企业和各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2)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既以适应企业会计岗位为目标,又兼顾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兼顾适应性,强化实践能力和未来工作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企业(公司)会计岗位第一线技能和能力的需要进行安排,注意理论知识的前瞻性、专业技能的适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3)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毕业前实习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采取加大实践课比重,而且将各专业课的随课专项实践与毕业前的综合实践相结合,构造了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4)通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增加课程的动态适应性。聘请各行业会计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修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使课程设置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
(5)建设一支适应课程教学需要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在努力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同时,针对高职教学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聘请企业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业务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担任技术性、实操性较强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
3.存在的不足
(1)缺乏适用的教材。良好和适用的教材是全面落实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出版多部高职教材,教材的编纂是以个别知名教师独立完成的,还未构成完整的会计专业(高职)教材体系。
(2)师资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按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要求。使教师完全脱离已经熟悉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为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供相应的条件,尚需做进一步的努力。4.进一步改革设想
(1)进行更深一步的比较研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熟经验。应从不同途径获 取先进的职业教育的资料和成熟经验,系统研究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国外最新成果,找出差距和不足,结合中国现实,制定更加合理和先进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
(2)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微调。我国正处于迅速和巨大的变革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更没有绝对不变的课程体系,需要我们在变化的实际中,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变化着的社会需求。
(3)组织人员编写一套比较适应高职要求的教材。未来几年,计划组织专业教师结合自己数年的教学体验,精心编写会计核算和纳税实务两个系列共十二部教材,形成会计专业(高职)教材体系。
(4)建立体验中心式的模拟会计实验室。准备投资40多万元,在硬件和软件上更新实验室设备,提供师生互动式,具有体验中心作用的操作电子平台,为学生提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实验中心,进一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5)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兼职锻炼。在原来已经委派教师下厂实习的基础上,再计划派出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鼓励教师担任大企业财务顾问,在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6)建立稳定的校外兼职师资队伍。继续开发校外师资资源,吸收高水平、高知名度的企业财务经理,作为我院会计专业的兼职教授,为本专业教学教改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