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试卷解析
打开三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同学们,知识在于不断地学习,知识在于平时的积累,知识在于掌握与运用。相信今天的考试你一定会获取成功的喜悦。”这段极富人情味的亲切话语感动。可以说考生因为这几句话,可以尽快消减心里压力,可以尽快以较轻松的心情投入到考试中,可以尽快激起学生兴趣,可以尽快消除考试紧张情绪,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人们天天在念着新课程的理念,但一旦付诸实施时,一切又都是旧思维,老面孔。这份试卷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新修定大纲为依据,力求适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积累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检测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命题人员是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而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设计的亮点部分。
如第七题:“小灵通:写一条你家乡或学校的新闻告诉大家。”就强调了学生要特别注意观注身边的人和事,观注身边的重大变化,这样的题将激起教师和学生观注生活,观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八题:“操作题”,要求学生画出“年轮图,并添上树冠”。在语文试卷中用简笔画画图,在过去的试卷中从未出现过,这对教师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教师的简笔画功夫如何,能否快速准确地画出,平时使用的频率如何,对学生的训练如何,将是一看便知。再如第十一题作文:“学了《神笔马良》一课,你一定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支神笔,用这支神笔要做什么事,请写出来告诉大家吧!”这个作文题既做到了紧扣教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既要求教师必须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又要求教师除了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外,还特别需要对文本进行再深入、再拓宽的思索、探究,并进行延展性教学,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的自己的想像。这样既使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
三、试卷完成情况与分析。
我所教学的三年级语文,此次考试:参考人数:76人,总分:5333分,平均分70.17分,及格率67.1%,优秀率27.6%,最高分:89.5分,最低分:9分,80分以上:21人,不及格:15人。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1)“字”部分: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改正错别字”、“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笔画‘√’”、“拼音写汉字”、(2)“词”部分:如“组词”、“连线”、“给带点的词写出反义词”、“选词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3)“句子部分”:如第3、4、5小题等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各题可达到75%.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1)“字”部分:“给字加不同偏旁”得分率只有55%,(2)“词”部分:“填表示声音的词”得分率只有50%,“”得分率只有45%,“课文内容知多少”得分率只有65%,(3)“句子部分”:“改病句”得分率只有60%,“把下面这个句子改成拟人句”得分率只有50%,第九题:“排列顺序”得分率只有45%,第十题:“阅读并回答问题”得分率只有55%,“作文题”得分率只有60%.对于灵活性强,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新型尝试题,如第八题:“操作题”得分率只有:40%.学生在画图时,是想到了,但没有画正确。如“画出7年的年轮图”,加上树芯一共应画八圈,但很多学生误画为七圈。又如:“看得出第四年温暖多雨”,学生知道第四圈年轮应画宽些,但学生却将年轮稀疏的画在北面,年轮密集的画在南面。“添上树冠”则是分不清哪一个方向的枝叶多。“标出南北,为什么这样标”,学生大都可以写出原因,但却忘记了标出南北方向。这个题既是对教师教学观念、行为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方法的考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不广、平时得到锻炼机会较少的学生,对这类新题感到相当棘手。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才接手一学年,加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想象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为想象性的读写作文,从完卷情况来看,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话就事论事、套话、俗话接二连三,能反映创新思维、儿童童心、童趣的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第九题:“排列顺序”)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填写序号。由此我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试卷
荣上教育暑假班三年级语文入学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 学校: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基础题(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10分)
jì yì yóu xīn wēi rán yì lì yè yǐ jì rì mò míng qí miào qīng miè()()()()()Wàng hū suǒ yǐ lǐ zhí qì zhuàng bú jìng ěr zǒu qìn rén xīn pí quán yù()()()()()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细()慢()心()火()()()如生 全神()()斩()截()弄()成()不()其()()波()顷 3.选词填空。(5分)
注视 扫视 巡视
(1)老师()了一下全班同学,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上课。(2)别这样()我,我会觉得很不自在的。(3)今天我值日,我得到校园各处()一番。
留心 专心
(4)小华做作业十分(),连门外的锣鼓声好像也没有听见。(5)这个水龙头有点松了,容易漏水,用的时候要()。4.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3分)
例:这种鱼生命力很顽强,把它捞起来,离开水半小时也不会死。(1)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妈妈可真闲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猴子很顽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古诗、名言积累。(4分)
(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____(谁),描绘的是_______季的雨景。请写出其中的一句:“随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诗人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有句名句流传至今:“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照顺序把句子整理成段,在括号内填上序号。(7分)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明到公园里去玩。
()我们看了好久,才离开花坛。
()啊,这儿的花真多!
()一进大门,迎面扑来一阵芳香。
()有月季花、一串红、牡丹。
()小明拉着我的手说:“不要太近了,别碰坏了它们。“
()我拉着他一口气跑到大花坛前。
二、阅读(28分)
(一)断翅的蝴蝶(16分)
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被暴风雨打断了一只翅膀。于是,它像一片落叶,从天空中静静地飘落下来,掉在一片潮湿的泥土上。
失去了翅膀,蝴蝶很悲哀,但蝴蝶不想(曲 屈)服于命运。它向往美好的生活,拼命挣扎着,用仅剩的一只翅膀在做最后的努力。结果,它又掉下来… …蝴蝶 彻底绝望了,不(再 在)挣扎,头脑一片昏黑,只等待死亡的降临。
不知道过了多久,蝴蝶又醒了。它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呻吟声。循声望去,它发现了一只蜜蜂。多么可怜的蜂儿呀!它刚刚才长出翅膀,却被暴风雨吹出了巢。看上去它很可怜,如果再不想点办法,它很快会被冻僵。于是,蝴蝶想到了自己仅剩的一只翅膀。它忍着(巨 剧)痛,用尽全身的一点力气将这只翅膀折断,并把它轻轻地盖在小蜜蜂身上… …
做完这一切,蝴蝶露出满足的微笑。它仿佛又看见自己扇动着那对鲜艳美丽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尽 仅)情起舞… …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 √“ 表示。(4分)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干燥()希望()清清楚楚()3.用“_________“ 画出一句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4分)
“做完这一切,蝴蝶露出满意的微笑。”句中的“做完这一切”是指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露出满足的微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蝴蝶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信守承诺(12分)
(1)信守一个承诺能让心灵得到震颤。
(2)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在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连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玩打仗游戏时被派到街角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许撤退。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有说什么,脸上充满着柔和而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军衔道:“你已经出色地完成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笑着离去。
(3)寒寂的夜空看到,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了一个诺言,有一刻庄严的相逢。
(4)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神奇。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严肃——()固执——()温和——()相信——()2.填写数量词。(3分)
一()诺言 一()城市 一()夫妇 一()比赛 一()道路 一()旗帜 3.填空题。(3分)
(1)“寒寂的夜空看到,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了一个诺言,有一刻庄严的相逢。”
“三个生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的“诺言”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军官没有说什么,脸上充满着柔和而肃穆的神情”,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2分)5.用“___”画出文章的排比句。(2分)
三、作文(30分+5分书写分)
题目:想起那件事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生活中你肯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回想起来有的让你难过,有的让你高兴,有的让你自豪… …选择其中一件事,把它写清楚、写具体,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250字左右。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ūn chónɡ děnɡ dài sū xǐnɡ jiāo juǎn yáo yuǎn
()()()()()
cūn zhuānɡ kǎo chá zhǔn bèi chì bǎnɡ shǒu zhǎnɡ
()()()()()
二、形近字组词。(16分)
郊()耍()推()杂()
胶()要()准()朵()
旅()记()钓()辫()
旗()纪()钩()瓣()
三、为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音节。(12分)
Zàng cáng
宝藏()捉迷藏()藏身()藏族()躲藏()
zhuǎn zhuàn
转动()转身()转告()转圈()转眼()
jiǎ jià
假如()请假()假期()真假()假装()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似乎 忽然 居然 果然
1、他平时成绩不太好,可是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
2、我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外面下起了大雨。
3、爸爸看了一眼就走了,()不太喜欢这幅画。
4,天气预报真准确,报告明天有雨,第二天早上()下起来了。
五、照样子写词语。(8分)
高大 高高大大 又高又大
()()()
绿油油()()()
研究研究()()()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6分)
例: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我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1、大风刮断了树枝。
()被()。
()把()。
例:这道题老师没讲过吗?
这道题老师讲过了。这道题老师讲过了呀!
1、我们不应该爱惜粮食吗?
()。
()!
3、我们的校园不美吗?
()。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我知道我国有()个民族,有()族,有()族、有()族和()族,还有()族,我是()族人。
2、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说说蒲公英的花瓣和我们手掌的关系。
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呢?
5、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名人的故事,受到很多启发,有善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有关心爱护男孩的();有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执着探索的();还有诚实守信的()。我也决心做一个()的人。
九、阅读知文,并回答问题。
那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上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当我返回家时,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可是,傍晚我经过草地,草地又变绿了。于是我走近草地,仔细观察,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从那时起。我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6分)
张开—()仔细—()美丽—()
升起—()随意—()喜爱—()
2、图示蒲公英的变化。(8分)
时 间: 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花的形状:()→()→()→()
3、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七、作文。(20分)
秋天的美丽的秋天来了,你观察到了什么?请你抓住某一处秋天的美景,详细描写下来。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试卷解析
通过试卷来了解学生是最直接的方式,试卷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学生的学生情况。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201x------201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我们班语文平均分为85.37,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3.01%。看着学生的试卷,总体上感觉比较满意,但仍有不足之处。现针对这次考试和学情做一下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卷以教材为基本点,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题型多样且具有开放性,力求考查学生全方面的语文能力。充分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书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情况、检测学生阅读理解的发展水平和习作的审题、选材、立意能力。试卷就基础乐园、知识回顾、口语交际、阅读和习作五个部分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和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阅读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一直是考核的重点,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卷面和答题情况来看,全班大部分学生卷面书写工整、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和答题习惯,不乏有极个别学生书写潦草,态度不端正。
(一)基础乐园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一类字的字形书写、加拼音、积累词语与运用、按要求写句子的情况。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困生出错主要表现:(1)给汉字加拼音;(2)关联词填错或者写错字,因此失分。今后在这些方面还得加强指导。
(二)知识回顾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册书课文内容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情况,出错的地方表现在雨果被称为什么?失分较多。复习时都强调过,但不知什么原因还是出错了。可能是上课有不听讲的吧!
(三)口语交际
本题让学生围绕“电子书好,还是传统书刊好”展开辩论,请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感觉学生回答还行,但判卷基本扣掉了2、3分,不明起因,有待讨论、研究。
(四)阅读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4.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的是4、6小题,反映出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今后要多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习作
以“家--------成长的港湾”为题目,贴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应该会有好的分数。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是失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还有个别学生作文没写完,以后得加强书写速度。
三、今后努力方向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3.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习。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习。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4.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篇:语文期中复习试卷解析
在语文的期中复习考试中,经常会考的不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试卷的解析了解一下自己为什么没考好吧!!
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4分)
1.选出加粗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恶劣(lüè)松驰(chí)讨乞(qí)滔滔不绝(jüé)
B.薄弱(róu)热衷(zhōng)遗撼(hàn)慷慨无私(sī)
C.折腾(zhé)丞相(xiàng)脑筋(jīn)名列前茅(máo)
D.伺侯(cì)歧途(qí)急躁(zào)再接再厉(lì)
2.下列短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伤心病狂 惨不忍睹 相提并论 适逢其会
B.无可厚非 大声急呼 牵强附会 司空见惯
C.无懈可击 匠心独运 望文生义 偃旗息鼓
D.不记其数 自欺欺人 为民请命 前仆后继
3.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________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那么,____________十分疲倦和劳苦,________应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________困难重重,________决不灰心丧气,________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
A.既然 虽然 但 虽然 但 但
B.因为 不即 也 不管 也 而
C.只有 即使 又 即使 又 也
D.如果 即使 也 即使 也 而
4.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历史的无知,而是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
B.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
C.你看,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扣旅人的心扉……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苏轼也善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竖、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6.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邻居对于他很不友好。
B.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启发很大。
C.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二、成语填空(16分)
1.大声()呼
2.劳而无()
3.炉火()青
4.误入()途
5.浅尝()止
6.辨()去()
7.不攻()破
8.自以为()
9.()守成规
10.运()全局
11.高谈()论
12.如()重负
13.平()青云
14.灵丹()药
15.()然纸上
16.()()众生
17.深居()出
18.痛心()首
19.()外之音
20.()羊补牢
三、阅读(26分)
(一)(12分)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①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②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③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④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里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语文试题《期中复习(上学期)期中测试(A卷)》。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促使他成功的无疑是那两位贫贱的名人。
⑤从他们这一类人的故事中,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造化有时会把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着卑贱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领域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的甚至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微的肉体,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选自《知音》 作者:佚名)
1.这篇文章可分为两层,用“|”在文中分层并说明理由。(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第①②段父亲的答话里有两个重要的修饰语:“连妻子都没娶上的”“鞋匠的”。试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3.阅读文章第⑤段,使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这样一段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第⑤段“从他们这一类人的故事中……”一句中“这一类人”具体指哪些人?(2分)
5.细读文章第⑥段,据文意将下面的句子填充完整,使之构成一组排比。(2分)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章内容,从怎样做人的角度自行设计一条“人生格言”。(2分)
(二)(14分)
(1)据专家讲,桂林山水中有不少绝妙的石钟乳,是岩石滴水的杰作,经千千万万年聚集而成的。(2)由此,我想到了求知和治学。(3)有的同志有求知欲望,但苦于事务繁忙,没有整块的时间读书,欲学又止。(4)其实,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是完全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关键在于有恒。(5)徐特立靠日积月累成了大学问家,他学《说文部首540字》,每天只读两个字,不到一年就学完了。(6)他43岁始学法文,有人劝他,年纪大记忆力差,算了吧。(7)他却说,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就是360,7年就可学通法文。(8)果然,不到50岁,徐老就可阅读法文书籍了。(9)法国的福楼拜也是靠日积月累而成为大作家的,他常常是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其写作速度却慢得惊人。(10)有时,他一星期只写两页,有时六个星期写25页,有时两个月写27页。(11)有一次,他用四个月写了一幕剧,他为这破例的高速度而激动、庆幸。(12)他写得太慢了吧,但他有恒,就是靠着一点点地积累,福楼拜一生写了好几部长篇小说,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13)鲁迅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14)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15)总之,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耐心和恒心,就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成绩。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这里的“站”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这段文字共15句话,如果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该怎样划分?(4分)
4.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30分)
以“让我做了一回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抒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C 5.A 6.D
二、1.疾 2.功 3.纯 4.歧 5.辄 6.伪 7.妄 8.自 9.墨 10.筹 11.阔 12.释 13.步 14.妙 15.跃 16.芸芸 17.简 18.疾 19.弦 20.亡
三、(一)《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1.①②③④|⑤⑥ 前叙后议
2.突出了他们的贫贱。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伊东·布拉格、梵高、安徒生。
5.略 根据实况评改,如: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不应该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更不应该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
6.略 根据实况评改,如:苦难是一所大学,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
(二)1.第(15)句
2.不写不做 不怕做得慢,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就行,不要停滞不前
3.(1)~(4)句;(5)~(14)句;(15)句。
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