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取蛙声一片前面的诗句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辽金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溪头 一作:溪桥)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词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2]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见:通假字“见”通“现”,发现,出现,显现。
第二篇:荷塘蛙声优美散文欣赏
一场春夏之交的雨后,地上还透着带有泥土味的水气。水,青得那么剔透,地上的苗翠绿欲滴,山河里的水是浑浑的,可那荷塘里的水泛着淡淡的绿,荷叶在微风中摇啊摇,荷花扇动着花瓣,仿佛鲸鱼翕张。
傍晚,荷塘里灵动着一圈圈的句号,那是青蛙跳动留下的痕迹。蛙影卓卓,激荡起荷塘阵阵涟漪。顷刻,蛙鼓翕动,发出阵阵“哇,咕咕,哇,咕咕”震响,接着蛙声齐鸣,高低音混杂,仿佛合奏激越高昂的乐曲,荷塘在颤抖一般。高潮叠起,引人驻足观看,荷塘蛙声渐渐拉长,转而慢慢地,慢慢地压低,直到安静下来。人们这才发现,黄昏已经深沉,月色已经初显。
原来,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尽管这种动物发出的音响各异,但是物以类聚,语言类同。它们的情感交流在此一举。当然,雨后送清凉,给它们送去无限的惬意。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发出籁音。
我常常想,如果大自然没有这些动物语言,人类将是极端孤独的,单调得让人惧怕。更谈不上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与动物共舞才能显现人类生活的元色。
因此,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万籁之音。
第三篇:听取"哇"声一片──这样的朗读也精彩(网友来稿)-教学教案
宁区周岗中心小学潘勇
有感情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落脚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读出文本的内涵,读出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作为教者往往只注重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挖掘、理解后在尊重其原样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使课文中的文字跳跃起情感的音符。能否在打破文本原样的基础上,将代表学生情感的文字有机渗入文本,进行朗读呢?笔者作了一次尝试,受益匪浅。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十一册的一篇课文。其中第3节以胡夫金字塔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宏伟与精巧。(实例):
师:第3节从哪些方面介绍胡夫金字塔的?(生默读思考)
生依次从胡夫金字塔的高,巨石的重、多、平整,建造金字塔的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做了回答。(师一一板书)
师:请同学们默读每一个方面,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生默读。(生群中不时有“哇!”声传来。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读时,不约而同用了一个字表达了内心真实的感受,能不能一齐说出来? 众生:“哇!”
师:能说说为什么“哇!”吗?
一生读塔高描写: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教师相机出示这句并在此句末尾划上横线。师:在横线上填上你的感受,好吗?用上“哇!” 生一:哇!好高呀!师:齐读补充后的句子。生:兴趣盎然(“哇!”声又起)
师:这节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补上这类句式。生一:哇!巨石好多呀!生二:哇!巨石好重呀!生三:巨石结缝处好紧密呀!
生四:哇!建造胡夫金字塔的人好多呀!用得时间好长呀!师:能将这些句子放入文中相应的位置,读一读呢? 生齐读:“哇!”声在与文本的融合中四起。(反思):
朗读教学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上述教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尊重文本原有的内涵 《埃及的金字塔》第3节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宏伟与精巧。无论是塔之高,巨石之多之重等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学生内心的“哇!”之惊叹自然在尊重理解文本基础上油然而生。
(二):尊重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学生在默读之时,情感受文本的冲击喷薄而发。此时若回归文本原样,朗读固然可以。但学生似意犹未尽。教师即时捕捉引起学生共鸣的信息,让学生一吐为快何尝不可呢?实践证明将代表学生内心情感的文字相机融入文本,非但没有破坏文本尊容,相反使文本在学生心中变得更为鲜活。因为这是真正融入学生情感的文本。
(三):正确落实了“教材的使用观”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老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课文不应该仅仅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还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我们可以立足蓝本去进行相关的语言实践,我们也可以进入蓝本的语言中实践语言,升华情感。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教育方针的体现,更是我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的体现。
第四篇:蛙声十里徐莹莹(小编推荐)
“蛙”声十里
《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充满矛盾的一生——作为一个革命军医的后代,姑姑在建国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接生了成千上万个婴儿,被誉为“送子娘娘”,受村民敬仰;推行“计划生育”后,姑姑带头执法,为男人结扎,让孕妇流产,让无数胎儿夭亡,可谓“心狠手辣”,被村民唾弃为“杀人魔头”。
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中国似乎不太为人所知。若要了解这位“空降”作家,笔者以为,《蛙》,是一部可以透过高墙深院看进莫言灵魂的作品——“《蛙》其实也是写我的,学习鲁迅,写那个躲在旗袍里小时候的我,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写他们、写外部事件,这次写自己、写内心,是吸纳心情、排除毒素,揭露社会阴暗面容易,揭露自己内心阴暗困难,这是人之常情”,莫言如是说。“将虚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是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而《蛙》就将东北高密乡从建国前的农村风貌至现代的巨大变迁,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般倾泻而出,其间的民风民俗浮动在油画颜料的气味里,直冲口鼻,令人猝不及防,喘息之余又涕泪肆流。
小说以悲怆而光怪陆离的笔触,讲述了中国60年来跌宕起伏的农村生育史,窥一斑而知全貌,这个故事也是中国建国以来波澜起伏的历史,其间有人性在政治下的扭曲和挣扎,也有对情感的忠贞和坚守。而这些故事没有毁退历史,而是真实地讲述了时间。
作品将信件、小说及戏剧熔于一炉,以天马行空讲述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在当代中国小说中比较罕见,确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一部作品。它的语言竟平实质朴,甚至略有粗糙,却真挚深沉得让人动容。莫言称自己为“讲故事的人”,他说“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在旷远而冗长的时间里,我们在写作中都学会了粉刷和藻饰,甚至以华丽而哀怨的辞藻堆砌出一篇光鲜的文章——满足得了感官欲念,却经不起推敲。“当繁华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把那些矫揉造作的外衣褪去,遗存的才是生命的真谛。这也是莫言透过《蛙》警醒我们的,驱策我们去芜存菁,以真写文。它讲述的不过是生命和历史的悲欢,却有了深入骨髓的本质——生于晶莹的发肤,又归于黄土般的现实。
第五篇:夜枕蛙声好入眠优美散文
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归来几天了,那久违的蛙鸣声仍不绝于耳,我又把从湿地带回的蛙鸣录音放在客厅里播放,蛙声伴着家中金鱼池里的“高山流水”声,让我又回到了那遥远的童年时代。
小时候,雨过天晴,一池河水一池蛙。有了水淋淋的蛙声,夏夜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我们围在摇着大蒲扇的奶奶周围,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如今没有蛙鸣的“空调”夏夜,比过去自然凉的夏夜短多了、逊色多了、浮躁多了。
我和儿子坐在客厅里的躺椅上,听着遥远的南方遥远的梦里传来的蛙鸣声,陶醉在一片湿润的世界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我不知不觉吟出了赵师秀的诗句。如今,我们也只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唐诗宋词里寻找蛙鸣了。
那时候,家乡的小河,一到夏天,都是沟满河平的,到处是成群的小蝌蚪,到处是悦耳的蛙鸣,“闲池草色青,蝌蚪自滋生”。雨过天晴的夏夜里,远远近近,蛙声此起彼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庄稼人喜蛙爱蛙也保护蛙,哪年的蛙声响亮,哪年的收成就好。白天夜里蛙声不断,就是一个丰收在望的景象。蛙多害虫少,虫少收成好,这是大人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没有蛙鸣的乡村缺少生机,没有蛙鸣的夏天难觅诗意。蛙声能给诗人带来快乐,能给诗人带来灵感,“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张藉也好,贾岛也罢,韦庄老夫子也不例外,没有了蛙声,唐朝就没有了诗歌,唐朝就没有了夏天,唐朝就没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客厅里的灯早熄了,湿地的蛙声还在继续,“咯咯”,“咕咕”;池中的泉水还在流淌,“叮叮”,“咚咚”。儿子早在这大自然的韵律中进入了梦乡。我坐在宽大的观景台上,望着星光闪烁的夜空,看着远处的商厦和联通大楼,心儿也不知不觉凉爽起来,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