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生命诠释母爱》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感恩父母》,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让我真正明白了父母对我们子女的爱是多么的伟大。
这本书编写了感人至深的76个篇章,书中的第一篇文章《用生命诠释母爱》最令我感动,文章主要讲作者的舅奶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可是作者的两个舅舅推卸养老责任,在长辈的调解下,作者的大舅同意接回舅奶,可是作者的大舅对舅奶真可谓是百般虐待,让作者的舅奶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病了还让作者的舅奶硬挺,终于有一天,在大舅面临危险的时候,舅奶挺身而出,替大舅挡住了那致命的一击,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尽管大舅是万般悔恨,可是人死了是不可能复生的。读完这篇文章,我思绪万千。文中作者的舅奶用生命诠释了母爱的伟大,而我也真正的明白了母爱的无私、伟大、宽容。就像文中作者的舅奶一样,她宁愿委屈自己,住在大儿子的家里,自己受苦,不让女儿给自己养老,仅为了保护儿子那一点自尊心。儿子是自私自利的,作者的舅奶尽管很伤心,但依然在最后紧要的关头救了儿子一命,而自己却永远合上了眼。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尽管我们经常跟父母顶嘴,但父母因此而不管我们了吗?没有,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伟大、宽容的,无论我们如何伤害父母,父母都会为了我们而付出一切,要珍惜父母的爱。否则,就像文中作者的大舅一样,连赎罪的机会都没有父母的爱能原谅儿女的一切过错,能宽恕儿女的无情不孝。我们绝不能做那样的儿女,一定要孝顺父母,多帮父母干一些家务,努力学习,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第二篇:读《用生命诠释母爱》有感
题目:读《用生命诠释母爱》有感
姓名:苏杞彤
学校:景泰小学
年龄:12岁
联系电话:***
辅导老师:刘玉芳
读《用生命诠释母爱》有感
母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这是我读完《用生命诠释母爱》心底最真实的感受。
《用生命诠释母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舅奶行动不方便,大舅二舅为了舅奶存折里的一万多元争着要给舅奶养老。舅奶去了大舅家,可大舅对舅奶很不好,舅奶也毫无怨言。有一次,大舅的牛突然不听使唤,想大舅顶来。大舅躲不过,就干脆等死了。舅奶见状,就焦急地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头牛。大舅获得了生的机会,可舅奶就为了保护大舅永远停止了呼吸。
合上书,我泪流满面。大舅不孝顺舅奶,可舅奶却不惜用生命去救大舅。如果能再来一次,我想舅奶还会选择义无反顾地救她的孩子。就算孩子犯了弥天大罪,舅奶一定还会保护好孩子。母爱就是这样,无论你犯了多少错误,伤了母亲的心,母亲仍然会对你温柔如初。
我想起了前几天我与妈妈闹别扭的事。我玩得很晚才睡觉,妈妈为我好,说了我两句,我听得心里不舒服,就与妈妈顶嘴,说的气话伤了妈妈的心。妈妈当时就哭了:“我这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听劝呢?”妈妈越说越气,还说以后都不管我了:“我明天不会再给你做早餐了!”我心里很后悔,可又不想说出来,就用被子蒙着头,死活不听妈妈说。第二天,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来叫我起床。我其实早就醒了,心里一直在忐忑,担心妈妈会不会还在生我的气。可当我走出房门,看着桌上摆着丰盛的早餐,我就知道我是错的,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窝。
是啊,母爱是一口饭、一件衣的供养,是无论你犯了多少错误的不离不弃。珍惜母亲的爱吧,使母亲能快乐幸福地生活,不要让自己的心中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悔与恨。
景泰小学
六年五班
苏杞彤
指导老师:刘玉芳
第三篇:用生命诠释大爱读后感
《用生命诠释大爱》读后感
五山小学谢敏
当我读了《用生命诠释大爱》这篇文章后,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他们,只是一群平凡的老师;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他们,如同往常,走上讲台;但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会有一场特大地震发生,摧毁学校,夺去生命。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一瞬之间,一座座教学楼成为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深埋在瓦砾之中。而就在这最危难、最紧急、最关键的时刻,我们的老师挺身站了出来,他们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们用身体挡住坍塌的预制板,他们紧紧抱住学生,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全,返回最危险的地带救助学生。“大爱无言,大音希声”,任何的语言在这样的行动面前都是极其苍白和无力的,任何华丽的词汇都不能描绘出他们彼时彼刻的心情和情境。他们在那一刻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臂膀维护了学生的安全。
我对地震灾区中同行们的表现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在生命受到威胁的一瞬间,逃生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在此次大地震中,震中区的不少教师却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坚守着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自己却深埋冰冷的地下,再也无法出来。他们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中华儿女的英雄簿上。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他们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此刻,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是他们的同行感到自豪与骄傲。一种冲天的豪气激荡着我的心灵,我也要做他们一样的敬业者,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他们用行动证
明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他们以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他们是我们时代的骄傲!
第四篇:用生命诠释忠诚
用生命诠释忠诚
—追忆杜云同志先进事迹
他1998年由部队转业从检12年,坚持奋战在执法办案第一线,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忠实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他成功办理公诉案件200多件,自侦案件20多件,无一差错,件件办成铁案,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办案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的老大哥;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位忠义在前、孝敬在后的工作狂;在群众眼中,他又是一位嫉恶如仇、主持正义的人民卫士。2010年6月23日,他离开了我们,却用12年孜孜不倦的工作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与热爱。
他就是原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杜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少康表示:“杜云同志精神的核心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杜云同志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坚持奋斗在政法第一线,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案件领域,他不是选择推诿,而是把十几本枯燥的专业书籍从头到尾看一遍。为搜集线索,他可以大碗喝酒广交朋友,也可以三天三夜不着家。面对威逼利诱,他初衷不改: “为老百姓讨公道,决不低头!”“为正义亮剑,为理想拼搏”这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诠释。
在部队里,他每次演练都弹无虚发。从事检察工作12年来,经他办理审查逮捕、公诉案件200多件无一差错,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正是由于他对共和国事业的忠诚,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对自己信仰的忠诚,成就了这位“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当自己住院期间,还想着主动请缨:“让我继续工作吧,工作是我最好的药。”“我手头还有四件案子,我必须办完才死!”这位清正廉洁的检察官用这几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同时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也许预感到了什么。6月中旬,杜云坚持到超市为爱吃面食的父亲买了整整200个饺子,填满整个冰箱。抚摸着趴在病床前写作业的12岁儿子,他疼惜地说,“爸爸多想病好后,去参加一次你的家长会啊。”面对辞职照顾自己的妻子,他讲了最动听的话,“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娶你,好好弥补这辈子对你的亏欠。”
虽然杜云已去,但他对家庭、对事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之心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用榜样的事迹时刻鞭策着我们前进,时刻为我们指明方向。杜云永垂不朽!
第五篇:用生命诠释忠诚
用生命诠释忠诚
——观蓝云先进事迹报告会所感
蓝云用短暂而璀璨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他以尽情燃烧的全部生命能量,深刻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内涵,划出一条璀璨的人生轨迹!
有一种真爱博大无垠——对患者,他不分亲疏,不论贫富,总是倾情相助;有一种责任承载生命——对病人,他细心呵护,随喊随到,总是极端负责;有一种忠诚高洁永恒——对工作,他兢兢业业,从不畏难,总是恪尽职守;有一种境界清峻高标——对名利,他淡然视之,从不追逐,总是坚守信念;有一种信念历久弥坚——他做的事,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十年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崇高、一种伟大;有一种和谐血脉相通——他就像一块粘合剂,通过行医,把瑶壮汉村民的情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有一种事业生生不息——他坚信:善良、仁义、奉献的种子,可以在血脉中不断延续;有一种力量永不衰竭——多年来,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病重期间,仍然坚持为乡亲们治病;有一种奉献无怨无悔——蒙光球拉着他的手,泪流满面:就算是亲儿子,都不会这么关爱我们!有一种精神永远不朽——他的故事穿越了变迁的时代,非但不朽,反而常青。
我想用尽自己头脑里所有的优美词句来颂歌蓝云,遗憾的是本人“才情”有限,仅用一组朴实的词语来表达心中的涌动:真爱、责任、忠诚、境界、信念、和谐、事业、力量、奉献、精神,这些既是我真心的表白,更是蓝云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