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教育论文
现实课堂,为体现有效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往往创设不少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生活。课堂必须真实,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应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风格。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呢?现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把和谐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我教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因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按时上学,成绩下降。我找不到原因,恰好那天这个学生又迟到了。我正在上课,看见这孩子垂头丧气的走进教室。气不打一处来,声色俱厉的狠批了这孩子一顿。看到他的眼泪流了出来,我满以为自己的狠批起了作用,便让他坐下学习。没有想到整整一天,这孩子都抬不起头来,一直趴在课桌上,连课本都没有打开。课后,我反省自己,作为教师,应该心平气和的,用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柔和的声音对待他们,增强亲和力,使自己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把我当作知心的朋友,才会将心里的话讲给我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改变了态度,耐心地与学生沟通,找到了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并给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开心了,学习的劲头足了。我懂得了教师对同学们抱有期望,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传给同学们,同学们受到鼓舞,更加信赖我们,给我们积极反馈。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2.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而作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当我们提出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时,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同学当听众。其主要原因是学习主体中,一部分是主动参与学习,另一部分是被动参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素材,缺乏写作欲望。针对这一情况,我巧妙地将自己所任教的另一门学科——科学,渗透进语文课堂教学。本来科学与语文是两门独立性很强的学科,但我却发现科学和语文作文可以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我在作文课中所创设的一个情景——科学课中的一个实验片断:
实验目的:检验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实验器材:铁丝网、酒精灯、玻璃片、圆铁架、一块薄薄的瘦肉
实验步骤:
把一片薄薄的瘦肉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流了
手持玻璃片,平放在瘦肉上方;
观察玻璃片上出了什么?
闻瘦肉燃烧所发出的气味;
观察燃烧后,瘦肉变成的样子。
观察结论:
玻璃片下方出现的是小水珠;
闻到的焦臭味是一种叫蛋白质的物质燃烧时发出的;
燃烧后,瘦肉变成的灰色粉末是盐类。
实验结论:说明了食物中含有水、蛋白质、盐类等。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兴趣很浓,好奇心很强,仔细观察,并亲自实践参与,从中感受食物一次次的变化,并在我的指导下,得出实验结论。从孩子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希望。马上将这次印象深刻的科学实验布置成作文题目,学生兴趣高涨,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小明同学也一笔呵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针对记事的文章,如“我发现了……”、“记一件你难忘的事”、“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等,我们就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实践的兴趣与经验,展开合理想象,用语言将实践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以及自己的感想组织起来,再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是一篇篇生动具体的文章,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并且在思想上教育也鼓励了学生积极去探索未知领域,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
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从生动的场景中学会了观察、感悟、回味,又体现了教与学的个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借用现代教学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我还深深的记得我那一次运用远程资源上课的情景,那是一次镇级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级《地道战》这篇课文,由于孩子们从没见过真正的地道,对冀北的抗日历史也不了解。因此我在网上收集了影片《地道战》,并根据课文的内容剪接成几个片断。首先放影片展示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进行“大扫荡”的情景并让生谈感受。学生情有所发,愤怒地说出侵略者就是强盗!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憎恨。接着展示冀中抗日群众智慧的结晶——地道。通过展示地道各部分的名称和所起的作用,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劳动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地道设计周密,灵活多样,多么富有创造性啊!我问学生:“有着这样设计完美的地道,敌人一定想方设法来破坏,你们想知道冀中的抗日战士们是如何一次次将日本鬼子打败的吗?”通过影片《地道战》片断展示人民是如何防备敌人的破坏的:土和沙灭火、吊板防毒气、地道与枯井、暗沟连接防水。学生看得入了神,更深刻的认识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当看到日本鬼子被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笑了,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这节课我上得十分轻松,同学们的兴致也十分的高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设计合理精练的练习,加强课堂教学反思等。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堡中学张红宇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室必不可少的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人到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人从教多年,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步骤,愿与各位同行一同探讨。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效率就越高,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方法有很多。兴趣导人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例如,有位老师在讲授《胖乎乎的小手》的时候,就出了一个谜底是小手的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就吸引进来了。
另外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竞争,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现代社会,很多各种各样的节目,活动都非常注重互动,就是说节目或活动的主持与观众互相要有交流,这样的节目或活动才能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同样,课堂教学也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互动,特别是小学生,天性好动,你要强制他安安静静听你讲完一节课,真是好难。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与学生有一些互动,比如提问、讨论、做游戏、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能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自主学习,上课也能积极参与,集中精神。也能提高各种疑难问题,勤于钻研,设法解决困难,并且能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是主体”这一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忘了三位一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练习是主线,整节课长篇大论,自己完全主宰了整个课堂教学。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题,要发挥出他们学习的潜能,教师为学生服务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屈服于自己的教学安排。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呢?
第一点是教师要有亲和力,要让学生自己去争做主人,要学生觉得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要我学”。教师有亲和力,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吧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该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她的学习参与意识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亲和力,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言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
第二点是要善于用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们都明白,一个教授未必能把小学生教好。道理很明显,不是教授知识少,而是说,教还一个人,不单单是要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非智力的能力。例如,有得教师非常善于肯定和奖励的方法,他的课堂教学相对就比较“活”;有的教师善于竞争法,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也能使课堂比较“活”。相反,有些教师语言僵硬,神态呆板,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三是课堂教学重要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得形成。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主要形式有:
自主学习,勤思多问。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别的,而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
惯。可见,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向,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其次是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新课标中,小组讨论等合作形式的学习提得非常多,非常重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懂得问题,这是就需要他们学会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放到小组中讨论,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合作学习,一般的问题学生是能解决的,难一点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这样的教学,既可节约大量时间。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点是要多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不断完善。“学无止尽”,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引导他们多去探索,多去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增长能力。通过探究学习,他们的视野会大大开阔,学习的劲头会更足,也更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去发奋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的做法不少,例如,可以让他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发现别人,互相学习;互改作业,重新认识等等。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作为教师要边实践,边学习。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探讨论文
1前言
创新是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当成是工作重心,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与有效途径。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为人们的交际做好准备,同时也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语文的教学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怎样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建构主义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和合作探究的天地。语文教学要不断融合创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形式,立体化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上的能力。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一定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探索语文课堂改革方式,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笔者认为,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相信可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前苏联知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表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教师的一些活动计划和探索才变得有意义。没有求知欲便不存在学习。所以,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合力擦出学生进行创作的火花。努力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让学习成为一件换发着吸引力的事情,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进步行为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不断增进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够在成功的鼓舞下继续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的进步。教师在善于在教学中进行启发,奇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而活跃起来,使其精神被振奋,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鼓励创新行为,提倡同中求异
在语文学习中,同中求异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求同,是体现在识字、阅读、作文上的一些统一要求上。求异,则表现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文的构思上。对于统一要求的部分,学生容易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能体会到独立的快乐,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相应的束缚。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求异,也就是鼓励不同。比如,学生在理解课文词句和整篇内容的时候、在对文章大意进行概括的时候、在对课后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的时候,都不要求学生们的答案统一,而是鼓励多种答案并存,这便是让学生享受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学生在进行语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个人的感受和经历对理解程度的影响很大,学生的表达会体现出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表明了语文学习的创造性特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务必要坚持同中求异的思想,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4倡导游戏学习,激活发散思维
对于语文的教学不只停留在教材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入到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里,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巧妙地将课内学习和课文拓展融为一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历和个人感受走进语文课堂中,再带着语文课堂上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生活当中。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一直保持着学习状态。要想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维持、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要通过一些游戏来吸引学生眼球,开拓学生思维。孩子参与游戏当中,实现玩中学,学习效果会更好。举例说明:笔者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品德与生活》学科中关于赞美家乡和描绘家乡的部分引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结合与家长、亲友的交谈以及利用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取一些关于家乡的信息,包括风景名胜、人文特产、建筑历史等等。然后,鼓励学生将获取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学生表述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指导和修改,最后给学生一个汇报展现自我学习成果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获取到了知识,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了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收集和组织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要亲力亲为,要思考如何获取和怎样获取,他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博大精深。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含了自主学习,也包括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再以识字教学为例,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在预习的时候通过查阅字典给生字标音并组词。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自主的获取一些新知识,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走进课堂,学生的信心得到增强,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好的学习模式会带来一种良性循环,学生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后会继续进行预习,渐渐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慢慢养成,不仅对语言学科的学习有益,也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高效进行,从而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
5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创新型人才毫无疑问地成为目前时代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各科教学设计中都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融入其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要在实际教学中践行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保持创新精神,其次要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提倡在学习时同中求异,最后要恰当地引入教育游戏,让学生在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慧云.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素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7).
[2]陆一平.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行动[D].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3]张武升.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1999(1).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用真诚的语言和宽容的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乏味、评价形式陈旧、评价主体单一等诸多弊端,已经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1 课堂教学评价贫乏空洞,缺乏启迪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更多是 “你真行!”“真了不起!”等模糊的溢美之辞。问题产生的情境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回答问题所显现的价值就不同,并非一句“太棒了!”“好极了!”就能体现出来的。如果一味“太好”、“太棒”,反而会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课堂教学评价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性。课堂中“你读得很有感情,老师都被陶醉了!”“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的话感动!”等评价不胜枚举。但看看老师的表情,哪里能看得出陶醉与感动呢?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感悟与情感交融,任何“演戏”的成份,都会成为其中不谐和的音符。1.3 课堂教学评价草率武断,缺乏延时性。小学生年龄小,爱表现,可往往越着急越表达不清。教师或是“越俎代庖”替他发言,或是环顾左右,让别的同学发言。在学生没有表达完意见之前,教师过早干预,势必打消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1.4 课堂教学评价敷衍应付,缺乏客观性。课堂上教师千篇一律“赞赏”、“尊重”学生的发言,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实则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交际、阅读、书写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1 多一点变化,少一点雷同,坚持多元化评价。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评价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个体价值。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一位同学读完课文后,我并没有首先发表意见,而是笑眯眯地问他:“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他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有几个词语读错了,再就是读得没有感情。”我又问其他同学:“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一只只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举起来:“我觉得他已经读得很好了,非常流利,我要向他学习”、“隐隐约约、树木茂盛、一片朦胧这些词语不太好读,以后我读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他读的语速再慢一点,轻柔一点,会更有感情”。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信心百倍。教师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到自己究竟“棒”在何处,“好”在何方,激发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由和谐地发展。
2.2 多一点真情,少一点指责,倡导鼓励性评价。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肯定和赏识,少一些打击和批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回答正确,但由于胆小,声音很轻。我没有指责她,而是微笑着对她说:“你说得真好,但这么好的回答只有我们两人听见多可惜呀!你能再大声地说一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吗?”她马上自信地点点头,这一次的回答声音洪亮,用词确切,完全没了刚才的紧张、胆怯。
2.3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武断,注重延时性评价。延时性评价是一种是一种期待和信任,是一种点拨和启发,不但会缓解尴尬的场面,而且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现在我家的柳树正在开花呢。” 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赏的目光鼓励这位学生继续说下去。他振振有词地说:“春风把我家柳树上的柳絮吹得满地都是,这些柳絮不就是柳树开的花吗?”他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的真实写照,恰恰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2.4 多一点商讨,少一点独断,倡导民主化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交流。当然,教师并不是要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取向的中立者,而是要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在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后,我问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有的说:“大人说的话也不一定正确,只有动手做做看看在知道。”有的说:“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要亲自动动手试一试。”这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他说:“以后我也要想科学家郎志万学习,去哄骗其他的同学。”对于这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没有立即否定,也没有立即肯定,而是问其他的同学:“大家认为他说的对吗?”同学们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郎志万并没有哄骗小朋友,他只是为了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做做看。我们小朋友不能去哄骗别人。” 有的说:“郎志万是善意的哄骗,我们哄骗同学就是恶意的了。”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去哄骗坏人,不让他们伤害我们。”“就是嘛,我们不能哄骗好人,但是对于坏人我们就要去哄骗他们”……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这位“哄骗大家”的同学思想得到了升华,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__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