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碎影》七年级读后感5篇

时间:2019-05-15 12:1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字里的碎影》七年级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字里的碎影》七年级读后感》。

第一篇:《文字里的碎影》七年级读后感

有一本书的晚上,就是一个在天堂的晚上,书带来一个很广大的世界。不管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是中年,青年,老年人。他们都能从那些美妙绝伦的语句中感受事物的变化,景物的形态。这就是文字中的碎影。

看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里面脱俗的语句来描绘金阁寺的一切事物。对死亡和物哀之美的理解。通过描绘金凤凰的动作就已经深刻的印在读者的脑海中了。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只满身金色的大鸟,它站在寺顶,目光锐利而坚定的看向远方。仿佛是在守望着什么。它还高举着双翅翻着他的羽毛。它的那双尖爪稳稳的站在寺顶。它像鹰一样神气。这些好像都出现在我面前,读者面前。可见那位作者的才华横溢。

而第二篇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他是吴晓东的《废名的乡土记忆》,这里的‘坟’已超越了乡间一个平常的土丘,而关涉着生死。是人生的装饰与与大地的点缀。作者从小有段时间十分的孤单。他就经常跑到离家不远的山岗上。他总能在那里寻找的乐趣。而且那山冈上的景色十分的自然,一年四季都是五彩斑斓的。作者说他整天都在山冈上疯跑。跑累了躺在草丛中仰望天空。他随手揪起身旁那些被精灵所覆盖的植物。又揪起一根树枝。但那并不是树枝而是死人的骨头。作者顿时变得毛骨悚然起来。那些事情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当他告诉给家人听,家人却不理解他的感受。

这是讲诉一件事以及描写山冈的迷人景色。而无论是东西方还是别处。孩子,总是孩子,和死神最近;大人避之不及的;总是孩子视之为天堂的。这就是文字里的碎影。而那碎影代表的也是生命的意义。

法国作家彭塔力斯的《窗》。我才知道原来在法国,在西方人的眼中。对待死,要比我们坦然的多,清澈的多。所以他们选择美丽的花来装饰坟墓。现在碎影又变成水仙和故人,生者和逝者,生命的循环往复。

虽然文字中的碎影包括很多,但是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念。


第二篇:青春碎影七年级散文

青春是记忆里最缤纷的时光,友情是最明媚的阳光,可是当时太年幼总觉得说太多太矫情。一直存放在时光里,成为心口说不出的秘密。只敢在远去之后,才勇敢的纪念……

【三月的花开香扑尘落的时光架】

初春的眉眼犹如一幅山水画的开轴,所有的事物都是初始萌动的美好,用海子的话来形容就是春暖花开,极致的温暖柔软。路边的迎春花开了,星星点点的灿黄掩映在绿意葱绒的枝杈间,像极了春天明亮清澈的眼睛。看着一笔一笔点画的春天,这个三月是一场花开的盛宴,清淡素雅的芳香弥漫一整个的陌上阳光,是回忆的重放,那一树念念不忘的过去。

走着走着,沿着争相灿烂的迎春花,记忆的距离犹如广角镜头轻轻地拉进,又看见了,枝头绽放的容颜,那涂在蓝天腮边一抹温柔的娇羞,我的心就顷刻丢进了水里,波澜一层一层地掀起,是往事的潮汐在头脑里喧哗,胶片印刻的昨天历历在目的倒带。相同的地方,一样的三月,只是你的容颜在岁月的尽头微笑,努力触摸,只能摊开想念,让过去的风景渗透此时的心跳。

去年的三月,桃花灼灼映满了目光,我们凑在一起想要一嗅春光。不知是我们反应的太迟钝,还是桃花隐匿了迷人的芬芳,闻不到别人描述的甜美,只是倾听到彼此的呼吸。我们的默契是不言而喻的,只是相视一笑,便已经互相明了对方的心语。就是在这棵桃花树下,我下意识地想起我们的信物,不知道此时还在不在,百无聊赖我去门卫那里借来了小铁钎,狠狠地砸在土地上,就像一把电焊发疯地想要修补破旧的时光。一声刺耳揪心的铁器磨擦的声音,刺滑了我的眼泪,信物还在,只是昨天却永远留在了过去。

我扔掉小铁钎,想要用手快点把它扒出来,刚伸到半中间,心情顿了一下,有些情怯,所有的动作变的缓慢痴呆,如同轻轻抚摸婴儿的嫩肥的脸盘,把它捧在手心,眼泪滴嗒滴嗒敲击着铁盒,是时间的解药打落所有的尘封。不想擦眼角的零落,它是一种证明和存在,它是想念和友谊开出的花。深呼吸一口,打开铁盒,迎入眼帘的是两片桃花瓣,有些枯黄颓败的痕迹,但是那些字迹依然清晰地闪烁着。“我会一直在,陪你渡尽光阴的银河。”“有你在,即使明天就是地球末日,这一刻也足够安然美好。”

这是我们的诺言,两个穿着粉红运动服的女孩手牵手一起藏在桃树下,仰望着满树盛放的嫣红,信心满满的许下“永远”的诺言,紧紧地把这些桃花瓣攥在手心,想要拦住时光流逝的脚步,想要拥住那一刻停留在记忆里生动鲜明的画面,可是再次抬头看妖娆轻凌的桃花,像极了她如山如水的眉眼,清淡细腻,怒放的生命。可是她忘记了,她没有来,就像去年的故事是我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此时喧哗的桃花可是去年为我们见证的旧桃花,我看着,想要找到时光的缺口,去寻找我的女孩,多少对白没有她,就成了一纸空文。

看着熟悉的花开,就会浮现心里的故事,说好的要在一起,可是所有的事情一直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亲手写下的美好终于在三月桃花的绽放之后遇到了六月倾盆而下的暴风雨,我们同时喜欢上了一个男生,这一场暴风雨来的惨烈冷酷,没有给我们任何机会做准备,我们的心事就在那个满是星辰的夜晚三个人两两相对,男生把橄榄枝投向我的那一刻,你一言不发地走开,把我从记忆里彻底删除,就像我从未存在过,一直到现在你目不斜视地经过我的岁月,再也没有眼眸的倾投。

看着你离开,我没勇气接受歆慕的男生,因为有他,你永远都不会原谅我。我用一种失去的方式惩罚自己,悼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我有时会固执地想要,要你回头,看到我依然在原地等你,因为我们一起长大的朋友。后来,看到你牵着别的女孩的手,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做所有我们一起做的事情,我想要知道,你有没有怀念那一季我们相约的桃花?看着你的笑,还是阳光明媚的投影,我突然觉得不是非要践行诺言,在一起成长的,只要你快乐就好。

嘴上说的永远比心里洒脱漂亮,一想到过去的时光随着桃花的颓败作废,一想到未来的路途没有你同行,心里就渐渐泛起桃花零落的悲怆,可是桃花明年还会依旧笑春风,可是你我最珍贵的桃花瓣却永远溶进了往事的泥土,散发着回忆沉淀的想念,只能豪爽地一摆手对往事说散了吧,散了吧,说完就自己一个人饮尽物是人非的苦涩,感受那种醍醐灌顶的味道。

三月的阳光夹杂在瓣瓣的桃花唇齿中清透出来,投影在这一片粉色的云雾里,一点点烘干往事里的遗憾,春暖花开的季节把过去轻轻安放,心里依然浅浅地牵挂你,尊重你所有的选择,如果有一天你累了,我依然愿意重新牵你的手,带你看尽似水流年里的桃花开……

【写给我心中的女孩】

昨晚,你说,白发枯灯走天涯。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是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你。

被风吹过的秋天,花已向晚,叶漠斜郧,落风惹尘埃,哗起一段惊鸿逝去的过往,那一刹那犹是惊艳。小白,你还好吗?

我很留恋青鸟飞翔的音乐广场,你我骑着单车过往的白色时光,每一次故意擦肩而过心照不宣的默契…近日来你变的沉默,安静的近乎死寂。你对我说,这场无疾而终的痛把你的理智淹没,你把自己丢了。逗留中守望斑驳的背影,期冀千万分之一的回眸,然而他绝然而去的身姿,只留下一片衣影,加上那涌起的烟尘,心酸不已。风尘孤往,注定无缘,无缘。

你是个太执着于情的女孩,为了情你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哪怕直接面对死亡,只要你选择的是你真正喜欢的。你一如既往的勇敢,即使明知前面不是你梦想千寻的桃花源地,等待自己的只是空前残酷的头破血流。你一开始就明白,可你还是那样任性。你不是那种对尘世存太多羁恋的人,放弃与无畏对于你早已司空见惯。你明明是一朵深山幽谷里的辛夷坞,自开自落,淡雅无哀。可是遇见他之后,你如啼血的杜鹃,嘶嘶哀鸣,每一声都带着绝嫣,震人心弦。

迷恋你的背影,静静抬头企盼星辰的女孩,总那么一副虔诚的样子,一股唯美的气息,那一身的落寞与欣喜。你说你想做猎户星座中间的那颗黯淡的星星,指示幸福的预言。它虽不如长庚星明亮,比不上北斗星闪烁,但是那是属于自己的角落,每天望着守护着自己爱的人,给他幸福。有故事的地方,风景就有了意义,你给了猎户星座最美的定义。

你总是发呆,一个不明世事的精灵。发呆有时是件好事,能毫无所感的打发时间,也许仅此而已。别再做些无所谓的事,试着让自己再次微笑,尤其遗落自己时,用心的微笑,会帮助我们慢慢找到自己。在我心中的小白,永远都是气质绝佳的、超凡脱俗的、充满灵气、充满微笑的一个幸福天使。虽然生活有几分愁苦,但她是不一样的,她有执念前行的梦想,有不羁洒脱的自由身心,有对生命美好的渴望。小白,都过去了,不要再写那些忧伤到让人窒息的文字,有时我会承受不了,更不愿意让你一直沉浸在寂寞与心疼之中。他已经出局了,你还要回到自己生活的轨道,即使心碎了也要把自己的心粘贴好,开始明天的生活。我希望你能醉心于梦,而不是醉生梦死,不是一味地去麻痹残缺的情感,不敢面对失去。那不是我认识的小白,我认识的小白虽然有颗透明澄澈的心灵,但她不是瓷器娃娃,她没有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小白,你有一万种理由原谅自己。为什么不肯放自己一条生路呢?在青春里没有漏网之鱼,谁的青春里没有无疾而终的故事,谁不曾义无反顾的飞娥扑火,谁没有一个人哭到哽噎不停颤抖的情感。我只想告诉你,这只是一次成长,一种经历,不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耿耿于怀,不需要频频回头重温结痂的痛苦。打开自己的心窗,让阳光进去,去温暖你。我们都在,你不孤单,亦不寒冷。

世界这么大,只要我们心在一起,就不会迷失于这个繁华的世界之中,只要我们执着于真的追求,这世界就不会缺失温暖。耐心寻找,总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茫茫人世,略影浮华,红尘问梦,永远不要忘了本初,不要忘了真实的自己,你懂的。有我们会陪你寻找,陪你等待,用世界的体温去溶化你受到的伤害。

小白,骑着木马闯天下吧,我相信你,不会忘记梦想。你,还有力量……

【谁的青春有我狂】

15岁的少年,书本上的定义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年华,可我遇见他的时候,是在病房里,惨白无光的墙壁和黄星斑澜的地板,所有的人都在沉默,我是新住进来的病人。

看着大家因为生病蜡黄的脸色,说话的气息都是游丝一样的轻微,无不流露出虚弱脱力的苍白。我刚躺下,就听护士问“30床的小男孩去哪儿了?”护士刚走,大家关于这个小男孩,话就变多了些,你一句我一言絮叨起来,我渐渐知道这个男孩叫小可,今年15岁,生病生了好长时间,去年过年就在医院里度过,但是这个孩子却非常健谈开朗,很讨人欢心。

这是我对小可的第一印象,我觉得他一定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孩,心里不由得就少了一些陌生的排斥,多了几分好感。晚上的时候算是正式见到了小可,嗓门洪亮,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看不出生病的衰败,只是生命盲目的灿烂。一见面就喊姐姐,甚是亲近懂事的孩子,一坐下来话就不停了,小嘴跟开了机关枪一样嘟嘟说个没完没了,但是并不讨人厌,反而觉得他乐观向上。

在慢慢的相处中,我了解到小可刚刚初中毕业,因为成绩差没有考入高中,打算去南方打工。可是从上六年级就一直生病头疼的他,到现在不得不做手术。他经常跟我们说一句话“姐姐,我一出院就去深圳打工,我住院我妈都贷款了,我要挣钱!”总是一副豪气冲天的样子,但是让人联想到他蜷缩着身子抱住头打滚的情形,心里莫名多了些许心疼。我们告诉他,你还是童工,没有工厂会要你的,你还是好好休息一年,养好身体再说吧。他总是笑笑一脸的春风荡漾说,知道你们说的对,但是我真的得挣钱啊!

说起他喜欢的偶像,他说最喜欢《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谢文东,因为他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得到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他非常讲义气,为兄弟出生入死。说起谢文东,他的双眼是冒光的,那种神采熠熠闪动,他说自己一定要成为谢文东那样的人,真男人。谁的青春有我狂,我是狂少年。大家都笑话他,说小小年纪就爱做白日梦,傻的可爱。他认真地反驳说,我都研究完了诸葛亮的计谋,我现在很厉害的,我在学校经常打架,我有自己的好兄弟,我们很出名的。大家看着他严肃狂傲地模样也不好再取笑他了,便都不出声了,我在想或许这就是一个男孩成长的梦想吧,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给予尊重和赞许。

医院的尽头一直都有一个捐款箱,为那些无钱治病的人祈福,小可每次经过都会从兜里把那些一块的五毛的硬币拿出来投进去,有时候甚至不管自己明天是否还有钱吃饭,没钱吃饭的早晨他就自己用开水泡一个鸡蛋,然后不停地念叨说饿死了,我妈怎么还不来啊?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眨了眨眼睛笑着说,姐姐,你不知道,我特别喜欢大家都能好起来,虽然我喜欢打架,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这些人与我无冤无仇,我就特别想帮助他们,或许力量微弱,但是我觉得我尽力了。那一刻我觉得,小可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种感恩的存在,他这个年纪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可是他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这不就是人活着最重要的东西吗?

有一次输完液刚好一点钟,小可便同我一起下去打饭,过马路的时候小可总是把我护在里面说“姐姐,我保护你。”吃饭的过程中,小可说起自己的女朋友,网恋谈了3年,那女孩比他小两岁,我一算发现现在的小孩太先进了,那女孩10岁他12岁就开始恋爱了,现在竟然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孩非他不嫁。我有些哑然失笑,但反过来一想,觉得虽然小孩子,或许不懂爱情,但这份相互依赖相互信赖的情感是纯真炽烈的。他说,我想快点出院,赶紧给她买个钻戒,我那天去看了,钻戒大概9000多,我要好好攒钱娶她。听着小可的话,看着他的目光对未来的期许,这就是青春吧,对所有的未知都无所畏惧,初生牛犊更具猛虎下山的气场。同样是90后,我们都老了,不再相信爱情,不敢轻易付出,恪守自己的阵地,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而小可他们正是一种新生力量的代表,对周围的人充满了热情积极的情感,所有的磨难都不能阻挡笑容的绽放,无论现下何等艰难,依然相信明天会更好!

在医院的日子是无聊乏味的,甚至会有一些干呕的恶心,可是小可就像一串在风中舞动的风铃,所到之处都是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笑声,小可说要转院了,大家都有些舍不得,说小可走了,医院就少了一个小太阳。听小可的故事,开始会有一些同情和不忍,这么小的孩子要承担这么多疼痛,可是后来你会觉得小可的青春没有苍白,他比别人更灿烂,更怒放。

不知道我和小可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或者说再见面可能就不认识了吧,可是我祝福小可,希望这个有些骄傲狂放的小小少年,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自己这种干净清爽的性格,就像紫荆花一样,面朝阳光,一路芳菲。

第三篇:碎影诗歌

那一眼扬州

温雨细软的江南

日落而上的塞北,有风尘蔽日

糊涂的沙,在兰州催发

我坐在马背上等你

你流连一个夏季

为追求一个措辞

报纸上充满新意

漫天蔽日的不单单是

那瘦死骆驼累死马的地方

落日而圆,孤烟一缕

冉冉而升有看得见的愁绪

明天你从哪个梦里醒来

醒来时是哪个时候的思绪

蔚蓝的天空上

飘满我们的风筝,麦地有风的芬芳

长发的哲学家哪,你的胡须不需留白

有在街头等着流浪的我没有排队吗?

我那破破烂烂的碗

被胜利的月光砸烂

里面有一元钱硬币,公交车不会太堵

颓废的颓废的你

有力气写一首诗

不懂得把悲伤都刻在时间的过往上?

和气生财

西安的钟楼有辉煌的夜色

人群来往,歌唱者嘶哑的歌唱

收起那怜悯的自卑的心

蝼蚁的蝼蚁呢

就像是列车,呼呼地走了

就像是车站,一字排开

人群中有汗水的香味和

奔波的袅娜的身影

时光是时光,你我共同的情人!

海浪是海浪,是情人的月光?

我把山风都装入我单薄的衣袖

这样上岗就留我一人

夜色温柔

你看见或不看见

我无从高谈使命

有诗为证,我爱这一片月色

也爱这繁华

我骑一匹瘸腿的马

相约到天涯

第四篇:流光碎影的上海心情随笔

在飞机即将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降落的那一段时间里,从机上眺望整个上海,我感觉不到这个城市任何的繁华,以为跟北京没有差别。

从机场坐上地铁之后,8块钱的地铁单程车票终于让我知道了上海与北京的不同。那一瞬间,突然觉得自己三年的北京生活很幸福。

相比于上海,北京是不能称之为繁华的,虽然它贵为首都。

在上海的三天时间,从杜莎夫人蜡像馆到南京路步行街,从东方明珠到外滩,从人民广场到城隍庙,从豫园到外白渡桥,这些景点在我面前琉璃而来,迷离而去。

上海的夜景很美,美的让人沉醉,让我不禁想起了张爱玲以及她那个苍凉的手势。想了想这次的旅途,在心里感慨到:所谓的旅途,不过就是从一个你厌倦的地方到另一个别人厌倦的地方。

其实,每一次的旅途都不是为了散心和欣赏风景,只是希望在旅途中自己的心可以平静下来,好重新审视自己。

此外,旅途的另一层意义就是借以检验自己的摄影技术是否有所提高。

在上海,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些狭长细小的胡同,似乎上海人称之为里弄。那些胡同里边每一天都在上演着那些不断重复的的故事——少了繁华,多了沧桑;少了装饰,多了真实;少了生活,多了生存。

我身在其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醒与木然。连自己都感到奇怪,清醒与木然怎么会同时出现呢?

到达上海的当天晚上,与同宿舍的大学舍友相聚到了一起,此番见面已经是大学毕业三年之后,虽然没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却生出一种陌生久远的情愫。与他们相视而立,吕威变胖了,有领导气质了;洪帅变白的同时也更为成熟了;兰存的外貌没多大变化,却更有男人味了。

吃饭的时候,聊了很多,聊大学的过往时光,聊现在的工作生活,那些喜怒哀乐,那些酸甜苦辣在酒里被我们一饮而尽。这次聚会,感觉自己比大学的时候稍微健谈了一些,酒也是喝的最多的一次,而且自己是主动的,因为相聚的不易,因为相聚后内心的快乐。饭后一起合影留念时,心里边感到很温暖。对着我的佳能单反镜头,脑海里浮现出了钮哥、顺生、小松、艳慧、张健等很多舍友或同学的身影。

不知身在何方的你们,是否一切安好?

去东方明珠取杭州到北京的火车票的时候,再次见到了卢春晓,我的高中同学。上次见面是08年出差去广州的时候,那是高中毕业后的首次见面,时隔4年,整整一个大学时光;此番见面已是11年的7月,时间又流逝了三年。两次见面,相隔七年,唯一相同的就是取返京的火车票,出发地不同,但终点相同。

时光如水!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来不及回忆或忘却的时候,时光已经被雕刻成了书签里的树叶,纹路清晰,只是谁也不知道它何时凋零。

离开上海前往西塘的时候,我只能对着空气与他们挥手而别。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几年之后,也许那时候,我们都已经是奔三的人了。

在前往西塘的长途汽车上,我再次翻看了我们的合影照片,在心里默念,希望你们一切都好,希望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大家还能像现在一样,露出青春的傲然微笑。

第五篇:《教育碎思》读后感

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郑金洲在其新著《教育碎思》中《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的一个比喻。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教授的书,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教育学的熏陶。

对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学是枯燥的,然而《教育碎思》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教育理论不能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不能被一线教师接受,在郑金洲看来,主要是因为教育“理论本身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机制。”因此,“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郑金洲便是这么做的。《教育碎思》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教育学理论,但讨论更多的是教育实践、教育现象。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园暴力”、“师生交往”、“案例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等,都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耳熟能详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师范大学的博导,郑金洲坚持到中小学去听课,既显示了一种做学问的方法,更表明了一种做学问的态度。难怪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便迅速成为一位在教育理论界著述颇丰、影响颇广的年轻理论家。

教育理论家看待教育问题的视角自然与普通教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听课,在《听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一文中,就不啻成了一门学问。“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然后要“观察学生的状态”,“与任课教师攀谈”,“与学生攀谈”,“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并“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听课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员特性”、“言语交互作用”、“非言语行为”、“活动”、“管理”、“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认知水平”、“社会方面”、“情感水平”、“教学材料的使用”以及“时间”等上面;至于课堂纪录,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选择“实录式”、“叙述式”、“分类系统式”、“图式记录”等多种方式;下课铃响了,不要急着离开,因为“在课后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你理解和认识这堂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曾经大力呼吁教师要懂一点“教育哲学”。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能在经验的层次徘徊,而永远只是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碎思》中有很多文章涉及对基本教育概念的分析和阐释,如《何谓“教育观念”》、《何谓“案例”》、《“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校本”是什么》、《“教育口号”辨析》、《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等,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些名词,更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在教育理论者努力要跟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教育实践者更要积极向理论学习,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下载《文字里的碎影》七年级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字里的碎影》七年级读后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碎思》读后感

    寒假里,我阅读了郑金洲教授著写的《教育碎思》这本教育书籍,作者是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曾经出版过著作十余部。封面上,作者写道:“这本书中的随笔写于不同年......

    《竹影》读后感

    《竹影》读后感 读过《竹影》,收获颇丰。它为我们指出: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爱。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

    时光里,我一个人的碎碎念。

    【一】 关于生活 突然觉得。要我一个人吃饭逛街,那是一件很难的事。喜欢一个人的小时光,那是对未来还有梦想都死去的时候才会做的。而更多的时候,吃饭逛街,我想有人陪着,可以一......

    《病隙碎笔》读后感

    学生习作 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读《病隙碎笔》有感 “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他,把生活......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钦佩的作家之一。扶轮问路,便是他的一生,平淡又意味深长。他残缺的身体支撑着所有饱满的思想,再将自身的苦难写成光辉的追索。而在......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是史铁生继《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

    《病隙碎笔》读后感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病隙碎笔》读后感 “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做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 ——题记 第一次接触史铁生是在初中......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基督教的信徒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帝,让上帝来操控着人的贵贱尊卑与智愚贫富,罗织着世间一切真实却又漂泊不定的情感。但如果,当那人可以控制这一切,洁净心灵,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