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的星空哪儿去了心情日记
我的好友小幽,喜欢在眼睛上永远挡着一副CD墨镜。我曾开玩笑地说她是名牌的“奴隶”,居然喜欢到不惜遮住自己好看的大眼睛的程度。不料她却说,这你就不懂了,眼镜是贵了点,但是我在自己的城市,不用亲赴欧洲,却天天看到的是“欧洲的天”。
说者玩笑而无心,我却听得心中慨然而忧然。
是啊,曾几何时,我们那晨曦的晴空下碧透如洗的瓦蓝哪儿去了?那树篱的枝桠上梦幻般悬挂的繁星哪儿去了?那浓墨重彩的洇开的花瓣似的朵朵浮云哪儿去了?难道它们真的要被遗忘在污浊的霾气之中吗?
我从不喜欢标榜自己是个什么主义者,但是,一直以来,我非常诚恳地愿意自己是一个环境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并且,我有幸成为环境和动物保护的资深会员。我的职业虽与此无关,但作为人类一分子,我以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职。我们的天空能否明澈,我们的空气、水、植被、食物等等生态环境能否良性循环,乃至人类的生命能否健康地沿袭,与我们的“绿色”意识以及人类能源的消耗休戚相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次,我在一个购物商城的洗手间里,偶然发现有一只水龙头坏了,清水哗哗地流淌不断。我找到值班经理反映情况,希望可以尽快解决一下。值班经理神情漠然地说了声“知道了”,并没有起身去处理的意思。我只好继续善意地说,“这样太浪费了”,我的语气中无端地掺杂了一点内疚,仿佛是我在给人家添麻烦。经理冷着脸很不情愿地起身离开了座位,我猜测他一定是迫于这样一个高档商城的管理者身份的无奈,而他在心里也许正在嫌我多管闲事呢:“又没有浪费你家的水,你着个什么急!”可是,水资源是我们全人类的啊,并不是你承担了水费就有权利肆意挥霍的。
另一次,我在出版社的楼道里,遇见一位新来的编辑,他正在批评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无缘无故地浪费纸张。他说:“出版社的纸张是可以敞开了随便用,但是,这些纸都是树木做的,你知道吗你扔掉的就是绿色的森林。”我立刻对这位新来的编辑有了一份好感,并且马上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我对这位从北方来的清洁工诚恳地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你这样,你家乡的风沙会越来越大的。”清洁工小声地嘀咕:“这种纸,咱们出版社有的是嘛。”令人遗憾的是,过来往去的另一些人也跟着说,算了算了,出版社有的是纸。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有一处住宅,据可靠消息称,他家的用电量和天然气用量惊人,超出全美平均水平20倍以上,他每个月花费在电费和天然气上的开支就接近3万美元。此消息一经欧美媒体披露,即遭到许多欧美公民的非议,甚至是鄙视———你一个有身份的人,一个谆谆告诫人们该买什么样的灯泡和冰箱更节能的“环保主义者”,居然如此挥霍人类的宝贵资源,太虚伪了吧!一时间呼声不断。看来,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很多普通公民,都可以抛开财富看待人类的资源,这一点,是我们的公民意识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愈发显著,“绿色”意识业已在全世界各文明国度愈发凸显。譬如德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汽车王国,省油节能、减少污染一直是他们汽车工业追求的方向,不仅在汽车制造技术上注重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环节,而且连个人开车方式所造成的无意识的些微损耗也不曾忽视。比如,提倡公民开车时尽量提前识别路况,遇红灯或前方需要停车时,提前松开油门靠惯性滑行;再比如,候车时尽量熄火,等等。难道德国人没钱买汽油吗?我想,那应该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绿色”公民意识吧。
前些天,在北京东三环辅道上,我一眼瞥见一只白色的京巴流浪犬正沿着环道路边和我的车顺向跑着,我立刻减慢车速,揪心地看着它。令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身上居然背着一只黑锅盖,确切地说,是它自己的毛毛坚硬地粘连一体形成的貌似锅盖的一个硬壳———那是有人往它身上泼了大量油漆或粘黏性液体形成的,它就那样背着一只“黑锅盖”没有尽头地在北京的三环大马路上跑着。我心里立刻涌满了疼痛,继而义愤填膺:人啊,你怎么可以如此地践踏摧残一个身处弱势的生命!我一边跟着它,一边迅速地在脑中盘算着有什么办法。我后边的车流正在不停地鸣笛催促我,由于我的减速,后边的车流已经滞行,而我在一两分钟里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的。我迟疑着,终于忍痛离开了。回到家,我依然沉浸在京巴犬事件中,懊丧并自责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我曾听说北京有一位张吕萍女士收养了几千只被遗弃的流浪猫狗,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小动物保护基地。于是,我设法从一个作家朋友那里打听到她的邮址,以收养一只小动物的名义汇去了钱。然后默默地想,就让我在意念中收养那只背着“黑锅盖”在三环路上跑大圈的京巴犬吧。对不起了,狗狗,我没能帮助你,我只能祈祷你能幸运地遇见一个可以收养你的人,给予你温暖和保护,让你远离一切人类的恶行。
我当然无意纵容自己悲天悯人的多愁善感,只是想践行“尊重他者的生命,即是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命”这一朴素的道理,只想遵循“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这样一个绿色的理念罢了。并且,愿意在我的有生之年,为此奉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海洋肆意填,江河任意断,森林滥砍伐,动物乱虐杀,能源挥霍膨胀,基因无度改造……到头来,毁灭的将是我们自己啊。
我多么期待,我的朋友小幽不戴CD墨镜,也能在我们自己的城市天天看见“欧洲的天”。让我的朋友们在迷人的仲夏之夜,在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的人造美景中,偶一抬头,即可遥望到那深邃的穹隆之上的晶莹剔透的钻石般的星星。
第二篇:山坡哪儿去了教案
山坡哪儿去了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山坡不见的真正原因。
2、通过对比、讨论、猜测对话,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要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小熊,老槐树、小草、大鸟、小鱼图片
2、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那小熊的家住在哪里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来听一听。(出示小熊图片)
二、分段讲述故事,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熊心情。
1、提问
1、小熊家门前的山坡原来是什么样的?
请你用一句话“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来说说看?你能加上好听的词语吗?(有什么样的树?有什么样的花?)
2、你觉得小熊住在这里,心情怎么样?
小结:是呀,小熊每天都来这里玩,它可喜欢这里了
2、进行景色对比,感受小熊心情。
提问
1、小熊旅行回来后看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贴图)
2、请你说说小熊现在的心情如何?
3、请你猜猜美丽的山坡去哪儿了?
小结:小熊的心情也非常着急,于是它去找它的朋友询问了,我们也跟着它去寻找答案吧!
3、继续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图片提问:
1、小熊是怎么问老槐树对的?
2、老槐树是怎么说的?(注意多请幼儿复述,注意语气)
小结:原来大树的根可以把泥土牢牢的抓住。那小熊还找了谁?
出示图片提问:
1、小熊是如何问小草的?
2、你觉得小草会如何回答?(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小结:原来小草们可以保护泥土不被水冲走。
4、分析、猜测小熊和大鸟、小鱼的对话,体会小熊的心情。
师:小熊又去问了它的动物朋友。请小朋友看看小熊问了谁?出示大鸟图片 提问:
1、你觉得小熊会怎么问大鸟的?
2、它又会告诉了小熊什么呢?(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完整的说)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
小结:树不仅是鸟的家,而且它的根可以抓住泥土,可以为我们挡风遮雨。
出示小鱼图片
师:
1、你觉得小熊会怎么问的?
2、小鱼妹妹会怎么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
小结:清清的小河也被污染了,小鱼也没办法在这里生存了。
提问:小熊听完大家的话,你觉得它的心情变得怎样?
师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小熊听了大家的话……搬家了
三、完整欣赏,再次体会心情变化,完整感知山坡不见了的原因。
提问:故事听完了,故事中小熊的心情有哪些变化?美丽的山坡到底去哪里了? 小结:原本开心快乐的小熊,变得伤心难过了,这一切都是我们环境被破坏造成的。
四、集体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现在,小熊要请小朋友们把山坡找回来。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总结:希望每个小朋友能当环保小卫士,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朵,不践踏草坪,共同保卫我们的家园。
张笑 2014年六月
第三篇:二分钱哪儿去了美文
某老汉卖瓜,标价买一个二角、买三个五角。有三位顾客结伴而来,各买了一个,每人付给老汉二角。顾客走后,老汉猛然想起,他们三人是一起来的,按照他的规定,他们买去的三个瓜总共收五角钱才对。于是,便让小孙子拿一角钱去追还。小孙子耐不住干渴,中途花四分钱买了两杯茶水,等赶上顾客时只剩六分钱了。小孙子向顾客讲明了原委,三位顾客哈哈大笑,每人各自收下了二分。
一个小伙子知道这件事后编了一道智力试题,让同院的孩子们回答:老汉起初收每位顾客二角钱,总共六角。但是,每位顾客后来又被退回了二分,实际上只花了一角八分。这样,三位顾客买瓜共花了五角四分,小孙子喝茶水花了四分,二者之和为五角八分。这和原来的六角是对不上账的。所差的二分钱哪儿去了?在谁的手里?
孩子们听完题目后想了好久,始终弄不清二分钱在谁的手里。大家只好去问老师。老师略加思索,笑着说:“二分钱并不存在,这是一道诡辩题。不错,最初老汉是收了六角钱,可是,当老汉拿出一角钱让小孩子追还顾客时,六角钱就不再存在了。小孙子退给每位顾客二分钱,顾客共花了五角四分。这些钱中的五角,在老汉手里;余下的四分,小孙子买了茶水。这笔账本来是很清楚的。大家之所以感到糊涂,是因为没有弄清出题者在两个地方搞了诡辩。第一,五角四分加上四分的计算是荒唐的,因为买茶水的四分钱已经包含在顾客买瓜所付的五角四分之中了;第二,拿五角八分去对六角也是荒唐的,因为六角钱早已不存在了。”
这么一说,孩子们恍然大悟。正准备离开,却被老师叫住了。
老师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被迷惑吗?就在于你们看问题简单化了。客观事物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以致当事物变化后你们还不肯改变最初的印象。你们看,起先老汉收了六角钱,可由于其中的一角被退还很快就不存在了。而你们的脑海里却始终保留着‘六角钱’的印象。这种静止不变的思考方式是有害的,它会妨碍我们正确地分析事物。譬如,我们有的人养成了‘先入为主’的习惯,当某个同学给他的最初印象不好时,他会把这种印象牢牢地固定住。当这位同学改正了以前的缺点后,他也仍然不肯改变以前的印象。”
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这些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四篇:《哪儿去了》冀教版教案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哪儿去了》冀教版教案,看看吧!
教学内容: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第13课。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口字旁儿”。
2、正确认读十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四季的变化及每个季节的特点。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了解四季的变化及每个季节的特点。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夏秋冬的景色各是什么样的。
(二)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四季的课文。
(三)听课文录音。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这样的设计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自己尝试读课文,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自己认不好或不认识的字。并和同桌同学说说不好认的字自己是怎样认的。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认字方法,渗透个性化识字。
(二)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师出示带生字的词或短句。师指名读词语或生字,正音。
(设计意图: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认字方法,渗透个性化识字。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读课文。)
三、通读课文,再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哪儿去了》。
二、读课文,深入品味。
(一)师先请2-3名同学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二)全体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后思考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具有初步的评价意识和能力。这种读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朗读中认识了问句。)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四季是怎样变化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春娃娃的花篮是什么样子?夏哥哥的绿叶指的是什么?秋姐姐的地毯和冬爷爷的白被子各是什么样子?(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对于有独立见解的,要适时鼓励。)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交流,给了每一个孩子想象发言的机会。教师的适时鼓励,又给了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自信。)
(四)教师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学生练习朗读。再指导男女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在朗读中认识问句并体会问句的语气。
(五)小组互相读课文,每个人都说一说在读时自己头脑中所想象的画面。
三、指导背诵儿歌。
(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朗读能力想象力都得到发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生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占格位置。
2、学生独立书写。提醒学生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设计意图: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并写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课内延伸
放手让学生绘画:你喜欢哪个季节,就画一画哪个季节的景色。(设计意图: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第五篇:骨头都到哪儿去了诗歌
一个个身躯倒下了
倒下的还有血红
淹没的还有呼喊
时间在一声声巨响后
把双手举起或者禁锢
钢筋都到哪儿去了
一张张图纸
哭诉着展开
混凝土开始讲话了
戴上现实的镜片
寂静的空谷
响出真实的回声
那些暗藏的黑暗
随着一句
钢筋都到哪儿去了
在一片火苗里,疯狂逃窜
笔直的身躯哪儿去了
一堆鲜红的纱票
摆出贪婪的笑脸
把一些头颅赶进泥土
那掺杂的黑啊
再也开不出绚丽的心灵之花
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坟边,一个人把天
深深地撕开一个口子
一捆钢筋刺了下来
一座滴血的墓碑