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研究论文》。

第一篇: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态势良好,一些工作岗位(特别是汽车维修岗位)会出现用工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一部分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却与社会及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及就业后会出现种种怪相。本文通过调研得出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很有必要,为专业课程的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道德;中职学校;就业巩固率;职业理想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限于丹东地区八家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公立和私立中职学校,在校生约1600余人。从中选取了3家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总计发放了350份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其中总计回收问卷343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340份,回收有效率99.13%。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了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了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得出中职学校必须通过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结论。

2.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

通过对回收的340份有效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及与部分教师和学生座谈,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目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相关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

2.1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2.1.1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理想模糊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部分学生的职业理想不明确,在工作中不能较好地爱岗就业。针对中职学生的问卷中有一题目问道:“您读汽修专业是因为”,结果有37.35%的学生是因为自己对该专业感兴趣,有10.41%的学生是因为“同学、老师推荐”,有23.06%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的选择”。通过这一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时,并不是真正喜欢而选择了汽修专业,这又从何谈起职业理想呢?职业理想的模糊,就业的迷茫,这势必导致中职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想干等等。职业态度就是我们劳动的态度,它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状态,也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胜任工作基础。我们从事职业活动,既是对社会承担职责和义务,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见,职业道德不仅在职业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2.1.2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就业准备不足,就业巩固率偏低

在问卷中问到“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时,有20.28%的人选择“无所谓,能找到工作就行”,而问到“如果将要择业,您将会偏向去哪里得到指导”时,有43.30%的人选择“听从父母的”。从这两组数据看出,学生就业盲从,准备明显不足。通过调查,目前丹东市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用工缺口很大,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实现100%就业,但是通过走访企业调查,一两年后从事汽修的只占50%左右,其余那些学生都从事类似服务员或自主创业等其他行业了。原因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就业自信心和吃苦耐劳方面的教育,学生入校时选择专业盲从以及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缺少完整的规划。

2.1.3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对自己定位不足,职业期待偏高

a薪酬待遇

学生对于岗位月薪的预期分别是不低于500元的占30.77%,不低于700元的占38.46%,不低于1000元的占17.31%,不低于1500元占13.46%。通过调查,从现在的大环境看,汽车维修行业的起步工资明显低于其他行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向汽车专业的学生经常渗透职业思想,3至5年内对薪酬方面不要存在太高的期待,但是从行业的前景看要优于其他行业。

b工作地点及环境

通过问卷调查,有70%的学生希望到外地(如大连、沈阳、天津等大城市)就业,有20%的学生选择如果条件合适可以选择本地就业,只有10%的学生选择在丹东或者凤城就业。在对待将来就业时可能出现的不如人意的工作条件时,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还是有吃苦的准备,毕竟汽修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常跟机油、汽油等打交道。

c岗位类型

从汽车修理行业来看,各个岗位技术含量都比较高。通过调查,学生在选择岗位上大部分还是考虑安全性方面,如在调查中65%的学生选择机电维修岗位,20%的学生选择钣金岗位,10%学生选择喷漆岗位,5%的学生选择汽车装饰岗位。原因是喷漆岗位污染较重,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岗位的选择还是比较理性的。

d职业理想的期望值偏高

通过调查,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期望值较高,主要集中分布在汽修管理人员、企业老板这两项上,而想成为本专业技术专家的只占20%,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太高,不考虑自身的学识和能力,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总之,年级与对职业理想的期望呈现同步增长,数据的变化非常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随着年级增高,渴望成为管理阶层的比例越大,而渴望成为高级技师和行业专家的学生比例则随之逐渐降低。

3.结束语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总之本文对于解决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认知与行为脱节问题、探索适合中职阶段的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耀宇国内关于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陈永尧.《金融危机与中职教学的方向》教育科研,2009年1月.[3]唐凯麟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2007.[4]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2007.

第二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旅游企业为了使竞争实力得到显著性提高,对于员工们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阶段来看,旅游专业学生在未来的旅游服务行业中将会成为主力军,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此,专门针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培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 学生 职业道德

近几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把我国的整个经济产业带动了起来,在服务业中名列前茅。通常情况下来说,因为旅游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国家的游客们,为这些游客提供服务,他们自身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态度除了代表着自己所在企业的形象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外游客对于我国形象的认识程度。所以,大多数旅游企业在进行选拔旅游从业人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逐渐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课程。

一、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内涵

旅游职业道德主要是把旅游业作为了基础,然后把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标准来进行道德指标方面的衡量。站在旅游从业人员角度来说,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水平能力为首要因素,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程度之间有着直接密切地联系。旅游从业人员在为游客进行服务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旅游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其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且还是旅游企业树立品牌的一个关键所在。旅游从业人员在接待外国游客的时候,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给我国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力量略显薄弱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旅游业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但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看出我国旅游的发展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成长速度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就说明了,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体系仍然处在基础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旅游专业教师往往没有对旅游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完整性学习,与此同时还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时候无法有声有色地给旅游专业学生传授旅游知识,这样学生们就不能够把学习和实践有效融合在一起,从而造成了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二)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比较低

一般情况下来说,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中职院校在进行制定入学门槛的时候,往往没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这样就对学生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因为大学的入学门槛比较高,要求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让学生们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建立与自己相符合的知识体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考察两者有效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对于推动学生们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心智都比较小,他们往往不能够耐心的学习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旅游景点的实践落实不强,从而使得在今后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知识教学体系没有具备完整合理性

如果想要使得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显著性提高,那么前提就是需要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旅游专业知识体系,熟悉每个地方的旅游景点且对于旅游文化如数家珍。旅游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够把相关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们对于自身的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建立。当前阶段下,中职院校所进行制定的教学体系通常没有具备一定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往往在学生的全面教育与整体教育这两个方面有所忽略,从而造成了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旅游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厌倦心理,最终不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培养职业道德了。

三、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培养举措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服务理念,开设相关的实践技能考试

评价旅游工作人员是否符合工作标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看工作人员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单纯的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是无法使得当今的旅游服务得到满足的。所以,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应当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服务理念与优秀的交流理念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等等。除了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之外,而且中职院校还应该开设与职业道德方面相关的实践技能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加快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堂职业道德教育

如果想要使得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有效培养,前提就是在中职院校对其进行高度重视的条件下,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增强旅游专业课堂职业道德教育。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当中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合理的融入进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对于相关法规进一步进行了解,还且还有助于学生们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除此之外,旅游专业教师还应该对于现代化教学方式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运用,从而来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举个例子来说,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完成来完成课堂情境教学模拟。通过采用模拟导游这种方法,让学生们在模拟实践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旅游这份工作进行体验,把理论知识转变成为了模拟服务,使得职业道德的培养得到了有效实现。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加强社会活动与实践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旅游专业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更加全面地接触旅游这份工作,社会活动与??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旅游专业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中职院校可以和旅游企业合作,给学生们争取在旅游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工作的机会。学生们参观学习之后,可以全方位了解旅游专业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对于从业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们在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工作之后,可以实实在在的融入到岗位中,通过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相关职业技能,从而胜任自己的工作,在学习与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并且有针对性地实现了自身职业道德的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推动学生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效果,那就是好的方法。由于职业道德教育关系到学生在未来是否可以成人、成才,所以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研究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进行扎实的实践,从而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参考文献:

[1]章洁.浅谈旅游专业礼仪礼貌服务标准.蓝天出版社,2014.[2]姜培若.现代旅游专业入职必读.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3]王妙.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2015.

第三篇:中职食品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分析的论文

1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食品道德文化

在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食品道德文化贯穿教学整个过程,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每个教学内容都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更具体、更实用。通过每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比如,在讲授《乳制品生产技术》课程中“乳粉的生产”时,将“三鹿奶粉”事件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问题设计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且教师从职业道德规范及其要求等方面对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学生们知道该事件主要是由于一些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而人为加入三聚氰胺,奶粉受到这种化工原料的污染,导致大量婴幼儿患肾结石。教育学生要做有道德良知的人,要将人们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讲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中“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时,不仅让学生掌握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同时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教育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怀着一份责任去做好每一个生产工序的审核与检查工作,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食品道德文化

“纸上得来终绝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因此,对于食品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食品道德文化非常重要。首先应该对实训中心进行布置,可以将实训中心走廊变为文化长廊,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和“民无信不立”等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来熏陶学生,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诚信。在实训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将每个实训环节融入道德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校外实习时,企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开展企业安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并且通过企业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职业道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要求。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企业吃,在企业住,亲自的履历与锤炼更能让他们体会到一名企业员工应有的责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团队意识,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涵养。

3在校园活动中融入食品道德文化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学校举办“道德知识竞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和“食品科技文化节”等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知识,重视食品安全,增强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成立校内人生导师队伍,让人生导师从思想、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做到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食品人。定期邀请优秀企业的员工到学校进行演讲,介绍它们的企业历史、企业文化、职业规范和企业成就,会有着生动的情感性、鲜明的形象性、丰富的感染性及强烈的引导性。通过观察和模仿优秀企业员工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引导学生行为不断指向规范和模范,进而促进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学习,以及纪律和习惯的养成。

4结束论

中职食品专业学生是食品专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食品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知识技能和食品道德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食品工业提供基本的人力资源。

第四篇: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2010年课题研究活动总结

一、本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三月份:

1、参加全市技能大赛的训练为期一个月练习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

2、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分别采用模拟现场教学法,项目训练法,行动导向法,进行课题研究,实现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一体化措施。

3、通过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4、做好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四月份:

1、加强《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关注师生合作学习。

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

3、请高级会计师为教师进行讲座,会计工作岗位注意事项。

五月份:

1、组织财会教师参加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强化学习,不断提高。

2、以学生能力形成为依据,评估教学质量。

3、教师结合一体化模式进行课堂设计。

六月份:

1、落实学生课间实习,并组织好老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2、课题组成员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查阅资料,整理课题研究实施中的材料。

九月份:

1、总结假期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总结学生实践活动情况。

2、组织优秀毕业生回学校给新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利用周末大舞台开展技能成果展示活动,现场点钞。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认真理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十月份:

1、认真总结《中职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开展的系列活动。

2、认真学习黄炎培课改理念。

3、课题组成员收集、记录整理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十一月份:

1、组织专业课教师听课、评课,交流教学体会,2、开展教学设计评比、教学文件评比。

3、收集整理课题材料。

十二月份:

根据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本课题研究体现科学性。

“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强化职业技能是必然趋势,根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意识。如果教师对课改精神理解不够透彻,传统教法一时难以改变,将影响到合理整合教材,起不到解构、重构效果。扮演好新型的教师角色,落实新理念,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

开展的系列研究活动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状况。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教育对策符合教育科研方法要求,引入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探究活动有机结合,相互贯通,实现了教室与实验室、训练场地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一。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一。通过改革尝试到了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踊跃参加技能节、艺术节及各种活动,我校高考成绩逐

年提高,技能操作优秀率逐年提高,学生品质评价合格率达到98%,通过活动来育人已收到较好效果,同时学生毕业时能100%考取职业资格证。

2.本课题研究体现创新性。

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重视基本技能学习,采取了教学实训一体化,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专业技能的学习方式、方法、途径上有所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师技能操作整体水平上了新台阶,出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本课题研究体现实效性。

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我校改革了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能高就业已成为喜人景象。

4.研究报告。结合最初的理论构想和实践,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有推广价值结题报告。

5.课题组教师的论文、课件、科研成果奖励情况

第五篇: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文山州财贸学校14级营销班为例

钱蛟杨

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大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社会心理环境、人口和家庭结构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换句话说,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学校德育的实际收效与投入相比十分不协调,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可以说现实中的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期望,有时甚至出现德育工作“等于零”的结果。而提高实效是德育工作充满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为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当前德育工作现状,把握时代特点,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影响德育实效的问题分析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德育较封闭的参与方式间存在反差 当代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广泛的社会信息。开放的大势一方面使人们增强了商品经济观念,另一方面“一切向钱看”也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再加上文化市场上不健康的东西一度泛滥。而学校相对而言,就像是一片净土。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但在家庭中、社会上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受到腐蚀,纯洁的心灵也受到污染。所有这些都不能单纯地责怪孩子,也不能简单地埋怨老师的思想工作不力。老师不可能把学生关在封闭的校园里,校园的围墙实际上已经坍塌,八面来风拍打着教室的门窗。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商潮中显得单薄、脆弱。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的二律背反现象,已经成为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反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学校德育全面育人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畸形目标间存在反差 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家庭教育由于家长素质及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导致了畸形发展。这二者间的反差影响了学校德育的质量。许多家长重智轻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在物质需求上舍得大量投资,但在孩子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上却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深信棍棒之下出秀才;有的家长埋头于个人事业,或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根本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托”给教师;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社会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什么孩子的全面发展,统统置于脑后。更有甚者,由于家长自身的道德品质低下,耳濡目染的学生自然也就“近墨者黑”;溺爱型家庭的孩子抓住父母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盲点和矛盾,在道德修养之路上不断下滑;粗暴型家庭的孩子惧怕家长,养成孤僻、急躁、自卑的性格,家长的暴力手段,反而把孩子推向了社会的阴暗角落。

(三)变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间存在误差 在育人观念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造成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超前性与教育者的“怀旧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种在育人观念上的“落差”带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重困惑”。今天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在内),大多是在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思想文化封闭、生活条件清苦、社会变革并不强烈的时代走过来的。这种时代的烙印无疑影响着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以自身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标准来教育和衡量下一代人。而今天学生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崭新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都无时无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必然带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育人目标期望值上的差异。此外,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系繁杂,随意性较强,其评价机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等。

二、提高德育实效的基本方法与对策

(一)构建一体化、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过去,我们往往把德育工作的目标定得“高、大、空”,脱离学生实际,要求过高过急,欲速不达。如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一直讲到中学、大学乃至成人,不分层次,统一要求。这种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不能很好区分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既高又空,导致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其后果是:在德育过程中,重道德认识的灌输,轻道德体行为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在德育效果上,学生主体由于面对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培养这样一种学生,他们在学校时能自觉按学校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到社会上则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是个“差”学生,形成虚伪的人格。

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围绕德育的总目标,有计划、按阶段、持续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德育过程成为一个多阶段、多层次、多梯度、依序进行的系统工程。即在道德认识上,要求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在道德情感上,要求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在道德意志上,要求由无意到有意,由不自觉到自觉;在道德行为上,要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另一方面应对照德育的总体要求,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内容,使德育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如“学会关心”教育,可分为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祖国、关心自然环境。在小学低年级段,关心他人的教育可具体为:关心父母亲人,关心教师,关心同学,小伙伴友爱互助;关心集体的内容有: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集体的力量大,知道在集体中要守纪律,知道在集体中要想到他人。关心自然环境的教育要求有:关心家庭及学校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关心国家要做到: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知道国旗、国微、国歌、首都等,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素质 全面更新家长的人才观。在我国,现代考试和人才选择的制度为人才的选拔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是这种选择制度使得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于是,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他们要求孩子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更严重的是把孩子学习质量的变化视为孩子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来说,面对家长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面对日益严格的标准化考试制度,每天的学习过程成了冰冷的科学知识的灌输,每天必须面对浩如烟海、题型复杂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深深地感受到了自我主体性的丧失,从而对社会和家庭的温暖视而不见。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新家长的人才观,使之重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用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学校德育目标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孟子说:“教者必以正”。而活动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我们通过组织有特色的班队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如校园之声、红领巾服务队、演讲赛、诗歌朗诵会、社会调查、体育竟技等来激励、培养和促进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在活动中,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增强体质,使他们人格中的积极成分不断得到发挥,品格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德育的实践体验

体验性教育是指以实践体验为主,促进心理体验,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德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许多道德行为、意识都要通过实践体验才能逐步内化,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事物,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而当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耐苦、耐挫精神,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养育的艰辛,不爱惜劳动果实。因此体验性教育更显得十分必要。日本就很重视这样的的教育。一是要求学生都要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二是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或简单的生产劳动;三是每年都有7到10天的耐苦性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生活,品尝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锻炼机智和意志,转化学生体验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锻炼机智和意志。这值得我们借鉴。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要在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下,有计划有目的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育阵地和途径进行各种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从“你该怎样”向“我该怎样”转变,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四)开发家庭、社区内潜在的德育功能

把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内各种潜在的德育功能,扩展教育范围以增强德育效能是近年来德育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可与家庭、社区联手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总之,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我们教育者抓住时代的脉搏,努力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新办法、新路子,使德育工作真正产生实效,才能为国家培养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社长才能健康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下载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汽车专业论文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下面是汽车专业论文,欢迎参考阅读!制冷循环的冷凝、蒸发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五十铃NKR......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入学资格: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3年 四、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业,培......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总结(xiexiebang推荐)

    汽车专业教学总结 本学期即将过去,本人的专业教龄即将满一年。在过去这学期的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自己有得有失。整理思绪,现总结以下几点感悟。 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了,开心忙碌同时也是收获多多。本学期我接任了交通专业的汽车底盘课,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

    中职学生伦理道德品质培养与研究论文

    摘要 中职学生的伦理道德在我们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职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下降,因此,加强其道德品质教育变得至关重要,作者所在的学校在护......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的探索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最主要的一些专业课程,从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存在的一些弊病出发,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双师型”......

    中职学校班主任论文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论文 1 我国中职学生现状一般来说都是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入学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学习基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并存的局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本文围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