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学期幼儿园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室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温州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紧紧围绕本学期区学前教育研修工作重点并结合本园园务工作,以幼儿园开展的课题研究为载体,扎实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及教研活动,有效提升幼儿体锻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以及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现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盘点如下:
一、加强课题研究,促进特色园本课程建设
本学期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A组教研组为课题研究实施主要对象,以中一班幼儿园为实验班,进行情境体能教学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具体研究活动。学期初组织教研组内教师每人在实验班选择一名幼儿确认为跟踪观察对象,通过对幼儿园情境体能教学活动设计要点与实施原则的学习,做好开展后期研究的充分准备。本学期实验班共开展4个教学研究活动,分别是谢##老师执教的中班情境体能《勇敢的小海龟》,高##老师执教的《解救公主》,吴##老师执教的《连体人》、王##老师执教的《蚂蚁搬豆》。老师们通过每一次教学活动的推进,观摩自己跟踪的幼儿在4次活动中同伴交往行为发生的变化。每次教学活动后,实验班班主任及时引导幼儿对于同伴交往行为的讨论,并对产生积极行为的幼儿进行鼓励以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教研组则在每次教学活动后组织组内教师进行观摩反思,通过观摩是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进行幼儿行为的分析,组织集体交流,解读幼儿的行为。通过教研组实践的教学研讨与观摩,实验班班主任开展班级关于同伴交往特色教育的辅助指导,本学期实验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变得频繁,同时在研究中快乐的成长,并萌生了许多优秀的品质,诸如鼓励、安慰、用于挑战、合作等。
教科室通过组织师徒结对情景体能教学活动的展示、情境体能教案评比、优秀同伴交往个案的评比、等形式,促进园内教师及时总结情景体能教育教学的经验和优秀成果,进一步深化课题开展,提高我园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二、落实8学时培训,优化室内微运动与早操质量
本学期我园作为第7大组以承办开展5月20日区8学时“幼儿园游戏活动与幼儿快乐发展”培训为契机,扎实做好幼儿园传统早操改革、室内微运动深入创设的教学品质提升工作。教科室将具体开展实践研讨工作落实在B组教研组。班级教师根据幼儿园进度安排在日常开展室内微运动与早操改革的练习,教研组双管齐下同时推进再及时组织教师们隔周将每个班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交流,通过教师集体智慧、专家资料参考进行及时有效的问题解决。如期初先组织教师学习正确认识幼儿园的早操活动、如何为各年龄段幼儿创编适宜的早操、室内微运动应遵循的原则等理论知识,期中具体分享早操基本动作设计、队形创编、音乐情境等具体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动作要领;室内运动则通过期中室内微型材料的丰富投入和整合、一物多玩的探讨、空间的巧妙利用,班级特色情境创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讨。期末通过对开展室内微运动评比中优秀的班级进行展示与交流,分享本学期的研讨成果。可以说本学期B组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师们将室内微运动创设与早操创编改革工作从平淡无味做到生动有趣。期末通过大量的照片、视频等资料的成果分享以及资料汇编,让教师们在研讨中沉淀集体的智慧并收获了浓浓的教科研兴趣。
教科室通过早操改革练习N次审核、室内微运动活动流程规范化检查、室内微运动情境创设审核、全园早操改革活动与室内微运动活动评比、早操改革与室内微运动创设先进经验分享交流人员选拔赛等活动,从各项活动审核、推选到落实培训活动开展、评价等工作,每个展示、每项细节能积极确保准备到位,落实到人。
前期的充分准备促使5月20日区8学时“幼儿园游戏活动与幼儿快乐发展”培训活动开展顺利。当天活动流程为上午小中大三个班级开展室内微运动观摩、全段早操观摩、教师经验介绍、专家点评环节,下午为专家专题讲座。来自龙湾区永兴教育幼儿园等15所姐妹园的教师代表们分组有序认真进行了观摩。区四幼有幸邀请到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副教授周##老师对展示活动进行观摩指导与专业引领。在上午观摩活动中,区四幼师幼展示了小中大各段室内自主游戏活动与改革后的全段早操。观摩后,大家集中会场,由区四幼教师向姐妹园教师们简单分享自己班级创设室内微运动与早操改革的经验。专家通过活动观摩、教师经验分享交流,对区四幼室内有主题性以及自主的微运动给与肯定。下午活动中专家开展了动感的专题讲座《谈谈幼儿园早操的改革》。讲座中专家引领在场教师通过专业早操编排的概念解读,结合自己大量的排练实践经验,收集的案例视频、具体排练技巧等资料,以理论结合实践讲述教师在早操编排中要注重密度、强度、运动量、音乐、队形队列等要素,通过带领现场教师“动起来”,帮助现场教师理清了创编早操的思路。
本次看似简单的为期一天的实践观摩与专业引领活动,通过区四幼全体教师的积极准备,在场的学员教师们对幼儿体能发展形式的多元性以及早操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领悟,为区四幼与民办研训联盟体教师提供了教学经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公民办幼儿园教师互助互学共成长。
三、组织交流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科室本着“学习、思考、交流、分享、成长”的理念,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有效资源,给予教师专业引领、开阔教师的视野。学期尾声,教科室组织开展了每学期必有的读书交流活动与教师外出学习汇报活动,让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提高升。
在汇报活动中6位教师做了学习交流汇报:谢##老师分享学习奥尔夫音乐游戏,朱##老师分享幼儿园奥尔夫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吴##老师分享幼儿基本体操创编与实施的知识点以及体操比赛的视频,李##老师分享“回归音乐,有效学习——基于关键经验的游戏化音乐活动”的教学案例,周##老师分享“视觉填充”游戏玩法,许##老师分享课题申报的相关理论与课题研究撰写的规范格式。汇报的老师把学习接受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资源、新方法带回传授给在园老师,通过自己个性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真实的感想与在园教师互动交流。
学习交流活动使参加学习的老师有效梳理、总结学习的收获,同时通过汇报形式,发挥外出学习作用,共享学习资源,使培训效果得以重现和辐射,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共同成长”的良好效果。
四、主要成绩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并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着喜悦。在2017年##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我园共推荐9篇论文,其中4篇为邱##老师的《把握核心经验,让阅读快乐有效——基于幼儿阅读核心经验形成阅读策略的探究》获区一等奖、林##老师的《巧用图谱,推动大班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获区二等奖、邱##老师的《玩转音乐,快乐成长—浅谈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张##老师的《律动音乐游戏童年——浅析如何让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区三等奖的好成绩;周##老师负责的《园本教研推动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素养提升的探究》在区级立项;本学期周##老师负责的市级课题《情景体能促进幼儿园同伴交往的探索与研究》和林##老师负责的《指南》背景下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已做好相关结题工作。区游戏故事视频案例我园推选3个作品,其中邱##、林##老师《护送蛋宝宝——“退一步”用心关注孩子更显价值》获得区二等奖,邱##老师《小空间大学问——建筑活动中的数学经验运动》获区二等奖,周##老师的《一切从轮胎开始》获区三等奖;2015级新教师章艳艳通过区级多层考核,最终成绩优异获得龙湾区中小学第七届“教学新苗”荣誉称号。在承办区8学时活动中我园大一班(吴##、林##)、中三班(邱##、李##)、小四班(周##、王##)认真做室内微运动特色展示,大三班(周##、周##)、中一班(周##、张##)、小班(邱##、朱##)老师做早操重点展示。教科室已对本学期教师个人获奖情况进行汇总并做数据分析。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园本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了老师们交流、学习、成长的地方,就本学期的工作,我们也清晰的意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结合本园实际,加强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科研意识;
(2)园本课程的建设与文化的沉淀;
(3)教师技能、技巧的培训。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四幼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校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积极做好四幼的教科研工作。
第二篇:2013-2014学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祖山总校山神庙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也结束了,本学期,我校在青龙县教育局及祖山总校构建“135互动课堂”及“跨越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学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组织教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以深化课改促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关注每位学生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之路。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理顺校本教研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明确副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两位教学主任分别任文理科教研组长。学校规定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推门听课。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教育局吕局长带领下,通过实践论证,自上学期推出“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并依据县局“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步骤及时制定出实施方案,组织培训,积极建立小组评价制度。校长亲自抓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教学处负责以“135”和“跨越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并管理教研组的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组织并全程参与管理。
二、制度建设,规范校本教研工作思路
为提高我校校本教研的质量,我校以规范校本教研制度为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常规管理中提出了“有效-实效-高效”的有效教学思路,同时将教师执行校本教研工作情况列入学校绩效考核,这些制度、措施,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走向实效。
三、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通识培训》。对“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详细解读,对导学卡及教案编写工作做了细致解说。通过培训引领,老师们对“135”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学校组织的“135”理论过关考试中,90%的教师达到优秀成绩。同时对各科教师分别进行了本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指导。
2、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学案例的观看、领导的业务讲座、网上自学等。此外,学校又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广大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把握了自己的角色定位,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并要求科任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3、培训形式多样化。学校领导多次到年级组、班级参与“135”互动课堂班级建设,从环境的美化到小组的命名。参与指导“135”互动课堂,查导学卡,看导学卡,听互动课,和讲课教师座谈,和学生座谈,及时发现课堂内引发的新问题、新矛盾,设身处地,站在师生的角度来分析困难,设法尽快解决突出问题。通过这些举措,强化了师生对“135”互动课堂的认识,争取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
四、活动扎实,奠定校本教研工作实效
1、开展同伴互助,促进共同成长
首先,开展师徒结队(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具体安排为刘晓飞—杨金来;刘长双—杨丽芸、刘晶晶高艳秋—杨丽辉
其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
最后,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究、主题研讨、反思交流等。本学期,我们文、理科教研组分别围绕135互动课堂构建为主题,围绕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开展了两次集体备课、一次主题研讨、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着重解决了我校在135互动课堂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注重研讨反思,总结提高,确保活动实效。
2、依托校级骨干,发挥示范作用
我校共有以高艳秋校长为代表的4位骨干教师,其中3为语文骨干教师,1位数学骨干教师。这几位教师都以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骨干示范引领活动。贾宛秋老师以“作文讲评”为题进行了示范,董爱丽老师以“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为题进行了示范,胡海英老师以“数学解决问题”为题进行了示范。这些示范都是先交流经验,然后听课,最后交流活动体会。既培养了我校的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对青年教师产生了带动作用,对各级教师都有触动。
3、做好课题研究,彰显教研特色
我校承担着县级课题《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学校每位教师又围绕总校学期初的课题指导内容,结合实际,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在工作中能够围绕课题,积极实践,总结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达标工程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堂质量评价标准》,并运用《课堂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真正成为教师备课、评课的依据。本学期,我们仍以“135”和“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开展落实新理念、运用新方法、使用新手段的“三新”课堂教学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全体教师的“135教学模式”及“跨越式”教学验收活动等。围绕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方法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达标,组织有关的系列活动,为各学科探出新路子,推出新典型,抓出新成效。
5、制作成长档案,促进教师评价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是对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回顾,是认识自我、反省自己、明确方向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在在比较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比较中见优劣、求发展,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我校要求50周岁以下教师建立健全成长档案,有助于学校准确地了解教师的发展历程和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并进行推广,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6、探索第二课堂,创新校本课程
我校努力探索第二课堂,创新校本课程,发挥师资潜能,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使课程成为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师自主开发为主体,积极开展贴画、可爱的家乡山神庙、剪纸、计算机、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兴趣的发展,学生在参与中兴趣得到培养,他们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倍加珍爱,积极投入。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也取得了一些实效和收获。如:刘晓飞主任撰写的《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董爱丽老师在“135”互动课堂教学优质课赛讲活动中《珍珠鸟》一课被评为县级一等奖,她的教学随笔《把舞台还给学生》获县级一等奖、张静老师在青龙县中小学美术学科优质课录像《杯子的设计》获小学组一等奖、她的《画彩蛋》在青龙县小学美术优质课中荣获一等奖、杨丽辉老师的论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县中小学“第六届中小学素质综合评价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杨丽芸老师的六年级英语《unit 5》教学设计被评为优质课、她所讲的《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在全县小学英语课优质课赛奖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五、坚持课堂巡课制度。
每节课都巡课虽然很繁琐,但一直在坚持。通过巡课,了解每位教师的上课状态,及时与其沟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
成功和喜悦属于过去,挑战和曙光还在未来。今后,我校将乘着校本教研的东风,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用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实干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努力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中。致力于即课程开发校本化,课程管理制度化,课程实施规范化,课程内容层次化的“四化”建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人文的精神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相信在不断创新与实践当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中,我校的校本教研必将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按学科素养“三专一特色”(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和特色培训)开展培训活动,让校本培训在规范中寻求创新与特色。
一专业精神
本学期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请七年级5门文化学科备课组派一名代表介绍自己本学科在课堂变革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收获、困惑以及建议等)、要求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和推荐,写1篇读书心得体会等。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以教研组1人1课为基本单位,结合教育共同体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次、评课1节;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6次集体备课活动,一次评价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0节等等。
三专题培训
我们根据学校课堂变革的实际情况,为了推进“学校数字化建设”、驱动课改前进,邀请了信息处主任彭XX作了专题讲座。
四特色培训
“以校本培训引领学校的课堂变革”是我们这学期校本培训的主题。本学期校本研训围绕“打造学本课堂促进有效学习”开展活动。
.承办市区两级教研活动。校本研修的效果如何,外部评价固然重要,更重
要的是要让教师深切感到自我提高,这有利于强化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内在动力。为此,学校舍得投入财力和人力,围绕课堂教学,搭建教师的展示平台,收到较好的效果。本学期我们先后承担了:
①区初中数学学科“有效备课”主题研讨活动暨教师专业发展12学时专题研修活动。3月12日,区数学教研员郑银凤特级老师做围绕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和以课为例谈如何开展教学设计研究的专题讲座,她针对今年中考数学考试的特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教学建议和要求。3月14日,XX名师外国语学校的章才岔老师做有效备课的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了如何备课?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定教学目标?如何引入新课更实效?如何把题目深化?之后全体数学老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寒假先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最后并形成精品。
②市初中科学文本解读优化设计专题培训会(4月16日)。本次会议由XX市教师教育院主办和我们学校承办,来自“市初中科学文本解读优化设计专题培训班”的骨干教师约五十余人,和XX二十五中科学组的老师们共同交流有关文本解读的经验和困惑。首先由来自XX二十五中的林XX老师就所要展示的《空气(第1课时)》一课做精准的文本解读,赵XX老师结合相关课题进一步提炼、完善。第二节课林双玲老师在自己准备的基础上,结合上一阶段文本的解读向大家展现了一节“3+4”模式的学本课堂,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讨论热烈,自助互帮,教师引导、协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后培训班的老师们仿照小组课堂模式,分组讨论,积极评课,代表发言,使得本次研讨的效率达到了最优化。最后XX区优秀科学教师代表何锦霞老师做总结性评价发言。本次活动的开展为XX市初中科学骨干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推动初中科学文本解读的优化发展,同时也实现了XX市、XX区、XX二十五中初中科学教研的共赢发展的目的。
③XX区初中英语学科九年级复习会议暨教师专业发展12学时专题研修活动(4月23日)。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是两节研讨课。第一节课由来自XX二十五中的陈君芬老师执教,她在七年级便开始培训学生上课,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非常关注优秀生的培养和对后20%的学生照顾,课堂讨论热烈,效果明显。第二节课来自瓯海的一年轻名师的阅读课。这是一节极具特色,关注学生的阅读策略的培养的课,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大家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活动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专题讲座。XX二十五中的夏美珠老师以《小组合作,学本课堂走进九年级试卷讲评课》为题,点评了陈君芬老师的课,并分享了自己对学本课堂的理解。会议的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季星莲老师传达了今年的中考信息以及复习课需要关注的要点。
④XX区初中语文学科七八年级“学本课堂”专题研讨活动(6月5日)。整个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首先,参加活动的老师观摩XX二十五中张雅老师和曹慧娜老师的两节研讨课。张雅老师是一位执教不到一年的新老师,但有着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汇总三个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作为课上教学的抓手。小组合作、组与组的交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和中肯到位的点评激励把《竹影》这篇略读课文,讲解的淋漓尽致,带领与会的老师们在游戏和艺术中走了个来回。曹慧娜老师用她理性的思维,从容的教态,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无任何先行预习”学本课堂课。课前先是五分钟的带着任务的预习,之后有效反馈。难能可贵的是曹老师现场整合了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抓手,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形式,大胆想象和递进式性的朗读认识了夸父这个形象,认识《夸父逐日》具有的现实意义。其次是在两位老师说课之后,其余老师以校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代表汇报。有的小组代表从对略读课的认识和课型的建构及延伸这个角度来谈;有的老师从执教者上课的风格和上课的思路这个角度作评价;也有的老师结合自己和小组的建议对二十五中的小组合作给予了肯定。
2开展“学本课堂”赛课活动
七年级教师参加“赛课”、八、九年级教师担任评委,各学科设最佳课堂效果奖2名、最佳课堂组织奖2名、最佳课堂创意奖2名。(数学学学科在3个奖项中再增设1名。
本次赛课活动从5月18日拉开帷幕,至6月5日圆满结束,历时3周。参加赛课的科目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与思品,共26位教师采用上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风采,也有部分老师通过讲座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活动旨在以赛带课,以评促改,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赛课评价标准及赛课奖惩制度,然后由评委组长负责通知组内教师进行听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以本次赛课活动为契机,掀起新一轮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的热潮,大力推进“学本课堂”建设,不断推进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更上一个台阶,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得以再提高。
3.成立课堂变革实施小组,对课堂变革中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和修正。如巡视课堂,及时把控教师在课堂中状态,如果偏离了方向,第一时间交流矫正;定期召开每周一次的协调会,交流心得,及时商讨课改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力邀专家指导。3月24日,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各初中科、综合学科研训员在李新平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学视导。本次调研主要有四个环节:课堂调研、常规了解、学科交流、交流反馈。各教研员们到校后就走进课堂,全面了解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况,共听取了20余节随堂课。调研结束反馈会上,各教研员通过听课、常规了解和学科交流,为大家做了专业引领,希望老师心中有纲,心中有本,心中有法,心中有生,九年级教师精读研透《考试说明》,并落实于每一节课中,更要精于查漏补缺,争取有所进步,七八年级教师能依据课型有效设置导学案,课堂中落实“问题引领学生”,让“学为中心”的课堂范式多形式化。随后,邵校长就我校中考成绩落后、后20%比例大等现状,简述了我校如何提高中考质量的具体做法;陈校长则补充介绍了我校正大势推行的全员阅读,希望巧借书吧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阅读。李新平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课堂变革中的点滴进步,为我校取得全市首批课改优秀项目而欣喜,李老师强调,荣誉与压力并存,课堂变革任重而道远,当前应树立典型,推出精品;发扬韧性,破难攻坚;抓住重点,深化研究,积极地“淌进课改深水区”。最后,李老师对我校老师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老师们坚持韧性的斗争,以行善积德之心教育学生成才,以智慧敬业引领学生成长,每天进步一点点。
5.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各位参赛老师和合作团对,都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多次修改教案和上课思路。每位组长在本次活动中很辛苦,组织本组骨干老师一起听课,磨课,录像等。本次活动也得到区教师发展中心各位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如数学组的林爱飞老师的优课的准备过程中,区教研研郑银凤老师和全体数学老师一起多次磨课,试讲,改思路,非常热情,给出大量有价值的建议,精益求精,不求最好,只求做到更好。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我们不仅顺利完成了区上级下达的任务,优课9节,语文2节,数学1节,英语3节,科学1节,思想品德1节,美术1节。赛课33节(包含9节优课),语文6节,数学6节,英语6节,科学6节,历史与社会3节,思想品德1节,综合实践活动1节,美术1节,体育1节,信息技术1节。而且部分学科还超额完成任务,如英语组本来只要求送2个优课,完成做了3个优课。
总之,借助这些平台,同行的广泛交流,省、市、区的专家引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推进,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园广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事业服务,根据园所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园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制定出我园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以县教育局有关的工作会议和县教研室教研活动安排为依据,以园所的工作计划和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力争我园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力争使我园广大教师不断更新 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结构,抓好师德教育、抓好教改,使校本培训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师常规工作。
2、结合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育局培训基地举办的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训。教导处负责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收集个人的各种资料,并收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和“学分登记册”检验,把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的个人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业绩挂钩。
3、加强教学业务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学习形式上,除了组织集中学习外,还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4、立足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要以“听——说—评”的形式来开展教师相互听课,相互交流活动。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教研组制定本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2、布置本学期校本研训工作。
四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活动。
2、布置教师撰写新课程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及参加“网络教研”等活动。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举办的各项评比活动。
2、组织数学教师观看教学视频。
六月份:
1、召开校本研训工作经验交流会。
2、组织教师参加研讨。
七月份:
学期工作总结。
第五篇: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校 本 研 训 工 作 总 结
校 本 研 训 工 作 总 结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教师学校关于“十二五”期间学校本研训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研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出积极努力。现将我校本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领导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制订明确的工作职责与要求,负责研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制定教师培训目标及计划,加强对校本研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健全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和各项专项制度,制订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措施。建立教师校本研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并负责考核工作。
(二)面向全员,强调自主研修
面向全员,促进每一个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是我们校本研训工作一贯坚持的目标与追求。我们制定“目标引领,实践为主,岗位练功,考核定向”的十六字方针,在培训方式上积极督导教师开展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首先,我们有针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接受新课程理论专题培训,收看专家讲座。我们重点带领教师以观看录像的形式,先后多次学习研讨了新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的教学观、新课堂教学应坚持的学生观等,使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明确,教学设计应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的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的个性化转变;应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将问题作为课程实施的起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知识学习同步发展的良好效果。
同时,我们为教师指定自学范围,指明研修努力方向。全校教师以广泛阅读为基础,积极完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高效课堂理论》《新课程理论》等书籍的阅读自学,并写出近万字的自学笔记。通过自学活动的开展,广大教师不同程度地拓展了知识视野,得到教学思想的启迪,为教师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