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十八小时的沉默美文摘抄
英国九十多岁的女特工、二战期间功勋卓越的铂尔在回忆往事时曾提到,在接受训练时得到的指示是:一旦被俘,要保持四十八小时的沉默,以便同伙有时间逃脱。
心有所动。四十八小时的沉默,给人性以回旋空间。
若让有血有肉的身体忍受长时间的痛苦折磨,我个人认为,未必合人性。我想,正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故而那些为了理想而忍受极端苦痛的人,被我们视为英雄。
如哥白尼,因提出“日心说”,教会对他施以酷刑,他的身体被拉长,但只要有一口气,他就依然不屈;如古罗马那个坚持自己学术见解的女数学家,身体被反对者用海贝一片片切割,连续数天,方才气绝;如赵一曼,被残忍的日本人折磨得半身炭化、指甲全无、白骨可见,也决不低头……
写下这些,我已不忍。那些亲身经历的人,是如何挨过极端难熬的每一分、每一时、每一天的?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遇到“敌方”酷刑,能扛否?也许很多人都并不太怕丢掉性命,但非常畏惧长时间、超越常规的剧痛。
所以,看到铂尔说到“四十八小时的沉默”,我终于释然。原来,有一种动摇,是可以得到谅解的,只要你在划定的时间里坚守了立场与原则就可以了。
但这不合国人的思维习惯。热衷说“中庸”的我们,在大小争斗中,往往只看到“敌我两方”的对立存在,不宽容中间地带,不宽容人性的极限。所以,在得势者严厉的目光里,敌人总是很多。而那些被打入另册的“叛徒”,基本上再无翻身余地。即使不能将其消灭,得胜者也要在思想上、文字上将其处以极刑。这在清代尤甚。
就这样,在生活或工作中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感觉焦虑,很多人似乎已习惯了日积月累的紧张心境,不知快乐为何物。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推己及人,在矛盾、困惑、对立面前,除了做简单的是非判断,还捎带考虑“四十八小时的沉默”?因为在宽容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善待自己。
第二篇:八小时以外藏金矿美文摘抄
台湾家电大王陈茂榜年轻时曾是一家书店店员,这家名为文明堂的全台第二大书店业务异常繁忙,他的工作就是每天骑自行车给300个客户送书。这段经历培养了陈茂榜的读书嗜好,每晚9点打烊后,书店就成为他一个人的书房。在文明堂打拼的8年,是陈茂榜勤奋笃学的8年,正是藉此培养起来的实力,成就了一个15岁辍学,从只有小学文化的穷小子,到声宝国际集团董事长、世界多所大学名誉博士的蝶变。
陈茂榜的成功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八小时以外蕴藏着巨大的金矿。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人从20岁到60岁,每天工作8小时,按照一天24小时计算,不过13年的时间。如果按照每周5天工作制,时间就更加短暂,加起来还不到10年。照此推算,人的一生除了工作和睡眠外,业余时间足足有17年!
已故两院院士、我国化学工程学奠基人侯祥麟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这是大师的切身感受。事实上,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都意味着对前人的突破,都需要付诸超乎寻常的精力。这个过程既是辉煌的,更是艰辛的,常常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殚精竭虑、锲而不舍的拼搏奋斗。《纽约客》专栏作家格拉德威尔在畅销书《超凡者》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1960年,崭露头角的披头士乐队,从第一次受邀去德国汉堡演出,到此后三年五赴汉堡,先后演出270余场,每场演出都在5个小时以上。当1964年这支乐队一鸣惊人时,他们已累计演出了12000小时,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乐队整个职业生涯的演出时间!进而,格拉德威尔又深入研究了软件巨头、艺术大师、体育明星等大量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提出了“一万小时准则”。他认为,巨大的成功需要具备一个关键要素——一万小时的累计训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每天3小时,不间断地持续10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古往今来,大凡有志有为之士,几乎都是惜时如金的楷模。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足见用力之勤、用心之恒;欧阳修潜心苦读,不放过“马上、枕上、厕上”时间;顾炎武“自少到老,未尝一日废书”;更有“隔篱偷学”“警枕夜读”“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许许多多历史典故,展现着古人勤学苦读的治学精神。据说,当今世界上业余时间读书最多的是以色列人,他们每年人均读书68本。早在中世纪,尽管犹太人浪迹世界各地,但他们却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乞丐的民族!因为善于学习、乐于互助,使得每一个犹太人都能获得生活本领。正是对知识近乎痴迷的集体追求,铸就了犹太民族的骄傲,不但塑造了复国神话,而且造就了诸如马克思、亚当·斯密、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人类文明巨匠。
强调八小时以外的重要性,并不是提倡无节制的工作,有劳有逸、张弛有度,才是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是倡导一种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在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中不断积攒成功的砝码。正如那句哈佛名谚所言:“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第三篇:沉默是一种底气的美文摘抄
有个朋友看完《离婚律师》后建议我:“你应该写写吴秀波,中国像他这个年纪这种类型的男演员不多,不像黄渤。”
黄渤怎么了呢?在我看来,上帝把能给的东西都给他了,除了外貌。而说到演技,国内男演员里,最近对两个人比较长草,第一个是黄渤,还有一个是廖凡。
黄渤的长相和气质就不用说了,2014年春晚,人家硬是把爱马仕穿出了建筑工人的范儿,这也算是一种功力。
但是,从《疯狂的石头》到《无人区》,甚至到大烂片《101次求婚》,他就是那种能把自己使劲撕碎,碎成一万片,然后世界上从此没有黄渤这个人,从此只有这个角色的演员。你能想象《无人区》里的阴损贩子和跟林女神求婚的朴实大叔是同一个人吗?到了这一部《亲爱的》,当黄渤找到儿子后,坐在公安局台阶上哭得鼻涕都流出来时,那一刻,他形象地诠释了《演员的自我修养》:“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乞求和动作。”他演的永远不是他自己,而是故事里的人。
7年歌厅伴舞,8年舞蹈老师,做过配音,管过工厂,开过玩具店,还曾经是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创意总监,在进入娱乐圈之前,黄渤已经和三教九流统统打过一遍交道了。有人被起点并不高的生活碾压得沉寂无声,三两杯小酒七八个朋友,一辈子也就琐琐碎碎地过去了,但有人就能把这些人间冷暖浓缩成养分,慢慢浇灌一株名叫“卧薪尝胆”的植物,然后,等待花开果落。
据说,黄渤从没有强求过红毯要走压轴,“你没名气,最后一个走人家记者都收工了;你有名气,什么时候走都会被关注。”他从来没有宣传期一定要上多少杂志封面,“我OK的时候,以前关系一般的朋友会忽然成为特好的朋友,我不OK的时候,你过去找人家请求一个角色,人家也不给你,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清醒,简直不像个明星。但确实来自一个2014年国庆档一个人独占三部的人,这样“自己跟自己抢票房”的大满贯盛况,只有葛优得到过。而其实在此之前,黄渤已经凭借《泰》《西游降魔》《痞子英雄》荣膺票房“卅帝”称号。
对角色的把握来自演员的悟性和情商,要求演员必须接地气,必须不端着,才能把人性中的每一个面,都拿捏到位。很多英俊小生做不来这个,他们太爱惜自己动了刀子的脸,太爱惜自己的所谓形象。而实际上,35岁以后,肉体都会老去,对男演员,或者对一个男人来说,最有魅力的,是头脑。
黄渤回答问题反应敏捷,风趣又幽默,据说他爱喝酒,酒量极大,跟记者在酒吧偶遇,也能喝上一杯聊聊天。他还爱玩爱买东西,“脑子里能装十件事儿”。以上种种,都从侧面证明了他脑子的好使程度。
聪明的人,始终会出来的,当然,不是小聪明。另外一位廖凡,比黄渤长得好看点,但大红大紫的路,跟黄渤一样,都是一点一点攒起来的。翻开他的作品履历,从《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别了,温哥华》,清一色的千年大配角。这条路上,还盛产过林雪和张家辉。
配角是什么意思?是新闻发布会上永远被主持人最后施舍过来一个问题的那一位,是片场没有什么助理只有自己管自己的那一位,是势利的媒体包括有时我自己在内说“这人有什么好采”的那一位。在这个烈火烹油的浮夸时代,镁光灯永远是属于主角的。人们向来只喜欢锦上添花,去恭维和追逐那个光芒四射的中心;配角,只能学着习惯在角落沉默。一个细节是:当廖凡知道很多媒体在获奖前后对他的态度明显变化时,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经历过平淡的人,早就知道什么叫作宠辱不惊。
平淡就是:没有过什么像样的绯闻,也没有贴过什么长微博炒作自己的感情进度,据说女友是一个编剧;也没有过什么负面新闻,老老实实演好每个戏。“每一个角色再小也会认真对待。”终于,40岁生日的时候,廖凡把他自己从沉默里挖了出来。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有的人在时间里主动放弃,因为通往金字塔尖的那条路,精英太多,机会又少,好累好辛苦;而有的人,从时间里完成了积累,让过往所有的沉默,都变成今天的底气。
第四篇:沉默是面护心镜的美文摘抄
在去日本的飞机上偶遇了一对台湾夫妇。他们坐在我身边,一直在争吵——确切地说,是那位太太在喋喋不休。
我听了半天,终于明白了个大概:出门的时候先生把钥匙给了家里的钟点工,请她定期去打扫。太太知道后非常愤怒,一直在教训先生,说他丝毫没有防范意识。“如果钟点工趁我们旅行的时候搬空家里怎么办?如果她把外人带到家里来过夜怎么办?你这样做是存心让我一路都不安心,我怎么会跟你这样的人过了一辈子……”太太语速很快,声音洪亮。
然而奇妙的是,那位被骂的先生却始终悠然地靠在椅背上一言不发,偶尔喝口水,甚至顺手给太太倒上一杯为她润喉——简直是恶劣的纵容。
趁她去卫生间,我向那位先生说出自己的困惑。
“不好意思,也许这是你们的事情,但……为什么您可以忍耐那么久都不回应一声呢?”先生颔首致歉,然后说:“如果我回应了,她会更加生气。唯有沉默,才能阻止一切变得更坏。”“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沉默起码不会激化问题,并可以缓解问题——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能够缓解,已经不易。”我很好奇他对于沉默的看法:“沉默对于您来说,是武器吗?”先生微微沉吟:“不,它是防御,是‘护心镜’。”
“为什么?”
“它保护住我的心不受伤害,而且它不像盔甲那般坚硬,不会伤害那些接近我心的人。他们对我很重要,我不忍心让他们受伤。”
所谓护心镜,不只护己,更护住了那些我们所爱的人。
第五篇:为何每天工作八小时美文
我们为何要一天工作八小时?
答案隐藏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十八世纪后期,当公司开始最大化提高工厂产量时,让工厂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转不停成了关键。当然,为了提高效率,人们就得工作得更多。实际上,那个时候一天工作十至十六小时很正常。
如此超长的工作时间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很快,一个名叫罗伯特·欧文的人勇敢地发起了一场运动,呼吁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八小时。他的口号就是“八小时工作,八小时消遣,八小时睡觉”。
最早引进这种工作制度的是福特汽车公司。一九一四年,福特公司不仅将标准的工作时长改为八小时,还将工人们的薪资翻了一番。让许多公司吃惊的是,随着工作小时数减少,同样的工人,他们的生产力却大幅度地提高了,而福特公司的利润率也在两年间得到巨幅的增长。这就促使其他公司也采用这种更短的八小时工作制作为员工的工作标准。
这就是我们每天工作八小时的原因。并不是什么科学或者其他的缘由,仅仅只是一个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采用的古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