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挥挥手你丢失的不仅仅是青春美文摘抄
人这一辈子,在身上挥之不去的,除了失败,我想就是烦恼了。
你现在在烦恼什么呢?
是烦恼学业上的不足,还是工作上的不顺,还是爱情的痛苦,还是生病的无耐?
其实,烦恼有些时候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烦恼它不会凭空的出现,烦恼总是在我们思想中繁衍生息,有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烦恼又算什么呢?
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如果被烦恼占据了时间,那么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值得。
人每每被逼到一个死角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想像自己是多么的不幸或痛苦。其实,只是自己放大了痛苦,缩小了幸福而已。
12月,说长不短的31天,即将就要流逝的日子……不断奔波不断行走的脚步。
人说:弹指间,灰飞烟灭,人说:弹指间,沧海桑田。人说:弹指间,白发连连。在充满离别黑色的日子里,历尽不该存在的痛苦里。人,只有在最脆弱的时候才会跟最亲的人说痛,即使无能为力,却也只想要个拥抱…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流露出些许不常见的感性与脆弱。突然想念家乡夜里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让人充满想像,家里的夜宁静而美丽,璀璨却不失妖艳。那里曾承载着小时候的梦想,曾经对着它许下的承诺。如今在这个繁华拥挤的都市里,是那么的脆弱和不切实际。
在这寒冷的12月,在这压抑的城市,在这因逃课翘班而休息的日子里,挂念着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承诺。那些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愿望,那些看似不怎么了不起的诺言。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背离了最初的梦想?脚步不停行走,却忘了目的地在哪?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依旧伤悲,我们丢失的不只是时间,还有那些曾经的梦想以及追求梦想的恒心。
第二篇: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美文摘抄
坏习惯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实际上,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最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发誓要击败它。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它有时会被击败。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弹簧,你压抑它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网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时,你不会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们、了解它们。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这个过程被称为“次人格整合法”。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写出报告,否则会付出代价。你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空空如也,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你一遍遍地刷新网页,同时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了几个字,你又开始刷新网页。
那么,换个方式。仔细地聆听一下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你心中有一个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令人烦躁和劳累的工作,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现在,你要感谢这个“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告诉它你一定会去。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一个人整天强迫自己完成这个义务,完成那个责任,那么,他就会发展出很多个与自己的主人格相敌对的次人格。从意识上看,这个人似乎很负责、很正常,但从潜意识上看,这个人的内心会有很多冲突。碰到这种人,心理咨询师就会尝试用“次人格整合法”对他进行治疗。这个方法的宗旨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必须把它们当做朋友来接纳。
但多数人对自己的胆怯、苦恼、恐惧、愤怒等情绪采取无视或排斥的态度。比方说,有一天早上醒来,你不想上班。有人可能教过你,要忘掉这种不好的感觉,对自己大喊几声“我很好”“我很棒”“我一定行”等口号,用这种积极暗示压下内心那个无助而孤独的自己。这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会造成次人格与主人格的分裂。
次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了下去,但说不定哪一天,它会来一个大爆发。
第三篇:丢失的烟头的美文摘抄
2006年情人节。这样的晚上,是会发生点什么的。当雪狐遇上丢失的烟头,雪狐就不再是雪狐了。
雪狐是我给她取的昵称,因为我喜欢这个名字。我跟雪狐认识五年了,她在北方,我在南方。我是她忠实的听众,她把我当成隐形的知己,无话不说。雪狐喜欢在午夜,在网上游荡,漫无目的。情人节的晚上,下了雪。雪狐发给我一条信息:情人节快乐,猎人。我说,猎人是谁?猎人可从来都是狐狸的天敌呀。雪狐说,我说的那个猎人是一个不会打猎的猎人,你遇到过一个不会打猎的猎人吗?
雪狐发给我这条信息之后,丢失的烟头就出现在雪狐的QQ里。
我所知道的关于丢失的烟头的一切都是雪狐第二天告诉我的。老实说,我一看到雪狐发过来丢失的烟头这个网名时,就对这个网名很感兴趣。丢失的烟头,应该是个男孩子,雪狐发给我第一条信息。
烟头有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在他刚学会开口叫爸爸的时候,跟一个姑娘“勾搭”上了。这是她母亲的原话。妈妈容不下这个事,也出不起这个丑。离婚这个现在看来比之乎者也还要频繁出现的词在二十几年前可是天大的事。母亲把父亲送进监狱之后,走了。烟头是扔给父亲的。烟头在街头小巷四处流浪,饿的时候,回家扒几口冷饭,幸好家里还有一个爷爷,虽然爷爷年纪大了,老眼晕花,但还能烧半生不熟的饭菜,使烟头不至于饿死街头。父亲两年之后出狱,三年之后又结婚。烟头的生活没有改善,相反,他经常夜不归宿。家里有不想见的人,有不想听的话。
烟头走上了不归路,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小混混。混混里的大哥教他喝酒,让他抽烟。喝酒没学会,烟却抽上瘾了。后来才知道,那烟不是一般的烟,里面有毒。直到有一天,父子俩在派出所里面对面地坐下来,烟头的父亲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烟头是偷了别人家的东西被抓进派出所的。烟头涕泪纵横。管事的告诉烟头的父亲,他的儿子毒瘾上来了。
钱真是个好东西。父亲用钱把烟头犯下的事抹平,然后,把烟头送进了戒毒所。出来之后,父亲的压制,母亲的探望,爷爷的去世,烟头就只能整天咬着一个烟头,过过瘾。
雪狐又打过来一段话:从来没有人如此真诚地诉说自己难以承受的往事。丢失的烟头就是一个不会打猎的猎人。小的时候,是父母让他成了丢失的烟头;长大了,是自己让自己成了丢失的烟头。现在,能把这个烟头丢得远远的吗?
我回复她:烟头本来就是没用的,该丢弃的。谁还会在意一个丢失的烟头呢?
雪狐:我在意,我很在意。他让我受伤了。你知道,我也是一个受过伤的人。
我回复:对不起。
雪狐:这没有什么对不起的。
我没有回复她。
雪狐:你会抽烟,是吗?
我回复她:是。对不起。
雪狐说,你难受,就抽一根吧。虽然你很早就知道,我讨厌烟味。
雪狐打字的速度很快。我就这样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一行行熟识的文字,无言以对。手上残留的只有一个烟头,在我的食指和中指之间。
第四篇:丢失了诚信美文摘抄
那还是20XX年的中秋前夕,我随一个旅行团队去海南旅游。在位于天涯海角景区的海滩上,导游安排我们乘快艇去海上游弋。当时游玩的人不多,但快艇更少,忙不过来。于是,大家一边在沙滩上三三两两地漫步,一边在等待。这时跑来几个兜售贝壳的妇女和小孩,缠着我们卖贝壳。一个妇女紧紧地拽着我的胳膊,非要我买不可。我素来最讨厌这种近乎死乞白赖的小贩,越是这样我越是不愿买。便对她说,贝壳我已经买得够多了,在车上呢!见我这么说,她只好放开了我。
其实,在来海南之前,我就在心里打算要买贝壳了,不只是为了给女儿开开眼界,不怕你笑话,我自己活到40岁也从未看见过真正的产自大海里的贝壳,对它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呢!又来了一位年龄只有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她手里拎着一只篮子,篮子里放满了用小塑料袋装好的一份一份的贝壳,甜甜地对我说:“叔叔,买贝壳吧,10元一袋!”见我不应声,她又马上讨好地说:“叔叔,我的贝壳可漂亮啦,买一份吧!”看着她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的年纪,被炽热的热带阳光烤得黝黑的小脸蛋,我不禁陡然而生怜爱之心,亦笑着对她说:“小妹妹,不着急,我们马上就要上游艇去海上,回岸后一定买你的贝壳,你等着吧。”“那好那好,叔叔,我在岸上等着您哪!”小姑娘十分高兴地回答道。当时,我说这话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一艘快艇靠岸了,我和七八个同伴迅速登上这只快艇,快艇很快冲向海里。我们的快艇在海上约摸游弋了半个小时,才回到岸边。刹那间,等候在岸上的一群卖贝壳的小贩蜂拥过来,团团围住我们。我的同伴们看这架势,知道不买难以脱身,于是就心生一计,与她们讨价还价。哪知,这帮小贩也精明得很,每份用小塑料袋装的贝壳马上由10元跌到8元。那个小女孩哪里是那群妇女的对手,只好愣愣地在圈外站着,大声朝我喊道:“叔叔,买我的贝壳,我等你好久了。”我此刻却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这小姑娘已经等了我许久,何况她又那么小,我一个大人怎好意思跟她讨价还价呢?便没有答理她,而是买了一个妇女的3袋贝壳。那小姑娘瞧见了,顿时大哭起来,用手指着我骂道:“叔叔,你骗我!是你让我等你的,我等你这么长时间了,你为啥不买我的贝壳?你坏,你坏!”
我顿时哑口无言。这时,已在车上等了很久的导游不耐烦了,大声地用喇叭叫喊我们快上车去另一个景点。同伴们也都买了贝壳,听了导游的叫喊个个都向旅游车跑去。而我的双腿犹如灌了铅般跑不动了,旅游车的引擎已经发动,同伴们在前面催促着我赶快跑,导游的叫喊声也更大了。我心一横,终于大步跑了起来。
上车落座后,一个同伴大声埋怨我道:“你也真是的,事先答应买人家小女孩的贝壳,后来为什么又变卦呢?搞得那么尴尬。”坐在旁边的导游听了这话,立即瞪着眼批评我道:“大哥,你今天是碰到小姑娘了,要是那帮妇女的话,你今天麻烦可就大了。”听了这话,我更是后悔不迭。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怎么能对一位纯洁的小女孩那么不守信用呢?这一定大大伤害了她那幼小的心灵,使她过早地尝到了欺骗的滋味。
这件事情至今已经过去七八年了,但它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令我忏悔不已。
我常想:如果今生今世还有机会再去海南,我一定要去天涯海角找到当年那个小女孩,买她10份甚至100份贝壳来赎回我的诚信。它更时刻警醒我——做人要讲诚信,否则你的灵魂恐怕一辈子都不得安宁。
第五篇:孩子不是你的人生补丁美文摘抄
因为一个曼哈顿球,我和老公小崔生气了。
那天下午,朋友给我传来一段她家宝宝玩曼哈顿球的视频,建议我也买一个,可用来辅助宝宝练习抓握。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玩具,当即按惯例给小崔留言,让他午休时在某网站买一个,这样女儿小豌豆隔日就能玩到了。
结果,半天过后,小崔回复:不买。
我问原因,他说:“百度了下,很多宝妈不建议买,没有太大意义。再说,咱家玩具太多了,有的小豌豆连看都不看,都没地方放了!”
我上网查了下,确实有不少宝妈把它列入鸡肋行列,但还是有部分宝妈认为它很有必要,于是,我简单地认为小崔拒绝下单就是为了省那百八十块钱。
我气哼哼地没理他,一边哄小豌豆入睡,一边手忙脚乱地网购,顺便还买了备受广大宝妈欢迎的小鹿牙胶、香蕉牙胶等。付款完毕,我看着躺在小床上睡得香甜的小豌豆,内心柔软无比,默默说:“宝贝,妈妈会给你我所能给的一切!”
第二天,我给小豌豆置办的各式玩具悉数送到。小崔一边腾地方一边嘟囔:“不是一个曼哈顿球吗,怎么又买了这么多?”
“反正都要买的,不如一次性买齐。”说完,我抓起曼哈顿球送给小豌豆面前,结果一切真如小崔预料,她看都不看一眼。我抓住她的小手,想让她摸一摸、碰一碰,她马上露出特别不情愿的表情,小嘴巴一咧,竟然哭了。
“我就说吧,她未必会喜欢,你偏不听。”小崔埋怨道。
我自知理虧,默默把曼哈顿球装起来,想塞进小豌豆的整理箱里,这才发现,我们这个小家,已经快被她的专属物品占满了。
蓝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玩具,旁边还有几个盒子因为体积太大没有被收纳其中;粉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衣物,目测至少有五件衣服连包装都没拆;白色的箱子里,装的是小豌豆的各种用品,大小玻璃奶瓶、硅胶奶瓶,红外线体温计、水银体温计,黑白彩色卡、早教书、早教机等。这些物件,多是我闲时边读宝妈经验分享边在网上购来的,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处,但觉得别人家宝宝有了,我的小豌豆就一定要有。
为此,小崔和我沟通过,他觉得“爱娃成痴”没错,但处处与人攀比不可取。我的回答是:“别人家宝宝有的,我的宝宝为什么没有?我们又不是买不起!”小崔无言以对,只是一声沉沉的叹息。
我读得懂他那声叹息背后的情绪,有无奈也有心疼。但我心里很清楚,这种无限给予,除了基于对孩子的爱,还有另一层原因,是我想通过她解开自己的心结,通过她穿越时光来圆满我的童年。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仍在过年的时候给我和姐姐买新衣服穿。过年成为我和姐姐最快乐的时刻。可是七岁那年,我们第一次没能在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初一早上,妈妈看着我们的时候,眼里噙着眼泪。邻居家的小朋友找我们玩,他们走后,妈妈轻轻揉着我的脸,内疚地问:“今年没有新衣服穿,是不是不高兴了?”
这些年来,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回味的更多的是自己失落的感受。直到做了妈妈,我才能体会到妈妈当时的感受。
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小豌豆用充满渴望的眼神看着别人都有而她却没有的东西,独自面对想而不得的残酷现实时,做妈妈的我就觉得心要碎了。为此,我常常对旁人说,我要把小时候没玩过的玩具、没吃过的好东西、没穿过的好衣服,全都买给小豌豆,不让她有一个黯淡的充满遗憾的童年。
小崔看着我说:“看你为了小豌豆不停地买买买,我很担忧。”
我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朝他展示钱包里的银行卡。
他说:“不是钱的事儿。我能很肯定地告诉你,小豌豆不一定喜欢过你曾经憧憬的生活,但你极有可能成为你讨厌的那种家长。”
哪种家长?我愣了。
比如我的表姐,她小时候想成为一个钢琴家,但因为当时家里的条件支撑不起这个梦想,所以她一直遗憾至今。后来她有了女儿,恨不得天天把女儿绑到钢琴凳上;再如小崔的阿姨,没上过大学是她的心结,后来她有了儿子,每天逼儿子考名牌大学,结果孩子不堪压力,临考前竟然突然躲起来;又如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同事,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回到他们当年停下的地方,用自己的人生帮他们把剩下的路走完。
如今看来,我与那些家长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对孩子的牵制、左右,哪一个不是从婴儿时期开始?表面上看,我们是爱孩子的;实际上,我们爱的只是自己。爱自己超过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让孩子去圆自己的梦、解自己的心结,活成自己的人生副本。
是的,一个什么都不缺、别人有我也要有的童年,其实只是我想要的。我的孩子,终究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她不是我的人生补丁,不必承载我想要她承载的一切。这一刻,我终于醒悟过来,幸好一切来得及,把选择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