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孟之道怎么造句
1、在日本,武士道有佛教、神道教、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几个思想渊源。
2、因此,我们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只研究孔孟之道及儒家学说;
3、优秀的导演优秀的表演。感情表达有水的风格,自然流畅,又沉着镇定。很好地体现孔孟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渗透。
4、革命号召农民要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起来反抗地主,反抗孔孟之道,反抗统治阶级的吃人伦理。
5、传统的地主权威的崩溃,削弱了封建的孔孟之道、根深蒂固的宿命论以及对神佛、偶像和妖巫的迷信。
6、这是孔孟之道成为中华帝制统治思想的根本原因。
7、受康德、柏拉图等欧洲唯心主义思想甚至中国孔孟之道的影响,梭罗开始了他探求人生真谛的旅程。
8、但也经过史诗化处理,附会了许多他本身所不具备的武术传奇英雄的风采和儒家孔孟之道的思想。
9、埃及的近代教育有别于传统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中国的近代教育有别于孔孟之道的强化灌输。
10、前者是解读中国儒家文化的必读课本,后者则是认识孔孟之道的普及读物。
11、毕竟是片没有孔孟之道的绿洲。
第二篇:孔孟之道与中国文化
孔孟之道与中国文化
摘 要:孔孟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继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该让孔孟之道服务于我们当代文化,将孔孟之道的优秀内涵展现给世人。关键词:孔孟之道 中国文化 古代 现代 精髓
孔孟之道是指由孔子和孟子的言论及思想所构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孔孟之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源远流长的。从汉代董仲舒上表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针,这些都体现了孔孟之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呢?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各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较量的文化大格局下,孔孟之道又怎么才能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呢? 对于孔孟之道的文化精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孟之道包含许多思想,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在今天也值得人们思考的主张。我认为,从今天的视角来观察孔孟文化,其精髓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提出。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他们一直向统治者阐述普通百姓对一个国家、对社稷的重要,这在以权为尊的古代是很难能可贵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还主张君王要像周文王那样将皇家园林与民众共享,说:“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论语·尧曰》赞扬历代古王的“民为贵”行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对于民与国的关系之轻重,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不居住在**的国家”,以免生命受到威胁(“乱邦不居”)。孟子继承他的思想说:“杀害无辜的老百姓,读书人就可以离开他的国家。”(“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
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孟子又在回答梁襄王“谁能统一天下”的问题时说:“不轻易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些,充分体现了孔孟之道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国家、君主都重要。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每一个在位的古代君王取得的统治上的昌盛都离不开对人民的关心和重视。现在说“爱是没有国界的”、“和谐地球村”,也就类似孔孟之道的“大同”思想。这种思想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方针是有共通之处的,当然孔孟之道中的爱民是建立在忠君的基础之上,这与今天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今天,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摩擦。如果有人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能够背诵《论语》等中华经典名著中的名句,恐怕很多中国人都难以置信。然而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位年逾花甲的韩国前外长说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日前潘基文接受联合专访的时候透露,他一生深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在他的钱包里一直放着摘有孔孟思想经典语句的名言警句小卡片。在新加坡,商人受着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新加坡经济的腾飞表明,经济的兴衰成败,不能完全依赖于一种哲学思想。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环境里,孔孟之道需要何种自我调整?怎样把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化推向全世界人的面前?怎样让中国的文化实力与日俱增?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思考的问题。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从西方始源的世界运动来到了历史源远的东方大国,这是西方与东方的握手、这是文化与运动的邂逅。张艺谋的设计团队将孔子文化作为代表展现给了世人。今天我们要想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深厚与精华,就必须将孔孟之道以及古代文化中那些忠君、愚民封建思想彻底去除,取其精髓、去其槽粕,与时俱进,不断的发展与拓宽孔孟之道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让孔孟之道在今天的中国文化的舞台上散发出新的光辉。
第三篇:孔孟之道演讲稿,绝对NB
目的就是:科研兴校,大兴科研之风,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能力,金点子交流,把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拿出来,资源共享,向同事学习,取长补短,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不断统一思想,提升自我,提高认识,把学校办好,办精。
我作为我们大讲堂的第一讲,我心理论的水平业务能力不高,也没有开展过讲座,第一讲也许会发挥不好,但是,我要作为绿叶来衬托后面的红花,抛砖引玉,引出更多,更优秀的讲座,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运用
去年11月份,带着的指示,出席“全国民办学校校长峰会”。前几天在曲阜泰安参加“孔文化进校园”会议。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孔文化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我们作为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这一价值取向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去,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道点皮毛,谈几点体会
一、几千年来主要代表是儒道两家是主流,几千年来这两家思想并存发展,我们今天该发扬的还要发扬继承。后来又引进了佛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基本概念是道家庄子提出的,总结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己,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与佛家的宇宙平等,万化生本心是一致的。庄子提出后,汉朝的大儒也是儒家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美德,即可与天一致。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成为两千多年儒家思想的主流观点,具体说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一直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注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修养问题。总体上来看,以儒道两家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文化,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像西方文化那样尊重个人价值和人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集体,强调个人对宗族国家的义务,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主题的道德人权主义,对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这都是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
我校制定与快乐相伴,与幸福同行作为校训,以洒爱我们享受教育作为教风,这都是以人为本基本内涵,全方位构建一种尊重理解信任和谐的人文环境,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全体教师崇尚团结,有工作热情追求进步,争当先进,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互助互爱,同苦同乐,打造和谐校园。办公室和谐,团队和谐,老师们能信心百倍精神愉悦,身心健康身投工作,项项都得以顺序开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积注,力量的凝聚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董事会,学校对老师的管理理念,制定出的奖惩制度,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考勤制度办公制度,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等等,都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所以全体老师幸福快乐,努力工作,享受生活。我校取得发展这么快是我们的管理理念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
二、爱国敬业,崇礼厚德,善待他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节,发端于对生与斯长于斯的故乡,亲人的眷恋,及对创造美好家园祖先的敬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认祖不认神,神仙不过是神化了的人,对祖先崇拜才是中国人的传统宗教之一,由对祖宗父母的敬,孝,扩展到对家乡的凝合,再扩展到对国家的忠诚最终形成中国人的家园一体概念,因此大力倡导仁义孔智信忠孝勇。《汉记》中亲民如子,爱国如家,先贤倡导杀身成仁,舍身而取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观,把忠于祖国看得比个人生命更重要,把个人利益命运同国家利益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造就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古代的近代的 当代学生爱国之例,反日,保钓等。反面的西方思想言论,大学教授,自尊自爱之例,毕福剑信口开河。
作为老师的思想境界,爱国的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宣传爱国思想知行合人言行一致,爱国敬业,爱学校爱家庭。这是责任。也要热爱自己的本职中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老师是国家的工作人员,历朝历代会国之俸禄,得国之所敬,不可不以教天下,拿着国家俸禄,学校补贴,不为国家出力,爱干不干。有些国家公职人员消极怠工,拿着工资讲国家单位的坏话,指手划脚,道听途说,认为工资是自己该得的,是铁饭碗,谁也怎么不着你,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多久。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上提出,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决心打破利益格局,调进县城来就万事大吉了。本学期开始,一些省市的轮岗制已经执行,我们县教体局开会时,也要把农村的城里的老师干部进行交流。
爱家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妯娌,家和万事兴
内则父母,外则君臣,人之大伦,父母不孝奉神何用,兄弟不合,交友无益。
有空多陪陪父母,他们不求你给予多少好吃好穿的,只要陪陪就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后悔就晚了,空巢老师难过的。
愿做儿子家的一条狗,兄弟妯娌家因一点小事小利益闹的反目成仇,什么比父母更亲,什么比兄弟姐妹更近,与亲人不行对别人都是虚心假意,想用别人有利益关系的。
儒家孔子思想的本质就是仁,仁者爱人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舍己为人,由此生发出仁义孔智信等,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个人层面上的每个人应该做的,渗透到课堂家庭,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社会关系中去。成为立世,处世,行世的基本准则和信条。
三、儒道互补,亦儒亦道 人格
儒家学教诲我们入世,让我们在社会法则内如何为人处世,尽责尽职,做一个有用之人,有道德的人,提升自己人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悔于社会和国家。
道家思想则教我们出世,就是说当我们每个人努力于当下,奋力前进是遇到了困难,坎坷,无助悲观,委屈痛苦的时候,如何快速地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灵最大程度得到释放和解脱,以符合自然规律,可以除去烦恼,心归平静,心情稳定,实现自我的逍遥,即安贫乐道,清静不争。
几千年来,达官贵人,贤人学士绝大部分都奉行着亦儒亦道行为准则。冯友兰说,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是即入世而又出世,两者彼此对立,但也互相补充,两者演绎着一种力的平衡。
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个方面,每个人从社会意义上讲都是一个儒家,从自然意义上讲都是一个道家。
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这些大学问家的思想都是亦儒亦道。
李白诗中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做县令就是入世,不知春就是出世。儒道相济。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苏轼 吾欲乘风归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都是他们儒道兼济的思想。
大家都爬过泰山,基本上是走南路,从岱庙到江门,中天门,南天门,看到处处摩涯石刻,你会崇敬的走上去,感受的是一种励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但北面也有一条路,风光郁郁,景色秀美绮丽,有大美而不言的感觉,需要用心去领会。五岳之尊怎么上,前面是儒家的路,后面是道家的路,儒也罢,道也罢,古人不作为一种学术而存在,不作为一种理论而阐发,而是作为一种快乐的因素,作为一种提升幸福的能力,毕竟每一个人掌握自己的现在,掌握着自己的未来。亦儒亦道的人格追求对于我们又有怎样的启迪呢? 以积极的入世精神,用儒家智慧炼心,做一个内心勇于担当的君子,清心寡欲超旷的出世之襟怀,休养自身。在追求物质权欲的时代,这是一种心灵的鸡汤。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中让心中积郁的愤闷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井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不妨叩响道家的门,体会乘物以游心的超然,感受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境界,让清凉的甘泉涌过荒漠,在你心中流出一片绿洲。
如果没有道家的思想,苏轼怎能感受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陶渊明怎能会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的顺应时代,顺应自然。
在今天过度追求经济效益,GDP值,盲目开采,乱上项目,破坏了自然平衡,辅以老子的清静思想,人们拜托和欲的控制,顺应自然,世界才变得安宁之时。
作为老师,亦儒亦道,辩证的看待问题,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年轻时工作时,学些儒家思想,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父母兄弟,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这份工作。退休后学点道家思想,恬静的生活,颐养天年,做一闲人!
第四篇:孔孟之道与现代企业文化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结业论文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中国思想史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孔孟之道与现代企业文化
摘要:
孔孟之道与现代企业文化何以联系起来?靠的是文化,文化指的是有关一批具有共同
于昨天,而明天又将不同于今天,但今天是我们全部过去的一种协力结果,文化,不管你乐意,它都要并且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工作是受当前文化的影响,而当前的文化又是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孔孟之道现代企业文化
题目:孔孟之道与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一种体现经济行为和要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它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和,是经济与文化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运动过程。具体说,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思想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包括企业环境、企业领导人和职工的文化心态、文化素质和文化行为,以及企业中有关文化建设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等,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受时代影响而不断变化的现实范畴。
企业文化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在寻求企业发展的活力时,认识到企业的基础不只是设备、资金、建筑体、销售网等企业管理的“硬件”因素,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人员、作风、技能、价值观念、最高目标等“软件”,它们是企业最牢固、最有活力的基础,这些便属于企业文化。总之,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到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角色,他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领导素质和行为对企业文化具有直接、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首先,企业家要“明明德”,“达德”。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对企业精神的培育具有主导作用,孔子的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就强调了领导者是政治的首要因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孟思想的首钢。修身是达到治理目标的手段,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为了安人,并通过安人以维持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修己,能实现领导者个人品德的完美,知识的丰富和形象的光辉,产生榜样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单令不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用情”,“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孔子主张的感应说,认为人性是纯的,有可塑性,提供适当的刺激,便会产生所期望的反应。孟子也是人性可塑论者,对如何受到良好的感应,提供规律性的见解;首先是施报对等关系,建立上下亲密的人际关系。他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要谨慎对待人际关系,你怎样去对待家人,人家亦将怎样回报你,上司关心爱护职工,一心为公,会导致职工的拥护,自利于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良好的群体意识。其次,处于主地位的上司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先施德政,以利收到最好的感应。再者,要自觉地经常反省所起的感化作用。“欲政他人,必先自正”,自政便需修己,修己方能正人,安人。“安”符合人的本性,安居乐业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希望,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内涵是相通的,自正人后正人的管理风格是符合人性的管理风格。
其次,企业家能举用贤才,企业中的上下级是人际关系的一面,企业领导要选用能人与有贤才的人。俗话常说:“ 买卖好做,伙计难搭,在经营管理上人是决定的因素,所以孔子说:“才难,不其然乎”?(《论语.泰伯》)又说:怎样识别贤才把他们选出来的话:“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这是说选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们吗?因为贤才,是德才具备的人,所以孔子说才难。能人虽低于贤人,同样要选择,在用贤才上,孔子主张放手让他干,不要多方干涉,事事“先有司”。孔子认为“无全备于一人”,金无足赤,人也不能求全。在有一方面有具体才能的人,也是企业所必需的。孔子说:“仲由,冉求,够不上“大臣”,是“可谓具臣矣”。具臣就是具有一方面才能的臣属,甚至道德上差一点也可用。用人时,先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不能太求全责备,认清了才,把贤能识别清楚,分别任用,但要注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是说把正直的提拔出来,位置要放在不正派而邪行外道的人上面,则人心服,作到反面了,则人心会不服的。
以上用人原则,要能做到孔子所说的,是相当难的,做到好处关键在于了解每一个职工,要了解他的德行、能力、性格、脾气、习惯,方能用得适当,发挥出每个职工的能力,这就
离孔子所说的不远了。
企业文化的建设,除了企业家的素质外,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般说来,是通过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来表现,要使全体职工为共同的目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必须从人员培训这个基础工作抓起,包括:价值观、目标利益、操作技能、工作方式、行为规范等等。通过不断培训,促使职工的观念、知识、技能更新,集中到一个统一的目标上来。
孟子认为:“善致,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致民畏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政”就是法制禁令的制定和施行,“教”就是教化、教育。建设现代企业文化,要善于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法制观念,培养自觉的组织性、纪律性;要引导职工树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思想,树立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教育职工树立主人翁精神,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培育企业精神。今天,国际经济瞬息万变,科学飞跃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在下去,对员工的教育,尤显重要,孔子是主张先养,后教,再管理的。孔子周游列国时冉有为他赶车,看见人民众多,冉有问,有这么多的人民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再教之。要使员工富起来,乃是管理体制的先决条件,为员工富起业,必须生财有道。“生财有大道,必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从事生产的人多,非生产的员工省。对员工要施教,孔子说:“忠焉,能勿诲手?”这是说忠于他,能不教诲他吗?又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举善”是提拔能人,“教不能”是教育能力低的人,教与劝勉结合,是说用教育方法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今天欧、美、日本对员工的业务教育,非常重视,大力施行。
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往往表现在他们有自学、自重和自励的意识。孔子非常强调学习,尤其是自学。“学而时习之”,他认为自学是修身入门之道。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多次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全贤。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一生好学,“学而不厌”直到七十岁仍要学《易经》,而且好学达到了“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他不仅自己好学,还谆谆教导弟子努力学习。今天我们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推广现代化管理非常需要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
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这也是孔子所强调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学习“善者”的长处,又要克服“不善者”的短处。孔子还指,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既是一种向别人学习的态度,也是正确对待别人的道德修养。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大力提倡“见贤思齐”的精神,引导职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造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风气,推动企业精神,不断向前发展。
孔孟还强调既要“学”,又要“思”,还要“习”。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是指出学到的东西要练习,要付诸行动。孔子关于学习要“不耻下问”的虚心学习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学而不厌”的顽强精神;“温故知新”的反复学习方法,都是我们现在要继承和发扬的学习精神和方法。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我们反对读死书,不拘泥于书的片言只字,而要掌握其精要,根据时代的精神,需要加以取舍,运用、发展。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提倡的。
总之,孔子和孟子的伟大思想,不少内容可被用于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借鉴孔孟“为政以德”,“修身为本”,“齐之以礼”的管理思想,必须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和灵魂;以调动企业家及职工自我修养的积极性作为培育企业精神的根本途径。“道之以德”,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职行为的指导思想,精神的支柱,活力的源泉,凝聚职工向着企业的目标拼搏前进,使传统文化为现代服务,为企业文化的东方特色增添光彩。
文献: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汪晓民;;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9年15期孙政委;刘升;;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5 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陈晓军;作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7 陈红玉;;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再认识[J];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杨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6期常颖;;企业文化解说[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1期黄左煜;;浅谈企业文化的改造[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第五篇:浅论孔孟之道与廉洁之本2
浅论孔孟之道与廉洁之本
中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即始倡廉。西周时,周王把廉洁作为考察奖惩官吏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协助齐恒公推行政令,把‚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作为官民行为依循准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廉政建设成为考核官吏职守的重要标准;到了明清两代,朝廷更是煞费苦心的给众官吏树立清官典型,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我们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中丰富的廉政思想对当今社会也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孔子的廉政思想阐述了官员为政要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于律己的道德观。早年孔子曾经帮人家料理丧事,靠这个挣钱糊口;后来做过官,有大夫的俸禄,但对于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恐怕鲜有人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鲁国权臣季孙氏家里任委吏。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差役。看似容易,做好却难。他的前任就是因为管理混乱和有贪污嫌疑而为季孙氏不满。孔子并不嫌这个职位的鄙贱,尽心尽力,料量升斗,会计出纳,全部做得清楚明白。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样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 1 他第二份工作,做乘田。乘田也许比委吏还要鄙贱,因为这是一份管理饲养放牧牛羊驴马等牲畜的小吏。孔子晨夕饲养,牵出赶进,清扫洗刷,很快又把这份乘田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因为孔子兢兢业业,每日喂足粮草,把牛羊都养得很肥壮;而他的前任则将粮草拿出去卖了私饱中囊,以致牛羊怎么也养不肥。
孔子并不忌讳谈论自己曾经干过这样鄙贱的事情,他甚至还带有某种自豪的口吻谈起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他说:‚叫我管仓库,我就把仓库里的账目计算得清清楚楚‛,‚叫我管牛羊,我就把牛羊管理得肥胖强壮起来。‛正如孟子描述的那样:‚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孔子认为一个从政者要想把政治搞好,自身要廉洁,要为民众做出榜样,不要以权谋私。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意思是说季康子担忧盗窃,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欲,即使奖赏他也不会偷窃。‛如日前受到通报的湖南省安化县粮食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傅武陵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永订的违纪案件,不就是因为其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对干部队伍疏于管理,上梁不正下梁歪,导致原领导班子成员均有不同程度违纪。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鲁国做了官,有 一天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倒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孔子这句话谈了两件事,一件是为政者在政绩上不要图快,意思是要脚踏实地地工作;另一件是是为政者要廉洁,不能贪图小利。如果见了小利就贪心,则‚大事不成‛。因为如果为官者见财就起贪心,办起事来损公肥私,贪赃枉法,必将迷失方向,还如何成大事呢?湖南省祁阳县原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伍志耕贪污公款、包养情妇、收受红包礼金案和新宁县发展和改革局原副局长黎辉兵受贿案就充分说明了‚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因见财起意而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段话的意思是,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便概括了。这句话实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政者本人要正,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做到清正廉明;第二层意思是为政者执法要严,对上对下刚正不阿。湖南省冷水滩区肖家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湘毅和党工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涛因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职工不及时处理,监督检查不严、不实,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而受到查处的案例也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只有为政者做到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上级的方针政策才能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就会顺利推进,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如何治理国家,就是要比上一任还要勤劳,要持之以恒,不要怕疲劳,既要做到廉政,又要做到勤政。据相关史料记载,‚廉,仄也‛。本意指堂屋的侧边、棱角,堂边廉石多平整修洁,又棱角高耸峭立,故人有高行称之为廉。后人以廉字方正,正直来喻人清正、节俭、严于律己,有正直的品德。廉,廉政,是为政之要道。‚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而‚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廉洁,即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简言之,讲正气。屈原正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
从古人造‚廉‛字的本义到现代贪官不廉的案例反证,‚廉‛ 是‚正直清白‛、‚不贪赃不贪婪‛的意思。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扬孔子儒家学说,提出的一系列安邦治国、为官从政、修身养性的原则和规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为当今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孟子明确地把为官者 的腐败与廉洁两种行为联系起来考察。他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他认为,为官者不取不义之财,即为廉;相反就是伤害了廉。‚伤廉‛小则身败名裂,大则国亡族灭。这些关于吏治清明重要性的思想,对防范官吏的腐败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通过‚不义‛手段取得富贵,视如浮云。孟子进一步阐释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反对的是‚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孟子进一步阐述说:‚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天下弗愿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道也,非其义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如果不符合道义的准则要求,那么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或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还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物质待遇,如果不考虑是否合乎道义而去轻易接受,那么这种优厚的物质待遇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表现了孟子重义轻利的道德取向。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对于为政者来说尤其重要。孟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引导人与社会崇尚真、善、美。为政者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 形形色色的金钱与道义的关系问题。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还强调:‚养心莫善于寡欲‛‚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就是个人修为与社会责任一致性的充分体现,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教诲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公务员,实在应该多学孔孟之道,以正廉洁之本。公务员就是古代的官吏和官府的办事人员,是吃国家奉禄的‚公人‛,他们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是代表国家的。公务员的所作所为,都是与国家的形象密切相关的。如果公务员学点孔孟之道,对于如何执政,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为人民服务,都是大有裨益的。
(湘乡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监察室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