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深入的市场改革,使得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得以快速发展,实现了将“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由于相关企业和社会对采矿工程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也使得对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本文通过对目前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途径,使得采矿工程的毕业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采矿工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逐渐深入化的市场改革,使得我国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与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还未能及时适应社会的变化。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对合格甚至优秀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于大力发展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和方针也日趋增多,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现阶段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而言,化解过剩的煤炭产能、创造更好的煤炭经济效益[1],当下正是我国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阶段。因此,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形势所迫,也是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化实践教育的转折点。本文主要通过对采矿工程专业现今的发展趋势和教学现状的研究,探讨了提高采矿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教学改革方式。
一我国现阶段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高等院校教育日趋增加的重视程度,教育部也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如加强调整专业知识的结构以拓宽专业面、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以及对工程实践教学的加强与重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但是在目前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进一步努力加强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和采矿工程专业相关企业的全面创新型人才。
(一)学科交融
近年来,虽然我们已经逐渐加强对采矿工程专业知识面的拓宽,包含非煤的开采、露天开采、井工开采、在采矿相关操作中结合计算机技术等,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随着采矿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采矿装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采矿工程与机电的联系越发的紧密,技术人员采矿技术的更新进度慢[2]。因此,只有多了解机电专业知识的学生才能更好适应高度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矿井生产。日趋简化的矿井巷道布置以及采掘衔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井下技术人员对机械的操作熟练度和使用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为了有效的提高井下安全生产的效率,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练掌握矿山机电、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通过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教育改革培养高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
(二)与时俱进
教科书应及时反应采矿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采矿行业的应用。最新的采矿机械设备等。教科书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科技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必然的,同时也是较难去改进的。因此,在采矿工程的煤矿开采学等课程教学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及时补充。而关于岩石力学相关的课程应主要集中于某一个课程上而不是涉及于较多的课程。此外,在大型的现代化矿山中,太过于简单的开拓巷道布置内容无法重点突出显示现今最新最全的创新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因此,把最新的专业技术和成果及时体现在教材中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授课教师在此过程中任重道远。
(三)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多而繁,既包括其本身的专业知识,还包含与之相结合而必需的机电专业相关的内容[3]。这也使得需要对其庞杂而分散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修订,将重复的专业知识和内容进行合并和简化,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效的将相关知识形成完备的系统。总而言之,在生产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对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调整,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其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教学内容
采矿工程的教学内容指的是为达到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采矿工程相关教学活动和环节,其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和要求,应该根据企业以及社会对人才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来设置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4],提高对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重视。1.可通过增设通识教育环节、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或者科研夯实基础,进而有助于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2.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了凸显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际特点和满足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可以为采矿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设置相应的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充分应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而达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3着重强调创新意识和综合型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性的教学模式,无论其是单一的还是互相融合的复合模式只要符合对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均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竞赛、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式来实现。
(二)搭建综合实验平台
将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建设采矿工程学科能够共享的教学实验平台。构建以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科学研究方法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系统化的体系,将采矿方法和现场技术措施结合起来,最终建设成符合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又能够满足社会和相关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色化实验平台,同时又能让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5]。让学生在课间之余能够尽早的接触相关的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创新型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三)完善教学考核方式
摸索出一套与采矿工程专业对口的教学的评定方式,除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还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参加课外实验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等)、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内容,建设系统的有科学依据的考核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学生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可以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加强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采矿工程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并与相关企业签订长期的联合培养机制[6]。此外,还可以通过“双导师”制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院通过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还则选派本院专业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实践中去,既可以加强学院与相关企业的紧密合作,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总结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对采矿工程这门学科来说既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机遇,也是对探索改革途径和方式的一种挑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其对相关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的积累。此外,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型全面发展人才提供了契机,此外,对于工科类的采矿工程而言,加强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其今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弓小平,木合塔尔扎日,黄滚,戴兴国,石忠民.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10(03):58-63.[2] 郭兵兵,吴金刚.采矿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01):61-63.[3] 郑文翔,郝长胜,郭灵飞,孙明,卜庆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158-159.[4] 李永武.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6):230-231.[5] 谢生荣,张守宝.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132-136.[6] 吴金刚,郭兵兵,郭军杰.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01):104-108.
第二篇:采矿工程专业
学院简介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其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矿务学门,历经焦作矿务大学采矿冶金科、焦作矿业学院采煤系、焦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焦作工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等不同发展时期。学院设有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4个本科专业。设有矿业工程一级博士点、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矿业工程一级硕士点、系统工程二级硕士点以及矿业工程领域、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采矿工程学科为河南省一类省级重点学科,采矿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具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教授级高工1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拥有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采矿工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煤与煤层气工程系。设有矿山开发设计研究所、工矿技术开发公司、岩层控制与特殊开采研究所及采矿工艺技术等四个校级研究所(公司)。拥有岩石力学、矿山压力、相似材料模拟、数值计算、人因工程、交通工程、煤层气工程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20台套,试验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建设有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十一五”期间,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采煤概论》、《开采损害与保护》被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采矿工程教学团队被遴选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主持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500项,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20余篇,出版专著32余部,教材18部。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肯塔基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先后派出16人次到国外留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近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
学院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三级教学体系,现有在校生2679人,其中本科生2181人,硕士304人,博士19人,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
学院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吸纳人才,力争建成以矿业工程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若干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采矿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矿山经济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矿山电工、矿山机械、矿山测量学、矿山地质学、岩体力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学、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等。采矿工程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并获得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矿山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岩体工程力学、矿山地质、矿山机械、矿山测量、采矿学、井巷工程、矿山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事故分析与灾变处理、矿山资源加工利用概论、矿山企业管理。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矿山开采、岩土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督、科研、管理、矿业信息、计算机应用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毕业后,可在固体矿床开采、岩土工程领域,从事固体矿床设计、生产、施工管理、安全监察等工作,或在教育、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三篇:采矿工程专业排名
采矿工程专业排名
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原教育部重点学科)、贵州大学(国家级一类示范专业)。
其他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点)、河南理工大学(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博士点,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博士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新疆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
排名 级 1 2 3 4 5 中国矿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A 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A A+ A A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6 重庆大学 A B+等(6个):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B等(8个):南华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广西大学
C等(5个):名单略
这个要看你是选择煤炭方向还是非煤方向了。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是专门搞非煤方向的,煤矿的不研究。北科大重点研究非煤方向,煤炭的也有老师研究。中国矿大重点做煤炭方向,非煤的也有老师研究。在煤炭领域上,是中国矿大>太原理工>山科大。当然,重大北科大也不错。
第四篇:采矿工程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
一.学科发展简史及现状
采矿工程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时期。1919年,学校开始开办矿冶本科,同时授予采矿科工学学士学位。1981年11月采矿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矿业工程学科(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02-2009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中国矿业大学的矿业工程排名第一,在2008年全国本科专业评价中,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列全国工科A++级学科排名第一,2006年获江苏省品牌专业称号,2007年通过教育部采矿工程专业认证。
近五年来,采矿工程专业共出版了教材及专著近30部,其中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采矿工程的专业课使用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比例达100%。近年来编撰了与《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国煤矿采场围岩控制》、《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等11部,这些著作代表着国内采矿工程学科的先进学术水平,在世界采矿业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最新编写了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手册一套共8册。
采矿工程系拥有一支以钱鸣高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目前共有教师38人,33人具有博士学位(占86.8%)。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3人。近年来,先后有7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和奖励;22人次列入部、省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以及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高校教学名师”和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采矿工程学科的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二、本专业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固体矿床开采、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能在矿山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个方向:
1、地下开采方向
主要课程:该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采矿、岩土工程力学基础、矿山通风与安全、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采矿学、材料力学、岩土力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地质学、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2、露天开采方向
主要课程:该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露天采矿、岩石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露天矿运输设备、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有露天矿设计原理、露天采矿工艺、露天采掘机械、采矿系统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露天矿山开采、岩土工程、基础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施工、安全监察、科研、管理、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篇: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地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工程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丰富学生的生产实际知识。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理论或生产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二、毕业设计资格
学生必须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所有的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并取得合格成绩后,才准许做毕业设计。
三、完成毕业设计遵循的原则 毕业设计分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是按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完成一个矿井的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毕业计一般部分必须按照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工作量。
设计中必须贯彻党和政府的指示,遵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其他有关的规范、规定和决议。
毕业设计中必须注意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和单进;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高产高 效;尽可能地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
毕业设计的专题部分是针对理论上或生产实际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设计和研究。
完成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应尽量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内容、方法或结论的某一方面应尽可能的有创新。
四、毕业设计的选题和进行方式
毕业设计一般部分的题目,原则上以毕业实习矿井的自然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为依据,必要时可对具体条件作某些修改,但对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不能简化太多,修改的部分必须征得指导教师同意。
专题部分的题目,可以是一般部分的某个具体问题,也可以是煤炭工业在发展中或煤炭生产中需要解决或探讨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与指导教师协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
为了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设计和研究,专题部分的题目不宜太大,内容应围绕题目尽量丰富。
专题的要求另行说明。
毕业设计题目确定后,一般不得轻易改变。必需修改题目时,须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如系特殊情况,还须经教研室批准。
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应由每个学生独立进行和完成。
当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时,可以对原则问题相互讨论,如开拓、开采方案之类的原则问题。
每个学生必须按毕业设计大纲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设计图纸一份。
毕业设计大纲中规定的章节顺序,只是规定了说明书编写的顺序,并不表示设计顺序,由于设计中有许多章节是相互交错的,因此在进行设计时,有时后面的章节要先行设计,有时只能按选定的数值进行计算,待其他部分完成后,再修改原来选定的数值重新计算。在安排设计顺序时,应充分考虑这种特点,尽量减少这种返工修改的过程,同时,应当把这种性质的修改看成是设计过程的深入,是使设计更接近正确和合理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为保证设计进度,同时应当注意避免由于疏忽或决定错误而造成较大工作量的返工修改,以免影响设计进度
五、毕业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规定
(一)毕业设计图纸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毕业设计说明书配套的毕业设计图纸(不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中的插图)3张。3张大图的技术标准和具体要求
是:
1、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1)比例为1:2000,小型矿井可用1:1000的比例。(2)要按实际采(盘)区或带区的尺寸由开拓图放大,但经纬网座标的间距仍为100mm。
(3)图中要求有采(盘)区或带区范围内的煤层底板等高线,经纬网座标,指北方向,采(盘)区或带区边界,地质构造,采(盘)区或带区内主要准备巷道和硐室,正在生产的工作面回采巷道,为接替工作面掘进的巷道,工作面停采线,区段或分带的划分线,与采(盘)区或带区准备巷道相连接的一部分开拓巷道,相应地点配备的采掘及通风设备,采(盘)区或带区生产系统,图题栏,采(盘)区或带区内井巷标号及名称等。
(4)必须形成完整的采(盘)区或带区生产系统,不能缺少主要硐室及通风构筑物。
(5)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盘区车场或带区车场不能简化,尺寸要大致接近实际的图上尺寸。
(6)采(盘)区或带区的主要设备不仅要按标准图例画出,而且要放置在适当的地点。
(7)平面图上要标出剖面图所在的剖面位置。
(8)在平面图上要按比例画出采(盘)区的走向长度、上山间距、煤柱尺寸和倾斜投影长度,在剖面图上要按比例画出采(盘)区的倾斜长度、煤层间距、上山到煤层底板垂距等参数,但不需标出。带区的参数要求参照采(盘)区的参数。
(9)必须画出接替的工作面正在掘进的巷道。
(10)如采(盘)区或带区尺寸过大,大于零号图纸很多时,可用断开线省略一部分,径纬网和煤层底扳等高线也要相应断开。也可缩小比例画出采(盘)区或带区全貌。
(11)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平面图与剖面图中的巷道标号应统一,并以巷道名称表的形式标明在平面图或剖面图上。
2、采煤方法图
(1)采煤方法图的比例为1:50。
(2)图中要求有工作面层面图,最大与最小控顶距剖面图,工作面上、下平巷超前支护段的巷道剖面图,正规作业循环图,劳动组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工作面设备标号及名称,图题栏等。
(3)在工作面布置层面图或相关剖面图上,应标明或明确超前工作面加强支护段距离、支护形式,回采巷道在煤层中的相对位置,人工切口尺寸、最大、最小控顶距、煤层厚度、单体支柱的柱距、排距。
如为倾斜长壁工作面,在相关剖面图上还应标出煤层倾角。(4)在工作面布置层面图上,回采巷道的宽度应按巷道底板宽度为准绘制。
(5)应以设备明细表标明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毕业设计图纸应满足以下要求: 1)正确反映设计的内容和意图;
2)设计符合《采矿制图标准》的各项要求; 3)图面布置整齐、均匀、清洁、美观; 4)线条清楚,尺寸准确,比例标准; 5)字体工整。
鼓励用计算机绘图,但采煤方法图必须用铅笔手工或上墨手工绘制。
也可采用铅笔或上墨绘图,但5张图中至少要有一张由计算机绘制的图。
毕业设计图纸采用铅笔或计算机绘制,设计者应先用硬铅笔画好,而后再用软铅笔涂黑,也可以上墨;或对底图(已有要求的内容)扫描后由计算机绘制,采煤方法图不得由计算机绘制。
对不合质量要求的图纸,必须进行修改或重新绘制。
(二)毕业设计说明书插图
说明书中的插图一般可大致按比例绘制,要求其尺寸大体与实际情况相似,不应在同一图上出现实际较长的巷道反而比实际较短的巷道短的现象。
说明书中的插图可直接绘在说明书的纸上,亦可单独绘制附在说明书中,说明书应留出插图的位置。所有插图均应按章编号,并在图的下方注明图的名称。说明书中的插图不得复印和用透明纸图。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编写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任务是把各章节中的计算、分析、比较以及最后确定的内容简单而有系统地加以说明,说明书的编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对说明书的编写提出以下要求:
1)叙述要简明扼要。对所采用的决定和主要依据要结合实习矿井的条件叙述得确切,说明书正文以不超过150页为原则。
2)文理通顺,字体工整清楚,要求由用钢笔书写或由计算机打印。由计算机打印说明书时,打印前打印的原稿应由指导教师审查批准。
3)文字说明应与所绘制的图表密切配合,不得出现矛盾。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说明书,指导教师应使其重新编写或抄清。
此外,对设计说明书还作如下规定:
1)说明书用纸一律用16开,在每页的左侧留出25mm,右侧留出10mm,上方留出20mm,下方留出10mm的空白,每页应编页次,页次编号一律在右下角,各行间距按按标准格纸书写。
2)说明书必须由设计人编写,每章应重新开页,各章节标题均应用较大字体正楷书写。说明书内容一律由左向右横写。
3)对于所引用的公式和主要原理,以及引证的依据,均应在文字说明的右上方加注编号,该编号应与说明书正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编号相符。
4)说明书中引用的公式,均应将所有符号及单位加以说明,计算时将数字代入后,可直接写出答案,不必将计算过程详细列出。
5)说明书中所出现的计量单位及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参照《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附录)。
6)说明书中所有的表格,均应注明名称,并按章编号。7)说明书正文之前应编写章节目录,并一一注明页次。8)说明书的章节,一般应按大纲规定编写,如果次序及内容需要变动时,应经指导教师同意。
9)说明书应按统一的格式装订。
10)在说明书后要注明主要参考文献,其写法顺序是先作者姓名、参考资料或文章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名,最后是出版年月日。
11)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必须附有6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摘要内容要准确,表达清楚。附:大纲内容
第一章 矿区概述
矿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交通条件,居民点分布情况。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故区内煤矿分布及其他工业和农业生产情况,可供矿井建设和生产用的原料和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矿区的电力供应来源。
矿区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结冻期和冻土深度,年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
矿区的水文情况:河流、湖、泊、沟渠的分布,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历年最高洪水位,工业及居民用水的水源、水质及供应情况。
第二章 准备方式 ——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 设计采区的位置及地质特征
详细说明设计采(盘)区或带区内可采煤层(特别是主要可采层)的厚度、倾角、煤层结构;煤的牌号、硬度、容重以及它们的变化情况;说明顶底板岩层的组成,物理力学特性;煤层的瓦斯和水文地质情况,煤尘的爆炸性和自燃发火危险性;煤层的主要地质构造,与邻近煤层的开采关系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征(如与采(盘)区或带区对应的地面有无村庄、湖泊、河流、铁路及高压线等)。第二节 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要求对首采(盘)区或带区或指定设计采(盘)区或带区进行详细设计,并按首采(盘)区或带区(带区)或指定设计采(盘)区或带区(带区)煤层的实际赋存情况绘制图纸。
确定采(盘)区或带区的走向长度,采(盘)区或带区内各种煤柱尺寸,采(盘)区或带区内的区段斜长和数目或带区内的分带斜长和数目。
确定采区上(下)山,区段平巷、区段集中巷和它们之间的联络巷道的形式、位置和布置方式。
盘区开采时,确定盘区内各种巷道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倾斜长壁开采时,要布置出至少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分带。确定采(盘)区或带区内煤层开采顺序,同时生产的煤层和回采工作面数目,若布置上、下分层,上、下煤层,上、下区段间或相邻分带间同采时,应绘出工作面的超前距离。确定采(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确定采(盘)区或带区通风和通风设施,运输(煤、矸、材料设备)系统。
绘制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及剖面图,平面图比例为1:2000,剖面图比例为1:2000或1:1000。
确定采(盘)区或带区内各种巷道的掘进方法(包括掘进通风方式,并在1:2000的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上标出掘进工作面局扇的设置位置)。
确定采(盘)区或带区生产能力,计算采(盘)区或带区采出率。要求绘制的说明书插图有:主要准备巷道断面图。第三节 采(盘)区或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确定采(盘)区或带区上、中和下部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和调车方式。
确定采(盘)区或带区主要硐室的布置。绘制上、中和下部车场说明书插图。
第三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
根据设计采(盘)区或带区的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经详细论证后确定主要可采煤层和其他可采层的采煤工艺方式及相应的采煤机械化程度。
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方向和推进度,厚煤层分层开采时,确定分层方式,分层厚度及分层开采顺序。
确定回采工作面的破煤、装煤方式,选择采煤机或其他破煤、装煤机械;
确定回采工作面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机;
确定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选择支架,确定布置方式,确定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方式;确定工作面采空区处理方法,控顶距离,特种支架的类型、规格和布置方式、回柱方法和设备。列表说明选用的采煤、运煤和支护设备技术特征。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时,确定采放比,放顶步距,放煤方式。厚煤层分层开采时,确定人工假顶材料和假顶的铺设方法。各工艺过程安全注意事项。计算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
组织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并编制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对上述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的确定,特别是对于主要可采煤层(或指定煤层的),要加以详细分析和论证,同时,要求进行控顶设计和支护强度校核。
绘制1:50的主采煤层采煤方法图。第二节 回采巷道布置
根据采用的采煤工艺方式,确定回采巷道布置方式,并论证可行性。回采巷道单巷布置、双巷布置、一条半巷道布置、沿空留巷、沿空掘巷及煤柱尺寸。
回采巷道断面大小及确定依据,方向及坡度要求,施工技术等。回采巷道支护方式,回采巷道在煤层中的相对位置。
第四章 采区运输
第一节 概述
简述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采区设计生产能力,采区工作制度,煤层倾角,煤及矸石的容重,采区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井下运输系统(从回采工作面直到采区的下部车场)及各环节的运输方式(包括煤、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确定运输距离和货载量。绘制采区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 采(盘)区或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选择回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区段集中巷和采区上、下山或回采工作面、分带斜巷、分带集中斜巷各环节运输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所需台数,并对运输能力进行验算。
如果采(盘)区或带区为多煤层联合布置时,可只对一层煤的回采工作面和区段平巷或分带斜巷选择运煤设备,采(盘)区或带区运输设备一般只需根据运量、运距、倾角和货载性质等条件直接从运输设备技术特征表中选出即可,不必进行选型设计计算。
对采(盘)区或带区辅助运输轨道上、下山或分带集中斜巷或分带斜巷中的绞车设备,要确定一次提升的矿车数(包括验算矿车连接器强度),通过计算选出钢丝绳、绞车型号,并算出电动机功率。
对区段平巷和区段集中巷内的辅助运输,只简述其运输方式。
第五章 采(盘)区或带区通风
分别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采区沼气和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风量。确定采(盘)区或带区及全矿的风量分配并确定采区所需总风量。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验算风速,并将验算结果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