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引岗渠渠首岗南水库日记
今天我随鹿泉引岗渠研究会,参观引岗渠渠首岗南水库。当踏上岗南水库的大坝,望着一望无际的辽阔库容,顿时想起生产队劳动时,长辈人们谈论:“挖黄壁庄水库垫大坝,住在工地旁,竹竿和芦苇搭建的棚子里,睡的是土台子。工地上是成千上万从全国各地奔赴来的农民工兄弟。两个人一辆小车,行进到数百米的大坝前。那里有上下循环的钢索,带动满载黄土小车爬上白米高的坝顶,然后靠小车后尾的铁磨杆磨着地安全行至到坝底。夜晚工地上,车水马龙,电灯闪烁,红旗飘舞,喇叭里响嘹亮的歌声,那热火朝天的气氛和上下坝的险要,劳动的人们没感到疲劳,想的只是多拉快跑,为建设水库多做贡献!”
去冬没有降雪,今年没降透雨,导致水库库存水位已降了许多,空旷博大的库容轮廓清晰可见。大于黄壁庄水库很多的辽阔疆域,我惊奇的脱口而出:“啊——铁锹、撅头创出的奇迹!”再看更雄伟壮观的大坝,似乎看到了全国各地走来的拉小车农民铁汉奋力拼搏的英勇身姿,这里曾经是比修黄壁庄水库场景更大、更残烈的激战战场!
随着参观队伍来到大坝低端处,漆黑的隧道里喷出一股如注的急流,落入水渠击出几十米长长的白色浪涛,浪涛的咆哮演示着飞流的急速;震耳欲聋的浪涛声,像是为浇灌速长的麦田,干渴的土地,火速争抢行进中碰撞发出的最强音:“快快走啊,快快行,莫耽误生长良机!”
今日看到岗南水库庞大的雄姿,联想起那年到西柏坡参观时,也远远看到了岗南水库。讲解员指着水库介绍:“西柏坡原来位置在岗南水库地方,修水库时迁移到了现在地方。”毛主席率党中央进驻在西柏坡,发出英明战略决策,导演了解放战争的千古绝唱!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一举成了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
今日我忽然有一个与玄学沾边的想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就是从西柏坡走来,西柏坡,岗南水库是你曾经最准确的位置地方!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齐心协力打了场浩大的人海战役,导演了人定胜天的千古绝唱!近六十年来,岗南水库灌溉着辽阔的土地,养育着七千多万燕赵儿女。岗南水库人杰地灵无比秀丽的好地方,碧水清泉永铸辉煌!
第二篇:渠首管理站档案管理情况汇报
渠首管理站档案管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站档案工作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等技术和手段,立足服务,勇于创新,以档案管理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档案基础工作,有效地推进了档案工作的稳步发展,在这里将近几年的做法向领导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档案管理规范化,为通过质量认证奠定基础
(一)领导重视,强化培训
财政工作涉及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财政机关档案对全区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局党组深刻认识到财政机关档案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时刻注意加强对财政机关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把档案工作纳入了全局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做到责任明确,严格奖惩。将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办公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建立了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人员,先后投入资金万余元购置了档案橱、除湿机、扫描仪等档案设施。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好坏,因此我局十分注重对档案人员的培训。除积极参加区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还多次组织各科室兼职档案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经验,相互交流,使档案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理顺体系,提高效率
档案资源整合的数量和质量是满足利用需求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大档案资料的收集力度,有效整合档案资源,才能进一步拓宽服务面,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省级档案规范化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分管领导、综合档案员及各部门兼职档案人员的职责,理顺了内部关系,完善了各个过程、环节之间的接口,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履行职责。消除了过去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解决了管理缺位、协调不畅的问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后,我们从档案形成的起点抓起,从事件、工作的初始阶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提醒兼职档案人员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加大了收集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优势,实现了文书档案的迅速查阅和快速传递,为各业务科室开展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得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程序的开展。在原有《规章制度汇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全局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编制了《公文管理作业指导书》、《文书档案管理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文件材料从制作、接收、传递、办理到归档、整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坚持档案工作统一指导原则,即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制度,在质量认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标准化,有效地促进了机关文化建设
首先,结合机关文化建设的推进,为全力打造“财兴政通”服务品牌,我局以加强档案管理为突破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对全局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详细绘制库房布局图,编制档案存放标准,对每一个库房、每一个档案橱、每一份档案的摆放,都进行了规范,并将这一标准广泛应用到每一个科室,严格要求,定期检查。经过长期的努力,随便乱丢,到处乱放的现象明显减少,全局档案管理达到了“一条线、一个面”的目标,机关整体工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文明、规范、积极向上的机关面貌悄然形成。
二是针对财政工作的特殊性,明确了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将建局以来各科室形成的业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目前,全区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纳入了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形成了大量的会计报表、账簿和凭证,为保管好这些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历史记录,我局档案人员刻苦钻研档案业务知识,采取定期召开会议、邀请区档案局业务人员讲解标准等方式,加强对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指导会计核算中心建立了规范的会计档案。目前我局综合档案室共有个类别,卷、件档案。与此同时档案管理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又加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记录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借助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室藏档案数字化
(一)高标准完成某年的文书、照片、实物档案整理工作
根据区档案局的工作部署及《青岛市〈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建局以来形成的所有文书、实物、照片档案的目录录入、原文扫描及数据刻录工作,建成了目前全区信息量最多、功能最完善的室藏档案目录、原文数据中心,一次性的通过了区档案局的检查验收,率先成为全区个室藏档案数字化试点单位之一。
(二)建立完善电子文件归档查阅系统
为配合我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我局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电子档案归档、查阅系统。一是利用易初档案管理软件,将年以来形成的文书、照片、实物等余卷(件)档案全部进行扫描录入微机,方便了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电子收、发文件登记簿。每天及时地将外单位的来文登记及本单位所发文件登记入档,实现各科室的即时查阅,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三是借助局域网的优势,及时在网上公开部分政策性、时效性的文件,重要事件实行网上催办,既节约了办公纸张,又加快了公文的传阅速度,为办事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根据档案管理标准,科学统一进行文件查阅工作,真正做到“有支持性文件来规范、有记录文件来印证、有现场签字来确认”。由于档案管理人员重视理论学习,关注区、局中心工作,检索工具应用自如,使得档案服务的查阅管理运转顺畅。此外档案管理软件的引入提高了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目前我局档案管理软件文件级条目总数达到条。
目前我局档案管理已达到省二级水平,由于加强了日常对档案搜集工作的督促力度,我局各项工作在推进中也尝到了甜头,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档案被作为样本在全区推广;在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局建立了个类别的专题档案,由于搜集资料全而且整理规范,受到了区、市督导组的一致好评。
当前的工作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何将档案管理工作与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这既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今后,我们将从思想上创新,从管理制度上创新,从档案利用上创新,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渠首收费站团结协作保障畅通
2013年9月18日上午,我内邓高速龙堰二广方向发生事故,导致车辆大量拥堵,接上级领导通知,渠首收费站需要对被堵车辆进行分流。由于拥堵时间长,车流量大,当值收费班工作量陡增,站长及时安排休班的同事帮助疏导车辆,开启备用车道疏通车辆,经过一上午的团队协作,车辆疏导完毕,保证了收费站车辆安全有序的的通行。
总结经验,这次车辆分流是收费站开站以来面临的第一次较大的突发事件,我们渠首收费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车辆分流,保证收费站畅通,很好的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与我们平时认真学习,苦练基本工,与站上多次对针对突发事件进行的演练是密不可分的,与大家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收费站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共同面对困难,一起分享成功,时刻记住团队的利益与自己息息相关。我们以后要接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摆正心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改变去争取,为我们渠首收费站的发展,为我们内邓高速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篇:渠首建设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河南明珠洛河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渠首建设
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为完整保存和科学管理渠首建设项目的技术文件资料,充分发挥技术文件资料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中的作用,更好地为施工和供水生产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项目技术资料包括以下文件
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各类文件。
2、项目所有设计施工图纸、竣工图、变更设计、施工日志。
3、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本、技术协议等。
4、设备安装操作使用说明书、各类操作规定、技术规范等。
5、设备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6、工程会议记要、与设计、施工、制造、监理单位往来的技术性文件。
7、设备试运行记录资料。
8、工程联系单、工程签证单、施工资料、竣工资料。
9、其它需要归档管理的技术文件。第二条 技术资料的交接
1、项目所有的技术资料、图纸由项目部归档管理。
2、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等技术文件经项目部审核确认后,通过监理单位发至施工单位。
3、采购的设备开箱清点后,全部随机资料应交渠首建设项目部存档。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擅自保留。如工作需要应先存档,后借阅或复制。
4、设备投产运行后,其竣工图纸及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试运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施工和监理单位按要求整编后交渠首建设项目部管理存档。
5、各种技术资料的交接须履行手续,注明文件名称、文件套数、交接单位、交接人、交接日期。
第三条 技术资料管理
1、渠首建设项目部设技术资料管理员对项目全部的技术资料、工程图纸进行管理。
2.技术资料管理员应对各类技术资料、各工程图纸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号,并应按专业分类存档、科学管理。原件资料一律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需有分管领导批准),借用单位可用原件复制使用。
3、技术资料的管理应遵循资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分类归档,以便于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4、技术资料的归类可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工程准备阶段资料、监理资料、施工资料、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把每个建设程序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进行组卷归档。
5、卷内的文字材料按事项、专业顺序排列。同一事项的请示与批复、同一文件的印本与定稿、主件与附件不能分开,并按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印本在前、定稿在后,主件在前、附件在后的顺 序排列。图纸按专业排列,同专业图纸按图号顺序排列。既有文字材料又有 图纸的案卷,文字材料排前,图纸排后。
6、确保工程技术资料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7、建立并履行图纸、技术资料的收发登记手续,注明单位(人)和时间等,将需要发放的资料及时交与各负责人手中(必须留两份归档),需要收回的资料及时督促收回存档。
8、建立资料的借阅制度,项目部人员借阅资料,借阅人需办理借阅手续后借阅相关资料;其他单位人员借阅须经项目部主管领导的批准,填写《资料借阅登记薄》,注明借阅时间、资料名称、份数、借阅人姓名、借阅期限等方可借阅,愈期未还的,技术资料管理员需督促其归还,或者办理续借手续。技术资料只有一份或涉及机密、专利等资料,一律不外借。
9、借出的或发放的资料必须保持清洁、完整、无破损、无更改迹象,若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照价赔偿并予恢复。
10、对电子版资料的表格应采用统一表格,特殊要求需增加的表格应统一归类。
11、渠首建设项目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后,全部技术文件资料移交河南明珠洛河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档案室归档保存。
第四条 附则
1、本细则解释权归渠首建设项目部。
2、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引寓言之渠 活习作之水
引寓言之渠
活习作之水
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编入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其篇幅简短,内容丰富,故事性强,易于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著名寓言作家金江先生曾说:“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不仅得到成人的喜爱,而且深受青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学校教师通过寓言教学儿童最适宜不过了。寓言既简短又具体,既生动又形象,使儿童懂得道理,受到教育,效果很好。”寓言这种文体,不仅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还蕴藏着丰富的习作资源。笔者尝试着在寓言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与寓言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在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提升习作能力。
一、以寓言为支点,提高立意能力
(一)以小见大,把握立意方向
一只蝉儿,一种智慧;一只破罐,一路花香……传统文化中的一则则经典寓言,以微不足道的动物、器物等承载着令人深思的大道至理,以最为平常的小事来假托言说。寓言见微知著,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显然是在启发学生习作时应选取一个“小”的动物、人物或事物,或讲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或阐释一个旨趣深刻的道理,或抒发一种因“小”而生的情怀。也就是说,在寓言文本中经常学到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应该在平常的习作中派上用场。归入“小”范畴的人物、动物或事物,可以是在外形、地位、感觉、意义、影响等方面的“小”。仅仅描述一个小小的人物、动物或事物就满足收笔,那未尝不可,但终究显得平常肤浅,很难使人印象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一般意义、平常性质上的“小”,尝试去发掘能够体现一定道理的“小”材料,通过这个小人物、小动物或小事物,折射出一定的生活哲理,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充分彰显“小故事,大道理”的巨大魅力。因此,学会细心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学会高度凝结,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写小小的牵牛花,刻意去描写它的玲珑娇美、灿烂可爱,那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小”。如果记叙由现在看见牵牛花的盛开,想起几年前由于对牵牛花种子的忽略,导致一些种子被遗忘而没有发芽、永不开花,由此联想到不要淡忘了那些美丽的梦想,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文章生发出启人心智的哲理来,让人回味无穷。不论怎样,习作的立意都要倾向于积极健康的方向,可以经由“小”的人物、动物或事物,表达出诚实善良、忠贞乐观、坚定不移、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等“大”的主题。
(二)阐释寓意,扩展闪光材料
用短小精辟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人生道理,这是寓言的显著特点。对其阐述的道理,有些寓言没有直白点明;有些则是在结尾直接点明,如伊索寓言。作者在每则寓言的最后,大多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对于这些点睛之笔,学生们一定要好好体会。对于直接结尾的寓言,可以引导学生去提炼寓意。针对这些寓意,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有什么事情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引领他们从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入手,把最能说明这个道理的那件事情诉诸笔端。
如《曾子杀猪》这则寓言,写的是曾子在孩子面前不说谎,毅然杀了家里的猪,教育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一样讲究诚信,以自身的言行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及整个社会。这个寓言的寓意已经很明确,做人应该讲究诚信。那么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阐释寓意的呢?有时成人不经意地对孩子说谎,这种情况孩子很有可能遇到。这样孩子们就有话可说,有意可表达。那么,只是父母要讲究诚信吗?小孩子要不要讲诚信呢?应该怎么讲诚信……基于文本,从寓言中的人物和故事拓展开去,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进行高度勾连,在链接对接中进一步阐释寓意,扩展不同的材料,强化学生对寓言感知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维品质。
二、以寓言为桥梁,提高表达能力
(一)变换角度,主人公拟人化
寓言,常常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为故事的主角,如狐狸、乌鸦、狼、狮子、老虎等等,把它们人格化,和人类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为此,可以说寓言是一种不根据事实而超乎自然的故事。例如《蝉和狐狸》中,狐狸满嘴甜言蜜语,夸蝉诱蝉;而蝉警觉性特强,摘叶试探,说出了自己怀有戒心的原因……一则则寓言在提醒学生,在习作中不妨让动植物说话,以那些动物或植物的口吻来写,这样角度一变,习作就变得新颖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比如写一种动物、植物或器物,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都会用“它”进行客观介绍。可是如果变换一下角度,用上“我”,把那些动植物换成自己,物我合一,由此下笔成文就变得比较独特。以描写“铅笔”为例,我们可以把题目拟为“我的一生”,接下来就以“我”的口吻,借助想象力,写“我”这枝铅笔是如何出生,怎样到文具店,遇上小主人,如何为主人工作,奉献自己等等。叙述的角度一换,内容一下子就精彩了许多。
(二)体悟言语,学习表达技巧
寓言故事以简短篇幅承载深刻的道理,对语言表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寓言创作中,作者不但充分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在遣词造句中也彰显了极高的造诣。在寓言教学中,应强化言语形式的体悟,因为阅读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提升,还在于语言道理的体悟必须依靠言语感知这一路径达成。只有在文本语言中揣摩体悟,赏析其表达效益,才能让学生凭借文本语言,深入文本内核,明晰寓言的本质要义,了然文本的语言特色,并尝试学以致用。如《鹬蚌相争》中的对话描写,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将二者相争的过程写得淋漓尽致。“鹬”“蚌”相争,就其内容而言,说的皆是“狠话”;就其形式来说,说的都是“短话”;就双方的“相争”来看,多像在“吵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是本则寓言在语言方面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生学习“吵架”“争论”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认真研读,潜心悦纳,感悟鹬蚌“吵架”语言的玄妙:狠话、短话及其针锋相对的特点。接着由读到写,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想象写话,练写陷于篓中的“鹬”“蚌”又一次“吵架”,使学生在仿写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特点的体验。而后引导学生琢磨研判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具备“吵架”的特征,继而在角色表演、师生互动中多维感受“吵架”的语言特点。最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练笔,让“吵架”的语言实践落到了实处。这样,从语言的理解到运用,再到语言的修正及重构,学生经历了由“知”到“行”到“品”的语言学习运用过程,语用能力得以提升,语言智慧得到发展。
三、以寓言为纽带,提高布局能力
寓言往往以凝练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致盎然。每则寓言故事大都以一句训诫做结尾,引起反思,触动觉醒,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这种相似的精巧结构,为我们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供了最好的资源。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看寓言故事的结构布局,不要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中。引领学生总结出伊索寓言的故事套路,尝试着把这种结构布局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去,助推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课文《螳螂捕蝉》是一则家喻户晓的中国寓言故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篇末点出了寓意,人们读后获得了深刻的启示和教益:“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以寓言为纽带,在叙事习作中,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文末写出点睛之笔,言中之意、语中之理喷薄而出,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让人刻骨铭心。
引寓言之渠,活习作之水,在大道无痕中学生言语生命得以有效发展,习作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