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12:0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

第一篇:《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 }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 通情达理

第二篇: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及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 }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 通情达理

第三篇:但愿人长久 教案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2.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但愿人长久》。【板书: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埋(埋怨)(埋葬)同学们,那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朗读、讨论)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板书:思念】

三、品词析句

(一)思念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的思念?(第3段)

为什么苏轼会这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手足”原来指手和脚,比喻亲兄弟的感情深厚。)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可是,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就会。因为古人不像我们今天的人有手机、视频,可以用微信聊天等。“各奔东西”是什么意思?(生:各自走向不同的地方,多指离别)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七个年头”说明分别之久,与上文的“手足情深”联系起来,足以体现出苏轼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埋怨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板书:埋怨】

他的神情是怎么样的?(眼睁睁)

你会觉得苏轼怎样?(很孤独、很无奈,若有所思。)

苏轼究竟“埋怨”谁呢?(月亮,“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为什么苏轼在中秋夜会觉得月亮无情?(其实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无情。但是苏轼认为,是月亮增加了自己的烦恼和思念之苦,是月亮无情和自己作对。自己和弟弟身处异地,天各一方,月亮应该同情手足兄弟的分离,不应该这么圆、这么亮。这看似无理的埋怨和责问,实则表达了他思念弟弟的强烈感情)

(三)宽慰

苏轼这么伤感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板书:宽慰】 “宽慰”是什么意思?(宽解安慰。课文中指因得到安慰而宽心。)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他换了一种想法,他转念想到了什么?看课文第5段,“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月亮的隐、现、圆、缺是一种自然现象,苏轼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之联系起来,认识到万事难以十全十美,也就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也突出了苏轼的可贵之处:能从惆怅和伤感中解脱出来,体现了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积极向上的情怀。

是啊,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既然事实如此,离别在所难免,那就不必悲伤了,将思念之情藏在心底,一同欣赏这良宵美景吧!

想到这些,一种美好的感情萦绕在他的心间。正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什么意思?谁能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四、总结、布置作业

至此,苏轼从“对弟思念”和“对月埋怨”中解脱出来,变得宽慰乐观,让我们看到了苏轼豁达大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美好情怀。

在课下的时候,同学们看下《水调歌头》的全文,感受下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

第四篇:但愿人长久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古筝配乐朗诵、聆听感受、划旋律现、比较演唱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分析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表达的情感,感受古诗词新韵的魅力,并教育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2、聆听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鼓励学生诵经典,唱经典,爱经典,进一步感受古诗词新韵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改编歌曲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古筝配乐朗诵、聆听感受、划旋律现、比较演唱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分析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表达的情感。

2、聆听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文新韵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改编歌曲的兴趣。教学难点:

学生感受、理解作曲家创作歌曲中每个乐句的句末以“2---”为结束音,比以“1---”为结束音,更能营造“月圆之时人孤单”的情景,有着对现实的无奈但又超然豁达之感。⑶教师和学生一起和伴奏演唱第一部分,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创作特点及诗人对月问田的惆怅之感。

8、聆听歌曲第二部分。【望月释怀,千里共婵娟】

⑴要求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节奏有变化吗?它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⑵生答

⑶教师学生总结: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旋律急转上行,节奏转以紧密,表达了诗人以超然豁达的心态面对不得意的现实,并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7、学生欣赏全曲,感受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表现的情感,细细品尝古诗新韵的味道。

三、欣赏好歌,品味诗歌

师:除了梁弘志以外,近年来还有许多作曲家根据古诗词来谱曲杨老师最喜欢的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直至去年2017年,谷建芬老师已经为50首经典古诗文创作谱曲,像我们非常熟悉的《春晓》《悯农》《静夜思》等等,都收录在她的《新学堂歌》专辑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她的这首《静夜思》。

要求:教师出示谷建芬版《静夜思》谱子,学生聆听《静夜思》感受歌曲创作特点。

四、自主创编,谱写歌曲

师:感谢谷建芬老师运用现代创作手法为我国传统古诗词谱曲,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古诗词独特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也当一次作曲家,用我们中华民族五声调式为这首《静夜思》创编旋律。

1、教师用音高积木块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五声调式的基础五音音高关系(节奏型)2、3、4、学生运用中华民族五声调式为《静夜思》创编旋律。教师出示自己尝试创编的歌曲,用课堂乐器葫芦丝演奏。学生小声跟随教师轻声哼唱。

师:同学们,古诗词师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而且具有音乐性,今后我们仍然要在音乐学习中去传承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诵经典,唱经典,爱经典,弘扬祖国优秀的传

统文化。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带着对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一种美好的祝愿,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好了,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师生在《但愿人长久》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第五篇:《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二课,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义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课文的重点显然是在描绘苏轼由“埋怨”而走向“宽慰”的精神轨迹,这正是词人写作时的着力点,也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二、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三、教学重点: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秋八月,月圆情浓。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今天 让我们继续学习苏轼笔下的《但愿人长久》(板书课题)

(课件呈现三句诗歌)师: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我们不妨一起呤诵几句

诗仙李白写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张九龄曾笔下生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曾感叹“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师:跨越古代,穿越时空,月亮依旧高挂于天际。吟诵着这些诗句,你发现刚才诗人笔下的月亮踪迹分别出现了什么地方?(学生汇报并且出示课件

山中月、海中月、江中月)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苏轼笔下月亮的踪迹出现在哪呢?

生:可能回答中秋月,诗中月或者心中月(副板书 心中月)

(二)新授(感悟苏轼的感情变化: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1、心绪不宁:

问题一:请找到书中描写中秋月圆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问题二:分析“手足情深”

师:书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问“苏轼啊,你和弟弟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兄弟呢?”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又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怎样的感受?

师: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形容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对兄弟么?

问题三:在课前查找的资料中,谁搜集到了关于他们兄弟之间情谊的故事?

生1:苏轼的父亲共生有三男三女,后来因为之前的四个孩子生病去世,只有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活了下来,他们相依为命地长大。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他们的老师,每天教他们学习诗文。

生2:苏轼和苏辙不但从小玩到大,连学习也是每天都在一起。两个人的感情特别深厚,直到长大当官后就分开了,但仍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据说,保留下来的他们之间的书信就有几百封。

生3:苏轼21岁母亲去世了,29岁时妻子去世了,30岁时父亲也过逝了。可以说,只有弟弟是他唯一的亲人和感情的寄托。

过渡语:苏轼、苏辙兄弟手足情深,所以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感情,贯注于词作之中,如汩汩清泉喷涌出世。

2、埋怨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生:指名读

问题一:此时苏轼的心情是怎样的?生:低沉的、孤独的、无奈的、思念的等等 问题二: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诗人的感情?(渐渐、睡不着、眼睁睁、埋怨)

师:再次引导用上述的语气去读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多么迷人的月色、多么难以入眠的苏轼,让我们饱含深情背诵下来吧!出示“月亮()()西沉,透过窗子把()()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他()()()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起来:()()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的时候变得这么()、这么()呢?„„”

师:引导学生背诵

师:于是,在这样一个夜色如水的夜晚,苏轼欢饮达旦,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水调歌头》。配合动画,师范读全词 师:出示全词,体会写作意图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大家是不是也想读一读?我们配合一下。题目与小记大家齐读,男生读词的上阙,女生读词的下阙。

教师小结:整整七年了,2600个日夜,62400个小时的分别,苏轼的内心在反复地焦着和期盼。于是在内心中矛盾与痛楚交织。

3、宽慰

问题一:分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课件出示: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生:指名读句子并且谈感受

出示:世上本来就是有()也有()、有()也有()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也有()、有()也有()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生:试背诵

师:古人凝炼的语句特别的传神,苏轼是用怎样的诗句表达的?(课件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课件出示)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生:齐读

问题二:(课件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小结:千言万语说不尽,这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师:再次出示全词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载《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这首现代音乐作品《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为苏轼同名词而作,是运用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作曲手法创作的通俗歌曲。在传统的音乐教......

    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

    《但愿人长久》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2课) 一、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⒉学会本课......

    《但愿人长久》教案

    汇报课教案 隋蒙蒙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古代诗词歌赋的内涵和美感,了解古风之美。 2、 学会深情演唱歌曲,能够移情入景,以景入情。 3、 能够掌握......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一、说教材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单元的第2篇课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教案

    33但愿人长久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熟记生字组成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但愿人长久教案

    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 让学生接受......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